建筑构造读书报告(《建构文化研究》读书笔记)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建筑构造读书报告(《建构文化研究》读书笔记),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一章 建构的视野
传统的建筑教育大多是空间开始讲解,国外内大多数建筑院校也是重视建筑空间和形式,正如现代主义先驱柯布西耶在《走向新建筑》所描述的一样,建筑的三要素平面、体量和表皮,而对于“建构”关注的相对较少。
我本来以为作者要给我们介绍关于建筑构造的知识,其实作者提出的建构不仅仅局限于建筑构造,作者认为的建构还要包括产生这种建构的人文因素,即文化、文脉等。
本文正式从“建构”这一角度重新审视建筑学或这建筑建造这种社会活动。本文所提到的建构,并不只是我们从字面上理解的建筑结构和构造;建构是连接的艺术,是艺术就从审美角度的界定,那就不仅仅局限于技术角度了。
作者首先从建构一次的来历和建构起源开始,指出建构可以理解为是对结构和构造的一种表现形式,建构还介于于材料的不同类型,有雷同也有不同,建构同样还与地形(topography)、身体的隐喻、文化人类学(ethnography)有关。
建构与地形(topology),表达的是关于建筑或者建造(包括景观、构筑等)与环境的关系,要具有地域性和文脉;建构与身体的隐喻,阐述了建构形成与人身体感知的关系,既有空间感受也有材料触感与观感甚至味觉(主要是气味);建构与文化人类学(ethnography),主要是与当地的风俗、历史、传统技艺等的关联。
从某种意义上讲,建构可以是本体,也可以再现。翻译成直白的语言就是,建构可以反映建筑的结构构造,即内部结构支撑体型;也可以表现建筑表皮,即呈现给观者最直接的外部形象。建构可以是结构与表皮统一,而非建构则是结构与形象的分离。
建造技术和材料的更新,直接导致了非建构成为现代建筑一个重要表现手法。所谓的非建构,即建筑的外在形象不再受到结构和构造的限制。现代建筑的重要创始人彼得·贝伦斯的代表作德国柏林通用电气公司透平机车间,就开创了非建构的先河(将结构隐藏在外在形象的内部),引领了现代建筑新方向。同时传统的建造方式既为建造积累了经验,但创造性的建造方式需要不断的创造出来才能维持建构的不断创新。
从现代建筑史发展历程来看,以彼得·贝伦斯为代表的非建构在20世纪初开始了现代国际风格在世界范围的流行,但是到了5、60年代之后又形成了审美疲劳,从而出现了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高技派等,这些可以算是建筑多样化的一些探索与尝试。同样建构也可以是作为建筑师在设计构思阶段的一个契入点。所以并不是说建构与非建构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只是早期人类建筑建造过程大多是以建构为主,到了20世纪初通过现代的建造技术衍生出了一种可以非建构的方式。建构的方式使得建筑师更多关注于建造方式,结构与构造;而非建构则是脱离了结构与构造,更多的关注于形式与美学,同时通过形式美学可以传达大众审美或者建筑或建筑师的思想主旨表达。当然并不是说建构就不关注艺术与美学,非建构就不关注结构与构造,这只是一个相对的说法。
建筑二重性,即人类的自我实现和最求技术的最大进步之间摇摆不定。相对于现代科技的进步,建筑技术的进步是相对缓慢的。科技的进步反映出来就是机器的先进性(在计算、逻辑),而人类的自我实现却是要展示人类的创造性思维的独特性。所以在建构理论看来,应该是要将技术进步作为自我实现的途径和表达方式。
建构来源于传统,但也需要跟随时代及科技的进步进行再创造。正如欧洲古代采用石头和火山灰水泥砌筑,中世纪渐渐采用砖石,近现代采用钢筋混凝土、玻璃、金属、张拉膜、充气膜,建构也是基于材料的不同,并且不断在前人基础上进行创新与创造。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