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络调研报告

2024-02-14 06:56:00 来源 : haohaofanwen.com 投稿人 : admin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学校网络调研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学校网络调研报告

校园网络调研报告范文第1篇

个人承担了以下工作:电脑硬件组装,系统安装调试,专业网络布 线、 ftp 信息服务器日常维护、 www 服务器日常安全检测、局部网络故障检测与排除、校内单位硬件更新等。 在做完这些工作后我总结了一下有这么几点比较深刻的体会: 第一点:真诚 你可以伪装你的面孔你的心,但绝不可以忽略真诚的力量。 第一天去网络中心实习,心里不可避免的有些疑惑:不知道老师怎么样,应该去怎么做啊,要去干些什么呢等等吧! 踏进办公室,只见几个陌生的脸孔。我微笑着和他们打招呼。从那天起,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早上见到他们都要微笑的说声:“老师早”,那是我心底真诚的问候。我总觉得,经常有一些细微的东西容易被我们忽略,比如轻轻的一声问候,但它却表达了对老师同事对朋友的尊重关心,也让他人感觉到被重视与被关心。仅仅几天的时间,我就 和 老师们打成一片,很好的跟他们交流沟通学习,我想,应该是我的真诚,换得了老师的信任。他们把我当朋友也愿意指导我,愿意分配给我任务。 第二点:沟通 要想在短暂的实习时间内,尽可能能多的学一些东西,这就需要跟老师有很好的沟通,加深彼此的了解,刚到网络中心,老师并不了解你的工作学习能力,不清楚你会做那些工作,不清楚你想了解的知识,所以跟老师很好的沟通是很必要的。同时我觉得这也是我们将来走上社会的一把不可缺少的钥匙。通过沟通了解,老师我我有了大体了解,边有针对性的教我一些知识,我对网络部线,电脑硬件安装,网络故障排除,工作原理应用比叫感兴趣,所以老师就让我协同他们或独立的 成校内大小单位的网络安装与检修工作。如档案馆网络故障检修、胜利楼若干办公室的网络故障检修等,直接或间接保证了校园网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在这方面的工作中,真正学到了计算机教科书上所没有或者真正用到

校园网络调研报告范文第2篇

一、研究背景

根据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1年6月,我国网民数量已达到4.85亿。其中学生群体占比例最高,达到29.9%,相当一部分中小学生因缺乏自制力而沉迷于网络,不仅严重影响学业,还诱发一系列道德问题和心理问题,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这一问题成为当今中小学校德育工作中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

从宏观上,国际教育组织和当今世界各国及地区都十分重视学校德育,无不表现出对德育改革的紧迫感。许多国家及地区的社会人士都强调要对学生加强道德、伦理、纪律和价值观教育。一些在世界上有重大影响的国家在教育改革中都把德育改革提到相当的高度。例如,日本就十分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注重德育的价值,注重德育的投资,因为他们认为德育投资会给社会管理、生产管理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

纵观当前学校基于网络环境下未成年人道德素养培养的研究,我们发现对其讨论的居多,都是从理论上加以阐述,但未实践。我们确立本课题,旨在探索一种科学实用的方法和一套可操作的评价机制。

二、概念界定

1.网络环境

(1)包括校园局域网、“班班通”、校讯通。(2)指德育工作网络,通过搭建网络平台,实现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之间的德育教育连接。

2.校本德育课程

以学生现实的环境和条件为背景,以学生现实的需要为出发点,以学生和教师为主体构建的课程,利用校本课程实施德育。

三、研究目标

1.直接目标

构建与实施农村中小学德育校本课程,从实际出发,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不断地总结经验,以适应信息时代对德育工作的要求。

2.间接目标

培养学生的网络是非、美丑、善恶的判断能力,预防网络陷阱,消除网络的负面影响;以网络为载体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纪教育,引导规范网上文明行为;为网络发展中的“中学生问题”寻求对策,改善青少年的心理环境,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利用网络求知学习,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

四、研究内容

(1)构建适合网络德育校本课程实施的校园“硬环境”。建立校园信息网络。在网络资源环境建设中,学校本着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有重点、有目标地使校园网络德育资源达到优化整合。(2)构建网络德育资源库是校本课程实施的核心。(3)建立家校互动的德育教育平台(例如校讯通),利用网络使德育教育走向家庭。(4)把握网络德育主阵地──编写德育教材,走实德育课堂。开发网络环境下的德育文化资源。我们在构建网络德育校本课程中,将各学科课程与德育结合,特别是将信息技术课与德育教育相结合。

五、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把研究课题分解为若干个项目(变量),再拟成具体问题,编制成标准化问卷,发给被试者,让被试者回答。(2)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各种文献资料,及时了解和吸纳国内外与此课题相关的最新成果。其余还有观察法、统计分析法等,在实际研究中将综合采用这些研究方法。

六、研究过程

1.硬件保障:创设课题研究的“地利”

(1)建设校园网站。为了搭建起家庭和学校沟通的平台,我校于2009年年底开始筹建校园网站。网站主页简捷大方,内含诸多功能,得到了同行特别是家长的肯定。(2)搭建“校讯通”平台。“校讯通”平台是目前较为先进的一套学生行为管理系统,这套系统的实施对于我校利用现代化手段加强学生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便于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与联系,是家长及时掌握了解学生在校的各项行为表现的一条重要、便捷的途径。

2.软件优化:创设课题研究的“人和”

(1)成立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的成立就是我校在家校互动的软件建设中的一项重大举措。家庭教育是社会、学校、家庭三方教育完美结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人才培养的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直接的榜样,家长素质的高低、家长对教育的关心和支持程度、家长教育子女的方法等等都直接关系到子女的成长,关系到孩子的一生。(2)成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在课题组组织协调下,2011年9月,课题组成员曹义霞老师在学校成立枞阳县首个“心语小屋”心理咨询室,并挂牌“营业”。心理咨询室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宗旨,主要针对中学生易出现的青春期情感问题、学习问题、与父母和师生的关系处理问题、临考心理状态的调整等问题,开展咨询服务。2013年4月,学校又花资10万元,建成标准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更加规范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得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健康心理,快乐地学习,快乐地生活。

3.人性管理:创设课题研究的“天时”

(1)经费支持。学校为课题研究设立了专项经费,这笔费用用于课题组教师培训、学习,同时用于课题的资料打印、整理、成果物化的研究经费,用于课题研究活动。通过申请,课题小组讨论后再决定去后勤处支付。(2)考核制度。学校的年度考核时,绩效工资与课题研究实效挂钩,同时,对课题研究实行与骨干教师考核加分,与年终考核挂钩,从物力上健全课题研究制度。

七、阶段性研究成果

1.研究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我们认为,学校开展课题研究的最终目的,还是在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因此,我们在进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始终注重与教学的结合,注重围绕如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两年来,我们围绕省级课题《网络环境下的校本德育课程研究》的研究工作,开展了各种形式、各种级别的培训。围绕各自研究的子课题,每一位参与研究的教师从探究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的角度不断地学习,从校园德育网站建设和维护的技术角度进行了不断的摸索,并在这种复杂而系统的跨学科领域的学习中不断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课题组成员董四清同志论文《网络环境下学校德育工作的思考》荣获安徽省心理卫生协会论文评选二等奖;课题组成员邹奋虎老师在2011年安徽省课堂教学课件评比中获得了二等奖;课题组成员曹义霞老师的《浅谈高中生人际交往的心理辅导》荣获安庆市心理健康学科论文评选一等奖,课题《网络环境下的校本德育课程研究》2014年5月荣获安庆市中期研究成果评比三等奖;其相关报告也在安庆市研究报告评比中荣获二等奖。另外,课题《网络环境下的校本德育课程研究》2014年10月被省电教馆评为“2011-2013年度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阶段性合格研究成果课题”。正是在这样一种以课题研究为引领的研究型教与学的过程中实现着自我专业发展的梦想,使我们在学术理论和专业技术方面得到了双重的锤炼。

2.研究促进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协调发展

课题组紧密结合学校德育的各项工作,切实开展有效的德育活动,坚持“活动育人、合力育人”,营造良好育人环境,充分发挥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的渗透教育,以创建文明校园为载体的熏陶教育,以日常行为规范为主线的养成教育,以德育资源为依托的实践教育,以师德建设为核心的师表教育,形成学校德育特色。两年来,课题组紧密结合学校实际工作,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多种多样的德育活动,全方位家校共享,构筑和谐德育环境。一是组织师生、家长学习有关“阳光绿色网络”的知识,并向全体师生及家长发出《绿色上网》倡议书。在校园内悬挂“倡导网络文明,构建和谐环境”绿色上网主题标语。二是利用周一的升旗仪式对全体师生进行了主题为“点击文明,绿色上网”的宣传教育。课堂渗透绿色上网,利用信息技术教育课,引导学生阳光、绿色、健康、文明上网。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教育活动。师生与家长共同参与、相互沟通,取得良好的德育实效。学校利用校园网,播放爱国主义教育影片、校园动态,正面引导,积极宣传,以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活动多方位教育学生,教师与家长共同编写廉洁进校园、感恩等校本教材,共同走进德育课堂,进一步潜移默化学生思想,端正学生行为习惯,塑造学生美好心灵,谱写新时期网络中家校互动、家校共育的美好前景。

3.物化成果

(1)报告类:研究报告、工作报告。(2)论文集:教师德育论文集、学生心得体会集。(3)德育校本课程:编写《青春大讲堂》《为心灵导航》等校本教材。(4)课程资料:典型课例、教学设计、课件。

八、反思及今后设想

我们研究本课题的本意是让学生在生活的不经意之中接受德育的熏陶,通过课题的研究把我们学校的德育活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但是在操作中教师都刻意追求直观的教育效应,让我们觉得德育中还存在着许多说教的成分,德育无痕的目标离我们还很远,在课题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觉得对学校每周一国旗下的讲话、周二主题班会活动的教育内容进行了开发。同时对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也进行了一并开发,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生德育社团活动是密不可分的两个教育支点,在内容具备的前提下,我们对学生德育社团建设却止步不前,让我们缺少了课题实践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正在努力改变。

参考文献:

[1]朱小蔓.中小学德育专题[J].南京:南京师大出版社,2002.

校园网络调研报告范文第3篇

校园网络舆论问题极其复杂,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高校必须加强校园网络舆情问题的调查分析能力。通过调查研究,透彻分析决定校园网络舆论的现实社会关系,从发展和现象的因果联系中找出校园网络舆论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内在联系和规律。通过调查研究,正确把握不同层次学生的思想境界、利益诉求和价值取向,研究校园网络舆论建设的新机制、新方式、新载体、新内容,充分弘扬校园网络舆论自身的政治优势和整合功能,充分发挥其凝聚人心、激励斗志、陶冶品性、净化灵魂的作用。建立校园网络舆论舆情问题的调查分析机制。一是成立专门的校园网络舆论调查分析队伍,依据一定时间阶段内校园网络舆论的发展规律和总体特点,有针对性对校园网络的舆论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归纳,同时适时召开校园网络舆论问题调研分析专题会议,准确查找网络负面舆论信息产生的来源,认真调查核实信息人所反映的问题,对校园网络舆论舆情的可能发展趋势做出正确的判断,对网络舆论信息特别是引起群集效应的信息可能产生的影响后果进行客观、具体的评估,及时跟踪回帖并把调查结果向学校相关管理部门进行及时反馈。二是形成校园网络舆论问题的警示分析机制。采取周通报、月研判、季度分析和年度报告、重特大事件专题研讨等形式,对校园网络舆论的各类信息进行筛选研判。同时,配合学校职能部门提高对重点阶段、重大方针政策、热点焦点问题的校园网络舆论的监测分析。三是建立校园网络舆论动态性分析研判。动态跟踪、及时研究校园网络上反映的突出问题,认真关注事件的动态发展,对于一些波及面大、学校社会反映强烈的事件要即时跟踪,并在第一时间会同相关部门作出反应。四是网络舆论调研的诊断反思。对校园网络舆论的调研分析工作要经常进行诊断反思,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不断完善校园网络舆情的调查分析机制。没有充分的调查分析,就没有发言权,就会失去主动权。有调查,才能情况明,抓得准;有分析,才有征兆可寻、有端倪可察,才能真正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校园网络舆论问题的调查和研究越深入,就越有利于争取校园网络舆论工作的主动。只有掌握了主动权,才能把握其趋向性和全局性,做到心中有数,掌控其发展动态,以便更好更快地把问题和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如果没有掌握主动权,就会丧失引导机会,致使错误的思想泛滥蔓延,从而影响校园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学校的科学发展。

二、高校必须加强对校园网络舆论舆情的处理能力

加强对校园论坛、博客、网络贴吧负面新闻的处理能力。高校必须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网络安全防护、信息过滤等系统,构建网络安全技术防控体系。对学校网络载体栏目新闻、帖子密切关注,对学校负面新闻信息进行筛查,必要时对负面信息人进行计算机IP锁定,同时启动信息来源调查机制,如果所曝光信息情况属实,及时处理,并把处理情况以帖子形式上传,对曝光人进行表扬;如果发现负面信息严重失真,还原真实情况,或者屏蔽相关信息,并根据情况严重程度决定是否报请公安机关调查追究信息人责任。

增强校园网络舆论危机应对能力。校园网络舆情一旦爆发,就要及时启动快速反应机制。校园宣传载体甚至是校外新闻传媒机构发出有利于学校的声音,揭示真相。同时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必要时邀请权威专家、学者以及政府官员到校演讲、座谈,对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焦点、难点问题进行解答,同时报保留后相关的演讲、座谈视频、演讲稿,并把它们放置到学校各宣传阵地、论坛显眼位置,以突出权威言论,孤立负面错误言论,引导广大师生理性思考,遇事沉着冷静,不要盲从错误观点,做出非理。“要强化校园网络‘看门人’角色,正确引导青年大学生通过校园网络载体合理有序地参与校园管理和社会问题讨论。”建立校园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校园网络新闻发言人如同政府在官方网络空间里的专业新闻发言人,但校园网络新闻发言人绝不是一个人就能够担任的,因为校园网络新闻发言人面对的是思想活跃、网络活动广泛的整个大学生群体,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需要一个整体工作团队,是一个工作系统。高校可以根据校园网络特别是BBS论坛、贴吧等板块的特点,设置一定数量的网络板块新闻发言人,并对他们进行专门的系统培训,代表学校官方就广大师生所关心的校园问题、社会事件等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通过组织在线交流、网上访谈、网上讨论等活动,引导大学生发言讨论,引导正确舆论。在遇到突发事件时,高校可以通过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即时、主动、准确地权威信息及校方对相关问题的解决办法、措施,第一时间澄清虚假信息,消除误解、化解矛盾,正确引导校园网络舆论。

校园网络调研报告范文第4篇

为进一步加强教体系统意识形态工作,站稳守好学校意识形态工作主阵地,牢牢把握正确的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强对各类进校园活动的管理,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全过程,把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作为重要内容贯通其中,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提高教师队伍的总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培养能够担当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有用人才。

二、主要内容

加强对课堂教学学术活动监管,加强教育系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维护,严把各类进校园活动入口关,严禁各类商业活动、宗教活动进校园,严格控制各类竞赛活动。

三、工作措施

(一)从严管控课堂教学学术活动。认真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加强对教师政治纪律教育和意识形态培训,强化课堂规矩和纪律意识,严禁教师在课堂上散布违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言论,严禁妄议党的大政方针政策、发表不当言论。教体局将严把各类报告会、研讨会、座谈会、讲座论坛审批报备关。按照“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主办单位作为第一责任人,要切实负起政治责任,把握好政策界限。加强对各类社团组织、学术沙龙、校报校刊、校园广播的监管,严防在校园传播错误思想和有害言论。

(二)全力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加强教体系统网站、微博、微信、贴吧等管理力度,管理好各类自媒体、社交平台等新兴阵地,及时封堵删除有害信息,规范网上信息传播秩序,严防网上意识形态渗透,培育健康向上的网络舆论生态和网络文化。进一步完善与媒体的沟通协调和会商处置机制,对涉及重大舆情事件坚持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研判、第一时间报送、第一时间处置”,主动及时信息。

(三)建立各类“进校园”活动备案审核制度。除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安排的进校园活动外,其他活动不得擅自进入学校,不得干扰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群团组织、学会、协会等组织的进校园活动,要在每学期开学前15日内向县教体局提出申请,填写《进校园活动项目审批表》。因特殊情况确需临时增加的进校园活动,活动主办方必须向县教体局提出申请,经县教体局审核批准后,方可进校开展活动。各中小学校要及时向县教体局报告各类进校园活动开展情况,一经发现与审批备案情况不符、存在严重违规行为的,要立即采取措施予以制止,并第一时间报告县教体局。对学校普遍反映效果不好、质量不佳的进校园活动,县教体局将在下一学期审批时予以拒绝。

(四)严禁参加教育部、教育厅规定之外的竞赛。各中小学校、幼儿园未经县教体局批准,不得组织承办或组织中小学生参加教育部、教育厅公布的竞赛、挂牌、命名及表彰等活动清单之外的活动,不得为违规竞赛、挂牌、命名及表彰活动提供场地、经费、外宣等条件,一经发现,严肃查处。组织参加经教育部、教育厅批准的竞赛等相关活动的,要坚持自愿原则,严禁以任何理由强迫、诱导任何学校、学生或家长参加,严禁面向参加者开展培训,严禁推销和变相推销相关资料、书籍或商品等,严禁擅自变更组织内容、范围、方式等。未经县教体同意,任何社会团体组织不得对学校、教师、学生等举行相关的竞赛、挂牌、命名和表彰活动。

(五)坚决制止商业广告进校园。县教体局健全日常监管制度,合同相关部门严格按照广告法等法律规定,杜绝企业以任何形式不利于中小学生和幼儿身心健康的商业广告。加强教育培训,不断增强校长教师法治意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严禁在校园进行商业宣传活动。严禁在共青团、少先队标识、标志或团队活动中(隐形植入)商业广告或开展商业活动。严禁向学校、教师、学生摊派任何购买、销售任务。严禁向学校、教师、学生分发带有商业广告的教科书、教辅、读物、奖状、教学器具、校服、网上APP等物品,严禁在学校网站、微信、公众号、校报、校刊、校车、校园硬件设施等植入广告,严禁社会企业商家捐助的活动及发放的用品中出现商业广告。坚决杜绝商业行为侵蚀校园,对违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确保学校一方净土。

(六)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强化广大师生抵制和防范宗教向校园渗透的意识和自觉性,筑牢抵御和防范宗教向校园渗透的思想防线。坚决禁止宗教活动进校园,严禁向学生灌输宗教教义,严禁强迫、诱使学生信仰宗教,严禁在学校内从事任何发展教徒的活动,严禁教师利用工作之便带领学生到宗教场所参加活动,维护校园稳定。

四、组织保障

(一)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

要深刻认识教育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党之大计、国之大计,中小学校(幼儿园)是主战场、主阵地,切实提高“四个意识”特别是政治意识,增强立德树人的责任感、使命感,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毫不松懈地把好教育关口,提高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县教体局成立以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学校(幼儿园)也要成立加强意识形态安全、规范各类进校园活动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统一领导,统一调度,逐一细化目标任务,责任到人。

(二)建立防控台账,做好预判整改

县教体局着眼教育领域“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等因素,制定了“校园意识形态工作”、“商业广告、商业活动进校园”、“防范宗教进校园”、“教育网络信息安全”、“校园食堂安全与卫生防疫”等台账。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加强定期排查和分析研判,分类建立网格化风险台账,从校长、副校长到具体岗位人员,实行“定位、定时、定岗、定人、定责”五定式管理,每月开展一次自查,抓好隐患整改,建立“一校一台账、一月一排查、一月一整改、一月一分析、一月一上报”制度。县教体局根据学校幼儿园上报的风险台账,每月至少召开一次调度分析会议,对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安全风险,进行全面梳理和分析预判,研究制定整改措施,明确责任领导、完成时限。同时加强对学校风险排查管控情况的监督检查和督促指导。

校园网络调研报告范文第5篇

校园广告的分类方法很多,如果以空间存在形态来划分校园广告类别的话,那么目前校园广告存在形态总的来看可分为校园平面广告、校园电波广告、校园网络广告这三大主要类别。

(一)校园平面广告

1.校园传单校园广告中同学们最经常接触的广告类型就是传单,它是校园广告中最普遍最常见的广告形式,走在大学校园里,随时都有可能接到业主派发的各类传单。2.校园海报招贴校园招贴广告是指张贴于校园公共场所的印刷品广告,也称校园海报,可分为校园商业海报和校园公益海报两大类。(1)校园商业海报在高校中常见的商业广告有企业招聘广告、产品促销广告、职业技能培训广告等。从广告经营方面来看,校园商业广告也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广告类型。在校园商业广告中,中国移动在高校校园业务的市场推广广告是最为常见的的。动感地带以“我的地盘听我的”这句极具个性、活力、时尚的品牌宣言,以及“时尚、好玩、探索”的品牌内涵,成功地进入了年轻人的消费领域,成为高校手机通讯业务的首选。(2)校园公益海报校园公益海报一般以校园公益现象为题材,如倡导戒烟、鼓励环境与资源保护、呼吁和平,重视教育等。同校园的传单相比,校园内的海报招贴作为平面广告的一种,它的广告视觉效果更加强烈,可创作发挥的也余地更大。优秀的海报招贴设计往往引人注目,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3.校园横幅走在大学校园里大家抬起头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横幅广告:“天翼杯”校园足球赛、感谢“动感地带”对校园十大歌手比赛的支持等。这些横幅广告,不仅仅提升了广告主的知名度,也丰富了学生们的校园文化生活。成本低廉,也颇受广告主的青睐。4.校园POP广告校园POP广告的目的是将活动策划者的意图准确无误的传递给学生,在活动现场激发学生们即时参加的冲动。由于POP广告符合现代消费的理念和消费习惯,并且成本低廉、简单快捷,具有其他促销手段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因此备受商家的青睐,在校园产品销售中,担任重要的角色。5.校园户外平面广告校园户外广告可分为非电子类和电子类两种基本形态。非电子类有道路指示牌、商店招牌、招贴等。电子类有霓虹灯、电子显示屏、LED电脑显示板、电视墙等。校园户外平面广告利于培养和维护品牌知名度并且提升产品好感度的广告。因此在设计时应该适当的考虑对周围环境的美化作用,注意广告的艺术品位和格调。好的校园户外平面广告会用一些新颖的造型、醒目的图形和色彩、巧妙的广告语来唤起受众的关注度和好感。

(二)校园电波广告

1.校园电视广告(也称影视广告)在大部分高校的学生宿舍里面都会有一台电视机,同学们平时会有意或无意的看到电视里面各种类型的广告。在校园广告中,电视广告也是一种有效的传播媒介。2.校园广播广告校园广播广告是借助听觉形象作为诉求手段,来传达讯息的一种传播方式。校园广播也是校园文化生活的一大亮点,每天早上都会听到喇叭里传来各种讯息,包括新闻、歌曲、散文等等。

(三)校园网络广告

校园网络广告的特点是和网络媒体的传播息相关的,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完善,校园网络广告的触角和表现形式也必然随之变化。网络广告是利用网站上的广告横幅、文本链接、多媒体的方法,在互联网刊登或广告,通过网络传递到互联网用户的一种高科技广告运作方式。高校的学生几乎人人都有电脑,接触的网络广告和网络信息不亚于其他的校园广告形式。(四)异军突起的校园手机媒体校园手机媒体是一种以手机为载体的媒体形式,校园手机媒体打破了地域、时间和计算机终端设备的限制,具有很好的便携性,可随时随地接受文字、图片、声音等各类信息,实现了受众与信息的同步。校园手机媒体,拓展了沟通能力,延伸了互动的意义,手机媒体在校园广告中的前途无可限量。

二、校园广告的特点

(一)校园广告设计的封闭性

大学校园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在校大学生获得信息方式大多是通过广播或者互联网,而信息的普及也主要是依靠相互间的口头的传播。这样的环境下,就形成了一个较为封闭,但又不失活跃的消费市场。

(二)庞大的受众群体

对商家和企业来说,高校是一个巨大的,高素质的新型消费市场。目前为止,企业在校园的竞争不是十分激烈,要比在市场上竞争容易的多,并且开发成本也相对较低。

(三)校园广告设计的集中性

校园广告的消费市场集中,商家和企业能够通过各种类型的活动进行快捷并且有效地宣传。高校的学生必将走向社会,致使校园市场具有未来的导向性,和信息传达的连续性。这就用最低的成本占领了最有潜力的未来消费市场。

(四)广告文化的独特性

高校的文化既有校园文化,又蕴含着部分的社会文化,因此具有大众性和独特性的双重特征。校园广告作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也必然具有相同的属性。

三、学以致用,用以致学—对校园广告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

(一)加强校园广告的管理

大学校园的市场潜力越来越受到商家和企业的关注,各类广告不断出现在各大高校的校园里面。与此同时,一些不良的广告信息也随之蔓延到了校园内,严重影响了校园的文化建设,破坏了校园的良好风气。因此要加强对校园广告的管理,建立校园广告准入制度,杜绝不良广告的侵袭。⒈加强不良广告监察力度对校园不良广告要加大监察力度,严厉打击不良广告,从源头制止不良广告的入侵。 ⒉监督各类广告传播校园广告的传播途径多种多样,要对各种类型的广告的传播过程进行监督,一旦发现不良广告,应及时进行制止和清除。⒊开展校园广告欣赏教育加大校园优良广告的宣传力度,让同学们明白不良广告的危害,让大家学会自觉抵制不良广告,共同建立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生活。

(二)对校园广告进行合理有效的开发

校园广告是校园与社会间的桥梁,合理的利用校园广告,不仅仅会带给商家利益,也会丰富校园文化,活跃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建议如下:1.校园广播与广告校园广播是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影响也非常明显,校园广播可以合理的利用广告,不仅仅带给商家利益,也能丰富学生的视听,活跃校园生活。2.校园活动与广告大学生的校园活动十分丰富,各种运动会、迎新晚会、征文比赛等等,这些活动就可以与广告主协商,一方面解决活动经费,另一方面,也让大家在活动中收获了各类的知识,娱乐身心。3.校园平面媒体与广告常见的校园平面媒体有校报,各院系宣传栏等,这类校园平面媒体也可加以利用,与广告主一起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⒋校园设施与广告校园的很多设施都是广告的载体,比如:校园的灯箱可让商家做一些符合校园文化的广告等。

四、结论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信息
专题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