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弱学校改进(为了尊严——谈谈薄弱学校的改进目的)

2023-04-01 13:35:00 来源 : haohaofanwen.com 投稿人 : admin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薄弱学校改进(为了尊严——谈谈薄弱学校的改进目的),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薄弱学校改进

去年,因为一个好友孩子的升学,第一次真正对公办学校之间的学业成绩差距感到惊诧。

事情是这样的。好友来找我,说她孩子在本区一个极为普通的公办初中读书,一直是学校前三名,获得学校推优——上海的中考政策是,获得推优资格,然后通过某一示范性高中面试可以得到预录取资格,在中考升学考试成绩只要能够达到区重点高中录取分数线,就可以入读该重点高中,家长孩子都无形中减少很多心理压力。好友说,她心目中的好学校是某某学校,是否可以帮我孩子给校长打个招呼,给个面试机会?我想,这么优秀的孩子还怕啥呢?马上转发资料给了该校校长。校长说,抱歉,这个不能接。我不大明白,以为自己面子不够大。之后找该区其它校长讨论此事,才明白,这个孩子在自己学校即使一直是前3名,但是在全区4000名孩子中的定位,在500-600名之间,肯定全市排名靠前的高中不可能要的。

如此,我才知道,单纯以学业质量而言,公办学校之间的差距之大!知道结果后想必好友很挫败,孩子不够努力?孩子不够优秀?

那些相信就近入学、无奈就近入学的孩子,四年后面对升学,校长老师们是否有勇气面对他们?毕竟,即使是一所最薄弱的学校,也还是有乐学爱学的孩子,但是他们与其他学校相比,已经在起跑线上真正地输掉了。所以,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是,义务教育高位普及,应该真正走向高位优质普及。追求数量达标的同时,质量与特色才是我们真正努力的方向。有学上后,上好学,这是普通平民最大的教育诉求。

所以,薄弱学校的改进,是为了让人更有尊严的活着,从薄弱走向优质,追求人的尊严、学校的尊严、追求更有价值的教育,不仅仅是对薄弱学校的学生,也是对薄弱学校的教师。

集团化办学,是从外部促进薄弱学校改进的一种有效方法。以行政命令,兼顾学校之间的共同意愿,将一所名校和若干所薄弱学校组成一个教育集团,在几所学校之间,复制名校的教育理念、学校管理制度、教育科研、教育评价等,实现互惠互助、共同成长。通过教师流动(据我所知,真正的好教师流动不多)、名师传帮带、同一套练习等,实现校际联动,提升教学质量。若干年后,薄弱学校转型,从母体中再次剥离,成为独立的优质学校。

挂牌(翻牌)校名,则是通过行政手段,与某一所大学或一所名校合作,将校名更为某某大学附属中学、某某中学附属实验学校……教师队伍并未改变,但是能够吸收更多相对优秀的生源,以最快的速度提升教学质量。

政策推动,则是给予某些行政支持,在政策上(比如经费、教师退出)特别是在招生政策上给予一定倾斜,允许以不同名义招收一些好学生,从生源上推动学校短时间内改变学校声誉,倒逼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达到薄弱学校改进的目的。

凡此种种,并非薄弱学校真正改进的途径。合伙人制之路的薄弱学校改进——一样的教师、同样的学生,在校长的带领下走出一条不同的、艰苦的,更具推广意义的改进之路,也即:此类薄弱学校办学的基本因素(政策、地理环境、经济因素)不变,通过多种探索,推动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有效改变,才是我们所讨论的薄弱学校改进之路。

刚刚出台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指出,十三五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教育发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全民。薄弱学校改进、学校特色发展将会是重点关注的研究课题。

这就需要我们探讨:学校特色与学校教育质量是什么关系?特色是质量的内涵之一?还是质量与特色可以并举?还是质量之后是特色,还是特色强化、提升质量。学校特色发展的特征之一是:优质、稳定。优质的衡量标准是什么?

如果,学校教育质量,上级部门一直公开半公开的以学业水平测试为单一评价标准,这样薄弱学校师生能有尊严?如果教育质量,多样化需求得以满足,是不是学校特色发展,会更好的实现不同学校育人目标?更体现学校教育质量的内涵?

公平有质量的学校教育,追求让更多的孩子获得教育机会均等,获得有尊严的生活,这是薄弱学校改进的最大目的。教育机会均等,在于入学机会均等、在于教育过程的公平、更在于教育结果的公平。

显然,学业成功的机会,尤其在义务教育阶段,西部低于经济发达地区;城郊低于城中心地区;女性低于男性;父母受教育程度低家庭的孩子低于父母受教育程度高的孩子……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信息
专题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