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研究论文集 老舍研究60年历史审视

2024-03-21 07:43:00 来源 : haohaofanwen.com 投稿人 : admin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老舍研究论文集 老舍研究60年历史审视,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老舍研究论文集

老舍研究60年历史审视

--------------------------------------------------------------------------------

一、十七年时期的艰难行进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为老舍研究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老舍创作姿态的变化也为老舍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本时段,老舍创作仍然处在“进行时”。其文学世界还在不断丰富发展,老舍研究也仍然以作品介绍和阅读感受为主。文学批评的出发点和价值尺度发生了重大变化,艺术批评被弃置一边,社会政治学批评大行其道,进行的是艺术缺席的社会政治学阐释。老舍戏剧以及旧作成为此时期批评的重点。

老舍在新中国成立不久便写成剧本《方珍珠》,此后在北京文艺处专门召开的座谈会上,人们一方面肯定《方珍珠》,也指出存在的某些不足,有些批评家反把“病因”当作健康的“基因”予以肯定,肯定作者对新生活的敏感,肯定作者为政治服务的热情。

《龙须沟》问世后,受到评论界的关注。周扬在《从<龙须沟>学习些什么?》1中提出“老舍先所擅长的写实手法和独具的幽默才能,与他对新社会的高度政治热情结合起来,使他在艺术创作上迈进了新的境地”。对这部剧作有两种不同的声音:一种是杨雨明对《龙须沟》美学风格的发现,认为《龙须沟》与惯例不同,没有完整的故事,也没有主配角之分,每个人物都很重要2。另一种意见认为刘巡长是“旧社会统治人民的警察”,无论怎样“都不能抹煞他的反动本质和罪行”3。

对《西望长安》的批评。王大虎指出,剧本“结构松散,内容复杂”、“缺乏强烈的戏剧性和艺术的魅力”4;刘仲平认为,剧作“既不能引起人们对于政治骗子的憎恨,也不能使人们从那些受骗者身上更多地认出自己的弱点,引起警惕。这样,这个戏的思想意义就不能不有所降低了。”5

在社会政治学批评压倒一切的语境中,非应时之作备受冷落。《茶馆》研究较为复杂。《茶馆》问世之初,曾因结构别致而引起注意。《文艺报》专门组织召开座谈会。他们觉得《茶馆》是老舍创作上的“重大收获”,并就其主题、人物、结构等问题提出精辟的见解。焦菊隐称道作品“埋葬三个时代”的主题,陈白尘欣赏作品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和表现力。王瑶说《茶馆》“时代气氛足,生活气息浓,民族色彩浓,语言精练”。李健吾分析《茶馆》的结构,提出“图卷戏”的概念。埋葬旧时代,歌颂新社会,这是《茶馆》的特点,也是座谈会上人们的共识,但是也有许多人觉得,作品对社会积极力量、革命力量描写不够,使人“感到消沉”,甚至有人善意地提出,要加强正面力量的表现,或提出加一条红线。赵少侯、李健吾提出异议。李健吾说,《茶馆》有自己的特点,不能用传统戏的标准要求它。6可见 “局限”背后的社会政治学批评氛围在左右着一部巨著的命运。

老舍旧作研究的“局限”更加明显,受社会政治学的严重影响,老舍旧作研究远没达到应有的深度,甚至常常出现误解和曲解。巴人全面发展了许杰的观点,认为批评家“没有从思想本质上的反动性予以批判,实在是怪事”,此种批评持论过严,火气太盛,算是旧作研究的“个案”。 其他如方白的《读〈骆驼祥子〉》7、公兰谷的《老舍的〈骆驼祥子〉》8、蒋孔阳的《谈〈骆驼祥子〉》9、思齐的《〈骆驼祥子〉简论》10等文章持论比较客观。他们肯定《骆驼祥子》是成功的现实主义创作,肯定祥子是有典型意义的形象,但同时指出祥子缺

乏反抗性,作品结尾过于“阴惨”,显示出社会政治学批评的特点。

此外该时段有两篇论著格外重要:一篇是邓绍基的《老舍近十年来的话剧创作》11,他肯定老舍建国后创作思想所发生的“重要变化”以及艺术的精练,同时也指出某些作品存在性格“肤浅”等不足。另一篇是蔡诗圣的《略论老舍早期的小说》12,泛论老舍小说反帝反封建的积极意义,肯定《骆驼祥子》所达到的思想高度和艺术成就,但也明确指出老舍早期小说以及《骆驼祥子》存在的若干不足。尽管这两篇文章也带有一定的时代局限,难能可贵的是在当时320多篇批评文章中,唯有邓、蔡两文是稀有的带有“综合性”的文章。

同时在以政治倾向为标准排座次的文学史研究中,老舍的文学史地位没得到应有的肯定。据统计,王瑶七十万字的《中国新文学史稿》中几次提到老舍,累计约两千多字;丁易著三十万字的《中国新文学史略》以政治划线把老舍列入比革命作家“低一等”的进步作家,述及老舍约一千七百字左右;刘绶松五十五万言的《中国新文学史初稿》两处论及老舍只有一千三百字的篇幅,此后虽然增加了篇幅,但研究缺乏深度,评论仍欠公允。

综观本时段的老舍研究,有个主要特点就是艺术批评被社会政治批评所代替。研究者不是着眼于艺术分析和学术研究,而是用社会政治学标尺进行简单甚至武断的价值判断。到了60年代中期,“文革”发生后,老舍以自杀结束生命,《北京日报》发表了一系列对老舍进行“政治鞭尸”的文字。这是社会政治学的老舍研究合乎逻辑的极端发展,老舍及其创作被诬蔑为“反革命大毒草”,老舍研究亦遭彻底封杀。

二、80年代的长足发展

1978年6月举行了老舍骨灰安放仪式,沈雁冰致悼词,肯定其是著名爱国作家,称誉其“人民艺术家”13。这标志老舍研究开始重新启动,回归学术研究正常轨道,进入全面拓展突进的新阶段。

此时期作为前自觉状态的老舍研究集中在文本上,无论是微观分析还是宏观把握,也无论是著名作品的再评,还是新发现作品的初论,都具有拨乱反正、去伪存真的意味。

樊骏《论〈骆驼祥子〉的现实意义》14是新时期老舍研究的开山之作,他那坚实的立论、深刻的分析、宏阔的视野、以及由此显示出来的学术水平等等都为该时段的老舍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作者的意图仍在于肯定作品的现实主义成就,肯定其文学史的意义。

曾在历史上被贬最低的《猫城记》,此时成为人们注意的热点。陈震文、徐文斗、甘海岚、张桂兴、吕恢文、史承钧、杨中纷纷撰文,就“怎样评价”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即肯定作品的社会批判和文化批判的意义,为《猫城记》争一席地位。

前自觉阶段的老舍研究有必要提及几次较大的学术活动:1982年3月山东大学主办第一次老舍学术研讨会,部分论文结集为《老舍研究论文集》15;1984年4月山东大学召开第二次老舍学术讨论会,提出如美学思想、宗教思想、幽默艺术、满族气质等新鲜课题;1985年5月成立了以吴祖光为会长的中国老舍研究会以及此后举行的全国第三次老舍学术讨论会,这就标明:老舍研究的学术自觉与以1985年新方法的引进和社会主体的文化意识觉醒息息相关,同时这也是老舍研究的转捩点。

从整体来看,85年以后自觉阶段的老舍研究与前自觉阶段相比,主要表现在:

首先研究者由感情倾斜走向理性分析,研究动因由明确的平反意图走向自觉的学术研讨。如曾广灿的《我观〈猫城记〉》16比前自觉的某些评论就客观、冷静得多;王行之的《我论老舍》17尖锐地提出老舍建国后的创作出现严重“滑坡”。

其二由单篇作品的深入分析开始走向微观和宏观相结合的系统性研究。老舍研究长期停留在作品评析层面,缺少系统深入的综合研究和宏观把握。1982年赵园发表《老舍──北京市民社会的表现者和批判者》18对老舍的创作个性作了深人系统的分析。这是突破,也是信号,预示着老舍研究的综合性、系统性将成为事实。

其三,挣脱社会政治学束缚并跨越“社会一艺术”二维空间开始走向多元、走向文化向度的强化研究。80年代中后期开始,老舍研究出现多元进取的局面。如崔明芬19分析老舍创作的教育学思想,朝戈金20、张静民21论述老舍与宗教的关系,

要略地说,本时段老舍研究集中在人本和文本两个方面。

文本研究。文本世界一直是老舍研究的重头戏。该时段文本研究的重点是对《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等名作进行持续不断的多层面多向度的开掘。此类文章几乎占老舍研究文章总数的一半以上,并且出现了一些颇有深度的解读文章。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骆驼祥子》的评论。首先肯定《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就祥子的典型性、悲剧性及悲剧根源等问题进行分析。其次关于旧版结尾的修改进行了讨论。最后便是对祥子的悲剧以及对虎妞这一形象重新认识,关于这两个问题的研究出了很多研究成果。樊骏的《论〈骆驼祥子〉的现实主义》22从阶级地位的角度认识虎妞;龙治民的《虎妞其人》23则从个性解放的高度加以认识;宋永毅《东方伦理和中国文化的变态情欲》24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此外还有史承钧的《试论解放后老舍对〈骆驼祥子〉的修改》25、蓝棣之的《试解〈骆驼祥子〉创作之谜》26、邢铁华的《论祥子与虎妞之婚姻》27等。

2、关于《猫城记》的评论。80年代《猫城记》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陈震文的《应该怎样评价〈猫城记〉》28,徐文斗的《关于〈猫城记〉的几个问题》29,史承钧的《试论〈猫城记〉》30。史就《猫城记》的意义和错误、不足谈了一些看法,认为《猫城记》不是科学幻想,而是社会讽刺。吕恢文的《如何评价〈猫城记〉》31,杨中的《论老舍三十年代初期之国情观―也论〈猫城记〉》32,曾广灿的《我观〈猫城记〉》33是众多论述中颇有分量者。他从“知人论世”的方法出发,谈了他对《猫城记》的看法。

3、关于《四世同堂》的评论。长篇小说《四世同堂》直到八十年代才真正进入研究视野。吴小美的《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评──〈四世同堂〉》34最具有代表性,认为《四世同堂》是“以古都北平广大市民的亡国之痛为题材,饱含怒、愤、傲、烈之情抒写而成的被征服者的愤史。”是“写人的杰作”,是“愤怒傲烈的‘心灵的音乐’”。此外还有王行之的《〈四世同堂〉──写“人”的杰作》35、杨国祥的《冷静理智的文化审视,深沉浩瀚的民族反省》36等文。

4、关于《茶馆》的评论。《茶馆》演出后,围绕作品和演出共发表了130多篇文章,此外还出版了《〈茶馆〉的舞台艺术》等演出资料集。冉忆桥的《带笑的葬歌──谈围绕〈茶馆〉争议的几个问题》37、王行之的《皮薄馅儿多──〈茶馆〉语言艺术一例》38、郦衩赖摹丁床韫荨涤胧肥剧》39等,通过对人物形象、戏剧结构、语言艺术、思想主题、美学风格等诸方面的分析,指出“《茶馆》写的虽然是旧北京的大茶馆里司空见惯的人和事,但它宣告了腐朽的旧时代必将被埋葬”,因此绝非“对旧时代的挽歌”,而是“带笑的葬歌”40。此外还有剧作家苏叔阳结合自己的创作在《惶惑的思考──谈〈茶馆〉所体现的戏剧观》41中谈《茶馆》所体现的戏剧观与传统“三一律”的区别。

文本研究的另一内容是对以往人们不大关注的作品如《老张的哲学》、《二马》等的重新审读,对一些未发表作品如《正红旗下》、《鼓书艺人》等的热读泛读,对某些不甚显赫、但研究者认为该忽略的作品的重新定位,这为老舍文本世界研究增添了很多亮点。徐文斗的《〈老张的哲学〉──老舍小说创作的奠基石》42提出《老张的哲学》是老舍整个小说创作的奠基石的主张;吴小美的《市民社会灰色人物的灰色悲剧》43道出了《离婚》的内容特质:灰色;崔明芬在《〈牛天赐传〉和老舍的风俗教育思想》44中论及《牛天赐传》表现的老舍的风俗教育思想;赵园以《爱的弦上的哀歌》45为题谈《微神》的“梦与真”;钱理群在《老舍笔下的个性解放问题──简论〈月牙儿〉的思想独特性》中认为《月牙儿》的思想独特性是“个性解放问题”46;关纪新、王超冰等通过分析《正红旗下》的思想艺术,认为它是一部未完成的杰作。

此时段文本研究还深入到除小说以外的其他文体。老舍剧作研究的重要收获是冉忆桥、李振撞的《老舍剧作研究》47。此外老舍戏剧的综合性研究取得较大发展,陈瘦竹、沈蔚德的《论老舍剧作的艺术风格》48、汪景寿的《试论老舍解放后的戏剧创作》49是此时段较有分量的论文。 洪忠煌是老舍戏剧研究中成就较大的一个,他的《老舍戏剧美学初论》50从美学的角度论述老舍的剧作,显示出相当的理论高度和戏剧造诣。散文研究尤为薄弱,只有谢昭新的《老舍散文艺术欣赏》51是难得力作。诗歌研究成就不大,唯有1982年第一次全国老舍学术研究会上的两篇论文最见分量,分别是吴开晋、张志甫的《老舍旧体诗简论》和曾广灿的《读老舍新诗札记》。

人本研究。从某种程度上说,人本研究是文本研究深化的标志。老舍作为20世纪知识分子群体的一个典型,丰富的学术文化涵养吸引着众多研究者走进这个世界深人开掘。

人本世界的研究始于生平史料的收集考证,基于史料的整理与综合。对老舍生平资料的发掘和考证是一项规模宏大而浩繁的工程,众多研究者及老舍家属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大量的纪念回忆文章,生动记录老舍的人生足迹,为生平史料的收集考证工作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资料。诸如胡e青、舒乙的《散记老舍》52,舒乙的《老舍最后的两天》53、《老舍之死》54、《老舍的关坎和爱好》55,李犁耘的《老舍在北京的足迹》56等等,都从不同的角度,传写考证老舍生平史料,昭显其精神魅力。此外在史料搜集整理的基础上,侧重于史料综合性研究的著作纷纷问世,影响较大的是《老舍研究资料》、《老舍年谱》及《老舍评传》。吴怀斌、曾广灿编《老舍研究资料》上、下卷57是一部资料性巨著,被誉为“拓荒和铺路的劳作”58。相继推出的《老舍年谱》,以编年体形式客观全面记述谱主行踪与著述。如舒济的《老舍年谱简编》59、郝长海、吴怀斌《老舍年谱》60、杨立德《老舍创作生活年谱》61、甘海岚《老舍年谱》62,其中甘海岚的《老舍年谱》比较系统和详细,引用的资料也较为准确,出版后一度在国内外产生过较大的影响。前后出版的《老舍评传》,则以传记文学手法勾画、评述传主的生平与著述。如王惠云、苏庆昌的《老舍评传》63,著者以时间为序,把老舍生平事迹和思想发展分作九个阶段,逐一评述,清楚地勾勒出老舍的一生。此后老舍传记大量涌现,如舒乙出版的《老舍》64、郎云、苏雷编著的《写家春秋―老舍》65。曾广灿编著《老舍研究纵览》66是第一部老舍研究的研究专著,分“纵览篇”、“资料篇”两部分。

关于老舍的个性思想文化的研究是此时段老舍研究的重要领域。

老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比较独特的作家,对其个性气质的研究是打开其心灵世界、揭示其创作奥秘的另一把钥匙。赵园的《老舍──北京市民社会的表现者和批判者》67从题材选择和形象序列两个方面分析老舍的创作个性,认为老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市民社会的表现者与批判者。”李辉、韩经太的《老舍创作个性新探》68从主题内容、生活质感和理性倾向等三个方面对老舍的创作个性进行全面分析。郝长海的《漫谈老舍的创作个性》69,指出老舍的创作个性是将“苦味”、“京味”和“趣味”三者合一。谢昭新的《论老舍小说“改造国民性”思想的生命力》70的选题与结论,显示着老舍研究的新趋向。关纪新的《老舍创作个性的满族素质》71则从民族学角度分析,认为老舍创作从题材选择、人物生活、社会氛围、表现手法、艺术风格都带有满族印记。

老舍的思想文化不仅能反映出20世纪社会文化的某些重要方面,也反映出社会文化制约下知识分子文化心理的某些重要方面。孟广来的《二十年代老舍思想发展初探》72、《三十年代老舍思想发展初探》73的两篇文章是较早切人到老舍思想研究这一课题的,勾勒了老舍思想发展的基本轮廓,澄清了一些混乱认识;王家生的《老舍四十年代赴美期间思想发展》74通过大量的史料分析,提出赴美期间的思想是抗战阶段思想发展的延伸。这些著述是关于老舍社会思想的研究,老舍的文学理论思想研究也有了突出成果。徐鹏绪的《老舍小说理论浅探》75、王惠云的《老舍的小说观》76分别对老舍的小说理论进行阐述,勾划出老舍小说理论的基本内涵和理论特征。此外还有徐文玉的《试论老舍的文艺理论成就及其局限》77,王行之的《老舍的语言艺术观》78,孙钧政的《老舍的文学语言理论阐释》79,曾广灿的《试述老舍在抗战期间的文艺思想》80等。老舍的教育思想研究和宗教思想研究是新领域,崔明芬的《文化巨人老舍》81是老舍教育思想研究较全面的开掘,其中谈老舍教育思想的几篇论文尤其引人注目:如《论老舍小说的教育思想》82,《〈牛天赐传〉和老舍的风俗教育思想》83。老舍宗教思想的研究,是随着曾广灿《老舍早期活动的一些新材料》84和朝戈金《老舍关于宗教的佚文》85的发现开始趋热的。朝文谈到老舍的接受及其思想表现却闪烁其辞。后来他又撰文《老舍―个叛逆的基督教徒》86对老舍的宗教思想和宗教实践进行了实事求是的论述。此外还有张静民的《老舍与基督教》87,艾华的《试论老舍的宗教观》88等。

颇能说明研究深度的是老舍文化心理研究,80年代前期的老舍研究仍然在社会政治层面上进行,只有极少数研究者从文化角度把握对象。进入八十年代中期,“文化热”及其学术自觉推动研究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文化角度来揭示老舍的心理内涵。杨义在《茅盾・巴金・老舍的文化类型比较》89中通过对茅盾、巴金、老舍的比较分析,指出老舍是一个风俗文化型作家,辅以政治伦理型。崔明芬提出老舍的文化心理是由满汉民间文学、市民文学、中国传统“正宗”的古典文人文化、“五四”新文化以及西方现代文化甚至儒学、基督教文化相汇融所构成的“有意味的形式”。石兴泽认为,老舍文化心理发展过程是一个“怪圈”。从文化心理角度对老舍人本世界进行审视取得重大成就,产生较大影响的是下列专著:

吴小美、魏韶华的《现代性与传统性的交战──论老舍对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批判》90; 宋永毅的《“仕”与“隐”:北平士大夫文化的两极》91和《老舍与中国文化观念》92;舒乙的《老舍和满族文学》93、《隐式满族文学》94和关纪新的《老舍创作个性中的满族素质》95。

老舍长达四十年的创作历程曲折漫长,特立独行。随着研究的深入和视野的开阔,对作品的解读开始由点连线,探讨其文学发展过程。开此研究风气之先的是樊骏先生。他的《从〈鼓书艺人〉看老舍创作的发展》96指出《鼓书艺人》是老舍创作道路中的一块重要的里程碑,是由民主主义道路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标志。他的《老舍的创作道路和文学业绩》97和《老舍的“寻找”》98在微观文本分析基础上分阶段综合比较,宏观鸟瞰老舍的文学发展路径。其中也不乏争论辩难,范亦豪在《论〈月牙儿〉及其在老舍创作中的地位》99中说,老舍创作的转捩点“与其说是一向被评论者较早重视的《离婚》,不如说是《月牙儿》更为恰当。”而袁雪洪在《论〈离婚〉及其在老舍创作道路上的地位》100中说,《离婚》是老舍创作走向成熟的标志;陈震文、石兴泽在《老舍创作论》中提到《骆驼祥子》是老舍创作的“高峰”,《四世同堂》是“丰碑”,董炳月则认为,“丰碑”怎么也高不过“高峰”,而实际上,《四世同堂》是老舍创作的集大成者;王行之在《我论老舍》101中认为,老舍建国后“感情的信赖代替了理性的思考”,出现“艺术大滑坡”。而李润新则相继发表长文《是“驼峰”而非“滑坡”》102,提出“从建国前后老舍整个文学创作生涯来看,他是始终沿着现实主义道路一步步攀登艺术高峰的。”此外佟家桓的《老舍小说研究》103,李振潼、冉忆桥的《老舍剧作研究》104等专著,更是在这方面引人注目的成果。

80年代老舍语言艺术研究多为作品中语言技巧的分析:单篇作品的语言分析有詹开第《〈骆驼祥子〉语言的两大特色》105;对老舍语言的综合研究,取得较重大成就的是孙钧政《论老舍的语言风格》106和周关东《老舍小说比喻撷英》107,后者从修辞学角度,自老舍“小说之海”里捕获1057条“生动活泼的比喻”,“以类相属”,按“比喻与喻体的属性分为六编”,40项。此外还有高万云《老舍小说的用词艺术》108,于庭盛的《老舍作品中的‘语急省’的现象》109等。

三、90年代的由“文本”向“人本”的大转变

老舍研究在经历了十七年文学和80年代之后,呈现了新的风貌,有更多新的发展。总体看来,1990年以来老舍研究中最大的进步首先是对作家个性气质、思想文化的认识日益深入。正如石兴泽在1999年国际老舍学术研讨会综述中所说:“老舍研究已经历70个春秋,近年更显示出由‘文本’向‘人本’转变的趋向。”11090年代的老舍人本研究更加的深入和多元化。

关于老舍的个性思想文化的研究最具代表性。老舍是位极富个性的作家,吴小美、古世仓《老舍个性气质论》111从老舍早年家境和生活的时代出发分析老舍个性气质的形成原因。

关纪新首开了一个新领域,从老舍的满民族气质特征来研究老舍。他的《老舍・民族文学

的光辉旗帜》112、《老舍・民族文学的光辉旗帜》113分析了满族特性及其对老舍创作的影响。

此外还有石兴泽《现代意识与传统观念的矛盾冲突──老舍性格心理的纵向分析》114等论文。

在老舍创作个性研究中,老舍之死是个热点。对此,多数研究者都把原因归结到老舍的性格方面。对老舍之死的研究首先要追溯至1987年出版的两本书,一本是舒乙主编的《老舍之死》115,另一本是舒乙攥写的《老舍最后的两天》116。巴金为《老舍之死》作序《复苏叔阳同志的一封信》,认为老舍是“用自杀抗争”,但认为这种抗争是“消极抵抗”,不是“勇敢的行为”。 苏叔阳、李辉《消失了的太平湖──关于老舍的随想》以作家的心态对此作了文学阐释117。此外还有李润新《“永铭俯首与横眉” ──也谈老舍之死》118、郝长海在《老舍之死的信仰拷问》119、毕明皓的《必然的选择──论老舍之死》120等论文。

老舍思想研究在90年代出了很多优秀的成果,出现了很多微观和宏观相结合的系统性研究论著。樊骏的《认识老舍》121可谓是老舍研究界十年磨一剑的作品,对此后的老舍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代表了90年代老舍研究的高度和成就。石兴泽的《老舍文学思想的生成与发展》122一书在学术界引起了较大反响。该书共“生成篇”、“发展篇”、尾论三个部分。此外他的《四重意识:老舍五六十年代》123对五六十年代的老舍思想状况这个不易把握的、大家都有意无意回避的课题进行了正面解读。谢昭新的《论老舍小说的悲剧艺术世界》124和《论老舍小说喜剧艺术审美价值》125分别论述了老舍的悲、喜剧观及小说创作中的悲、喜剧艺术的审美价值。孙洁的一系列论文《试述老舍新中国时期的文艺思想》126、《老舍山东时期心理试析》127、《老舍在“十七年”间的创作》128对老舍的思想研究也都极有价值和分量的。崔明芬在《为人生、为抗战、为人民──论老舍文艺思想及其流变》129和《文化巨人老舍》130中对老舍文学思想作了动态的考察。

90年代兴起的文化批评也渗透到了老舍研究领域,研究者就老舍的文化心理展开了细致的研究,成果也非常的丰富。阐释老舍文化心理的著述:谢昭新的《老舍的文化心态与中国知识分子》131和《老舍小说艺术心理研究》132;甘海岚的《老舍文化观三题》133;王晓琴的《忧国与忧人──老舍文化心理透视》134;石兴泽的《老舍文化心理嬗变轨迹》135、《论老舍文化人格的现代意识》136、《老舍文化心理与文学思想生成、发展的二重奏演》137;郭锡健的《刚柔相济的生命形态──老舍文化人格论之一》138、《儒家理想人格对老舍的影响──老舍文化人格论之二》139;汤晨光的《老舍的文化批判与文化理想》140;孔范今的《解读老舍:他的文化启蒙主义的特点》141。

此外在该时段老舍文化心理研究出现了大批优秀的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综合性的著作。从地域文化角度开掘老舍文化品格的著述有赵园的《北京:城与人》142;甘海岚的《老舍与北京文化》143;张鸿声的《老舍小说与北平家庭文化》144、《老舍小说与北平人生活的艺术》145;王晓琴的《论老舍话剧的北京民俗美》146。在中西文化背景下探究老舍文化精神的著述有吴小美、魏韶华的力作《老舍的小说世界与东西方文化》147,该书更充分显示了当代老舍研究的总体趋势。从少数民族视角研究老舍文化基因的成果主要有:关纪新著的《老舍评传》148这本近40万字的传记对老舍一生进行了较全面的评述,从老舍的满族气质特性角度进行挖掘,解析了老舍的民族情结,将老舍研究带人到了一个新的领域。

老舍创作道路研究是老舍研究深入、成熟和学术自觉的标志,也是老舍研究的重要成果。此时期该方面的论著主要有:李润新的《“永铭俯首与横眉”》149,陈震文、石兴泽的《老舍创作论》150,张慧珠的《老舍创作论》151,王延的《老舍论稿》152。

老舍史料学研究在90年代也有了新成果。张桂兴的《老舍年谱》153“一律核对原件,以确保资料的准确性;力求每一条、每一款都尽量摘录当时当地报刊杂志的原始记载”,其孜孜不倦的执着态度和翔实丰富的研究成果得到了研究界的一致好评。孙之龙、郭英奇编著的《老舍》154,对于了解老舍的生平、思想具有重要作用。此外还有舒济的《老舍和朋友们》155,李振杰的《老舍在伦敦》156等老舍生平史料。

关于老舍语言艺术方面的研究更是获得辉煌成果,出现大批的综合性研究论著。

语言综合研究:孙钧政的《老舍的艺术世界》157将老舍“语言指纹”概括为“白、俗、俏、深”细细分析,全面地分析了老舍作品的语言美。舒乙为该书作《序》称该书为“第一部着重分析老舍作品的语言美的专著。”曾广灿在《略论老舍的文学语言》158中,将老舍语言的独特风格概括为“追求俗、白,不名雕饰”、“幽默智俏,深隽丰富”、“本色味,声律美”三个方面。

幽默风格研究:刘诚言的《论老舍幽默的特质》159认为“老舍幽默的特质在于:其一,他是在自古“不懂幽默”的一个东方大国中,敢于张扬幽默大旗的人;其二,老舍的幽默几乎涵盖了他的全部创作,涵盖了他所涉及的各类文学样式;其三,老舍的幽默博采众长,稚俗共赏,因而最为广泛地拥有着各种层面的读者。”徐德明的《老舍的风格与幽默》160“对老舍研究中的‘幽默风格’论表示异议。‘幽默风格’论是对老舍的误解。幽默与风格是两回事,各有其不同的内涵。老舍的幽默是一种心态,是他解释批评生命的一种方式。”王晓琴分析了老舍与30年代中国现代幽默思潮的关系,阐明了他对于当时的幽默思潮的认同,又论述了他对此的超越,这些很有见地的学术新论体现在她的专著《老舍新论》161中。阎浩岗的《中国现代作家幽默特色论析》162将老舍与鲁迅、张天翼、钱钟书和赵树理进行比较,认为老舍的幽默往往与滑稽相结合。此外还有章罗生的《特定时代的讽刺与特殊心态的幽默》163,王海波的《论老舍的幽默艺术》164,王晓琴的《老舍与中国20世纪幽默潮》165、《老舍的幽默艺术特征》166等文章。

此时段老舍比较影响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度,并且有了一定的深度。

与外国文学比较研究:许多学者对老舍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达成了较为一致的观点,他们注意到了康拉德对老舍创作的影响。新加坡学者王润华在《〈骆驼祥子〉中〈黑暗的心〉的结构──老舍与康拉德比较研究》167中探讨了为人所忽略的老舍对康拉德热带丛林小说的迷恋及其对老舍的重要影响。史承钧、任斌《老舍与西方现代派文学》168较全面地阐述了现代西方文学与具体作家对老舍不同侧面的渗透和影响:康拉德的叙述方式与景物描写为老舍所借鉴,弗洛伊德学说对老舍心理描写有所影响,反乌托邦小说唤起老舍的优患意识等。董炳月在《卢梭与老舍的小说创作》169中,以老舍三四十年代的小说创作为对象,探讨了卢梭对于老舍的影响。

对文学史的影响研究:温儒敏先生《论老舍创作的文学史地位》170认为“老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与价值在。于他对文化批判与民族性问题的格外关注”,此外还有章罗生的《老舍与中国新文学》171等论著。

老舍与中国文化的比较研究:谢昭新先生的《老舍与吴梅村比较论》172和《老舍与唐代传奇小说》173别具匠心的注意到了吴村梅诗词和唐传奇对于老舍的影响,并且后者从游侠、爱情、语体等方面论述老舍小说创作与唐代传奇小说的关系,显得颇有新意。

90年代的老舍研究出现了很多新的领域,从性别视角研究老舍的女性观、婚恋观,探讨老舍性别文化心理中的男权意识及文化心理的传统性,是老舍研究一个独特的领域。该时段的主要论文有:袁桂娥《论老舍笔下的女性形象──兼论老舍的女性观》174、王春林,王晓俞《月牙儿:女性叙事话语与中国文人心态的曲折表达》175、王卫东《论老舍小说中所体现的婚恋观》176、王桂妹、郝长海《传统品格的坚守与重塑──论老舍小说中的女性观》177。

此外老舍宗教研究是过去人们有意无意回避的一个话题,究其原因,是出于传统心理的影响,以前人们总是把宗教同封建唯心主义、同殖民者的文化侵略联系在一起,总是尽量不谈宗教对于老舍的影响。90年代以来一批学者拨开云雾,对这一领域进行了严谨踏实的研究,取得了较有分量的成果。主要有吴小美、魏韶华的《宗教精神:现世与超世》178;徐德明的《老舍的宗教态度与创作》179;张桂兴的《试论老舍的宗教情结》180;王玉琦的《灵的救赎:老舍宗教现念解读》181和《论老舍的佛教文化情结》182;杨剑龙的《老舍的创作与基督教》183等。

总的来说,随着人们视野的开阔、知识结构的深化,研究者队伍的不断壮大,90年代的老舍研究在多元发展的格局下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四、新世纪:在低潮中寻求突破与发展

经过建国以来50多年的发展,在新世纪初,老舍研究遇到了瓶颈:研究角度难以创新,渐渐走向单一化;很多论述与观点已经被学界承认和认可,突破前人观点极难,而研究者对新领域的突破渐渐走向沉寂。但是,一大批优秀的研究者通过不断地努力,在低潮中也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与发展,而这也正在慢慢改变着这种研究的沉寂状态。

老舍的很多作品已经成为经典,在老舍研究走入低潮时,进行文本细读,重新挖掘经典作品的内涵有助于老舍研究的发展。

《骆驼祥子》重读。陈思和的《〈骆驼祥子〉:民间视角下的启蒙悲剧》184通过文本细读,对蕴涵在文本中的民间和启蒙的关系以及老舍的创作心理进行了深入探讨;李玲《<骆驼祥子>中的人道温情与启蒙立场》185着重从老舍对祥子个人主义的复杂态度与生命意志缺陷的宽容中考察老舍的人道主义思想;徐德明的《〈骆驼祥子〉和现实主义批评框架》186通过对《骆驼祥子》批评的重估,反思学科发展,说明20世纪中的现实主义批评框架中的强势论述的“见”与“不见”,同时也证明本土创作与外来理论之间的讹错。

随着《骆驼祥子》研究的深入,许多研究者还开始了对虎妞形象,以及虎妞和祥子的关系进行重新审视。新世纪以来学者对虎妞的研究论文是最多的,而且见解也是较为深刻的。

李玲在《老舍小说的性别意识》187中认为,老舍对祥子与理智分离的欲望很宽容,而对虎妞的欲望却很苛刻,“归根结底还是男性作家老舍的心理中,始终存在着对女性主体性的厌憎和恐惧”。

《茶馆》重读。章罗生的《老舍现象与茶馆模式》188认为《茶馆》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陈军、王金胜的《论〈茶馆〉的现代性》189认为“长期以来《茶馆》都以其民族特色引起关注,但是这部剧作所表现出的现代性也是不容忽视的。《茶馆》的现代性表现在两个方面:思想层面上的现代意识和形式技巧层面上的现代手法。”陈静在《解放后老舍戏剧创作得失探由》190中将《茶馆》与其他失败的作品进行对照分析,从内与外两方面探究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

其他作品重读。郑万鹏的《老舍:纵贯于自由主义文学思潮》191以《猫城记》、《二马》、《四世同堂》等作品为例,论述了老舍的创作与“新文化运动”所倡导的创作的差异;谢昭新的《原型想象:老舍小说的理想爱情叙事》192认为老舍将早年的初恋情结融入小说创作,形成了一条理想爱情叙事线索;李玲的《〈月牙儿〉的苦难意识》193通过辨析《月牙儿》文本的叙事特征,认为《月牙儿》的主题是抒发自我生命悲感;温儒敏《文化批判视野中的小说〈二马〉》194一文,将《二马》放在文化批判的视野进行重新考察,认为写作这部作品时老舍已经有了敏锐的写作意旨,它“开启了老舍创作文化批判的道路”;吴小美《老舍的文化理想与〈大地龙蛇〉》195则从立意、构思、写作等方面对《大地龙蛇》进行了全面研究,认为《大地龙蛇》是一部“受命文学”,老舍通过抗战来检讨中国文化,并且书写自己的文化理想,在这部“理念化”的作品中,老舍收获的民族“精神庄稼”仍具有很大价值。

“整体性扩展”,宏观方面的老舍史料研究有新成果。张桂兴的《老舍资料研究与史料学》196认为“老舍资料研究作为现代文学史料学的一翼,所取得的成果也同样是十分突出的。这些成果的取得,与史料学理论与方法的指导和运用是密切相关的。”在新世纪,有关老舍工具书的编撰工作也取得了重大突破,两部老舍词典相继出版,即舒济主编的《老舍文学词典》197和史承钧主编的《简明老舍词典》198。

新世纪以来学者们对老舍的思想研究给予了更多的关注,立足还原一个真实的老舍。谢昭新的《论老舍小说创作方法及艺术形式的创新》199对老舍的创作思想、创作方法以及在艺术形式方面的创新,作了深入、开拓性的研究。孙洁的博士论文《世纪仿徨:老舍论》200对老舍的思想发展脉络演变进行了深人细致的梳理。王玉琦的《试论老舍新中国时期的文学创作思想》201对建国后老舍的文学创作思想在“艺术的”还是“功利的”之间难以取舍的复杂现象进行了分析。傅光明在这方面的研究另有新意。他并没有停留在理论上的逻辑推演,而是深入到当年老舍之死的现场,与郑实共同采访了当年的数十个见证人,以身体力行力避对这个复杂问题的简单化倾向,显示了一个严谨的学者所具有的素质202。

老舍艺术风格研究在新世纪有很大的突破。老舍的艺术个性中最突出的就是幽默风格,人们称老舍为幽默大师。在老舍看来幽默“首要是一种心态”,是“一视同仁的好笑的心态”。

孙洁别出心裁地把自己研究的目光投在阶段性的研究老舍幽默上,发表了《论老舍山东时期的幽默主题》203和《绝望中的礼貌──论老舍山东时期的幽默创作与适度原则的关系》204。陆山的《深刻的文化密码──老舍幽默艺术解读》205注意到老舍的幽默蕴含的是一种深刻的文化密码。古世仓《论老舍“幽默”的主客体统一性》206从主客体统一的角度,论述老舍的个性气质、认知方式、表现方式与对象特性、时代影响所构成的老舍幽默的特性及其价值。汤景泰、翟德耀在《内在对话性的生成──论老舍幽默小说的转型》207中对老舍的幽默又有了进一步的研究,认为老舍的幽默风格处于不断发展演化的过程中。

新世纪以来,在文化视角和比较方法的运用形成基本格局的情况下,如何进一步开拓老舍研究的新领域和新境界,找到新的研究方向,是新世纪以来老舍研究面对的新问题。老舍研究一大可喜的地方就是研究者将新的研究方法带入到了老舍研究中,研究也越来越趋于个性化。

对老舍的个性思想文化研究在90年代已经成为关注的热点,进入新世纪以后,研究者继续在探讨这一问题,但与90年代相比更加关注老舍作家身份和文化心理的定位。石兴泽《平民作家老舍──关于老舍的一种阅读定格》208认为,老舍是一个深受大杂院影响的平民作家,他的文化心理具有平民和现代作家的二重性。关纪新的《论旗人作家老舍》209、《老舍与满族文化》210、《老舍民族心理刍说》211等著作仍然从满族文化角度来探求老舍创作的文化心理。谢昭新的《论老舍对中国现代小说理论的贡献》212则系统论述了老舍的文学思想及其小说理论观的形态和特点。孔庆东主张从大众文化的角度研究老舍,《老舍的大众化意义》213一文,认为老舍坚持了自己的大众立场,既为中国新文学做出了贡献,也提升了大众文学的层次。此外还有马国栋的《略论老舍作品的民族文化气质》214、《略论老舍作品的满族文化气质》215;郭锡健《谈老舍文化人格的主调》216;王晓琴的《文化精神的求索──老舍与20世纪论之二》217;崔明芬在其专著《老舍・文化之桥》218;吴小美、冯欣的《老舍的文化理想与〈大地龙蛇〉》219等论著。

老舍性别学研究在新世纪也有了比较引人注目的成果。石兴泽《从女性形像塑造看老舍文化心理的传统走向》220、李玲《老舍小说的性别意识》221、张丽丽《从虎妞形象塑造看老舍创作的男权意识》222、程丽红的《反映社会矛盾的深刻性和人性悲剧的真实性──谈老舍对妇女解放、婚恋自由的价值思考》223、张炜炜《论老舍小说中的女性形象》224等文。

在比较影响研究方面,呈现更加的多元化。老舍和中国现当代作家的比较研究:将老舍和一些现代著名作家进行平行研究,老舍与鲁迅、茅盾、郁达夫等论及的较多。有些研究者把当代作家池莉、王安忆的“市民小说”和老舍笔下的市民世界进行比较。如武媛媛的《老舍小说与新写实小说创作特征的比较》225便把研究的视角放在了老舍和当代文学的联系上。

老舍和外国作家的比较研究:徐德明的《老舍小说融中西诗学实践窥指》226运用诗学文化理论分析老舍作品,指出老舍的中西结合属内化型;成梅在《老舍小说创作比较研究》227中集中笔墨进行文本对照,揭示了老舍博览广取的世界眼光和能动地吸收、消化人类文化遗产,用自己的语言和技巧完成自己的东西的努力。石兴泽进行了中国以及域外老舍研究的比较工作,拓宽了老舍研究的新领域,他的《中国与日本、苏俄老舍研究比较论》228也较有新意。此外还有汤晨光的《老舍的早期活动与伦敦会》229、许德的《灵魂的审判与救赎―论俄国文学和老舍的小说创作》230、黄淳的《老舍研究在美国》231等。

老舍对于文学史的影响研究:谢昭新《论老舍对中国现代小说理论的贡献》232系统地阐释了老舍的小说理论对中国现代小说理论的贡献。王晓琴《文化精神的求索──老舍与二十世纪论之二》233一文,考察了老舍在各个不同时期对文化精神的求索,认为这种对文化精神的求索贯穿了老舍的一生,成为他文学与生命世界最重要的思想支点。

老舍与中国文化的比较研究:该方面显得相对薄弱,主要有石兴泽的《老舍文学世界的构建与五四文学传统》234、《老舍的文学世界与中国民间通俗文学》235则分别探讨了五四文学传统和中国民间通俗文学对老舍文学世界生成发展的关系。汤晨光的《老舍与现代中国》236、古世仓、吴小美的《老舍与中国革命》237则从当时的社会环境来考察。

叙事学视角是新世纪以来老舍研究的新领域,新世纪近10年来叙述学角度研究的进展,主要表现为在老舍研究中自觉运用叙述学方法及发掘老舍叙述对中西叙述方法的创造性借鉴和贡献方面。谢昭新的《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徘徊―论老舍小说理想爱情叙事》238,认为老舍将早年的初恋情绪融入小说创作中,形成了一条理想爱情叙事线索。在原型想象和爱情叙事中,彰显着老舍对女性的崇拜和对女性爱情命运的怜悯、同情。徐德明在《老舍小说的叙事学价值》239中认为老舍整合了优秀的中国民间小说的细腻叙述、古典文学的篇章叙述和西方小说的叙事方法,丰富发展了叙事学理论。此外在该研究领域他还有《从〈离婚〉看老舍小说的叙事艺术》240、《老舍小说融中西诗学实践》241、《从〈离婚〉看老舍的小说叙事艺术》242等优秀论文。何云贵在《试论老舍小说创作的传奇叙事品格》243中指出,老舍小说的传奇性既表现在他对故事性的注重上,也表现在其他因素的“合力”上。王卫东在《从叙事学角度解读老舍小说的讽刺艺术》244中认为,老舍的讽刺艺术不仅是语言问题,也不仅是思想态度问题,从叙事学的角度看,它与作品中隐含作者与叙述者的关系密切相关。马云《冲突与融合──老舍小说叙事的一个文化模式》245、《老舍小说的讽喻化叙事个性》246分析了老舍小说通过角色错位、视角盲点和视角明暗变化形成讽喻及经常用节庆时间结构小说,把节庆生活化而形成喜剧的特点。此外还有王鹤丹的《说法中现身──老舍小说中的叙述者》247、杨军《老舍小说叙事模式探析》248等论文。

老舍教学研究方面的论文虽然不太多,却颇有几篇文章值得注意。主要是史承钧的《20余年来的老舍研究教学》249、张炜炜的《中小学语文教学视野中的老舍作品》250、韩乐的《我是如何进行老舍教学的》251、成梅的《美国大学生眼中的〈骆驼祥子〉──在美国教老舍小说综述》252。

立足现在,展望未来,老舍世界的未知领域在召唤,“空白和缺陷是阵痛,更预示新生”253。相信在多元化共同发展的21世纪,通过海内外老舍研究者的共同努力,一定会开创出更加个性化、多元化、学术化的老舍研究的新局面,向世人揭示出一个更加丰富真实的老舍世界。

(高文芳:安徽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谢昭新:安徽师范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1 载《人民日报》,1951年3月4日。

2 杨雨明:《谈〈龙须沟〉》,载《新民日报》,1951年2月19日。

3 陈大任:《谈<龙须沟>的再演出》,载《北京日报》1958年12月17日。

4《谈剧本〈西望长安〉》,载《草地》1956年10号。

5《评西望长安》,载《文艺报》1956年第13期。

6 《座谈老舍的茶馆》,载《文艺报》1958年第1期。

7载《文艺学习》,1956年6月号。

8《现代作品论集》,中国青年出版社1957年版。

9载《语文学习》,1958年2月号。

10载《语言文学》,1959年第5期。

11载《文学评论》,1959年第5期。

12载《厦门大学学报》,1963年第2期。

13《老舍先生骨灰安放仪式在京隆重举行》,人民日报1978年6月4日。

14载《文学评论》,1979年第1期。

15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6载《山东医科大学学报》1988年第2期

17载《文艺报》1989年1月21日

18载《文学评论》1982年第2期

19崔明芬:《论老舍小说的教育思想》,载《郑州大学学报》,1988年第4期。

20朝戈金:《老舍―个叛逆的基督教徒》,载《内蒙古大学学报》,1988年第1期。

21张静民:《老舍与基督教》,载《杭州大学学报》,1989年第1期。

22载《文学评论》1979年第1期

23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3年第1期

24宋永毅:《老舍与中国文化观念》,学林出版社1988年版。

25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0年第4期。

26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增刊》,1988年第1期。

27载《安徽大学学报》,1983年第2期。

28载《辽宁大学学报》,1982年第1期。

29载《齐鲁学刊》,1983年第6期。

30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2年第4期。

31载《新文学论丛》,1983年第4期。

32载《四川大学学报》,1984年第2期。

33载《山东医科大学学报》,1988年第2期。

34载《文学评论》,1981年第6期。

35载《读书》,1980年第1期。

36载《民族文学研究》,1989年第4期。

37载《上海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第1期。

38载《小剧本》,1981年9月。

39载《上海师范学院学报》,1982年第3期。

40冉忆桥:《带笑的葬歌──谈围绕〈茶馆〉争议的几个问题》,载《上海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第1期。

41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8年第2期。

42载《东岳论丛》,1986年第4期。

43载《兰州大学学报》,1984年第1期。

44载《文学评论》,1988年第4期。

45载《十月》,1981年第3期。

46载《安顺师专学报》,1983年第1期。

47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8月版。

48载《文艺论丛》,1979年第7辑。

49载《北京大学学报》,1978年第3期。

50载《艺术研究》,1985年第1期。

51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8年第2期。

52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53花城出版社,1987年版。

54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7年版。

55中国建设出版社,1988年版。

56北京燕山出版社,1986年版。

57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58史承钧:《拓荒和铺路的劳作》,载《读书》,1986年第12期。

59载《新文学史料》,1986年第2期。

60合肥黄山书社,1988出版。

61云南民族出版社,1989年版。

62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7月版。

63花山文艺出版社,1985年10月版。

64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版。

65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第1版,1994年第2版改题《老舍传──沉重的谢幕》。

66天津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67载《文学评论》,1982年第2期。

68载《天津师大学报》,1986年第5期。

69载《吉林大学学报》,1987年第4期。

70 载《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4期。

71载《社会科学战线》,1984年第4期。

72载《齐鲁学刊》,1982年第4期。

73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2年第3期。

74载《中山大学学报》,1986年第2期。

75载《聊城师范学院学报》,1985年第1期。

76载《河北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第3期。

77载《艺谭》,1984年第1期。

78载《光明日报》,1984年3月15日。

79载《语言教学与研究》,1988年第1期。

80载《山西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

81载《郑州大学学报》,1988年第3期。

82载《郑州大学学报》,1988年第4期。

83载《文学评论》,1988年第4期。

84载《天津社会科学》,1983年第1期。

85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5年第3期。

86载《内蒙古大学学报》,1988年第1期。

87载《杭州大学学报》,1989年第1期。

88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9年第2期。

89载《文艺研究》,1987年第4期。

90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7年第3期。

91载《中国文学研究》,1988年第4期。

92上海学林出版社,1988版。

93载《满族文学研究》,1982年第1期。

94载《满族研究》,1985年创刊号。

95载《社会科学战线》,1984年第4期。

96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2年第3期。

97载《南通师专学报》,1985年第2期。

98载《文史哲》,1987年第4期。

99载《文学评论》,1984年第4期。

100载《江海学刊》,1987年第3期。

101载《文艺报》,1989年1月21日。

102载《文艺报》,1989年12月16日。

103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04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105载《中国语文》,1982年第5期。

106载《北京文艺》,1979年第11期。

107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108载《修辞学习》,1984年第2期。

109载《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2年第4期。

110载《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

111载《文学评论》,1999年第l期。

112载《民族文学》,1999年第2期。

113载《民族文学研究》,1999年第1期。

114载《民族文学研究》,1999年第1期。

115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7年8月版。

116 花城出版社,1987年10月版。

117载《收获》,1996年第5期。

118载《文艺理论与批评》,1990年第6期。

119载《齐鲁学刊》,1996年第2期。

120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

121载《文学评论》,1996年第5期。

122 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123载《学习与探索》,1996年。

124 载《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3期。

125载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1990年第3期。

126载《当代作家评论》,1999年第6期。

127载《河北学刊》,1997年第5期。

128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8年第l期。

129 《文化巨人老舍》,山东友谊书社1992年版。

130山东友谊出版社,1992年5月版。

131载《北京社会科学》,1990年第1期。

132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年1月版。

133载《北京社会科学》,1991年第1期。

134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2年第2期。

135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4年第4期。

136载《齐鲁学刊》,1999年第6期。

137载《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4期。

138载《苏州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

139载《盐城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2期。

140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年第1期。

141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8年第1期。

142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43中国妇女出版社,1993年版。

144载《郑州大学学报》,1991年第6期。

145载《郑州大学学报》,1995年第5期。

146载《北京社会科学》,1993年第4期。

147兰州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48重庆出版社,1998版。

149载《文艺理论与批评》,1990年第6期。

150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151三联书店,1994年1月版。

152山东大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

153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版。

154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6年4月版。

155三联书店,1991年版。

156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2年出版。

157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158载《周口师专学报》,1996年3月第13卷第1期。

159载《襄樊学院学报》,1999年 第3期。 

160载《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3期。

161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2月版。

162载《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 第6期??。

163载《湘潭大学学报》,1990年第2期。

164载《 学术月刊 》,1995年第11期。 

165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8年第2期。

166载《文学评论》,1996年第3期。

167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5年第3期。

168载《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

169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6年 第1期。 

170载《中国文化研究》,1998年春之卷。

171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年5月版。

1721994年7月第六次全国老舍学术讨论会。

173载《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174载《广西师院学报》,1998年第3期。

175载《文艺理论研究》,1996年第3期。

176载《盐城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

177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年第2期。

178《老舍的小说世界与东西方文化》,兰州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79载《民族文学研究》,1999年4月。

180载《山东医科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181载《盐城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

182载《固原师专学报》,1995年第4期。

183载《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11月第30卷第4期。

184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185载《福州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186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年 第3期 。

187载《南京大学学报》,2005年 第6期 。

188载《艺术百家》,2001年第4期。

189载《艺术百家》,2005年第2期。

190载《书屋》,2000年第5期。

191《第四届国际老舍学术研讨会综述》石兴泽、李刚整理。

192《第四届国际老舍学术研讨会综述》石兴泽、李刚整理。

193载《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194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0年第4期。

195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第4期。

196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年第3期。

197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198甘肃教育出版社,2000版。

199 协《文学评论》,2003年第5期。

200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3版。

201载《民族文学研究》,2004年第l期。

202载《文史博览》,2004年第4期。

203载《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 第1期。

204载《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 第3期。 

205载《哈尔滨学院学报》,2003年 第2期 。 

206载《文艺研究》,2005年第l期。

207载《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 第6期 。

208载《民族文学研究》,2006年第4期。

209载《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210辽宁民族出版社,2008年3月版。

211载《满族研究》,2006年第3期。

212 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第4期。

213载《南方文坛》,2002年第4期

214《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年第2期

215《满族研究》2004年第1期。

216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版。

217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218中华书局2005版。

219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 第4期。 

220载《聊城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

221载《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222载《齐鲁学刊》,2000年第4期。

223载《松辽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224载《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 第5期。

225载《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5年 第3期。

226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0年第1期。

227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版。

228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0年第2期。 

229载《民族文学研究》,2005年第2期。

230载《民族文学研究》,2004年第1期。

231载《民族文学研究》,2005年第l期。

232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第4期。

233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234载《东岳论丛》,2003年第3期。

235载《学习与探索》,2003年第1期。

236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版。

237民族出版社,2005年11月版。

238 载《文学评论》,2008年第1期。

239载《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240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年第4期。

241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0年第1期。

242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年第12期。

243载《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 第3期 。

244载《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 第1期。 

245崔恩抑、高玉琨编《走近老舍》,京华出版社,2002版。

246《老舍与二十世纪》,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47《走近老舍》京华出版社,2002年版。

248载《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249《第四届国际老舍学术研讨会综述》石兴泽、李刚整理

250《第四届国际老舍学术研讨会综述》石兴泽、李刚整理

251《第四届国际老舍学术研讨会综述》石兴泽、李刚整理

252《第四届国际老舍学术研讨会综述》石兴泽、李刚整理

253吴小美《开创“老舍世界”诠释与研究的新局面》,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5年第2期。


相关文章

专题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