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护理论文选题 急诊科护理论文集锦9篇

2024-03-30 09:51:00 来源 : haohaofanwen.com 投稿人 : admin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急诊科护理论文选题 急诊科护理论文集锦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急诊科护理论文选题

急诊科护理论文范文1

急诊科是抢救患者生命的前沿阵地,护患矛盾产生的几率偏高,如果处理不当,容易激发上升为护患纠纷,护患关系的优劣,不仅直接影响到病人的就医诊治和护士的身心健康,而且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声誉,关系到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对急诊科护患矛盾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对策。

一、引发护患矛盾的原因

1.1护理人员不足这是目前大多数医院普遍存在的现象。急诊科就诊病人多,因护士不能及时满足病人的要求而产生不满,从而引发护患矛盾,急诊科人力资源配备及调配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病人得到的护理效果及护士自身的健康。

1.2患者家属对治疗的期望值过高医疗服务具有高风险性和病情转归不确定性,而部分患者认为花了钱就应该治好病,患者在就诊检查、治疗护理过程中,接触最多的是护士,当短期内治疗效果不明显时,就常常会把不满情绪发泄到护士身上,加上医疗护理工作中存在薄弱环节,会使护患之间发生矛盾,影响正常护理工作的开展。

1.3服务态度生硬在工作中使用服务忌语,不注意说话的方式和语气,回答问题简单导致病人误解等,护理工作缺乏人文关怀,简单从治疗护理角度出发,不能主动适应病人心理、生理的需要。

1.4业务素质不过硬护理操作不熟练,如采血和输液不能一针见血,各种仪器使用不熟练等。

1.5费用问题医疗费用的大幅上涨与百姓收入之间的矛盾,病人不明白收费标准,对费用清单不理解,当护士向病人催款时,病人没有得到详尽耐心的解释时易引发护患矛盾。

1.6急诊科管理不到位如仪器设备故障未及时处理,急救药品准备不足,抢救程序混乱,延误抢救。急诊科护士法律意识淡薄,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未认真履行告知义务,如一些侵入性操作,未及时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

1.7急诊科布局不合理挂号收费、就诊检查地点分散,延误抢救时间。

二、对策

2.1合理使用人力资源在急诊科护理工作中,由于工作的随机性大,突发事件多,应根据各班的工作情况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实行弹性排班,保证急诊病人得到及时诊治。在当班过程中出现问题时,职称高、经验丰富的护士应起到骨干作用,及时出面处理,化解护患矛盾。全体护理人员随时保持通信通畅,遇到重大突发事件时,可以及时调配人员进行抢救。

2.2切实履行好告知义务在抢救病人生命的同时,医务人员应及时告知病人家属患者的病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预后等。各种侵入性操作要有知情同意书并签字,在护理过程中注意尊重患者的各种权利,切实履行护士职责,维护护患双方的权益。

2.3转变服务观念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掌握与医学相关的护理心理学,学会和患者及家属的沟通技巧,提供人性化护理,尽量满足病人需求。操作前做好各种解释,把护患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

2.4强化专业技术训练,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急救护理在抢救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伤残率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急救护理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各种急危重症护理技术,熟悉各种急救器械的使用、保养,有成熟的急救护理思维,有快捷的反应能力及良好的心理素质。

2.5建立完善的收费制度并合理收费病人的经济承受能力与医疗费用之间的差距使病人对收费问题甚是敏感,加之急诊病人病情急、重,变化快,需做的检查、化验、治疗及抢救多,使病人家属在短时间内难以接受,当治疗效果不明显或病情恶化时就易发泄不满情绪,因此,急诊收费应根据医疗收费标准,实事求是,使用费用较高的仪器时,应解释并征得病人及家属同意。

2.6加强急诊护士法律意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护理行为涉及到患者的法律问题越来越突出,而护理人员中普遍存在着法律意识淡薄的问题,特别是缺乏与护理有关的法律知识,当发生护患纠纷时,无法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因此,必须强化护理队伍的法律意识,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预防护患纠纷的发生,采取服务措施到位,管理工作到位,加强工作能力培训,包括服务方法培训。

急诊科护理论文范文2

关键词:急诊护士;护理领域;培训;专业技能

近年来,人们对于医院的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迫切需要一个经济、有效、方便、连续、综合急诊护理服务[1]。急诊护理服务已经成为了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已经成为了医院护理的主力军[2]。因此,医院如何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加权护士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已经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以急诊护士培训必要性为起点,并针对性的提出措施,提高医护人员专业技能,提高医院的总体实力。

1急诊护士培训的必要性

郭明贤等人[3]曾经对急诊病房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急诊病房接受的患者病情变化较快,应该配备足够的专业技能扎实、受过专业培训的专业护理人员。急诊护理的出现和发展都为医院加快专业化,缩短患者住院时间等发展了积极作用[4]。急诊护理也正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证明急诊患者除了能够进行专业化治疗外,还能够得到常规护理人员给不到的护理。急诊护士的培训还需要我们不断摸索。肖江琴等人[5]曾经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急诊病房对于医护人员要求较多,医院应该尽早建立相应的急诊护理培训机构和体系。李俊英等人[6]研究结果显示:92.2%医护人员支持医院设置急诊护理培训中心。

2医院急诊护士培训现状

2.1护士培训选拔 早在2007年我国相关部门就对医院急诊护士接受专业培训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患者需要。根据相关文件规定,急诊护士培训对象必须具备2年以上的工作经验[7]。麻春英等人[8]进行了一次实验,实验结果显示:急诊护士培训应该将护士的学历、年龄等纳入其中。李静等人[9]同时认为:培训急诊护士必须具备一定的英语水平,最好能够通过全国英语6级。

2.2急诊护士培训基地 急诊护士的培训是提高医院总体实力、赢得医院效果的关键,但是目前仍然处于摸索、探究阶段,很多机制、培训模式等没有成熟[10]。目前,很多医院已经开始加强急诊护士培训工作,并且将当地三级甲等医院作为本地区急诊护士培训中心,并还没有建立国家认可的培训基地,也缺乏统一的考核标准薛梅等人[11]对16个急诊护士培训基地进行了一次实验,实验结果显示:急诊护士水平已经在国内领先,并且相应设备也比较先进[12]。

2.3培训内容 急诊护士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的突发事件较多,患者病情变化也比较快,在急诊护士培训过程中我国依旧缺乏统一的培训大纲,很多培训内容只能够根据医师的临床经验等进行培训,其培训结果不同,并且不同地区急诊护理能力也不同[13]。急诊护士培训内容应该包括急诊护理理论知识和急诊护理临床实践。培训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培训,如:理论讲座、病例分析、临床实践等。毛永香等人[14]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53%的人认为理论培训应该少于临床实践。

3急诊护士建议

3.1高等护理教育课程专业化 吴丽荣等人[15]进行了一次调查,我国现行医院急诊护士培训过程中过多的依赖于普通医学和其他学科,真正涉及到的有价值的护理知识较少。苏瑾文等人[16]进行了一次实验,实验中分析了院校教育和急诊护士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急诊护士的培训应该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并且根据情况建立一支雄厚的师资队伍,提高急诊护士专业技能,壮大人才梯队[17]。

3.2培训前考核,按需求分等级培训模式 急诊护士培训过程中应该根据Benner模式[18]进行培训,将培训人次分为5个阶段,即:新人、初步进阶者、胜任者、精进者、专家。医院急诊护士培训前,应该对学员进行考核,根据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培训。

3.3注重培训效果,加强培训考核 徐勤环等人[19]进行了一次实验,实验中引入了持续改进质量理论,有效的促进了急诊护士的培训质量,并取得一致认可。在急诊护士培训过程中,应该将急诊护士的培训考核融入到对护士绩效的考核中,使急诊护士敢于创新、勤于思 考[20]。护士考核结束后根据考核结果及时调整培训模式,培训内容,这样能够促进急诊护士培训模式越加晚上,更加有利于急诊护士综合能力的提升。

3.4虚心向医师求教为患者的切诊方法[21] 护士在护理学校和护理工作生涯中,学习了护理知识和实践了对患者的护理,但对患者的切诊仍然是护士的薄弱环节,分诊护士须向各科的医师虚心求教,掌握对患者的切诊方法。

参考文献:

[1]彭南海,叶向红,高勇.军队医院普通外科专科护士培训教学模式的探讨与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6):436-437.

[2]周丽娟,李雪玉,张怡,等.持续质量改进理论在军队心血管病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7):520-521.

[3]郭明贤,高丽,张桂红.急危重症救护专科护士的培养与展望[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9):1115-1116.

[4]胡立珍,胡艳军,李慧,等.提高介入专科护士培训质量的实践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3):201-202.

[5]肖江琴,江静云,李萍,等.基于层次分析法的ICU专科护士培训评价模型构建[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10):1195-1197.

[6]李俊英,李虹,余春华,等.肿瘤专科护士的培训模式与发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23):2136-2138.

[7]姜华,胡迎春,屈芸娜.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的需求调查与对策[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27(10):1099-1100.

[8]麻春英,陶建双,李萍.新疆地区ICU专科护士培训基地临床带教师资情况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32):3913-3915.

[9]李静,梁英,周丽娟.军队心血管病专科护士临床带教老师的资格认定与培训[J].护理杂志,2010,27(20):1587-1588.

[10]宋瑰琦,秦玉霞,袁秀娟,等.安徽省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训绩效的评价[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1):997-1000.

[11]薛梅,陈荣秀,孟宝珍.加强专科护士培养提升护理服务水平[J].中华护理教育,2011,8(2):91-93.

[12]申华平,孙建萍,张海燕.护理专业专科层次设置急救护理方向的实践[J].中华护理教育,2011,8(2):59-61.

[13]李亚洁,张立颖,彭刚艺.广东省专科护士研究生课程班培训项目的启动[J].南方护理学报,2011,12(5):67-69.

[14]毛永香,邢凤,全凤英,等.神经内科医护人员对护士专科培训需求的调查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7):1596-1598.

[15]吴丽荣,吕怀娟,朱芬芬.临床护理人员对专科护士认知的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30):3626-3628.

[16]席淑华,赵建华,叶文琴,等.上海市急诊适任护士培训模式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11,43(4):341-342.

[17]沈慧霞,冯正仪.国外医学院校社区护理专业教学情况简介及建议[J].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2011,22(4):34-36.

[18]李怡兰,胡翠萍.急诊护士工作职业风险因素及应急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4):109-110.

[19]徐勤环.急诊护士职业暴露现状及防护对策[J].临床合理用药,2011,4(10):134-135.

急诊科护理论文范文3

【论文关键词】工作满意度;急诊科;护理人员;调查

工作满意度(jobsatisfaction)一直是组织管理者及员工共同关心的一个重要话题,同时也是组织行为学长期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以往大量针对医院整体护理人员的研究表明: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与患者的满意度及护理人员自身的健康有明显的相关性¨,而且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也影响着工作质量。近些年虽有很多人针对不同的工作科室进行了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的调查研究,但针对急诊科护理人员的还相对很少。作为医疗机构的特殊科室,急诊科护理人员长期面临各种突发事件,身心持续处于应激状态,各种不良因素都会影响她们的工作满意度。因此,了解急诊科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现状及相关的某些影响因素,对于医院管理者制定相应管理措施,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继而保证患者及护理人员的身心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成都市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工作的护理人员。纳人标准:急诊科抢救室及分诊台工作的在职人员;持有护理人员执业执照;三级甲等医院。排除标准:急诊科护士长;急诊进修人员;未取得执业执照的新进人员;急诊科的转科人员;急诊观察室、监护室人员。

1.4统计学方法:采用双人双输,并采用SPSS13.0的Frequency、Explore过程对所输人数据进行检测,然后采用均数、标准差、中位数、构成比等描述数据特征,用t、方差分析等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2不同婚姻状况的急诊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见表1。

[1]

2.3不同编制急诊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见表2。

2.4不同工龄急诊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见表3。

2.5不同职称状况急诊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见表4。

[2]

3讨论

3.2急诊护理人员总体满意度分析:急诊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总体得分在25—63分之间者占总体的65.5%,说明成都市区三甲医院急诊科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总体处于满意的水平。得分在88~125分之间的护理人员仅6人,说明对于急诊工作总体不满意的护理人员数目相当少。

3.4急诊护理人员工作成就满意度情况分析:表2的结果表明,急诊正式编制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高于非正式编制护理人员。这是因为,目前在不少医疗机构中,正式护理人员有着更多的晋升、进修、学习机会。平时的工作成绩对于她们争取这些机会有重要影响。因此,当她们的工作得到管理者的认可后,也就有更高的工作成就感。

急诊科护理论文范文4

急诊科是一个急危重症病人复杂的科室,急诊科护士应具备一定的职业素质,不仅要有娴熟的理论知识、抢救技能,还要有一定的应急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胜任急诊科的工作,从下面几方面论述急诊科护士应具备的职业素质。

急诊科常遇到各种各样的急诊病人,多数急诊患者病情危重。变化快,需紧急处理。一名合格的急诊科护士,除应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有一定的的应急能力,笔者略谈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1)应具有良好的心理和身体素质。急诊病人有复杂的心理活动,精神负担重,病人和家属心情都非常焦急、易怒。因此,急诊科护士应该有乐观和开朗的性格,能体谅病人的心情,遇到紧急情况应沉着、冷静、忙而不乱。以自己镇静、安详和关切的态度使病人产生安全感,减轻其思想负担。急诊科工作有突击性,当发生意外或工伤事故时,短时间内可有大批伤员到来,需要立即急救诊疗护理,如果体质不好,就不能坚持工作,因此,要有健全的体魄。

(2)稳定的心理素质。一个人的行为必然受其心理因素的影响,良好的心态会带来恰当的举止。作为急诊科护士要善于用心理学知识来调节自我,稳定自我。例如笔者曾接诊1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由于大量出血,病人恐惧、惊慌、情绪不稳定,此时,稳定病人情绪十分重要,说明在医院里医生会想尽一切办法为你诊治,避免病人对呕血产生紧张的心理。

(3)从专业意义上讲,对应急、急救处理的抢救质量可集中反映一个护士的业务水平和技术才能。因此做一名称职的急诊科护士,首先应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个人修养,其次还要有相应的应急能力,来处理每天所遇到的各种各样突发性的危重病人,对于如何提高护士的应急能力以保证危重病人抢救的成功率,作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急中要稳,急诊科是抢救病人生命的地方,进人急诊科的病人,一般病情都很危笃。因此,值班期间应时刻处于应急状态,当出现紧急情况时要迅速地投入,协助医生及时诊断、治疗和护理,同时要以极大的同情心、敏锐的观察力、准确敏捷的思维、严肃的工作态度对待病人,抢救时即要严肃认真,又要紧张有序;即要动作敏捷,又要准确无误地配合医生。如遇到窒息的患儿要迅速清理呼吸道,及时地给予氧气吸人,改善呼吸困难后,再报告医生,这样在医生未到之前能够独立、有效地抢救患者生命而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分秒必争,急中有序,急诊科专业多、病种多、加床多、流动人员多、病人周转快,会出现忙乱现象。因此,护士要在抢救工作中一丝不苟,认真负责。

急诊科护士不但要具备良好的素质,还要具备稳定的心理素质、优秀的理论知识、精湛的护理抢救技术等全面的知识,具有敏捷快速反应和果断处理的能力。通过多年的工作体会,要做好急诊科护理工作,必须具备以下素质。

(1)掌握各种抢救仪器的使用。应有抢救意识。多数急诊病人病情危重,护士一般不易获得病人自己提供的病史,急诊科护士应认真监测生命体征,通过简捷的询问病史和体检,及时了解和判断病情轻重,使自己心中有数,做到早诊断,早抢救,争取抢救的时间,减少医疗隐患及纠纷。急诊科护士还要熟悉各种急救药品、物品的放置地点,掌握心电监护仪、呼吸机、洗胃机、气管插管等各种仪器的使用。

(2)知识要全面,对于急救知识更要熟悉。如输液时过敏反应的紧急处理,心脑血管病人急性发作的紧急处理等。所以急诊护士不仅具有较强的急救知识,而且要有熟练的急救技能,掌握先进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新的抢救技能,才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急诊科护理论文范文5

1 制定教学目标

1.1 调整心态,进入角色:由于急诊工作的特点,护生刚到急诊科时往往会感到手足无措,特别是在急诊病人多或抢救危重病人时更甚。针对护生这种心态,第一天由护士长集中介绍急诊病区环境,让护生了解急诊科的工作环境、工作方法和工作内容;了解急救设备、抢救室药品的放置及简单使用,抢救程序和特殊要求;了解院前急救的原则。让护生熟悉急诊病区各位老师,熟悉自己的工作职责及实习目标,掌握教学计划安排。让护生在急诊实习之前,把心态、思维调整起来,改变在病房实习的思维方式,尽快适应急诊的工作环境,主动进入急诊护士角色,树立急诊护理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1.2 明确实习目标:为了使护生在实习完成后能对急诊科的护理工作要点,急诊专科操作技能有所了解。我们给护生制定了明确的实习目标,重点实习急诊病人接诊与分诊、应急抢救技能、院前急救、简易呼吸囊的使用等专科技术。要求护生在实习前先复习有关基础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急诊实习的效果。

2 实施教学目标

2.1 带教模式:

急诊教学采用主带教指导下一对一的带教模式。急诊科设立一位主带教老师,负责安排及指导学生实习,实施以了解熟悉掌握为目标的阶段性临床教学模式。

2.2 选择带教老师:

带教老师的素质是影响临床实习质量的重要因素。主带教一般由护士长担任,一对一的带教我们选择具有丰富临床知识和理论水平、护理技术操作技能高、敬岗爱业的护理骨干负责。

2.3 实施阶段目标带教:

2.3.1 了解阶段:了解急诊科的工作环境、工作方法和工作内容;了解急救设备、抢救室药品的放置及简单使用,抢救程序和特殊要求;了解院前急救的原则;树立急诊护理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2.3.2 熟悉阶段:熟悉各班工作职责及工作程序,熟悉一般病人及危重病人的就诊流程及如何安置病人,如何记录护理记录单;见习危重症病人的管理,了解危重病人的抢救流程和医护配合。

2.3.3 掌握阶段:在老师指导下进行急诊常见的护理治疗及动手操作和使用各种急救器材;接诊、询问语气温和,尊重患者,操作中动作轻柔,有同情心。

2.4 创造学习机会:

急诊病人的来诊具有随机性和不可预见性。在急诊实习期间,个别护生可能没有遇到过中毒抢救病人,或没有遇到过气管插管病人等。为了避免出现这种现象,我们积极为护生创造学习机会。凡是遇到抢救病人,当班的带教老师负责通知当天在班的护生集中参加抢救;对于当天未在班的护生则打电话通知其回院参加,增加每位护生实践的机会。

2.5 临床小课及护理操作示教:

根据急诊工作的特点和常见的危急重症,我们安排4个专题为每批护生讲课,每周一课。每个专题分别由高素质的带教老师主讲,丰富护生急诊理论知识。另外,每批护生由护士长组织带教老师进行两次护理操作示教,一次是基础护理操作示教;一次是专科护理操作示教。

3 考核评价

3.1 对学生的考核:在实习期间由带教老师对护生进行不定期的基础技术操作考核;在实习结束前进行专科技术操作考核。最后一周,由护士长对护生进行理论知识考核,以专题讲课内容为主,以平时实习所学为辅。实习结束时,护士长和带教老师对护生从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服务态度三方面进行综合考评并做出鉴定。

3.2 对老师的评价:我们采取个别交谈或小型座谈的方式,征求护生的意见,对带教老师进行评价,包括素质、知识水平、操作技能、带教方法和态度等方面。及时了解护生的需求及我们带教中存在的问题,护士长及时将情况反馈给带教老师。在今后的带教中及时调整或改进带教方法,提高带教质量。

4 体会

4.1 阶段目标教学法体现了以护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目标教学法是以培养护生创新精神,实践动手能力和接受继续教育能力的开放式模式[2]。它是近年来国内外医学教育改革的一大热点,与传统教学模式比较,以重能力培养代替重知识传授,以护生为中心代替以教师为中心,调动护生的主观能动性、学习积极性和创造积极性,实现了从知识中心型教育向能力中心型教育的转变[3,4]。

4.2 目标教学法培养了护生的学习能力:目标教学法使护生明确了学习的预期目标,能更合理地安排业余时间,带着问题去查找资料,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提高了护生的自学能力。

4.3 避免了老师带教的随意性:目标带教法给老师指明了带教的方向,在带教过程中有意识地对护生加强急诊专科理论和专科技术操作的指导,避免了遇到什么教什么的随意性。由带教老师负责的临床小课,加强了带教老师的自身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促进了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 陈文,吴秋莲.护理本科教育中素质的几点思考[J].护理学杂志, 2000, 15(8):502

[2] 潘蔚,丁慧,郭金红.开放式教学模式的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01,19(1):40-41

急诊科护理论文范文6

急诊科是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场所,是以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伤残率为目标的前沿阵地,能否快速准确为患者实施救治技术是患者获得抢救成功的关键,而抢救设备的使用及技术操作便成为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举措。由于急诊科所涉及涵盖的医学专科多,护理技术要求精、准,对低年资护理人员的业务知识技能操作能力及抢救仪器设备使用上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些护士在短时间内很难做到业务技术掌握全面,加之某些设备、技能不是每天可以操作,使部分低年资护士业务不熟练。在抢救危重患者时,不能迅速、准确到位的执行各项技能,延误患者治疗,存在诸多不安全隐患。全面高效掌握急救知识,熟练掌握各种仪器设备使用及各项专科护理技能操作是每一名低年资护士追求的目标。因此,我科2008年至今,对低年资护理人员进行一年内的循环技能培训及月考核,全面提升了低年资护理人员的业务和技能水平,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急诊科入科护理人员要求必须是临床工作2年以上,方可有资格进入,故培训对象选为入科一年内护士。

1.2 培训方法

1.2.1 培训组织 由急诊科护士长全面负责,下设一名教练员及一名教学护士,教练员由科室参加市级技能大赛获优秀标兵称号并具有带教经历3年以上护理人员担任,教学护士由工作5年以上,本科学历,具备较强沟通组织能力护师以上人员担任。

1.2.2 培训目标 让低年资护士尽快了解急诊急救工作性质、风险,熟练掌握急诊科各种仪器设备使用和技能操作,能够独立处理各种复杂技术,全面为患者提供无缝隙护理。

1.2.3 培训内容

1.2.3.1 首先确立急诊科低年资护士应掌握的相关技能,项目包括呼吸心跳骤停复苏术、气管插管术配合,除颤术、洗胃术、动静脉穿刺术、吸氧术、吸痰术。

1.2.3.2 掌握的急诊急救设备使用包括:呼吸机及便携式呼吸机参数调节及使用,简易呼吸器的使用,微量泵、输液泵、多功能监护仪使用,心电图机使用。

1.2.4 培训计划

1.2.4.1 入科第一周,首先由教学护士对新入科低年资护士进行技能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培训,包括各种仪器设备使用前评估,操作目的、适应证、禁忌症、操作中注意事项、报警处理及故障排除、参数调节等相关知识点进行培训,并将其内容以文字材料形式下发给每位培训护士,培训后统一进行理论考核,成绩在80分以下不参加下一轮技能培训。

1.2.4.2 技能培训 理论通过后由带教护士对其进行技能培训,发放技能操作考核标准,模拟培训,现场操练一周后进行考核,达标后方可进入科室。

2 考核

建立急诊科急救理论技能考核表,每月由教学护士对其理论进行考核一次,由教练员对其技能培训的项目进行不定期抽考。达到理论有成绩,所有技能项目月抽考到位,从而达到在危重患者中抢救,低年资护理人员为其提供一流的技术,保证护理安全。

3 讨论

3.1 制定切实可行的理论技能培训标准,最大限度的给低年资护士相关指导,让低年资护士有章可循,快速适应急诊护士角色,加大入科一年内抽查考核力度,提升业务和技术能力,最大限度为患者服务,从而降低医疗风险,保障医疗安全[1]。

3.2 完善急诊低年资护理人员循环技能培训体系,提高培训考核效果。低年资护士作为急诊科护理队伍梯队建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只有不断加强对其理论技能培训学习,打下扎实基础,提升理论和技术操作能力和水平,才能确保急诊护理安全[2]。

参考文献

急诊科护理论文范文7

【关键词】护理风险; 急诊护士;护理; 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7-116-02

急诊科是医院的窗口,24小时对外开放,是对病情紧急的患者及时救治、处置的场所,也是患者和医护人员之间最容易产生矛盾、医疗纠纷和患者投诉的场所。急诊科护理工作任务重、压力大,与患者接触的每一过程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声誉和形象。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人们健康意识水平的提高,医疗护理活动日趋复杂,对急诊护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急诊科潜在的护理安全问题也相应增多,护理管理应及时发现安全隐患,主动采取防范措施,控制或消灭不安全因素,避免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发生。

1急诊科潜在的护理风险

1.1疾病的复杂和严重性:

急诊病人病情复杂、病情变化快、工作预见性难、容易造成工作忙乱。医护人员态度急躁,解释工作不细致,处理上不及时及记录上不完善及病人家属的焦虑很容易产生对医护人员工作的误解和不满。同时,病情的发展和转归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全及病人家属的情绪稳定、护理工作稍有不慎和疏忽就会引起差错和纠纷[2]。

1.2护理人员的因素:

患者在急诊科就医过程中,护理人员不认真履行职责,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护理常规,违反操作规程,擅离职守,给患者带来伤害或者造成严重后果。如:①不执行查对制度:给患者造成打错针、加错液;②护士违反操作规程:操作时不戴口罩,不按时给昏迷患者翻身造成皮肤压疮;③护理人员不认真履行职责,不及时巡视病人,患者病情变化未及时发现;④护理值班人员擅自离岗,造成急救电话不能及时接听、急危重患者抢救不及时死亡;⑤预检分诊护士对患者病情询问不仔细,造成分诊不准确等。

1.3护理技术因素:

护士专业理论知识缺乏,操作技能欠熟练。随着新技术、新项目、新仪器大量引进与开发,护理工作中复杂程度和技术要求相应增高,同时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性,急诊科护理队伍年轻化,缺乏临床工作经验,专业理论知识不全面、护理操作技能不熟练,从而导致护理工作技术方面风险加大,影响护理安全。

1.4设备设施因素:

急诊科设施设备的配备标志着医院救治水平的高低,但设施设备老化、使用不当、故障,如负压吸引器压力不够、监护仪血压测不出、中心供氧压力低、洗胃机进出水故障及急救物品准备不足等,当遇有危重病人,因之延误抢救时,患者家属极易产生对立情绪,产生护理纠纷。

1.5法律因素:

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缺乏。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日益增强。医疗纠纷的日益增多,既严重影响正常医疗秩序及社会稳定,又使医患双方的权益两败俱伤。长期以来护士更多的考虑如何尽快的去解决患者健康的根本问题,而忽视了潜在患者健康中的法律问题,对一些护理纠纷认识不足,忽略了证据的收集与管理,一旦发生纠纷,举证就相当困难,同样引发举证风险[3]。

1.6管理因素:

急诊科管理制度不健全,业务培训不到位,设备物资管理不善、护理人员编制不齐全,职业道德教育薄弱、管理监督不力等影响护理安全的组织管理因素是发生纠纷和事故的主要原因,也是对患者安全的最大威胁。

2风险防范措施

2.1培训护理人员具有高超的应急技能和敏捷的思维: 急诊病人发病急、病情重,有时短时间内病人多,护士抢救病人时观察病人要敏锐、沉着、镇静、机智、果断,要做到急而不乱,忙而不乱,工作有条不絮,操作要做到稳、准、快,尽量为抢救成功争取时间。急诊科工作不仅没有规律,而且会面临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作为一名急诊护士首先要忙而不乱,随机应变;根据具体情况做出相应的处理[5]。

2.2加强专业技术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急诊病人的病种和需求涉及多个专业,因此,要求急诊科护士不仅要有扎实的医学专业理论知识、过硬的急救技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快速的记忆能力和应急反应能力,还要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良好职业的道德修养等。所以要强化急诊护士的在职培训,应按护士不同年资制定详细的专科培训计划,充分发挥主管护师和护理本科毕业生的能动作用,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急救相关理论知识和急救基本技能培训,科室定期组织进行考核。

2.3加强设施设备的管理:

制定仪器设备使用操作规程及使用保养档案。科室对急诊各区域的抢救药品和仪器定点、定位、定量、定人管理,要求班班清点交接、记录,随用随补,并消毒保养,以减少急救物品的损耗,确保急救过程的使用安全 。

2.4提高急诊护士的法律意识:

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懂得在工作中如何应用法律手段保护患者和自己。护士只有懂得法律,在工作中才能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冲突的发生。

2.5规范管理体系:

积极完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规范各种技术操作规程和护理核心制度,落实护理安全检查措施,建立急诊护理质量控制小组,落实各级检查,是保证安全管理制度贯彻的关键。

急诊科作为医院工作的最前线,面对的都是一些病情危重、病情变化快的病人,其工作任务重、应急性强,是一个高风险科室,而且随着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颁布实施,急诊护理工作面临的风险和责任逐渐增多。护士作为整个护理过程的实施者,是引起护理风险的重要因素,所以护理人员有必要识别并确定目前存在和潜在的护理风险,以确保为病人提供更加安全、有序、优质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林瑛,郭柳珍,曾丽平,陈汝洁,刘远徽. 急诊护理风险因素的分析与管理对策. 国际护理学杂志,2008,27(2):181-182

[2]急诊科护理论文:急诊护理纠纷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急诊科护理论文范文8

关键词:护理带教 层级代教 急诊护理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6-0210-02

急诊护理工作有着很强的突发性、应急性、多学科性等多种特点,与其他临床科室相比,急诊护理的带教工作更具有灵活性。2008年以来,我科实行了小组式层级护理带教模式,在小组内不同层次护士的共同带教下,护士更容易做到理论和实践结合,不仅巩固了其理论知识,也锻炼了护理技能,提高了急救综合能力,达到了急诊护理带教的目标。现将经验整理如下。

1 带教模式

在2008年以前的传统带教模式是老师和学生一对一的带教,每批带教8—9名学生,为期4周,在整个急诊实习过程中,护生均是由科室指定的老师实施带教、评定、考核,护生的学习是全部依赖于带教老师的。

新的小组式带教模式是以小组为单位将不同层次的护士排班,每组有8—9名护理成员,设组长1名,每个小组均有若干名低年资、中年资、高年资护士组成,上班的各时段都有层次不同的护士在岗,以带教能力与工作资历设带岗与带教老师。带教老师要有较高的急救技能与专科理论水平、3年以上急诊专科工作经历,热爱教学工作。

小组带教时每批次6—8人,为期4—8周,护理实习生的急诊实习由护理小组负责,在急诊实习的最后一周由小组组长帮助带教老师对护生实施专科技能考核。

2 带教内容

每年7月参照实纲制定带教计划,包括具体措施、目标、授课安排、评价标准、考核等,每两周进行一次专业授课,主讲急救基础理论、急救病例探讨及急救技能示范等。

每个护理带教小组带教2名护生,在急诊实习过程中每个护理实习生都有自己专属的带教老师,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技能学习。各带教组组长要视当班工作表现安排实习生的岗位。带班老师要对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进行检查,以便更好的把握教学进度,及时调节教学计划。

急诊功能区由分流候诊区、治疗观察区及抢救监护区构成,可以按照急诊功能分区实施带教。候诊区的带教侧重于院前急救、分流、接诊分诊、急诊区环境布局等方面,也要注重培养护生与病人及其家属的沟通能力和弹性排班等。抢救监护区的带教侧重于常见危重病人的急救处理与急救时的医护配合、重症患者的入院流程、急救仪器的使用和保养等。治疗观察区的带教侧重于急诊患者的信心管理、急诊患者的治疗流程、患者病情的观察要点等。

3 层级管理

各小组中的小组长安排组内学院进行分区实习,带教老师检查教学质量,并对护生的实习效果实施评估。根据护生对护理技能与岗位职责的掌握情况来调整护生的实习岗位,合理分配学习机会。

带教老师与护生实行一对一管理,以把握带教目标与要求,掌控带教进度,督察护生的学习质量与带教计划的落实情况,以评定整体的学习进度,给带教组长以带岗建议,以求每次带岗均做到有目标、有要求。每星期对护生实施一次评估与反馈,并与其交换意见,了解他们在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帮助他们解除疑问,以收到实现教学目标的效果。

在实习的最后一周,护士长要组织带教老师与带教组长和护生进行互动的交流,让学员畅谈各自的学习体会,带教老师则要认真听取护生对带教工作的建议,对存在的不足进行反思并积极补救,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4 结果

在传统的带教模式下,护生对带教老师的依赖性过强,工作的积极性不够,无法脱离带教老师工作,常常导致不能及时完成带教计划。与之相比,新的小组式带教模式提高了护理实习生的学习适应能力,经过两周的跟岗实习,护生对岗位职责已掌握的比较熟练,加上带岗老师的指导,其独立工作的能力也大大加强。小组式带教也为护理实习生提供了更多独立思考的机会,提高了其急救的综合能力,多数实习生在实习工作中表现优异,达到了护理带教目的。

5 讨论

通过不断完善的小组式带教模式,小组组长能够合理调配护生的实习岗位,锻炼了护生的能力,带教计划也得以灵活的实施。在这个模式下,护生在实习时既有专门的学习老师,又有固定的带教老师,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实习质量也十分显著。护生的分区护理带教也克服了传统模式下护生过分依赖带教老师的弱点,优势互补,提高了学习主动性。小组式层级带教模式也将小组的团队精神和带教很好的结合起来,提高了学员的合作精神和学习意识,增强了护生的工作能力。总的来说,小组式层级带教模式的优势十分明显,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玥.实习护生临床护理带教模式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9):123-125

急诊科护理论文范文9

河南省安阳市中医院急诊科 河南省安阳市 455000

【摘 要】目的:通过在急诊护理中风险管理理念的应用效果分析,评价其效果。方法: 在我院急诊科开展风险管理,成立风险管理小组,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并对急诊护理科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的技术培训,而后对风险管理前后的急诊护理效果分析评价。结果: 分别对急诊护理科患者在进行风险管理前后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在开展风险管理后,护理工作的效率得到了有效的提高,护理工作中出现的差错和缺陷也得到了明显降低,经风险管理后,患者的满意度较之前有明显的提高,差异较为明显(P<0.05),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本次分析研究发现,在急诊护理中应用风险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的效率,同时能够减少护理工作中出现的缺陷和错误,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建议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进行推广和全面的开展。

关键词 风险管理;急诊护理;满意度

在临床急诊科中,常常会遇见病情较为危重的患者,并且其病情变化快,死亡率也较高,故在急诊护理的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风险,若对这些风险处理不当,对患者家属的冲击较大,以至于出现医患纠纷[1]。本文所研究的风险管理就是通过对患者及其家属,还有医护人员的管理,从而降低急诊中风险的发生率。进行风险管理能够有效的避免过多医患纠纷的发生,同时对于提高急诊科的护理工作有很大的帮助作用[2]。本文就是通过在我院建立风险管理小组,对急诊科的护理工作开展风险管理,以下是本次分析评价的具体内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分析评价的对象为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急诊患者,其中病床7 个,输液位置13 个,急诊科的医护人员共8 名。急诊科医护人员中年龄20-45 岁不等。通过对所有急诊科护理人员调查结果显示,8 名医护人员中有4 名为本科及以上的学历,4名为中专及大专文凭。医护人员中,3 名为主管护师,5 名为护师。本次分析评价主要针对我院在2011 年-2014 年收治66例由于车祸、斗殴等原因在急诊科就诊的患者进行风险管理,同时对其风险管理的作用进行分析和评价。

1.2 方法

1.2.1 成立风险管理小组

首先成立风险管理小组,成员主要由经验较为丰富的主管护师和学历较高的医护人员组成。要求是风险管理小组的医护人员要对急诊科的医疗器械的使用方法了解,记录并落实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对急诊科的医护人员制定好关于护理记录和交接班的检查工作的相关规章制度[3]。1.2.2 对急诊科的医疗设备和药物进行完善由于急诊科往往收治的均为病情较急、严重的患者,这就要求医护人员要对患者

进行紧急并正确的处理,缓解病情的发展。

为了能够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救治,医护人员要对急诊科的药物和医疗器械的使用达到掌握并熟练的程度,对于一些长期不用的医疗器械也要定期进行检查完善,以免在需要时出现不必要的麻烦,从而影响急救的效果。

1.2.3 对于急救的护理措施进行完善和加强急诊科收治患者均为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这就需要医护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正确的护理措施,在急诊护理过程中,要重视所有的环节,确定不发生任何失误和错误,以便能有效的提高患者治疗效果。若有重大意外事故发生,首先确定好患者数量,决定是否增加护理人员的数量。在对患者进行急救的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对患者家属进行疏导,安慰患者家属,减轻其紧张焦虑的心情,以免影响急救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提高急救效率。

1.2.4 对医护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对于医护人员的自身素质要求,主要是专业技术素质和沟通能力。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6.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则用例数和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若P<0.05 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分别对急诊护理科中的患者在进行风险管理前后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后结果显示:在开展风险管理后,护理工作的效率得到了有效的提高,护理工作中出现的差错和缺陷也得到了明显的降低,同时患者的通过风险管理前后的满意度评价中,经过风险管理后,患者的满意度也较之前有明显的提高,差异较为的明显(P<0.05),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风险管理就是针对于急诊患者进行的预防措施,急诊科主要收治一些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其病情发展较快。这就要求在急救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不能犯错误,同时要对患者家属进行良好的沟通,尽量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

本文对于急诊患者进行了风险管理分析评价,通过对患者开展风险管理前后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和比较,发现在开展风险管理后,患者满意度明显增加。

参考文献

[1] 何婷, 杨彩云, 张子辉. 护理风险应对策略[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22):93.


相关文章

专题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