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论文类型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社会工作论文类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社会工作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社会工作论文范文1
20世纪80年代,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度的建立,村庄及农民出现了维护自身权益的行为,农村社会矛盾主要表现为村庄之间、农民之间争夺土地、山林、水源等公共资源。进入90年代,随着村庄之间及农民之间权益关系基本确定以及政治经济体制的成型,基层政府(村委会)和涉村企业成为农民权益的基本相关者,农村主要社会矛盾逐渐转换为农民为了维护自身权益而产生的与基层政府(村委会)及涉村企业之间的矛盾。当前,这两类社会矛盾或者单独存在,或者二者共同存在于同一社区,成为农村社会冲突的两个基本类型。尼村位于我国西南沿江地区,村民以种植业为主要生计。近几年来,约3000亩集体土地陆续被乡政府、村委会转让给各种开发商,卖地款项达4亿多元人民币,但给村民的补助款每亩只有600元,其余全部被当地乡政府、村委会的干部以各种理由使用或者占用。全村近5000人口,只剩下不足8000亩耕地。面对日益减少的耕地,村民与乡政府、村委会之间争议不断,给村民的补助款未能增加,持续卖地的现象也未能得到阻止。于是,部分村民自2007年以来不断上访,反映村级财务、土地及选举问题,但屡次上访都无果而归。2009年7月,300多名村民集体到当地市政府上访,但未获解决。8月,村民推选5位代表与当地市和乡政府沟通并提出两项要求:查清本村土地买卖情况,公开村务、财务,增加土地补助款;查清村委会换届选举情况,保障村民的选举权利。市和乡政府遂组成工作组进驻尼村,调查核实村民提出的问题并要求村民代表参与监督。9月,由于对政府解决事件的方法不满,在工作组调查、解决诉求过程中,约300名尼村村民再次聚集到市政府非正常上访,提出“还我耕地、补我损失”、“维护民主选举权利、参与村务管理”等要求,但矛盾一直难以调解。溪村位于东北城市郊区,2009年前人均收入不足3000元,处于当地平均线以下。JY矿业的进入,不仅带来了征地补偿款,也催生了采沙、汽车修理、餐饮等行业。然而,矿山作业、道路修建及土石堆放,导致局部植被的破坏和生态环境的改变,增加了在雨季引起局部坍塌和泥沙流的可能,对农田造成威胁。村民居住区附近的矿山作业道路与井下的爆破作业,也给村民带来了噪音、灰尘的影响及人畜安全问题。尽管各项环境指标达标,但毕竟对村民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干扰。同时,受土地征用及矿山生产影响,溪村失去耕地约1000亩,有约500亩田地减产或改变种植作物。
两者约占社区耕地总数(约3135亩)的1/2,致使当地出现了大量少地、无地及减产的农户,村民普遍忧虑未来生计的可持续性。至于土地补偿金的使用,大多数村民除了修建房屋外则主要用于眼前的日常消费,只有少数人买车跑运输或开店,务农仍然是村民的主业。而这零星的产业也以矿业为依托,由于矿业生命周期短也无可持续性,于是,村民一方面向JY矿业提出追加征地及环境补偿,要求基层政府(村委会)予以调解;一方面指出现有体制下村务仍然由村委会控制,但应给予村民有效表达自身意见、参与村务的渠道以公平合理地解决问题。尼村与溪村的情况代表了当前我国农村社会矛盾的基本状况,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冲突的必然发生。因为这些衍生出的问题与矛盾,尽管在农村发展中不可避免,但只要能够有效应对,就不会转化为现实冲突,仍然能够实现农村的和谐与发展。然而,对于这些问题与矛盾,目前无论基层政府、村委会,抑或是涉村企业,都难以应对和管控。就矛盾性质而言,村民与政府(村委会)、村民与驻村企业的矛盾具有自身的特征,即“无理有因、有责合法”。从发端上看,矛盾双方既都悖于情理又都事出有因。尼村村委会及当地政府在出售土地及土地补偿等方面损害了村民利益,溪村JY矿业在环境、安全等方面影响了村民的正常生产生活,但土地与矿山开发确是发展经济所必须;村民对基层政府(村委会)、企业的冲击并非完全合理合法,但村民保障或改善生计的诉求可以理解。从结果上看,矛盾双方既都负有责任又都合乎法规。政府(村委会)、企业的正常工作与生产的确影响了村民的生计,但也的确为国家政策法规所允许;村民的对抗的确影响了政府(村委会)、企业的工作秩序,但也的确符合国家法律的规定。尽管政府(村委会)具有调节社区矛盾的功能,拥有行政制裁和思想教育两方面的手段,但只能在法律责任明确的前提下,适用法令规章展开行政制裁。因而,对于“无理有因、有责合法”的矛盾,无法直接介入村民的生产生活予以引导,只能运用思想教育方面的手段,这显然难以有效调节。而企业是与村民对等的民事权利主体,不具有调节自身与村民关系的权力,尽管不满村民的不合理要求,但也无法干预村民的行为。就矛盾的根源而言,这两类社会矛盾既来自村民的生计危机,也来自村民的政治权利危机。从起因看,尼村村民与乡政府(村委会)的矛盾,起自收回赖以生存的土地及土地补偿;溪村村民与驻村企业的矛盾,起自村民失地太多,加之田地受矿山作业影响,普遍忧虑未来生计的可持续性。从诉求看,尼村村民既提出“还我耕地、补我损失”,又提出“维护民主选举权利、参与村务管理”;溪村村民既提出“追加征地经济补偿”,又提出“建立制度化的村务参与和利益表达渠道”。由于市场体制的确立,村民因分散的小农经济及囿于自身观念与素质的局限,难以在市场中维持、改善自身生计,而政府(村委会)也缺乏经济及组织根基,难以动员、引领村民发展生计,无法消解社区矛盾的经济起因。村民尽管被赋予参与村务、表达利益的权利,但正如尼村和溪村所反映的,村民作为个体在与政府(村委会)及企业的互动中显然处于弱势地位,难以保障自身民主权利的充分实现,无法消解社区矛盾的政治根源。于是,尽管尼村与溪村当地的政府(村委会)积极开展社会管理,通过法律政策规范村民行为,通过国家扶助政策发展村民生计,村民的情绪与行为仍然难以控制,村民生计发展问题仍然难以解决,社区矛盾仍然突出。
二、社会工作介入的实践与实效
市场体制的确立与基层民主体制的健全,使政府(村委会)无法直接介入村民的生产与生活,村民也无法获得来自政府(村委会)的有效支持。政府(村委会)及涉村企业难以化解“无理有因、有责合法”的矛盾,村民的生计发展需求与政治权利诉求也难以得到满足,这就使农村社会矛盾陷入解决困境并演化为社会冲突成为可能。然而,村民、政府(村委会)、企业各自角色及相互关系的这种制度安排,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却又无法被调整以超越困境。因而,只有通过引入外在力量,促成对“无理有因、有责合法”问题的管理,满足村民的生计发展需求与政治权利诉求,才能超越困境而致社会和谐。社会工作正是这样一种力量,它不是一种政府职能,而是一种由社会工作者在特定的机构以非营利的利他主义为指导,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技巧进行的助人自助的服务活动。对于农村社区,社会工作以社区及其居民为对象,通过建立社会工作机构,能够明确社区问题与需求,整合社区内外资源,动员和组织社区居民参与集体活动,培养社区居民民主参与、自我负责的精神以及自力更生、自主发展的能力,促进社区和谐与发展。由此,社会工作能够动员社区内外各个主体及资源,介入“无理有因、有责合法”问题领域。既可提供社区内部的制度化参与和利益表达渠道,满足村民的权利诉求与政府(村委会)的管理要求,又可培养自我负责、自主发展的意识与能力,带动村民发展经济,从而对农村实现有效的社会管理。社会工作一般由政府及非政府机构购买或提供,由专业性社会工作机构实施。它“需要建立一套能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实现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共同治理的制度框架……以及在社会分工原则下的政府与非政府之间合作互助的机制”。鉴于中国社会工作尚处于初级阶段,我们以大学的社会管理科研团队为基础,组建社会工作队伍,尝试以社会工作的方式介入农村的社会管理。由于村民与政府(村委会)之间、村民与企业之间的矛盾关系,在解决社区问题时必将难以获得足够的资源。因此,社会工作需要的是能够实现一体化行动的机构。鉴于尼村村民与政府(村委会)之间存在矛盾以及溪村村民与企业之间存在矛盾,便由大学科研团队分别于2010年1月和4月与村民、政府(村委会)、企业签署合作协议,组建社会工作委员会,设立社会工作办公室,以大学科研团队为主导,由各方安排专职人员常驻社会工作办公室。
社会工作机构的议事制度是每月的联席会议制度,由社会工作办公室召集,社会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负责人参加,特殊情况下即时召开联席会议。社会工作办公室的日常工作是根据社会工作委员会的决策,在冲突管控与生计发展两个方面开展社会管理工作。一方面建立社区冲突管控系统,从社区冲突的预警、防范、化解等各个环节直接应对矛盾与问题;一方面建立社区生计发展系统,合理引导社区村民的发展愿望,对社区进行生计项目资助、生计技能培训及基础设施帮扶。从社区冲突管控的实践看,社会工作的介入使村民与政府(村委会)、村民与企业间的各种“无理有因、有责合法”问题逐渐得以协调和化解。尼村社会工作机构成立后,立即着手处理多年来的土地问题。社会工作办公室一方面接待来访群众,了解群众诉求,一方面召集大学科研团队、村委会、村民代表、乡政府负责人员参加社区联席会议,使村民得以参与社区内部事务,乡政府也与村民有了平等的沟通。经过近3个月的共同工作,终于达成了令村民与企业都理解和认同的纠纷解决方案。溪村社会工作机构成立后,社会工作办公室一方面积极接待村民上访,联合司法、信访等部门组成调查小组,逐户进行走访;一方面撰写情况说明并提交联席会议商议。由于联席会议成员的平等性,村民与其他各方一起发表意见,一起设计解决方案,使村民与企业都获得了满意的结果。在社区生计发展领域,社会工作的介入也使村民生计发展问题逐渐得以破解。一直以来,尼村与溪村村民过的是粗放的农耕生活,生产上被动应付,生活上不思进取。与此传统保守的小农经济习惯相对应,农民也只愿意与自己的血亲交往。由于社会网络成员之间的同质性强,“呈现一种费孝通所说的‘差序格局’社会网络状态,即‘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作为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的大小要依着中心势力的厚薄而定。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而是像水的波纹一样,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致使成员缺失获得有效信息的机会,社会资本较为匮乏。
尽管政府提供资金及农业技术培训,但既没有改变村民的生产生活习惯,也没有改善他们的社会资本。外界提供的资源一旦耗尽,便又回到原来的贫困状态,致使生计项目失败。社会工作办公室成立后,在尼村与溪村动员、组织村民组成种植专业合作社,确定了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猪羊养殖基地等项目。在此过程中,社会工作办公室一方面引导村民养成与现代生产相匹配的资本积累、扩大化再生产的观念以及与产业化生产相匹配的组织化、纪律化习惯,努力使村民转变为适应现代社会的自主自强的新型农民;另一方面引导村民与技术部门、市场部门、信息部门建立业务联系,让村民逐渐与这些部门进行业务合作,为村民营造社会网络,积累社会资本。事实表明通过社会工作开展社会管理的有效性。在尼村,2010年以来社会工作站共接待上访群众1270余人次,反映事项70多项,解决率达95%,群众满意度达85%以上,社区再未出现恶性群体性事件及越级上访事件。村民人均年收入由2009年的不足3000元增加至2012年的9000元。在溪村,2010年以来社会工作站共接待上访群众1360余人次,反映事项80多项,解决率达90%,群众满意度达80%以上,社区也再未出现恶性群体性事件及越级上访事件,仅有个别单体纠纷。村民人均年收入由2009年的2000元增加至2012年底的8000元。各级政府也对尼村与溪村的社会工作介入实践予以认可,尼村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新农村建设“先进村”,被区委、区政府评为“平安创建先进村”,溪村更是作为“全国和谐矿区”典型,为国土资源部及国内各大媒体所广泛宣传。
三、社会管理从“管制型”向“协商型”的转换
在传统的计划体制时代,“人们工作和生活都高度依赖自身就业的单位,整个社会的组织、动员、管理方式由国家传导到单位,再由单位传导到员工,高度垂直化、行政化”。农村是政府、社队与村民三位一体,国家与社会合一,行政管理与社会管理合一,政府是社会管理的唯一主体,社区是政府管理的直接对象,政府掌控村民的行为并负责解决社区矛盾。改革开放前尼村与溪村的社会管理就是如此,政府既发动干部深入社区引导、规范村民的情绪与行为,又直接领导社区生计的发展。这种社会管理可称之为管制模式,即社会管理采取的是行政管理的科层制体制与机制,以国家为核心,由政府向村民单向性运行,政府是社会管理的实施者,村民是公共权力指向的对象和接受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社会组织体制逐步社会化,呈现扁平化趋势。随着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依附关系逐渐削弱,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变成‘社会人’”。于是,政府、村民及企业逐渐分化,政府的功能与影响被限定到特定的领域。政府的行政效率最大化逻辑、村民的生活幸福最大化逻辑、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逻辑,既并存又彼此冲突,这种情况下的社会管理就无法通过传统的管制模式来有效实现。尼村与溪村出现的社会管理困境正是如此:一方面是政府仍然按照传统的管制模式开展社会管理;一方面是村民及企业已经被赋予自主安排自身生产生活的权利。于是,政府无法直接干预村民及企业的行为,而只能根据法律规范行为、解决争议。但由于社区矛盾的“无理有因、有责合法”性质,就必然形成矛盾不断发生、持续,却又无法彻底解决的困境。伴随着社会转型而产生的政府的有限性与个人、企业的自主性,使社会领域从国家、社会合一的状态中不断分化出来。但社会领域与其他领域不同,作为管理者的政府与作为被管理者的个人及企业,都是权利平等的主体。这种主体平等性的特质使“主—客”单向的基于法律规范的管制模式,无法实现有效管理。它需要的是拥有公共性———即公共协商机制的管理,只有政府与个人及企业进行平等协商,相互协作共同施行管理,才能实现社会领域的和谐与发展。
因此,当前社会领域的有效管理,必然要求社会管理从基于科层管制机制的管制模式转换为基于公共协商机制的协商模式。塑造协商模式的关键在于构筑出公共性,在政府与个人及企业之间建立起公共协商机制。但这无法在政府与个人及企业之间通过明确个人及企业的主体地位来实现,因为在政府与个人及企业之间,政府作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村民、企业之间所形成的管理场域,即便是政府不刻意追求行政效率和政府本位,也会由于管理关系让公共性丧失,难以形成平等关系,不利于村民、企业意见的表达,不利于政府的引导与扶助,无法实现有效的社会管理。那么,公共协商机制如何实现呢?西方学术界对此已有所思考。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西方公共性理论指出:“直到19世纪末,以威尔逊为代表的学者将管理学的内容运用于政府管理中,从而确立了独立于政治和政党之外的公共行政,然后,在随后的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随着行政国家的确立,公共行政的公共性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回归,处于主导地位的仍旧是政府行政,国家干预和政府本位成为那一时期的基本行政价值。”而这就导致民主政治出现畸变,“国家权力日趋集中,权力分立,地方自治等体制与观念受到动摇;一些大的利益集团的政治影响力日益增加,普通民众由于缺乏组织手段而被排斥在政府决策过程之外;行政官僚又向专家治国、信息垄断方向发展,普通民众的知情权、参政权受到侵害”。于是,公共性理论发起了公共性重建的呼唤。1989年,世界银行报告中首次提出“治理”概念以寻求公共性的重建。治理理论的核心理念是反对政府单一的控制和统治,强调政府与公民和第三部门的互动与合作。其一,治理主体应多元化,政府不是唯一的治理主体;其二,治理中的权力运行不是自上而下单向度的控制和统治,而是彼此合作、相互协商的多元关系;其三,治理应构建多样化的社会网络组织,从事公共事务的共同治理。对于公共性重建的方式,治理理论认为,非政府组织、公民个人等也可以和政府一样成为公共权力的主体,它们在共同的目标下参与式地提供公共服务,共同决定公共政策并承担公共治理的责任。放眼国内社会管理领域,尽管目前尚无能够与“治理”理论相比肩的理论探索,却也在实践层面提出了“多方参与、多元治理”的社会管理理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大门得以开启。
社会工作论文范文2
(一)思政教育工作理念滞后于时代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增多,全球化使得资本、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等要素的流动穿越了国界。这种多元的文化要素、信息资源、意识形态观念等随着全球化的不可逆转的趋势,注入到生活于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人们的思想和生活。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根据国家意识形态的需要开展工作,是以社会为本位的同化教育,往往片面重视灌输和说教,没有充分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和情感需要,也没有尊重大学生的自主意识,对大学生高度关注和深感困惑的“热点”“疑点”“难点”问题涉及甚少,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受到影响。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多为“85后”“90后”青少年,在他们身上体现着两种非常鲜明的个性化群体特征:其一,强烈的自我意识、竞争意识、民主意识、求新意识;其二,一定程度的利己主义、享乐主义、和消极偏激。因此,原有的强调传统、单一、刚性、权威理念和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已难以适应作为思维活跃、思想开放、好奇心强、追求多元价值的大学生群体的需求。
(二)思想政治教育忽视青年学生的个体价值取向
市场经济强调经济理性、利益最大化、竞争等理念,区别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所具有的属性。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化进程给中国社会与经济发展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极大地推进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和水平。但是,与之相伴的是,原有的以单位制为核心的共同体生活结构逐渐解体,“国家—单位—个体”三位一体的结构变成“国家—个体”二元结构,中间力量或组织的缺位,导致中国社会的原子化倾向成为现实。同时,市场化导向的经济发展格局,又催生出了明显的个体化社会,即一方面鼓励社会大众创造尽可能多的物质财富,另一方面又将市场的经济理性、物化、功利主义等思想渗透到个体之中。原则上,这种个体化倾向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关注和重视青年大学生的个性发展。但是,现行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相对忽视青年学生的个体价值取向。因此,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出现追求学生个性发展与受集体主义思维约制的矛盾,个体化、个性自由、主体性、自主性与集体主义原则未能得到整合与超越。
(三)消费社会带来的生活方式变革和挑战
国际上先发现代化国家和地区在上世纪已进入消费型社会状态,体现了一种重要的社会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也日益受到这股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人们在一定程度上把获取物质消费当作生活的目标,而这些物品的获取未必是出于他们对生活的必需,而是为了获取他们的某种身份认同。由于大学生群体正处于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形塑与生成的重要阶段,他们对这种以消费为导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追求和模仿,极大地彰显了其不同于其他群体的独特特征。但是,现行的高校思政工作并没有有效回应消费主义体现的对于通过消费所追求和获取的身份认同、群体认同等。
二、优势与因应: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重构
虽然社会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属于两个不同的学科体系,且后者是传统上占居主导地位的学生工作手段,但是已有很多学者基于理论分析和实践基础,初步论证社会工作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契合的优越性和可行性。本文认为,社会工作介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回应后者在社会变迁和社会转型背景下所遭遇的困境,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理念优势。
(一)强调服务学生而非教育学生的工作理念
社会工作自诞生之日发展至今,逐渐从单一的慈善救济功能发展成为现代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内容,成为现代社会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的科学方法与社会制度。“服务为本”的工作理念是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实践核心。相较于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教育、管理学生为核心的理念,高校社会工作以服务学生为逻辑起点,从而达到育人自育的境界。
(二)强调学生为本而非学校为本的工作重点
社会工作本质上是要重构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促进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共生。在此过程中,社会工作扮演了重要的福利制度功能,以人为本的福利观念成为社会工作实务的重要指南。社会工作在看待和介入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时,能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本来开展工作,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积极适应高校生活、学习、人际交往,以及未来的工作环境。
(三)强调增权赋能而非控制约束的工作导向
增权理论是社会工作学科发展的重要理论成果,其核心在于:挖掘个体自身内在潜力和资源,实现个体权力的本来面目,改善个体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力状态,促进宏观上的人际和谐和社会公正,最终达致社会的平等、和谐状态。因此,在开展学生工作中,社会工作注重整合学生自身及周遭存在的有利资源,从个体、群体、组织层面,协助学生达至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状态。
(四)强调学生参与而非消极被动的互动机制
社会工作被视为一项福利性行动,这种行动需要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共同成为行动主体、平等参与、协力探寻和应对服务对象所遇问题。因此,“与服务对象一起”成为社会工作的重要实践机制。社会工作在看待学生所遇困境和需求时,强调学生自身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需求评量、问题界定、方案设计、服务开展与评估等全过程。
(五)强调全面发展而非片面僵化的教育目标
社会工作的目标在于帮助有需要的个体、团体、家庭和社区,并进一步整合相关资源,促进各主体的发展,发挥其发展性功能。同时,通过创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维护社会秩序,发挥预防性功能。高校大学生整体上处于身心发展和价值观形塑的重要阶段,发展性任务是大学阶段的核心要旨。因而,社会工作在介入学生工作时,通过积极整合有利资源、促进学生发展,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全面发展。
三、互构与共生:社会工作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逻辑
当前,尽管不少学者呼吁将社会工作理念与方法嵌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以发挥社会工作对高校思政工作的补足功能。但是,他们在强调社会工作向高校原有学生工作体制进行嵌入时,更多地强调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强调社会工作向高校学生工作体制的强势嵌入,体现了一种专业霸权主义的倾向;二是强调社会工作的单向嵌入,忽视了高校学生工作体制的接纳、主动导入;三是强调社会工作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二元分离。本文认为,社会工作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事实上可以存在融合互构的关系。在学校场域推动思政工作与社会工作理念、方法之间的相互体验与功能互构,将为大学生提供有别于传统的教育内容和服务体验,有效弥补传统思政模式的不足,回应学生需要,协调和学生个性发展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提高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一)理念互构
在传统学生工作领域,常坚持管理型、约束型的工作理念,如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等方面的评价更多强调学生对于意识形态的顺从、规则的接纳和秩序的遵守。事实上,培养各种规训和服从秩序的顺从者,并不是我们所期望的教育效果。社会工作坚持尊重与平等、助人自助、服务至上,以及个性化等理念,这些理念本质上坚持“以人为本”,强调参与平等,鼓励服务对象自觉基础上的自主发展;强调服务,尊重个体差异基础上培养社会主义公民。一些研究也表明,坚持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主体性地位、激发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服务意识和能力,有助于形成教育者与学生之间的平等伙伴关系,为进一步培养现代化公民奠定基础。
(二)功能互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功能在于通过对大学生进行一系列教育活动,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继而指导他们的行动和行为习惯,以成为教育者所期望的群体。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强调对学生进行政治、道德和思想教化。但是,其在实践过程中常忽视大学生与社会之间的联结机制,忽视调动与大学生个体有关的其他系统和资源来协力助推学生发展。社会工作的工作逻辑在于通过对服务对象处境、问题和需求进行科学、客观、系统的评估,与服务对象一起寻找问题解决之道,帮助他们成功应对生活中出现的困境和挑战,并积极适应社会环境,即实现人与社会的良性互动。社会工作介入高校学生工作之中,注重从学生及其周遭环境来看待学生所遇困境和需求,通过整合学生个人、学校、家庭、社区、社会等多元系统环境的互动,共同协助学生成长与发展。
(三)内容互构
事实上,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小学时代就已开始,一直贯穿至大学阶段。学习周期过长,学习内容重复,且与实际生活脱节情况严重。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突破传统框架,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内容体系和多元育人形式。相比而言,社会工作没有一成不变的服务内容,从微观层面讲,它借助个案、小组、社区工作为有需要的个体、团体和社区提供专业性服务;从中观和宏观层面讲,社会工作发挥着评估社区需求、整合社区资源、进行政策倡导等功能。社会工作在实践中坚持证据为本原则,通过科学、客观的评估方法,以学生需求为前提,借助生态系统理论、优势视角、增权理论、抗逆力理论等理论和方法体系,为大学生个体、群体,乃至校园提供内容多样、形式多元的专业服务,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四)机制互构
现行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由多个主体几乎同时开展工作,包括“两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学校心理咨询教师等。实施者存在多元且分化的情况,虽然分工明确,但基本上没有形成有效协作的实践机制。现代社会工作注重对多元主体关系的整合,强调多主体之间的合作与良性互动。社会工作介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可以有效发挥其整合多元主体优势,调动多元主体积极互动与合作。
四、重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本土化创新路径
如前所述,尽管在主体、理念、功能、内容和机制等维度上,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一些不足,但是社会工作的介入并不否定其作用与优势,而是尊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内在属性和本质特征,调动思政工作相关主体的资源互动与积极合作,以形成社会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的互构格局,共同服务于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
(一)探索和建立主客体之间的平等地位和伙伴关系
在社会工作介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坚持主体互构,意指强调主客体之间的相互形塑、互相作用以及角色互换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有效回应当前挑战并进行创新,需要改变传统上坚守的主客体对立局面,借助社会工作的主客体之间平等关系理念,搭建起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平台,形成师生之间的和谐伙伴关系。只有坚持平等参与和互动,才有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效能。
(二)坚持和施行以学生为本的公民教育实践
强调理念互构,意指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借鉴社会工作的相关理念,逐渐改变原有的管理导向型工作理念,形成服务导向型的工作理念;逐渐改变消极的教育方式,探寻积极的公民教育方式;逐渐改变将学生视为被动的个体,而将之视为积极主动的个体。唯有如此,才是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目标的内在前提。
(三)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及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在实践中强调功能互构,意指在未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借助社会工作具有的支持、服务与发展等功能定位,强调对学生的无条件接纳与支持,强调对学生的服务供给而非灌输说教,强调对学生的发展性关怀而非病理性治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有效服务于现代高等教育目标,就必须从自身功能定位上进行创新和变革。
(四)构建符合学生实际需求与多元整合的教育内容
强调内容互构,意指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应该对目前的教育内容和方式进行反思和总结,提炼出有效的教育模式和实践经验;同时,应该借助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和内容体系,对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进行梳理、扩展和整合,加强对学生的社会实践与社会责任教育、社会职业与生涯发展教育、多元文化体系和价值观教育。新的历史时期,需要对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进行全方位的重构与创新,以符合时展所需。
(五)建立多主体之间的协作治理与良性互动机制
强调机制互构,意指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要搭建多元主体之间的互动和合作网络,包括学校层面、“两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心理咨询教师、专业课教师、学生干部、大学生等,对于目前多元主体之间分离的关系格局,有必要汲取社会工作在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方面的原则和优势,形成学校多元主体之间的协作治理机制,共同服务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以提升高校培养人才、输送人才的根本目标。
五、结语
社会工作论文范文3
1.1组织管理。
一般情况下,学校党委会以行政名义制定并出台相应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实施基本方案,为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奠定制度基础。同时,要组建专门的心理健康工作管理委员会和专项任务领导小组,负责全面协调和监督检查具体活动的落实情况。
1.2结构设置。
学校可根据具体需要成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机构或者组织,主要将其挂靠在设有医药类、社会工作、教育学以及心理学的二级院系,或者直接挂靠于学生工作部。学校要严格执行三级心理健康工作网络规划,做到“校级设专门的教育咨询中心,二级院校设心理辅导员、班级内部委任心理委员”。
1.3活动内容。
活动涵盖面广,涉及多种形式,主要包括:新生入学为其办理心理健康档案;定期开展问卷调查,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评;学校宣传部、学工部、大学生团体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机构等不定期举行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加大宣传力度;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校内部网站为学生提供匿名咨询服务,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心理咨询人员在工作日轮流坐班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举办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
2、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模式的实践困境
2.1主动性较为缺乏。
专家指出,我国各高校在开展心理咨询服务时往往处于被动地位,缺乏主动性,参与性不强。但是,就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而言,青年大学生普遍存在闭锁性和独立性等心理特征,他们深受闭锁性心理的影响,且未正确认识心理咨询工作,所以他们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烦恼或者困境,而有了心理困惑他们更愿意向朋友倾诉,而不是专门的心理咨询人员。部分学生会为家庭矛盾、良性等较为私密的问题而困扰,但是他们很少向心理咨询教育机构征求意见或者寻求帮助。部分高校为了尽可能保护学生隐私,鼓励学生大胆咨询,开辟了专门的网络咨询渠道,但是学生不愿意主动倾吐心声,因此网络咨询也是收效甚微。假若心理教育咨询模式发展为等待式,那么其应有的作用就难以发挥。
2.2重咨询,轻介入。
各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时,主要以团体心理咨询或者个体心理咨询的方式为咨询人员提供引导或者启发,会从来访者的具体情况入手,与其进行交流和沟通,帮助其克服或者摆脱焦虑情绪。对于一般情况而言,这为咨询学生提供了必要的帮助,但是高校的轮流排班模式大大削减了工作效力。当天的咨询教师只负责当天的工作,轻度心理不适的学生当即即可收到显著效果,但对于严重心理不适的学生缺乏针对性,而且效果不明显。
2.3尚未建立起信息沟通的统一平台。
要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机制的正常运转,对在校学生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指导和服务,就要构建起信息沟通的统一平台。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主要由辅导员、班主任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咨询队伍共同承担,但是辅导员和班主任主要负责监控和观察班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人员会运用自身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为寻求帮助的学生提供专业指导和服务,从而有效化解其心理危机。但就目前实际情况而言,各高校尚未建立起信息沟通的统一平台,不能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难以有效预测学生心理动向,因而不能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服务。
3、高校中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与学校社会工作合力作用模式
要预测学校社会工作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发展前景时,要坚持实事求是,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当前,我国高等院校社会工作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学科体系已初步建立起来,但社会影响力不大,决策者和学术界尚未普遍接纳和认可学校社会工作的巨大价值。因此,部分学者大胆假设,提出可将学校社会工作模式穿插进大学生工作体系中,逐步提高学校的管理教育能力。笔者认为,要将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与学校社会工作进行有机融合,就应该在坚持原有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模式的基础上,贯彻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健全组织结构,积极探索学校社会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咨询结合的有效模式,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3.1初级模式———在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中逐步渗入学校社会工作。
首先,在制定和设计高校学生工作制度时,要积极引入社会工作理念,充分发挥社会工作的优势和独特理念原则,有效弥补传统管理中的缺陷和不足。在开展学校社会工作时要坚持“人在环境”的理论基础,在选择学生心理问题的介入手段和分析问题根源时要以社会过程和社会结构为基本着眼点,有效弥补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和心理教育的缺陷,实现双向协调发展。其次,要大力充实学校社会工作内容,加强对干部、班主任以及辅导员的培训,建成一批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将学校社会工作渗透进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中,提高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建立并完善高校辅导员制度,切实提高辅导员素质和能力,帮助其构建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熟练掌握学校社会工作的基本手段、理论和方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中有计划、有步骤地渗透学校社会工作,不仅有利于完善学生工作模式,还能重塑学生工作者角色,实现学生工作功能的延伸,从而创建和谐校园,培养健全人才。
3.2融合模式———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和学校社会工作的交叉运行。
沈黎曾指出,当前的学生问题日益多元化和复杂化,学校现有的心理辅导体系不能完全适应发展需求,心理辅导老师要加强与学校社工的合作,建构起完善的社会工作制度,有效预防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要保证学校社会工作的顺利开展,充分发挥其职能,就要从制度层面入手,在制定学校管理体系时明确规定社会工作的地位和重要性。同时,高校要理顺心理咨询机构、学生教育以及管理职能部门的具体工作职责以及相应的关系。倘若高校设有专门的社会工作专业,那么就应将其引入社会工作模块中,组建专门针对学生的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促使学生和社会工作专业教师投身到社工服务中,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和学校社会工作的交叉协调运行。
4、结语
社会工作论文范文4
(一)文件夹评价法的定义及起源
文件夹评价法,又称卷宗评价法或档案袋评价法,是指通过对学习文件夹的制作过程和最终结果的分析,估计学习目标实际达到的程度,由此修正学习方向的一种评价方法,其关注点是学习活动过程。评价活动由追究、修正和回顾等环节构成,评价的对象除知识、态度外,尤其注重技能、倾向性、创造性等需要长期努力才能形成的综合能力。其基本原理是:评价是为了促进学习,所以必须根植于学习过程之中。文件夹评价法起源于1967年哈佛大学教育学院哲学教授哥德曼开展的艺术教育工程“零点项目”,而“零点项目”的最初构思来源于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是他在对英国教育实践的长期考察中受到“成就记录”的启发而提出来的,最终由圣地亚哥大学英语教师约翰斯于1995年从可操作性上完善了这一评估方法,即在教学活动开始时,教师采用建立学生文件夹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三位一体”的评估。所谓“三位一体”就是从学生本人、作为观察者的教师和其他人员(同学、教学督导等)这三个角度对学生在某个阶段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
(二)高职课程评估方法改革的必要性
1.高职院校的性质决定了高职课程评估方法需要改革
目前,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还是一个比较年轻的专业,发展空间也很大。在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授课计划中,把培养学生掌握社会工作专业理论及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将社区、小组、个案等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运用到社区发展工作中,注重提高学生的知识素质、专业技能和道德品质作为重点和目标,作为一种注重过程评价的专业如何联系市场、面向就业,在教学授课中探索出一条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新路,探索该专业教学评估的逻辑起点。以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核心课程个案工作课程为例。从个案工作对象来看,是以个人为工作对象,建立一对一的专业助人关系;从个案工作过程来看,是与案主建立一种长期性、持续性的关系;从个案工作方法来看,具有不唯一性,比如,面对同一位有网瘾的青少年,二十多岁的刚从高校毕业的男性社工与四十多岁已为人母的女性社工会根据自身情况及经验采取不同的方法处理该个案;从个案工作的评估来看,具有复杂性,个案工作的评估不同于数学、外语等专业有明确的对错之分,也不同于营销专业以销售量、销售额来衡量,甚至没有医学上明确的手术成功、身体康复的指标来说明。仍以具有网瘾的青少年案主为例,社工通过几次接触,发现案主的网瘾已经接近或构成心理疾病,超出了社工专业的能力范围,此时,社工征得案主同意后可以将此个案转交给心理医生,以此完结该个案。按通常意义的标准来看,社工没有解决案主的问题,是不合格或不成功的个案,但从社工的标准来考量,社工发现了案主问题的严重程度需要更为专业的人员给以帮助,以对案主负责的态度在征求案主的意见后对案例进行转交,这是合格甚至成功的个案。综合以上四个方面可以看出,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个案工作课程的专业特性决定了需要一种更为人性化的、全面的、多角度的、持续性的评估方式进行个案工作课程的教学评估。
2.相关部门对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要求决定了个案工作课程评估方法需要改革
2011年11月8日,中央组织部、中央政法委、民政部等18个部门联合了《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第一个关于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专门文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性纲领,在我国社会工作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意见》指出,要深化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改革,完善社会工作专业培训体系,初步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实践教学在学校教育中的比重,健全实习督导制度,加强实践教学和实习基地建设,深化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改革,完善社会工作专业培训体系。
3.社会及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要决定了个案工作课程评估方法需要改革
一直以来,我国在教育产业化导向下,从小学、初中到高中,甚至大中专院校、成人教育院校,采取统一的教材、同质的考核内容,向社会输出的人才也与生产流水线上的机械零部件一样标准化。然而在经济快速发展、互联网普及、科技迅猛发展、信息爆炸的现代社会中,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工作频率越来越快,标准化人才已不能满足社会及用人单位的需求,实用型人才备受青睐。实用型人才不仅要具备标准化的知识,更要具备自主持续学习知识的能力,能够根据社会及用人单位的需求,不断更新知识系统,学习新的技能,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个案工作课程评估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绩,更要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估,要强化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持续学习能力的考核。
(三)文件夹评价法应用于个案工作课程评估的适用性
1.文件夹评价法评估结果更客观
首先,对学生的评估,不只是一次测验成绩、一篇论文、一次实习,而是基于学习过程中的所有收获,如直观的论文、实习报告、课程小结等,从所有资料中间接体现学生对个案工作的认识深度、比较擅长的个案工作方法、比较擅长的个案对象、在处理个案中的不足之处等。其次,运用文件夹评价法对学生做出评价的不仅是授课教师及实习机构督导,还包括学生本人、所服务的案主以及同学之间的互评。再次,采取文件夹评价法,学生获得的不只是一个分数,还有整个课程的文件夹,本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均可以提取文件夹查看,每个专业人士都可以对学生给出一个专业评价,虽然这些打分评价不记录在档案中,但可以据此看出学生的专业水准。以往用人单位招募人才时只看分数,只能对学生有个上、中、下的粗线条定位,而文件夹评价法则提供了更为翔实充分的资料,据此分析学生的性格、特性及学习能力,可使用人单位对学生有更加客观清晰的认识。
2.文件夹评价法的评价具有连续性
首先,从单一个案工作课程来看,评估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个案工作课程授课之初,对每个学生都建立学习文件夹,日常课程笔记、逻辑知识单元小结、机构参观实习、课堂模拟个案、专业论文、独立实习、最终的课程总结等,各个学习环节的学习资料均纳入文件夹,可作为学生评估的材料。其次,从学生的整个专业学习过程来看,评估贯穿于专业能力培养的始终,从低年级学生的入门理论课程“社会工作概论”、“社会学”,到高年级学生操作性实习课程“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每门课程均可建立学习文件夹,每个阶段都有评估,最终汇总成一个社工专业文件夹。通过4年时间的学习,使学生从一个社工新生逐渐成长为专业社工人员。
二、文件夹评价法应用于个案工作教学评估的设计实施
(一)文件夹评价法的设计
将文件夹评价法应用于高校的个案工作课程,评估对象是高校学生。作为有自我学习意识和自我评估能力的高校学生,教师只需列出文件夹中必须包含的材料,学生在个案学习期间,可自行添加材料。
(二)文件夹评价法的实施
采用学生自评、教师评价、机构督导评价、案主反馈(案主反馈统一放到个案实习报告中,不单独列在评价表中)、学生小组互评的方式,根据个案工作课程的重点,对每个部分材料设置不同的分值比重,最终形成学生的个案工作课程分数。
(三)文件夹评价法实施要点
首先,最基础的工作是各类学习文件的收集存档。包括但不限于学习笔记、逻辑知识单元小结、课程论文、课堂模拟个案、个案实习报告、课程总结等。凡是学生个人认为对自己课程学习评价有参考价值、有意义的资料,均可以归入文件夹。尤其在课程学习之初,可能学生还不能分辨哪些资料对课程评估有价值,建议将所有的资料都保留到文件夹,随着学习深入、对个案课程认识的提升,可以再次检查文件夹内资料,将无价值的资料删除。其次,应时刻牢记案主保密原则。案主保密原则是社工首要的专业伦理原则。在记录案主信息的过程中,务必忠实记录案主的情况。但是在将其作为分享案例进行学习讨论时,应务必对案主的基本信息加以处理,如姓名、家庭住址、联络方式等。再次,对关键信息务必忠实记录并保存。比如,学生对教师授课过程中有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在个案实习过程中对原定方案调整的原因不理解;当学生在个案中遇到伦理困境时难以自决,案主本身有触犯法律的行为,而社工价值观又有为案主保密原则,等等。当面临这种关键信息时,务必忠实记录并保存。
三、文件夹评价法应用于个案工作课程教学评估的意义
(一)对社会工作专业学科发展的意义
文件夹评价法有助于我们深入探讨更适用于社会工作专业的、更具有参考价值的学科评估模式。社会工作专业(包括个案工作、团体工作和社区工作)是我国高校的新兴专业,作为实际应用性、操作性非常强的专业,在教学模式及教学评估方面,从专业发展之初就非常重视教学实习,实习分数在学科总评中的比例较高。但是,整体教学评估模式仍然是建立在传统的标准化测验考核方式之上的。文件夹评价法则是一种完全不同于标准化测验评估方式的多角度、长时期、全方面、持续性的评估模式,这种评估模式最终得到的不仅仅是学生成绩单上一个分数的反馈,更是对学生专业学习方法的一种反馈,是对专业教学模式如何改进的一种反馈。举例来说,拿着传统的个案工作成绩单,大家看到的只是一个分数。而拿着学生的个案工作文件夹,学生会看到专业学习的薄弱环节,自己更适于处理哪类个案。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文件夹回顾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哪些方面理解比较难,应在今后的教学中加重这些方面的教学课时;在处理个案过程中学生容易在哪个环节产生问题,应在今后的实习中注重对学生加以引导帮助。总之,文件夹评价法可使我们更加关注分数背后专业教学的改进方向和发展空间。文件夹评价法可以为专业发展积累原始素材案例。社会工作专业在我国是新兴专业,职业化发展道路不过几年而已,尚处在学科初步发展阶段,因此,可供教学分享探讨的本土个案案例较少。文件夹评价法可以忠实地记录学生处理的每一个个案,保留所有的原始资料。在对案主资料加以保密处理后,可以把所有的文件夹存档,作为专业案例库,用于教学探讨分享,使学生在实际处理个案之前就能接触到更多的个案案例,在处理个案时可以有更多的实际个案案例参考,借鉴处理方法。文件夹评价法在试用一段时间后,可以在全国高校社工专业推广实施,彼时可以考虑建立全国高校社工专业个案案例数据平台,让各高校上传本专业学生的文件夹,实现社工专业案例的共享,为专业发展尽可能多地积累原始素材案例,为专业社工成长搭建更为宽广的案例信息平台。
(二)对学生成长的意义
文件夹评价法对学生最直接的一个意义就是可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社工处理个案,无论是个案还是团体案例、社区案例,对社工的要求就是要给每个案件单独建立档案,记录案件跟进情况,最后归档。用文件夹评价法评估考量学生专业学习情况,要求学生在学习期间将与专业学科相关的各种资料记录、保存、放入文件夹内,可使学生在专业学习期间逐渐培养良好的职业习惯。即使毕业后没有机会从事社工工作,这种良好的整理文档归类的习惯,也会使雇主对初入职场的新人形成做事有条理的第一印象。另外,文件夹评价法对学生个人发展所具有的更深远的意义是可帮助学生形成独立的、持续的逻辑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在制作文件夹的最初阶段,可能由于不知道哪些资料是有价值的、重要的,学生会将所有的与专业学习相关的资料都放入文件夹。随着学生学习的深入、对专业学科的认识、对个案的处理把控能力的提高,一些关联度不强、对评估无参考价值的资料,就可以不再放入文件夹存档。在处理个案的过程中,可能会根据案主的进展情况调整最初的方案,对为何需要更改方案这类重要信息,必须记录在文件夹中。在个案课程结束后,学生可以随时调取自己的学习文件夹查看,尤其在具备一定的专业经验后,再来回顾自己最初接触的案件,可以更好地反思哪些环节可以改进、哪种方法更适合哪类个案,可以回顾自己的专业成长历程,可以随时翻看过去处理过的案例,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最有效途径。
(三)对社会用人单位的意义
社会工作论文范文5
关键词:学生社区;双工联动;学生社区管理;社会工作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改革也给经济增长形式和产业转型路径带来改革。2015年中央深改组提出《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给高校学生工作也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当前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目标、方法、内容与措施等大多都还停留在传统依赖行政手段的管理方式阶段,难以满足学生多元化服务的需求,存在着众多的缺点和问题。如何立足当前高校学生工作实际,创新管理理念,因地制宜地进行建设和管理,以更科学、更专业的方式,应对大学生成长议题,解决现代大学治理难题,对于高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有着重大意义。而将社会工作特殊的专业理念、价值观、独特的技能和知识体系,灵活高效地应用到高校学生社区服务之中,发挥社区教育和服务的功能,创造“双工联动”的新型学生管理模式,正成为其中一个可能的借鉴与合作选项。
1“双工联动”高校学生社区管理
1.1“双工联动”内涵
“学工+社工”双工联动模式是指在高校学生社区管理与服务中采用“学工引领社工开展工作,社工协助学工改善服务”的运行机制。这种机制整合了社工、学工的人力资源,实现了二者“联动双赢、互补互惠、互动共进”,构建学生工作队伍与专业社工团队的常态化工作联动体系。双工联动的原则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工为主导,以社工为支持者、以学生社区为平台,合作者和部分授权执行者,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工的工作管理、尊重社工的专业性,促进“双工”互动与结合。
1.2学生社区管理内涵
高校学生社区是指以学生宿舍为中心,包括学生食堂、文化活动场所、公寓、宿舍区、商业服务网点等在内的课堂学习外的生活、学习、娱乐、交往、个体及群体活动的特定区域。然而,这里的学生社区管理,除了对学生的管理、服务,还包括财务、物资、信息的管理。
1.3“双工联动”模式下学生社区管理特征
1.3.1区分学生社区与学生公寓
学生社区是从以往学生公寓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学生住宿区,其除了具备学生公寓的一般功能外,还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学生社区的地域范围更为独立化、扩大化,其组织结构也更为复杂,设施建设更多样化。居住在学生社区里的学生更具有较强的社区归属感。
1.3.2“双工联动”模式下学生社区管理优势
校园文化建设与推动是增强高校服务育人功能的有效路径。利用这一路径,把社会工作引入高校学生社区服务,用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和内容方法去打造新型社区,逐步形成一种互帮互助、和谐友爱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双工联动”模式下学生社区管理模式,学工和社工的主要工作建立在学生社区和宿舍,对学生的了解和培养教育有了更加便利的条件,使学生工作内容更加广泛地渗透到学生群体当中,学生参与社区管理和服务能体现自我服务的主体能动性。因为学生宿舍的社区化和社工的专业化,所以以院系为单位的学生管理职能有所减弱,使院系的工作重心充分转移在教学和科研,为师生的专业成长提供了最大保证;通过学生自发组织策划学生社区活动,让学生参与学生社区的文化、功能配备、社区纪律等方面的服务,增强学生对学生社区的归属感。
2“双工联动”学生社区管理个案
2.1“双工联动”学生社区管理发展情况
高校为了满足学生多元化服务,解决多重发展困境,不断寻求创新之道。东莞理工学院正在实施的高校社会工作项目,由学生工作体系建设及“双工联动”学生社区管理模式切入,探索从管理走向服务、走向管理理念与制度的创新之路。专业的社工团队的引入,成为促进学生生活、人际、社会关系网络建立的重要力量,成为学生们愿意寻求帮助、沟通谈心的重要主体。围绕全面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工作,积极推动社会工作理念、方法,让专业的社工队伍进校园,推进“学工+社工”双工联动学生社区管理模式,探索与建立学校社会工作与高校学生工作融合发展机制,拓展服务管理平台,提高学工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水平,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随着专业化、模块化服务的设计展开,学工队伍与专业社工队伍之间的联动逐步推进,同时对校内管理相关主体的有效参与及环境的积极改善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
2.2“双工联动”学生社区管理存在问题
2.2.1管理形式创新,但各方面的配套设施跟不上
东莞理工学院现有学生社区7个,分为松山湖校区的莞华社区、莞馨社区、莞博社区、莞逸社区和莞雅社区等五个社区以及莞城的校内校外两个社区。目前以莞雅社区配套最为齐全,以16~19栋的女生宿舍楼为中心,配套草坪、休闲娱乐、学习、交流、公共设施、书吧等场所,为学生提供更加便利和良好的服务。但目前其他社区尚未完全配套齐全这些娱乐休闲场所。
2.2.2社区管理中社工知名度不高、学生参与度不够
东莞理工学院学生社区管理主要是以学校和物业两方承担管理和建设,学生很少参与管理。学校以学工为主,社工为辅承担学生事务管理,由于社工团队引进校园时间不长,宣传力度较小,在学生中的知名度不高,导致很多学生都是略有耳闻甚至闻所未闻,这不便与社工团队展开对学生的了解和培养教育,发展专业服务。同时,学生很少参与社区建设管理,导致有些学生利益没能及时反馈到上层,从而伤害了学生的利益。
2.2.3学生社区中校园文化淡薄
高校的校园文化,是一所高校大学文化精神的体现。高校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不仅融化于师生群体的精神风貌,而且体现在治学魅力和学术追求。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设一种氛围,通过这种无形的氛围以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内化为思维模式,构建学生健康人格,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东莞理工学院是一所年轻的学校,它需要一定时间的沉淀、整合,形成具有东莞理工学院自己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
3“双工联动”学生社区管理的问题
当前东莞理工学院学生社区管理已经形成初步的“双工联动”学生社区管理模式,但由于该管理模式发展历史相对较短,其理论和实践仍在探索阶段,不可避免地也存在问题。由于发展时间短暂,人们也没有从一定高度来认识“双工联动”学生社区管理模式,从事这方面的理论研究也尚不成熟。因此对“双工联动”学生社区管理的目标与原则这些纲领性的理论从观念上不重视,较模糊,导致了在实际中缺乏指引,工作中不能提高到重要的高度来认识并操作。具体问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3.1管理形式创新,但各方面的配套设施跟不上
“双工联动”学生社区管理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管理不完善、服务不全面的矛盾。由于学生社区发展的历史较短,许多社区管理措施上处于探索阶段,在服务和管理上存在着不及时、不完善、不全面等缺点,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对社区管理认同感不高,影响了其有效开展工作。
3.2社区管理中社工知名度不高、学生参与度不够
由于该东莞理工学院学生社区管理模式发展历史较短,对专业的社工队伍宣传较少,出现学生主体对社工不了解的现象,这不利于专业社工团队在工作谋划、活动开展、个案处理、过程管理、生活服务等方面开展有效合作,共同搭建服务管理平台。
3.3学生社区中校园文化淡薄
“双工联动”学生社区管理初期发展阶段出现较为薄弱的社区文化氛围与大学生精神要求不符的矛盾。由于东莞理工学院发展时间较短,缺乏文化的历史沉淀,校园文化氛围仍有待加强,以满足当代大学生对精神文化的高度要求,营造良好的学生社区环境和校园文化氛围。
4完善“双工联动”学生社区管理
4.1搭建学生成长平台,帮助学生从社区中获取归属感
人是需要安全感、归属感,尤其是不远千里离开家乡,来到大学求学的学子们。而大学生的安全感不仅仅来自于客观的外界环境,更来自于内心对他人、社会最基本的信任。而大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刚进入高校学习生活首要面对身份和角色的转变,在此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适应困难、心理困惑等问题,很难找到归属感。完善学生社区配套设施,搭建学生成长平台是使学生获取安全感和归属感的重要方式。社会工作引入学生社区服务,“双工联动”通过新生适应教育活动,包括兴趣小组和人际关系训练营、社会工作知识普及和情景剧等,有效改善人际的关系,增进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情感,在这种情感的基础上从而提高自我对社区的认同,自觉地融入于所生活的社区,从而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
4.2传递社会工作的理念,增强学生的自我认同感
社会工作引进学生社区服务,主动走进学生社区,社会工作的理念、价值、观点介入学生宿舍这微型的社会,可以弥补传统学生工作的不足。用社会工作的理念和实践为实现人与人之间社会交往提供了示范,在活动中学生可以学会与他人建立平等的同学关系。学生也突破了宿舍界限、社团界限、班级界限,扩大了学生的交往空间,增强其自我认同感和他人认同感。同时也提高社工的知名度,深入学生群体中,更充分发挥社会工作团队的作用,推进校园文化发展。
4.3“双工联动”学生社区坚持真诚与接纳,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是强大服务育人功能的有效方式。“双工联动”学生社区管理模式,本着以生为本的出发点,提供更良好的社区服务,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逐步形成一种互帮互助、和谐友爱的校园文化氛围,进一步提升校园文化的深度和质量,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比如“双工”在心理健康方面的联动,构筑双向转介机制。对于主动需求帮助的心理咨询中心从心理层面帮助来访者。对于现实层面引起的心理问题,在学生许可后,由社工介入提供帮助。
4.4完善组织架构,推进“双工”联动
加强学生社区服务队伍建设,努力构建学生工作队伍与专业社工团队的常态化工作联动体系,以学生社区为载体,推进学生社区治理创新,推进学生自我管理,逐渐形成各具特色、平面辐射、正向影响的校园社区文化。高校学生工作领域引入社会工作理念、方法和专业队伍,开展专业化服务,推动学生工作体系发展和完善,已经成为拓展学校社会工作重要的实践路径,当代大学生由于在特殊的成长环境背景下,也有其当前时代的多元化和个性化需求,对引导其健康成长具有现实意义。“双工联动”学生社区服务,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有效搭建学生成长平台,强化服务育人功能,使学生社区服务朝着多元化、个性化方向发展,成为创新高校学生管理与服务体系、在助推大学生成长成才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常子龙.中国高校学生社区管理研究——以南昌大学为例(硕士论文)[D].南昌大学,2014.
[2]方婷.高校学生社区管理研究(硕士论文)[D].浙江师范大学,2006.
[3]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
[4]金竹心.社区建设的能力、作用和策略[J].社会,2000(9):27-30.
[5]杨英洵,徐钦桂.公共管理视角下高校学分制学生教育管理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6(22):13-14.
[6]成洪波.高校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实践机制探析——以东莞理工学院为例[J].社会工作与管理,2015,15(5):33-38.
[7]劳丹.社会工作介入高校学生工作建设的实践探索(硕士论文)[D].华中师范大学,2013.
[8]张燕婷,成伟.高校学生社区服务的社工介入:理念、原则与路径选择[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8(5):152-156.
[9]朱海龙,杨韶刚.高校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策略分析[J].高教探索,2014(3):154-158.
社会工作论文范文6
【关键词】社会工作;专业英语;教学特点
国家教育部关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目标中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为达到这一目标公共英语专业化改革势在必行。为服务经济建设,培养应用型人才,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必须紧密围绕行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英语技能的要求,强化就业导向和能力本位,不仅要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实际使用英语的技能,特别是用英语从事生产和业务活动的能力。社会工作源起于西方发达国家,是适应近现代工业社会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社会工作专业要培养具有基本的社会工作理论和知识,较熟练的社会调查研究技能和社会工作能力,能在民政、劳动、社会保障和卫生部门,及工会、青年、妇女等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福利、服务和公益团体等机构从事社会保障、社会政策研究、社会行政管理、社区发展与管理、社会服务、评估与操作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以往我们培养出的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既不能用英语进行专业知识交流,也不能用英语进行专业论文撰写。原因主要是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没有与学生的专业知识相融合,虽然学生有一定的通用词汇量,但专业词汇知之甚少;有一定的英语语言能力,但专业文章无法理解;有一定的口语能力,但无法就专业知识和专业信息与外国人士进行深入的交流和互动。为了能使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的英语能力达到用人单位需要,使他们的听力理解能力,口语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翻译能力更加精进需进行专业化改革。为培养学生学习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树立社会工作的价值理想,学习和掌握开展社会工作的技能与方法,使学生具备进行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与技能,掌握理论分析、实证研究、社会实践等多方面的基本能力。我们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改革:
1词汇教学中突出专业特点
词汇是语言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要充分重视词汇教学,突出社会工作专业词汇的重难点。社会工作专业中所涉猎的领域十分广泛,它包括:社会学、环境学、法学、医学、心理学、物业管理等等学科。所以对于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来说词汇量的大小直接关系着他们在未来工作中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词汇的记忆并非一蹴而就,它是一项日积月累的长期工作,教师要动脑筋想办法提高学生的专业单词量。以下举几个例子说明社会工作专业词汇涉猎面之广。预防贫穷协会theSocietyforthePreventionofPauperism社会排斥SocialExclusion社会融SocialIntegration社会统计分析与SYSTAT应用SocialStatisticsAnalysis&SYSTATApplication文化社会学CulturalSociology宗教社会学SociologyofReligion社会心理SocialMentalState人在情境中PersoninSituation社会学研究方法ResearchMethodsofSociology国外社会学学说SociologicalTheoriesintheWest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SocialSecurity&SocialWelfare个案管理CaseManagement抚养儿童家庭补助计划AFDC给养照顾FosterCare公益金CommunityChest家庭辅导FamilyCounseling弹性照顾FlexCare改革立案ReformLegislation人在环境中Person-in-Environment
2教师要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要想给学生一滴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课程的专业化决定了教师必须相应地专业化。英语教师有语言的优势,然而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却是短板,要想社会工作专业英语专业化英语教师首先要成为社会工作专业的专业人士。要鼓励教师结合自身的兴趣和优势,选择社会工作专业进行学习或接受培训,与本校的专业学科教师进行不断地学习和有效地交流。英语教师更要发挥自身的语言优势,广泛收集国外原版社会工作专业文献资料,不断学习国外的专业知识,紧跟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趋势。此外,教师还可以不断丰富自身的社会实践经验,参与到实际的社会工作案例中,在教中学、在学中教,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
3教学中切实以学生为本
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英语教师始终要以学生为本,在课程设计和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求技欲、求职欲。设计较为真实的社会工作教学情境和教学活动来激发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英语教师要深入研读教学大纲,认真剖析教材,进行有效的课程设计,按照整体建构的思想和各单元的主题精心组织教学,突出社会工作专业的重难点。同时还要做到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展开合理有效的教学,使学生始终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
4教材建设迫在眉睫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材是教学的利器,教材的建设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课程建设的成败。社会工作专业英语课程专业化的改革同样要高度重视教材的建设。好的教材是难易相容,重点突出,体系清晰的,通过教材的学习能使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口语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翻译能力更上一层楼。所以在教材的编纂上要下苦功夫、狠功夫。
【参考文献】
[1]朱枫.国内项目教学法的研究———兼谈项目教学法对中国外语教学的适用性[J].教育理论与实践(学科版),2010(9).
[2]蔡基刚.ESP与我国大学英语发展方向[J].外语界,2004(2).
[3]龚亚夫,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社会工作论文范文7
社工专业国际化的前提是专业交流无国界,也就引出了英语作为国际间交流中介语的重要性的论题。通用英语不能很好满足专业性强的话语交际需要,因此产生了专业英语或专门英语(也称,特殊用途英语)的概念。各行各业因其特定的专业知识、行业规范及从业习惯不同造成各领域英语具有不同特点。对应各学科的专门英语———简称ESP(English for Special English)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学习者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按行业需要使用英语;二是教学内容的学科专门化。ESP是在二战后随着各国间的科技、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增多而逐步发展起来的。20世纪60年代后期出现了关于专门用途英语的著作;20世纪80年代开始涌现一大批研究ESP的论文和专著。与此同时,我国开始尝试在一些外语院系开设“科技英语”课程,其实是ESP在我国的另一种叫法而已。ESP是应用语言学范畴中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它的产生源于三个因素的共同作用: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语言学研究发展推动和教育心理学对学习者和学习过程的关注。ESP理论最初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体现的是功能主义语言观。20世纪80年代,ESP研究趋于全面系统化,随后ESP教学在世界各国迅速开展,英语学习目的开始由单一转为多样化,以满足不同类型的学习者需求。
Stre-vens认为ESP有四个特征:一是需求上满足特定的学习者;二是内容上与特定专业和职业相关;三是词汇句法和语篇上放在与特定专业、职业相关的活动的语言使用上;四是与普通英语形成对比。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教学主张,ESP具有跨学科的特点,它不仅涉及语言本体和语言学相关理论,还涉及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其教学目的是帮助学习者掌握特定领域的实际语言运用技能。总体而言,EPS教学组织方式具备三大特点:一是教学目标明确;二是以学习者的学习需要为基础;三是注重语用能力的培养。刘润清曾指出,“将来的英语学习不再是单纯的英语语言的学习……将来的英语教学越来越多地与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或某一学科结合起来……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将成为21世纪英语教学的主流。”教育部2004年制定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提到,“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这标志着大学英语教学中心已开始朝ESP方向转移。按照《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大学一二年级为基础英语教学阶段,三四年级为应用提高阶段,该阶段中各高校结合自身专业开设相应的ESP课程。
二、社会工作英语教学现实与建议
作为ESP分支下的具体学科,社会工作英语教育与其他学科英语教学一样,有自身特点和实施缺陷。目前我国很多高校都顺应社会工作国际化发展和ESP教学改革的需要,开设了“社会工作专业英语”课程,但学科发展的最大一个障碍是专业教材数量有限和教材质量参差不齐。专业英语教材的重要性体现在:它们是专业语言的来源;它们能够支持学习展开;它们能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者积极性;它们也是一种有效的参考资源。社会工作专业英语教材及相关辅导用书目前在国内尚处于空白状态,有些院校采用国外相关原著,但该类书籍多艰涩难懂,生词量大,相较于我国本科生整体英语水平来说阅读难度大、理解不易,且其内容为国外社会工作发展的介绍、研究,与社会工作中国本土化发展几无关联,学生难以理解掌握。尽管有个别院校根据自身教学实际编写了社工专业英语简易教材,但因其基础狭窄,无法在全国社会工作专业中推广开来。社会工作的专业英语参考书籍应当保证最大限度地向社工专业学生提供对他们有意义的真实语言材料,其中涉及的术语、词汇、语法、例句都应与具体社会实践相结合,充分满足学习者将来工作中的实际需要。鉴于此,社会工作专业英语教材的编写可以参照当前国内外各类通用英语教材编写方式,即利用语料库选取语境词汇、短语和句型进行教材文本编排。
在现代语言教育和教材编写研究领域,语料库的地位和作用越显重要。语料库语言学为研究ESP提供了新方法,比如,Thrustun和Candlin认为,语料库语言学对ESP专业词汇的研究和教学很有帮助,另一方面,ESP研究也丰富了语料库语言学的内容,二者相互促进。研究社工专业英语的目的主要是发现在社会工作这一特定行业中英语的语言特征,其中最有效的研究方法应当结合专业实际,所以,以自然语言为研究目标的英语母语语料库是最好的研究工具。社工专业英语教学中所涉及的术语、组织机构、法律条款、背景知识等内容均可以利用大型英语语料库进行信息搜索、后期加工,从而更好满足学生专业理论学习和今后工作中的实际需要。另外,社会工作专业英语教育的定位应结合社会工作的实用性和多样性,以专业知识传授为主,英语作为桥梁,而不能完全照搬通用英语教学的所有模式。同时,它也必须区别于用母语讲授的专业课程———既不能是“英语综合阅读”或者“英语泛读”课程,也不能是“翻译课”。社会工作专业英语教育的优势在于它可以帮助学习者利用语言便利获取更多更新的专业资讯、提高学术交流能力、拓宽工作思路。
三、结束语
一、问题取向的流动儿童研究和实践
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民工家庭迁移成为人口流动新的趋势,大批适龄儿童随其父母进入城市,成为“流动儿童”。流动给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带来了新的风险和问题。学术界针对这一现象,展开了大量的研究,除了详实地描述流动儿童的生活和生存状况外,还深入地探讨了流动儿童在教育、社会融合、卫生保健等方面的问题。然而这些数量庞大的研究,主要都是“问题取向”的(deficit-orientation),也即是将流动儿童本身视为一种“社会问题”而提出,无论是研究者、实践者还是社会政策制定者将注意力大多放在流动儿童面临的问题上。“问题取向”视角影响下的流动儿童研究大都聚焦于儿童及其家庭的劣势,与此相对应的干预实践和社会政策的焦点也在于如何帮助流动儿童解决他们的问题,缓解其不足。无论采取何种模式(社会捐助或者政府帮扶),“问题取向”下的实践和社会政策的基本做法都是期望透过他者的救助,来实现流动儿童生活、学习环境的改善,从而实现流动儿童教育公平、社会融合和个人发展。这种实践和政策干预具有以下的特点:
(一)是补缺型和补救型的1994年和1995年,《天津教育》和《中国教育报》率先刊发了两篇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文章,这激发了教育部流动人口适龄儿童就学状况的调研,也为1998年联合颁布的《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提供了现实依据。其后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条例,以及近年来大量的社会组织投入到流动儿童社会服务,均是在将流动儿童视为问题的研究的基础上,政府或社会作为流动儿童条件改善的关键性力量而不断地得到强化。
(二)是分散化和孤立化的补缺型和补救型的特点,注定“问题取向”的干预和实践的分散化和孤立化。笔者以“社会工作”和“流动儿童”为篇名在中国期刊网上搜索到的5篇论文,主题分别是流动儿童社会融入与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心理健康与社会工作、流动儿童问题与社会工作回应、流动儿童学校和家庭教育对社会工作的启示。这些干预实践明显呈现分散化和孤立化倾向,缺乏从系统的角度来考虑。这导致仅仅将社会工作作为一种方法,单纯强调个案、小组和社区工作在流动儿童服务中的应用,从而陷入了“方法为本”和“工作者为本”的陷阱中。①
(三)儿童主体性缺乏如前文所述,问题取向的干预实践和社会政策特别强调外界的介入,如:政府、非政府组织、社区、学校等,往往忽视了儿童的主体性,导致干预动力不足,造成很多干预不能发挥有效的作用。这使得我们一方面质疑政府政策和社会工作的有效性,另一方面流动儿童面临的各种问题并没有缓解。所以,本文认为问题取向的流动儿童干预实践和政策,不利于充分发挥流动儿童及其生态系统的主体性,这对于增强儿童抵抗流动所带来的风险的能力,是不可持续性的。儿童抗逆力作为一个社会工作新的实践模式,可以有效地避免问题取向下的研究和实践所带来的问题。
二、儿童抗逆力与社会工作实践
(一)儿童抗逆力:儿童研究从问题取向到优势视角的转型抗逆力(resilience,又翻译为弹性、复原力、心理韧性)研究的兴起与学者对风险(risk)的关注有关。在儿童和青少年研究中,风险用以形容表现不符合主流价值规范的学生,如:失学、犯罪、疾病等。早期的研究者主要采用“问题取向”的分析范式,关注风险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往往认为部分儿童在风险中所展示出的良好适应模式是非典型的,因此并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随着研究的深入,问题取向研究范式受到了学者的批判,认为由于聚焦到儿童及其环境的消极因素,容易造成问题化倾向,对儿童或者青少年的发展反而会造成不利的影响,如:有学者指出将儿童标签化为“精神分裂症儿童”比其行为偏差本身还要严重。①正是因为问题取向研究范式的不足,抗逆力理论由于采用一个全新的视角———优势视角(strengthperspective)———引导研究者关注风险中个体的资源或优势,从而实现了范式的转换,激发了预防和干预的全新理念。对有抗逆力的儿童的研究也随后展开,如:加梅齐和鲁特(Garmezy&Rutter)通过追踪研究发现,大多数的儿童,尽管生活在高危的环境中,仍然发展为健康的,符合传统意义上的“成功”的年轻人②;韦尔内和史密斯(Werner&Smith)认为大多数儿童具有自我矫正的倾向(self-rightingtendency),即使在逆境中,仍然能够发展出能力、自信和照顾等技能。③儿童抗逆力成为困境儿童研究和干预的新范式。儿童抗逆力概念在四十多年的研究历程中,也发生了演变。儿童抗逆力最初被视为个体抵抗逆境的固定品质,主要是指在个体发展过程中提升其适应高危环境的成功的适应力。④但有学者认为抗逆力并不是一种要么有,要么没有的固定品质,儿童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或多或少都具备一定程度的抗逆力。⑤鉴于此,有学者将儿童抗逆力视为儿童成功适应的结果⑥或者是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相互博弈的过程。⑦虽然抗逆力的概念还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但是其核心始终包括三个部分:暴露在困境中;抵消困境影响的资源或者优势的出现;展示积极适应结果。⑧所以,本文认为儿童抗逆力是指儿童在逆境中依靠自身和环境系统的资源或优势,克服困难,展示积极适应结果的能力。这种能力受到个体和外部环境系统的影响,并且在儿童生命的不同阶段表现出不一样的形式。
(二)儿童抗逆力视角下的社会工作实践20世纪80年代,儿童抗逆力研究者开始尝试将研究成果用于推动高危儿童或青少年的干预和预防计划,如:抗逆力在学校教育和精神健康服务传递中的应用等。有学者就提出抗逆力研究是对教育、青少年服务和以优势为本的社会工作的真正回馈,它给那些为儿童、青少年和家庭服务的工作者提供了以研究为本的答案:找出能够促使青少年的保护性因素,即可以促进青少年在面对压力、不利和创伤之时健康和成功发展的发展性支持和机会。⑨儿童抗逆力视角下的社会工作实践具有不同以往的干预理念、干预系统和干预原则。首先,在实践理念方面,儿童抗逆力视角下的社会工作实践聚焦于寻找困境儿童内在能力和系统优势。有学者认为青少年抗逆力的核心理念是:高危青少年可以做得到、所有的个人都有内在的抗逆力、人和地方可以创造差异、言传身教胜于一切、所有的工作都是以我们对内在能力的信念开始的。①这种对儿童自身能力、资产的关注,直接回应了儿童时期的发展性任务,这同减少儿童暴露在逆境中的危险一样,都可以有效地帮助儿童克服发展中的挑战。其次,在干预系统方面,儿童抗逆力视角下的社会工作实践系统为儿童生活的所有系统。早期的儿童抗逆力提升实务计划,很多干预计划都在学校推行。因为儿童在学校呆的时间很长,所以学校是实施支持儿童和协助儿童克服环境压力的干预计划的极佳场所。在学校推行抗逆力干预计划,能够有效地推动儿童抗逆力的提升,并取得明显的效果。②随着抗逆力研究从个体取向逐步向系统取向转变,有学者就指出,没有任何一个单个的系统或者实践能够推动儿童抗逆力的成长,成功的实践的关键因素是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和实践地点的优势和劣势,制定出整合传递系统。③这种整合性的服务系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儿童所处的系统出发,从多个层面———学校、家庭、社区———实施干预;二是儿童抗逆力提升实践应该与现有的儿童服务相整合(如: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等)。再次,在干预原则方面,儿童抗逆力视角下的社会工作实践遵循综合的行动原则。儿童抗逆力理论要求社会工作者在服务中遵守以下原则:在干预基础方面,关注与儿童相关的理论和研究证据,强调理论和经验研究的结合;在干预方法方面,认为儿童发展面临的消极因素的减少和积极因素的提升同样重要;在干预目标设定方面,关注干预儿童所处环境的影响,将干预目标和儿童的背景有效地整合;在干预手段方面,提供整合的而不是碎片似的服务,提升干预的可持续性。④#p#分页标题#e#
三、“抗逆小童星”:一项提升流动儿童抗逆力的社会工作实践
(一)项目简介
“抗逆小童星”是南京大学社会工作硕士(MSW)教育中心与南京市建邺区民政局共同合作的“增强儿童抗逆力实务项目”,服务时间为2010年10月—2011年10月。1.项目实施社区基本情况南京市建邺区HY社区,现有居民4015户,10562人,该社区主要是失地农民安置社区,整体收入水平偏低。HY社区内有一所外来工子弟小学,兴办于1999年,校舍在HY社区居委会楼上,共两层楼,整个学校没有操场、图书室等基础设施,只有一间活动室,供学生课间休息使用。该校共有学生600名,教师11人。由于南京市建邺区2005年逐步实施“将流动儿童纳入公办教育”的规定,该校规模不断缩小,且将于2012年上半年停办。所以,对于在这一学校就读的流动儿童而言,他们面临的困境更突出,选取该校作为抗逆力提升实务项目的实施地,比较合适。2.服务对象基本情况“抗逆小童星”项目组通过前期评估,选取其中100名流动儿童参加“抗逆小童星”抗逆力提升社会工作实践活动。服务对象的基本情况为:男生占64.0%,女生占36.0%;平均年龄为12岁;农村户口占84.2%,非农户口为15.8%;父母文化水平较低,在高中及以上的分别为19.1%,8.5%;家庭经济条件较差,比较好或者好的仅占16.1%;流动儿童父母职业等级相对较低,大多数都是非正式就业,职业类型主要是卖菜、清洁工、卸货工等。
(二)提升流动儿童抗逆力的社会工作实践:理念、评估和干预策略
1.理念:生态系统理论与优势视角结合下的整合型社会工作20世纪70年代,社会工作领域中生态系统理论(EcologicalSystemsTheory)得到广泛应用,其对个体和环境系统双重聚焦的整合视角,挑战了传统社会工作实践中个体心理聚焦的视角。生态系统理论是强调个体和社会系统之间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一种思考和组织的知识系统,其认为人类的发展不是在真空中,而是个体与社会、物理环境、阶层和文化环境连续交换的产物,并且依赖于服务使用者的参与和分享。①该理论认为个体发展的生态系统共分为四个部分:微观系统(micro-system)、中系统(meso-system)、外系统(exo-system)和宏系统(macro-system)。②生态系统理论对系统之间互动的强调,使得“人在环境中”的核心概念得以复苏,为整合型的、通用的社会工作实践模式奠定了基础。20世纪80年代,社会工作领域中优势视角成为新的范式,其被广泛应用于儿童福利、家庭和老年人服务中。优势视角聚焦于服务对象的资产(asset)或优势,关注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相互协作,而不是社会工作者作为专家的角色来主导干预活动,同时干预任务也转变为协助服务对象发现和增强他们潜在的能力,从而在逆境中成功地获得发展。③抗逆力作为优势视角的基本信念之一,自然也成为社会工作实践的主题。20世纪90年代,将生态系统理论和优势视角整合在一起,越来越成为社会工作实践的主流模式④,此时期兴起的抗逆力提升实践,就是生态系统理论和优势视角结合的产物。受这一社会工作实践理念的启发,本文将流动儿童问题置于广阔的社会文化和制度背景下予以审视,将流动儿童抗逆力视为特定环境中各种力量互动的结果。图1反映的是优势视角下的流动儿童生态系统:一方面流动儿童抗逆力直接受到微观系统中家庭、学校和邻里的影响,宏系统中的社会文化、社会制度和政治经济状况以及外系统中社会服务组织、基层政府、社工高校也会间接地影响流动儿童;另一方面流动儿童抗逆力还是各种力量互动的结果,如:系统之间的互动,或者是系统内部的互动。无论是系统本身还是系统内部或系统之间的互动,均包含影响流动儿童抗逆力水平的保护因素和危险因素(优势/劣势)。生态系统理论和优势视角结合下的整合型社会工作包括两方面的整合:一是系统整合,充分考虑宏系统、外系统、中系统和微观系统对流动儿童的影响以及各组成部分的优势/劣势,发掘流动儿童及其环境系统的主体性;二是方法整合,从流动儿童及其系统的优势/劣势出发,综合应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专业社会工作方法,而不是专注于外部干预,割裂地考虑哪些适合个案工作,哪些适合小组工作,哪些适合社区工作。
2.评估:流动儿童抗逆力及其危险/保护因素的评估在抗逆力研究和干预过程中,对服务对象及其环境系统危险/保护因素的界定和评估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流动儿童宏系统作为其成长和发展的背景,基于个体维度的抗逆力—易感性(vulnerability),系统维度的危险—保护因素两个维度,评估流动儿童个体及其外系统、中系统、微观系统的优势和劣势。①具体结论如下:
(1)个体抗逆力—易感性方面。流动儿童在面对风险时具备一定程度的抗逆力,但是54.3%的流动儿童的抗逆力水平较低,也就是说超过一半的流动儿童抵抗风险的能力较差,具有明显的易感性。具体而言,流动儿童的乐观感明显好于归属感和效能感,低水平乐观感的流动儿童占9.1%,而归属感的低水平率为26.8%,效能感为34.8%。这说明流动儿童对自我和周围现状积极的认知能力,明显高于其对环境的归属感,而流动儿童对自我生活的管理能力是最差的。
(2)系统危险—保护因素方面。流动儿童生活系统中保护因素较少,危险因素较多。流动儿童生活系统中无论是危险因素还是保护因素主要集中于微观系统,中系统和外系统的作用不够明显,系统之间的互动和连接也较少,这更恶化了流动儿童的生态系统。通过分析可知,直接的保护因素包括:连续的家庭照顾、父母稳定的婚姻关系、较好的父母关系、较高的学业期待、较高的班干部担任率、良好的同辈关系;直接的危险因素包括:家校合作较少、父母较低的文化水平、较差的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居住方式、粗暴的教育方式、较少鼓励子女能力发展、较少参与子女生活、家庭文化氛围不足等;潜在的保护因素有:社会服务组织、社区居委会、社会工作高校;潜在的危险因素有:社会支持因素缺乏等。
3.策略:危险聚焦/资产聚焦/过程聚焦流动给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带来一系列的压力事件。已有研究表明,如果儿童面临的危险因素较大,保护因素不能很好地调节危险因素的影响,则儿童有可能出现情绪失调、行为失范、反社会行为等问题;相反,如果儿童具有的保护因素能够有效地调节危险因素,则儿童即使是在逆境下,同样能够获得良好的适应结果。流动儿童抗逆力提升的主要目标就是:增强儿童个体和系统的保护因素、减轻儿童个体和系统的危险因素。抗逆力为本的儿童干预实践,提供了一个干预的替代性框架,聚焦到儿童生活系统中的资源或者优势,通过建立儿童的保护网络和提升儿童能力,最大化儿童良性发展的可能。抗逆力提升综合起来有三种干预策略:危险聚焦策略(risk-focusedstrategies)、资产聚焦策略(Asset-focusedstrategies)、过程聚焦策略(process-focusedstrategies)。①本项目综合应用了这三种策略,提升流动儿童抗逆力,如图2所示。#p#分页标题#e#
(1)危险聚焦策略,聚焦到减少或预防危险因素及其影响,主要涉及微观系统的干预。这是指减少儿童暴露在危险中的经验,针对流动儿童而言,主要是减少流动儿童家庭危险因素(亲子关系链接不够、父母投入子女生活较少等)、流动儿童学校和社区危险因素(较低的学业成就、单一的成就来源、社会支持缺乏等)。本项目采取的干预方法有:针对家庭危险因素,实施的方法有推动儿童亲密关系的建立、增加父母投入子女生活的机会,比如:通过布置家庭作业的形式,让子女和父母共同完成;在结束和开始时举办庆典,邀请家长参加,共同见证子女的成长;针对学校和社区危险因素,则是增加儿童的学业成就,扩大其成就来源,比如:让儿童加入英语课外学习班、增加儿童上台表演的机会、扩大其资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