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谚语差异的研究论文(文化差异视域下的英汉谚语的对比研究)

2023-06-16 05:01:00 来源 : haohaofanwen.com 投稿人 : admin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中英文谚语差异的研究论文(文化差异视域下的英汉谚语的对比研究),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英文谚语差异的研究论文

谚语是流传于民间的一种言简意赅的话语,属于熟语的一种,其内容丰富,形式简单,多为一两个短句,既通俗易懂、口语性强且意味深远、流传广泛,是语言词汇系统中的重要部分,有着增加语言生动性和鲜明性的作用。谚语作为一种语言中最具民族特色的组成部分,在其形成、发展和使用、完善的过程中凝聚着一个民族独特的地域特征、生活习俗、民族心理、历史渊源等多种文化方面的因素,现已成为一种语言形式上的文化符号。由于谚语带有其所属民族的文化背景与特性,因此不同文化系统中产生的谚语也就具有了一定的差异性。

英语和汉语属于完全不同的两种语言系统,但是在各自的语言中,都有相当一部分的谚语存在(英语中称为proverb),这些谚语从来源、语言结构、文化内涵、地位作用等方面都存在着多方面的相同和相异之处,本文将目光放在英汉两民族的文化差异的视域下,对英汉谚语的异同作出对比分析。

一、英汉谚语的相同性

各个地域民族的生活共性使得人类在语言表达和思维形式上形成了跨越时间和地域的共性,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的语言和文化的相互作用关系实质上是反映了一种深层次上的“人类共性”。英语和汉语虽然分属于不同的民族,但两个民族都具有一些相同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反映在语言系统中,我们可以发现英汉谚语存在着其他很多相同之处。

1、谚语的来源基本相同

在正式的文字出现之前,谚语就因其易记易懂、流传广泛等特征成为人类的传递知识和文化主要途径之一,谚语的产生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古巴比伦,当时的苏美尔人用楔形文字记录了古代的谚语,可见谚语的历史悠久和重要作用。汉语中有关谚语的最早记录是在夏商时代,英语中的谚语最早记载则是见于八世纪。谚语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其来源主要有人类的生产生活经验、神话和寓言故事、文学作品和历史典籍、外来语言等几个方面,在这一点上,英汉谚语是有着相同之处的。

首先,谚语是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内容几乎涵盖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经验的总结。汉语中有不少气象谚语,有预报天气的作用。这些气象谚语中,有根据天气现象总结而来的:如“日落西北满天红,不是雨来就是风”、“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也有通过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性和行为来判断天气情况:如“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等等。汉语中还有很多农谚,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宝贵经验,其中有根据农历二十四个节气来判断农作物的播种和收获的:如“白露早来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小满前后,种瓜种豆”、“秋分谷子割不得,寒露谷子养不得”等;也有说天气的变化对农作物的长势和收成造成影响的:如“立夏刮阵风,小麦一场空”、“立秋有雨样样有,立秋无雨收半秋”等。在英语中,也有不少生活经验之谈,如“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译:一天一苹果,医生远离你。)、“Do not put all your eggs in one basket.”(译:不要把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A close mouth catches no flies.”(译:病从口入,祸从口出。)、“Be honest rather clever.”(译:诚实比聪明更重要。)、“Believe not all that you see nor half what you hear.”(译:眼见的不能全信,耳闻的也不能半信。)等等。这些谚语普遍都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劝诫性,不仅是能够反映出创造谚语的人民群众的需求和理想,而且对后人的生活和行为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其次,英汉谚语有一部分是源自民族历史早期的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古希腊罗马神话对西方文化的影响深远,英语中有不少来自希腊罗马神话的词汇和谚语,比如“Without Ceres and Bacchus,Venus grows cold.”在罗马神话中, Ceres是掌管农业和谷物的女神,Bacchus是酒神,Venus是爱神,这句谚语表面意思是没有Ceres和Bacchus的陪伴,Venus会感到寒冷。其实际含义是:没有物质基础的温饱,就难有甜蜜的爱情;又如“There is many a slip between the cup and the lip”这一谚语也来自希腊神话。一位哲学家认为人可以预言未来的,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他倒了一杯酒, 并预言说:“我将喝下这杯酒。” 话音刚落,一头熊闯了进来把他咬死了, 而他的酒仍然放在桌上。这个事例是对哲学家这种观点的有力嘲讽。谚语表面含义是“杯子到口, 还会失手”,事实上指的是一件事情的功败垂成。另外,《伊索寓言》在西方世界家喻户晓,英语中的不少谚语来源于此,比如“The camel going to seek horns lost his ears”这是伊索寓言中的一个故事,一头骆驼嫉妒牛长有双角,就去求宙斯赐它一对角,宙斯对它的愚蠢要求很生气,不仅没有赐给它双角,反而撕掉了它的两只耳朵,此谚语的含义即“骆驼求角不得,反失去了双耳。”又如“More haste,less speed.”(译:欲速则不达)、也来自《伊索寓言》。中国民间传说和神话也为谚语的形成提供了一些素材,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雷公打豆腐、专找软的欺”,还有来自民间寓言的谚语,如“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等等,虽然数量不是很多,但基本上都简单易懂、意义深远,在群众中流传很广。

第三,谚语来源于文学作品和历史古籍。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浩如烟海的文学名著是谚语的一个重要来源,比如源于《诗经》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源于《论语》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三人行必有我师”,源于《后汉书》的“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源于《三国演义》中的“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万事具备,只欠东风”,源于《红楼梦》的“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源于《西游记》的“孙猴子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猪八戒倒打一耙”等等,还有一些谚语和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和重要事件有关,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意蕴,比如“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就涉及到了三国时的历史,意在说明十分明显的野心;又如“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这句谚语源于鸿门宴时,现在用来说明说话和做事是别有用心;还有“情人眼中出西施”、“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等谚语都与历史典故有关。在英国,莎士比亚无疑是英国文学的一个高峰,其经典著作影响着英国文学的方方面面,作品中的不少名言流传至今,也是英语谚语的一个重要来源,比如源自《威尼斯商人》的“All that glitters is not god.”(译:并非发光的都是金子),源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Too swift arrivesas tardy as too slow. ”(译:欲速则不达),源于《麦克白》的“What's done is done and can't be undone”(译:木已成舟,覆水难收),源于《仲夏夜之梦》的“The course of true love never did run smooth.”(译:爱情之路多崎岖),源于《哈姆雷特》的“Brevity isthe soul of wit.”(译:言以简洁为贵)等等。

最后,由于文化的交流和传播的影响,英语和汉语都从其他的国家和民族借鉴吸收了一些语言素材,有一些谚语是取材于外来语言。比如汉语中的来自于少数民族语言的谚语有蒙古族的“马在软地上易失前蹄,人在甜言上易栽跟头”,侗族的“干旱识好泉,艰难识好汉”,藏族“慢慢熬出来的茶味道好,慢慢讲出来的话意思明”等,都具有一定的民族特色。还有直接引自英语的“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条条大路通罗马”等。英语在发展过程中更是从包括希腊语、拉丁语、德语、法语、希伯莱语、阿拉伯语等许多语言中借取了大量的谚语,其大部分已经和英语相融合,但还是有些能找到其源头,如“Still waters run deep”(译:静水流深)、“Walls have ears”(译:墙中有耳、隔墙有耳)是源自法语;“Homer sometimes nods.”(译:荷马有时也会弄错)是源于《荷马史诗》,同汉谚的“智者千虑, 必有一失”;“All happy families resemble one another,every unhappy family is unhappy is own way.”(译:幸福的家庭彼此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幸)是源于俄国名著《安娜·卡列尼娜》等。

2、谚语包含有相同的道德观念。

英汉两个民族在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上的差异性十分明显,但依然存在着一些共同的评价标准,在人类普世价值的层面上能找到一定的对应关系,比如崇尚劳动、崇尚友情、提倡节俭、提倡勤奋等等,这些观念在谚语中有所体现。

汉语中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和英语中的“Diligenc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译:勤奋是成功之母)、No bees,no honey;no work,no money”(译:没有蜜蜂就没有蜂蜜,不工作就没有钱)都是强调勤劳的重要性;汉语中的“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和英语中的“Drop by drop the oceans are filled; stone by stone the walls are built.”(译:滴水汇大海,垒石筑高墙)都是强调坚持不懈和刻苦钻研的作用;汉语中的“活到老,学到老”和英语中的“By reading we enrich the mind,by conversation we polish it.”(译:读书使人充实,交流使人精明)都是强调学习和读书的重要作用;汉语中的“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和英语中的“Drunken days have all their tomorrows.”(译:今日花天酒地,明日穷困潦倒)、“From saving comes having.”(富裕自节俭中来)都是教育人们要借骄奢、尚节俭;汉语中的“朋友易得,知己难求”、“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和英语中的“Life without a friend is death.”(译:没有朋友,虽生犹死)、“A faithful friend is hard to find.”(译:挚友难寻)表明了英汉两个民族都有重视朋友、珍视友谊的传统;汉语中的“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满招损、谦受益”和英语中的“Complaceney is the enemy of study.”(译:自大自满是学习的敌人)、“A full cup must be carried steadily.”(译:杯满则溢)这些都是要求人们注意谦虚,克服骄傲。以上这些例子都说明英汉两国在道德观念层面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在研究和学习谚语的时有时可以从语句的对应性入手。

二、英汉谚语的相异性

英汉谚语虽然有上述的一些相同之处,但毕竟是处于两种不同的文化和语言体系,差异性实则更加明显,明确二者差异的原因和表现之所在,对谚语的学习和翻译都是不可或缺的。

1、生存环境导致的差异

英国和中国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存在着较大差异,英国是一个临海的岛国,人民的生活主要依靠海洋,渔业和航运业发达,因此英语中的很多谚语就和渔业、航运、海洋有密切关系,比如“Hoist your sail when the wind is fair.”(译:乘风扬帆)、“A smooth sea never makes a skillful mariner.”(译:不经风浪,难当水手)、“Fish begins to stink at the head.”(译:鱼要腐烂头先臭。其比喻意义与汉谚“上梁不正下梁歪”的意思相似。)、“Never offer to teach fish to swim .(译:不要教鱼儿游泳。比喻意义是“不要在内行人面前卖弄自己”。相当于汉谚“不要班门弄斧”)纵观以上四条谚语都是与海洋有关。另外,由于英国是海洋性气候,常年多雨,因此在语言中也形成了一些和天气有关的谚语,如:April weather,rain and shine both together.(译:一边日出一边雨,晴雨无常四月天),A misty morning may have a fine day.(译:早晨有雾露,可能是晴天)。而中国地处大陆板块中央,复员辽阔,土地肥沃,适合农耕,农业是中国人民主要的物质来源,所以中国谚语中的农谚占相当大的部分,对农业生产劳作起指导作用,除了上文中举的关于节气、天气和农耕关系的谚语之外,有些赞美勤劳,劝诫懒惰的谚语也和农业有关,比如“人勤地生宝,人懒地生草”、“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另外,农耕需要充足的水源,所以中国人与河流的感情很深,日常生活中就也形成了一些与河流有关的谚语,如“不到黄河心不死”、“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今人换旧人”等。

2、宗教信仰导致的差异

基督教是很多西方国家的主要宗教,渗透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很多西方人信奉上帝是唯一的神,信仰基督耶稣,以《圣经》为行为指导,很多宗教教义和宗教故事都转化为谚语在生活中流传,上帝、基督、魔鬼等意象经常出现在谚语中,比如“Cast not the first stone.”(译:欲责他人,先思己过)、“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The prosperity of fools shall destroy them”(译:愚人贪图安逸,必害己命)、“God hel ps those  who help th emsel ves”、“The devil lurks behind the cross”(译:魔鬼藏在十字架的后面)等。中国的宗教信仰比较复杂,主体上是由儒、释、道三种构成。佛教传入中国已历经千年之久,教徒分布广泛,寺庙僧侣众多,中国的谚语中不少涉及佛教词汇,有的则佛教经书中的直接引用或改编,比如“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平日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等。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起源于1800多年前的东汉时期,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汉语中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怕凡人心不诚”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都来自于道教。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从儒家经典教义“四书五经”中生发出的谚语不在少数,上文中有所提及,另外因儒家思想的影响而形成的有关济世爱国、人伦道德的谚语还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严以律已,宽以待人”、“君子一言,快马一鞭”等等。

3、价值观导致的差异

价值观是一个人对周围事物的意义和重要性进行评判的总的看法和评价。同一民族的整体价值观有着趋同之处,和其他民族又有着相异之处,中西方人的价值观体系是存在着很大差异的。比如英国人崇尚个人主义,有着较强的隐私和独立的观念,所以有“Do not put your finger in the pie.”(译:不要多管闲事)、“Self-preservation is the first law of nature.”(译:自我保护是世间第一法则),这些就是典型的个人主义的处世哲学,相比较而言,中国人更重视集体,有着较强的家国意识和人伦意识,因此很多谚语都是强调家庭和人伦意识的,比如“众人拾柴火焰高”、“单丝不成缕,独木不成林”、“父母在,不远游”、“积谷防饥、养儿防老”等等。又如传统的中国人对待爱情婚姻没有自主权,而且认为妇女地位低下,要依靠丈夫,对妇女的忠贞也有着严格的规定,因此就有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忠臣不事二君,贞妇不嫁二夫”、“娶到的媳妇买到的马, 由人骑来由人打”;而在英国,爱情是神圣和自由的,“Love can not be compelled.”(译:爱情不可强求),对妇女也十分尊重,女权意识很强,谚语中有不少赞美妻子的话,如“He that will thrive must first ask his wife.”(译:要想事业兴旺, 先向妻子讨教)、“The wife is the key of the house.”(译:妻子是治家之关键)、“A cheerful lwife is the joy of life.”(译:妻子快乐则全家快乐)等等;再如,西方社会商品经济发达,人们对于利益更加看重,竞争意识也很强,而中国则更看重感情,崇尚中庸之道,因此英语谚语中有“Keep up with the Joneses.”(译:努力赶上富邻居,争强比阔)、“Beauty is potent,but money is more potent.” (译:美貌固有力,金钱力更强)、“Money is the key that opens all doors.”(译:金钱是开启任何一扇门的钥匙),而汉语谚语中却有很多是与之相反的,比如“难得糊涂、与世无争”、“枪打出头鸟”、“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等等。

4、风俗习惯导致的差异

由于谚语多源于生活,所以必然带有一定的民俗特点和审美趣味,最典型的莫过于不同民族对于动物所表现出的民族感情色彩上的差异。

狗在英国是受人喜爱的宠物,被视为忠诚的伙伴,所以英国人要表达“要像对待你自己的朋友那样对待我的朋友”这类意思时,会说“Love me,love my dog.”(类似于汉语中的“爱屋及乌”);在英国人眼里,狗老如人老,变得审慎、稳重而又富有经验:“If the old dog barks,he gives counsel.” (译:听到老狗叫,一定有情况);其他的还有“Every dog has its day.”(译:凡人皆有得意日)、“A good dog deserves a good bone.”(译:好狗应得好骨头,有功之人应得奖赏),这些谚语中直接以狗来喻人,且都是褒义色彩,可见英国文化对狗的喜爱。而在中国人眼中,狗有着卑微低贱、仗势欺人、阿谀奉承等特点,所以很多带有贬义色彩的谚语中常出现狗的身影,比如“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狗眼看人低”、“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等,无一不含有对狗的批判态度。

在英国,狮子是百兽之王,是力量和权威的象征,一个勇敢、威武、强壮的人常被誉为“The Lion-heart”,英语谚语中有“A barking dog is better than a sleeping lion.”(译:吠犬虽恶,好过睡狮)、“Beard the lion in his den, 指在狮穴捋狮须,其喻义为敢于当面抗拒,都提及到狮子的特点;而与之相应的,汉语中更加崇拜老虎,认为老虎才是山林之王,是凶猛、力量的代表,比如“老虎屁股摸不得”、“人凭志气虎凭威”,另外涉及老虎的谚语还有“虎毒不食子”、“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等等。

中国人自认是龙的传人,龙在中国是一种神圣、高贵、有无穷威力的动物,曾一度只有皇帝才可用到这一称谓,代表权贵和吉祥,因此,含有龙的汉语谚语大多是褒义的,如“二月二,龙抬头,妖魔鬼怪犯了愁”、“宁养一条龙,不养十个熊”,而在英语中,龙是一种凶残、丑恶的反面形象,“dragon death”一词意指争斗的根源,“You can not bread the dragon in his lair.”(译:凶龙在穴,切莫轻举妄动,类似于汉语中的“不要再太岁头上动土”)。

另外,对待其他事物,中英两个民族也有差别。比如对待酒,英国是一个爱酒的民族,甚至成为用餐时的一道必不可少的菜肴,正规的西餐必须备有开胃酒,所以才会出现“Bacchus has drowned more men than Nepture.”(译:酒神淹死的人比海神多)、“When wine is in,truth is out”(译:醉酒令智昏)来劝诫人们不要贪杯,不要贪图享乐;在中国,酒成为一种重要交际手段,一种团聚的象征,在庆祝节日、举办仪式和礼尚往来、请客吃饭时常见到酒,但不像英国人那样普及,所以与酒有关的谚语,大多带有交际和庆祝之意,如“酒逢知己千杯少”、“三杯和万事,一醉解千愁”等等。

三、结语

谚语,将丰富多彩的内容高度浓缩在简洁通俗的形式中在其所属的语言系统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的载体和缩影,通过对英汉谚语相似性和相异性的对比研究,不仅能够给英汉翻译和学习提供更好地指导意见,也能为外语学习者了解所学目的语所处的文化背景的打开一个窗口,既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西方文化,也有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


相关文章

专题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