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师论文(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3-09-03 14:52:00 来源 : haohaofanwen.com 投稿人 : admin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乡村教师论文(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乡村教师论文

杨俊琪

宁夏固原市西吉县第一小学 邮编756299

通过坚持立德树人,优化教师培训,加大队伍结构调整,加强教育科研,改进评价机制等措施,激发农村教师的奉献力、内生动力,提升农村教师职业的发展力、供给力和保障力,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问题,为振兴农村基础教育、振兴农村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开启了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的新征程。农村教育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性工程,教育兴则乡村兴。农村教师数量的基本满足,专业素养的显著提升,队伍结构的明显优化,待遇的有效保障,职业保障力的持续增强等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保证,是农村教育振兴的前提。自从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以来,国家制定了振兴农村教育的一些特殊政策,加大了对农村教育基础设施、硬件等方面的投资,也为农村教师制定了相关的乡村补贴、职称评定等照顾政策,使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

但是西吉县和红寺堡区两县区农村学校在教育观念、教科研水平、师资力量等方面与城区的差距依然存在,城区的优质教育仍然是广大人民的追求,问题的源头还是指向教师队伍建设。

一、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校的工作重心在抓教育教学质量,对教师队伍建设重视不够

多年来,学校的终极目标锁定在教育教学质量,学生的知识层次和各种能力确实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但是这种唯质量观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让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湛、爱岗敬业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为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做好服务。

(二)农村学校的培训相对滞后,不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统编教材在教学理念、教材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做了很大的调整,不进行系统地钻研和学习就不能很好地理解编写意图,不能很好地完成新课程的教育教学任务。农村学校对新教材教学方法的培训比较迟缓,部分教师仍然用老教法教新教材,这样会耽误教学改革的推进,会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

新入职教师中非师范院校毕业生占的比率比较高,他们没有经历正规的实习、见习,农村学校在人员紧缺的情况下直接安排新教师上岗,缺少岗前培训,缺少以老带新,既不利于新教师的成长,也不利于学校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教师队伍结构不够合理,造成了区域性师资力量的差异

1.专业教师缺乏,学科结构不合理。音体美微机等专业教师尤为短缺,个别农村中小学甚至没有,只能是其他学科的老师临时兼职。

2.优秀教师流失严重,偏远学校教师老龄化。部分农村学校比较偏远,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相对艰苦,即便是工资待遇优化也留不住年轻教师。年轻教师向城区学校单向流动的现象还是较为严重,造成了教师队伍结构上的不合理,这种不合理必然造成教育的不均衡。

(四)教科研活动仅为常规教研,不利于教师队伍的长足发展

农村学校经常组织一些学科的教学观摩、微型讲座等常规教研,也定期开展教师技能大赛等基本功训练,但是专题教研、主题教研、课题研究等更高层次的教研比较少,没有形成较强的教科研团队,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得不到长足发展。

(五)评价激励不到位,教师动力不足

农村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主要依据学科教学业绩,道德修养、政治素质、对学生的关爱等还不是评价教师的主要因素。评价方式比较单一,不够多元。除了绩效工资可再分配外,学校缺少可支配的其它资源,教师的积极性调动不充分。

(六)条件相对落后,缺少人文关怀

社会对教师的要求很高,但对教师的关怀还不太到位,很少深入调查农村教师的困难和需求。农村学校大多比较偏僻,信息相对闭塞,教学之余的娱乐也不多,生活单调,导致教师缺乏工作的热情与生活的情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七)过度依赖学校和教师,家庭社会参与不够

社会、学校、家庭是一个人接受良好教育的三大重要环境,谁都不能缺失,也就是说这三者对于一个人的成长都负有重要责任。部分农民因为文化程度低、农活忙而将孩子的教育过度依赖学校,跟老师的配合不够默契,对孩子的监管不到位,这样孩子受的教育是不完整的。社会各界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力度仍然欠缺,农村教育需要支持的方面还很多。

二、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

针对两县区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课题组就切实做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出如下对策:

(一)抓源头,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激发农村教师的奉献力

针对目前强重教学质量而忽视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各学校应采取果断措施,切实改变不利局面。首先应加强农村学校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注重选拔党性强、业务精、有担当、肯奉献的党员担任党支部书记,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其次多渠道、多层次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师德主题教育活动。第三,重视思政课教学,完善立德树人机制,促进师生共同成长。第四,严格执行师德师风建设的有关规定,严肃教师行风建设。要求广大教师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争做“四有”好教师,全心全意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将自己的毕生精力奉献于党的教育事业。

(二)优培训,搭建交流学习平台,提升农村教师职业发展力

目前正是国家统编教材的全面实施阶段,仍有好多农村教师对统编教材的编写意图、全新的教育理念、训练要点等理解运用不到位,这势必会造成学生发展的不平衡,造成教育的缺失。

要彻底改变这一困境,当务之急首先要安排教材培训,教研主管部门应制定相关培训方案,让教师接受系统的培训,了解新的育人理念,科学施教,摒弃落后的老教法。其次要加大培训力度,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习总书记说过“要加大对老少边穷地区教育的培养力度,要让乡村教师和基层教师受到专业培训。”为此,要建立健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机制,统筹优化“国培”“省培”“市培”“县培”计划。同时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加强校本教研,健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发挥各级名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引领和辐射作用,抓好学科专题、主题研修活动,发挥网络优势,积极开展线上研修与线下实践的有机结合,全面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三)重实效,加大队伍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提高农村教师编制的使用力

1.建立适应农村教育发展的教师编制动态调整机制。在各县区现有的事业编制总量内统筹调剂编制,根据农村学校岗位的特点,核定农村小规模学校编制比,让编制进一步向教学点、村小倾斜,重点保证紧缺学科教师,确保农村学校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对适合社会力量提供的工勤和教学辅助岗位,鼓励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

2.健全县域交流轮岗机制,深入推进“县管校聘”管理改革。落实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县管校聘”制度改革,完善教师聘任和岗位管理制度;完善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常态机制,打破教师交流轮岗的管理体制障碍;落实中小学校的用人自主权,完善学校治理结构,切实维护教师权益,实现学校与教师的双向选择,充分调动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最终实现优师优教。

3.落实优秀退休教师农村支教计划。根据健康状况,采取自愿的原则,公开聘用城镇退休特级教师、高级教师、名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并给予一定的补助。

4.制定教师“走教”保障政策。鼓励师资力量较强的城区、乡镇中心校教师到村小和教学点支教,尤其是紧缺学科,允许教师住宿在城区、中心小学,上课到村小、教学点,交通费由学校或政府承担,并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

5.加强定向公费培养机制。各县区要制定面向农村学校的师范生委托培养制度,高校和政府、学生签订三方协议,采取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等方式,精准培养本土化农村教师。同时抓好农村教师的培训,鼓励师范院校采取多种方式,长期跟踪、支持农村教师终身专业成长;倡导师范院校教师与农村教师组成学习共同体、研究共同体和发展共同体;把信息化教学能力纳入师范生基本功培养。

(四)强科研,促进专业成长,提升农村教师职业的供给力

各级教研机构应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教科研活动,通过校本教研、送教下乡、名师工作室、课题研究、教师基本功训练、教育教学观摩交流、教师技能大赛等,开辟在线同步课堂,发展教科研共同体、集团化办学等,为农村中小学教师打造一个长期、稳定、优质、高效的专业发展平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区域内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创建青年教师专项培养计划,师徒结对帮扶计划,形成强大合力,以达成全体教师的共同发展、学校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

(五)讲效益,改进评价机制,激发农村教师工作热情的内生动力

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评价教师最根本的标准,制定考核细则,完善中小学教师评价标准。将落实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课堂教学结构改革、优化教育教学方式、注重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等作为评价教师的重要内容,坚决克服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素质等片面行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保障学生平等权益。突出教育教学实绩,把认真履行教育教学职责作为评价教师的基本要求,引导教师上好每一节课、关爱每一个学生,激发农村教师工作热情的内生动力。

(六)多关怀,切实改善待遇,提升农村教师职业的保障力

1.加大改善农村教师待遇的力度。除了依法依规落实农村教师工资待遇政策之外,实施园丁关爱工程,每年度安排体检专项资金,组织农村教师在县级以上医院体检,对于条件艰苦的偏远农村学校,组织专家下乡巡诊,做好农村教师的定期体检和重大疾病的救助工作等。

2.加大项目建设投入,改善农村教师的住宿、生活条件。对符合住房保障条件的农村教师,优先安排保障性住房。制定、实施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计划,为城区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交流提供保障。

3.建立农村优秀教师奖励制度,对长期在农村工作并成绩突出的教师实施奖励,产生带动、辐射作用。

4.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关怀。统筹解决教师子女在城区上学等困难。地方教育工委要为大龄青年教师创设交往的平台,解决青年教师的婚姻问题。

(七)聚优势,倡导社会化办学,促生全社会的支持力

1.广泛宣传,提高全社会对教育的重视。动员企业、爱心人士通过募捐筹集资金、捐献教学设备、扩建学校等;聘用有一技之长的社会专业人士担任辅导员或专业课的教学服务工作。疏通渠道,引发全社会特别关注孤残儿童、留守儿童和单亲儿童群体,加大支持力度。

2.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实现家校共育。成立家长委员会,合作互助,达成共识,实现家校合一。定期举办家长培训班,提高家长的认识,并为家长解答学科疑惑。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在全民教育中占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容不得半点虚假和马虎。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而且面临着重重困难,不会在一朝一夕见效,因此做好本项工作需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需要坚持不懈,永不言败;需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需要奉献爱心,加大投资。相信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在各级领导的无限关怀下,在热爱教育事业的社会各界的全力帮助下,在全体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一定会克服种种困难、发挥统筹优势、健康向好发展,一定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出有用人才,为乡村振兴、为民族复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S],2020.10.13

2.王鹤霖,浅谈乡村教师队伍建设[J],速读 · 上旬, 2017 (03 )

3.董志伟,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04):73—76.

4.邓涛,孔凡琴. 关于推进基础教育师资配置均衡化的思考——吉林省城乡师资差异和教师流 动意愿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7(09):35-37.

5.谢艳梅.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教师培训机制探究[J].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 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下册)[C],2006:126-128.

6.陈黎明,田刚.农村“走教”现象暗含危机[J]. 望,2007(16).

(2019年宁夏教育政策课题研究成果  ZCKT2019028)


相关文章

专题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