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论文自我认识 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第四章:自我认识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心理论文自我认识 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第四章:自我认识,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自我的本质
美国心理学创始人威廉.詹姆士的自我知觉的二元性:第一,自我是由对自己的看法与信念所组成,称为“已知的我”;第二自我也是个活跃的信息处理器,叫做“知悉者”。
也就是说我们称自己的已知面为自我概念,也就是自我的内容,那些关于自己的看法与信念,也就是我们对于“我是谁”这个问题的了解和回答。我的知悉者这一方面为自我觉知,也就是以自我为思考对象的行为。
自我的这两个层面结合起来,就建立了一种连贯的认同感:这时,自我是一本书,同时也是这本书的读者;这本书充满着长期累积下来的引入入胜的内容,而这本书的读者则是一位在任何时刻都能自由读取章节、任意增添章节的人。这是人正常发展或者发展良好的情况,但并不总是如此,相反,很多人没有建立起这种良好连贯的认同感,自我的这本书充满了悲剧,长期积累下的悲伤,被否定、被拒绝的负面经验等等,不想也不能看这本书,只要看一眼,内心就充满了焦虑、害怕、怨恨、悲伤等等负面情绪,还有很多内容没有记录,被自己深深隐藏在潜意识之内,被死死的压抑着,它一旦露头,就是灾难。
自我的认识和发展有两个重要时期,一个是青少年时期,另一个是成年时期,在这个阶段要深入的认识和整合自我和青少年时期相比困难的多,前者是一个自发过程,后者需要自身有意识的努力,前者主要面对的是外界压力和影响,后者首要面对的自身心理阻碍,并且需要重新塑造自我。
青少年时期(12-20左右)的一个核心问题是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它将为成人期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是一个对自我进行探索和整合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青少年对自身的关注变得敏感,诸如“我是谁”、“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等问题几乎引起每个青少年的思索,青少年身上有在过去受教养过程中被硬塞进来并内化的看法和信念,有随着自我和独立意识的增强发展自身逐步发展起来的看法和信念,这一时期的青少年特别关注其他人对于自身的看法,受当下社会存在的关于个人的看法和信念的影响,青少年要对这一切进行梳理、理解、取舍和整合,形成一个自己决定的,协调一致的,不同于他人的独具“统一风格”的自我。
这一时期也是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寻求自我的发展中,对自我进行确认,对有关自我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诸如理想、职业、性别认同等进行思考和选择,形成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一性的形成标志着青年期的结束和成年期的开始,同一性完成意味着人格独立的实现,意味着自我和外界的平衡,能够按照社会规范生活的同时不压抑自我,能在既定现实中找到自己的定位,能够实现自身价值,在有意义于社会的同时也感受自己生活的意义。
青少年时期还有一个大家熟悉的叫法“青春叛逆期”,在这一时期,青少年开始逐步走向独立,自我和独立意识增强,同时这一时期基本对应的是初中和高中阶段,是家长最关心重视的学业发展时期,也是家长掌控最严格的时期。一般情况下青少年早期的家庭冲突比较频繁,这时的争吵大多源于一些日常生活事件,而不是基本价值观的冲突。在青少年中后期发生冲突的频率会降低,但是最激烈的冲突也发生在这一阶段,对于青少年和他们的父母来说,青春期仍然是一段艰难时期,家庭冲突、抑郁和危险行为远比其他时期常见,那些成长在完整的双亲家庭中,且家庭氛围积极向上的青少年往往能够安然度过青春期,不会出现严重问题。
作为成年人我试着回答“我是谁”这个问题,第一次努力回答这个问题时我感觉一片茫然,对自己充满陌生感,只有“我是一个无用的好人”,“我是某某企业员工”这样两个答案,我对自己的认识如此贫乏,让我自己都感到吃惊。我发现我自己日常生活中很少主动问过“我是谁?”这个问题,很少甚至几乎没有以自我为对象进行思考,即很少进行自我觉知。我的这种情况是一种特殊的个例,还是在生活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成年期的自我认识是个人进行自我提升的基础,生活如意的人缺乏自我认识的动力,生活不如意的人具有一定程度的动力,但也可能存在很多妨碍自我认识的心理倾向,一定程度的自我接纳是自我认识的前提,除了动力之外进行自我认识还需要掌握方法和技巧,了解和提升自我要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养成良好习惯非常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克服原生家庭带来的缺陷,真正提升自己,处理好子女教育,夫妻家庭亲密关系、个人事业和家庭的平衡这些和个人幸福息息相关的课题。
我们为什么要认识和发展自我?
自我的功能
自我具有两大功能:自我的组织功能:图式帮助我们组织对社会世界的了解,也会影响我们所注意到的,所思考的以及所识记的信息。自我的管理功能:规范着我们的行为、选择以及将来的打算等等。
自我概念影响我们对于世界、他人和自己的感知,影响我们所注意的方向,影响我们在同一情境下能够观察到什么,影响我们对于所注意事项的看法、态度和做法。我们可能听到过一句话“心里有什么才能看到什么。”,内心充满自责、仇恨等等,没有真正接纳自己的人往往更容易看到他人的缺点和不足,内心充满慈悲和自信、感恩的人更容易看到他人的优点和长处,一个自我概念丰富完整的人内心世界才是丰富完整的,才更容易如其所是的看到对方,看到对方的具体欲望,动机,情绪感受等等。
自我参照效应:假如让你去评价一个人,你更可能用自我图式中现有的维度,比如责任心如何,温暖或温柔的还是冷漠的等等。人们对于有关他们自身的信息识记效果更好的倾向。
自我概念具有基本的适应性功能,人们需要准确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对信念进行确认(自我证实),以及正面的反馈(自我提升),强化自我动机进行自我激励,促进个人的成长。不良的自我概念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痛苦,会扭曲或减弱自己和社会现实的联系,会造成对自己人性的束缚,会成为自身成长的障碍等等,很多工作和家庭生活的不幸源于此。
“自我规范资源模式”,自我控制是一种有限的资源,就好比肌肉在频繁使用之后会变得很疲劳但不久又会恢复力量。这种观点认为,人们能够投入到自我控制中的能量有限,在一项任务上花费过多能量就会对花在另一项任务上的能量产生限制,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在压力条件下我们常常会失去自我控制,因为应对压力消耗了“自我资源”,和夜间进行自我控制的努力更容易失败。我们要高度重视扩展自我能量“蓄水池的容量”和对“蓄水池的补充”。
这也可以解释养成良好规律的工作生活习惯的重要性,已经养成了的好习惯可以不费力气的启动,它在运行时还会自我强化。同样不良的个人习惯也会自动运行和强化,我们需要通过自我认识把它识别出来,要发展出好的习惯来替代它。我们不能浪费自己的自我控制能量,“把好钢使到刀刃上”,用在最重要、最需要控制的事情上;我们要做出取舍,一次养成一个好习惯,等这个好习惯稳定下来再发展另一个,如果贪多最终那个好习惯都未养成。
自我定义的文化差异:
西方文化拥有独立的自我观,这是一种以自己内在的想法、感受和行动来定义自我的方式,而不是以别人的想法、感受和行动来定义自我。西方人重视独立和独特性。
亚洲文化拥有相互依存的自我观,以自己和他人的关系来定义自我,并认识到自己的行为经常会受到别人想法、感受及行动的左右。在这种文化中,连结性和相互依存性会受到赞扬,独立和独特性则不被认同。
在同一文化中,自我概念的差异是存在的,而这些差异也很可能随着文化接触的增多而增加。
自我定义的性别差异:
女性对关系的相互依存性更高,这意味着她们更加关注其亲密关系,男性对团体的相互依存性更高,这意味着他们关心自己在较大的团体中的成员身份。男性和女性在心理上的差异要远远小于他们的相同之处。
总而言之,自我概念具有基本的适应性功能,这对所有文化来说都是相同的。但是文化和性别也会塑造自我概念的内容,然而,首先我们如何得知“我是谁”这一问题的答案?实际上的确存在一些基本的动机,它们决定着人们如何看待自己,人们需要准确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对信念进行确认(自我证实),以及正面的反馈(自我提升),不同的文化对这些动机的强调有所不同,并且在同一文化内部,在生命的不同阶段对这些动机的强调也会有所不同。
会叫的轮子才能够得到油的润滑。
突出的钉子会被敲扁。
真正认识自己很难吗?我们平常是如何认识自己的?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几种认知自己的方式,主要是:1、认识自己很容易,我只要想想自己就知道了,这是一种认识自我的方式,用心理学来说,你依赖的是内省的方式,你向内心深处探索,并检视跟想法、感受和动机有关的内在信息。
2、我们还可以通过观察我们的行为来认识自己。3我们可以通过与他人比较认识自己或者通过别人的眼睛看自己,也就是通过别人告诉我们的关于我们自己的看法来认识自己。
一、对于内省我们很容易忽视这样几个事实:1人们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经常依赖这些信息来源,事实上,人是很少花时间去思考自己的,虽然我们有时会进行内省,但它不是经常性的认知活动,关于日常生活的世俗想法、对他人的想法以及与他人的谈话内容占据了我们日常想法的绝大部分,“没有想什么”的反应比想到自己的反应还多。2当自我觉知会提醒人们自己的缺点时,自我觉知令人特别反感,在这样的情境下,人们会避免进行自我觉知。自我觉知会让你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与内在标准或期望之间的差异,如果能够改变自己的行为去符合自己的内在标准,你就有可能会那么做;假如你觉得无法改变自己的行为,那么处于自我觉知状态的你将很难受,因为你将面临关于自己不愉快的反馈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你将会尽快地结束自我觉知。为了逃避自我,人们会从事其他活动转移注意力,甚至发展出酗酒、嗜吃和受虐待等反向行为,对他们来说将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身上是多么令人厌恶的一件事,逃都来不及,更不可能去主动进行自我认识。3当事情进展不顺,心情不好时我们会反省自己,但是这时我们很容易陷入自责和思维反刍之中,在反复的思考之中折磨自己,提不出新的有用看法和建议。4即使人们进行内省,也很难了解我们的感受方式,我们的基本心理过程,有许多是发生在意识知觉之外的,他们的感受或行为的原因也可能会隐藏得让意识察觉不到,我们会意识到我们思考过程的最后结果,但是常常察觉不到导致这个结果的认知过程,就像魔术师把兔子从帽子里变出来一样,我们只看到了兔子,但是并不知道他是如何进到帽子里的,而且更严重的是我们会想办法说服自己去思考自己提供的原因,相信我们找到的对事情的解释,会相信那些合乎逻辑但是在事实上错误的说法,我们相信自己已经得到真正的答案,不再寻找真相。
总而言之,要真正了解自己感受背后的确切原因,通常是很困难的,而且思考太多有关感受的原因可能非常危险。
内省是困难而且可能会出错的……其困难之处在于,它跟其他各种类型的观察一样困难。
可是,当我望向镜中,我不禁大声尖叫,我的心直打哆嗦,因为我看到的不是自己,而是魔鬼那张嘲弄的、冷笑的脸。
我发誓……产生过度意识是一种病,一种真正的、彻底的病。
二、只有在不确定自己的感受的时候,我们才会从自己的行为来推论自己的感受。我们会判断自己的行为是真实地反映了自己的感受还是受到了情境的影响,但是我们有可能做出错误的归因,可能把原因归于外在动机而削弱了自己的内在动机。同样我们也会推断自己情绪的产生原因,寻找一个适当的理由来解释它,为此我们会利用情境信息帮助我们对自己情绪的唤起状态做出归因,如果真正的原因不在我们的认知范围之内的话,我们可能做出错误的归因。
因果理论:关于自己的感受及行为的起因的理论,通常是我们从文化中学来的。
对原因进行内省的结果:分析我们的感受的原因并不一定是最好的策略,事实上反而可能使事情变得更糟,因为人们往往很难真正了解为何对某事有那样的感受,因此通常是将听起来合理的理由带入脑海,然而,这些听起来合理的理由,也许并不是正确的,更糟糕的是,我们可能说服自己去相信这些理由,进而改变自己对自身感受的看法去符合这些看似合理的理由。
原因所导致的态度改变:现实生活中,我们很难知道到底哪一种态度才是正确的,是在你分析原因前的态度还是分析后的原因所导致的态度,分析之后马上反应出来的态度是不可靠的,当人们分析原因时,其感受的真正原因往往并没有消失;他们只是把注意力集中在易于言表的原因上,从而暂时屏蔽了真实原因,因此,如果人们做出重要决定是基于原因多导致的态度,当他们最初的感受回来时,他们随后就会后悔的。
总而言之,要真正了解自己感受背后的确切原因,通常是很困难的,而且思考太多有关自己感受的原因可能非常危险。
我常常希望自己能有时间来培养一点谦虚的美德,但是做不到,因为我一直忙于只想到自己。
即使经过最严格的检验,我们也永远无法完全透视行为背后的原因。
三、通过观察我们的行为来认识自己
自我自觉理论:该理论主张,当我们的态度和感受处于不确定或模棱两可的状态时,我们会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和该行为发生时的情境,来推论自己的态度和感受,第一,只有在不确定自己的感受如何时,我们才会从自己的行为来推论自己的感受。第二、人们会判断,自己的行为是真实反映了自己的感受还是受到了情境的影响。
我一直有写诗的习惯……但是,我一向不知道自己的想法,直到在自己的诗中读到了它。
内在动机:因为喜欢某项活动或觉得该活动有趣(但不是因为外在的奖赏或压力)而想从事该活动的欲望。
外在动机:因为外在的奖赏或压力(但不是因为喜欢该活动或觉得该活动有趣)而想从事某项活动的欲望。
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爱好,让她从中看到爱书的自己,养成对阅读持续一生的钟爱?保持和强化内在兴趣。
1在孩子对阅读没有兴趣或兴趣很小时,可以通过给予孩子奖赏来鼓励她看书,这时一般不会削弱内都动机,因为仅在起初孩子兴趣很高时,奖赏才会破坏内在兴趣。
相对于只要孩子阅读就给予奖赏的做法(即以任务为条件的奖赏),当孩子在阅读表现出色时给予奖赏和正面反馈,才是较好的做法,不过即使是以表现为条件的奖励,也必须小心使用,因为我们不喜欢被评价时带来的忧虑和不安,在孩子阅读表现不好时怎样对待孩子更重要,这时如何鼓励和引导孩子查找原因,掌握方法克服困难树立信心很重要,比表现出色时给予奖赏还重要。
最重要的是要让孩子享受阅读的过程,体会阅读带来的快乐,这会直接强化孩子的内在动机。
当孩子开始通过阅读获得奖励之后,他们最初是因为内在动机而产生的阅读行为,因为开始之后受到外部动机,家长的奖励和要求这种压力,那么慢慢可能发生的结果就是孩子从因为喜欢才进行阅读转变成了为了得到奖励而阅读甚至不想读因为家长的要求被迫读书,这样外部动机代替了内部动机会使人们失去原先拥有的对于该活动的兴趣,他的结果是,当人们认为他们的行为是由外部原因所引起的时,就会低估他们的行为是由内部源自于内在动机的程度,这叫过分充足理由效应。
我记得,在我开始认真思考要不要以打球为生之后,篮球这项运动对我来说就失去了它部分的魔力了。
父母应该如何赞扬孩子?父母对孩子的赞扬使孩子感觉良好并提高了他们的内部动机还是因为过分充足效应削弱降低了内部动机?
问题的关键是赞扬所传递给孩子的信息,赞扬应该避免传递这样的信息,即个人在这一领域拥有的能力是固定的,如果孩子拥有这样的观点并在将来遇到苦难会更容易放弃,认为自己并不真正具备解决那个困难的能力。相反,赞扬应该传递这样的信息,能力是发展变化的,可以培养提高的,通过努力工作、掌握技巧等手段来提升就会产生正面效应。
如果赞扬使孩子相信他们仅仅是为了得到赞扬和关注本身才去做事,就会产生负面效应,相反,如果赞扬能让孩子觉得是他们主动选择了自己的任务,那么这是有益的。如果赞扬使孩子过多地与同龄人攀比,那么当他将来遇到比他们做得好的人时,他们可能会放弃,如果传递了高于他们所能达到的预期,可能会过度自信,那么他们就很容易感受到挫折和失败,或使孩子过分关注自己的能力,那么如果将来遇到困难,他们会认为自己很无能,这些都会具有负面效应,过分赞扬孩子的努力也可能有负面效应,因为孩子可能会推断说这都是因为自己能力差。相反,如果赞扬传达了他们未来应该怎样做的合理预期,那么它是有益的。
过分赞扬孩子聪明,可能会使孩子骄傲。
和赞扬同等重要的是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
学会鉴别孩子是因内部动机而努力还是仅仅为了获得关注和赞赏而努力也很重要。
理解我们的情绪:我们体验情绪的方式和自我知觉过程有许多共同之处,我们推断自己情绪的原因时会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来解释,情绪的两因素理论:该理论主张:情绪经验是一种两阶段的自我知觉过程的结果,首先,我们必须体验到生理的激发,接着,再为这个激发状态寻找适当的解释。因为难以对自己的生理状态贴上标签,所以只好利用情境信息来帮助我们为自己的唤起状态做出归因。
情绪的认知评价理论:该理论认为,即使没有任何的生理唤起,一个人对事件的构建或诠释,也可能会造成情绪的产生。
唤起的错误归因:对于自己的感受的起因做出错误推论的过程。
人们的情绪也可能是自我知觉过程的结果,人们为自己的唤起状态找寻最合理的解释,有时候最合理的解释并不是正确的解释。而且许多日常状态,存在不止一种对唤起状态的合理解释,而且也很难断定唤起在多大程度上是由某一因素或另一因素造成的。
情绪的认知评价理论的一个中心思想是在没有任何生理唤起出现时,你的情绪将视你如何理解或解释这个事件而定。其中有两种评价方法尤其重要:1你觉得这件事对你而言是好是坏?2你觉得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个事件?
认知评价很像情绪二因素理论中的一个因素,人们试图去解释事件发生的原因和他们对该事件的反应,这两个理论的主要差异在于对唤起所扮演的角色的看法,根据认知评价理论,唤起不一定会先出现,而且仅是认知评价也足以导致情绪反应,不过,这两套理论并非互不相容,当一个被唤起,但不知道唤起的原因为何时,那么他们解释这种唤起的方式便决定了他们的情绪反应。如果人们没有经历唤起,那么他们的理解及解释发生之事的方式便决定了他们的情绪反应,这两个理论都同意,人们了解自己的方式之一就是:观察事件(包括观察自己的行为),然后尝试对这些事件进行解释。
我能够感受到失去大鱼的所有失落感,这经过转换之后,化成一股对我小叔的怒气。
四、通过他人认识自己
自我概念不是在单独的背景下发展的,社会接触对于自我概念的发展会起到关键作用。
通过于他人比较认识自己:我们怎样通过他人定义自己,一种方法就是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测量自己的能力和态度。即社会比较理论。这个理论围绕两个问题进行考虑,1、你什么时候会进行社会比较,2、你会选择将自己与谁进行比较?
我们在没有客观标准给自己进行对比并且自己在某个特定领域中正经历一种对自己的不确定时,我们会和他人对比,但是我们怎样选择比较对象呢?人们最初的冲动是将自己与周围的任何一个人相比较,这种最初的比较迅速并自动地进行,然而,在对我们的表现与他人相比怎么样进行了快速的评估之后,接下来我们会判断这一比较的适合程度,并意识到并非所有的比较都是同样有效的。我们的目标性质将会影响我们所做的比较。当我们的目标性质将会影响我们所做的比较,当我们相对自己的能力和意见有一个准确的评估时,我们会将自己和我们相似的人比较。当我们想得到我们可以努力的方向的信息时,我们会进行上行的社会比较。最后,当我们的目标是自我提升时,我们会将自己与比自己
不幸的人相比较(包括过去的自己),这种下行的社会比较可以让我们看上去更好。
透过他人的眼睛看自己:
我们会比任何人更了解自己,但是某些时候别人对我们的认识比我们自己更准确,因为我们可能不愿意承认自己身上的负面特征,对其视而不见。其次,我们很多关于这个世界的思考是自动地、无意识地进行的,在这个时候往往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别人的看法比自己的正确,为了提高我们的自我认识,有时候通过别人的眼睛来观察自己,并且至少认为别人的观点有可能是正确的,将会是明智的做法,但是我们有多少时候会认同别人的观点呢?
仅仅想像自己置身于天堂是无法带来满足感的,你同时还得想像别人深陷于恐怖的地狱之中。
事实上,我们几乎一点也不了解自己……,仅仅是在做了一件事之后才知道我们将要做什么……,这就是我们之所以要拥有配偶、孩子、父母、同事和朋友的原因,因为肯定有一个人比我们更了解我们自己。
4印象管理:
一旦我们认识了自己,我们通常会尝试通过自我表现和印象管理的过程来控制在他人面前表现出来的自我。社会生活就像是一个剧院,我们在其中向他人展示自己(通过扮演自己的角色)。逢迎和自我妨碍是自我表现的两个策略。自我妨碍需要将行为、特性或是情境事件先排列一下,如果后面我们的表现不是很好,可以以此作为借口。然而,预先准备借口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我们自己可能会相信这些借口,所以在任务中就不会那么的努力了,但自我妨碍也可能会阻止我们对自己的失败做出不利归因,这通常会产生可怕的差劲表现等害处。
逢迎:人们奉承、赞美的过程,一般是为了得到他人(地位通常比自己高)的喜欢。我们通过恭维、赞同他人观点、怜悯以及展示同情等来进行逢迎。
我们不必逢迎别人,但是我们要学会真诚的欣赏他人,提高自己的观察力,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
自我妨碍最为极端的方法是人们故意制造障碍来减少自己成功的可能性,这样如果失败了,他们就会归罪于这些障碍,而不是自己缺乏能力。另一种方式是人们会想出事先准备好的理由以防止万一出现的失败,事先找借口的一个问题是我们可能会相信这些借口,因此在完成任务时就不那么努力。自我妨碍可能阻止我们了解失败的真正原因,可能导致我们害怕的差劲表现出现,还可能被同辈讨厌。总的来说,人们最好是努力学习并尽自己的最大努力,而不要太在乎自己失败之后别人会怎么想。
为了在世上取得成功,我们做任何事都要摆出我们已经成功的样子。
不管做什么都要保持良好的仪容。
文化、印象管理和自我提升
所有文化中的人们对于他们给人的第一印象都很关心,但这种关心的本质以及印象管理的策略在不同文化中有相当大的差别。亚洲文化中的人比西方文化中的人更趋向于用相互依赖的方式观察自己,这种认同的结果之一就是“保持体面”,或避免发生大家尴尬的局面在亚洲文化中变得非常重要。
西方人更倾向于自我提升策略,即尽量往自己脸上贴金,不仅在别人面前如何表现自己,而且在如何看待自己的方面也是如此。西方人会保留对他们的肯定意见,而忽略给他们的负面看法,而东方人则保留了负面的反馈,并将之当做一次自我改进的机会。
正面看待自己的愿望是普遍存在的,只是不同文化中自我提升的表现形式存在差异,西方文化中的人在个人主义行为中现实了自我提升,他们宣称自己比同龄人更可能在自己的意见和集体不一致时,坚持自己的权力;东方人则在集体主义行为方面显示了自我提升性,他们宣称自己比同龄人更能够融入集体并服从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