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形象塑造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领导形象塑造,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目录
什么是领导形象
[1]
所谓领导形象,是指社会公众对领导者的价值理念、气质、品德、能力等方面所形成的整体形象和综合评价。
领导形象的内涵
[1]
领导形象这个概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第一,领导形象的载体是领导者。
领导者是领导形象建设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一方面,他通过在行使公共权力过程中所显示的行为特征和精神风貌来塑造和展示自身形象。一般地,有什么样的领导者,就有什么样的领导形象。一个创新、务实、廉洁、高效的领导者就会产生良好的领导形象。反之,一个守旧、虚假、腐败、低能的领导者就会产生恶劣的领导形象。另一方面,他通过运用各种传媒手段和沟通途径,使公众在了解领导目标、过程、体制和方式的基础上形成符合客观实际的领导形象。
第二,领导形象的内容是公众对领导者的价值理念、气质、品德、能力等方面所形成的整体印象和综合评价。
这种印象和评价淀积于公众的社会心理之中,这种社会心理实际上是领导者内在素质与外在能力的一种有机反映。从一定意义上说,社会心理是对领导形象在思想感情变化上的一种互动,它往往通过印象和评价表达出来。公众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途径形成对领导者的初步印象,印象一经形成,公众便会从各方面加以分析和判断,分析得失、优劣,最后总结出对领导者的综合评价。
第三,领导形象的评价者是领导者所面对的社会公众。
社会公众是领导形象的感受者和评价者。一方面,社会公众作为整体是产生、监督和罢免领导者的权力主体,领导者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社会公众评判的依据。另一方面,社会公众中的个体,在与领导者接触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对领导者的感知和判断,虽然这些感知和判断是公众个体意识的产物,但正是这些个体意识的总和才构成了绝大多数公众的整体意识,并最终对领导形象产生影响。
现代领导形象的特征
[1]
首先,领导形象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
领导形象是领导活动、过程、体制和方式等这类客观的东西在公众头脑中的主观印象和主观评价。领导者通过自身的主观意识和自觉行为来刻意塑造领导形象。领导者的形象塑造和公众的形象感受都是主观行为。因而,领导形象具有主观性。同时,领导形象具有客观性。一方面,领导形象的产生是以领导者的客观行为、客观影响力以及作为外在力量的其它经济、政治、文化的因素为基础的。另一方面,领导形象的检验标准是客观的,必须将其置于客观的历史环境和社会条件中,从其是否对社会进步有促进作用上予以检验。因此,领导形象是主观与客观的有机结合。
其次,领导形象是个体性和整体性的统一。
对于个体公众来说,他对领导者的印象是在与政府大量的接触中,不断地对积累起来的感受加以综合、修正、补充以后产生出来的。对于公众群体来说,作为群体性的领导形象则是将个体关于部分印象加以综合后形成的群体表象。公众个体的印象、公众群体的印象,在更大范围内进行综合的结果则最终形成整个社会公众的集体印象。因此,只有代表人民普遍意志和历史发展方向的公众个体意识的总和才能构成公众的整体意识,也才能形成领导形象。
再次,领导形象是确定性和可变性的统一。
一方面,在特定条件下,公众心目中的领导形象具有质的相对稳定性,这是因为客观事物一旦在公众心目中形成某种印象,就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影响公众行为和认知,这种认知并不会因时空变化而立即发生变化。另一方面,领导者与公众都处于动态发展过程之中,领导形象的稳定性是相对的,变化性是绝对的。领导活动要素、结构、功能和权力的运用是不断变化的,而公众对领导者的要求、愿望也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公众对领导者的印象,除了有一定的稳定性之外,还具有不断变化的特征。
最后,领导形象是主动性和被动性的统一。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形象不是随意流露或无意显露的,而是通过形象主体刻意塑造和精心策划的。历史发展和组织分化过程表明,商品经济或文化越发展,领导就越重视自己的社会关系行为,从而就越是将自身形象的塑造作为一个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过程去加以控制。但是,领导形象的最终判断和评价,要通过自我形象转化为社会形象才能完成,领导形象塑造过程往往要根据社会公众的信息反馈来调整。没有这个反馈过程,领导者难以判断其自我认知形象是否符合公众的要求。同时,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并不能够对可能出现的问题都有肯定的把握和正确的认识。因此,领导形象应该处在可监可控的反馈调整系统中。
现代领导形象的作用
[1]
1.领导形象是领导者履行职责的基础。
领导形象是在领导者与社会公众广泛接触的过程中形成的,是领导者个人内在素质和能力的外在化。领导者树立形象的过程,也就是公众对其实施领导、履行职责进行评判的过程。一般地,领导者在公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说明公众承认了该领导者,并对其工作给予理解与支持,该领导者就具有履行职责、实施领导的基础。相反,一个领导者在公众中没有树立良好的形象,说明公众没有承认该领导者,更不能对其工作给予理解和支持,该领导者就不具备履行职责、实施领导的基础。
2.领导形象是领导活动成败的关键。
领导者是领导活动的管理者和决策者,对领导活动的成败具有重大作用。领导形象如何,不仅关系到领导者个人的威信和号召力,而且关系到组织的整体形象和凝聚力,关系到领导活动能否顺利进行。领导者如果能够树立良好的形象,即以饱满的精神风貌、高尚的领导魅力、优良的领导作风和得体的领导仪表等赢得公众的好感和信赖,不仅有利于领导威信的建立,而且有利于领导的决策、指示、领导方法为群众所接受,并得到创造性的执行。相反,领导者如果不能在公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就不能得到公众的理解、支持与认可,领导活动就难以顺利进行。
3.领导形象是领导效能的直接影响力。
领导形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领导效能的发挥。领导形象对于实施领导活动一般会产生两种效能:一方面,良好的领导形象能产生积极的正效应,可以激励被领导者团结在领导者周围,支持领导者开展各项工作,充分调动被领导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奋力去实现领导目标。另一方面,不良的领导形象会产生负效应,使被领导者对领导者产生不信任感,相互间离心离德,甚至会出现被领导者抵制领导者的现象,这就无法发挥领导效能,阻碍领导活动的正常进行。
领导形象的建设
[2]
自身形象的建设是公共行政领导者的重要任务,这个过程包括形象定位、形象塑造、形象维形象推出与护等环节。
一、领导形象的定位
这是指领导者依据价值准则和法律法规,以及自身素质条件和领导环境,确定现实领导活动中所应建设的形象。一般而言,领导者形象是建立在下属和公众认同的基础上的。领导者有什么样的素质条件,就有什么样的领导行为表现,也就有什么样的领导形象。实际上,只要领导者有较强的形象意识,注意到自己的形象设计,同样可以弥补素质上的不足,使自己的形象符合情境的要求。这反过来又是一个素质提高的过程。
综上所言,领导者的形象定位实质上就是形象设计。领导者是自身形象和组织形象的设计师,这是领导者的一个重要任务。
二、领导形象的塑造
领导者的形象塑造过程也就是领导者行为的过程。有一句古老的格言:“最有利证明自己的方法不在于你怎么说,而在于你怎么做。”在领导者形象问题上,这是一个根本的法则。领导者形象是由一系列符号组成的一个复杂的符号系统。这些符号在领导行为中构成领导者的整体形象,同时也是人们识别领导者的路径。根据领导行为的特点,可以将整体形象分解为三个主要方面,并由此形成三大分支符号系统,即思想行为和价值形象、工作行为和岗位形象、生活行为和日常形象。
1、思想行为和价值形象符号主要有:人生观、世界观、政治信念、理论形象、知识形象、服务意识、集体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合作意识、工作态度、律己自觉性等。
2、工作行为和岗位形象符号主要有:决策形象、指挥形象、权威形象、监督形象、人际关系形象、政治形象、规制能力、专业能力、协调能力、效率与时间观念、演讲风格、会议作风等。
3、生活行为和日常形象符号主要有:个性魅力、人格形象、家庭形象、交际形象、仪表风度、幽默感等。
以上仅是粗略地列举,其中每一个形象又由更加具体的符号构成。领导者无意中受到议论和赞誉常常是由看似微不足道的形象符号引起的。所以,领导行为中没有小事。看似无关紧要,无形中却会影响到领导者的形象。
可见,领导者要以良好的形象出现在下属和公众的面前,根本的一点是“练内功”,追求卓越的表现,为下属、公众所赞同拥护。党中央对领导干部提出了要求,要求他们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在多方面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形象。自重,就是尊重自我,尊重自己的人格,珍惜自己的名誉,谨言慎行,为人处事端庄持重。自省,就是拿起自我批评的武器,“吾日三省吾身”,反省和检查自己。自警,就是要提醒和反省自己,不许有错误的言论,明白应该怎么样做,不应该怎么样做。自励,就是鼓励和鞭策自己,坚定信心,勇于开拓,建立开拓创新的良好形象。
三、领导形象的推出
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在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自始至终都是在舞台上,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众人眼中,被他人评价着。在这个意义上,领导者时刻都在推出自己的形象,但从领导者形象建设着眼,又要注意推出时机和手段。
(1)注意推出时机。
众人瞩目的“焦点时刻”,是领导者推出自身形象的绝好时机,如大型会议、庆典活动、施政演说、接受采访等。这时恰如电视台的“黄金时段”,会收到事半功倍甚至轰动效应。为此,要做充裕和精心的准备。
(2) 注意推出的方式。
领导形象推出的方式很多,这要视领导者自身的特点、能力而言,扬长避短。领导者各有所长,如善言辞、善交际、善娱乐、善体育、善写作、善书法等,都要在适当时机“露一手”。与新闻媒体打交道是领导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式,公共行政领导者必须借助新闻媒体的优势开展工作,迅速、真实、大范围地在公众中树立、传播良好形象。
四、领导形象的维护
“形象是易碎品”,经过精心塑造和推出之后,领导者的形象还要不断维护和创新,如果以为一劳永逸,那就错了。领导形象容易受到伤害,偶一疏忽,就可能“打碎”形象,自毁形象,而且人们往往把领导者在表现不当时的举动看做领导者的本来面目,而不会把领导者精心设计的形象当做真实、真正的领导者。所以,领导者要注意维护自己的形象,要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自己的形象,“时时勤拂拭,勿使着尘埃”。
形象维护可称为“形象管理”,它作为现代组织管理和政府管理的重要内容日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形象管理主要包括两部分,即组织内部的形象管理和组织外部也称为社会、公众的形象管理。二者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表现形式。领导形象和组织形象管理的目的在于精心维护领导形象和组织形象的安全,充分利用和开发领导形象和组织形象资源,尽量避免组织内部形象和组织外部形象乖戾和扭曲现象的发生。
提升企业领导形象的途径
[3]
领导者形象的塑造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它需要领导者不断认识自我,并且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提高自己在员工乃至于整个企业中的形象。
1.强化意识。以“高” 觉悟激活领导形象。
塑造良好的领导形象,首先要解决认识问题,因为认识的正确与否、深刻与否直接影响着领导行为。因此思想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在自我强化意识的过程中:首先是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虽然企业领导不要求像政府领导那样需要拥有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理想。但是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光荣一员,明确自己的“三观”,仍然是作为中国人的基本要求。此外,科学的“三观”也是指导人生正确方向的有力保障,它虽然没有为人们提供可操作性的能力层面的支持,但是却从更深层次为其他具体理论树立总的指导思想,为具体知识掌握方向。其次,企业领导还要时刻树立提升领导形象的观念。企业处于经济大潮的最前沿,作为企业这艘大船的船长,领导者的工作是繁忙的,公司日常的琐事、公司外部的应酬、公司前景的规划等都是领导者必须处理的问题。但是一个合格的企业领导者还应在繁忙的基础上注重自己形象的塑造,把塑造形象作为自己工作的一个内容,而不是在工作基础上添加的累赘,只有这样领导者才能心悦诚服的注重形象,时刻把形象问题当作是关系到自己的前途、关系到企业未来的重大任务,为自己增加人气的同时。为企业增加靓丽的色彩。
2.加强学习, 以知性美塑造新型领导形象。
21世纪是学习的年代。学习不仅能够带来知识的积累,更可以通过气质的改变给人以知性美的视觉体验。因此加强学习不仅有助于领导者加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更可以通过儒雅的气质为其领导形象增加分数。学习的内容包含许多方面:首先是加强专业理论的学习。虽然领导者都是具备了一定专业知识和领导才能的业务骨干。
但是社会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一个惊世骇俗的理论。一夜之间就会衰老为常识,同样,一个业务骨干也很可能因为一段时间的疏忽而退化为外行,这对于领导者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打击,因此专业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其次,要学习其他基础学科的知识。虽然基础知识对于业务方面的提高不能起到直接的作用,但是加大自己的文化底蕴可以丰富自己的内涵,扩展自己同他人的交流空间,在与同事或客户的交流中展现自己的文化底蕴,赢得对方的支持,此外,学习基础知识还可以为业务问题的解决提供其他学科的方法,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这也是一条很好的创新之路。再次,要重视对他人经验的学习。理论毕竟不能等同于实践,对他人实际经验的学习从某种程度来说更带有针对性。一个人的经历是有限的,用有限的经历来应对各种事件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分享他人的经验,以旁观者的角度更加清楚的分析事件的发展,从而在今后自身遇到类似的情况时,能够得心应手的解决。
丰富的学识、儒雅的形象、创新的思维。这就是加强学习所塑造出的知性美的领导形象。
3.增强亲和力。用“情”优化领导形象。
在古汉语中,领导是两个词, “领”指的是率领、引领。
它属于一种上下关系,而“导”则是引导,是指在左右加以帮助的人。在改革初期提及领导时,人们的脑海中会浮现出刚毅强硬的形象,可以说“领”字已经深入人心,但是在现代领导模式中“导”字更能增强领导效果,以“情”字为纽带建立新型的领导关系。实践证明,平等协商型的上下级关系更有助于激活企业员工的潜质,以他们最大的能量为企业服务,从而创造出骄人的企业业绩。美国的质量专家戴明创造的PDSA循环管理模式。就强调要用引导学习的方法,而非施加控制的方法来实行领导活动。
在塑造以“情”制胜的领导形象中,两种塑造途径是非常重要的:一是信任。信任是一个人发挥潜力的前提,企业员工只有得到了别人的信任和尊重,得到了别人的认同,充分的体会到自身在企业中的重要性,才能在具体工作中展现出个人的价值,因此信任是员工为企业高效工作的前提和基础,领导者平时的一个微笑、一个表扬虽然不能起到任何实际的功效,但是却可以为员工带来尊重的感觉和温馨的氛围,因此,如果领导者以增强企业效益。发挥员工潜能作为工作理念,那么信任是必不可少的。二是倾听。倾听下属的意见,倾听顾客的声音,虽然这可能会为领导者繁忙的工作带来更大的工作量,但是如果能够仔细的理解个中含义,就不难找出今后的工作方向,发挥群体的智慧做好企业工作,收到“众人拾柴火焰高” 的效果。
4.把握时机,在良机中提升领导形象。
中国古人在描述战事胜利所需条件时,就曾经提出过“天时、地利、人和”的观点,其中“天时”可以理解为作战的时机。现如今商场如战场,时机问题在商场里面也同样重要,它不仅可以改变企业的命运,同时也能够说明领导者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应变能力。在领导者所处的领导环境中,通常都是风平浪静的,企业上下都是在规定的框架内有条不紊的工作,这时的领导者更像是一个管理者。只有在重大事件中,领导者才有机会当机立断的解决问题、提升形象。以张瑞敏砸冰箱事件为例,在此事件之前,张瑞敏和他的电冰箱厂都还很不起眼,没有社会知名度。但是经过此事件,张瑞敏和他的企业一举名声大振。不仅是张瑞敏,许许多多的知名企业领导者都精于此道。可见牢固的把握时机、准确的判断形势,利用好重大事件是提升领导形象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 《领导科学》第四章 现代领导形象——第一节 现代领导形象的内涵、特征及作用,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0年4月第1版
↑唐晋.领导干部大讲堂·艺术卷,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刘浩.企业领导形象探析.广西轻工业.2006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