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理论论文 2020新闻学毕业生论文选题及范文参考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新闻理论论文 2020新闻学毕业生论文选题及范文参考,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本文由掌桥科研整理,平台提供中外文献检索获取,拥有1.3亿+篇,月更新百万篇,是科研人员与硕博研究生必备平台之一[1]
题名:新冠病毒我们要付出多大代价
作者:张亨伟(摄)
时间:2020年
有了温度深度速度,才会有热度--融媒体时代关于时政报道的思考
作者:甘霖
时间:2020年
摘要:时政报道是各新闻媒体投入"重兵"的重要阵地,更是传统党报转型的关键所在。面对着"不变"的使命、担当和责任,面对传播技术、受众需求之"变"的挑战,时政报道必须与时俱进,创新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练就"十八般武艺",让新闻报道更有温度、更有深度、更有速度,从而提升时政报道的热度,为时政报道更好地发挥舆论引导作用提供支撑和保障。
网络新闻作品如何唱响主旋律--2009-2018年中国新闻奖网络作品分析
作者:王钰
时间:2020年
摘要:在报道题材的选取上,2009-2018年中国新闻奖获奖网络作品注重对社会热点事件的报道,富有时代性。重大主题报道主要集中于时政新闻,主题性质分布反映了我国新闻工作"以正面宣传为主"的基本方针和媒体的主流价值取向。网络新闻工作者十分重视新闻作品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善用技术构建传播矩阵,但在利用网络和新媒体技术手段进行创新性传播方面有待加强。在主题表达上,紧扣时代主旋律,传达积极价值取向,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是统一的
作者:陈力丹
时间:2020年
摘要:党中央明确把“正面宣传为主”作为新闻和宣传工作的指导方针,是在1989年11月。尽管当时已经讲了:“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不是不要批评报道。重视和改进批评报道,同样是新闻事业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党性原则决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包括新闻批评,是我们党的建设的重要法宝之一,是我们党克服消极思想侵袭、保持健康肌体的有力武器。”“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与正确地实行舆论监督是一致的。”①但在一个较长的时间里,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和实际的新闻和宣传工作,把“正面宣传”理解为只能报道好的一面,回避社会丑恶现象,回避群众意见大反映多的问题。
区块链技术如何为新闻业解困
作者:匡文波
时间:2020年
摘要:目前,新闻业面临着假新闻泛滥、专业权威遭受质疑、传统商业模式失灵等诸多挑战,威胁着新闻业的长远发展。区块链技术的出现为新闻媒体打击假新闻,重建事实核查体系,恢复受众信任,提升内容变现能力带来希望。在现实条件下,区块链技术在新闻业的应用任重道远,需各方共同参与努力方有实现之可能。
搭建平台“走心”核心价值观“入心”
作者:秦俊
时间:2020年
摘要:党报等主流媒体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发挥着重要的舆论引导作用,担负着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任。马鞍山日报社始终牢记职责,发挥地方主流媒体功能,积极搭建平台,创新宣传形式、传播方式,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宣传者、推动者,不断提升宣传效果。
让“旧闻”在共鸣中增值
作者:乌琼芳
时间:2020年
摘要:2019年12月13日,《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以《内蒙古日报》创刊以来刊发的关于“自行车”的新闻稿件为素材,打造了颇受好评的融媒体产品《原来你是这样的自行车》,作品以画轴方式呈现,时代感极强的配图加容易引起共鸣、共情的简短配文,将1949年—2019年70年间自行车的车体形态、时代功能及相关政策变迁呈现给受众,互联网时代这样的推送愈加显得质朴清新,且历史味道浓厚。
新闻学概论课程思政育人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作者:何婧
时间:2020年
摘要:新闻学概论课程是新闻专业的核心课程,在新闻学概论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非常重要。教学中为了深入贯彻课程思政育人理念,本课程在马工程《新闻学概论》教材基础上编写课程思政案例,用思政元素和新闻理论分析新闻案例,培养学生正确的新闻价值观。本文基于新闻学概论课程教学实践,总结新闻学概论课程融入思政育人理念的经验,从而提升到理论研究层面,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
5G时代,如何利用短视频和直播提高新闻影响力
作者:于涛
时间:2020年
摘要:2019年7月,笔者在浙江日报传媒集团“浙视频”两周的学习中,汲取了先进的工作理念、掌握了实用的工作技巧,几点心得体会总结如下。一、新闻视频化、视频去电视化近年来,以视频为标志的网络传播风生水起,成为最受欢迎的传播方式。新闻视频化,无疑是传统媒体在互联网抢占阵地夺回话语权的新入口。2017年1月1日,作为浙江日报传媒集团实施“新闻视频化”核心战略的主力军和先锋队,“浙视频”正式上线。该团队拥有60多人,主要承担专业短视频新闻与视频直播等原创视频产品的生产,一上线就引起了业界和市场的关注。
美国电影中新闻专业主义的构建研究
作者:管泽佩
时间:2020年
摘要:当新闻专业主义体现在电影艺术中,真实与虚构的本性交织便为后人读解新闻业产生了新的空间。电影《聚焦》在对新闻从业人员进行正面的形象建构时,不免在叙事层面产生了难以缝合的裂缝,这看似是精英阶层的自我和解,事实上是新闻专业主义在西方媒体环境下的天性使然。由此,新闻专业主义的西方背景便有理由被重新审视。解构《聚焦》,亦是对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的一次探寻与发问。
地方党报如何做好民生新闻报道
作者:赵春华
时间:2020年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这对党报关注民生、反映民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新形势下党报加强民生报道、提升报道质量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民生新闻报道作为党报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采访报道要做到切口与立意之间"小"与"大"的平衡,更要在媒体融合发展时代顺应潮流,借助新的传播手段和传播方式不断推陈出新。
地方党报践行“四力”的实践观察--以《嘉峪关日报》为例
作者:李多进
时间:2020年
摘要:党报党媒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应当坚持正确政治导向,坚定党性原则,坚守人民立场,及时传播中央路线方针政策,充分发挥舆论引导作用,认真践行"四力"要求走好群众路线,做群众身边的新型党报党媒。本文以《嘉峪关日报》为例,观察党报党媒在基层的实践成果,总结得失,扬长避短,以期更好地发挥媒体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应有的媒体作为。
浅谈融媒体时代的新闻采编技巧
作者:顾姚星
时间:2020年
作者: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媒体融合不断推进,但传统媒体及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对采编的要求有所不同,如何提高采编效率,可尝试通过对新闻冷热度的预判选择新闻体裁,通过纵深确定文章展开度,通过角度选择或细节描写达到文字准确、通达的目的,最后在采写过程中不断凝练,让作品"雅俗共赏"。
全媒体时代纸媒记者如何转型
作者:伍洁
时间:2020年
摘要:当前新媒体不断发展壮大,全媒体应运而生。全媒体时代为传统纸媒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的同时,也对纸媒记者提出更高要求。传统纸媒记者如何转型成全媒体记者,已成为传统媒体快速发展的关键。
行业新闻选题策划的思路与策略——以税收新闻为例
作者:何乐
时间:2020年
摘要:行业新闻由于专业性强、受众面较窄、时效性欠缺,因此新闻选题策划更为关键。加强行业新闻选题策划,需要围绕中心工作、权威报告、社会热点等方面寻找线索,发挥行业优势,突出行业特点,抓住重点、捕捉细节,使行业新闻更有生命力和影响力。
短视频传播:构建国家认同的新途径--基于《央视新闻》抖音短视频的分析
作者:赵美荻
时间:2020年
摘要:抖音的异军突起吸引了传媒业的目光,各大传统媒体纷纷开设了抖音号。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央视新闻》抖音号成功进行了新尝试,开辟了构建国家认同的新途径。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选取抖音号《央视新闻》在2019年9月25日至10月10日发布的67条国庆相关议题的短视频为研究对象,结合内容分析结果,发现短视频传播是构建国家认同的新途径。
技术视野下融媒新闻的创新实践--以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作品为例
作者:祁可可
时间:2020年
摘要:融合是当今传统媒体实现创新发展的主题,同时也是媒体工作者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的有益尝试。本文从媒介技术的角度出发,以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作品为例,探析融媒互动新闻的创新性发展,以为进一步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基于“模式-价值-受众”框架下的自动化新闻探究
作者:郭琪
时间:2020年
摘要:基于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自动化新闻生产改变了传统的新闻生产和传播模式,本文尝试在"模式-价值-受众"的框架下,探讨自动化新闻怎么传播,传播什么,向谁传播的问题。自动化新闻的发展,使得新闻生产模式被重构,新闻价值的衡量标准被重新诠释,受众在新闻传播中的地位也需要被重新审视。尽管如此,新闻的本质以及新闻专业主义不能被抛诸脑后,人类在新闻传播中的"把关人"角色也不能被取代。自动化新闻不仅改变了新闻业的面貌,也给新闻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我国新闻资讯类短视频的布局、趋势与前景
作者:张英培
时间:2020年
摘要:随着智媒时代的到来,新闻资讯类社交短视频,由于市场、媒介环境、技术和国家政策导向的原因,近两年在国内爆红。本文通过梳理新闻业的变化情况,以及对国内三类新闻资讯类短视频的对比,论证了短视频新闻尽管在新闻的报道和呈现方面有创新,但就目前而言,不适合作为独立的新闻模式,应该结合传统的播报模式,作为传统新闻资讯的点缀。
地市级党报打造本土短视频品牌的现实路径——以淮安报业传媒集团《软兜视频》为例
作者:张娇娇
时间:2020年
数据新闻中新闻叙事模式的变革——以《新京报》数据新闻为例
作者:白丹卉
时间:2020年
摘要:数据新闻拥有比传统新闻报道更为复杂的叙事维度,使得新闻内容生产在叙事声音、叙事语法、叙事话语和叙事接受等方面都产生了新的变革,改变了传统新闻内容的叙事模式。《新京报》作为传统媒体转型的典型代表,开发了多个数据新闻栏目,生产出了契合热点的深度化数据新闻,是数据新闻探索之路的先行者。在未来,新闻媒体还需强化数据新闻的故事性叙事,进行全媒体内容生产,在数据新闻的探索之路上进行更具深度的挖掘。
新闻算法推荐的信息可见性、用户主动性与信息茧房效应:算法与用户互动的视角
作者:杨洸
时间:2020年
摘要:算法已成为当今数字媒体技术的决定性因素,新闻推荐平台借助算法技术连接人与信息,为人们提供个性化的新闻服务.本研究基于算法和用户互动的视角,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以新闻算法推荐平台的使用者为研究对象,探讨算法推荐的信息可见性、用户主动性和信息茧房效应.结果 显示,新闻算法推荐整体上以用户为中心,在新闻可见性上,用户对趣味新奇性价值的认知感最强,新闻个性化程度凸显;用户对新闻推荐的使用上,以被动浏览行为最为普遍,自主性总体不高;用户对推荐算法技术有一定了解,表现出一定的算法素养;算法推荐对用户并未造成单纯的信息茧房效应,它同样可扩大受众接触资讯的范围,将用户带入更广阔的世界.最后,本文讨论了用户和算法之间的关系,发现两者不是彼此孤立的存在,而是始终处于相互响应、相互发展的状态.
“融”时代下微信早间新闻的发展特色--以《来了!新闻早班车》栏目为例
作者:黄楚新
时间:2020年
摘要: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5G移动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万物互通、媒介互融,传统主流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进一步走向深层次和常态化。我们熟悉的早间新闻已将"战场"从传统媒体平台扩展到了微信新媒体平台,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来了!新闻早班车》栏目为代表的新媒体早间新闻,立足自身定位,板块划定清晰,在强调人文关怀的同时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优势,在"融"时代下获得了广大用户青睐。在未来,微信早间新闻在机制、技术、用户和战略合作等方面将持续发展,在融合的广度和深度方面将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迷茫·重构--大数据时代的新闻史教学和研究思考
作者:徐健
时间:2020年
作者:刘序明
时间:2020年
参考
^官方平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