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年画艺术鉴赏

2024-01-21 19:03:00 来源 : haohaofanwen.com 投稿人 : admin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国传统年画艺术鉴赏,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年画的论文3000字

SCI论文网:

论文摘要: 年画艺术,是中国民间艺术的先河,同时也是中国社会的历史、生活、信仰和风俗的反映。

关键词:民俗 装饰环境 祝福新年 审美传播 文化遗产

年画是中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它起源于古代的门神画,大都用于农历新年时张贴,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宋代诗人王安石的这首七绝《元日》,就是一首欢庆农历新年的诗。其中“总把新桃换旧符”说的就是贴春联和年画。

一、年画的形式与内容

年画是中华民族祈福迎新的一种民间工艺品,是一种承载着人民大众对未来美好憧憬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各地对年画的称谓说得上是五花八门,北京叫“画片”、“卫画”,苏州叫“画张”,浙江叫“花纸”,福建叫“神符”,四川叫“斗方”,各色各类,不一而足。历史上,民间对年画亦有着多种称呼:宋朝叫“纸画”,明朝叫“画贴”,清朝叫“画片”,直到清朝道光年间,文人李光庭在文章中写到:“扫舍之后,便贴年画,稚子之戏耳。”年画由此定名。今天,各地对年画逐渐约定俗成地简称为“年画”。

.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中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人文历史论文旧年画因画幅大小和加工多少而有不同称谓。整张大的叫“宫尖”,一纸三开的叫“三才”。加工多而细致的叫“画宫尖”、“画三才”。颜色上用金粉描画的叫“金宫尖”、“金三才”。六月以前的产品叫“青版”,七、八 月以后的产品叫“秋版”。 年画以木刻水印为主,追求拙朴的风格与热闹的气氛,因而画的线条单纯、色彩鲜明,色调反差很大,气氛热烈愉快,看起来比较夸张,服从于中国的最高美术思想。年画是产生于农耕社会的一种民俗艺术,它的创作者大都是普通的农民,就像老实厚道的农民说话开门见山一样,年画是用直白的表达方式,叙述着农民的文化思维观念,表现着农耕生活的方方面面。题材非常广泛,从早期的自然崇拜逐渐发展为主要表现驱邪纳祥、欢乐喜庆、传说故事、节日风俗。它的内容是现实的,但又是超越现实的。 内容有花鸟、胖孩、金鸡、春牛、神话传说与历史故事等,表达人们祈望丰收的心情和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与乡土气息。形式有门画(独幅和对开)四屏条和横竖的单开独幅等。

过春节,贴年画,是中国老百姓的传统风俗习惯。特别是在农村,从大门到堂屋,从正房到偏房,从墙上到炕头,从窗顶到窗旁,甚至连粮食囤和牲口棚都无一疏漏。新春之所以充满欢乐热闹的气氛,年画在这里面起着一定的作用。什么年画贴在什么地方,都是由它长期的居住环境来决定的。大抵比较富厚人家,在厅房总喜欢悬挂老寿星、紫微星、福、禄、寿等。至于梅兰竹菊等花鸟图,自然亦在欢迎之列。临街的大门,要贴武门神,主要作用是保护庭院的安全。房门画的张贴,要根据主人的身份来布置。媳妇住的房子贴的是美人童子,告诉客人,这是女眷住的地方,不能随便进去。如果是一个拦门,贴的年画叫“栏门判”,主要职责是捉妖除怪,保护农民养的猪平安无事,不生病灾。窗旁贴的是荷花,另一边贴的是牡丹,它的寓意就是连年有余,富贵长春。灶王爷据说是玉皇大帝派到各家的一家之主,主要职责是了解人间的善恶,然后每年的腊月二十三上天去给玉皇大帝汇报,为玉皇大帝惩恶扬善提供依据,所以每年的腊月二十三都要祭灶。再向里面就是炕头画了,炕是旧时农民取暖和睡觉的地方,三面临墙,墙上都贴满了各式各样的年画,它的题材和内容都非常丰富。

二、 年画的起源与发展

年画起源于古代的门神画,而门神画早在尧舜时期就出现。据东汉《独断》记载,汉代民间已有门上贴的“神荼”、“郁垒”升像。现存最早的年画是宋版的《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现代企业管理论文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绿珠,习称《四美图》。还有种说法则认为年画始于唐代,沿至宋代才普遍流行,但仍以张贴门神为多,故年画可以包括门神在内。

由于朱元璋提倡过新年要贴春联,这样发展下来,年画也就特别发达起来。到明末崇祯年间,天津杨柳青的年画极为驰名,图画内容也愈见丰富。明初年间,日本人曾在甘肃发现两种宋朝的年画:一幅就是《四美图》,都作高客长袖的宫装;另一幅是灶王爷和关圣帝君。两幅画上都盖有“平阳姬家雕郎”的店铺字样,足见在宋时人物年画已具规模。清代人才辈出,年画的题材更加广泛,除了人物、花卉、山水等艺术作品外,还有“老鼠嫁女”、“王婆骂鸡”等讽喻画,以及用歇后语构成的连环图画,给人以一种幽默感。印制方面亦是各类各样,有木板、有石印、有胶版,有国画、有水彩、有图案,有单线平涂、有炭彩,有仿古、有创作、甚至有翻印西洋画的,如姑苏年画中的“西洋之剧场”就是。

如果从真正意义上来说, 应该是纸发明之后才有了真正的年画。宋朝至今也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年画之所以能够历经千年仍存于世,一定有它自身的魅力。它要反映老百姓或者说是农民的生活理想,那么农民百姓起码能够喜欢,能够爱看,它所反映的那些东西,能够契合百姓的深层心理,百姓企盼这些东西,因而它才能有广泛的市场。所以年画的生产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年复一年,交流反馈,不受欢迎的品种,就逐渐被淘汰了,它是由市场来反馈很真实的信息。年画艺术,是中国民间艺术的先河,同时也是中国社会的历史、生活、信仰和风俗的反映。 随着时代的发展,年画的内容也发生着改变。新中国成立初期,年画的内容大多是祝福国家繁荣昌盛;上个世纪80年代,年画中往往充满了年轻的朝气;今天,年画则五彩纷呈,各种题材、各种内容都有,既有古代的门神,也有现代的美女,甚至在网上还有不少网友制作出既漂亮又时尚的Q版动画人物,来给网友拜年。虽然网上的这些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年画,但是那种对新春喜庆气氛的表达,在本质上却是同传统年画是一致的。

三 、年画的产地与种类

年画是中国民间美术中较大的一个艺术门类,民间年画源远流长,产地很多,流布广泛,曾经有过颇为兴盛的发展。无论是题材内容、刻印技术,还是艺术风格,都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

年画的种类总体上可分为「版画」、「刻纸」、「纸绘」三种。版画是以木刻图案,再按图上色而成。这一类年画以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县杨家埠、河南朱仙镇、苏州桃花坞以及广东佛山镇所产最为著名。教育论文年画的特色因地而异,但是它们的用色活泼大胆、含意吉祥却是一致的。「刻纸」是用刻刀在纸上雕镂图案,画面的设计极具巧思。雕工细腻处,可以传达出极生动的姿态。「纸绘」的年画内容以神像为主,神荼、郁垒、钟馗、财神、天官赐福等,都是很受欢迎的题材。中国著名的四大“年画之乡”指的是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和四川绵竹。

苏州桃花坞

国江南主要的民间木板年画。源于宋代的雕版印刷工艺,由绣像图演变而来,到明代发展成为民间艺术流派,清代雍正、乾隆年间为鼎盛时期。桃花坞年画,主要有门画、中画和屏条等形式,其中门画可谓集历代门神之大全。桃花坞年画,系用一版一色的木版套印方法印刷出来,工艺精美,一幅画要套印四五次至十几次,有的还要经过“描金”、“扫银”、“敷粉”等工序。在色彩上,有桃红、大红、蓝、紫、绿、淡墨、柠檬黄等诸色。在艺术风格上,桃花坞年画构图丰富,色调艳丽,装饰性强,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在人物塑造、刀法及设色上,具有朴实、稚拙、简练、丰富的民间美术特色,民间画坛称之为“姑苏版”。数百年来一直畅销于海内外,欧洲许多国家的博物馆及艺术馆都有收藏。

天津杨柳青年画

有着600年历史的杨柳青民间木版年画产生于元末明初,在清代雍正、乾隆至光绪初期最为风行。到了清代中期全盛时期,画店鳞次栉比,店中画样高悬,各地商客络绎不绝,是名副其实的绘画之乡。杨柳青年画继承宋、元绘画传统,吸收了明代木刻版画、工艺美术、戏剧舞台的形式,采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方法。制作时,先用木版雕出画面线纹,然后用墨印在上面,套过两三次单色版后,再以彩笔填绘。既有版味、木味,又有手绘的色彩斑斓与工艺性,因此,民间艺术的韵味浓郁,富于中国气派。杨柳青年画开创了鲜明活泼、喜气吉祥、富有感人题材的独特风格。在中国版画史上,杨柳青年画与南方著名的苏州桃花坞年画并称“南桃北柳”。

杨柳青年画取材内容极为广泛,诸如历史故事、神话传奇、戏曲人物、世俗风情以及山水花鸟等,特别是那些与人民生活密切关联的题材,以及带有时事新闻性质的题材等,不仅富有艺术欣赏性,而且具有珍贵的史料研究价值。杨柳青年画的艺术特点是多方面的,其中较为鲜明突出的则是表现在制作上。杨柳青年画的制作程序大致包括创稿、分版、刻版、套印、彩绘、装裱几个步骤。前期工序与其他木版年画大致相同,都是依据画稿刻版套印。后期制作却是花费较多的工序于手工彩绘,会计毕业生毕业论文把版画的刀法版味与绘画的笔触色调,巧妙地融为一体,使两种艺术相得益彰。而且还由于彩绘艺人的表现手法不同,同样一幅杨柳青年画坯子(未经彩绘处理的墨线或套版的半成品),可以分别画成精描细绘的“细活”,和豪放粗犷的“粗活”,艺术风格迥然不同,各俱艺术价值。

在现存的年画艺术中,杨柳青木版年画以藏品丰富、技艺精湛,被公推为'中国年画之首”。

山东潍坊杨家埠

山东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兴起于明代,全以手工操作并用传统方式制作,发展初期受到杨柳青年画的影响,清代达到鼎盛期,杨家埠曾一度出现“画店百家,画种过千,画版上万”的盛景,产品流布全国各地。杨家埠年画体裁广泛,想象丰富,重用原色,线条粗犷,风格纯朴。

杨家埠木版年画同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并称中国民间3大木版年画。杨家埠木版年画题材广泛,表现内容丰富多彩,有神像类、门神类、美人条、金童子、山水花鸟、戏剧人物、神话传说等,同时也有反映民间生活、针砭时弊之作,但喜庆吉祥是杨家埠年画的主题。杨家埠年画的制作工艺也别具特色。艺人首先用柳枝木炭条、香灰作画,名为“朽稿”;在朽稿基础上再完成正稿,描出线稿,反贴在梨木版上供雕刻,分别雕出线版和色版;再经过调色、夹纸、兑版、处理跑色等,手工印刷。年画印出来后,还要再手工补点上各种颜色进行简单描绘,以使年画显得自然生动。

四川绵竹年画

绵竹年画以产于竹纸之乡的四川省绵竹县而得名。绵竹年画历史悠久,它起源于北宋,到明末清初进入繁盛时期。绵竹年画以彩绘见长,具有浓厚的民族特点和鲜明的地方特色。绵竹年画构图讲求对称、完整、饱满,主次分明,多样统一;色彩上采用对比手法,设色单纯、艳丽,强烈明快,构成红火、热烈的艺术效果;线条讲求洗炼、流畅,刚柔结合,疏密有致,具有强烈的节奏感;而夸张、变形、象征、寓意的造型,更具诙谐活泼的效果。

绵竹年画的内容极其广泛,有孔明、张飞等历史英雄人物,有小说、戏曲的精彩画面,有武士神像、动物花果等等。其中最有趣的是《耗子嫁女》、《三猴烫猪》、《狗咬财神》、《看官盗壶》等民间传说。

绵竹年画分红货、黑货两大类。红货指彩绘年画,包括门画、斗方、画条。黑货,是指以烟墨或朱砂拓印的木版拓片,多为山水、花鸟、神像及名人字画,此类以中堂、条屏居多。

四、年画的收藏与传承

年画艺术,是中国民间艺术的先河,同时也是中国社会的历史、生活、信仰和风俗的反映。论文网

中国年画被国外年画收藏界誉为“可与中国明清珍本乡像插图相媲美”的艺术作品,早在19世纪就已传到国外。在莫斯科等地博物馆收藏的中国年画有6000张之多,其中喀山美术馆收藏的道光年间的《三国》年画等,在我国已是绝版。一些天津杨柳青、江苏桃花坞、山东潍坊等地年画被称为“东方文化的艺术之花”。 作为我国古老的一种民间艺术,年画不仅具有研究价值,还以其特有的艺术风格和魅力,在近年引起收藏人士的极大关注。目前,有五类传统年画值得收藏:一是神像类,以门神为最常见,其他如财神、灶王、关王、八仙等;二类为吉祥图案,如状元及第、吉庆有余、连生贵子、群仙祝寿等,此类年画最受百姓欢迎;三类为历史人物及故事,如桃园结义、文姬归汉、昭君出塞、穆桂英挂帅等,多为百姓崇敬喜爱的先贤;四类为戏曲故事,如《三国演义》、《西厢记》等,也深为百姓喜闻乐见;五是市井风格类,如《春游图》、《赛龙舟》、《摇钱树》、《聚宝盆》、《老鼠娶亲》、《鲤鱼跃龙门》等,此类年画题材丰富,文化内涵深厚,极具审美与研究价值。

千百年来,年画不仅是年节五彩缤纷生活的一种点缀,还是文化流通、道德教育、审美传播、信仰传承的载体与工具;也是一种看图识字式的大众读物;对于时事题材类的年画,还是一种百性喜闻乐见的媒体。这种内容够得上百科全书式的民间艺术,包蕴着一个完整的中国民间的精神。年画又是一部地域文化的辞典,从中可以找到各个地域鲜明的文化个性。可以说,观年画可知中国民间之全部。今天,也许我们已经很少有过去那种双开大张的门来粘贴它们了,但是,作为艺术品或者工艺品,它们被广泛悬挂于各类墙壁,巧妙运用于明信片、广告的制作方面,生活中依然无处不在。年画作为中华文化艺术的瑰宝,让每一个观赏者在观赏的同时,又接受了一堂中华传统文化的课程。年画是中国民间文化的一块瑰宝,是一份沉甸甸的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中国美术简史》

《当代中国民俗学》陈勤建

《中国民俗文化导论》仲富兰

《现代民俗流变》仲富兰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信息
专题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