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方面的论文(有机化学论文2000字)

2024-01-23 00:24:00 来源 : haohaofanwen.com 投稿人 : admin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有机化学方面的论文(有机化学论文20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有机化学方面的论文

有机化学论文2000字(一):“互联网+”背景下有机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论文

中图分类号:O62-4;G434文献标识码:A

《中國教育现代化2035》等政策文件作出了一系列部署和要求,将以“互联网+”为主要特征的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变量,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推动面向信息社会的教育理念更新、模式变革、体系重构。在这个过程中,互联网在有机化学的教育中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机化学作为高等院校化学、化工、生物、制药、材料等专业的基础课之一,有着明显的专业特性和很强的应用性,且与我们人类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由于有机化学内容丰富,知识点繁多,现阶段,以“互联网+”为载体的“微课”“慕课”等信息化教学模式已经在有机化学的课堂中逐步得到了应用。在本文中,主要将结合“互联网+”的特点,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这几个方面对有机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出几点策略,旨在为高校的教学信息化建设建言献策。

1“互联网+”在有机化学中的作用

互联网的主要特点在于信息量庞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一方面是给教师提供许多丰富的除课本以外的案例,能够让教师在前期的备课中课件教案等均得到充分的补充。另一方面,互联网的这些特点,也恰恰是当今新时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他们希望求新,求变,求趣味。基于“互联网+”来构建的“翻转课堂”,便能够满足学生的这一部分猎奇心理,从而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了这样的积极性以及好奇心,学生自然就会更加乐于更加积极主动地来进行学习了。教师在前期备课时,互联网能够,可以帮助教师更进一步完善教案的内容。

2提高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2.1翻转课堂由被动变主动

“翻转课堂”是一种基于互联网教学平台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教学模式。主要是利用互联网教学平台,在课前就把相关课件,习题,学习资料进行上传,学生可以在线进行预习。课堂上就主要针对学生们在预习阶段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所提出的问题来进行集中讲解以及给学生做知识点的梳理工作。课下,同样也是在线指导学生进行复习,批改学生的作业,并及时与学生沟通所存在的问题。有机化学中的分子结构及反应历程的理解是个难点,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感动非常困难。例如,在讲授烯烃亲电加成反应时,我们就在授课视频中加入三维立体模型以及化学反应的动画来描述这个过程,以及分子轨道杂化在反应过程中的杂化方式。以这个反应作为引子,推广到其他的反应,其他的结构式都可以通过Chemdraw,Kingdraw这样的软件去绘制去查找,无论是用笔记本还是用手机,都能随时随地绘制出相应的结构式以及反应式。通过这样的一系列的学习,就可实现从传统的“知识灌输”转化为“知识引导”,一方面激发了学生浓厚的求知欲,学生们在这个过程中也能感受到学习过程的乐趣,手机笔记本不再是娱乐工具了,同时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工具。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学生也能在此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有机化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

2.2信息化教学手段由乏味变有趣

大学有机化学课程因化合物种类繁多、反应类型多变,以及有大量需要记忆的内容和知识点,很多学生学起来感到困难,觉得枯燥,提不起学习的兴趣。最近,网络上流行一组“苯宝宝”表情包正好可以在讲苯环衍生物的命名时到课堂上来和同学们进行讨论。例如,图1中的苯宝宝多氯了。在本章内容导入时,当同学们看到这些表情包时,先是哄堂大笑,大家都感觉充满了乐趣,注意力很快集中起来,课堂氛围也非常活跃了,学生们随之也显示了非常浓厚的兴趣。那么,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首先与学生一起讨论这些表情包所配的文字是否是其正确的命名,以及,正确的命名应该是什么?带着这样的问题,从而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讲授的过程中,学生就会一直带着这样的问题来听课去思考。这样,学生便将这部分内容牢牢掌握了,同时,再来对学生进一步引导,除了以下列举的之外,我们也能不能创造出更多的表情包呢?于是,课后,学生们也都纷纷主动的做起了各种跟化学结构有关的表情包了,从而也掌握了更多内容,无论是课本内还是课本外,所以也让同学们的知识体系更加完整和丰满了。

有机化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地方高校有机化学课程中有机化合物芳香性教学改革探究论文

摘要在大学有机化合物课程中,理解和掌握芳烃章节中有机化合物的芳香性教学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因此,本文从改变传统的教学思路、采用计算化学辅助教学方法及涉及当前研究芳香性前沿实例三个角度对有机化学教学进行改革。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该知识点,彻底领会苯系芳烃和非苯系芳烃的类型,特别是能够灵活运用休克尔规则来判断非苯芳烃的芳香性。

关键词有机化学芳香性休克尔规则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1有机化学课程中芳烃教学背景

有机化学课程作为高校及高职院校化学、材料、制药、生物及环境等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在该课程中,关于芳烃的教学非常重要,主要是因为芳烃及其衍生物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及科学研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常在学生学习芳香烃之前,学生们就已经学习了几大类有机化合物即烷烃、烯烃及炔烃,因此对于在芳烃章节中前面一部分内容如芳烃的分类、命名、结构及相关的化学性质,学生们都能够在前面积累的有机化学知识的基础上学习,而对于后续讲述有机化学的芳香性及非苯芳烃分类上却有时难以掌握。传统的教学方法通常是按照讲述单苯芳烃、稠环芳烃及非苯芳烃这样的顺序进行讲解,最后在讲述非苯芳烃的时候讲解芳烃芳香性的判据-休克尔规则(H€點kelrules)。此外在讲述休克尔规则计算电子数时比较抽象,学生们难以理解,而且往往讲述的都是传统的非苯芳烃实例。因此,我们以芳烃芳香性教学为例,从改变传统的教学思路、采用计算化学辅助教学方法及涉及当前研究芳香性前沿的实例三个角度对该知识点的教学进行改革,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2有机化合物的芳香性教学探究

2.1教学思路

2.1.1教学设计上下苦功夫

在前面已经提到,芳烃章节中前半部分涉及的知识点相对比较容易理解,而后面主要是设计到有机化合物芳香性的问题。其一,从结构变化设计入手,让学生在研究结构的同时带着计算化合物是否具有芳香性的问题循序渐进去学习和探索。依据图中的结构分类,笔者认为每讲到一类结构的时候,然后考察下它们的芳香性,根据休克尔规则即4n+2规则判别化合物是否具有芳香性需要满足的三个条件:(1)成环原子共平面或接近于平面,平面扭转不大于0.1nm;(2)环状闭合共轭体系;(3)环上电子数为4n+2(n=0、1、2、3……);只有符合上述三个条件的环状化合物,说明该化合物具有芳香性质。其二,从讲解设计上入手,我们在讲解该类化合物的结构的时候,通常是根据共价键理论讨论结构的形成。因此,此时我们在讲解的时候应该遵循从结构-共轭环上电子数-芳香性这样一个过程,这样学生就自然而然就理解和掌握该知识点。

2.1.2授课过程以“教师+学生”为中心

传统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路即是通过提问环节把学生吸引到所要传授的知识点上来。然而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授课过程关键取决于教师如何带动学生、让学生配合老师点燃课堂教学气氛。现在的学生,老师们在上课时发现,他们尽管上课的时候手机都已经上交到讲台,然而部分学生总是让老师感觉人坐在教室里,而心思不在课堂上。那如何才能吸引这部分学生跟上老师的授课进程呢?这就需要我们从一进教室上课就要狠狠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这是关键。因此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都是缺一不可的两个元素。以讲授芳香性这个知识点为例,笔者认为首先进入课堂,让学生们自己讲出一些与实际生活中相关的芳烃结构,然后找出结构的异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老师同样带着问题一步一步引入学生进入芳香性这个知识情节中。

2.2適当涉及研究前沿

最后,在考察芳香性相关应用的时候,笔者认为老师可以通过了解近年来关于科学家们研究化合物芳香性的相关论文,并向学生进行简单介绍,让学生们知道所学知识与当前科技前沿紧密相连,从而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有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科研精神。

3结论

以有机化学中芳烃章节中的芳香性知识点为实际案例,从改变传统的教学思路、采用计算化学辅助教学方法及涉及当前研究芳香性前沿的实例三个角度展开教学改革探索,事实证明,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这一方面带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宽了他们的专业知识面。另一方面,对老师的教学也是一个挑战。因为这样的教学模式必然促使教师在进行课题教学之前必须自己备好功课,苦下功夫,夯实自己的专业知识面,投入更多的教学工作量,才能在讲课的时候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相关文章

专题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