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1000字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10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改革开放40年,金融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金融也不例外,从体制机制改革到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从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到金融科技的飞速迭代,农村金融面貌日新月异。
其中,农村支付清算领域的快速发展演进是整个农村金融深化改革的基础环节。面向全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清算服务的全国性专业清算机构——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以下简称农信银中心)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多年来,农信银中心因农而变、因需而变,始终坚持服务“三农”,搭建了农村支付结算高速路,畅通了农村支付清算渠道,将多元化、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带给广大农村百姓,助力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推进普惠金融发展和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可以说,农信银中心的支付清算服务演进是时代前进和发展的印记。
回溯历史,农信社1996年与农业银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后,为解决异地结算难问题,设立了“全国农村信用社特约电子汇兑资金清算服务中心”,此即农信银中心前身,并搭建了特约电子汇兑系统批量处理农信系统间的资金往来业务,该系统从1997年一直运行到2005年底。
农信银中心的诞生与农信社改革息息相关。众所周知,2003年以来,农村信用社拉开深化改革的序幕,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有了质的飞跃。但由于历史原因,农村地区支付结算环境建设仍然落后,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缺乏统一的支付结算平台,异地支付结算难问题十分突出,也严重影响到农村金融机构自身的发展。当时一些偏远地区的农民,给远在外地上学的孩子寄生活费,需要跋涉数十甚至百余公里到县城的银行网点办理。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地提出升级改造特约电子汇兑系统的呼声越来越强烈。
为彻底解决农村支付渠道不畅,支付手段落后这一难题,2006年5月,农信银中心应运而生。目前,农信银中心成员机构覆盖各省区市36家农信机构,接入超过1500余家村镇银行、100余家支付机构和1家民营银行。日均处理清算交易超过2500万笔、200亿元。
改革开放以来,农信银中心按照“两轮一轴”发展战略,从提高资金清算能力、扩大联网范围、增加清算品种以及提高技术支持能力、加大农信机构共享使用系统的开发和推广力度两方面积极努力,成为农信机构的平台和门户,协同农信机构提高普惠金融服务能力。
支付便民 构建农村支付服务网络
农信银中心成立后,随即开发建设了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替代了特约电子汇兑系统,实时处理全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间通存通兑、电子汇兑等资金汇划业务。
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以服务主体多元(农信社、农商银行、村镇银行、民营银行、支付机构等),服务覆盖面广(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近8万家网点),服务方式多样(柜面、ATM、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电话银行、自助终端等线上线下多渠道)推进农村支付清算服务向纵深发展。
2010年7月,全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省辖核心业务系统全部接入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这意味着农信银业务覆盖了祖国的最东、最西、最南、最北端,将便捷支付服务送到千家万户,让普惠金融阳光照耀偏远乡村。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全民网购已成热潮,农村百姓也积极参与其中。农村消费者对新兴支付服务需求日益增加,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开发网络支付、移动支付热情也不断提升。农信银中心紧跟上述需求,2011年以来,开始同以支付宝、财付通等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机构进行合作,支持网上购物、理财、生活缴费、信用卡还款、红包、提现等多项业务,使广大农村地区客户得以享受更为丰富的消费支付场景和更为便捷的消费支付体验。
2017年,农信银中心通过不懈争取与积极努力,分别开通了支付宝对公账户提现、微信钱包提现两项业务,帮助开设网店的农村小微企业、个人微商实时汇集资金,让广大农村小微企业及个人客户更加安全、便捷地管理资金,提高资金运转效率。
在“断直连”背景下,2017年7月,农信银中心启动了代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一点接入”网联清算平台工作,通过“一点接入、多点应用、业务转换”的服务模式实现“一点通即全国通”。目前,71家成员单位通过农信银中心“一点接入”网联清算平台,开展商城类网络支付(含快捷支付、退货、付款等)、条码支付等业务。
依托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在京津冀三地农信“柜面通”全覆盖的基础上,2016年,农信银中心与北京、天津农商银行和河北农信社联合发行“农银通”卡,该卡可实现持卡客户在三地柜面和ATM渠道办理农信银业务免收存取现、转账手续费,使持卡人在异地享受高效、便利、优惠的金融服务,受到往来三地居民广泛欢迎。目前,该卡发行已近百万张。同时,农信银中心还联合北京农商银行、河北农信社开办代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个人收结汇业务,满足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低成本、高效、便捷办理跨境个人收结汇业务需求。
2017年末,农信银中心联合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开通了农信系统Ⅱ、Ⅲ类银行账户互联互通业务,该业务充分发挥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账户规模优势,打破地域隔阂和壁垒,依托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积极推动成员机构Ⅱ、Ⅲ类账户资金互转业务开展,加强了农信系统内信息、产品、资金、风控等资源共享以及业务合作,实现了优势互补。
科技赋能 助力数字普惠金融
随着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农村经济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农村地区客户对新兴电子支付等非现金支付工具多样化需求明显增加。
农信银中心采用分布式模式,为部分农信机构建设共享使用的云支付平台,包括网上银行、手机银行、收单系统、电票系统等11个应用系统,降低了农信机构科技建设及运营成本,促进农信机构提高服务“三农”水平。同时推出产品与渠道平台,在产品与渠道“两个平台”基础上,将企业网银、个人网银、微信支付、网关支付、各种收单系统等进行整合建设,逐步打造一个“界面与前台在农信银中心,账户与后台在各地”的全国农信互联网核心业务系统。云支付平台共为25省区市2347家法人机构的支付类业务提供技术支持服务,7家农信机构应用利农商城,17家农信机构接入农信e支付,为农信机构提供理财、火车票购票、公积金或五险一金缴费、营销抽奖等服务。
为规范农村地区条码支付业务发展,农信银中心积极整合,配合农信机构与支付机构“一点对接”银联与网联,通过条码支付支持多种二维码扫描以及金融IC卡闪付,实现客户多维度多场景支付需求,推广应用手机网店、线上线下收单、惠民消费业务功能,打通条码支付跨机构、跨地区清算渠道,配合多个省级联社开展“断直连”并重构省内的收单服务体系。目前,共有23省区市1557家法人机构开展条码支付业务,商户总数达360万户。
传统的农村金融服务方式是靠“双腿走出来的”,但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动,金融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过去靠大量人力去完成的服务,如今需要技术手段的升级来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服务结果。目前,农信通自助金融服务设备(POS)已在贵州、广西、湖北等15省区市农信机构推广布放,该业务将助农取款服务、便民服务点深入农信机构辖属偏远农村,为当地百姓提供存取款、转账汇款等基础性金融服务。随着年轻一代对消费和金融产品及服务使用习惯的变化,助农取款终端载体的服务内容及方式也同步升级和优化。为提供更加现代化、智能化的金融服务,农信银中心推出了更便捷的条码支付、手机网店、智能pos等新设备,同时将利农商城的功能加载于便民服务点上,打造工业品下行、农产品上行的营销模式。
一点接入 提供一站式支付清算服务
与大型商业银行相比,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势单力薄,在经营规模、科技力量、人才技术等方面存在劣势。对此,为让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融入金融市场,农信银中心不仅承担着全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资金清算,也负责整合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统一外联工作,汇聚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一点接入”金融市场基础设施。
农信银中心充分利用已有的网络和接口,主动承担业务合作风险以及交易集中带来的安全生产风险,代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一点接入”网联、银联、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系统(对账)、上海票据交易所、TIPS等金融基础设施,使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具备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的基础,增加农信机构金融服务选择的多样性,提高其服务“三农”的能力。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代理成员机构“一点对接”金融基础设施,既可提升成员单位联合发展水平,提高成员单位市场议价能力,又能够在各类对外合作中切实有效地降低成员单位营运成本,减轻系统建设与运行管理压力,进而推动农村地区支付业务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40年,农信银中心通过以资金清算服务和技术支持服务为主的服务演进,将丰富多元的支付结算产品和服务送入“支付知识进乡村”的革命老区、“金融知识普惠万家”的煤矿矿区、“资金春运—让爱回家”的工厂厂区、“支付知识到身边”的高校校园。
改革开放40年,农信银中心联合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为数以亿计的城乡百姓提供了高效、便捷、安全的支付清结算服务,这服务洋溢在无数张享受着“资金春运”汇兑便利的外出务工人员的幸福笑脸上,体现在乐享“汇通城乡”便利的城乡百姓的朴实话语中,充盈在“坐享”扫码支付商户的爽朗笑声里,跃动在享受网购便利的农村青年的眉梢间。(农信银中心冯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