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儿童画论文 如何在小学美术中培养学生的独创性

2024-02-01 21:53:00 来源 : haohaofanwen.com 投稿人 : admin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美术儿童画论文 如何在小学美术中培养学生的独创性,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美术儿童画论文

美术教育是增强学生思维力、审美力和创造力的重要一环,能提高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和解读能力。然而,当前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往往会给学生做范画,要求学生按照既定作品进行临摹,学生临摹出的作品多数如出一辙,没有太大的创新。美术本身就是一种发散性的艺术类学科,如果过于注重规范化和同一化,就无法发挥美术对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作用,不利于学生独创性的发展。为此,本文将从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独创性的意义入手,结合我对美术教学的一些体悟和教学经验,就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创性展开探究。

一、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独创性的意义

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独创性,还能够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提升学生记忆力水平和想象力水平,因此其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一)让学生逐渐养成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

无论对于哪一种事物而言,必须先依托对其外部表象的细致观察,方才能够实现由表及里地对其内涵以及本质的认知和了解,由此可见,对事物的观察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在美术知识的学习过程当中,授课教师应当有意识地让学生逐渐养成细致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唯有这样,方才能够使学生在细致入微的观察的基础上,通过画笔将事物栩栩如生地展示在画纸之上。

(二)能够使学生的记忆力水平得到提高

正如上文所指出的那样,当学生具备了细致的观察能力,养成了良好的观察习惯之后,可以实现对事物本质以及事物特征更好以及更为全面的洞悉和把握。借助美术创作活动,学生能够较为深入地认识到不同事物之间存在的差别,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升自身的辨识水平,进而让自身的记忆力水平也随之得到提高。

(三)可以让学生的想象力水平得到提高

所谓的想象力乃是源自主体大脑对于所接触到的事物的加工以及更深层次的理解。当主体具备了卓越的想象力之后,其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生活都将从中受益。美术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应当有意识地实现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以此作为激发学生美术创作灵感的有效方式,使学生的美术创作思维得到进步,创作欲望能够尽情地挥发。具体而言,美术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在空白的画纸上尽情挥洒自己的想象力,将自身的所思、所想和所见不受拘束,不受限制地展现在画纸之上,这种允许学生任意涂鸦的形式,看似削弱了教师的指导,实际上却达到了对学生美术创作想象力培养的目的和效果。

二、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创性

我们都知道独创性在当下的重要意义,但是对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创性,却并没有进行深入探索。我在教学中非常关注这一点,经常就此展开尝试和探索。现就自己的一些经验进行分享。

(一)尊重学生的想法,允许课堂出现多元化思维

很多时候,学生在美术课结束时交上自己的作品,教师会以个人的喜好、传统的观点、常规的认识去对学生的绘画进行衡量和评判,尤其是对于小学生的绘画。由于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经常会出现一些反常规的绘画作品,对此,有些教师仅凭自己的生活经验、常规认识,对学生的绘画进行批判,要求学生按照常规来作画。这样一来,学生便失去了独创性,所画出的作品自然都是千篇一律。山都是连绵起伏的,水都是碧波荡漾的,太阳都是红色和黄色,并闪着光芒,小女孩都是穿着裙子,小男孩都是穿着短裤……其实,这是在成年人的眼中比较合格的绘画,而在小学生眼中,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的眼中,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是充满各种可能的。在他们的世界里,人可能会长出翅膀,太阳可以变换各种色彩,花儿可以长成各种形状,房子可能会被气球带上天空,小草可能会比斑马还要高……教师要保护学生的想象力,尊重学生的想法,允许课堂出现多元化思维。

我平时在教学中很注重学生的独创性,尤其是那些随手画来,自由、生动、有趣的图形。这些图形不一定是学生的正式作业,也许只是学生不经意间画在了废纸上,或者画在了教科书上,我都会把这些画拍下来。拍下来后,我在电脑上为每位学生建立一个文件夹,把这些照片存在他们名下,取名“电子灵感记录袋”,经过一段时间的记录,成为每位学生的专属素材库。将这些带有个人特色的素材,用电脑合成绘画线稿打印出来,学生深受鼓舞,绘画的兴趣大大加强,创新意识也得到了强调。

小学阶段还是以儿童画创作为主,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也无需太多常规经验的束缚,只有这样,才能真实地表达出学生的内心世界。

其实,对于学生的作品,教师的评价可以有很多方面,如独立性、积极性、创造性、综合性等,评价的形式也可多样,如文字、语言、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等。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注意在教学活动中努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取消只有一个标准,一个答案,只求共性,忽视个性的评价方法,鼓励学生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

(二)打造可以实现对学生美术创新思维养成的活动空间

从美术创作活动本身来看,其表现为视觉艺术的形式,也就是说,美术创造者在进行和从事美术创作的过程当中,必须建立在对现实事物形体状态有效地把握的基础之上。在美术教学过程当中,美术教师应当意识到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于外部事物的认知方式以及认知习惯均为感性层面的,而这种感性层面的认知亦是源自外部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以及社会环境当中。鉴于此,美术教师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应当积极拓展美术课程的教学空间,也就是说,教师不应当将教学半径局限于课堂以及教室之中,而是应当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和环境,使学生的美术创新思维得到有效的养成。

举例而言,美术教师应当利用节假日以及双休日,组织学生去户外采风、写生,通过带领学生亲近自然的方式,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之美,进而让学生的美术情感得到培养,审美素养得到提高。尤其重要的是,这让长期生活在城市森林当中的学生感受到自然界带给其的视觉冲击,进而在这一过程当中发现和洞悉美术创作素材。可以说,这种教学效果是在课堂之上难以达成的。除此之外,美术教师还应当让学生拿起画笔,去描绘和勾勒其在自然界当中所看到的各种动物和植物,也可以让学生利用橡皮泥去尝试捏出动物的形态。如此一来,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情境当中能够获得感性经验的积淀,使其美术创作想象力得到激发,从而有助于学生美术创新思维的形成。

当然,前述教学方法并非意味着对传统美术课堂教学环节的否定和忽视,美术课堂教学环节依然是重要的教学节点。在课堂上,美术教师可以借助幻灯片、交互式电子白板以及多媒体教学设备等,让学生依托这些设备接触到相关美术资源,这样亦能够达成对学生想象力养成的教学目的。

(三)打造宽松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的创作潜能得到激发

情境教学法的优势在于能够借助情境的打造,使学生进入高效的学习和思考状态。因此,在美术课堂上,美术教师应当注重为学生打造良好的美术知识以及美术技能学习情境,以便使学生的美术创作潜能得到激发,并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师所讲解的创作技法和美术知识。如此一来,学生在美术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也将得到保障,其学习美术知识和美术技能的劲头也将变得更足。

例如,在教学民间竹编工艺相关内容时,教师首先展示许多竹编工艺品,当学生被工艺品所吸引时,紧接着播放介绍竹编工艺的录像,讲解竹编的制作过程。此时学生早已拿起教师为他们准备的篾片等材料,兴趣盎然地动手编了起来。为了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性,创造出独特的作品,教师鼓励学生自由发挥,随意编制,不要局限于视频中的内容,看哪位同学编制的工艺品最独特。不一会儿,一个个“小玩意儿”在学生的手中诞生了。看着学生的欢喜劲儿,仿佛是什么伟大的创作。当然,学生的作品很不成熟,但是教师也应该加以鼓励,引导学生把图片上的实物和自己的作品进行比较,做出评价,让学生兴趣盎然地欣赏竹编工艺。这样,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就在欣赏、创作中迸发了。

三、结语

如今是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也是一个竞争力空前的时代,今后人才的竞争不仅仅是知识的竞争,专业素养的竞争,也是创造力的竞争和创新精神的竞争。要想立足于时代,必须具备一定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以有很多的途径,各门学科都有一定的培养路径,但是相对来说,美术这种艺术类学科在培养学生独创性方面更具优势,尤其是小学阶段,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非常丰富,因此抓住这一时期渗透创造性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本文根据我自身对于美术教学的认识与经验,探讨了美术教学中对学生独创性培养的意义和方法。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我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抓住学生创造性思维培育的黄金期,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将学生学习美术最需要的能力补回来,从而培养出新时代敢于创新、敢于探索的创造型人才,吾辈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池广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独创性[J].中华少年,2018(30).

[2]王祎萍.小学美术手工欣赏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独创性思维初探[J].教育界,2015(7).

[3]薛丽萍.浅谈小学美术教育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12).

[4]朱姝娟.在小学美术课堂上提升孩子创造能力的策略刍议[J].学生之友(小学版)(下),2013(12).


相关文章

专题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