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论文写作(学术论文自救之道——新手论文写作入门)

2023-04-01 02:25:00 来源 : haohaofanwen.com 投稿人 : admin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学科论文写作(学术论文自救之道——新手论文写作入门),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学科论文写作

无论你是研究生或者是本科生,如果你想发表论文,如果你担心论文影响毕业,如果你为缺少导师指导而迷茫,如果你没有接受过论文写作方面训练、而想知道如何写论文,如果你是第一次写论文、希望知道如何选题、如何安排框架结构....

总之,只要你是论文写作新手,又想自救,那么你是本文的目标读者,本文就为你而写的。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

一是,新手写论文之前,为什么必须掌握论文写作方面基本知识;

二是,那些年里,我在提升论文写作能力中,所遇到的坑;

三是,如何按照零基础新手的认知逻辑,来提升自己的论文写作水平;

全文4千多字,请耐心阅读。建议采用语音方式,阅读体验更好。

一,为什么写论文之前,需要掌握论文写作方面的基本知识。

吉林大学秋果教授说,(在学术论文写作上),师生之间存在着信息差。

她举了一个例子。有一次,她参加一个学生开题答辩。学生的题目是《诉讼时效的法律问题研究》。一众答辩老师问学生:“你研究的是什么问题啊?”实质上,老师想问的是“论文准备解决一个什么学术问题。”可是,学生以为老师在考察他对诉讼时效的认识,于是从诉讼时效的定义、效力等几个法律主题方面谈了自己的认识。

学生这么理解是情有可原的。在很多生活场景中,问题就是被理解成主题啊!比如,“同志们,下面我来讲几个问题。”另一个方面,学生在中小学到大学学习期间,都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教育,从来没有开展研究性学习,他就把“问题”理解成:老师拟定的、答案存在于老师脑中,现在拿出来,用来考察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他不知道,在学术研究中,问题是他自己拟定。老师确实不知道问题是什么,所以才要问,“你研究什么问题啊?”

还有一个学生的常见误解,那就是“创新。”我曾看到一个本科生,写了一篇关于大数据的毕业论文,长达1.8万字。一个本科毕业论文能写这么多字,我非常佩服这名学生。但是,大家想一想,他的1.8万字里是什么内容?这1.8万字是,他对大数据的认识,是他举的大数据应用的案例。

这里面有两个问题。

一是,学生不知道写论文的目的。写论文的目的是创造新知识。新知识,不是作者以前不知道的知识,而是学术界以前不知道的知识。这个学生所认为的新知识,实际上是早已被他人发现的旧知识。从学术创新角度看,他那1.8万字,大多是废话。

二是,他不知道学术论文的内容是论证,而不是举例。大家都知道,学术论文属于议论文。但是很多人从中学学到的套路是:先列出你的观点,然后举几个例子,最好是正反面,最后总结一下。请记住,学术论文不是这样写的,学术论文里有案例,但必须是,分析案例、得到命题,然后通过逻辑推理,把命题组成一个体系,支持论文的总论点。

但这一点也情有可原。因为,零基础新手从未接触过论文,他们接触的多数是教科书。而教科书多是,用案例来说明专业知识,常常并不开展论证。于是,学生习惯于举例,而不知道如何论证。

由此可见,师生之间的确存在信息差,所以很多时候学生听不懂老师说什么。比如,老师说,“你的问题在哪儿?”,学生会以为老师在指责自己呢?老师批评论文没有创新点,学生不知道去哪儿寻找创新点。老师说:“你的研究现状部分写的不好,需要梳理文献”,可是怎么梳理文献呢?老师说:“你讨论部分太单薄了”,可是怎么充实讨论部分呢?……

甚至,我敢担保,很多新手肯定不知道,研究计划和技术路线是否有区别,区别在哪里。

有一些老师自己学术水平很高,但是他不擅于指导学生。他是天空中翱翔的雄鹰,又如何理解在泥泞中挣扎的小马呢?另外 一些老师时间宝贵,这些论文写作技巧,非常细碎,讲清楚需要不少时间,所以没空讲这些。

正因为这样,很多新手缺少指导,才被论文折磨。要摆脱这个折磨,需要了解论文写作的基础知识。

甚至,你只有掌握了论文写作的基础知识,你才能和你的导师愉快地聊天,否则鸡同鸭讲。

二、那些年里,我在提升论文写作能力中遇到的“坑”

四年前,我就开始寻找一个能够让零基础新手快速上手的教程,大约看了70、80份之多。虽然写得好的不少,但非常遗憾的是,除了我曾经推荐那十几本书外,

达到通俗易懂这个目标的教程并不多。有一些甚至误导了我(恨!)。

下面是我在提升论文写作能力过程中遇到的几个“坑”。

1、多读文献——平静湖面下的漩涡

多读文献本身是没有错的。不读个几十到几百篇文献,论文是很难写出来的。但问题是 :零基础新手能不能读懂论文?

一篇论文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背景信息、相关资料、所用知识和技术。第二个层次是:学术脉络——研究的逻辑、创新的思路。前者在外,后者在内。

一个新手,很容易被前者所吸引。“哇!这个信息,我以前怎么不知道呢?”、“哦!原来还有这样的知识啊。”可是,我们说,读论文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读懂研究逻辑和创新思路阿,是为了建立本研究与其他研究之间的关系啊,是为了找到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啊!

假如,如果学生不知道研究是如何开展的,那么他就无法找到论文的研究逻辑和创新思路。一个有研究经验的人和没有研究经验的人,前者看的是研究框架,后者看的是知识。

这就形成了悖论:做研究前需要看文献,而看懂文献又需要研究经验。

新手要解决这个悖论,就需要在阅读文献之前,需要了解研究是如何开展的、是如何表达的,阅读文献时应该如何切入、如何从文献中找到所需要的知识信息、如何概括研究框架。

2、套模板——暗藏玄机。

我看到最常见的一个建议,就是套模板。套模板本身是没有错的。问题是,你怎么套模板?

现在什么教程都是在讲模板、套路。可是,学习者习惯于套模板,很可能把自己套进去了。有一次我讲课。有个学生反馈我:“没听懂,但会套公式了。”我很害怕。如果这个学生不努力,我不会介怀。可是他偏偏很努力,但是方法不对。套公式,而不知道公式背后的逻辑,一旦应用场景发生变化了,岂不是纸上谈兵?

在学习书法中,有两种模仿。一种是描摹(描红),另一种是临摹。描摹是在字帖上放一张白纸,然后描出字来。临摹则是将字帖放一遍,认真观察字的间架结构,然后在纸上写出来。

描摹和临摹的区别就在于书写者是否思考结构背后的逻辑。

惯于描摹而不思考的人,得到的是“邯郸学步、亦步亦趋”,最终结果就是纸上谈兵。而临摹的人,得到的是“举一反三、一通百达”,最终得到迁移学习的能力。

回到论文写作上。

他还会告诉你,各个部分写什么。甚至,有更高水平的,还会告诉读者各个部分怎么写。

可是这样够么?

这样的套模板,结果可能是生搬硬套,写时别扭、痛苦,或者在答辩中被老师发现,甚至无法通过。

因为这个模板把整个论文的逻辑切割开了。

真正的套模板,则不仅包括写什么、怎么写,还要包括为什么这么写,以及怎么获得写的内容(写什么),就是不仅告诉我怎么写,而且能够启发我,让我文思泉涌。(当然我的教程就是这么设计的。)

套模板要有一个标准:能否理解模板套路背后的逻辑,把它记入脑中,然后不断练习。

这个世界上没有容易路可走。今天省下来的力气,就是将来的泪水。任何外在的帮助,仅仅是帮你在迷茫中指一指道路,但它不能替你走这条路。

3、有些教程设计不符合新手认知逻辑

有些教程按照“题目、摘要、关键词、英文摘要和英文关键词、引言、本论、结论、参考文献”的论文排版顺序讲解论文写作。

但是大家想:“摘要是什么?”摘要是对论文正文信息的概括。当我们还未完成论文的正文,怎么对其信息进行概括呢?所以,贴近新手认知逻辑的教程设计,应该是将正文放在前面,然后讲摘要。但我们知道正文的结构框架是怎样的,都有哪些信息内容,那么我们就很容易理解摘要如何写作。

再比如,有些教程按照“选题、读文献、开题、搭建框架、研究、写作”顺序讲授,这是符合论文写作的工作顺序。可是,“读文献一定建立在对论文结构框架的理解基础上”。正因为你懂得论文是如何安排结构框架的,你读文献时,才能解构文献,才知道去哪里找你需要的信息,才知道如何重组信息,如何从中概括出研究框架。

所以,我的观点是,教程的正确设计应该是,先介绍论文的框架结构,然后介绍如何读文献。

4、有些教程尽在说神话。

有些教程写的非常好,道理深刻、表达严谨、用词考究。它对有研究经验的人而言,大有裨益。对于没有研究经验的人,根本看不懂。

所以,我说他们在说神话——神仙才能听得懂的话。这绝不是反讽,是真心的尊重,因为的确对我很有帮助。

但是,我以为好的教程应该尽量贴地气,不仅讲道理,而且讲比喻,要让零基础的人能够理解它。

5、过分强调格式等形式问题

本来不想说这个问题,可能有争议。但想了想,还是写了。有争议就讨论下,我也会得到了学习。

有一本书叫《芝加哥大学论文写作指南》,销售量非常高,评价也好,本人也从中得到很多启发。但我觉得,我们也要看到这本书的缺点。那就是,它的主要内容是关于论文格式的。

规范是论文的一个基本标准,不规范的论文就是不合格的论文。写论文的人一定要严守规范这条红线。但是,写论文应该先有内容,然后有形式。

好的教程,应该先引爆大家的思想,然后再谈规范的事情。

三、给零基础新人设计的教程

谈了这么多现有教程的不足,最后谈下自己做的工作。四年前,我看到这些问题后,就下决心给零基础新人做个论文写作的教程。经过四年的努力,终于完成这份教程。它包括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选题。

选题是开展研究的第一步。我们大多数人被选题所困扰,因为没有思路。

经过搜集整理、潜心思考,我找到了28个创新思路,包括“细化、泛化、更新、比较、相邻、联系、综合、应用、深入、完善、方法的并举、方法的协同、逆向、拓展、争议、推广、新技术对研究条件的改善、借鉴其他学科方法、跨学科视野、直接从他人论文展望中获取、从学术交流中获取、生产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老问题的新动向、不合理现象的合理化解释、从生活中有趣现象中能够获得、日常问题的专业化解释、从实践困境中来、从新兴热点中获得”等。

除了这28个外,肯定还有很多创新思路。但我想,当你看完这28个,一定能启发你得到新的创新思路。

第二部分,破题。

破题,就是如何将一个研究问题,进行破解,从而搭建起研究框架。

在这里,我采用的方法就是,借助“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经典问题,对创新点进行思考,通过是什么,考虑从哪些方面描述研究对象;通过为什么(故障树分析法),获取因果关系的结构;通过怎么办,得到“问题、原因及对策”的体系完备、结构清晰的框架。

第三部分,审题

本部分就是提醒研究者从知识、方法(包括技能)、资料、条件等方面审视自己,能不能完成论文。 如果不能,就应该采取针对性策略,努力完善,否则也要及时放弃。

第四部分,论文结构框架。

论文结构框不等于研究框架。

掌握论文结构框架,不仅服务于论文写作,而且还能服务于文献阅读。只有掌握了论文结构框架,在阅读文献时,才知道论文各个部分都在讲什么,才能快速准确地去某个位置,找到你所需要的信息。

在这部分,我用了一首诗(大家耳熟能详的)介绍了实证性论文的IMRDC结构。我自觉这是我的一个亮点。因为道理配合案例,更容易让人听明白。但大多数人都用一篇专业论文来诠释IMRDC结构。限于专业背景,这种案例不容易听明白。而我费尽心思,才发现原来用这首诗能够诠释IMRDC结构。

这部分还讲了论证性论文。论证性论文,需要掌握著名的金字塔原理。不过我这里又对金字塔结构作了一点改进。了解这个内容,不仅有助于撰写论证性论文,而且有助于安排研究现状/文献综述部分的结构框架,甚至对今后公文写作、文案写作都会有帮助。

这部分还讲了摘要、关键词、题目和参考文献。

第五部分,就是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可以说是写论文的一个关键难点。

大家可能经常听到“你这不是文献综述,而是文献罗列,需要梳理文献”这样的评价。可是怎么梳理文献呢?

我这里用了一个巧妙的结构,请恕我卖个关子。

第六部分,关于语病和图表。

这部分简单提示了下,如何注意语病和如何正确使用图表。不涉及如何制作图表,毕竟制作学术图表本身就是一个大学问。

还要说明四点。

第一点,我认为学术论文写作包括两个维度,一是学术研究,二是论文写作。学术研究与个人的专业有关,本课程只谈论文写作。搞好学术研究,还是从提升本学科的理论和技术角度出发,需要积极和导师或者其他业内人士学习交流。

第二点,本课程是服务于零基础新手。如果你有丰富的论文写作经验,本课程无法帮助到你。另外,本课程可能对管理学、工学、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论文帮助更大,对于法学、艺术等学科的论文帮助会小一点。

第三点,本教程所有内容都本人自己写出来的(绝无照搬照抄内容)。限于个人水平,有不妥之处,敬请在评论区批评指正。我会努改进。

第四点,本课程未必适合你。但网上有很多关于论文写作的建议,很棒,给我很多启发!但需要甄别,不妨参考下我前面的建议,看看他们的课程适不适合你。

无论如何,做一个优秀的研究很难,但完成一个论文并不难,放松点,总会有办法。

最后,祝愿你写论文时下笔如飞,愿大家的论文不再难写!


相关文章

专题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