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职称论文期刊(护理职称论文精选)

2024-02-21 17:01:00 来源 : haohaofanwen.com 投稿人 : admin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护理职称论文期刊(护理职称论文精选),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护理职称论文期刊

第1篇:护理职称论文范文

【关键词】 护理人员; 不同技术职称; 分层级目标培训; 心理资本

Influence of Hierarchical Target Training on Different Technical Titles of Nursing Staff of Psychological Capital/LI Mei-zhu.//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6,13(27):093-097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hierarchical target training on different technical titles of nursing staff of psychological capital,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nursing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for providing theoretical reference.Method:Using stratified cluster sampling method,100 cases with different technical titles of nursing staff of psychological ca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test objects,odd number 50 cases as the research group,even number 50 cases as the control group.Based on the same training content,two groups were given a psychological capital questionnaire of nursing staff for group evaluation.Then,the research group was given teach,audio-visual technology,discussion and case discussion,role-playing,interactive panel,network training and self-study method and hierarchical level with the way of training target for training,the control group was adopted to self-study,free pair mutual learning training mode of training.After nursing personnel training one year later,two groups were tested with the questionnaire and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al processing.Result:Team adopt multi-means and layered with the way of training goal after training,different technical titles caregivers psychological capital assessment of the research group,each dimension score compared with before the training were greatly improved,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Nursing staff; Different technical titles; Hierarchical level training target; Psychological capital

First-author’s address: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aying University Medical College,Meizhou 5140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27.025

所谓心理资本是导致个体采取积极组织行为的心理状态,包含了具有协同效应的4种成分,自我效能、希望、韧性、乐观4个成分[1]。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及积极心理学理念的进一步诠释与发展,心理资本已成为近年国内外心理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2]。心理资本作为能够缓解护士职业倦怠、降低离职意愿、提升工作积极性、增强自我职业竞争力的一种积极心理资源[3-4],已被引入护理领域。有研究表明,目前心理资本方面的研究已有诸多的文献报道,护理领域对心理资本的研究范围也较为广泛,但在分层级目标培训视域下对不同技术职称护理人员心理资本的影响多分层次实证性研究的文献报道还非常匮乏[5-6]。将心理资本用于护理领域,进行实证研究的文献报道还比较匮乏。鉴于此,对护理人员的心理资本进行实证研究,无论是对于护理学科的发展,护理队伍的稳定,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是对于护理人员自身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心理资本对其工作投入产生正向、积极的影响,其中希望和自我效能对护士工作投入有较强的预测作用[7]。因此,旨在通过该项研究,探讨进一步提高完善护理人员心理资本的途径和手段,继而为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的储备,促使护理人员更好地认识自我,科学进行职业规划,促进其职业目标的顺利发展和达成,实现自我价值,促进职业成功提供理论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随机从本院不同临床科室的护理人员中抽取100名作为本组研究对象。并将单号护理人员50名,作为研究组,将双号护理人员50名作为对照组。其中研究组年龄24~48岁,技术职称:护士15名,护师20名,主管护师10名,正副主任护师5名;对照组年龄,23~50岁,技术职称:护士18名,护师16名,主管护师12名,正副主任护师4名。两组护理人员均为女性,对参与该项研究均知情并同意,且配合良好。两组护理人员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入组测评 在实施该项研究前,两组护理人员均于2013年1月采用护理人员心理资本问卷进行入组测评。该问卷由Lufthansa等[8-9]编制,李超平翻译,由骆宏等[10]在李超平翻译的中文版心理资本问卷基础上结合护理工作特点修订而成为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用于国内护士心理资本的研究。该问卷包括自我效能(6个条目)、希望(6个条目)、韧性(5个条目)及乐观(3个条目)4个维度,共20个条目,均为正向计分。采用Likert 6级计分法,1~6分分别为“非常不同意”、“不同意”、“有点不同意”、“有点同意”、“同意”、“非常同意”,量表的得分范围为20~120分,分数越高表示护士心理资本水平越高。研究实施1年后即2014年1月,再次采用上述问卷重复测试。

1.2.2 培训方法与内容 研究组护理人员在护理部统一指挥和协调部署下,实施多手段并用的培训方法,旨在方便每一位被试对象均能够根据自己的上下班时间等情况,充分地利用或参加不同的培训场景,进行分层级目标培训。主要包括:讲授培训、视听技术培训、讨论与案例研讨培训、角色扮演培训、互动小组培训、网络培训和自学等。对照组护理人员则采用以自学为主、自由结对相互学习的培训方式进行培训。两组护理人员培训的内容和目标相同。

1.2.2.1 初级技术职称护理人员(含护士、护师)培训 (1)培训内容:该层次护理人员的培训内容以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外加规章制度、护师职业素养、护士礼仪、护理伦理与法律、评判性思维、病情观察、护理职业损伤与防护、护理风险与护理成本管理、护理文书与护患沟通等。(2)培训目标:①考核目标:通过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对病情较轻患者的护理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文字表达与沟通能力。②量化目标:通过培训每人撰写并在省级杂志上,参与市级不同类型科研项目1项且署名在前3名;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100%。

1.2.2.2 中级技术职称护理人员 (1)培训内容:专科知识、专科技能、重症患者案例分析、科内临床带教与小讲课、文献检索、资料收集、手语培训与应用、灾害护理理论知识和技能、心理学理论知识和技能、急救技能、心肺复苏、心电监护、动态激光下静脉输液、多元化护理模式的应用如系统化整体护理模式、无缝隙护理模式、循证护理模式、预见性护理模式、聚焦问题模式、聚焦解决模式、自我管理健康教育模式、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系统性护患沟通护理模式、延伸护理等。(2)培训目标:①考核目标:通过培训,促使中级技术职称护理人员的知识结构更具有创新意识,使其该层次护理人员的思想系统中弥散浸润思新求变的意向与冲动;促使其知识结构更有价值性、有社会性、有取向性,恰似人们生活中使用的劳动工具改锥一样,呈现“一字,十字,米字”型。②量化目标:通过培训每人撰写并在部级杂志上发表不同内容的学术论文2~3篇,主持完成市级不同类型科研项目1项,参与完成不同类型省级科研项目1项,且署名在前3名;常用的各项专科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100%。

1.2.2.3 高级技术职称护理人员(含副主任护师、主任护师) (1)培训内容:专科新技术、新业务、科研设计、统计分析、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护理行政管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方案的制定实施、英语角。(2)培训目标:①考核目标:通过培训,提高其完成高、新专科护理能力,解决疑难问题能力,护理教学与科研能力,精通本专业业务,掌握护理动态以及护理学科研究的前沿趋势以及护理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能力,提高其组织管理能力。②量化目标:通过培训每人撰写并在核心杂志上发表不同内容的学术论文3~4篇,主持完成省级不同类型科研项目1项,参与完成省级不同类型科研项目1项,且署名在前3名;常用的各项高难度专科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100%。

1.3 观察指标 该研究实施1年后,于2014年1月采用上述问卷重复测评。观察指标主要包括:两组护理人员培训前后不同技术职称护理人员心理资本的分层比较;两组护理人员实施不同内容培训前后心理资本各维度的整体变化情况比较,并分析其影响机制。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P

2 结果

分层次目标培训前后,两组不同职称护理人员心理资本各维度得分结果比较,见表1。

3 讨论

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护士作为推进优质护理服务进程的主体,如何使其在护理岗位上实现个人价值,发掘个人潜能,以积极正向的心态完成个人的职业发展是每位护理管理者不断探索与追求的永恒主题[11]。同时,护理职业具有典型的情绪劳动特征,护士是职业倦怠、职业耗竭等高发群体已成共识。特别是在工作过程中,因受工作环境、工作时间、方式、对象等多因素影响,使护士遭受生物性、物理性、化学性、心理社会等因素所致的不同类型的职业损伤,进一步影响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使离职、换岗、护理人才流失等现象高发,继而降低护理质量,并使我国护理队伍的稳定性遭到破坏。研究表明,心理资本是个体一般积极性的核心心理要素,具体表现为符合积极组织行为标准的心理状态,它超出了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之上,并能够通过有针对性的投资和开发而使个体获得竞争优势。心理资本与工作绩效、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工作投入、职业认同呈正相关[12-15],而与工作倦怠、抑郁症状、离职倾向呈负相关[16-17]。鉴于此,及时通过培训,为护理人员注入正能量,提升和维持心理资本这一动态资源,无论是从护理人员个体身心健康和职业素养出发,还是从整个的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和护理质量的提高等角度来看,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人员实施培训后,不同技术职称护理人员心理资本各维度得分均较培训前大幅度提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1 分层级目标培训的实施促使不同技术职称护理人员对自我职业规划以及自我价值的体现拥有了更深一个层次的认识。根据层级的不同制定不同的培训内容,有利于护理人员从心理层面进行个体的自我探讨,自我定位,即通过“你是谁”,促使护士个体不断地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掘自我潜能,从而获得自我竞争优势,拥有更好、更强的岗位胜任力。在培训的过程中,通过目标要求,激发了护理人员自我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的需要,从“我是谁”出发,认识自我,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并自觉地在自己的层级岗位上汲取知识能量,并通过考核目标和量化目标,使促进职业成功的动机水平得到具体的体现,或以论文、科研成果的形式得以展示。

3.2 分层级目标培训的过程也是护理人员进行自我探索、设定职业目标、建立职业愿景和希望的过程。在通过自身对这样一个学习型组织的融入,促使护理人员个体与组织建立共同愿景,并树立远大理想和共同目标,形成有凝聚力的价值观,为不同技术职称护理人员带来希望。同时,个人通过学习认清了自我,并在组织中找到自我的目标,把个人和组织结合在一起[18],不断充实自我并以此获得才能和知识,促使护理人员的心理韧性得到不同程度的强化。

3.3 有利于不同职称护理人员在组织中实现自我价值!常言道,没有优秀的个人,只有优秀的团队。个体只有融入优秀的团队里,才能促使个体的价值最大化。所以,通过分层级目标培训的实施,所有被试对象均将得到不同程度的锤炼,而表现为出类拔萃,继而涌现出更多的优秀的护理人才,甚至可以说护理精英和专家。这种成功、成效、成果和成绩的获得,必然促使不同职称护理人员更加地拥有“我思故我在,我思故我新”的思考,拥有乐观积极的心态和自尊、自强、自爱、自立的精神风貌,保持积极的态度投入临床护理工作,将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回馈于社会和患者。

3.4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不同技术职称护理人员均有可能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障碍、困难以及职业方面的困惑,分层级目标培训将为护理人员提供不同层面的正能量,促使护理人员进行积极归因,学会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克服困难,应对挫折。并不断充实自我,发展自我,获得最新的知识和技能,从而促进职业成熟和职业成功,实现职业目标。护士心理资本与工作投入、工作绩效有着密切的联系[19]。

3.5 通过分层级目标培训,研究组培训后不同技术职称护理人员的自我效能均大幅度提高。这一研究结果的取得,将直接间接地促使护理人员,在面对充满挑战性的工作时,有信心并能付出必要的努力来获得成功[20]。自我效能高的护士更愿意表现自我才能,展示工作成绩及职业愿景。同时储备所需知识,积累自我资本和竞争实力,以及致力于临床服务的内驱力。

总之,通过该项研究进一步验证,采用不同方式对护理人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分层级目标培训,可有效地提高不同层级和不同技术职称护理人员的心理资本,促使护理人员不断更新知识,开拓技能,改进护士的动机、态度和行为,更好地胜任现职工作,从而促进组织效率的提高和组织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Luthans F,Luthans K W,Lathens B C.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beyond human and social capital[J].Business Horizons,2004,47(1):45-50.

[2]毛丹旦.新上岗护士心理资本与工作满意度的调查分析[J].护理与康复,2015,14(5):421-423.

[3]骆宏,郝中华.466名护士心理资本与职业倦怠及离职意愿的关系[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0):933-935.

[4]武伟,刘毅,路红,等.本土心理资本与职业幸福感的关系[J].心理学报,2012,44(10):1349-1370.

[5]刘雪松,苍爽,刘静,等.护理人员心理资本对工作满意度与工作绩效的影响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3,13(6):381-382.

[6]李艳,吕冬梅,杨昌志,等.心理资本对护士组织公民行为影响的结构方程模型[J].护理学杂志,2014,29(1):68-69.

[7]刘朝英,宋丽萍,商临萍.心理资本与护士工作投入状况及其关系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3):39-42.

[8] Lufthansa F,Youssef C M,Avolio B J.Psychological capital:developing the human capital edge[J].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2007,8(2):315-332.

[9]卢坦斯.心理资本[M].李超平,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221-222.

[10]骆宏,郝中华.心理资本问卷在护师群体中应用的信度效度分析[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0,19(9):853-854.

[11]孟肖路,井西学,颜秋实,等.护理人员胜任力测评量表理论框架构建[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8):32-34.

[12]仲理峰.心理资本对员工的工作绩效、组织承诺及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7,39(2):328-334.

[13] Avey J B,Luthans F,Smith R M ,et al.Impact of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on employee well-being over time[J].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2010,15(1):17-28.

[14] Luthans F,Normon S M,Avolio B J,et al.The mediating role of psychological Capital in the supportive organizational climate-employee performance relationship[J].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08,29(2):219-238.

[15]万娅娇,王颖,夏添.护士心理资本和职业认同的关系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3,28(3):56-58.

[16]王阳,隋国媛,王烈.医生组织支持感及心理资本与抑郁症状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12,28(5):679-681.

[17] Luthans K W,Jensen S M.The linkage between psychological capital and commitment to organizational mission:a study of nurses[J].Journal of Nursing Administration,2005,35(6):304-310.

[18]商临萍,宋丽萍,赵晓艳,等.护士心理资本与自我职业生涯管理的关系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2,9(12):4-6.

[19] Sun T,Zhao X W,Yang L B,et al.The impact of psychological capital on job embeddedness and job performance among nurses:a structural equatiom approach[J].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2012,68(1):69-79.

第2篇:护理职称论文范文

一、相关概念的认识

1.1压力的概念压力又称紧张或应激,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说法。Selye强调生理学的变化,认为应激是机体对外界不良因素刺激所发生的一种非特异性的适应性综合征,适当应激是机体一种重要的保护机制,不适当应激则会导致机体发生多种损伤。Lazarus认为,压力是个体应对需求的能力感觉不平衡所致,它是人与环境的一种关系,这种关系超出人的应对能力及应对资源,就会威胁到身心平衡。而Hopkin2son[5]则认为,应激是指一种能使机体生理或心理的某些因素失去稳态,而使机体产生疲劳的力量。护理工作中有关压力的理论依据主要来自Selye的一般压力理论,认为压力是一种综合表现状态,是某种事物对人的生理或心理造成一系列的紧张反应状态。

1.2压力源的概念压力源又称应激源,是指能够引起压力反应,干扰人体恒定状态的所有内外环境的变化。护理职称晋升中的压力源既可来自工作人员本身,也可来自工作环境,工作人员本身压力的产生是由于个体的性格、个人家庭的矛盾或个体的适应而引起。轻度的压力可刺激机体处于紧张状态,提高工作效率,而持续高水平的压力会导致慢性疲劳综合征。据国外学者统计,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发病率为(75~267)/10万,而护士该病的发病率约为1088/10万。

二、研究护士压力源的常用工具

目前国内比较常用的对临床护士压力源的研究量表多采用李小妹等参照国外最常用的两个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美国护理心理学家GreyToftt与Anerson的护理工作压力量表,英国护理学家Wheeler和Riding的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并结合中国的国情重新设计,然后请美国、泰国及中国的护理专家修订的中国护士压力源量表。该量表由35项调查内容组成,分为5个条目: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问题、患者护理方面问题、管理及人际关系问题。该量表信度较高,已被广泛使用,能较好地调查临床护士的压力源。此外,较多采用职业压力测量问卷、工作能力指数调查表及症状自评量表。评价职业压力源及其强烈程度采用职业压力测量问卷,包括物理环境量表、工作中的冲突量表、心理负荷量表、工作危险量表、工作负荷量表与责任量表、工作前景量表、提升与参与量表、社会支持量表等8个子量表,各量表项目得分总和越高,相应压力越大。该量表在国内使用且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其他较为常用的问卷有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以及研究者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等自行设计的压力源调查的压力自评量表等。

三、国内护士职称晋升压力源分析

3.1护士的社会地位低在中国,护士的社会地位仍然较低。国外护理学专家认为,物质和精神的奖励对提高一个专业从业人员的自尊心及专业自豪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患者出院后往往会对主治医师表示感谢,而对护士的工作及贡献认可较少。同时,媒体对护士的正面宣传不足也是影响护士社会地位的原因之一。在医院里,管理者往往认为医生是医院的主体,医院提供的继续教育和培训机会绝大部分都给了医生,医生面对医院出台的各项措施、制度具有绝对的优势,护士的辛勤劳动得不到应有的承认与尊重,使得护士不能自工作中体验到自我价值实现的满足感,主观上形成不良的身心疲劳状态。

3.2学历层次偏低护理是一种高责任、高风险的职业,护士面对各种复杂的疾病,稍有不慎就容易出现护理差错、护理事故。现今在护士严重缺编的情况下,有时即便非常小心,也难以避免护理纠纷。而护士学历层次偏低,职称晋升很受影响,所以护理人员只有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加强继续教育,通过自考和成人高考来获得相应学历。

3.3生理性因素护士的工作是8h倒班制,人员少,频繁上夜班,体力工作繁重。而生活无规律,有时连续抢救、护理患者或手术配合数小时,大量的医嘱实施、病情观察及生活护理都是由护士来执行。三班制扰乱了护士身体的生物钟,长期超负荷工作,脑力、体力并用,同时过度支出。赵华等调查60%以上的护士出现注意力下降、睡眠障碍等。多数护士为女性,在家庭中担负着较重的家庭责任,在职称晋升面前承受的压力更大。

3.4科研文章技术水平低职称晋升注重晋职对象资历、论文专著、科技成果、工作表现、医德医风等方面的内容,尤其侧重学历、科研文章、技术水平等项目。由于社会进步和知识更新造成激烈的社会竞争,护士现有的业务水平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必须不断更新知识,为了职称晋升,还要写出代表先进业务水平的高质量的论文,使护士有巨大的压力,更易发生内疚、灰心或无力等一系列心理紊乱综合征。

3.5职称外语考试我国现行的职称晋升条件之一是专业技术人员必须要通过职称外语等级考试才能申报职称晋升。

护理人员无论是学历、学识,还是整体素质都与医师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有一定的差别,也就造成了不易通过职称外语考试,这对护士职称晋升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3.6护理管理因素护理管理不当也会成为护士工作压力应激源。当护士因职称晋升的名额引起自身情绪多变、易怒、难以控制而与管理者大发牢骚时,若管理者对护士采取严厉的批评教育,这种简单的处理方法会对护士造成强大的心理压力。

四、减少护士职称晋升压力源的对策

4.1提高护士的社会支持度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加强对护士的正面宣传,提高整个社会对护士的理解和认同。医院管理者应引导全院医、护、药、技、后勤各类工作人员重新认识和界定护理的功能和护士应得到的社会地位,提高全院人员对护士的尊重。管理者的支持也是影响护士工作满意度和心理健康的最有效的方式。

4.2逐步改善护理人员的学历层次结构根据护士的需求,医院和各大医学院校联合大力发展高职护理教育,逐步改善护士的学历层次结构,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4.3营造融洽的工作环境护理管理者应努力改善护士编制,缓解护士的超负荷工作状态,关心他们的家庭生活,合理排班以解决后顾之忧。鼓励护士多参加文体活动,舒缓身心,改善睡眠,定期体检,合理调节心态,加强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才能保证工作和学习顺利进行。

4.4加强技能培训能力的提升是舒缓压力、维持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当今知识更新非常迅速,且护士职能范围大大扩展,护士需要更多的新知识、新技能适应工作的需要,更积极地应对人事、医疗制度改革等带来的挑战。作为管理者应有计划、有目标地对护士进行专科技能方面的培训,支持、鼓励护士接受继续教育,并提供宽松的学习环境,同时适当增加护士晋升和进修深造的机会。

4.5顺利通过外语考试鼓励护士加强外语学习,注重日常外语知识的积累,平时注意多看、多听,不断提高外语水平。

作为护理管理者,也要经常组织护士进行外语学习,可以成立外语学习班或将外语学习作为继续教育的内容之一,促进护士提高外语水平。

4.6合理管理当护士因为职称晋升产生情绪时,管理者必须了解其情绪产生的原因,密切关注其心理健康状态,而不是将批评惩罚放在首位。管理者应对护士多一些关怀,少一些训斥,帮助护士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参考文献:

[1]曹锦燕。影响护理人员职称晋升的因素及对策[J].医药产业咨询,2006,3(10):113-114.

第3篇:护理职称论文范文

1 职称政策的变化

1.1 取消转正定级制度

转正定级制度是一直沿用的初级及部分中级职称的晋升政策。硕士研究生毕业,工作满三年,且经考核合格,可直接转正定级为中级(主治医师、主管药师、主管护师、主管技师);大学本科毕业见习期满一年,或大专毕业工作满三年,经考核合格者,可直接转正为助理级(医师、药师、护师、技师)职称;中专毕业,见习期满一年,可转正定级为员级(护士、药士、技士),任员级资格满5年可转正定级为助理级(医师、药师、护师、技师)。

自2001年开始,所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参加执业资格考试或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取消了沿用多年的转正定级制度。临床专业技术人员须参加医师执业考试,护理人员须参加护士执业考试,这是医疗和护理人员从事临床工作的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根据学历、任职年限和工作年限的不同报考相应级别的任职资格,博士毕业、硕士研究生任助理级满两年、大学本科毕业任助理级满四年、大专毕业任助理级满六年、中专毕业任助理级满七年可报考报考中级资格考试;硕士毕业、大学本科毕业工作满一年、大专毕业工作满三年或任员级满两年、中专毕业任员级满五年可报考助理级资格考试;大专、中专毕业科报考员级资格考试。

1.2 外语免试制度的变迁

外语合格证作为晋升的必要条件,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晋升中、高级职称必须首先过外语关。2001年以前,外语免试制度相对比较宽泛,具有大学英语四级证书等条件的,晋升中级职称可免试外语;具有大学英语六级证书等条件的,晋升副高级职称可免试外语。2001年开始,取消外语免试制度,凡需要晋升的人员,全部需要参加职称外语考试,并且外语合格证必须在有效期内使用,高级的有效期为4年,中级的有效期为3年。自2005年开始,增加外语免试,针对高学历、高层次以及中医药等特色专业的人员免于外语考试,同时外语考试合格证取消有效期,直到晋升为止一直有效。

1.3 增加计算机能力测试

为适应现代社会各种信息技术的运用,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将计算机能力测试列为职称晋升的一项必要条件。计算机能力测试分为全国考试和青岛市两种考试,分为初、中、高三个级别,专业技术人员可按照职称晋升的级别参加相应的考试。

1.4 晋升中级职称实行以考代评制度

以往晋升中级职称也需要参加评审,申报材料中要有体现自己专业技术水平、工作业绩的论文、科研等。在转正定级制度取消的同时,人事部也出台了中级职称的以考代评制度。自2001年开始,晋升中级职称不再参加评审,只要通过全国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即可取得中级资格。

1.5 晋升的条件有所放宽

晋升上一级职称主要由学历和任职资格年限来确认,如果学历不够需要申报破格。对于学历较低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破格也是比较困难的事。在出台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政策后,对学历受限的人员适当放宽了条件。新政策出台后,晋升中级职称只要具备中专学历任初级资格满7年即可参加中级考试,考试通过即取得中级任职资格。

1.6 高级职称实行网络化评审

以往晋升高级职称,每个人申报的材料用2个材料袋才勉强装得下,仅仅是各种各样的表格就要装满一个评审袋。实行网络化评审后,诸多表格、复印件不用了,既方便快捷又节约很多资源。只要每个参加晋升的人员将自己的材料通过评审软件一一录入,再通过网络向上传输至评审部门即可参加评审,所有材料直观清晰、一目了然,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

2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1 量化赋分表

由于岗位的限制,不可能达到晋升条件的人员都可以参加高级职称的评审,必然要根据岗位等额推荐相应的人数,量化赋分表的使用,将每个人的业绩以分值的形式表现出来,非常具有说服力。但是,量化赋分表本身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例如,专著、论文一栏,限提交三篇论文或专著,满分为15分,这一点所有人都能达到满分,无法真正体现专业技术水平,论文不分级别、不分类别、不分性质,“豆腐块”跟大篇幅的论著只要是发表在同一级别的刊物上一律一样的得分,显然欠缺公平性,容易挫伤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学术研究的积极性。建议保留专著、论文数量的限制,取消上线封顶,专著、论文的量化分值细化,以不同的级别、类别、性质区分开计分。

2.2 刊物、论文级别的界定

在进行量化赋分时,往往会遇到对各种刊物、论文性质的界定,现在并没有统一的规定哪种刊物属于部级、省级、市级,哪种论文属于论著、综述、短篇、个案等等,量化小组的专家也仅仅是凭经验来判断,难免会出现主观因素的干扰。建议制定规范统一的标准,充分体现公平的原则。

2.3 岗位有限额,限制资格晋升

第4篇:护理职称论文范文

关键词:心内科;护士;核心能力;培训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10月在我院心内科护理工作人员14名,年龄20~36岁,7年及以下工龄7名,7年以上的7名;专科学历5名,本科学历9名;中级职称2名,初级职称6名,护士6名。实施为期9个月的心内科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培训。

1.2方法

根据各级护士的职称、岗位及权限制定分层级的核心能力培训计划,核心能力培训由理论和技能操作两部分构成,其中基础理论知识采用自主学习和集中学习两种方式,临床实践技能操作以临床带教的形式进行,护理工作人员完成岗位工作理论和实践学时后进行考核和自评满意度调查。

1.3核心能力培训方案

根据护理工作人员的职称、岗位需求和职责实施分层级的培训方案,目的提高不同岗位护理工作人员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具体的培训内容包括:观察区患者出入手续的办理和交接班;心内科分诊及文件的书写和记录;心内科特殊患者的护理,物品管理和职业防护;护理、教学及科研工作;检查和质控工作;需要注意的是在排班的过程中要新老搭配,做到老带新,以便护理工作人员能够在有指导和帮助的情况下完成系列的培训任务,提升护理工作的基础和技能。建立良好的标准的教育制度,将教育与训练有机结合,贯穿于日常护理工作中。举办相关的模拟事件,提高护理工作人员应急处理能力,提升其观察能力。

1.4观察指标

待培训结束后,比较培训前后理论、技能考核成绩和护理人员自评满意情况。考核由基础理论和综合技能两部分组成,考核过程中注重分层级考核。理论采取闭卷考试的形式,满分100分,综合技能考核采取小组逐一考核的形式,包括基础技能、操作技能、临床思维、教育与培训和协调能力5个方面,每项满分100分,共500分。自评满意度分为不满意、满意、非常满意三种,总满意度=(满意+非常满意)/总人数。

1.5统计学方法

用SPSS19.0统计学系统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χ±s)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施核心能力培训前后理论和综合技能比较

与实施前相比心内科护士实施核心能力培训后14名护理工作人员的理论和综合技能考核成绩均有所提高(P<0.05)。

2.2实施核心能力培训前后自评满意度比较

心内科护士实施核心能力培训前14名护理工作人员的自评满意度为78.57%,实施核心能力培训后自评满意度为92.86%,自评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

第5篇:护理职称论文范文

相关合集:医学护理论文

相关热搜:医学护理  医学护理学习  医学护理专业

人员编制是否合理,直接影响了工作效率、护理质量、服务道德、成本消耗,甚至影响护理人员的流动及流失率。

在护理人力资源配制管理中,管理者要将竞争机制引入到医院人才流动中,科学地简化和规范护理流程,创造留住人才的良好环境;同时,对不同职称等级的护理人员确定不同的培养方向,制定合理、全面、有效的用人计划。例如:对初级职称人员突出一个“基”字,以“三基”培训为主,实施专科抢救训练,通过集中考核和随机考核,促其业务能力提高;对中级职称人员突出一个“精”字,不断更新现代护理知识,精通本专科理论和技术,提高外语水平,加强对外交流;对高级职称人员突出一个“尖”字,提高开拓创新能力,培养具有较高水平,能够在护理实践中充分展现护理工作的专业价值,掌握专门化知识的专家型护理技术人才。另一方面,临床科室时常出现短时间内病人收治突然增多或因护士休产假、病假而造成短期护理人力资源紧缺的问题。管理者应建立应急方案,及时调派人员支援,保证医疗质量安全,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

第6篇:护理职称论文范文

【摘要】目的:了解钦北区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现状,为卫生局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护理发展规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对钦北区13家医院进行调查。结果:13家医院的护理人员占卫技人员数35.02%,低于部颁标准;医生与护士人数比是1∶0.868;护士数与床位数比是0.319∶1明显低于部颁标准的0.4:1;护士年龄段主要集中在26~34岁,过于年轻;学历层次低主要是中专毕业;职称主要是低级职称,没有高级职称。结论:为了提高医疗质量,合理的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是有关卫生部门值得关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护理人力资源;现状调查;分析

随着农村和城镇居民医疗卫生改革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法律和服务意识的增强,人们对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更高,最为突出的是护理工作量的增加。因此,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是直接影响护理质量的关键要素。现将本区医疗机构护理人力资源现状调查作逐一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钦北区13家医疗机构。其中县区级妇幼保健院1家、中心卫生院3家、乡卫生院9家。

1.2 方法: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自行设计调查表格。内容包括医疗机构的基本情况(级别、卫生技术人员数、床位数等)、医院护理人员的基本情况(护理人员总数、护士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通过本区卫生局提供的2008年护士注册登记表、各医院的工作报表及电话询问调查。

2 结果

2.1 钦北区人口分布与医疗机构情况,见表1。

2.2 钦北区医疗机构护士年龄结构情况,见表2。

2.3 钦北区医疗机构护士学历结构情况,见表3。

2.4 钦北区医疗机构护士职称结构情况,见表4

3 分析与讨论

3.1 护理人员配置明显不足:表1显示钦北区护士人数占卫技人员数的35.02%;护士数与医生数之比0.868∶1;护士数与床位数之比0.319∶1。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医疗机构护理质量管理规范中要求医院护士总数至少达到卫生技术人员的50%;床护比至少达到1∶0.4。国家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后,基层医院的住院病人明显增多,导致大部分医院实际开放床位数大于编制床位数,而且护理人员大都是女性,有婚假、孕产假、哺乳假,进一步加重护理人员的配备不足。护理人员配置不足使护士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在有效时间内需要完成的工作量过多,她们只能将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于治疗性护理,而忽略了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导致护理工作质量和病人满意度下降,并加大了医疗差错及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1]。

3.2 护理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表2显示25岁以下占17.43%,26~34岁占50%,35~44岁占25%,45以上占7.57%。其中34岁以下占67.43%,护理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过于年轻化,临床工作经验不足,还有婚假、孕产假、哺乳假的影响,护理人员除了有专业知识外,还要一定的生活阅历和工作经验,过于年轻意味着专业技术骨干力量薄弱,而过于高龄的护理队伍会阻碍护理专业的可持续发展[2]。

3.3 护理人员整体素质低:从表3中可以得知护士中专毕业占大多数,大专学历基本是二次学历,没有本科毕业生。这主要与基层医院经济状况差,本地区护理专业的毕业生少,大医院对高学历的护理人员的需求加大,所以高学历的护理毕业生不愿意到基层工作有关。表4中显示职称主要是低职称,这与低学历和护理人员的流动性大有关,高年资、高职称的护理人员流向市级大医院,导致基层现有护理人员总体呈低职称现象。现有的高年资护士大多脱离病房从事门诊或其他部门工作。临床一线护理人员毕业后没有系统的规范化培训,外出进修学习机会很少,多数护士缺乏人文知识、沟通技术、法律法规知识,每天只是机械地执行医嘱,基础护理和健康教育得不到很好地落实,护理质量难得以提高,难以满足现在医疗发展的需求。护士长管理水平较低,有部分护长是中专学历的低职称的,有部分护长虽然是中级职称但学历是中专的,管理知识也不是通过系统的学习得来的,而是短期培训,可见管理只能停留在经验管理上,造成管理上的被动性和盲目性,这也是制约护理质量提高的要素之一[3]。

4 结论

基层医院特别是乡镇卫生院,由于地理位置、环境、经济、文化、交通等方面的原因,护理人员短缺、素质低现象十分严重,而护理人员是与患者接触最多的医务人员,护理人员短缺素质低,势必会导致医疗质量的下降。为了提高医疗质量,进一步满足广大农村人口的健康需求。因此,合理配置基层护理人员,并为其提供更多的学习进修机会,提高护理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有关卫生部门值得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张维.我院护理人力资源现状调查与反思[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5):91~93.

[2] 安力彬,李文涛,袁华.吉林省护理人力资源现状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09,29(3):60~62.

[3] 逯传玲.基层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与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08,3(30):209.

[收稿 2009-04-16]

第7篇:护理职称论文范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9月至2016年8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综合重症监护室(ICU)工作的146名护士为对照组,2016年9月至2018年8月在本院综合ICU工作的158名护士为观察组。纳入标准:(1)本院正式职工且获得护士执业资格证书;(2)在综合ICU工作时间不少于6个月;(3)接受过ICU相关护理知识培训,并能胜任ICU护理工作。排除标准:(1)在综合ICU工作不满3个月调出者;(2)因生病或者妊娠请假者;(3)临床资料不完整者。本研究中所有医护人员均对研究内容知情,且提供资料均真实可靠。

1.2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科研模式,即个人根据自身情况及科研兴趣和能力进行科研工作,包括科研设计、搜集数据及论文撰写等。观察组采用医护一体化科研小组模式,主要包括:(1)成立科研小组。由护士长牵头成立科研小组,包括护士长、护理业务骨干,邀请科室内主治及以上职称且具备一定科研能力的医生担任科研小组顾问,科室内所有护士为成员。共有5位医生参与,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2人;博士1人,硕士4人。由护士长在科室晨会上公开宣布科研小组的成立并向医生发邀请函和聘书,扩大在科室内的影响力。(2)定期组织科研活动。主要由医生进行统计学相关知识和统计软件操作、文献检索、论文撰写、相关内容及科研设计讨论等,并对小组成员组织科研内容相关考试进行总结、分析,及时调整策略;定期举办科研讲座,分享最新文献,实现信息共享。(3)定期组织科研讨论。包括每季度1次的科研设计和每月1次的科研总结,针对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商讨解决方案。对于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进行汇报,了解进度及其中存在的困难提出解决方案。(4)加强医护合作,建立临床数据库,实现数据资料共享。在实际工作中加强医护交流沟通,共同商讨建立关于某些疾病的临床数据库,如脓毒症、心脏术后患者、颅脑损伤及心力衰竭等者,分工合作进行数据搜集和统计,在后续的科研工作中实现数据共享。(5)加强医生对护理论文的指导。对于护理人员撰写的论文由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修改,协助进行统计学软件的操作,推荐合适的期刊进行投稿,在后续的论文修改中给出指导意见,便于论文及早接收。

1.3观察项目。(1)两组人口学特征,包括年龄、性别、学历、婚姻状况、家庭经济状况、技术职称和有无行政职务等。(2)两组自评科研能力状况:采用《护理人员科研能力自评量表》[4]来评价护理人员的科研能力,包括6个方面,采用Lik-ert五级评分方法,得分越高说明科研能力越强。两组护理人员共发放量表304份,回收304份,回收率为100%。所有问卷回收后均由经过培训的高年资护士采用一致性用于进行评价和统计。(3)两组投稿情况:包括投稿数量、投稿动因(基于晋升职称需要或者个人兴趣)、论文录用数量、投稿至录用时间(即第一次投稿至接到录用通知的时间)、每篇论文修改次数及一次投稿成功率(即第一次投稿即被接受录用的论文数量/投稿总数量×100%)。(4)两组质量:按照的杂志级别和质量分类,包括部级及以下期刊、二级中文核心杂志、普通及核心杂志(即一级核心中文除外中华系列杂志)、中华系列杂志及SCI杂志。

1.4统计方法。采用SPSSVersion24.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间人口学特征比较.两组年龄、性别、学历、婚姻状况、家庭经济状况、技术职称和行政职务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

2.2两组自评科研能力状况比较.观察组在问题发现、文献查阅、科研设计、科研实践、资料处理和论文写作等方面能力强于对照组(均<0.05)。

2.3两组投稿情况比较。观察组投稿数量、录用数量和一次投稿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投稿至录用时间和每篇论文修改次数小于对照组(均<0.05);观察组投稿动因主要为自身兴趣,这一点也与对照组明显不同(<0.05)。质量比较例

2.4两组质量比较。观察组人员发表中华系列杂志和SCI多于对照组,论文质量明显提高(=2.027,<0.05)。

第8篇:护理职称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介绍了工作价值观的概念及测童方法,并从国内外研究现状对工作价值观的护理研究进展进行了蛛述。

价值观(values)是主体按照客观事物对其自身及社会的意义或重要性进行评价和选择的原则、信念和标准。价值观是了解员工的态度和动机的基础,并直接影响人们的知觉和判断.工作价值观(work value)是个人价值观结构中的重要一环,其概念衍生自价值观,反映了个人在工作上的一般性态度,即个人对工作所持有的信念与偏好。简单地说,工作价值观是主体对于工作意义的认识;从广义上看,工作价值观包括了从职业伦理道德到工作取向的一系列概念。护士工作价值观的研究很重要,可为正确地选拔与合理地培训护士、选择正确的激励模式、建立良好的组织文化、提高护士工作效率提供参考。发表职称论文

1工作价值观的概念及洲,方法

1. 1工作价值观的概念价值观是人区分好坏、美丑、益损、正确与错误及符合或违背自己意愿等的观念,它通常是充满情感的,并为人的正当行为提供充分的理由。它代表了从个人到社会的一系列基本信念:某种具体的行为类型或存在状态比与之相反的行为类型或存在状态更可取,对人生实践起着导向和支配作用。

工作价值观是西方近20年来新兴的研究热点,工作价值观简单地说是主体对于工作意义的认识,它包括了工作倾向、工作需求以及职业伦理系统等,是一个人对工作所追求的条件、程度及目标水平。发表职称论文

不同的研究者对工作价值观的理解和界定不尽相同。Su-per认为,工作价值观是个人所追求的与工作有关的目标,是个人的内在需要以及其从事活动时所追求的工作特质或属性;Elizur等Cs7认为,工作价值观是个体认为某种工作结果的重要性程度,是个体关于工作行为及在工作环境中获得的某种结果的价值判断,是一种直接影响行为的内在思想体系;吴铁雄等认为,工作价值观是个人在从事工作时,据以评判有关工作事物、行为或目标的持久信念与标准,据此表现工作行为,追求工作目标;凌文轮等认为,工作价值观是人们对待职业的信念和态度,或是人们在职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倾向,它是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上的体现。

近年来,工作价值观的含义往往包括了从职业伦理道德到工作取向的一系列概念,并且开始将以往工作价值观的相关概念进行整合,更多地从基本价值观在工作环境下的反应来解释工作价值观。此外,一些研究者还探讨了工作价值观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工作价值观对工作选择决策的影响、工作价值观的代际差异等问题。

1. 2工作价值观的测量方法工作价值观的测量方法有很多,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量表法、故事评价法、面谈法。蚤表法是学术研究当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与之相应的工具也非常多,比如工作价值观量表(WVI)、明尼苏达重要性量表(MIQ)、工作偏好量表(WPS>、个人价值观问卷、重点比较量表(CMS) . Hofstede的价值观量表,等等.其中使用最频繁的就是Super的WVI和Hofstede的价值观量表。发表职称论文

关于工作价值观的研究工具,不同的学者持有不同的观点。Super’认为,工作价值观是个人所追求的与工作有关的目标,他在 1962年比较完整地阐述了工作价值观的结构理论,将工作价值观划分为3大类:①内在价值,指工作本身有关的一些因素;②外在价值,指与工作本身性质无关的一些因素;外在报酬。在此理论基础上,Super建立了“工作价值问卷”,包括15个因子。Kalleberg认为,工作价值观是个体从工作有关的活动中想得到的事物,包括内在动机、便利性、同事关系、生涯和资源充足性5个因素。Wollack等在1971年开发了“工作价值观调查表”,包括内在因素、外在因素和混合因素。Rokeach于1973年开发的“价值观调查表”将价值观分为终极价值观和工具价值观。终极价值观描述了诸如舒适的生活等终极状态,可分为以自我为中心和以社会为中心;工具价值观涉及行为模型,可分为以道德为中心和以能力为中心。Elizur等川在1991年设计的“工作价值观问卷”从价值形态、聚集度和生活领域3个层面对包括工作价值观在内的一般价值观进行定义。在价值形态中,他将工作价值观划分为3种类型:工具性的、认知的、情感的。我国的宁维卫修订了Super的工作价值观量表,把工作价值观分为进取心、生活方式、工作安全、声望和经济价值5个维度。马剑宏在中国企业职工的样本上通过因素分析得到工作价值观主要由3个基本的因素构成:工作行为评价因素、组织集体观念因素、个人要求因素。

护理人员也开发有专门的工作价值观调查问卷。Darlene等在Heidgerken等设计的工作价值观调查表和Eddy等编制的护理价值观调查问卷的基础上,设计了适用于护理学生和执业护士的护理职业价值观量表(NPVS)。该量表将职业价值观分为照顾提供、行动主义、责任心、正直、信任、自由、安全和知识8个方面。研究结果显示,该量表的信度、效度均比较好,可以用来作为测量护士的工作价值观和职业化的基石。发表职称论文

2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国外研究现状Hoppock和Super早在1950年对有关工作满意感的文献进行回顾时发现,工作满意感的概念与工作的特定方面如收人、工作时间等有关。1951年,Ginzberg等在其研究中扩大了这一观点,他们认为,青年价值观结构的差异是个人工作满意感的预兆。Super在其1957年关于职业心理学的书中进一步扩展该论点,将Hoppock和Super文章中提到的工作特定方面命名为“工作价值观”。工作价值观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3大分支结构研究,即注重工作价值观的基本组成部分,检验工作价值观结构的假设,如1962年Super的3因素结构,1982年德国Swidersky提出的3层面工作价值观系统模型,20世纪90年代Elizur等川将生活价值观与工作价值观进行整合后发展的工作价值观多层面理论等。相关研究,即用相关技术研究工作价值观与个性、社会和组织等变量的关系。工作价值观的相关研究是最多的,Elizur  Schwartz等研究了工作价值观与基本价值观之间的关系; Katzell等则指出,工作情景与个人价值相吻合的程度是决定工作满意度的最直接因素; Ghorpade等;指出,工作价值观与雇员投人组织管理倾向性之间存在关系;Feather等研究了组织成员行为(or- 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s,OCB)与工作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发现OCB与合同教师的技巧使用、影响力等价值观呈负相关,与正式教师的多样性及技巧使用价值观呈正相关。另外,许多研究者强调了工作价值观的激励方面。Vernon和Lindsey认为,工作价值观可以被看作是一个激励因子;French和Kahn描述价值观具有通过强调物、行为或事件的某些状态来激励目标定向行为的能力;Shye使用因素分析,推断工作价值观和激励是相关但又有区别,激励的范围更广,而工作价值观则更为特定,并且工作价值观关心与工作结果相关的重要性文化差异研究。分析文化差异对工作价值观的影响,其中,Hofstede等在1984年分析了在不同国际文化背景下工作价值观的差异,形成了文化价值观4个维度。发表职称论文

在护士工作价值观的调查中,McNeese一Smith等ps通过对412名护士的调查,分析和研究了价值观与年龄、工作阶段、教育、工作满意度、生产率及组织承诺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生产率很高的护士,在关系、创造性、美学及管理的价值观上分值很高,而工作满意度低的护士只在经济回报的价值观上分值很高。另外,不同年龄护士的价值观差异很小。因此认为,管理者应了解并努力使护士的价值观与组织文化相一致,以提高护士满意度及组织承诺等组织行为学变量的分值。Mills等也调查了护士的工作价值观及工作满意度。研究结果发现,看重薪水、工作安全、职业发展及全职雇佣的护士更可能感到满意,而价值观中的支持性管理与工作满意度呈负相关。Fagermoen对767名护士的调查结果显示,护士最主要的工作价值观是个人激励。等通过比较美国和日本护士价值观发现,两国护士对竞争、尊重病人、安乐死、舒适、诚实等价值观的关注程度并无差异,但对这些价值观的解释却存在着文化差异。

2, 2国内研究现状国内研究者也较为关注工作价值观这一研究课题,但内地的工作价值观研究多数是以青少年学生为对象。我国倪陈明等;研究了企业职工的工作价值观与工作行为及工作激励之间的关系,发现工作价值观中的工作评价因素与个人要求因素对组织行为均有显著的预测性,它们直接影响职工在组织中的满意感、工作投人与离职倾向;余华等对企业员工与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进行比较研究;金盛华等研究了当代中国工人价值取向的特点;李佳等认为,员工的工作价值观与忠诚度密切相关,中国人的工作价值观大致可以分为6类:工作满足型、理想主义者、安逸享受型、随波逐流型、回报驱动型和创业型,其中随波逐流型员工的忠诚度比较高。发表职称论文

而在护理领域中,工作价值观的相关报道较少。陆超琼等认为,中老年护士应该调整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素养,以树立良好的工作价值观;陆静波在对护士的工作价值观对其专业的稳定性的研究中发现,护士的工作价值观与其工作稳定性呈显著负相关;任建华等,在对四川省三级甲等医院的护士工作价值观的研究中发现,工作价值观在影响护士组织承诺的各因素中贡献最大,提示工作价值观是影响护士组织承诺和离职倾向的重要因素。工作价值观是个人对工作的需要的体现,它从总体上影响一个人的工作态度,而组织承诺是员工工作态度的表现形式之一,因此员工的组织承诺会受到其丁值观的影响;施佳华在对医院员工的工作价值观研究中发现,工作价值观与组织承诺存在显著正相关,工作价值观可以正向预测组织承诺,其中单位保障对组织承诺的正向预测力最大。表明如果单位的福利保障和经济待遇越好,对员工的吸引力也就越高,员工对医院的组织承诺就越高,更愿意继续留在医院中努力工作。

第9篇:护理职称论文范文

关键词:无陪护模式病房;能级管理体系;护理人员;能级划分

优质护理的开展,提高了医院护理质量的同时病房的陪护率明显下降[1],使无陪护模式的病房护理应运而生,即在患者住院期间,护理工作由医院全权负责,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务,使患者家属真正做到陪而不护。为构建更为有效且合理的无陪护模式的护理,本科室于2014年9月~2015年1月选取23名护理方面的专家以及一线的护士进行访谈了解,具体的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科室于2014年9月~2015年1月选取5所综合性医院和2所护理培训机构,从中选取23名护理方面的专家以及一线的护士进行访谈了解,女性23名,护理方面的专家为10名,年龄为39~51岁,平均年龄为(43±6.37)岁,护理方面的平均工龄为(23±5.24),学历本科4名,研究生3名,博士3名;职称为主管护师4名,副主任护师2名,主任护师2名,副教授2名。一线护士为13名,年龄为27~40岁,平均年龄为(31±7.15),护理方面的平均工龄为(10±8.22),学历为大专4名,本科9名;职称为护士4名,护师6名,主管护师3名。访谈人的选取原则为:①护理方面的专家。医院护理部门的主任或副主任,从事护理方面的工作在5年以上(包括5年);护理部门主管护师,本科及以上学历,从事临床护理10年及以上;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从事护理方面的培训教学5年及以上;②一线的护士:主要负责无陪护病房护理工作的护士。

1.2方法

1.2.1访谈内容 主要包括以下访谈内容:①请问对临床护理人员进行能级划分这方面有没有了解?对无陪护模式的病房有设护理人员能级体系的必要吗?为什么?②无陪护模式的病房如果实行能级划分需要的前提条件有什么?③无陪护病房的护理人员主要依据什么进行能级的划分,如果划分可以分为几个层级?主要有哪些?

1.2.2资料收集与分析 对访谈的对象,要表明自己的身份,访谈内容,访谈的目的,并承诺保密,谈话时间一般为30~60min,现场进行笔录。访谈的过程中不要添加自己的任何评论,适时鼓励和肯定对方的言谈,并进行回顾确认,注意记录被访者表达自己思想的非语言行为。访谈结束后整理文字向被访者确认。采用Claizzi的现象学资料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2],依据顺序和主题进行整理使其达到内在的关联。

1.3访谈的可信度 访谈的可信度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保证:①选取访谈的人员在年资、学历、职称等方面均具有代表性;②在开始资料收集前进行方法和技巧方面的培训;③分析资料要结合访谈对象的感受,融入并且不要受外界和已有结论的影响;④反复多次进行资料分析,不断进行结果与原始数据的比较,最终由访谈对象确认结论。

2 结果

根据访谈内容,分析得到能级管理体系的完善需要:①能级划分应该与国内的教育层次以及评定职称的体系相对应;②能级框架要做到等级和职责明确。利用考核和评审对护理人员进行统一的划分,并给予其对应的岗位及职责,对不同的职级工作内容和最大权限进行科学的界定, 达到能级利用的最佳状态;③严格统一评审体系。构建科学的护理人员能级体系,在晋升评审方面对护士的素质综合评价并且合理分层,保证甚至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④弹性排班,弹性排班主要是在依据原有的周期性排班,再结合工作量和患者需求在不同时段的不同,综合安排人力,可以增加护理人员对工作的积极性。

根据访谈内容,对不同类别病区护士等级的安排做出模拟,一类病区如神经科,患者的病情都比较严重,且人员多,患者的自理能力差,对护理人员的需求多;二类病区为内科、外科,患者主要数量多,需要进行大手术的患者较多,因此对护理人员在数量方面的要求较高;三类病区为妇产科、五官科等,患者的病情相对比较稳定,能够自理生活,因此护理人员数量需求小,见表1。

3 讨论

无陪护模式病房指的是从患者入院到患者出院,一切都是由护理人员对患者围绕开展护理工作,致力于为患者提供个性人性的能够满足患者不同需求的服务。而现在的医院在无陪护模式的开展方面遇到的难题也很多,主要有护理人员不足以及不合理使用,还有服务质量的提高而护理费用不能对应增加,因此护理质量得到提升的最主要方法即为合理并且有效的利用有限的护理人力资源,从而达到护理人员能级对应[3]。

无陪护模式病房能级划分可以提高护理人员对工作的积极性,以及更好地提升护理质量,从而达到护理工作的实效性及安全性。本科室通过此次访谈得到:能级管理体系的建立主要在于能级划分应该与国内的教育层次以及评定职称的体系相对应;能级框架要做到等级和职责明确;严格统一评审体系;弹性排班等多方面。

综上所述,管理者应结合国内教育以及职称,根据护理人员的临床工作能力,严格统一评审体系,做到弹性排班进而构建合理的护理人员能级体系,从而改进护理质量,为构建无陪护模式病房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陆皓,张华,李娟,等.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实践与体会[J].护理杂志,2010,27(8B):1206-1207.


相关文章

专题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