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政府公务员(在省厅做公务员是种什么体验)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广东省政府公务员(在省厅做公务员是种什么体验),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省厅与省厅也是天差地别,只能说说我所在的省厅。
总得来说,现在的我比较喜欢省厅。
到了省厅之后,我发现基层真是有点作孽。
当年我在基层的时候,领导经常叫我把大大小小的工作编成简报讯息,找时机给省厅送过去。
有时候还特意关照我一定要送到省厅某某某同志的手上~(可能是领导的熟人)
每次送达,总感觉完成了一件大事。
现在的我,身在省厅了,也有很多市县一级的基层同僚们,也会适时的把他们的工作简报送到我的手上。
客气地请我“笑纳”。一个完美的循环。
翻开那似曾相识的简报,看着里面似曾相识的笔触,仿佛看到了当年那个自己。
当年,为了把那些个常规的不能再常规的工作写成特色,我一遍又一遍粉刷着自己的思想。
普普通通开个破会,翻来覆去的写,什么分管局长莅临参加,什么会议气氛热烈,什么积极贯彻了省厅的工作,什么另辟蹊径卓有成效。
其实想想也傻,分管局长不过是个副处级,省厅一大帮处长、厅长,你拼命讴歌他们的下级如何“莅临”,有什么用?
此外,当时还干过的一件傻事,就是把业务数据写成分析调研报告,美名其曰供省厅参考。(实际是想博个眼球)
(后来省厅的处长亲口告诉我,市县的分析报告我们从来不看,一是数据量偏于一隅没有价值,二是分析太浅缺少高校专家支持,三是省厅没让你做,你自己瞎做一个省厅用在哪里?)
如今的我,轻描淡写的把下面交上来的那份简报随手扔在不常用资料堆里,这就是绝大部分简报必然的命运!
我对“当年的自己”真是一点脸面都不给啊。。。
没办法,满篇的废话,你说能怎么办?
真是为当年的自己惋惜,当年满心期待的递交简报,仿佛大力宣传了本单位的成绩。
我的集体荣誉感还是真强啊。
只有极其偶尔,领导需要收集些基层的做法来为某项工作背书。
这时,封存已久的简报终于获得了一次机会。
在各种会议信息中,我好不容易找到了一篇不是开会的,给了领导。
这个“幸运儿”随着许许多多的汇报稿,被交到了厅长手里。
厅长淡淡的说了一句话:
“下次年度工作会议上,要把类似基层的做法也通报通报。”
于是,这篇洋洋洒洒一千五百字的特色简报,被浓缩成了十四个字,进了通报的一个角落:
“XX市探索网格化管理卓见成效”
差不多是原文的百分之一;差不多是所有送给我简报中的千分之一。
这千分之一的字终于见了天日了!
通报后,送我简报的那位基层同志无比激动,他告诉我领导回去表扬了他们单位,认为他们的工作得到了省厅的肯定。
他十分感谢我。
于是乎,他的简报送得更勤了。
然而,此时领导的意思是:
下次再有通报,要换一个市县,多点覆盖面。
综上,这是一种什么感觉呢?
这是一种肆意挥霍基层工作的感觉,但过去的我不得不写,今天的我也不得不扔(因为没用)。
其实,体制内自嗨属性的根源来自于横向比较。
比如,下辖20个市县,本来大家做得都是一件很普通的工作。
可是“二十分之一”这个称号太不起眼了,只能想尽各种办法突出自己,别人亮点频出、自己不甘落后。
所有领导只有一个信念,要做no. 1,(无论实质上自己是不是no.1)
于是,同一件破事,在20个横向比较中层层加码、层层升级,终于实现了重大突破,成为了一件“伟大”的工作。
我喜欢省厅的一个原因,就是省厅是独一无二的业务局,它无法横向比较。
和其他省比吧,地区差异太大,没有可比性;
和其他委办比吧,业务差异太大,也没有可比性。
没有了比较,反倒一身轻,可以专心致志的静下心来研究自己的业务。
深入一个问题研究透,这就是我所喜欢的工作。
继续说下去。
我还在基层的时候,天天挂在嘴边的一件事就是编制紧张。
每次上级调研走访、听取意见,压轴大戏就是下面反映人手不足、编制奇缺,几乎是动情声色、声泪俱下。
上级部门也颇为动容地说:
你们确实不容易,人手那么困难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做出那么大的成绩,我们回去一定帮你们呼吁。
魔幻的是,这一呼吁就是十几年。每年,上下级之间都要“动容”若干次,然而编制依旧雷打不动。
更可笑的是,我最后之所以会去省厅,机缘居然还是因为那年,我所在基层单位因改革缩编了,所以人多出来了,所以。。。
这对于我们数十年如一日、提出的扩编需求,简直是一个莫大的侮辱!
实话实说,基层编制是不是紧张?是紧张。
但紧张的同时,大量的人力在那儿写简报、搞党务、搞团建、搞主题活动、搞精神文明、大型会议、张灯结彩。
就像20只孔雀,以最大的展幅盛开着耀眼的羽翼,仿佛在说:
快来看我呀,快来看我呀~
这么搞,再给你一个加强团也没用,编制永远不够。
当然,我在另一篇文章里就说过,这不是基层的错,还是因为“盖不能以数字化管理国家也”。
反正基层领导还想凭本事上升的,也就剩这一条路了——造势。
这方面,省厅好多了。
来到省厅多年,最令我惊奇的是,务虚工作被压缩到了一个可控范围。
再也不用争奇斗艳了。
毕竟,省厅是垂直领域的权威大拿,要对全省这一领域负责,所有的矛盾最终都将汇聚到省厅来做终极解释。
因此,大领导如坐针毡,实在是没有这个闲心再来搞活动了。
我认为这是对的。
横眉冷对务虚指,俯首甘为业务牛嘛~
当然,问题还得辩证的看。
从职业观来看,省厅的工作更符合务实的要求。
但确实人情没了,在基层单位那种“傻呵呵”的集体荣誉感没了;
那种天天组织活动、唱歌跳舞广播操的人际情感没了;
那种领导说你是我们的一员,我们是一个小家庭的感觉没了;
来到省厅多年,那种原始的归属感一去不复还。
省厅的人事,寒冷的多,大家都是一张纸,走哪儿调哪儿。
能够傍身的,就剩一个级别。副调以上的,喊一声“X处”,正科以下的,叫一声“老师”。
最后,拜托了形而上学的务虚工作,跳脱出如梦似幻的人际关系,做在一个“孤独”的岗位上。
我觉得反倒可以好好重新思考一下自己。
当年在基层为了一个二把手的位子(副科)牵肠挂肚,如今在省厅,再傻的人至少都是一级主科(正科)。
当年身在各种创建各种评审各种关系各种口舌的迷雾中,如今发现,公务员就是一条平静的路。
唯一的区别在于科员退休、正科退休、还是正调退休。
退休的局长有事给我打了电话。记得多年以前,我朝思暮想怎么能和分管局长在亲近一点,他如果能再挺我一把,让我在部门里当个副职就好了啊。
随着,退休的那一刻,他的一切烟消云散。而我对那些位子,也早已看淡。
重要性可能还比不上我家小花(一只龟)!
看过我帖子的朋友应该知道,我已经张开双臂,开始拥抱这个世界,而不再是拥抱那个简报。
我开始想在龟界有一席之地,我开始繁殖我的爬宠,我开始写知乎。
写情感经历故事,写体制内,写动漫系列。
我开设公众号,我还做出了“从淘宝购买资料然后免费分享给大家”这种事,我的思维和价值观开始变了。
我拥抱网络,尝试了解社会各种变化。
我一年没碰过我家的ps4和switch了,尽管我下载了5个T的游戏。
体制是一个无法改变的东西,它立在那里,只开了一扇名为“晋升”的门。你在里面是满怀希望也好、痛苦万分也好、春风得意也好还是苦求不能也好。
都与它无关。除非你辞职离开。
所以,你只有放下虚无缥缈的东西,认清自己、改变自己,找寻自己。
然后,昂首挺胸的待在这体制内,无欲则刚、微笑的傲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