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面试第二题(公务员笔试第二,不去面试班的话,如何逆袭第一)

2023-10-10 13:32:00 来源 : haohaofanwen.com 投稿人 : admin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公务员面试第二题(公务员笔试第二,不去面试班的话,如何逆袭第一),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公务员面试第二题

开局两张图,一张是我录用通知书,一张是我的总分成绩单(划横线的,请大家忽略笔试成绩)。

我面试90.8分,用时一个月,没有报任何培训班,做了大几千题,全程没有考友陪伴,非常符合题主的要求。

之前我在一所民办学校当老师,备考正值暑假期间,我有充足的时间。我找了家旁边一所大学的自习室,人很少,基本都是考研的学生,每天我比他们还要准时,也7月份天气很热,只有一个吊扇呼呼的吹,不过丝毫不影响我的学习热情。

一、过于依赖答案的前几天

开始做题的时候,每道题后面的答案基本上就是我的救命稻草,自己做完之后对照一下答案,发现人家怎么说的这么好,有理有据,用词准确,而我就没有那么严谨的思路,也用不出来那么高级的词语,所以,最开始我模仿着答案的样子来做题。

模仿了一两天,发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不看答案就不会。

这让我非常慌,就开始寻找原因,发现原因其实很简单:答案写的不是我的思路。

举个简单的例子:谈一谈老太太跌倒没人敢扶这一现象。如果按照答案的那种思维方式,应该分析一下原因,然后给出相应的措施,但是我实在不知道有什么有效的措施。如果我翻看答案的话,答案肯定会说加强宣传、正确引导之类不疼不痒的办法,但是我觉得没用,我觉得这件事情挺正常的,坏人总是会不分年龄不分地点的分布在我们周围,让我们防不胜防,解决的办法就是等待时间等待共识。我不能接受那种一板一眼的回答方式,就造成了我建造出一个答案框架之后,却无法填充有效的内容。

这个巨大的迷惑让我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题后答案一个字都不看,自己怎么想的就怎么说。这就来到了我的第二个阶段。

二、不受答案干扰的独立思考

那时候的一些笔记

不看答案之后,每个题我都当成真事去做。要是题干里面说让我组织一场演讲比赛,我就真的会把自己当成组织者,前前后后想着怎么列出流程、布置场景、维持秩序、人员物资、挑选选手、组织观众等等这些事情我会前前后后想一遍;如果题干里面讲一个老人为了捐助贫困学生拿出了自己的全部积蓄,我就真的会为之动容,想想老人的余生怎么办,想想这件事情应该谁来管,想想这件事情让我什么样的感触。

总之我不会把任何一个题当成面试题去寻找什么正确答案,我会把自己带入到那个题的情境当中,怀揣着一颗忧国忧民的心去做处理这件事情。那段时间每做完一道题都让我唏嘘不已,备考之前,我从来没有这么深入思考的去探寻什么,让我不停的更换身份体会不同的角色人生。

用心做每一套题我持续了大概一周多的时间,各个类型的题基本上做了一个遍,也逐渐的形成了一种自己最熟悉的小套路,但是我又出现的新的问题:我发现自己的答案质量开始趋于平稳,提高不明显,每天增加的只是熟练度而已。这就让我思考接下来的训练方法。

三、史诗级的做题方法

我开始思考,为什么我刷题这么多,答案质量没有明显提高,后来我知道了:我总是用已有的思维方式和知识体系做解答所有问题,翻来覆去就那些东西。

于是,我放弃了自己最熟悉,最有带入感的那种做题方式,开始了近乎史诗级的刷题篇章。

为什么叫史诗级的刷题方法,因为无论我做什么题,我都会把这个题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的来龙去脉想清楚。

比如说“谈一谈现在的年轻人渴望当网红”这道题,我会联想到互联网的发展、网红的诞生、网红的辛酸苦辣和工作性质、年轻人所处时代的特点、年轻人的发展前景和自身局限、家庭社会国家对于年轻人的寄托、学校给与年轻人的引导、当网红对年轻人意味着什么、这种想法背后所透露出来的从业观念是什么样的。

我就相当于把一道题当成了一道编年体历史去做,和题有关无关的方方面面我都会想到,我不懂的地方就在网上找,做完一道题需要花费我很久的时间,一道题能写满几张A4纸,每当看着这些A4纸我就想,你们谁对于这道题的任何想法都逃不出我所写的这些文字。

虽然这种方法很慢,但却带给了我巨大的收益:我做一道题相当于别人做十道题,然后只要和这道题主题有关的问题,我都能解答。那段时间,我基本上等于从新梳理了一下我的价值观。

新的问题又来了:这么多内容,乱七八糟,虽然什么都有,但是答案逻辑顺序怎么编排?

四、受者逻辑

我时刻铭记一点:我的答案最终是要将给考官听的,那么我就要依从考官的思维逻辑去组织答案。好比考官听完道理肯定想听故事,听完明朝肯定想听清朝。我时刻要顺从着考官的思路去走,这样考官才能听起来着迷、听起来舒服,这无比重要。

清楚了这个核心思想,我就开始训练自己组织答案路径的能力,这个路径就像是一个答案的方向,一点一点的引着你到我想让你去的地方。

我总是想着考官接下来想听什么来组织答案的各个层次顺序和框架构造,从来不用”背景原因措施“这种死板固化的答案模型,因为我觉得我说完背景,考官不一定想听原因,我说完原因,考官也不一定想急着要措施,总之,这一切都不一定,需要根据语境去安排。

前面四个阶段基本上涵盖了我纸面上的所有功夫,这个纸面上的功夫可以说就是思考的能力,但面试总归是需要张嘴说的,接下来我需要攻克的就是“张嘴说”这关,这时候已经过去半个多月了。

五、慢!说话一定要慢

前面半个多月的时间其实只完成了一个事情,那就是把一道题的答案搞清楚了,但是这些答案又只存在于脑子里,我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很明确,就是把脑子里的东西传输到嘴里。

这听起来貌似很简单是吧,一开始我也这么觉得,不就是把想的东西都说出来么,可是一张嘴,发现:并不是这么简单。

难在哪里呢?如果让我看着自己写的答案去读那肯定没有任何难度,可是我需要的不是看着自己写的答案,而是看着我写的一两个提示性的词语去组织成完整的答案,这就不是太容易了。经过不断的摸索,我抓住了一个核心技巧:慢!

“慢”这个技巧真的太有用了,他给了我充分的思考时间,同时也缩减了整体答案的字数,这也让我养成了一个习惯,那就是能用一句话讲清楚绝不用两句话,能用一个词讲清楚绝不用一句话,我的答案非常凝练,但是意思完整。

慢下来,还给我带来了另外两个意想不到的效果,一个是慢条斯理的说话给人一种不卑不亢、娓娓道来、底气十足的感觉。第二个是慢下来,让我有时间照顾考官的感受,我能有充分的精力去感受考官的情绪,是爱听还是不耐烦,是赞同我的想法还是觉得我说的不对,这一个慢字,把这些东西都解决了。我选择慢的初衷是为了给自己充分思考的时间,怕自己一着急断篇,结果形成了一种非常不错的风格,可以说,我的表达得益于慢。

六、最后一步,解决情绪

我发现一篇200字左右的答案,其实里面所表达的情绪是不一样的。比如在说背景的时候就需要波澜壮阔一点,在说例子的时候就需要轻快一点,在说自己的时候就需要真诚恳切一点,总之不同的内容应该有不同的情绪去表达,绝不是前后一致的平淡无奇。

那个时候,我就找了一个学校里的一片小树林,找个人少的地方,对着一棵树开始训练表达,该有力的时候就大点声,该婉约的时候就小点声。那时候是夏天,只有知了和蚊子陪着我,每次训练完,身上都会被叮好几个疙瘩,不过,我还是很高兴,因为自己是肉眼可见的进步。

这样前前后后基本上一个月的时间就等于把面试这件事情做完了。

七、我那时候的状态

那段时间我在一所民办学校当老师,运气比较好,正值暑假,所以我可以全身心备考。我找了个离家不远的大学自习室备考。教室里学生很少,有也基本上都是学习考研,暑假没回家的,和我一样,走投无路加全力以赴。

只要没有特殊情况,我早上八点之前肯定坐在了自习室,中午12点才回家,吃饭睡午觉,下午继续,一直到晚上9点多才回家。平心而论,我觉得很少有同学能够像我这样的沉浸式准备面试,可能比我学习的时间要长,但是想我如此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我觉得不多。

到了后期,我基本上就是看到一道题就觉得思路想炸开一样,有很多想说的东西,思路很广;你就算往我面前摆一张A4纸,我都能当成一道面试题给你讲半天,已经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

我自己觉得,我的状态一直很在线,就算半夜3点,把我从床上拽起来任何准备时间都没有,让我马上做一道面试题,我觉得自己也能答个86分,我比第二名高5分,也就是意味着第二名需要在我状态最差的时候考一个几乎不可能的分数,91分。那时候我就知道,我考上了。

八、检验

一直都是自己闷头备考的,肯定是不放心。我就找了一些一起备考面试的朋友,我们一起模拟着面试答一答。虽然是模拟,但是结果也还不错,在我们几个人当中,我以非常明显的优势排在第一位,我问了下那几个朋友的备考策略,基本上都是培训班结束之后,就每天重复模拟,重复训练。

我当时很清楚,他们到考试都不知道对一个题想到筋疲力竭是一种什么滋味。

到了真的面试结束后,一出考场去休息室的时候我就知道我回答的很好,基本上发挥出了自己平时训练的水平,分数应该不会差,结果也确实如此:90.8分。我没有很激动,因为,确实是自己应得的分数。

最后,说几个题外话

1,穿着打扮,大方舒适标准就行,一般不会加分也不会减分,不用把心思花在这上面。

2,别被竞争对手恶意干扰,他们故意打扰你,你就离远点,用分数回击。

3,不用太在意出场顺序,该怎么发挥就怎么发挥。

4,不过退款的那种面试班和普通的班没有任何区别,只不过赚的概率钱。

5、男同学提前一周理发,尽量不要晒黑,买菜都要开车,保护好嗓子和皮肤。


相关文章

专题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