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湖公务员考试2021(2021年国考申论)

2024-01-05 10:25:00 来源 : haohaofanwen.com 投稿人 : admin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建湖公务员考试2021(2021年国考申论),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建湖公务员考试2021

文/体制老司机

今天讲点干货,来说说今年国考申论地市级大作文。

地市级的作文题是这样的:

“给定资料1”中说“物无妄然,必由其理”,这句话对提升治理效能有深刻的启示。请你参考给定资料,联系实际,以“‘治’慧”为题,写一篇文章。

很好,今年的申论最后一道大题,又回到了议论文这个能考人水平的体系上来了。

写作文的第一步,是要先确定文章的主题,也就是中心思想。简单来说,也就是你这篇文章,想说明一个什么观点,论证什么一个道理。

这是文章的灵魂,也是申论大作文最难的一步:立意。

要准确立意,按照题目的要求,首先得理解“物无妄然,必由其理”,提升治理效能,“‘治’慧”这三个关键词的意思。

“物无妄然,必由其理”,看到这句话,很多人会觉得自己古文水平不行,不懂什么意思。或许大概知道什么意思,但不敢确定。

其实,这句话的意思,上下文已经给出了比较明确的解释。

在给定资料1中,提到“物无妄然,必由其理”时,接下来就说,风林村因地制宜,遵循自然规律,从坐吃山空到山绿人富,走上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结合“物无妄然,必由其理”的字面意思,和上下文内容,我们大致就知道,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做事情要遵循规律。

但具体是什么规律呢?

给定资料1中提到的一个点,是要遵循自然规律。具体来说,从反面看,风林村之前砍树砍得很厉害,违背了自然规律,才导致了生态破坏,村子经济也不行。

从正面看,后来成立“村寨银行”后,遵循自然规律,不砍树了,搞养殖和种植业,恢复了生态环境,经济发展起来了,大家日子也好过了。

从材料1,我们基本可以搞清楚“物无妄然,必由其理”的意思。再看看提升治理效能的意思。

“提升治理效能”是一个概念,提升和效能都好理解,但何为治理呢?治理,严格来说,必须要“治”和“理”,字面意思是,解决存在的混乱问题,把事情理顺,让事情进入一个合理的轨道之上。

从这个意思来看,材料一中说到的生态保护,解决了以前大家乱砍树的问题,鼓励大家走绿色生态发展之路,契合“治理”的意思。

材料二讲的,其实是说如何让文化产品更好契合群众的需求,其中“治”的内容,主要是说如何了解群众的需求,根据群众需求来完善戏曲产品,让农村戏曲产品成为大家喜欢的产品。从逻辑上讲,说治理也能自洽。

材料三说的是如何治理清河社区的事情,其中治的内容,主要说了增加监督,激发大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后让清河社区成为一个和谐社区。

材料四说的是人行道乱象的治理。

从以上几个给定资料来看,为了确保我们立意不跑题,稳妥起见,我们可以在材料1-4中,选择2-4个作为写作的方向。

也就是说,可以写提升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效能、提升文化产品惠民工程的治理效能,提升社区治理效能、提升城市道路的治理效能。

那么,作文题目中“治”的问题,就基本清楚了。那么“慧”是什么呢?这里的慧,是来源于前面“物无妄然,必由其理”中的“理”的。

也就是我们在提升治理效能中,需要把握哪些规律,相应采取哪些方法。

综合以上的分析,对于题目的理解,我们大致的立意方向和逻辑就明确了:

任何问题的产生和解决,都是因为问题背后的规律在发生作用。所以,我们在做任何事情,都要遵循规律,才能事倍功半。因此,根据给定资料,在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促进文化惠民工程、社区治理、城市道路整治中,都要遵循相应的规律,采取相应的方法,才能提高治理效能。

这样,我们就把作文题目理解得比较清楚和透彻了。

到底给定资料启示了我们什么规律、什么“慧”呢?

从材料一可以看出,风林村的做法,一是遵循自然规律,保护自然,发展生态农业和养殖业;二是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人翁精神,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比如让他们每个人都参与到制度制定过程中来。

材料二中体现出来主要的规律和做法,是尊重和满足群众的具体需求。

材料三种,谈到社区治理,主要的规律和做法,也是激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成为自治管理委员会,让大家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

材料四中,只是把问题点出来了,没有提出具体的解决思路和方法,但在最后的结语里提到了,“真正从人行道的本质功能出发,统筹做好建设和管理”。根据这一点,我们可以提出更为具体的办法和措施,比如道路功能分区,严格划分商业区、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和机动车道。

说到这里,我们文章的中心思想,各个分段落的分论点,基本就已经确定了。

以上的这种写法,是一种最为稳妥,最保险的写法,始终紧扣材料,写作的领域、观点、内容,都是来源于材料。

但实际上,这会带来一个问题,就是大家作文的观点同质化比较严重。

所以,按照作文“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联系实际”“自选角度”的要求,实际上我们可以写得更加灵活一些。

比如说,我们不一定给定的4个资料中谈到的内容都要写到,可以只写两个。

再比如说,我们可以不以道路整治、生态环境保护这些内容作为段落的区分标准,而是把“遵循自然规律”、“实事求是、充分了解工作对象的实际需求”、“充分发挥参与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作为分论点。

当然,我们在论证观点的时候,使用的事例,最好就不要机械地照抄材料了,可以把风林村换成“马林村”,把清河社区,换成“浑河社区”,用一些新闻中、自己亲身经历的比较典型事例,效果会更好。否则,评卷人看上去清一水的风林村,怕要是看吐了。

这也是作文题目中“联系实际”要求的根本含义。

综上所述,对于作文题目给出的主题,我们必须要结合给定资料,深入地分析,这些主题,具体指什么?

这是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明白是什么之后,我们才能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逻辑自洽的文章中心思想。

再根据给定资料和具体实际,分段落、分层次,把我们的中心思想阐述得更加清晰和透彻,就完成任务了。


相关文章

专题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