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建议报班吗 小白公考建议报班吗

2024-01-06 22:12:00 来源 : haohaofanwen.com 投稿人 : admin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公务员建议报班吗 小白公考建议报班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公务员建议报班吗

虽然我也有开班,但实事求是的说,公考时报班不是必须的。如果自己有学习能力,完全可以自学。

我的建议是自己先学习一段时间,发现弱项以后再报班学习,这样省事也省钱。而且自己有一定基础之后,再听老师讲课,不但能较快地理解课上的内容,还能分辨出老师授课质量如何。

如果距离考试时间比较近,而同学才开始准备公考的话,还是报班学习比较好。这样更系统也更高效。当然,“突击”学习的效果肯定没有提早准备学习的效果好,这就属于临时“抱佛脚”了。

如何选择培训班:

Ⅰ报名前务必要听公开课,不要跟风报课。名气大、营销厉害不代表课程质量好,报名前大家自己听一听课程内容。“甲之熊掌,乙之砒霜”,别人喜欢的,不一定适合自己。对于某个题型,老师能有条不紊地讲明白,把解题的过程、原因和答案全部都说清楚,自己也能很好地消化理解,这样的班次就没什么问题。反之,如果老师就是照本宣科,一问“为什么”就支支吾吾答不出来,这种就不要报了。还有的老师可能口音比较重,或者说话有频繁出现的口头禅,这些也都会影响同学的听课质量。

我也有公开课,针对历年真题进行的讲解,需要的同学可以听一下:公考真题讲解课程

如果想离线听的话,也有网盘,可以留言给我。

Ⅱ交费前问清课程细节。比如课程安排/课程表,错过课程怎么补听,是否提供配套讲义,一个班次有多少人,有问题如何与老师联系等等。最重要的就是问清授课老师是谁,有的机构可能讲公开课的是一个老师,真正上课时又换成别人了。

Ⅲ保持思辨力,不盲信。因为官方不公布标准答案,所以公考届的“谣言”真不少。对待一个问题,不同机构告诉的作答方式不一样。最后考生就蒙了,不知道该听谁的。很简单,自己判断,谁说的有道理就听谁的呗。

之前就有同学“蒙圈”过,说:“你在课上说写政论、策论都行。但xx机构主张写策论文,因为阅卷老师不喜欢政论文。我到底该听谁的?”我说:“阅卷人不喜欢政论文这个理由根本站不住脚。第一,阅卷人有评分标准,不会因为个人好恶随意打分。第二,一次考试会有好多阅卷人一起阅卷,不可能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喜欢某一种文体。第三,为了防止阅卷人随意给分,一份试卷会由两名阅卷老师同时打分,如果分差过大会交由第三人评判。你的分数高低只会和答案有直接关系。”

这就是我给出的原因,这是客观存在的现实情况,而不是个人的好恶或者推测。你觉得有道理就听,觉得没道理我也不强求。

Ⅳ不要过于依赖老师/班次,自己需要有学习能力。部分同学只愿意听老师讲解,或者觉得听完课就足够了,不愿意自己做题。这样的学习效果并不好。有的班次会布置一些作业或者有批改课的形式,这些作业的量很小,只是检验大家理论课学习成果的。除了老师布置的作业,自己还要额外进行大量的练习才行。

什么样的班次不建议报:

Ⅰ超级贵的“保过班”

保过班其实并不能“保过”,机构是纯挣钱,学员是买心安。

很多学员和家长都有这样的想法,如果考上了那就是大喜事,花3万、5万不算啥。如果没考上,机构还能让学员继续学/全额退款,不亏。然后就去交款学习了。其实呢,课程压根就不值这些钱,性价比非常低,师资力量也就那么回事儿。咱换个角度想,如果这班次的老师真的这么厉害,教一个就能上岸一个,那别说是5万了,就开价50万也有得是人抢破头报名。

为什么收费这么贵?就是吃透了学员和家长“买心安”的心理,而且总有人觉得“一分价钱一分货”“不求最好,但求最贵”。机构就是拿着这些钱去做理财投资,即使这个班次“全军覆没”,理财的收益也足够了。更何况,每个班次里肯定有几个用心学上岸的。反正这买卖可以说是稳赚不赔。

这种班次好早之前就在新闻报道过,感兴趣可以搜一下。除非家里很有钱,否则不建议报名“保过班”。

Ⅱ声称认识出题人/阅卷人,手中有官方标准答案的老师/机构

出题人和阅卷人都是签了保密协议的,根本不可能透露,否则官方的标答早就满天飞了。敢这么说的基本都是骗子。

Ⅲ让学员背范文、背模板、背时政的申论班

申论是根据题干要求和材料作答的,根本不是提前背好的。现在申论考察内容比较“刁钻”,根本押不中题。比如2017年结合着城市水系建设考察“水的精神”,2018年结合城市管理考察老子“有与无”的观点。这种考察方式就特别抽象且灵活,想通过背模板得高分肯定不可能。

即使我们很幸运地在考前碰上了一则真题材料,那也没有用,因为不知道出题人会从这个材料里面问什么。问题有变化,答案肯定就不一样。比如2018年的联考题,材料内容相似,但因为题干强调的内容不同,写出来的作文就是完全不同的。

【2018甘肃卷】给定资料1中提到“我们的‘简单’和‘繁琐’的总量并没有变,它们只是在不同的人群间流动,但就是这不停的流动,推动了社会的改变”。请根据对这句话的理解写一篇文章。

【2018四川卷】请根据你对资料5中划线部分“当简勿繁,当繁勿简;简繁得当,方能出效率,方能出成果”的理解,结合给定资料,联系社会实际,以“人才建设工作的简与繁”为题目,写一篇论文。

【解读】

甘肃卷强调繁与简在人群中流动,材料中也涉及到不同的群体。比如用户在运用软件简单便捷的背后(简的体现),是研发团队复杂的设计与优化(繁的体现)。再比如政府部门在出台政策前如果有结合实际、仔细思考(繁的体现),人才就会高效有序地流动(简的体现)。

四川卷强调“人才建设中的繁与简”,指的是政府自身要有简单朴素的初心(简的体现),用多元的方式方法(繁的体现,如不拘一格降人才、紧跟时代等)应对工作。此时的“繁与简”就不是在人群中流动了,而是政府自身应该处理好“繁与简”的关系。

所以,学申论学得一定是解题思维和答题方法。我们建立思维、掌握方法肯定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过程。现在有很多机构为了迎合考生“速成”的心理,就给学员好多好多的范文、模板之类的,让学员去背。可惜,这就是浪费时间,学习效率极其低。

想要学好申论,一定是以解题方法为主,以真题练习为主,了解时政、做积累只起到辅助作用。(是“了解”时政,不是“背”时政,时政热点那么多,根本背不完)

其他学习方法内容会更新在知乎专栏《申论巅峰突破》中,欢迎点击关注。下面是专栏目录,大家可以收藏起来。

前面哪个问题没说清楚的话,可以留言或者私信我。

既然你知道自己是小白,知道的不多,那么答案其实已经呼之欲出了,那就是报一个。毕竟,有人指引,可以少走许多弯路,节省很多时间。而时间,真的是太宝贵了!(作为一个走过许多弯路的大叔,深有感触。如果我不走那么多弯路,我所能达到的高度,绝对比现在要高得多)

剩下的问题就是报什么班了。这个我不好明说,但建议要避开以下的“坑”。

其一,不要套路、模板。

申论是能力考试,不是知识考试,这是考试大纲明确告诉我们的。例如,国考大纲就是这样表述的:“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省以上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市以下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省考大纲要求也基本上沿用了这个表述。

所以,我们要做的,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自己去分析、概括、提炼、发散、表达,在此过程中展现能力。而如果一味地把精力放在学模板、学套路,乃至学“技巧”上,你是不可能具备这样的能力的。请问,你真的可以用这些奇巧淫技的东西,去骗过阅卷人么?那样的话,我们的申论考试是不是太不科学了点?明明说了考查能力,还让没有能力,但掌握所谓“技巧”的人蒙混过关?那不是自己打自己脸么?

其二,不要一味讲题目,要全面系统。

如前所述,申论是能力考试,需要的是能力。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光讲题目,因为讲题目更多的偏重于“怎样使用能力”,而在“怎样使用能力“之前,我们更应该关注的课题应该是“怎样养成能力”——养成能力之后,才谈得上如何使用。后者很难只依靠讲题目来解决,需要我们进行系统的基本功训练才能提高。

关于基本功训练,这里做一简要介绍,感兴趣的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上面有更多详细的讲解、示范。

看。看经典著作,看人民日报,看他人优秀文章等。要开动脑筋“看”,揣摩分析他人的遣词用句、文章结构、行文线索和内在逻辑等。宋代学者朱熹曾言: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其要求是:“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未得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他还说过:“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这些话为我们练习“看”,提供了很好的指导。

可千万不要小看这一个“看”,它综合练习了申论考查的所有能力。它直接练习了阅读理解能力,间接练习了文字表达能力 ——别人的好文章就是你写作的借鉴。而要把文章读懂读通,就必须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先把整体拆分成部分分别加以考查,也就是分析,再在分析的基础上把结论整合起来形成整体认识,这是综合,一拆一合之间,综合分析能力得到了提高。看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积累的过程,他人是怎么看待事物的,是怎么分析问题的,是怎么解决问题的,有哪些共性的举措,看多了之后你就会总结出自己的经验,提出和解决问题也好,贯彻执行也好,你都有了底气。所以,这一个“看”,是我们最重要的基本功练习,万万不可轻视!

读。读经典范文,读**的报告,读政府工作报告,读**系列重**讲话等。通过长期、反复、大声的朗读,你会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语感而提升文字表达能力。

听。听新闻联播,听领导讲话,听新闻发言人讲话等。一方面积累了素材(这有助于打开思路),另一方面也练习了捕捉材料信息、抓住要点的能力。

记。记政策理论,记好词好句,记领导重要语录等。一方面,你掌握的东西越多,思路就越容易打开,提炼升华、把握本质的本领就变得更强(这是阅读理解的要求),另一方面,记下的这些东西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用到作文里了,如果用的恰当,可为文章增色不少!

写。提高文字表达能力的最佳途径就是多多练习文字表达,也就是多写。写日常练笔,写日记,写小结,写应用文,写大作文等。写,总的要求是“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简明畅达地表述思想观点”,这并不容易做到,新手很容易跑偏而不自知,所以你最好能找一个有经验的老师来指导你写,帮你批改。

此外你还要学会修改自己的作文。要结合老师的批改,每隔一段时间就分析对照之前的作文,深入领会老师的批改内容并举一反三,反复分析揣摩在审题上、结构上、内容上是不是还存在问题,还存在怎样的问题,应该如何修改。在语言上要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不断锤炼,着力向平实、质朴、简洁、规范的方向前进。

如此,全面的基本功训练,加上讲题练题,还有后面提到的批改,再加上状态的调整、复习计划的制定,这样的课程才是全面系统的,才是真正有效果的啊。

其三,不要纯粹讲课,一定要带批改。

备好讲义,按点上课,不管来得是10个人还是100个人,我都这么讲,讲完结束,多轻松、多惬意啊。然而,这样的上课方式真的有用么?

在我的经验中,并不是你说一个东西学员立马就能接受、立马就会运用的。事实上,大多数时候,他们一开始的理解往往是错误的,或至少还不够准确,并不能真正领会老师所讲的意思——这可能因为他们真的是小白,从未接触过这类能力考试,不够适应的关系——这就需要通过作业的批改,来让学生暴露问题,来帮助学员发现、认识和纠正问题,这样学员才能一点一点的进步。发现一个、指出一个、消灭一个,这样的进步,看得见、摸得着、能体会,就会越学越有信心。

所以,好的课程一定是带批改的、甚至是以批改为主的。那种不带批改、或者随便弄个什么“智能批改”糊弄人的,我觉得大家可以不考虑。

其四,最好是有过机关工作经验,更接地气。

这点我觉得蛮重要的。因为很多所谓的专职老师是从学校毕业出来就去了机构任职(其实也蛮好笑的,自己没考过公务员,怎么教别人考?),少了一个社会历练的环节,当然更缺少机关工作的经验,所以他们的一些观点、对策就比较“书生气”,说好听点,不接地气,说难听点,就是不着调,和政府工作的要求相去甚远。大家知道,现在公务员招考大都需要基层工作经验,为什么呢?因为有了这个,你才能洗尽铅华、褪去那股“书生气”啊。现在,我们的学员有了基层工作经验,褪去了“书生气”,而我们这些机构的老师,反而没有褪去“书生气”,这不是可笑么?


相关文章

专题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