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维护实训总结500字左右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汽车维护实训总结500字左右,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汽车维护实训总结范文第1篇
中图分类号:G7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20X(2016)29-0051-02收稿日期:2016-08-23
一、汽车维护课程对中职汽修专业学生的重要性 汽车维护是汽车维修企业里技工、技师、工程师等不同岗位人群必备的维修技能,而且,现今汽车维修企业的80%~85%的业务量均是来自汽车维护。可见汽车维修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应掌握好汽车维护相关的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进企业就可以做到上手快,并能较快参与到企业的生产中,且较快融入企业,并被企业所接受,因此学好汽车维护课程有利于学生的就业以及自身的职业发展。
二、中职汽车维护课程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随着学校对培养学生汽车维护技能的重视,汽车维护教学改革也在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弊端已被普遍认识。传统教学模式将汽车维护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开,甚至连授课教师都是分开的,且实训课时少。尽管教师在理论课堂上加强了动画演示、视频资料等直观教学手段,但学生对汽车各主要构成系统的认知、零件间的相互位置关系、传动关系、工作原理还是很难有清晰、完整的认知。进入汽车维护技能形成的实训教学阶段,虽较感兴趣,但缺乏专业理论知识的支撑和指导,学生往往限于模仿操作训练,没能真正掌握,形成系统汽车维护技能。这容易形成学习的恶性循环,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不到激发,技能学习的方法和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培养。
三、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汽车维护教学中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项目教学过程较好地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充分,学生的汽车维护技能和职业素养通过组织安排学习活动,分析处理遇到的问题得到了提升。
1明确任务
福建省晋江华侨职业中专学校经过企业调研,结合本校的实训条件进行分析、整合,制订出符合企业汽车维护岗位需求和中职汽修学生学习能力的典型工作项目,有:车辆外观检查、行驶系统检查与维护、照明指示系统和仪表的检查与维护、制动系统的检查与维护、发动机的检查与维护、传动系统的检查与维护、转向系统的检查与维护、电器设备的检查与维护、车身附属设备的检查与维护。我们将这9个典型工作任务定为9个汽车维护教学项目,先逐个完成,再进行整车维护,并明确了每个项目的具体工作任务、目标、内容。
2学生分组,制订计划
(1)学生分组。将学生按强弱搭配,每小组4~6人,并确定组长。
(2)教师安排任务,作必要的任务描述、讲解,并提示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3)教师引导学生制订具体的项目工作计划,参与讨论,接受学生咨询,为学生答疑。由组长组织成员讨论制订小组具体的项目工作计划,确定出工作步骤、程序及组内成员分工,并形成表单。教师在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完成计划制订的同时,要引导学生做到作业流程设计合理,合理安排每一个汽车顶起位置的操作步骤、内容。
(4)教师审核学生制订项目工作计划。
3项目实施
(1)做好准备工作。包括所需电气的检查、设备的检查、工量具、工单的准备等。
(2)检查操作安全注意事项。教师要确认学生的安全工作是否到位,如汽车顶起位置是否锁止可靠、车轮挡块是否安放到位、烟道是否插入到位等。
(3)教师巡查观察学生任务实施情况。在这环节中进行必要的指导、示范操作,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在项目实施中要强化操作规范,杜绝违规操作现象,逐步培养学生安全使用设备、合理设计作业流程、正确使用工量具等各方面能力。在汽车维护项目的实施中,既重视学生规范操作习惯的养成,又注重学生操作方法与技巧的强化训练,把每个作业项目做细、做实。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汽车维护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团队合作的能力。
(4)小组总结反思。让学生通过总结反思任务实施的流程设计、方法、操作等各环节,有利于积累经验,增加自信心,推动下一项目教学的顺利进行。
(5)5S管理检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4项目评价
为能较客观地检验项目教学法在汽车维护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我们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方式注重学习过程,突出对学生能力的考核。
评价考核成绩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汽车维护各项目任务考评成绩,占70%;二是期末考评成绩,占30%。其中,各项目考评即是过程考评,包括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文明安全实训表现进行学生素质评价、根据学生操作过程记录完成的工单情况进行工单考评、根据学生的任务计划、操作过程的规范性、效果等进行实操考评。期末考评则是理论测试,本着理论够用的原则考核学生对汽车维护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每个项目学习结束完成后,每个学生都有一个相应的项目考评成绩,能较客观反映出学生在该项目学习中的学习状态及技能掌握情况,容易被学生认可。
5应用效果
(1)应用项目教学法使汽车维护技能操作训练与专业理论相对应,紧密衔接,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同时,又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使大部分学生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对汽车各部分结构有完整认知。
(2)项目教学法突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比较积极地调动感知记忆、理解记忆、运动记忆等方法,技能形成较快,自信心随之增强,又加快了学生技能的掌握。
(3)回访2013级汽修专业毕业生和2014级汽修专业顶岗实习生的用人单位,得到的反馈表明项目教学法在汽车维护教学上的应用确实能有效提高学生对汽车维护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毕业生到企业从事汽车维护作业,能在短时间内顺利顶岗、上岗。
6应注意的问题
(1)汽车维护项目教学的实施,应具有较好的教育功能,即通过学习,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培养。
(2)应根据项目的内容、进程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引导和帮助学生完成项目任务。
(3)项目教学法对任课教师的要求更高,要求任课教师既有扎实的专业技术理论知识、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能,又有前沿教育理念、操作方法。学校要实行教师业务水平提高机制,多渠道地创造条件,有效提高任课教师的业务水平,才能切实提高汽车维护教学质量。
项目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教学质量,为学生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更自由宽松的空间,为更好适应企业岗位要求打下了良好基础。随着中职汽修专业教育改革的深入,相信我们一定会赋予项目教学法更多有益的内涵。
参考文献:
汽车维护实训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技能培养;“基地‘加’企业”;教学环节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0—0129—02
为了让学生具有较强的、全面的就业竞争力、从业适应力,全面实现高校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成了学校各专业发展的头等大事。探索新型的技能培养模式,也成了每个职业学校和教师的教学科研目标。
一、新型技能培养模式的提出
学校针对注册入学、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的生源,通过对职业教育教学理论的应用研究,对目前职业教育技能培养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以学校教学与企业生产的有机结合为切入点,对职业教育技能培养模式进行探索、实践与完善,总结出适合职业院校教学改革和满足企业用人需要的技能培养模式——“基地‘加’企业”技能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在三年短暂的学历教育年限内,把他们培养成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均符合当今生产第一线要求的技能型人才,建立生源基础与就业岗位需求之间的教育“接合点”,为学生的就业打好坚实的基础,进而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基地‘加’企业”技能培养模式的内容
“基地‘加’企业”技能培养模式的内容是从技能分析、教学要求、组织形式、培养途径以及师资、经费和设备等着手,初步构建“基地‘加’企业”式的技能培养模式链,然后依据企业调研和有关文献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制定培养方案,并加以实施。“基地”指校内实训基地,“企业”指校内、外对口生产企业。为了解决多数学校校内实训基地条件差、与生产实际脱节,不能满足技能训练要求,而直接到企业上岗又满足不了生产技能要求的实际问题,探索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课程教材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深度对接的有效途径,根据技能人才的培养规律,我们把专业技能分解为基础技能与基本技能而进行分阶段培养。基础技能为掌握和运用某项专门技术必须具备的最基础的能力单元,如工具、量具、仪器、仪表和专用设备的规范使用等等。基本技能为应用已经掌握的基础技能完成企业某项生产任务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如正确使用工具、量具、仪器仪表或设备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完成生产任务等等。基础技能是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基本技能是在生产实践中对基础技能的熟练运用和巩固提高。基础技能在校内实训基地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或项目教学等模式进行训练培养,基本技能在有条件的校内实训基地进行实战或模拟训练培养。在学生熟练掌握基础技能、初步掌握基本技能的条件下,再到校内外对口企业的生产岗位上,在师傅指导下通过产教结合、顶岗实习等训练方式,对已经掌握的基础技能和基本技能进行应用、巩固和提高,最终培养出符合企业用人要求的技能型人才。“基地+企业”技能培养模式的架构如图1(“品字”型结构)所示:
图1 技能培养模式内容链图
三、“基地‘加’企业”技能培养模式的教学环节
从以上“结构图”可以看出,两个小“品”字沿着技能教学目标的实现过程形成了环环相扣的教学结构链,每一个教学环节与其相连的教学环节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依赖、互相补充、不可分割。从链条的始端到链条的终端,学生完成了对职业技能的由无知到有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由生疏到娴熟的过程。其主要教学环节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掌握基础技能环节
在这个教学环节,汽修专业学生要掌握钳工操作技能、机械识图技能、汽车维修常用工具、量具及设备使用技能和汽车维修常用电气检测仪器仪表使用技能,主要涉及到的课程是《汽车机械基础》、《钳工实习》、《机械制图》、《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和《汽车结构认识拆装实习》。其教学方法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把理论教学课堂与实训车间融为一体,老师和师傅互为角色。专业课教师要具有现代企业实践教学能力,让学生通过在实践的观摩和体验中“有的放矢”地掌握理论基础知识,而不是靠死记硬背去掌握某些“概念”和“公式”。即便是一些比较适宜课堂知识传授的基础知识课程,也要尽可能地通过与实践、实物、实例的结合上来学习掌握。各个基础技能的培养目标如下:
钳工操作技能:能正确使用钳工常用设备、工具、量具和仪表;能进行测量、划线、錾削、锉削、锯割、钻孔、攻丝、套丝、刮削、研磨规范操作。
机械识图技能:能运用机械制图的国家标准、公差配合基础知识及标注方法,识读较复杂的汽车零件图和装配图,检测发动机、底盘各总成的基础零件。
汽车维修常用工具、量具及设备使用技能:能正确选择与规范使用汽车维修常用工具、量具和机具(设备)。
汽车维修常用电气检测仪器仪表使用技能:能正确选择与规范使用汽车维修常用电气仪器、仪表。
(二)基本技能训练环节
学生在掌握技能基础后,就进入了学习和掌握基本技能环节。基本技能包括:汽车驾驶操作技能、汽车维护作业技能、汽车修理作业技能和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作业技能。主要涉及到的课程及实习有《汽车驾驶实习》、《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底盘构造与维修》、《电气设备与维修》、《汽车检测与诊断》、《汽车二级维护实习》和《维修企业顶岗实习》。在这一环节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产教结合”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这里所讲的“产教结合”教学,不是边生产边教学,也不是生产+教学,而是教学与生产的有机结合,是以教为主、以产辅教的教学过程。其教学过程始终渗透着生产过程,实现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过程与生产工艺、生产环境、生产过程的“零距离”对接,使学生在学校实训基地学习的技能到企业能够直接用得上,达到“无缝对接”。在这个教学环节,老师即是老师又是师傅,学生即是学生又是学徒,教学相长,共同克难攻坚,使学生在既定的教学计划和规定的教学时间内掌握基本技能,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各个基本技能的培养目标如下:
汽车驾驶操作技能:达到汽车驾驶员C1执照考核要求。
汽车维护作业技能:能按照汽车维修手册独立完成汽车一、二级维护作业项目,并达到相应的技术要求。
汽车修理作业技能:能够按照汽车修理作业的相关修理、装配标准和工艺规范完成汽车零件的检测分类、总成部件检修、总成大修和竣工验收工作。
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作业技能:能够利用仪器仪表检测、诊断与排除汽车使用中发生的常见故障。
(三)基本技能在生产岗位上的体验与应用环节
校内实训基地再“必真”,与企业生产的环境、过程、条件、工艺对接得再一致,也赶不上企业快速发展对岗位技能的高标准要求。因此,已在校内实训基地掌握了基本技能的学生,还需要到企业生产岗位“真刀真枪”地体验和感悟,直接在生产岗位上真正完成对技能基础的运用和对基本技能的掌握。在这一环节,学生虽然是直接在企业生产岗位上体验,但还不能像一个企业职工那样独立担负起生产任务,还有一个对岗位生产技能边体验、边感悟、边掌握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一环节仍然是教学环节,或称之谓岗位生产性教学环节。也只有在这一阶段,学生才能完成在直接生产岗位上对基本技能的掌握与运用,使其所学技能成为生产技能。根据汽车生产岗位分为:诊断工位、机修工位、电器工位、完检工位。这一环节,各个工位的培训目标如下:
诊断工位:主要负责对客户车辆进行常规检查,包括以下检查内容:第一,清洗气门积碳,清洗喷油嘴,以及更换火花塞。第二,检查空调、清洗空气滤清器;第三,检查刹车油和刹车片。第四,车轮动平衡和胎压。根据检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需要维修或更换的零部件。
机修工位:能够对车辆发动机、车身、悬架、转向等部位的零部件或总成进行正确的拆装工序,按照工人师傅的指导,完成对汽车零部件的维修数据的测量与统计工作。
电器工位:要求实践学生能够读懂汽车电气线路图,熟悉电气零部件的组织按照部位,按照电路图判断出故障点。
完检工位:要求实践学生熟悉二级维护的所有检测项目,能够熟练完成汽车灯光、制动、动力、电气等方面的线路检测与故障诊断。全面掌握汽车电路、汽车构造、汽车机械基础方面的理论知识结构。
(四)对基本技能的巩固提高环节
学生初步掌握了企业生产的基本技能,还要在企业生产岗位上完成对基本技能的巩固和提高环节。在这一环节,学生到企业在师傅的指导下,直接顶岗进行做工,在反反复复的工作中来完成由生疏—熟练—精确的熟能生巧过程,锻炼成为一名毕业后到企业直接能够“拿得起、放得下”的技术能手。这一环节与前三个环节不同的是,前三个环节从总体上讲都属于教学环节,是在老师和师傅的直接指导下完成的。而这一环节是直接在生产岗位上在师傅的总体引导下,完成对前三个环节所掌握的基本技能的巩固提高过程。这一环节的岗位,称之为企业生产岗位,我们同样分成四个工位,各个工位的技能目标将按照实际生产来定,比企业实训岗位技能目标稍高。
诊断工位:主要负责对客户车辆进行初步的故障诊断。确定车辆故障产生原因,并且能够初步估算出针对故障或损坏的部分的维修成本;同时,要编写出维修工艺卡,为下一步维修做好工艺卡片。
机修工位:主要针对车辆发动机、车身、传动系统、制动系统、悬架、转向等部位进行检测维修,同时,可进行汽车二级维护及油路、气路的检修与日常维护。
电器工位:主要针对蓄电池、交流发电机与电压调节器、起动机、点火系统、汽车照明与信号系统、汽车电器仪表与显示系统、汽车车身电器装置、汽车空调系统等做检修与零配件的修复与更换。
完检工位:主要针对修复过的车辆进行系统完整的检测,包括车辆外观、内部及性能方面,确定检测数据符合规定范围后,由完检负责员工签字,交付客户验收。
完成了这一环节的巩固提高过程,就达到了我们的教学目的,完成了教学目标,把学生培养成了到企业能够用得上、留得住、站得稳、发展快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四、总结
职业教育主张的应用性、实践性特点,决定了技能培养的重要性。“基地+企业”技能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实用岗位技能,实现了由传统教学方法向技能型教学方法的根本转变。通过四个教学环节对学生培养,学生对职业技能掌握程度明显提高,企业安全操作意识增强,并具备了团结协作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汽车修理工国家职业标准[G].
汽车维护实训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 一体化 教学 技能考核
21世纪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对劳动者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实践技能、创新精神越来越高,“职业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就业是职业教育的主要价值取向”,因此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能做事、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已成为职业教育的关注热点。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形式已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忽视了主体意识的培养,泯灭了学生创新思维。汽车电气构造与维修教学运用一体化教学的方法,把学习的内容进行科学的分解、合理的组合,从根本上保证教学的科学性、实用性、规范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论和技能水平,使教学系统达到最优化。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现代汽车电器设备的结构、原理和检修方法,学会相关检测设备的使用,最终具备一定现场分析、解决汽车实际电路问题的能力。理实一体化教学是复合型的教学模式,除了引导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在教学中运用讲授法外,还要根据教学目标和任务,将各个知识点分解实践训练任务,有计划地开展技能训练。
一、教学过程的一体化
技工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突出技能性、实用型复合人才,因此,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采用讲授法与实操分段式教学已不再适应这一培养目标的需要。因此从增强学生职业技能方面考虑,我们合理安排理论和实习课的比例,重点突出技能训练。假设一个学期20个教学周,每周28学时,为方便理论与实操的连贯性,可安排在一个学期内完成,具体安排如下。
项目一:蓄电池的构造与维护,理论教学2节、实习教学4节。
项目二:发电机的构造与维护,理论教学2节、实习教学6节。
项目三:启动机的构造与维护,理论教学2节、实习教学6节。
项目四:点火系的构造与维护,理论教学2节、实习教学6节。
项目五:灯光、转向信号的构造与维护,理论教学2节、实习教学6节。
项目六:仪表的构造与维护,理论教学2节、实习教学6节。
项目七:喇叭的构造与维护,理论教学2节、实习教学 4节。
项目八:风窗刮水器的构造与维护,理论教学2节、实习教学8节。
项目九:开关的构造与更换,理论教学2节、实习教学 6节。
项目十:汽车空调系统的构造与维护,理论教学6节、实习教学18节。
教学过程中一体化课型的交换、学习场所的变换能使学生保持一定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这样一来,既符合素质教育的原则,又符合技校教学的特点,使得理论和实习紧密结合,循序渐进,学以致用。在一体化教学中,要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除了充分利用汽车仿真系统模拟练习外,要尽可能多地安排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工艺流程。对于结构复杂及实践性强的教学内容,要充分利用一体化教室的设备,采取边讲边练的现场教学方式,加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二、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方法的运用
教学方法应灵活运用,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教学对象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
1.整合课题
针对技工学校学生基础知识差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使用实物直观演示,把课本中零件的名称、具体工作原理,实实在在展现在学生面前,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要将枯燥的理论教学,转变为理论和实习相结合的一体化过程,从而实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的目的。可将汽车构造、汽车修理工艺、汽车维护和汽车诊断故障排除四门课合并为一门课,实现一体化课程。
2.理实结合
可以“实例”和“真实环境”方式培训:“实例”教学课题来源于汽车维修生产一线常见维修案例,按学习、教学规律要求转化为教学案例;“真实环境”即根据汽车维修企业真实工作岗位要求设置实训条件和情景。比如校内开办博世汽车专业维修厂,设置了前台接待、机修、电气维修、钣金和涂装等岗位,对外进行车辆维修服务,对内进行学生培训。学生动手、动脑相结合,专业能力培养和素质培养相结合,独立思考、独立探索能力培养同集体协作、共同交流能力培养相结合。为了保障实训模块的有效进行,以及先进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有效应用,我们一般采用“分组实施、小班教学”的方法进行,尽量保证每位学生都能独自使用一个工位、一个机台,一名教师指导12位学生。这样实训模块课时的利用率高、实效性强,从而保证了实训质量。
3.充分利用实训台
利用汽车教学仪器设备,进行汽车实训教学。通过实训台的学习,学生能熟练掌握例如汽车发动机或其他部位的拆装,零部件的检测,运动部件间隙的调整,汽车故障的诊断、检测和排除故障。利用实验台学生可以直观了解汽车系统的组成,各零部件的外形和安装位置,了解电子燃油喷射系统、制动防抱死控制系统、防滑控制系统、牵引力控制系统、电子控制悬架、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电子动力转向等设备及装置,从而培养学生对汽车的认识,满足汽车结构、工作原理、故障设置及诊断的实训教学需要,使实验教学与操作训练有机的结合,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三、建立标准化的学生技能考核评价方式
传统的笔试只能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因此我们在对汽车维修专业进行教学方式改革的同时,对技能考核也应进行相应的改革。参照企业标准,我们可将笔试与技能考核相结合,形成具有特色的、符合技能学习逻辑的标准化学生技能考核评价方式。一是在评价目标方面,改变传统的根据教师命题评价的做法,着眼于就业,根据社会对中职学生的素质要求来设定考试目标,着眼于学生的汽车维修专业能力目标。二是在评价形式上,突出技能考核特点,采用现场操作、成果演示,充分展现学生技能水平。三是在评价主体上,打破以往以教师作为单一评价主体,采取考教分离。以满分100分为例,占10%的分数由学生自评,学生自己评价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程度、学习效果和得失,以锻炼学生自己的反思能力;占20%的分数由学生互评,在此过程中也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学习能力和使用手册的能力;占20%的分数由教师根据该生平时学习表现打分,如课堂纪律、安全意识、动手操作能力、学习态度、团队合作、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等;占50%的分数由期末考试直接产生。
总之,随着国家汽车新能源体系发展程度的不断提高,着力推行一体化教学成为该课程的关键。要想培养适应行业发展的人才,促进本专业课程建设,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已经成为该门课程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冯崇毅.汽车电子控制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于佳丽.汽车电气设备与维修课程一体化教学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2009(9).
[3]危明飞,魏晖,周晖.民办高校汽车专业模块教学实践与探索[J].南昌高专学报,2009(1).
[4]王冬良.理实一体化教学在《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课程中的应用[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
汽车维护实训总结范文第4篇
本文介绍了汽车维护分类及作业内容,提出了汽车维修行业管理部门、维护企业、检测机构等部门控制营运车辆二级维护质量具体方法。
一、汽车维护分类及作业内容
1.汽车维护分类
我国汽车维护分类及作业内容(见表1)执行国家标准GB/T 18344―2001《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该标准将汽车维护分为三级:日常维护、一级维护、二级维护(见表1)。
汽车一、二级维护周期的确定。以汽车行驶里程为基本依据。汽车一、二级维护行驶里程依据车辆使用说明书的有关规定,同时依据汽车使用条件的不同,由省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目前,各省市根据标准要求,制订了适合本地区情况的汽车二级维护周期。汽车二级维护周期基本上执行客车三个月,货车四个月,危险品运输车三个月。
2.高效、先进的二级维护作业方法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被广泛地应用到汽车产品中,传统维护工艺难以适应汽车新技术的发展,汽车维护企业应该根据车型不同制订相应的维护作业工艺,提高汽车维护作业质量和效率。积极采用高效、先进的二级维护作业方法(见图1)。
汽车二级维护作业方法是根据同时参与维护技师人数不同分为单人作业法、双人作业方法和多人作业法。传统的单人作业法和多人作业法逐步被二级维护双人作业方法取代。
汽车二级维护双人作业法是汽车维护行业普遍认可的先进车辆维护作业方法,它是在汽车4S店双人标准保养服务基础上,结合汽车二级维护作业项目及操作流程形成的作业方法。两名技工同时操作,各司其职,默契配合,高效快捷,在最短时间内按标准流程完成汽车的维护、检测作业。
(1)双人维护最大的特点是高效快捷。双人维护把传统的一名技师的维护检测工作变成由两名技师共同承担。通过双人配合,缩短作业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位和设备的使用率,缩短顾客等待时间。
(2)执行合理的流程设计及严格的操作规范。双人维护根据各种车型的不同特点,依托标准要求为每款车型量身设计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并严格执行操作流程及操作规范,减少操作人员维护过程中的随意性。
(3)科学:两个人共同完成维护作业更科学。一是部分汽车维护项目需要两个人配合才能完成,比如更换制动液、拆卸大车轮胎等。二是两人相互对作业项目及作业过程进行监督,能够实现互检,有效避免维护不到位情况发生。
(4)专业:一方面,双人维护人员都是经过严格的培训,达到标准要求的专业人员。另一方面,采用专用维护检测工具设备,保证维护质量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提高维护效率并保护车辆的相关部件。
(5)全程记录维护作业数据:维护技师在车辆维护过程中必须按照要求填写过程检验记录。记录维护作业数据不但能够保证维护质量,而且能够有效防止维护过程中漏项情况的产生。
3.二级维护竣工检验
汽车在维修企业进行二级维护后,必须进行竣工检验;各项目参数符合国家或行业及地方标准;竣工检验合格的车辆填写维护竣工进厂合格证后方可出厂。检验不合格的车辆应进行进一步的检验、诊断和维护,直到达到维护竣工技术要求为止。
依照GB/T 18344―2001《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应对整车、发动机、离合器、转向系、传动系、行驶系、制动系、滑行、车身车厢、排放等10个部位进行竣工检测,具体的检验项目及要求可查找标准内容。
二、二级维护质量控制方法
制订营运车辆二级维护质量控制方法是必要的。从宏观上看,提高汽车维护质量,确保车辆行驶安全、节能减排,延长车辆使用寿命,避免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从微观上看,一旦发生责任事故时,能够找到造成事故的原因和责任人。实践表明,采用有效方法完全能够控制营运车辆维护质量,关键是结合本地区、本单位营运车二级维护管理和作业实际情况,将这些方法加以落实。
1.建立健全汽车二级维护质量监管体系
汽车维护质量的提高,除了企业自律和市场调节外,行业管理部门有效监管是提高汽车维护质量重要手段。完善汽车维护质量监管体系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完善营运车辆二级维护过程监管体系。对二级维护企业作业的车辆、作业过程、出厂合格证的签发均可通过网络,由管理部门实施网上视频监控,实践证明该方法能够避免汽车维护企业弄虚作假,维护作业减项、漏项情况发生。第二,完善营运车辆维护质量检验评价体系。通过科学的方法对汽车维护质量进行评价,能够发现汽车维护质量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制订改进措施。第三,加快机动车维修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实施维修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制度,加强对维护企业质量信息的宣传工作,引导车主用户优先选择信誉等级高的维护企业,运用市场机制提高维护企业质量信誉等级。
2.规范营运车辆维护市场秩序
为了规范营运车辆维护市场秩序。保障营运车辆维护市场健康发展,汽车维修行业管理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实施营运车辆二级维护和检测市场准入制度。行业管理部门应按照有关规定严格二级维护企业和检测机构资质审查,对干取得二级维护和检测资质的单位,实施定期监督检查制度。汽车维修行业管理部门监督指导汽车维护企业按照有关规定,健全并认真执行业务规程、服务规范、质量保证期等规章制度,强化车辆维护技术规范的执行力,规范维护企业和检测机构的经营行为。对营运车辆二级维护企业的经营行为和维护质量,由行业管理部门每月至少检查1次。对于发现的问题必须出示文字的整改意见,限期整改。对于不合格维护企业和检测机构,严格执行汽车二级维护和检测市场退出制度。
3.严格执行二级维护“三单一证”制度
交通部2005年第7号令《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中要求“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对机动车进行二级维护、总成修理、整车修理的,应当执行维修前诊断检验、维修过程检验和竣工质量检验制度”。因此,承担营运车辆维护的企业应严格按照该规章要求,全面落实“三单一证”制度,即进厂检验记录单、维护过程检验记录单、竣工检验记录单和维修竣工出厂合格证。实践证明,实施二级维护“三单一证”制度能够最大限度上防止二级维护减项、漏项情况的发生,保障二级维护质量。“三单一证”制度的实施能够保证维护企业的利益,一旦被维护的车辆发生事故,实施事故原因倒查时能够找到相应的原始资料,免除维护企业的责任。
4.提高汽车维护、检验及管理人员法律意识
国家法律层面上规定了二级维护制度具有强制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第三十一条“客运经营者、货运经营者应当加强对车辆的维护和检测,确保车辆符合国家规定的技术标准”。原交通部实施了相关规定,要求营运车辆到具有相应资质的汽车维修企业按照要求的维护周期和维护内容进行定期维护,维护企业按标准实施竣工检验,并出具竣工出厂合格证。因此,承担汽车维护、检验及管理人员必须具有法律意识,严格按照有关标准规范进行车辆维护作业,按照有关标准进行检测,并对维护作业及检测结果承担法律责任。工作中、弄虚作假必须承担相应的行政处理和法律制裁。
5.加强从业人员技术培训,提高汽车维护人员技术能力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被广泛地应用到汽车制造业中,汽车维修行业已发展成为技术密集型行业。汽车维护人员技术能力不适应现代汽车维护能力的需要,特别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这个问题尤为突出。维护企业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从业人员技术培训,提高维护从业人员的素质,一是执行汽车维护技术人员从业资格制度,汽车维护企业依据《道路运输业从业人员管理规定》(交通部令2006年第7号)要求,对汽车维护从业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持证上岗。二是对从业人员的再培训。对上岗人员定期进行车辆新结构、新技术以及执行的标准培训,包括为他们订阅相关技术及管理类杂志、参加技术培训班等,使在岗人员的知识得到必要的更新。三是汽车维护企业应该制订留住优秀人才的方法,包括提高薪酬待遇、解决这些人及家庭成员在工作、生活中实际问题等。
结语:
汽车维护实训总结范文第5篇
汽车维修技术是一个变革的时代,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改变未来。我在培训期从事汽车维修光盘,书籍的收集,汇聚一流专家汽车维修培训总结,并作出自己的总结。
一、汽车维修理念
汽车维修从故障修理为主转向以定期维护、预防故障为主;除汽车维修外,具有一定规模的维修企业还兼营整车销售、配件供应、技术咨询、旧车交易、事故车维修等业务;维修企业的服务意识和质量意识都非常强,“质量就是让顾客满意”、“质量就是零缺陷”、“质量就是我们的未来”等标语在车间随处可见;由于车辆设计注重了整体可靠性,汽车维修厂基本上以小修和维护为主,而且多为换件修理,一般不设大修工序。
随着汽车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我国汽车维修检测设备生产企业也开发和生产了修车王、电眼睛、废气分析仪、点火测试仪等发动机检测诊断设备,但功能都比较单一,在检测诊断技术上和国外还有一定的差距。
二、汽车诊断在维修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应引起国内同行的重视
汽车诊断车间是维修工艺过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维修工的作业主要依据也是汽车诊断的结果。汽车诊断车间有专门的汽车诊断师(“汽车医生”),根据电子设备诊断结果再加上个人经验来确定车辆故障部位和维修方法。在我国,这种作业方式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还没有专门的“汽车医生”,虽然要求汽车维修前必须进行诊断检测,但专门配备“汽车医生”对汽车进行故障检测和诊断的企业并不多见。可能有些企业以维修工代替“汽车医生”,既进行诊断检测,又进行维修作业,这是一种进步,但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汽车维修专业化的不断提高,“汽车医生”必将成为汽车维修的关键岗位,汽车维修工会越来越不适应这一角色。因此,加快培养适应我国汽车维修行业发展需要的“汽车医生”,是今后行业人员结构调整和素质提高的重要任务。
三、优质的专业技能、专业理论教学,使我受益匪浅,各方面都得到一定的提升
在培训中,我们体会到现代汽车的一个发展方向,以及现代汽车业对人才的需求概况,同时也感受到学校的教学内容、方式和方法与工厂的差距,明白为什么要坚定不移地进行“双元制教学”改革:工厂要的是胜任某一个岗位的熟练技术工人,我们的职业教育要顺应这种需求!否则,我们培养的学生就不能为社会所承认。因此,“全面发展”的学生不应该是我们高职教育所能努力的方向,每所学校都应该充分考虑本校的实际情况,从学校的设备、师资力量、学生素质、招生能力以及学校与企业的沟通能力等方面进行衡量,把学校育人与企业用人有机结合起来,使学校办学真正成为有源之水,长流不止,永不枯竭。
另外,经过本次培训,我们对工人的生活方式、公司的管理制度、以及产品的销售状况,市场的同行业的竞争也有一定的了解,这对我们来说都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