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绩效管理工作汇报(税务绩效管理全文)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税务绩效管理工作汇报(税务绩效管理全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1篇:税务绩效管理范文
税务绩效管理从2014年开始试行,经过六年多的探索实践,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绩效管理体系。特别是2019年以来,中央先后印发了《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条例》《公务员平时考核办法(试行)》,为税务绩效管理提供了越来越明晰的指导。高质量推进税务绩效管理,是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更是高质量推进新时代税收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树立全员绩效意识,增强税务绩效管理的凝聚力税务绩效管理是按照要求,建立日常考核、分类考核、近距离考核的知事识人体系的生动实践。我们推行的组织绩效,着力于抓班子、促落实;推行的数字人事,着力于管干部、带队伍。两者都与每名税务干部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特别是数字人事实现了干部考核管理日常化,形成了个人成长账户,是识人用人的重要评价依据。我们要积极引导税务干部自觉树立全员绩效意识,增强集体观念,把绩效管理作为心中事、份内活,用心用力做好,不断增强税务绩效管理的凝聚力。要有心怀大局的格局。全员绩效意识首先表现在想大局、谋大事上。各级各部门在制指标、定政策、作安排上,要从是否有益于发展全局、有助于改善大局上去思考、去定位、去谋划,切实把干部个人努力引领到税收工作实际需求上来,充分凝聚干事创业力量。应该全面、准确理解考评规则、指标,不能只从本单位、本部门的利益和立场上解读、自说自话,而是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来看待和理解税务绩效考评的公平性、合理性,从而增强税务绩效管理的认同度和执行力。要有主动担当的作为。全员绩效意识体现在行动上,就是应该主动担当,履职尽责,团结协作。
税务绩效不是空中楼阁,不是靠几个部门或者哪一级就能筑好,而是必须靠系统上下、各级各部门的纵向互动、横向联动。从历年税务绩效指标内容来看,综合性指标越来越多,工作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此,各级各部门既要守土有责,把绩效管理的聚焦点放在基础工作的落实上,放在服务保障的优化升级上,放在问题短板的补齐补强上,狠抓工作的落实落地和提质增效;又要多一分担当作为,少一分推诿扯皮,相互支持,相互补台,发挥好主办和协办部门两个积极性,贯通机关和基层的任务对接渠道,切实形成工作合力,共同谱好绩效合奏曲。要有创先争优的状态。全员绩效意识最终要落脚在为本单位、本部门创品牌、增影响、树形象上。工作优不优、评价好不好,最终反映在绩效考评成绩上。因此,不光要盯紧考核指标任务的落实,干出实绩;更要善于把潜绩转化为显绩,遵循规律、运用规则、扬长避短,提升宣传总结推介工作的主动性和针对性,聚合全系统力量出经验、创品牌、争荣誉,共同提升单位工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改进考评规则指标,增强税务绩效管理的落实力税务绩效管理的主要作用就是抓班子、促落实。绩效管理抓好了,班子就抓强了,各项重点工作任务也能保证顺利落实落地。抓好绩效管理的关键在于规则科学、指标精准、考评公正。各级税务机关应继续坚持绩效管理和重点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以更科学的办法、更有效的手段、更务实的举措,扎实推进各项考核工作。着力提升考评规则的科学性。突出考准考实、简便管用,坚持制度规则的持续改进和平稳升级。对经过多年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该坚持的要继续坚持;对作用发挥不够明显、不够充分的,要瞄准目标、找准问题认真加以改进。要继续坚持“无差异无管理”,以可衡量、可考实、可管控为标准,坚持量化优先,突出客观评价、指标机考,对常年考评无差异的指标该取消的要大胆取消。要更加凸显争先创优的激励性,统筹设置加分项目类别、分值,调动干部干事创业热情。着力提升指标编制的精准度。
突出战略引领、聚焦中心,从大局出发,上下协同,统筹好税务系统和地方政府考评,确保各项工作无缝对接。要坚持党建引领,突出目标、问题和结果导向,聚焦“硬核大事”“短板弱项”编制指标,把各项重点工作任务全部纳入考评,结合各地实际合理确定标准内容。要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盯住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制定指标,防止小问题酿成系统风险。要继续坚持为基层减负,坚决反对形式主义。着力提升考评运行的公正性。突出责任共担、奖优罚劣,坚持督考合一,以督的方式抓实考核过程。对考评搞形式、走过场的给予相应惩处,敦促考评部门认真履行责任。进一步加强指标共考共管,对涉及多部门协同完成的综合性指标,既要合理分解、引导各部门各司其职,又要关联延伸考评下级指标,形成整体推进、一体落实的考评格局。深化结果运用实践,增强税务绩效管理的生命力税务绩效管理只有考实用好,才能树立科学的政绩观、正确的用人导向。各级税务机关要负起责来,严肃认真用好考评结果,不断增强税务绩效管理的生命力。强化结果运用意识。“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2019年是数字人事全面推行的第一年,绩效考评成绩、数字人事结果均已载入历史账册和个人成长账户,成为评先评优、晋级晋升、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各级税务机关要严格执行“三必看五必用”等结果运用规定,着力解决“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等问题,把好出口关,确保政策用对用好用足,通过抓两头带中间,形成鲜明的带动示范效应。完善结果运用制度。要深入学习研究税务总局新修订的绩效考评结果运用办法和数字人事新制度,准确掌握及运用领导考评、负面清单、结果运用等新规定、新内容,同时注重简单简便易行,配套制定适合本地区的结果运用保障办法,不搞“留痕管理”,不增加干部负担。强化措施确保落地。注重分级分类、可量化可累积,鼓励基层进一步细化、实化考评结果运用举措,探索在部分基层税务局试行按照岗位性质纵向分级、横向分类的考核方式,优化岗责体系建设,提高考核结果的可比性,促进工作执行力建设,树立“崇尚实干、有为有位”的选人用人导向。
作者:袁继军 单位:国家税务总局湖南省税务局党委委员
第2篇:税务绩效管理范文
一方面,要紧跟“以数治税”的新形势,利用数字新技术对内外部海量信息的分析,进一步提升绩效管理量化机考指标占比,为绩效考评提供数据参考,为绩效管理提供科学支撑。借助数字绩效管理平台切实增强绩效考评结果的公正性,提升绩效管理的精准度和公信力。另一方面,尽快打通绩效管理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共享共用。尤其是尽快实现绩效系统与各类税收业务系统、电子政务平台、网络智能终端等绩效管理指标所需相关数据的关联融合、交换归集、共享共用,尽快建立系统内部与外部之间的绩效实时数据的交换共享和自动推送制度机制,实现绩效管理考评的信息化、数据化和实时化;实现绩效管理信息数据的自动留痕、自动抓取、自动分析、自动考评;实现绩效管理从传统收集基础静态数据、自动留痕获取动态数据、综合分析评鉴评价(民主测评)掌握情态数据等“多维度立体化”来展现绩效结果。有效避免在当前基层绩效管理中人工重复工作负担过重、考核数据失真、考评结果失准的现象。持续强化绩效融合,突出分类差别考评。绩效管理应通过结果显现区分度,来体现考核考评的价值和绩效。
一是强化组织绩效与个人绩效的融合互促。这既是当前绩效管理需要持续改进和提升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加强绩效压力传导,打通绩效落实“最后一公里”的有效手段。要通过组织绩效把目标任务压力传导到不同层级的人员,借助个人绩效最终助推目标任务在基层的落地见效,实现组织绩效与个人绩效融合互促。
二是实行组织绩效与目标责任的挂钩激励。适度加大对组织绩效优秀先进单位给予领导干部职数和优秀人员占比提高的激励。同时,组织绩效应与地方政府目标责任考评结果相互挂钩互促,实行组织绩效与政府目标责任考核的挂钩激励,实现组织目标与个人愿景的协同共进。
第3篇:税务绩效管理范文
关键词:小企业;税务;管理
在我国企业的体系当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实力有限,在发展管理当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其中税务管理就是一个方面。部分小企业对税务管理重视不够,没有有效的管理方法等,因此对小企业税务管理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小企业税务管理理论概述
(一)小企业的概念含义
小企业是我国企业规模分类中的其中一类,与中大型企业有很大不同。小企业是根据从业人员和营业收入为划分标准,在各行业中最高从业人员在100人以下,营业收入在1000万元以下,为小企业,具体可以参考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文件。
(二)税务管理概念
税务管理是企业税收管理的方法之一,当前企业税务管理是企业以税收管理法及其有关规定为依据,按其自身生产经营及纳税义务情况,进行自我控制和监督等的管理活动,是企业纳税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企业税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税务管理重视程度不够
在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当中,企业将工作重点放在成本的核算和资金的运作上,财务管理人员没有意识到企业税务管理的重要性,基本不将税务管理作为日常管理内容,甚至未考虑其税务风险。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小企业经营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因此在这样的思维指导下,企业更倾向于市场人员、业务人员带来的直接收益,看不到通过税务风险防范为企业日后创利打下坚实基础的重要作用。
(二)税务处理方法问题
小企业的税务处理方法单一且简单。小企业很多财务人员都是通过账目、凭证和发票进行简单的税务的处理和申报,不能及时了解高效的税务管理方法,不正视企业纳税义务,以为每月按时申报或零申报各项税费,或税务机关不上门检查就不会出现税务风险。因此会想尽办法偷税漏税,在企业出现税赋和效益冲突时,企业财务人员往往会盲目避税。
(三)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小企业财务岗位一般只设置会计和出纳,基本都是将财务管理、税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柔合在会计系统中,岗位权责划分不够明晰,缺乏较为完善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制度,致使财务核算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可靠性得不到保证、财务报表失真、会计信息价值下降严重。甚至中小企业财务岗位形同虚设,岗位权责划分不明晰,甚至有些企业的财务人员身兼其他岗位,每天除了忙于日常工作,几乎没有多余的时间思考和研究企业税务管理相关问题,没有发挥其应有的职能,即使有税务管理制度也只是针对自身的业务情况简单的规定,只是单纯的税务操作而已,有效的税务管理无从谈起。
(四)财务人员自身专业素质不过关
由于小企业投资人对财务人员不重视,觉得财务人员的工作不重要,只是一般的记账、报税等流水线工作,因此不会高薪聘请专业的财务人员,低薪的工作机会只会吸引没有相关工作经验的财务人员,这类人员并没有经过多次专业培训,入职后企业内部也没有相关的财务税务管理培训,所以小企业的财务人员都是自己在工作中不断摸索不断累积经验,等到一定的熟练程度,有可能会跳槽到其他中大小型企业,而小企业又重新招聘薪资低的财务人员,不断恶性循环。在这样的管理模式下,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呈现粗放、混乱的状态,不利于企业日后发展。
三、企业税务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税务管理重视程度
加强税务管理重视程度。在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当中,在将工作的重点放在成本的核算和资金的运作上,对企业税务管理重视不够。面对这一问题,企业有关管理人员必须高度重视税务管理的重要作用,并认识税务管理在降低企业成本上的帮助,将税务管理列入财务岗位职责当中,加大考核力度。有关人员应主动学习并且加强自身的业务素质,提高税务管理水平,并给投资者传递专业的税务信息,合理规避税务风险。
(二)完善税务管理方法
在小企业税务管理的过程当中,要采取多样化的方法,根据具体的企业、具体的账目和资金采取不一样的税务管理方法,提高税务管理效果。另外管理者必须认识到企业纳税是应尽的义务,不偷税漏税,每个企业应当全力配合国家税务等工作部门的各项工作。此外,税务部门还应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力度,发现偷税漏税行为要加强处罚力度,营造一个良好的企业税务管理环境。
(三)健全税务管理制度
健全税务管理制度。在小企业的税务管理的过程当中,要根据企业的规模、自身的业务情况、资金管理状况建立完善的税务管理制度,诸如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制度,而任何制度的有效实施都离不开人员的操作,因此企业可以通过招聘一些专业的税务管理人才,设置专门的税务管理岗位,确保财务核算的准确性及会计资料的可靠性。同时,实时关注变动情况,持续的对国家研究内容及有关税收法律法规进行深入探析,让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尽快的适应并接受有关的税收法规,统一管控与规范企业纳税行为,最大程度的使企业所受到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此外,小企业还需要构建健全完善的税收管理责任制,具体明确岗位的权责,将责任落到实处,保证每位员工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另外,小企业应该科学有效的制定税收管理的考核内容和评估标准,适当的将税务管理的标准增添到管理考核中,努力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员工的责任意识,让其能够切实的完成工作。
(四)咨询财税专业机构
由于税收政策多变且复杂,仅依靠企业内部财务人员很难完成一系列的税务管理工作。而目前诸如税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财税专业机构已经发展成熟,因此企业可以花些成本聘请专业机构的财务人员进行税务咨询、筹划和税务风险评估,并不定期对企业内部财务人员及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税务管理水平。此外,因为纳税筹划具有能够有效的降低企业税收压力,达到涉税零风险的效果,获得资金时间价值,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保障企业主体合法权益等效用,所以小企业可在不违反法律的范畴中准确的把控与管理企业的税务管理工作,或是聘请财税专业机构来进行纳税筹划活动,如此一来不仅能有效强化企业税务管理,而且还能合理的防范企业税务风险的发生。这样既能够保证了税务管理质量,也减轻了财务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了工作的效率,有利于税务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五)税务机关和企业信息同步
税务部门要加强对中小企业的税务指导和帮助,主动为中小企业解决税务问题,并定期对中小企业实施税务培训,大力宣传税收政策信息,引导中小企业转变观念,重视税务管理工作,真正做到税企信息同步,而不是等到企业已经违规才上门检查并罚款。而企业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纳税服务咨询电话等途径来主动的邀请税务机关来指导和培训其相关的税务业务的开展。企业可以通过这样的沟通交流,准确的搜集其所需要税务信息,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并及时传递,避免了因为对相关税务流程的模糊不清而产生的风险。同时,企业还能实时的掌握税收征管方面的最新动态,利于税收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提高税务管理的工作效率。如此就避免了因信息的滞后或是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风险,促进企业能够稳健发展。
(六)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
小企业的财务人员需要正确的意识到企业税负是根据国家税法及企业自身经营活动来计算出来的,绝不允许存在通过做假账、靠关系等不良行为来影响税负结果。与此同时,财务人员除了需要不断强化对税法的学习及做好自身工作外,还需要能够敏锐的发现本企业中所存在的税务管理风险,如此才可以有效的强化税务管理,防范税务风险。此外,小企业财务人员应不断强化自身专业素质及增强税务管理意识。因此,这就需要企业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工作,诸如出资让财务人员去进修等,帮助财务人员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培养其对于企业的忠诚度。同时,小企业还要具有优秀的企业文化,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增强财务人员对企业的自豪感和归属感。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小企业税务管理的过程当中还存在对税务管理重视程度不够、税务管理方法问题、税务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因此在实际的管理当中要加强税务管理重视程度、完善税务管理方法、健全税务管理制度,提高小企业税务管理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杨丽娜.税务会计工作在企业的常见问题和管理措施[J].经贸实践,2017(18).
[2]企业降低税负,全流程税收管控最重要[J].中国总会计师,2017(09).
[3]费毕会.企业会计工作中常见的税务问题及对策分析[J].经贸实践,2017(15).
[4]王会波.大型企业集团税务风险管控模式探讨[J].会计之友,2017(11).
[5]黄静.浅谈中小企业如何做好税务筹划———以宜昌市某S企业为例[J].经营管理者,2017(16).
第4篇:税务绩效管理范文
关键词:技工类院校;应税项目;税务管理现状;对策
由于我国长时间技术类人才的匮乏,以及向发达国家对技术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借鉴,我国政府正在不断大力增加对技工类院校教育的投入。在政策上给予了较大支持,特别是给予税收方面较多的优惠政策,通过这些措施为兴办技工类教育院校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为适应新时代技工类院校发展的需要,技工院校的教育形式也呈多元化发展,因此收入结构也发生变化,除财政全额拨款之外,产生培训费等其他应税项目收入。然而,大多数技工类院校为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税务管理相对薄弱、税收知识匮乏,对税法的理解不够透彻。
1技工类院校税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的技工类院校的发展水平比起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且我国南北方地区的发展规模差异较大,南方发达地区无论是教育水平和实训设施,在校生规模等都要领先很多。我国政府在法律上已经充分的肯定了技工类院校的重要地位,且吉林省作为老牌工业基地,技工类院校的发展也作为省政府重点扶持的项目之一。通过吉林航信公司提供的良好的税务知识培训平台,以我所在工作单位—吉林省工业技师学院为例,总结出实践工作中发现的税务管理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1.1内部管理理念更新不到位
对税收管理事项关注度不够。一是只是为了遵守税法规定而按时合理办理纳税事项,对税收事务的管理处于“牵着鼻子走”的被动状态,主动意识较差;二是不重视税务事项,不注重税务、财务岗位的分离,财务人员负责税务局的报税工作,无单独的税务管理审核部门;三是税务管理意识淡薄,税务管理水平较低,财务人员不能术业专攻;四是学院管理层对相关业务人员的税务知识培训重视度较低,导致办税人员不能对税务信息的更新第一时间关注和理解,不能与时俱进的了解纳税政策,更加不能灵活运用税收政策,另外不明确税务筹划与税务管理的界限,不清楚纳税筹划的意义。事实上,税务筹划属于税务管理必须的环节,也是恰恰容易被忽略的环节,体现在事前、事中、事后对纳税事项的筹划(笔者认为主要是事前筹划)。本质上纳税筹划先于税务管理,且存在税务管理整个过程当中。不重视纳税筹划,不懂得税务管理,导致盲目纳税或者在不知情的状况下形成了逃税现象,造成对学院经济利益的损害,对学院产生不利影响,得不偿失。
1.2没有纳入统一管理
学院内部税务管理没有纳入项目统一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学院财务部门负责工资核算,同时负责个人所得税的代扣代缴,这样给计税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个人所得税的缴纳没有专职人员进行纳税审核,难免出现应计入纳税所得收入而漏算现象,或是不应计入纳税收入而多缴税款现象,前者影响教职工个人信用额度,后者使教职工蒙受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对学院财务部门产生核算不利的不良印象;二是税务发票及软件的使用管理问题,分工不明确,例如财务部门开具培训费、大赛场地费等收入发票适用税率的问题,应纳税种问题,尤其营改增之后政策的变化和学院收入的构成多元化,纳税问题日益突出,亟待解决。
1.3缺少纳税筹划
合理必要的纳税筹划对税务管理工作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可以对学院的税务管理工作做出有效规划,将要发生的问题提前预警,防范于未然,即使在纳税过程中出现问题也会应对及时,采取事中有效监督并做出充足的准备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财务人员对纳税筹划认识上的局限性和方法上的不恰当性,以及对税收管理事务的忽略,导致学院在税收方面没有做到认真筹划,税收管理松弛,税务管理风险升高。
1.4无信息交流平台
目前学院没有建立对内、对外能够有效沟通的信息交流平台,与区管辖税务局专管员沟通少、沟通不及时,加之现在技工类院校的涉税收入的种类越来越多,导致不能够及时正确地把学院各方面所需要的税务信息传递给相关人员和税务专管人员,沟通的不及时,造成信息的不畅通,导致纳税事项产生“内忧外患”,既不能第一时间得到税务指导,又不能第一时间与涉税人员进行有效沟通,缴纳应纳税费,因此建立行之有效的信息交流平台,将会极大地提升办事效率,百利无一害。
1.5相关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目前技工类院校税务管理人员和办税人员对税务其它相关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只是停留在能够及时缴纳税款的原则上,在遇到涉税项目时“临时抱佛脚”,求助于税收机关专管员。我国的税法法规变化大、种类详细、条目多,相关政策更新快,国家税务部门或有资质的培训机构应利用各种渠道,积极采取各类行之有效的措施,将税务人员按照行业性质分类分期进行培训,帮助税务管理人员加强对本领域税收法律、法规、各项税收业务政策的学习和掌握,使他们既知内部的涉税活动情况,又精通涉税收入的税收政策法规,使税务管理人员成为其所在行业领域中的“明白人”。这样一来,有利于技工类院校的经济利益,长期坚持,相信对国家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的影响将会是巨大的。
2技工类院校内部加强税务管理的重要性
一方面就是加强对税务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税务人员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增强税务人员的业务处理能力和应变能力。另一方面想要降低涉税风险,就要先进行必要的纳税筹划,对与学院涉税业务相关的会计法规和税法条款有所理解,明确技工类院校中涉税的相关业务流程以及财务政策的法律法规,规范和完整地做好财务会计核算工作,打好税务管理基础,因为税务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税务管理工作会对财务管理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双管齐下。
3完善技工类院校内部税务管理的对策
3.1更新管理理念
我认为学院内部税务管理应以纳税筹划为关键点、以最新的税法法规为指导,以财务的正确会计核算为基础,以税务核算正确、缴纳及时为目标,建立最适合我学院的税务管理的理念。从而能够应对营改增新形势下的税务管理要求,适应各项税务改革的需要,使我们学院能够有效规避涉税收入纳税风险,在国家“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弘扬工匠精神”的有力政策背景下,不断提高学院整体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3.2设立专门的部门
税务管理工作是一项具体的、系统的工程,技工类院校涉税事务越来越复杂,管理层应该建立起独立的税务管理部门(或财务部门下设税务管理部门),纳入学院的整体管理系统之中。一是建立健全各类各项财务管理、税务管理制度,设置合理的岗位体系,使税务、财务岗位分离;二是建立适合学院的税务管理机制,设立税务审核管理部门,做到“有根据、精核算、重审核”;三是培养专职、专业人员进行税务管理核算工作,定期参加税收学习班和政策培训课程,实时充电,更新税收知识,掌握各项税收政策的动态变化,做到术业专攻、与时俱进;四是加强与税务机关的联系,确保得到税收政策更新的第一手资料,同时在税务机关的帮助下规避涉税风险,做到“该缴纳的税款不少缴纳,不该缴纳的税款不缴纳”,使学院的多元化收入在纳税方面做到“合理、合法”。
4结语
希望本文论述内容能够对吉林省工业技师学院税务管理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学院的“2017年度质量管理年”管理目标的实现舔砖加瓦,从而提高学院自身的综合竞争实力,适应国家“振兴技工教育”的新时代教育模式的发展要求,为家乡“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输送更多优秀的技术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蒋云贵.基于Delphi法的企业税务筹划风险模糊综合评价[J].湖南社会科学,2011(03).
[2]汤秋蕾,董杰,王青.浅谈市场经济下纳税筹划意义[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06).
[3]荆峰.企业税收筹划[J].审计与理财,2007(04).
[4]孙俊.企业税务筹划风险的关联分析[J].企业家天地,2007(12).
[5]于涛.浅谈企业纳税筹划的成本和收益[J].时代经贸(中旬刊),2008(S7).
[6]汪扬威,吴孔勇.企业增值税税务筹划[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08).
第5篇:税务绩效管理范文
(一)企业领导不够重视,缺乏构建企业文化的意识
企业领导胸怀和眼界有限,仅将订单最大化或利润最大化作为追求目标,将利润最大化等同于企业价值最大化,所以不会致力于打造优秀的企业环境平台,创建和谐的企业文化,只将企业作为个人创富平台,追求社会对自我价值的认可,小富即安,而没有将企业作为与全体员工共谋事业发展的平台。在用人问题上也仅仅是出于完成某项工作任务而考虑的雇佣关系,因而不会发自内心地尊重、关心员工,更不会站在员工职业发展的立场考虑问题,也不会关心员工的职业晋升、工作环境和福利等方面的需求。“筑得梧桐树方能引得凤凰来”,因此企业家的胸怀和格局决定了会选拔什么样的人才,以及能为企业留住什么样的人才,从而也决定了企业的发展能力。
(二)整个企业对财务的认识肤浅,不理解财务对公司价值的贡献,对财务的职能、角色定位不清晰
在很多中小企业,无论是老板还是各部门经理、甚至包括财务部自身只关注销售额的增长或盈利的多少,很少关注管理工作的得失成败,至于财务规范性、企业文化建设,他们从来都是认为时候未到,与自己无关。基于这种认识,通常老板想节约人力成本,就从财务部门入手,老板或其自己家人做出纳,请一名会计同时兼文职人员,工作范围几乎囊括了办公室所有的事情,包括财务、人事、行政,全部由会计人员一人来承担。他们意识不到无论是财务、人力资源还是行政工作都是对公司极其重要的、专业性很强的、需要专人管理的职能。甚至有老板还认为如果不是为了应对税务局报税和各种外部检查,都可以不必设财务部。如果说在企业的初创时期,出于企业主逐利的本质,老板这样考虑似乎还合乎规律,但问题是已经发展了若干年的企业老板,还一直停留在初创时期的思维模式。他们不会算,这么做似乎为公司节约了每个月不到两万元的人力成本,但这样一来会因为缺少正确的执行而使得企业发展缓慢或停滞不前。我有一位当企业老板的朋友,在公司创办的前三年一直让他的太太管理财务,而他的太太并非财务出身,这样运行3年下来之后,公司问题成堆,他甚至不知道自己每月能赚多少钱,还经常被税务局找麻烦,可谓内外交困。令自己深受其累、苦不堪言,无心顾及其它。那时他说他急需找一位专业财务人员来帮他扭转当时的局面,哪怕公司仅维持当时的销售水平也必须停下脚步整顿一下。
(三)人力资源管理失策
老板和人力资源部未必真正了解企业自身的人才需求,在人才选拔上表现出随意性和盲目性,要么凭感觉随便招人,要么单凭学历和简历来招人,而不是凭借科学合理的考核程序从自身需求出发。虽然大多数中小企业也很重视人力资源,但现实条件下大多数民营企业却面临着严重的人才危机和信任危机,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很多老板和他们的招聘部门未能真正理解人才对于企业发展意义,“好的人才是企业的优质资产”的道理。更有甚者,他们将拟招聘人员进来后是否会对自己或自己小团体的利益构成威胁作为首要考虑因素。加之民营企业任人唯亲的用人方式,使优秀人才难以真正融入民营企业。因此,他们通常持打工心态,只关心眼前利益,对企业没有认同感和长期扎根的观念,因而人才流失严重。
(四)缺乏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和团队协作意识
企业内部领导者们带头搞小利益团体,决策时优先考虑保障自身利益或自己所处的小团体利益而不从企业利益出发。如果某个员工从公司大局出发献计献策,反而会遭到无情打压。员工多次受到挫折后就会丧失了对企业的信心,没有最大限度地贡献自己的才智、将工作做到更好的动力,甚至还出现了执行过程中推诿扯皮现象,加大了执行阻力。导致企业整体效率低下、缺乏竞争力。在这样的环境下,财务人员更迭频繁就可想而知了。经调查发现财务人员常面临这样的困惑:每换一家新公司接手新的工作时,很少有能够顺利交接开始新工作的。绝大多数接手的是一团“剪不断,理还乱”的烂账。然后就从理顺这堆烂账开始新的工作征程,在理清这堆烂账的过程中常会遇到信息断裂,孤立无援、冷眼旁观等的尴尬境地。等终于熬过这段“暗无天日”的日子,可以开始按着自己的思维和方式来做事了,也因老板的不信任,相互之间的不合作,开展起工作来举步维艰。这个小小的例子仅仅是财务人员经常面临的困惑,从中可以折射出管理的混乱、制度的缺失和企业文化的不健康。
二、提高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效率和水平
以上列举了中小企业目前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典型问题,为了提高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效率和水平,建议在以下方面加以改善:
(一)老板们应当及时更新观念和知识结构、与时俱进,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还有赖于企业家们自身素质和人格的提升与完善。作为企业的老板,要时常保持开放的心态去汲取各种新的知识,不断开阔自己的视野,通过以下几条途径可提高对财务的认识,更好地支持企业财务管理工作:
1.深入理解财务对公司价值的贡献。
2.转变保守的会计观念。
3.经常与员工互动交流,善于倾听员工的诉求,最大地给予支持。
4.学习先进的管理思维和财务管理方法。
5.与优秀公司的成功经验分享。作为老板还应做到“知人善任”,“人尽其才”,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情,老板只有塑造起自我人格魅力,管理方式得当了,才能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企业应当制定和实施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政策,形成科学、合理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制度,构建一套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充分挖掘人力资源的潜力,最大限度地激励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财务人员如果有一个学以致用的平台和施展才华的机会,至少为企业在以下几方面完善企业管理,从而间接为企业带来效益,促进企业发展:
1.引导基础管理规范、对其提供指导性意见。
2.制定行之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使财务管理健康发展,在整个企业管理中发挥影响力。
3.在全面预算管理方面,通过管理职能发挥作用,主持和指导预算编制,监督预算执行过程,对执行结果进行考核分析。
4.参与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工程的建设,保证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5.企业绩效考评应设置考核指标,其中设置定量指标离不开财务数据的支持。
(三)身为“一把手”的企业老板,应当积极推进企业文化的建设,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而不应当以个人的主观判断和喜好为处理一切问题的准则,形成所谓的“一把手”文化的狭隘格局。企业文化建设应当融入生产经营过程,切实做到文化建设与发展战略的有机结合,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使员工自身价值在企业发展中得到充分体现。“经营好的企业赚钱,管理好的企业健康,文化好的企业开心”,有着优秀企业文化的企业也一定是朝气蓬勃、积极向上、令人向往的,这样有凝聚力、竞争力的企业何愁不发展。因此老板们不应该仅将眼光局限于赚钱,还应当更多的关注企业精神层面和员工精神层面的东西,两手都要硬,二者不可偏废。在这方面做得好的值得学习的榜样国内有海尔、海底捞,跨国公司有惠普等,老板们不妨号召员工多向这些优秀的企业学习其成功的经验。
(四)财务管理者和财务团队自身应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执业水准和管理水平。如果现在还有人认为“财务不创造利润”,那么这个人应当赶快去深造了。会计核算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会计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政策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全面的业务知识和技能。好的财务管理可以为企业发展添翼,而差的财务管理不仅拖整个企业管理的后腿,更令整个企业发展放缓、信息滞后。因此,中小企业的财务工作者们应加强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性,做好账簿的设置、会计科目的使用、往来账的及时核对清理及会计报表的编制等会计基础工作,进而实现财务管理的更高职能,与各种职能一起构筑企业发展的坚实平台。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