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教育概念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自我教育概念,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出自 MBA智库百科()
自我教育(Self-Education)
目录
什么是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是指人通过认识自己,要求自己,调控自己和评价自己,自己教育自己。
自我教育的甚本特征
[1]
自我教育包括“自我”和“教育”两个范畴,“教育使具有与一般教育相通的共性,而“自我”对教育的限定又使其具有独特的个性。自我教育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主体性、自控性、内向性、社会性、终身性等方面.
1.主体性,指在自我教育中,受教育者的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极大的发挥.在一般的教育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有着严格的区分,受教育者始终处于一种客体地位,对教育内容只能是被动的反应.而自我教育则不然,自我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主体我和客体我直接同一。
为解决理想的我和现实的我、主体的我和客体的我的矛盾,获得自身的全面发展,个体(群体)通过自己的思考分析和内心体验,自主提出目标、选择教育内容、自主接受教育.自我教育不仅使人获得知识和能力,而且真正把知识变为自身的内在品质,成为人的一个部分。只有符合“主体性”的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自我教育,那种把自我教育单纯理解为自我检讨、自我批评、自我反省之类的自我贬损、自我压抑的过程不是真正的自我教育,真正的自我教育应着眼于培养自己的主体精神,发展积极的个性品质,追求自我发展、自我实现。
2.自控性,指与一般教育的强制性他控(外力控制)相对应的内在的自我调控。自我调控是指人们对自身的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掌握,调整自己的行为动机和冲动,以实现预期目的或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的要求。在一般的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是作为他人的教育客体,是被他人认识、调节和控制的。自我教育则不同,他是自身作为自己的教育主体,由自己自觉地认识、调节和控制的.主体通过自我观察和内省来检查自己的行为,从而不断地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修正,以使之更好地实现理想的我的目标。
人们在向理想的我的目标挺进的过程中,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困难、挫折,甚至可能会遇到与理想相背却很有吸引力的诱惑,况且现实的选择难免会与预定的目标设计出现某种程度的偏离。这就需要具有良好的自控力的自我约束能力,以制止不合理行为。整个自我教育过程就是这样不断排除来自内外部的各种障碍,战胜自己、驾驭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
3.内向性,指自我教育中主要作用力的方向性,是向内用力而不是向外用力。与一般教育外向灌输相不同,自我教育则是指向自身,是有意识地把自己作为自身教育的客体。在自我教育中,人们有促进自己身心发展的明确目标,其结果即主体预期目的的现实化、客观化,也是主体能自觉感受到的。教育作为外部影响条件,必须通过内因的矛盾运动,即通过内在的自我教育,才能达到目的。在未达到理想中的自我时,人们总是从自己的主观上查找原因,而不是强调客观因素,从而根本上解决自我矛盾冲突的根源。此外,自我教育的方法诸如观察法、内省法等都具有自教的内在性特4.社会性,指自我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中进行的,以人的社会化为前提和保证。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任何个人或群体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都受到社会这样那样的影响,对社会承担相应的责任。自我教育的前提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即是在人的社会化的过程中实现的。人们的自我认识和评价也是建立在别人对自己的反映和自己对别人反映的认识基础之上的,是通过“人看我”和“我看人看我”而实现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的。自我教育要求人们客观地认识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在社会中恰当地找准自己的位置,努力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并不断修正自我发展的轨迹,使自我与社会有机地融合起来。
5.终身性,指自我教育相对于一般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的持久性和永恒性。人的需要的永恒性决定了理想的我和现实的我的矛盾的永恒性,也决定了自我教育的终身性。一方面,人的需要是没有止境的,当一个需要满足后,又会产生新的需要。个体的自我意识是充满矛盾的,现实自我总是落后于理想自我,两个自我的矛盾的协调一致只是暂时的,冲突则是永恒。当一个自我教育过程结束后,无论预期目标实现与否,都将会转人下一过程的循环,如果预期目标实现,个体将会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否则,需要对预期的目标或行为计划进行调整,然后重新进人下一轮的自我教育过程。另一方面,通过学校获得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自我教育可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
自我教育在职工思想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2]
在职工的思想教育工作中,有的人也提到了自我教育这个概念,但真正的自我教育,应该是个人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对自己身心施加特定的影响,从而使自己的个性在德智体诸方面不断完善的一种活动。也可以说是职工的自我修养,自己教育自己,自己改造自己的认识过程,是职工进行的自觉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活动。
1.自我教育在职工思想教育中的地位
(1)自我教育是职工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搞好职工的思想教育,取决于职工个人和组织两个方面的努力,也就是说自我教育与职工的思想教育的总目标和基本内容构成是一致的。它的基本内容主要是思想品德的自我修养,文化科学的自学和身体素质的自我锻炼等,尽管每个职工的自我教育的内容、方法及目标各不相同,但都不会脱离社会主义教育的要求,并且只有同社会主义目标一致的教育,才是真正的自我教育,也才会出效果,出合格人才。
(2)自我教育在职工思想教育中占主动地位。这种主动地位表现在:一是自我教育使职工由受教育的客体变为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它占了思想教育的主动地位,起到了受教育的主导作用。二是职工个人能对集体组织的教育活动或者外界的影响去主动地迎击,既不排除外因对自己思想觉悟提高的促进作用,又能主动发挥内因的决定作用,从而实现思想教育的目的;三是职工对自己的思想状态有主动控制的能力。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的思想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如果一个人没有自控能力,就很难达到思想稳定发展。
(3)自我教育是搞好职工思想教育的重要环节和途径。一个部队要攻破对岸的一座堡垒,如果进攻时不是从一座桥通过,而是从几座桥或者其他渡河载体上通过,就可能会赢得时间和胜利。发动职工进行自我教育,也就是弥补由集体组织开展教育走“独木桥”的不足,开垦出另一条教育的途径。同时,从教育的过程来说,自我教育也是搞好思想教育的重要环节。
2.自我教育在职工思想教育中的作用
(1)它能扩大职工思想教育的效果。开动职工自我教育的机器后,就能形成教育对象的同一性,解决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两张皮”的问题;教育特点的适应性,就是更能满足职工的思想基础,爱好兴趣等方面的个性需要,为自我发展提供条件;教育过程的直接性,能够减少形式主义和教育过程中的“内耗”,最终达到教育效果的有效性。
(2)它能促进职工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在职工队伍中,青年职工占了很大比例,现在教育的重点又是青少年,然而这部分人自我教育的能力还没有真正形成;即使成人职工也要靠经常锻炼才能提高自我教育能力的成熟程度。所以我们通过开展自我教育的活动,以增强职工自我教育能力,实现教育的最佳效果。
职工自我教育的措施
[2]
1.要采取多种形式,调动职工进行自我教育的自觉性,变职工“要我学”为“我要学”,使职工成为自我教育的主人。
2.对职工的自我教育给以正确的引导。一要给导向指导。就是要使职工的思想道德修养、专业知识的自学和行为的自我锻炼等方面,都要符合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使他们走复合型的成才之路;二是有恰当的指导形式。一般可采取集体指导,个体指导,交流指导以及咨询指导等,同时在指导上要做到导而不包,尊重自我教育的规律,既主动指导,又不硬性命令;选择时机,根据职工需要进行指导;因人制宜,根据职工思想实际开展指导工作。指导者要当自我教育的带头人,就是要热爱职工,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情感和进取的精神。
3.要热情帮助职工掌握自我教育的技能和技巧。第一要鼓励职工多学习多锻炼,提高自身的素质。第二要帮助职工掌握自我教育的方法:(1)读书教育法。就是通过读书获得真理,提高思想认识水平,矫正不良思想行为。(2)实践塑造法。通过工作、社会实践来加强自身修养,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3)自我劝告法。就是经常劝告自己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自我提醒,自我反省,评估自我的优缺点,发扬成绩,纠正缺点,促使自己健康成长。(4)“三堂会审”法。就是请组织和他人对自己的思想行为进行帮助,利用外因促进自我教育内因发生作用,提高自我教育的效果。如民主评议、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等。第三要帮助职工提高思想总结和写作方面的技能,以文字记录的形式来加强自我教育的能力,如此就能收到好的思想教育效果。
自我教育的前景展望
[3]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为自我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现实环境。
尽管市场经济与自我教育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在改革中的中国这一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市场经济的建立确实给中国带来了一个个性解放的时代。改革、开放、多元、选择、主体、创新、教育等词汇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代名词。因此,市场经济的确立,不仅标志着一种新的经济时代的到来,同时也意味着开放的政治体制的确立和人的思想的解放,其意义已远远超出了经济的范畴,它己引起了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变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体的自我意识、自我参与、自我判断、白我选择及自我修养便成为生活中的重要概念和时代的突出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为发展自我教育提供了必要的现实环境。我们应该把握这一历史机遇,发展自我教育。
2.当代青少年主体性的觉醒为发展自我教育提供了应有的物质载体。
市场经济给中国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带来了划时代的变革,它使当代中国青少年生活在有史以来最开放、大众传播媒体最发达、价值冲突最激烈的社会环境中。新生的一代来到这个世界面临的就是复杂、多样与变化的世界,他们眼前的一切都显示着一个“变”字,生活方式在变,思想观念在变,价值选择在变,于是他们便有了思考、选择、参与意识与行为。他们把自己的存在、自我的独立价值和主体地位作为生命的意义和基点,表现出了独立思考、自主选择、参与创造等不同于他们前辈的特征,自我意识空前增强。正是青少年有了主体性与自我意识的觉醒,我们才有发展自我教育的物质载体。
3.复合主体论的提出为发展自我教育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根据。
可以说教育理论上的每一次进步和实践上的每一个重大突破,都与自我教育问题紧密相连。在西方,如果说赫尔巴特作为传统教育的代表把重点放在外在的他人教育探讨上的话,那么卢梭、杜威则以对自我教育的倡导和研究确立了教育史上的又一块里程碑。在我国,对教育主体问题的探讨客观上推动了自我教育理论的发展,而且促进了教育改革实践的深化。过去对教育主客体问题的认识主要从关系论的角度出发,把主体与客体当做对偶关系概念,即把教育者视为主体后,就把受教育者视为客体。这种主客体观人为地抹杀了被动一方的主观能动性,从根本上歪曲了双方关系的性质,因此也认识不到自我教育的重要地位。今天,人们对这个问题有了新的认识,提出了复合主体论,即“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全面的内部关系应该是互为主客体,互为条件,而不能只强调一方对另一方的作用,并把它凝固化、绝对化”。随着受教育者发展水平的提高,他的能动性越来越多地体现在自我教育中。这给我们重新认识“他人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础。当前,成功教育、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等各种新型教育模式的确立,都把重点放在对个体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追求上,其实质是对自我教育的探索与尝试。
4.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对实施自我教育提出了必然要求。
终身教育是贯穿于个体生命过程中的全部教育。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其传世之作《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的报告中旗帜鲜明地宣称:“我们建议把终身教育作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今后若干年内制定教育政策的主导思想。该报告出版后的两年内,就相继被译成33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出版发行,成为20世纪最有影响的教育著作。终身教育也就成为最有影响的现代教育思想。
终身教育是一种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理念,是传统的驯化教育的一种解放。“它的主要使命是培养未来的成人,使他准备去从事各种形式的自治和自学”,“从今以后,教育不能再被限于那种必须吸收的固定内容,而应被视为一种人类的进程,在这一进程中,人通过各种经验学会如何表现自己,如何和别人进行交流,如何探索世界,而且学会如何继续不断地—自始至终—完善他自己”。心理学研究指出:人是一个未完成的动物,并且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完善他自己。如果确实如此,那么教育就要终身进行,要在所有现存的情况和环境中进行。只有自我教育才能完成终身教育这一使命,自我教育也就成了人类总体和个体完成终身教育这一使命的必然要求。
5.网络教育的出现为发展自我教育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也迫切要求个体提高自我教育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网络教学的发展,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随着以Interet为核心的网络技术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包括校园计算机、网络浏览、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学校等多样化的网络教育模式。网络教育打破了传统学校教育的界限,使优质教育资源可以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越来越多的人可以通过网络享受这些资源。相对于传统的学校教育,网络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可以自由探索的环境,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性,可以更好地开发学生的潜能,打破了在教师指导下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在网络中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自我得到了最完美的体现。网络犯罪和网络安全等诸多负面效应,这更迫切要求个体加强自我教育,提高自我选择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以真正发挥网络教育的优势。
参考文献
↑冯春芳.自我教育的概念界定及特征分析.河海大学人文院. 前沿2004年3期
↑ 2.02.1王明献,代学刚,韩连芬 .浅谈自我教育在职工思想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商场现代化2008年21期
↑张崇脉,伦颖.自我教育的前景展望与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浙江警官职业学院. 教育探索2004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