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考研专业知识库

2023-06-10 03:41:00 来源 : haohaofanwen.com 投稿人 : admin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国考研专业知识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针灸推拿学有博士吗

1、学科发展沿革

山西中医学院针灸推拿学专业是山西省品牌专业,主要负责培养针灸推拿学专业临床、教学及科研相关医学人才。2003年针灸推拿学科被评为山西中医学院“院级重点学科”;2005年山西中医学院针灸推拿专业被评为山西省高等院校“品牌专业”;2006年本学科被评为“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2009年被批准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在研究生培养方面:2001年以来,本学科相继与湖北中医学院、天津中医药大学进行硕士、博士研究生的联合培养工作;2006年山西中医学院针灸推拿学科获“针灸推拿学硕士学位”授权,2007年开展第一批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培养,2009年山西中医学院成为硕土学位授权点,本学科在研究生培养方面有较大提升和发展。

2、研究方向简介

(1)腧穴处方规范化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基于文献整理与挖掘,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腧穴配伍组方规范化进行研究,从神经电生理、分子免疫学方面探讨其疗效机制。为“针灸处方学”的形成提供临床及实验依据,为针灸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规范化处方。

(2)经穴脏腑相关规律与机制的研究

以心包经与心相关研究为核心,从内源性保护、能量代谢及信号转导通路等角度阐释经脉(穴)与脏腑间特异性联系的物质基础。本研究已成为《实验针灸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3)“新九针”器具开发与治疗标准化研究

“新九针”是我省针灸的特色,通过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如声、光、电、磁、等来改革针灸针具,丰富针灸临床治疗手段,开发新九针针具,规范新九针所治疗优势病种的诊疗标准。

(4)针灸适宜技术的规范化与临床应用研究

通过临床科研设计筛选针灸适宜技术,制定针灸技术的操作规范与技术标准,探讨针灸适宜技术在各级医疗机构的推广应用。本方向对于缓解目前医疗资源的紧张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5)针灸治疗脑病的应用研究

本方向以山西中医学院第三中医院脑病中心(国家中医管理局重点专科)为基地,针对中风急性期针灸早期干预、后遗症和恢复期的针灸治疗展开系统研究,为针灸治疗脑病提供研究基础。

(6)针灸干预疼痛性疾病的作用研究

本研究方向从痛点规律入手,结合经络理论、解剖学基础及病生理理论探讨针灸干预疼痛性疾病的最佳手段及作用机理,规范疼痛性疾病的诊疗标准。

(7)腧穴诊断技术及临床干预研究

以经穴脏腑相关理论为依据,开发临床实用的腧穴诊断仪器设备,将腧穴诊断技术深化为客观指标,对临床疾病的早诊断、早治疗起到推动作用。

(8)艾灸效应机制研究

秉承山西谢锡亮艾灸经验,以艾灸对机体免疫功能调节和艾灸靶向热效应为切入点,系统研究艾灸防治疾病的效应机制。

(9)推拿适宜技术的规范化及机制研究

通过文献分析与临床科研设计,探讨推拿治疗优势病种,开展推拿适宜技术操作标准的规范化研究,结合生物力学及分子生物学技术探讨其效应机制。

3、学科队伍建设

本学科导师组汇集全省各界针灸名家、名师、师资力量雄厚。目前,拥有硕士研究生导师23名,其中教授(或主任医师)14名,副教授(或副主任医师)9名;学历方面,具有博士学位者7人,硕士学位者7人。学缘结构上有针灸学专业、生理学专业、内科学专业、推拿学专业等组成,具有交叉、互补的学缘优势。导师来源上既有学院本部教师,也有山西大医院、山西省人民医院、省职工医学院、北京解放军总医院、大同大学等单位的优秀专家。

4、学科特色及优势

山西中医学院针灸推拿学科特色与优势为:(1)率先在全国建立起了医、教、研三位一体的办学模式。1999年山西省针灸研究所、山西省针灸研究所附属医院与针灸系进行实质性合并,山西省针灸研究所附属医院更名为山西中医学院第三中医院。这种办学模式可以使医教研之间相互促进,共同提高。(2)针灸推拿学科是中医学二级学科当中分化较早的学科,在漫长的学科建设中,形成了自己完整的学科体系和课程体系,是中医学二级学科中开放度最好的学科。(3)是走向世界的学科。针灸推拿技术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接受和认可,本学科每年都在承担国际针灸培训班的课程。将来,在海外教育和针灸外向人才的输出方面会有较大发展。

5、人才培养特色及优势

本学科人才培养特色为:(1)在扎实的中医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础上,强化针灸临床操作技能;(2)在强调临床的基础上,兼顾针灸科研思维与能力的培养。

优势:本学科研究生培养工作开展时间较早;导师队伍比较扎实,不乏名师带教,为保证研究生的教育质量提供了师资保证;本学科拥有自己的实验室和临床实习医院,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了比较完善的教学和科研基地;目前,本学科毕业生就业趋势良好。

6、培养条件与实践基地建设优势

重点学科:本学科为山西省品牌专业、山西省重点扶持学科。

临床基地:本学科于1999年在全国率先实行“院系合一”的管理模式,山西中医学院第三中医院是针灸临床教学基地,是三级甲等专科医院,2000年第三中医院成为“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山西分中心”。 2005年山西省针灸研究所增名为“山西省中西医结合脑病医院”,将原来的18个科室整合为脑病中心、疼痛中心,设立急诊部和临床教学部。2008年接收铁路结核病医院,同时增挂“山西中医学院外科医院”牌子。在医院建设不断扩大的情况下,第三中医院准备在原有两个中心的基础上开办国际针灸培训中心,对外籍学员进行短期的针灸培训、选派教师出国交流。该中心将成为针灸英语专业学生见习、实习的基地,同时我们准备与省内相关医疗机构合作,建立起康复保健专业的临床教学基地。最终将我们的教学基地建设为三个中心两个基地。

实验室方面:本学科拥有自己独立的实验室,有针灸学实验室、针灸临床实验室、新九针研究室,其中针灸学实验室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山西省中医药重点实验室。实验室拥有多道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脑立体定位仪、程控电子刺激器、高速数据采集和Spike分析、自动平衡防微振电生理平台、生物机能实验系统、微拉制器、多通道脑神经信号处理器、16通道/64通道Recorder系统、细胞电生理精密显微操作器、数字式生物放大器等仪器设备。为针灸推拿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创造了良好条件。

7、教学科研成果

本学科承担针灸推拿专业研究生、本科生及专科生的教学工作,主要承担《经络学》、《经络腧穴学》、《针灸医籍选读》、《实验针灸学》、《推拿学》及研究生课程《针灸实验研究进展》、《针灸临床研究进展》等15门课程的教学工作。院级精品课程2门:《经络腧穴学》、《实验针灸学》。

本学科在腧穴处方、经穴-脏腑相关以及新九针的推广应用方面有较强科研基础。相继承担国家自然基金课题5项,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1项,承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3项,省级项目20余项。承担教育厅教改课题3项。获山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山西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教育厅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

8、导师代表简介

优选1至2名省内外知名导师,详细介绍其科研及学术情况,要求配图片说明。

冀来喜,男,汉族,1964年12月出生,山西保德人。博士学位,教授、主任医师,现任山西中医学院副院长,兼任中国针灸学会理事,中国针灸学会临床研究会常务理事,山西省针灸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天津中医药大学兼职博士研究生导师。

公开发表国家级学术论文17篇,省级论文12篇。主编和参编针灸专业教材9部。主持科研课题12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1项,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课题1项,参与1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项目1项,省级项目8项,获课题经费资助150万元。获山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山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教育厅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1999年任山西省医学学科带头人,2001年被聘为湖北中医学院硕士生导师,2003年被评为山西省教学名师,2004年被天津中医学院聘为博士生导师。2006年被确定为山西省卫生系统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田岳凤,女,医学博士后,教授。现任山西中医学院教务处处长。兼任中国针灸学会理事,山西针灸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针灸学会经络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针灸学会腧穴专业委员会理事,山西省对外友好协会理事。

2004年被天津中医药大学聘为硕士研究生导师,2005年被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聘为硕士研究生导师,已毕业研究生1名,在读研究生3名。长期担任《经络腧穴学》、《针灸学》、《中医科研思路与方法》、《中医特色疗法学》等课程的主讲任务,并担任留学生《经络腧穴学》课程的双语教学任务。与山西省卫生厅国际交流中心合作连续7年承担针灸国际培训的教学任务。长期从事针灸教学、科研与临床工作,以针灸经络学说中经脉——脏腑相关规律的研究为核心内容,同时注重针灸疗法在临床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方面的研究。博士、博士后期间参与国家“九五”攀登课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湖南省教委、山东省科技厅等各级课题的研究,并主讲研究生主干课程《科研思路与方法》。目前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基金课题、山西省自然基金课题、山西省教委课题、山西省卫生厅攻关课题各一项,作为主要参加者参与湖南省科技厅重大课题、湖南省自然基金课题、山东省科技厅攻关课题各一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担任国家“十五”规划教材《经络腧穴学》编委,高等医学院校选用教材《中医特色疗法》副主编,21世纪创新教材《针灸五官科学》副主编,国家精编教材《针灸学》编委,卫生部双语《针灸学》编委,国家精编教材《康复治疗学》编委,研究生学习教材《针灸学》副主编。

曾荣获山西省“模范教师”、山西省卫生厅“先进工作者”、太原市“科技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

9、学科发展目标

学术方面,本着继承与创新的理念,本学科将继续凝练现有的研究方向,对山西特色针灸技术---“新九针”,在机制研究的基础上全面推广其临床应用;在优势针灸研究领域上力求突破,如:腧穴处方、经穴脏腑相关及艾灸疗法;对具有挖掘潜力的研究方向,在积极利用发展机遇同时,充分发挥山西特色,如推拿、脑病、疼痛的针灸治疗。人才培养方面,不断加强和扩大硕士研究生教育,积极开展博士研究生教育,努力争取博士研究生学位授予点。基地建设方面,本学科针灸学实验室将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三级实验室”、山西省中医药重点实验室基础上建成“山西省重点实验室”;随着山西中医学院第三中医院的不断发展,临床基地将在规模和内容建设上均取得长足发展。


相关文章

专题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