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面试失败了心情不好(找工作面试没过,怎么调整心态)

2023-07-24 18:28:00 来源 : haohaofanwen.com 投稿人 : admin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找工作面试失败了心情不好(找工作面试没过,怎么调整心态),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找工作面试失败了心情不好

应届生找工作找到崩溃,这答主可太有经验了,毕业那会儿一度找工作找到半夜醒来还要刷刷 boss 直聘,但现在回头看,其实很多焦虑都源于不了解,不了解市场,不了解行业,不了解岗位,对自己的评估也不准确。而且因为焦虑点得不到解决,就会越来越悲观,越来越焦虑。

如今答主也是个过来人,就分享一点点经验。

一、当你已经陷入焦虑,甚至崩溃

1、确定自己焦虑的原因

如果此时你已经在求职路上屡屡受挫,陷入焦虑,甚至崩溃,那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到问题发生的点。就像补一个漏气的轮胎,得先找到哪里扎破了。

首先看自己为什么焦虑,有人肯定说「那当然是找不到工作啊」,可以再多问一个为什么,「为什么找不到工作」。

自己水平差(包括学历和能力)?目标行业饱和?大经济环境低落?

这其中原因有很多,你要想清楚你自己觉得是什么原因,也许它不是真正的原因,但却是你焦虑的根源。然后再去验证它,

比如你觉得自己不行,那就去仔细对照招聘方的要求,看你是不是真的差,差在哪里。

如果觉得是行业饱和,那就去看看其他城市,或者其它行业的同职位需求。比如现在很多人说计算机饱和,大厂难进,那是不是可以不去大厂,去看看有没有非计算机企业需要招聘 IT 技术员工。

如果觉得是经济下行,目前疫情下确实难免这种情况,但下行影响的是每一个人。

验证过自己认为的「找不到工作的原因」以后,如果发现自己是对的,那就完成了焦虑定位步骤,如果发现自己不对,那就得去找找真正的原因,再验证其它可能,知道对的上为止。

不过这种自我定位有一个问题,就是因为对职场的了解太少,所以定位可能不准确。

比如一个运营工作要求是「创作能力」,你觉得自己文笔不错就去了,但实际上人家要求的可能一方面是写作,更多的是有创意,而你恰好更擅长做一些逻辑性强、细节要求高、但不太需要想象的工作,那就偏离了。但这并不是你能力不足,而是和目标工作错位,但是因为经验不足,又以及不会和 hr 沟通,结果笔试面试才发现不合适。

又或者对于行业和经济的看法,很多实习过的应届生也未必就能产生对行业的准确看法,何况还有大量没有实习过的同学,有时候你以为的景气不是景气,你以为的冷门可能只是默不作声。

所以找一个有经验的职场老鸟来帮你定位,绝对比自己判断要准确。就算不能帮你判断,也可以告诉你求职里的那些尽在不言中的事情,告诉你行业的真实情况。

确定了焦虑的原因以后,其实就会感觉缓解了一点,因为你已经找到漏气轮胎的漏气点,补胎不是分分钟的事嘛。

还有就是可以再更细致的分辨一下自己的焦虑程度,是不是有过分放大,比如你是面试大厂失败了几次,但心里已经觉得自己根本找不到工作了?这个时候要放下一些包袱,明确一点——工作不难找,是自己要求高。虽然听起来有点阿 Q,但总比过度焦虑,导致反而做不好事要更好一点。

2、行动起来

知道焦虑的原因,就要解决问题。

不得不说,虽然焦虑原因千千万,一个职业规划其实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有效的职业规划可以帮助你清楚认知自我,深刻认知行业,方向自然明朗。

关于如何做职业规划,答主总结了下面的步骤:

1)自我判断

首先你得确定自己的情况:纸面能力包括专业+学历+实习经验,软实力包括性格+技能+天赋方向。这些决定了你职业的起点行业和岗位。

纸面实力里,院校和专业是已经无法更改的,如果有不足,就得赶快补,最好的方法就是好的实习机会,毕竟公司招聘人是干活的,你的实习经验亮眼,说明你工作能力强,这也是为什么工作以后其实学历就不那么重要了,工作经历更为招聘方看重。

软实力则是你的个人情况,做好判断,能帮你去到相对舒适的工作环境(当然不是说从此呆在舒适区)。

性格上,比如内向,可能就不时候有销售性质的岗位,而外向的人可能不够细心,不太适合特别细致的工作。还有逻辑性强,创意多,这些都是不同的特质,适配不同的岗位,现在很多求职测试,大家也可以自己去搜搜测测。

技能上,比如你会剪辑视频,会写作,会编程,会编剧……这些可以直接量化的技能,即使不是科班出身,只要有作品,也可以直接去求职相关岗位。

天赋上,也和兴趣相关,你自觉有什么天赋,比如对数字敏感,比如对文字理解能力强,都可以作为你求职方向的参考。而有天赋的点往往也是兴趣点,工作符合兴趣,更能让你有上进的动力。

2)岗位和行业

通过上面的自我判断,你大概对于自己想做的工作有了感觉,那么接下来就是细致调查。

招聘软件里有职位最直观的职责,你可以对同一个岗位,从底薪看到高薪,从应届看到 5 年工作经验,基本就知道这个职位的发展路径和能力要求变化了。

领英、牛客网等论坛可以看到大家的工作经历和对公司的评价

通过这些方法,你会了解一个岗位到底干啥,如何发展,需要学啥,每个阶段要多少年,基本上也就是你可以对标的计划了,

刚需是不会消失的,制造业、金融、广告等传统行业虽然不如互联网企业来钱快,但相对稳定,行业突然整体消失的概率小,上升渠道也成熟,只是会比较辛苦,上升慢一点。(教育其实也是刚需,但建议去成人教育领域)。

未来则是有想象力的、高精尖的领域,比如电动汽车(虽然现在已经没那么新了),这些风口、或未来风口无疑是赶上了就能上天,不过这就需要你有判断力和经验丰富的人引导,判断那些是快熄火的风口,那些是雷声大雨点小的假风口。

3)喜欢的生活方式

工作是人做的,职业规划的落点还是要回归你自己,你喜欢在职场乘风破浪,还是想要稳定简单,抑或做个自由职业者,这其实是你做职业规划全程都要考虑的问题。

想乘风破浪,金融、广告、互联网等行业活跃,上升渠道大开的厮杀场就很适合。

想安稳,考公、当老师、进国企、去传统行业都可以。

想自由职业,就得有一技之长傍身,能独立 to B 或 to C,比如做个自由的外包财会,或者外包运营,或者自媒体……都要是有硬核技能的。

做完职业规划,你应该也就基本走出焦虑了,有一句话还是要真诚告诫,找工作最忌眼高手低,如果你现在确实进不去牛 b 大企业,那就不妨先去一个小而精的,不断学习,不断磨练,按照规划稳扎稳打,让自己成为有实力把握住机会的人,而不总是「赌一赌」。

二、答主给人文社科同学的一点建议

这里作为一个历史学本科毕业找工作的老学姐,还想再给人文社科同学一点建议。

很多人文社科的本科,比如历史学、汉语言文学、哲学之类的,毕业确实很难找到对口工作,往往是一些有研究性质的工作需要硕士及以上学历。那就不要非得找对口,其实很多工作都会要求人文社科能力,比如传统媒体的编辑、新媒体的内容运营、游戏的剧情策划、短视频编剧,岗位很多的啦。

这些岗位要求的就是你要有人文社科能力/知识,比如文学类能审稿能写稿,历史类哲学类懂得多知识丰富,其它的也不会对一个应届生要求过高。大部分人文社科同学在文字方面还是 ok 的。我现在做运营,也是从能写开始的。

当然,这些岗位比不上程序员之类的起薪,但这都是可以吃经验饭的,反而不太担心年纪大被淘汰,越老越香。我认识过很多老记者和编辑,企业得供着的。

当然,如果你自己在人文社科的本专业没学扎实,要底蕴没底蕴,要能力没能力,那就回到前面的部分,定位焦虑,制定计划,放低预期,接受自己的职业起步会有点低的事实

三、如何预防焦虑

上面主要是给已经找工作找崩溃的同学提的建议,但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让它发生,毕竟崩溃这事儿可大可小,有的人可能一不小心从此抑郁,一蹶不振。所以我想再提一点建议给那些没有崩溃的人。

1、规划

这一点其实上面说的蛮清楚了,一个量身定制,不好高骛远的规划是解决焦虑的利器,那如果你一开始就有计划,岂不是就不用面对焦虑。

当然,如果事情不按计划走也不要担心,按照上面的步骤,找问题,看形势,补差距,调规划。你要坚信的一点就是,工作机会真的很多,而你才 20 来岁,正所谓莫欺少年穷嘛,年轻人未来无限。

2、实习

前面也说过实习,但这里还是要再着重说明实习的重要性。

首先就是经验。虽然公司做好了应届生一张白纸、需要培养的准备,但也会更希望招聘一个培养周期短、上手产出快的人,虽然「应届生 10 年老 java」是段子,但也说明了,企业真的会喜欢有经验的人。

其次就是机会。很多时候大厂的实习就是照着转正培训的,人家也确实在大厂受到了半年乃至一年的专业化业务培训,无论是职场通用能力(比如高效交流方法、科学报告方法等)还是专业业务能力都已经满足了一个正式打工人的需求,那人家干嘛还来招聘啥也不懂的小白呢。

所以真的要实习。然而很多同学(包括当年的我)其实也不知道到底该去哪里找实习,可能做了一些兼职,但实际上对于未来求职没啥用,根本写不到简历里。

等你实习在手,找工作自然不愁,还焦虑啥啊。

作者本身是在咨询行业工作,受到了很多严谨而专业职业规范培训,然后也结合他的经验,写成了这本书。里面有很多对职场新人有用的原则。

比如交流的时候,职场新人可能不被信赖,如果你想要提出一个建议,用数据说话是最有力的,你的青涩没有说服力,但数据永远令人信服。

比如报告的时候,遵循先写结果,比如提案认为可以增加预算,或者分析认为利润下降,然后再做分析,也就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最后再写方案,既如何达成目的,或基于当前状况的改进。

这样有用的原则一共 30 条,看完这本书,至少你在工作流程上不会出大问题,能够减少很多专业之外的失误,提高效率。

2、《深度工作》作者:卡尔·纽波特

作者既是一位大学计算机副教授,也是畅销书作家,这本《深度工作》堪称时间管理宝典。

这本书讲的就是如何高效利用时间,以及高质量产出。比如把一天的时间分为深度时间和浅度时间,深度时间用来做需要深思和高质量产出的工作,浅度时间用来对接、回消息等。还有如何张弛有度的利用时间,让有限的自制力用在刀刃上。

这两本书可以说是对任何职场人都有用,不分行业,不分领域。看完这两本书,虽然你可能还在专业上生疏,但在工作流程上会变得高效,也能够帮助你找到增进业务的方法。

最后就祝大家都能求职顺利啦~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信息
专题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