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面试都问些什么 面试应该问什么问题

2023-09-07 12:24:00 来源 : haohaofanwen.com 投稿人 : admin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秦汉面试都问些什么 面试应该问什么问题,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秦汉面试都问些什么

这个问题Mark了一年,终于想起来要更新了,内容可以看看左边的目录,按需跳转。回答基于个人理解,如有问题,欢迎各路HR大牛指正。

除了HR适用,面试者准备面试的时候也适用。结构化面试题库会持续更新,欢迎追更~

一、面试到底面什么?

面试的目标是寻找到跟岗位匹配、最适合公司的人选,而不是最优秀的。

它是判断候选人与岗位、团队、公司匹配度的一个过程。

与岗位匹配主要判断的是人选能力与岗位胜任力要求的差距,即能不能;与团队匹配主要判断的是人选性格与团队融入的情况,即合不合;与公司匹配主要是判断人选深层动机与公司价值观是否匹配,即愿不愿。

能不能——合不合——愿不愿,这三个层次是面试要判断的核心,其中最大的前提条件就是能不能,如果候选人能力压根不能胜任岗位要求,哪怕他性格跟意愿与团队和公司匹配度再高,也不应该通过面试。

二、 核心面试方法有哪些?

3大核心面试方法:定向行为事件访谈(FBEI)、引入问题OBER原则、追问STAR法

定向行为事件访谈(FBEI)

行为事件访谈(Behavior Event Interview)BEI是哈佛教授麦克利兰(McClelland)博士发展的一套访谈程序和方法。它通过问访谈对象一系列问题,收集访谈对象在代表性事件中的具体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详细信息。通过对所收集信息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业绩优异者”普遍具备而“业绩一般者”普遍缺乏的关键行为——即能力。通过收集“业绩优异者”和“业绩一般者”的行为细节并加以对比,能够较为准确地发现组织所需要的“成功因素”,并据此搭建组织的能力模型。

而我们在面试当中, 用到的面试方法是定向行为事件访谈(Focus Behavioral Event Interview)在已确定能力模型的前提下,行为事件面试能够测评候选人与能力模型的匹配程度,从而判断其是否具有目标岗位所需要的特质。

FBEI是BEI的一个分支,在操作上与BEI基本相同,区别在于二者的目的。BEI主要用于研究比较“业绩优异者”与“业绩一般者”的能力差异,建立能力模型。而FBEI是根据已有的能力要求判断访谈对象是否具备这些能力要求。

引入问题OBER原则

确定面试主要询问内容是候选人的行为,我们需要一些引入问题,以便候选人更好地阐述他过往的经历。面试问题的设计需要符合OBER原则,即Open(开放式问题)、Behavior(围绕行为的事例)、Easy(问题简洁易于理解)、Related(与岗位需要考察的内容高度相关)

常见违反OBER原则的的提问有:

1、你以前遇见过客户投诉场景吗?(只有是否,属于封闭式提问)

——请阐述你过往工作经历中如何处理客户投诉?(请阐述-开放式、如何处理-是行为)

2、假如你遇到团队发生冲突,你会如何处理?(假设性问题-与实际行为无关)

——请阐述你过往工作中,遇到团队冲突时是如何处理的?

3、你过去的领导风格如何?是严厉型还是随和型?(上级领导风格-与人选能力判断无关)

万能OBER提问句式:

请【描述/展开/举例】在你【过往工作】中遇到【工作场景/问题】,你是如何【处理/行动】的?

STAR追问法则

通过引入问题切入到具体的行为事件后,我们会得到候选人的一些回答,但不是所有回答都足以让我们判断候选人的能力,这个时候我们需要追问。追问的要围绕着逻辑断点,以及是否能够拼凑出完整的STAR,即Situation(情境)、Tarsk(任务)、Action(行为)、Result(结果)。

STAR是BEI最好的工具之一,有助于面试官在面试过程中抓住关键环节,重点在于探究思想上的起因S和行为过程A,即通过深入分析关键行为,了解策略规划的思考程序和问题的解决模式,从而判断当候选人以后遇到相似问题会如何行动。

STAR的流程 ↓

——“ST”的提问举例:

那个事情发生的背景?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哪些人参与?

您在这件事情上主要扮演什么角色?你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当时的情境是怎样的?什么样的因素导致这样的情境?

你们的目标是什么?

——“A”的提问举例:

在事件过程中您是否碰到障碍、困难或存在哪些难点,您是如何克服这些障碍、困难?

您当时采取了什么行动?(您是如何推进这件事情?),是什么原因让你采取这些行动?

你对当时的情况有何反应,心里怎么想的?

——“R”的提问举例:

这个事情结果如何?对业务发展或目标,有哪些影响?数据变动?

这件事情让您有什么体会?如果让您重新再做一次,您会怎么改进?

您得到了什么样的反馈?你领导、同事的评价如何?

当我们得到一个完整的STAR,可以记录下来并且有一个初步判断,再通过别的行为事件进行交叉验证。

面试时间一般比较长,起码30分钟起,所以过程中需要做一定的笔记摘要,尽量精确地引用测评对象自己的话语做为记录,利用关键词来撰写笔记摘要,而不是用自己听到候选人描述内容后的判断作为记录重点,这样容易遗漏重点以偏概全。对于不确定的内容,可以通过“所以造成问题的明确原因是?”或者“你刚才的意思是说……”去进行探索、重述或者总结。也可以询问候选人是否有其它的事项要补充。

三、面试问题从何而来?

面试之前,我们都会拿到候选人的简历,基于简历内容,我们会有基本的疑问,这些疑问需要我们在面试过程中进行填充或者验证。面试问题第一个直接来源是候选人的简历,能够产生疑问的除了基本信息,就是逻辑断点,包括时间、空间、成长性、连贯性等等。

1、基本信息

年龄、性别、学历、住址、婚育、工作经验匹配度、职位级别

与实际情况匹配有差异的地方,需要确定清楚判别真伪。婚育情况主要判断工作投入度、住址背后代表着通勤距离,超长通勤长时间看大概率会影响稳定性、购房情况在公积金购买基数低的情况下,一定程度会影响我们的定薪。

2、逻辑断点

时间断点:空窗期,比如毕业后没有马上就业(也许候选人二战考研/在择业/有一段经历没有写上去)、前面每一段工作都是连贯的,突然出现了一段时间空白(发生意外/家里有事/全日制深造等)、每一份工作之间都有好几个月的空窗期(个人惯性)……这些有别于常规逻辑的时间断点,视情况需要我们向候选人求证;

空间断点:不关联地域的切换,比如是广州人、读书在深圳,亲朋关系都在广深,毕业以后在广深发展都属于关联地域切换。但如果这位候选人突然到了北京或者杭州,一个此前候选人并没有停留过的地方就业,可能是因为工作邀请到那个城市发展,不一定会长久停留(视年龄跟家庭阶段判断稳定性);也可能是为爱奔赴,考虑长远定居(稳定性相对有保障)

成长断点:比如候选人的职业成长轨迹是专员、高级专员、专家、主管、经理,突然下一份工作的职位是个主管,并且薪酬也没有上一份工作高,这个时候就要去了解候选人的深层动机了。一般来说人往高处走,每一份工作平台不一定都会有跃升,但至少职位是会有的,或者至少也不会降薪

连贯断点:比如候选人读计算机专业,毕业以后做了5年程序开发,突然转行去做销售,职业出现360°大转折;还有就是读计算机专业,做了2年不相关的职业,又转回去做研发,再转去做不相关的;还有这个人的履历里面,不管行业还是职位,工作内容都无一连贯,出现这些情况一定要关注

如何验证这些逻辑断点的真伪,我们要去看候选人呈现的状态,是否符合“平衡”

人的能力、经验、年龄、学历、收入、级别、社会关系、行业、劳动强度、人格成熟度的是统一平衡的,一旦候选人在面试当中表现出打破平衡的成熟度,如果不是经历过高强度高压力的痛苦时刻让他突破,那大概率就是造假。

比如毕业2年的初级Java,面试呈现的技术能力跟5-8年的中高级一样,是不平衡的,有可能他特别有钻研精神,被一个架构师带着他深刻参与过复杂庞大的项目,他在过程中把项目吃透了;也可能他是参加专门的面试培训、背的知识点。

3、能力怎么问

基于前面的逻辑,面试问题要基于岗位胜任模型来,即通过面试判断候选人的能力情况。

不同岗位能力模型不尽相同,一般来说,都可以分为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两个模块。

根据面试经验,常用的8个通用能力如下:

① 沟通能力,包括主动沟通、倾听他人、及时反馈、人际洞察、沟通策略。人际洞察指的是是否能够听出弦外之意、察觉到对方的情绪变动等;沟通策略指的是能够找到关键人物、根据不同的沟通对象调整沟通方式以达到沟通目的。

② 表达能力,包括主动表达、准确传达、层次条理、表达策略。面试常见的误区,对方表达的时候不卡壳就绝对表达能力非常好,其实不卡只能算流畅,还要看他是否能有层次、有条理、详略得当突出重点。

③ 学习能力,包括主动学习、学习策略、学习效果、学习应用。学习效果指的是是否能够成功掌握对应知识,有些人主动学习、有完善的计划和策略,但是却依然无法掌握知识,没有任何学习效果;学习应用指的是是否可以学以致用,没有条件也能给自己创造实操场景。

④ 分析能力,包括原因分析、推理判断、结果预测、思维策略。

⑤ 抗压能力,包括抗压性、情绪稳定、乐观性、自信心。

⑥ 团队合作,包括信任他人、助人精神、容纳他人。把自己、他人都当成团队的一份子,把团队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包容其他不同的声音及其他个性的成员。

⑦ 领导能力,包括说服力、支配性、独立性、自信心。说服力更常见的名称叫做影响力,支配性指的是安排工作,掌控事情走向、推动发展进步的欲望。

⑧ 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

专业能力则需要根据不同的岗位特性提取3-5项,下面举一些例子:

① 技术岗位:技术应用、底层原理、业务理解、抽象能力;

【提问事件举例】

请描述简历上提到的XX项目,这个项目你主要负责哪些模块使用的技术栈有哪些?

(选型是他主导的)为什么考虑使用这个技术选型,当时还有对比过哪些框架?

可以介绍一下你做的这个项目的技术背景和项目目标吗?

② 运营岗位:数据分析、用户洞察、商品知识、运营策略、策划能力;

【提问事件举例】

项目中提到一个突出成绩,可以说说当时你是怎么分析、发现这个问题?

当时为什么提出这个策略,你选择这些产品的逻辑是什么?

如果再做一次这个项目,你还会从哪些方面做改进?

③ 产品岗位:数据分析、业务理解、用户洞察、竞品分析、产品工具使用;

【提问事件举例】

请简单介绍你这个产品的业务背景跟目标?

你常用的数据分析模型有哪些,主要是应用在什么场景?

在做这个项目的时候有没有对比过其他竞品,你的竞品分析方法论是怎样的?

④ 市场岗位:数据分析、策划能力、平台渠道使用、用户洞察、商务谈判;

职能岗位:HR(人力资源工具掌握、劳动法)、会计(会计准则)、法务(法规发条)

设计岗位:色彩搭配、空间规划、用户洞察、软件使用;

客服岗位:服务意识、商品知识、语言能力(比如外语)、多线程并行。

以此类推,紧扣简历中提及的项目和工作场景,针对岗位的核心能力提问, 每个问题得到完整而详尽的STAR,细节符合逻辑即可。不合逻辑的例子有可能是,对方告诉你项目由他一个人全程跟进推动,可是涉及项目细节却说忘记了;或者是一个人负责一个大项目,只花了半个月时间就取得了特别好的效果,并且没有别的资源介入,可、能、吗?

4、应届生怎么问?

前面的提问基本是面向有工作经验、丰富职场行为场景的人选,如果面向完全没有工作经验的学生,我们可以怎么问呢?

① 问专业选择跟职业选择

当时报考专业的时候是怎么思考的,自己主动挑选还是听从家里安排,入学3-4年时间有什么收获,怎么看待自己的专业;同样的问题可以迁移到大学时期的社团选择、现在的工作选择是怎么考虑的,为什么想从事这个职业?

侧面去判断对方是否慎重考虑过自己的职业安排,想得越清楚,职业化程度相对较高。

② 问课余时间安排

看看除了按部就班的课堂以外学生怎么安排自己的时间,如果是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时间去提升个人能力、丰富课余生活,至少目标导向会比只会通宵玩游戏的同学要强一点吧?

③ 问成绩

学生的本职工作还是学习,成绩可以不完全优秀,但至少有一些科目是成绩不错的,或者至少不要挂科。如果绩点不错,还有其他相关联的证书那至少学习能力不会太差。虽然应届生招聘,学校层次是一个很大的门槛,如果自己一直挂科、课余时间不思提升,校招的时候offer颗粒无收,然后怪自己的学校不是985、211,这好像说不过去。优秀而努力的同学,机会还是多的。

④ 问自我评价

学生对自己优缺点的判断以及通过哪些事例可以体现,可以判断对方的自我认知是否清晰。

⑤ 问父母的期待

作为应届生,父母期待、亲友就业很大概率会影响他们的职业选择,如果父母比较开明、或者这个同学性格坚定,那大概率选择与父母期望相反的工作也没太大阻力,但如果性格比较内敛柔弱,顺从度高,父母又比较强制,那大概率会遵从父母意愿或者从众就业。

⑥ 问当前投递情况跟offer情况

可以反过来验证他说的工作选择、职业倾向是否一致。比如学会计的同学,投递的其他岗位全是会计,只有我这家公司是销售,但是告诉我非常坚定想选择这个方向去挑战自己,那这里就要打上大大的问号了。

四、面试ending怎么做

能不能、合不合、愿不愿都判断完毕,面试还未结束,还需要跟候选人收尾。面试收尾一般可以聊什么?

1、公司信息补充

公司介绍、业务发展、岗位相关的组织架构、团队情况

2、候选人提问环节可以说什么

除了解答对方的疑问,还可以明确一下入职后可能面临的挑战,让对方提前有心理预期(面对通过面试的人选)

3、评价及建议

这个视情况,一般面试官不应该主动向候选人说面试评价及提升建议,除非候选人主动问起。

4、面试结果反馈

一般可以说在3-5个工作日内,如果通过面试,会有HR跟你进一步电话联系。假如没有电话,可以视为没有通过面试,感谢你的时间。

5、写下你对候选人的面试评价

一个岗位open至少会有5-10个候选人参与面试,时间间隔有长有短,必须要围绕岗位要求的专业能力及通用能力写下来,根据一定的标准作出评价(文字的、SABC、数字1-10)这样才方便后续做对比,能够客观的找到最匹配的人选。

我的个人习惯,是问逻辑断点-问BEI-问个人情况-问工作期望-问薪酬期望-问入职时间,最后留1分钟时间给对方提问。

以上

我是90后HR妮蔻,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

一起努力变得有才华有财花,越努力越幸运,越幸运越自由!

打个广告,收藏比赞同高三倍的回答,可以看看我踩过的坑,还有对人力资源从业人员成长路径的粗浅想法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信息
专题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