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班组成员文化认同感,标杆班组有绝招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提高班组成员文化认同感,标杆班组有绝招,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说到班组文化,我们先来看一个实际的案例
某央企下属火电厂运行部一值刘鹏,是一个有抱负的90后,工作一直踏实上进,受到主管领导的多次表扬。后因岗位培养需要,刘鹏从一值调到了三值。仅仅一个月之后,小刘的工作态度发生了很大变化,工作越来越消极、不认真,甚至还出现巡检不认真、和同事争论的现象。主管领导听说后,决定找小刘聊聊。
几经沟通,领导找到了原因,原来三值内部有很多“潜规则”,如任务分配不够透明,缺乏公平公正的管理规则,很多同事说一套做一套,内部也不够团结等。开始时,小刘很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这种情况,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刘处处碰软钉子,很难融入其中,慢慢的,小刘的态度也变得越来越负面。
掌握这个情况后,领导决定把刘鹏调回一值。让人意外的是,调回一值仅两周,小刘便恢复了负责、上进的工作状态,甚至比以前还要积极。
同一个员工在甲班是积极主动的,在丁班却可能是消极被动的。可见,班组文化对员工影响深远,员工对文化是否认同直接影响其工作表现,进而影响团队凝聚力与执行力。
那么,在班组文化建设中,如何提升员工对班组文化的认同感呢?我们看看标杆班组是如何做的。
标杆班组提升文化认同的“六个要点”,也叫“一共、两带、三合”。
一共:价值观念和准则的共创促进班组文化认同。
不同于空喊口号的班组文化,标杆班组的文化建设追求更“实”、更“真”。
首先,标杆班组的文化准则是从工作需要出发,根据岗位特点提炼而成。内容清晰、简单、正向,易执行,员工易理解和认同。
其次,文化准则由员工共创而成。由全体员工共同参与、反复讨论,统一意见后逐步形成,能很好地指引和约束员工的行为。
从工作需要出发、全员参与讨论、共创共建而成的班组文化理念和准则,显然更容易得到认同。
两带:班长带头和骨干带领。
在标杆班组里,班组长通常都是“对自己狠一点”、“工作标准高一点”的“领头羊”。在班组工作安排、日常沟通、棘手问题解决上展现着示范带头作用。
而骨干成员的日常行为对全员有着直接的影响,最能体现班组文化特点。两者对促进文化认同意义重大。
三合:公约配合、活动融合、平台聚合。
1.标杆班组通过制定员工日常行为公约来提高文化认同。
行为公约由全员讨论形成,通过行为化、具体化的标准,明确班组文化内涵,让文化更加透明、易懂、易做到。
如有的班组制定团队“八荣八耻”,对岗位工作质量、日常言行等方面划出了“荣”、“耻”的界限,让成员能够随时“照镜子”。
在此基础上,标杆班组还把员工“荣耻”行为纳入绩效考核,对表现优秀的员工及时给与点赞和激励,对违反文化公约的成员及时进行“处理”。有的班组还制定了积分规则随时记录,通过加分和减分,在月度绩效中兑现“荣”“耻”行为,进一步强化班组文化的约束力。
2.标杆班组通过开展文化活动来提升文化认同。
标杆班组的活动开展,通常会把文化活动同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把文化要求与个人成长结合起来,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首先,文化活动与业务融合开展。
如有的班组在每年设备大修之前,组织一场“体能集训营”活动。通过体能游戏、协作配合游戏、过关竞赛游戏等形式,把大修期间面对的问题转化为挑战内容,让简单的登山任务变成一道道需要团队沟通、密切协作才能完成的通关任务。
这样的活动就像“集结号”,不仅成员参与热情高,提升团队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还能起到为设备大修动员的作用,可谓一举多得。
其次,标杆班组的活动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
不同于很多企业“自上而下”开展活动,标杆班组不再是单一的参加工会组织的部门活动,而是可以根据需要自行组织活动。
如有的单位制定了固定的活动申报机制,一般是由部门或公司提供资源保障和资金预算。班组委员与班组兴趣小组成员自己制定活动方案,自行申报方案,自主申请资源。
经费落定之后,班委会根据预算细化执行方案,经全员一致通过后实施。这样的好处是,班组活动既有章有法又丰富多彩,员工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自然高涨。
再次,标杆班组特别注重给员工提供组织活动的机会。
通过活动锻炼个人技能、发挥其特长。在班组员工自行开展活动时,上级领导会多方寻求资源给予帮助,同时还亲自“下场”参与组织,不仅给“票子”,而且给“面子”、给“场子”。
在班组活动过程中,领导放下了身段,员工展示了特长,在活动中增进了了解,责任心和文化认同感逐步提升。
3.在班组文化建设中,搭建文化展示平台也非常重要。
通过搭建良好的展示平台,可以大大提升文化认同感。
常见的班组宣传展示平台有线下和线上两种,线下的包括企业刊物、看板、墙面、办公用具用品、工卡工服等;线上的包括企业网站、微信公众号、企业微信群、钉钉群、抖音等。
通过宣传平台,及时对榜样人物、典型事迹、感人故事、标杆案例等进行宣传表扬,让员工随时随地感受到班组正能量的文化影响。
需要提醒的是,班组文化不能仅停留于“显化于物”的展示,更要有“内化于心”的认同和践行。班组成员发自内心的认同是文化切实落地、做实做久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