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改革汇报材料集锦9篇

2024-03-30 05:58:00 来源 : haohaofanwen.com 投稿人 : admin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课堂教学改革汇报材料集锦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课堂教学改革汇报材料

课堂教学改革汇报材料范文1

案例教学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旨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本领。MOOC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平台可以为案例教学和翻转课堂的实施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在流行病学教学改革过程中把握MOOC背景下案例教学与翻转课堂的契合点,通过前期准备、案例剖析、自主探究、学习汇报、教师总结五大步骤来践行教学模式的改革,提升流行病学教学效果。

慕课;案例教学;翻转课堂;流行病学

慕课(MassiveOpenOnlineCourse,MOOC)是一种针对大众人群的在线课堂,近年来成为国内外高等教育关注的焦点[1]。“案例教学法”能够有效缩短理论教学与实践之间的差距[2],而目前新兴的翻转课堂(FlippedClassroom)则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拓宽学习范围的有效途径[3-4]。MOOC可以为“案例教学”和“翻转课堂”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1以MOOC为基础,结合案例“翻转”流行病学课堂

流行病学在人类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发展,已成为一门方法学,其原理和方法渗透到医学各科,甚至扩展到非医学研究领域。流行病学不仅是预防医学专业的骨干学科,也逐渐成为现代医学的基础学科。传统的流行病学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案例讨论为辅,学生主要依靠课本、实习指导等纸质资料,辅以教师准备的演示文稿进行学习。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虽对某些理论较易掌握,但难以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这种以理论为主的教学方法不利于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无论预防医学专业或者临床医学类专业学生,在今后工作中主动运用流行病学思维指导解决实际问题都比单纯理论学习更加重要。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多年来流行病学教学一直重视,且仍需不断完善的一项课题。近年来,MOOC的迅猛发展、案例教学的广泛使用、翻转课堂等方法的兴起为流行病学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案例教学法”即通过对一个含有问题在内的特定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思考、讨论、评判;学生处于特定的案例情境中,要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做出判断和决策,无形中提高了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7]。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前提是大量优质的案例,MOOC等网络平台为案例教学法在流行病学中的使用提供了丰富素材。翻转课堂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程序的一种颠倒。在教学中,它保留了信息传递和知识内化两个步骤,与传统课堂教学相反,它将信息传递过程放在课外,主要借助视频等资料,由学生自主完成。知识内化在课堂上进行,学生与教师面对面,在练习、问答、讨论中巩固知识[8]。翻转课堂中课程视频取代了传统讲授,成为内容传递的重要方式,释放出来的课堂时间为学习者探讨、分析案例提供了契机,而课前学习获得的信息又可作为案例理解的知识基础。因而,翻转课堂可作为实施案例教学的一种手段。在一般的翻转课堂中,需要教师自行制作教学视频,准备教学材料和探索性问题。学生利用课下时间学习教学视频及材料,课堂上通过小组讨论、互动点评,教师总结等多种方式,实现对知识的内化。而在MOOC背景下的翻转课堂,教师可通过合适的选择,直接在MOOC平台上搜索与教学相关的教学视频。在引入了案例教学的翻转课堂中,教师以含有问题的案例来代替翻转课堂中教师准备的探索性问题,并将对案例的讨论作为课堂知识内化的主要方式。此外,翻转课堂的实施手段使案例教学案例的来源也更加丰富,实施者可根据对课程视频的搜索和学习,从视频公开课的讲解过程中发现一些合适的案例线索,再通过互联网进行搜索,获得多样化的案例。

2把握契合点,实现教学改革,改善教学效果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把握MOOC背景下案例教学与翻转课堂的契合点是改革实施的关键。在实施过程中,主要通过前期准备、案例剖析、自主探究、学习汇报、教师总结五大步骤来践行教学模式的改革。

2.1前期准备

前期准备是实施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教师需要准备恰当的教学视频、案例供学生使用。MOOC虽然提供了搜索平台,但需要教师从大量的资源中选择适合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内容。此外,为了拓展流行病学教学空间,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教师还需要准备一定数量的拓展资料。准备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视频资料的搜索和案例的剖析,为学生制定出合适的学习任务清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资料搜索:教师在MOOC平台上以合适的关键词进行搜索获得课程视频。目前世界上已出现32个著名的MOOC平台,如Coursera,Udacity,edX和MarginalRevolutionUniversity等;中文MOOC自2012年开始出现至2014年,较知名的MOOC网站包括MOOC学院、学堂在线、ewant育网、ShareCourse、Proera等。以“流行病学”为关键词在上述平台进行搜索可得到大量资源,例如来自北京大学的慕课“流行病学基础”;香港大学全英文授课的慕课“流行病学”;网易公开课:《天津医科大学公开课:流行病学与健康》,明尼苏达州大学公开课《社会流行病学》,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公开课《公共健康的基础科学》等,上述MOOC资源涵盖了流行病学教学大纲中的重点章节。课程筛选:完成搜索任务后,教师可在适当的时间学习和观看课程视频,并撰写听课笔记,内容包括视频课程中的知识要点、所使用的流行病学案例。从视频课程中选择和教学大纲契合度高、难度适宜、知识点清晰、案例丰富的视频作为学生课下学习的材料。然后进行案例的选择与确定,即根据记录的案例关键词在网络上进行再次搜索、筛选以获得更多案例。例如,在《病因与因果推断》章节中大部分视频公开课都涉及到“反应停”事件,那么,就可以认为“反应停”事件是病因与因果推断章节中较为合适、经典的案例,实施者可以尝试以“反应停事件”为关键词在互联网上进行搜索,从搜索结果中选择合适的案例。应注意,MOOC中大部分的视频只能在者限定的时间内观看、下载,所以视频课程、案例的筛选需要长期逐步积累、多次重复。资料拓展:教师可针对所带学生情况选择补充内容作为拓展资料。可以是章节相关文献或影视资料,如英国广播公司(BritishBroadcastingCorporation,BBC)的纪录片《五十年的抗争之路》就可以作为《病因与因果推断》章节的拓展资料。也可以是统计学或社会学的课程,如阿姆斯特丹大学公开课《定性研究方法》。提供拓展资料为学有余力的同学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学习素材,丰富了流行病学教学内容。

2.2案例剖析及

案例剖析就是指教师对前期准备过程中获得的案例进行分析,根据案例提炼问题的过程。教师需要对案例进行深度剖析,提出合适的问题。单纯的翻转课堂实施过程中的探索性问题要由案例相关的问题来代替,并以该问题为开端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问题不仅是学生学习课程视频的起点,更是自主选择拓展资料进行学习的纲要。合适的问题能正确引导学生围绕需要掌握的内容进行讨论,而不至于使讨论内容过于发散,达不到内化知识的目的。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包含课程视频的任务清单、案例及案例所带问题。网络平台选择较为多样化,可按照学校情况自行选择。不同平台各有利弊,学校的网络课程中心较为正式,干扰信息少但沟通不够及时;日常交流软件如QQ、微信等对较大文件的承载力较弱,但便于及时沟通,可以将二者结合。即将内容于学校课程中心上,同时利用QQ软件进行沟通、答疑。时间最好安排在该章节授课开始前一周,既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学习,又不至于太早而被学生遗忘。任务清单的同时,也可与学生交流课改实施的意义,告知教改实施的流程,明确学生在实施教改中的角色和需要完成的任务。

2.3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是指学生根据教师准备的学习任务清单进行学习,在课余时间完成知识传递的过程。为了保证学习效果,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建议将任务清单内容进行分解,尤其是拓展资料的内容,可以按照难易程度划分等级,供学生选择。要求学生将课程视频和案例作为必选材料进行学习,而拓展资料只需要按照自身情况选择一个部分进行学习,同时要求学生根据学习内容制作用于课堂汇报的演示文稿,内容包括:课程视频学习收获、对案例及案例附带的问题的思考和解析、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点。教师通过QQ和微信来保持与学生的联系,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对其进行指导或答疑。

2.4学习汇报

引入案例教学后的翻转课堂的知识内化仍旧以学生讨论和教师答疑为主要内容,建议增加学生学习成果汇报环节,在准备汇报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对获得的信息进行梳理和总结,使知识系统化;通过观看他人汇报可以反思自我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理解偏差或者空白知识点。课堂上学生首先以小组(根据班级人数安排,一般4人一组)为单位进行汇报,汇报形式以演示文稿为主,通过汇报实现资源共享,不同组别之间自主学习内容的补充扩展拓宽了班级内所有同学的学习宽度,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汇报结束后根据案例及其附带的问题自发展开讨论并发言,其他同学可以补充,观点不同时可辩论,授课教师要善于引导,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要注意倾听,并及时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

2.5教师总结

最后由教师进行简明扼要的总结。总结包括四个部分:①教师对讨论过程存在争议的问题,尤其是大家都不能理解或理解有误的共性问题进行解答,消除学生在学习、讨论过程中存在的疑点及困惑,防止对知识的理解出现偏差;②对每一组的汇报内容进行个性化的点评,对好的方面进行表扬,并指出其中可以改进的部分,进一步提升学生汇报、表达的能力;③强调该章节重点内容,可以防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重点不明确的现象;④提出思考问题,留给学生进一步思考的空间,训练流行病学思维。在上述教学过程,通过学生自主的学习案例及课程视频、把握章节重点内容、筛选有效信息、拓展学习范围、控制学习时间、表达自我、撰写总结报告进行汇报等过程达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关于翻转课堂和案例教学的教学形式国内外学者有过诸多论证,但真正落实到一线教学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始料未及的问题,如教学者对翻转课堂理解的不同,案例多样性导致的选择困难,教学技能的差异或者学习者配合程度的差异,都可能会对二者的有效性发挥产生显著影响。应当看到翻转课堂和案例教学都不是完美万能的方法,在实际操作中还是应理性审慎或以批判的眼光看待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并灵活的结合应用。无论是翻转课堂的出现还是MOOC的兴起其出发点都是为了更高效的学习和更广泛的传播知识,遭遇困境时应科学地分析切不可将灵活的教学方法用死,应在实践中探寻其最佳契合点并加以利用,最终实现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解决流行病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作者:田恬 张发东 蔡爱杰 戴江红 单位:新疆医科大学改革卫生学院流行病与统计学教研室 新疆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中心医院

参考文献:

[1]王文礼.MOOC的发展及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J].江苏高教,2013(2):53-57

[2]曲海英,王丽萍,孔令玲.案例教学———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体现[J].医学教育探索,2007,6(10):917-918.

[3]张春梅.翻转教学模式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5(10):1895.

[4]田志娟,金瑞华,刘春凤.“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5(27):3444-3445.

[5]孔文娜.基于案例教学的医学文献检索课改革[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4(2):174-176,177.

[6]李昕,宋维军,赵阳,等.案例教学在职业卫生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4,13(11):1129-1132.

课堂教学改革汇报材料范文2

关键词:CET-4;新闻英语;教学策略

1 引言

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于2015年底了《关于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听力试题调整的说明》。根据说明,自2016年6月起CET-4听力考题有了局部调整,其中听力理解的分值比重35%仍保持不变,取消了短对话和短文听写,新增了三段短篇新闻。本次调整着眼于提高听力测试的效度,旨在强调英语听力能力的重要性并体现了新形势下社会对大学生英语能力的新要求。在这一改革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师必须针对现有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适应性改进,积极探讨教学策略并加以实施,以契合改革后的听力考试方向,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新闻听力能力。

2 新闻英语的基本特征

一般而言,新闻是对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其语言具有简练、准确和具体的特点。而新闻英语作为一种朗读性的书面语,其文体结构和语体词汇方面都具有自身特点。

1、篇章结构特征

英语新闻的主体结构通常由标题、导语和正文三个部分组成,具有独特的“倒金字塔结构”。所谓“倒金字塔”即新闻的内容按照其信息重要性递减的顺序依次安排。作为新闻报道最重要、最吸引人的内容,新闻导语置于新闻最前面,紧随其后的是次要内容,而后则是最不重要的内容。新闻导语被视为新闻报告的灵魂,是其核心思想的高度浓缩,一般通过六个要素来陈述新闻事实,也即五个W:Who, When, Where, What, Why,一个H:How。在听新闻报道时只有抓住了导语要素,听懂了导语的内容,才更易于全面纵深把握新闻。

2、句法词汇特征

新闻英语是一种较为正式的语体,其句法特点鲜明。为了以最少文字涵盖高浓度的信息,英语新闻报道常常在少量句子中揉和了大量信息,句子常见状语、从句等修饰性成分。新闻中较多出现实义词,而冠词和联系动词、连词和介词等虚词往往被省略以达到简洁美观的版面效果。从词汇来看,新闻英语有其重复使用的高频基础词汇。例如:VOA special English约有1500个常用词汇。由于新闻报道覆盖的领域广泛,涵盖了政治、经济、社会、科技以及军事等等诸多主题,新闻报道中常出现国家、机构组织、地名和人名等专有名词;还有最能简明传递信息的缩略词,例如:APEC指的是亚太经贸合作组织,是The 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的缩写;英语新闻报道中还频繁出现专业术语;此外,新闻中大量的新词也层出不穷。新闻报道包罗万象的题材特点决定了新闻英语词汇相当繁复,相对原有的四级听力短对话中的生活化或校园化的高频词汇而言,新闻词汇量的扩展以及难度的提高都成为英语新闻的难点所在。

3 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应对策略

1、增加新闻听力教学内容

目前,大学英语听力课程一般都选取规范化教材,不能完全适应最新出台的大学英语改革走向。而根据语言习得规律,只有保证一定数量和质量听音材料输入学生才能有效的掌握相应的听力技能。针对短篇新闻这一四级听力考试新题型,既有的传统教材明显不能满足听力训练的需要。因此教师不能拘泥于现有的教材和教学计划,必须将新闻听力素材与听说教材有机结合,增强听力教学内容的多样性。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选取BBC、VOA或CRI等英语新闻素材,结合四级考试进行针对性练习。由于英语新闻听力素材并非为课堂教学编写,更宜于作为常规教材的有益补充和辅助手段,教师也可以在实际教学中利用真实的新闻报道导入教材的听说活动,这不仅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且可以为他们提供相关的可理解性输入,为之后的语言输出奠定基础。

2、传授英语新闻相关知识

新增的短篇新闻作为一个陌生的新题型,对大多数非英语专业学生而言无疑已经成为了四级考试的新难点。对此教师必须在课堂传授英语新闻的相关知识,对英语新闻结构特点和相关的语音知识进行讲解。学生只有在熟悉英语新闻的结构、词汇和题材等特征的基础上,掌握新闻英语相关语音知识后才能快速领悟新闻信息,切实提高听力应试能力。四级的短篇新闻的听力考题一般分为主旨题和细节题两大类。前者需要学生充分掌握英语新闻的文体结构,能够在短时间内听懂导语,抓住内容大意;而后者则需要具备较强的辨音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能够加强语音知识的传授,让学生熟悉英语和美式英语的基本差异和发音规则。

3、强化新闻听力技能训练

掌握正确的语音知识是有效提高听力水平的基础,如果没有掌握好英语的发音规律则无法准确理解新闻听力材料。因此,教师在n堂教学中需要加强语音基本技能训练,规范学生的语音语调。在听力训练中,对新闻中连读或是去爆破等语音现象务必要熟悉把握。新闻听力考查的其中一个重点是速记和短时记忆,教师还应该强化学生精听和泛听的基本技能,通过速记、猜测、复述等方法进行反复训练。由于新闻英语用词专业语体正式,很难全部听懂,因此需要训练预测重点,抓住关键词从而进行正确理解。当然在新闻材料以及训练难度的选择上需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遵循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4、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

由于大学英语听力课时安排有限,学生无法完全依靠课堂教学来切实提高新闻英语听力水平。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各种课外学习资源,借助网络开展自主学习。为了强化学生课外学习的动机,可以把自主学习纳入教学评价体系。教师可以推荐一些英语新闻的APP和英语新闻广播网站或直接提供一些新闻素材作为课外听力学习资料,还可以让学生阅读新闻听力文本以掌握更多的新闻词汇和句式结构。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课外大量阅读,广泛涉猎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多方面知识,并加深对时事要闻的了解。只有在课内外的训练中储备了足够的相关新闻背景知识才能为听懂新闻报道的内容扫清障碍,也只有在大量的新闻听力训练中才能更为准确的把握英语词汇在特定语境下的意思,更加熟悉新闻句式结构,把握新闻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 Carrel,P.L. Schema Theory and ESL. Reading Pedagogy [J].TESOL Quarterly,1983(17).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3]王璐.大学英语新闻听力教学探索[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1(3).

[4] 冀倩. CET4听力新题型英语新闻的特点及应对策略---基于黄山学院非英语专业英语新闻听力的教与学现状[J]. 黄山学院学报,2016(08).

课堂教学改革汇报材料范文3

【关键词】教学;自学;实践;一体化

“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纺织工业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也是产业用纺织品大有可为的重要机遇期。2013年3月,为进一步提高产业用纺织品发展质量和水平,增强纺织工业综合竞争力,更好地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等单位,联合编制了产业用纺织品“十二五”发展规划[1]。

产业用纺织品是区别于服装、家用纺织品,经专门设计、具有工程结构特点,应用于工业、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土工及建筑、交通运输、航空航天、新能源、农林渔业等领域的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是现代纺织工业的代表性行业,也是衡量国家纺织工业核心竞争力和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2]。

近年来,我国产业用纺织品快速发展,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应用领域不断拓展,2009年国务院的“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将加快产业用纺织品开发应用作为调整结构、扩大内需的重要任务,进一步推动了产业用纺织品的发展[3]。

“十一五”期间,产业用纺织品纤维加工量年均增速超过16%,占纺织纤维加工总量的比重提高了6.4个百分点。但产业用纺织品总体发展质量不高,高技术含量产品主要依靠进口,市场应用还需要进一步开拓[4]。

“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纺织工业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也是产业用纺织品大有可为的重要机遇期[1]。

在这种行业背景下,作为纺织类高等院校,应该顺势而为,借助十二五产业用纺织品发展的东风,提升《产业用纺织品》课程的含金量和影响力,深入发掘课程内涵,精心探索教学模式,形成全新的、优秀的精品级课程。

1 课程背景及现状

《产业用纺织品》作为纺织类专业的普设课程,在国内各大纺织类院校中均有设置,并且都经历了诸多课程改革和建设工作,目前在有些院校,此课程已经建设为校级乃至省级的精品课程,课程内容丰富,教案生动,教学效果佳。

在此课程授课的近10年时间中,学科组也数次根据行业的发展及学科的要求,进行过课程的微调。目前此课程在整个专业课体系中地位稳固、深得学生的喜爱,但同时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

(1)目前产业用纺织品课程为32学时的纯理论授课,对学生来说略显单一和枯燥;

(2)使用的教材为从十五开始建设的教材,内容经典丰富但相对于产业用纺织品的日新月异发展,略显陈旧;

(3)学生只能从课堂上的一些静态图片了解目前产业用纺织品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不够贴近产业实际等。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探索在教学中引入自学和实践环节,以期通过学生自学最新科技文章,并在课堂上发言和讨论,从而使得课堂内容紧跟前沿发展,将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课堂内容;通过到实验室和行业现场参观考察的实践环节,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对课堂内容的理解,突出体现出产业用纺织品为产业所用的理念和目标。

2 教材改革

目前《产业用纺织品》教材有“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三个规划期间的教材,这三版教材相互承接、不断发展,应该说在一定程度上兼具了经典性和前沿性。在本教改项目中,我们拟将这三版教材都作为基础素材,提取其中的经典知识点和代表性的论点,自编一本更为简易的教材,作为本项目教-自-实一体化中教学环节的主要授课内容,使得学生在教学环节中对于整个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有所掌握,为后续的自学和实践环节打好基础。

3 课时分配改革

在目前大纲规定的32课时中,合理划分教-自-实三个环节的课时分配,对于充分实现本项目的方案安排,具有重要的作用。考虑此课程的基础知识点并不多且难度较低,因此本方案认为教学环节约安排12课时,让学生了解课程中的基础知识点和难点、重点,为后面的自学、实践环节打基础。而自学环节是学生自主到数据库搜索最新科技文章,追踪行业发展前沿,体现了本教改项目的核心思想,故安排16课时。实践环节必不可少,分配4课时。

4 自学环节具体实施方案

在这一环节中,根据产业用纺织品的具体分类,我国常采用的分类方法是按照用途来说的16大类,将学生分为16个组,每组学生在自己分到的这类产业用纺织品范围内,到图书馆外文数据库中检索相关最新研究成果,并将其整理为发言资料,到课堂上进行汇报,汇报时间控制在15分钟内。一组同学汇报结束后,教师负责组织讨论,要求其他各组须提出一个与其汇报相关的问题。讨论结束后,教师根据汇报组的汇报和回答问题情况给出分数(90分满分),而对提出问题的小组则根据所提问题的质量给出问题分(10分满分),计入提出问题的小组总分。

5 实践环节具体实施方案

通过实践环节的安排,使得学生对于产业用纺织品在产业中的实际应用能有更为直观的感受,从而能够更好地了解不同产业用纺织品所需满足的性能要求和设计思想。4个课时的实践环节,将安排学生到产业用纺织品实验室、高性能材料实验室等,进行参观和操作。

6 教改效果反馈

学期结束后,我们向实施了本课程教学改革方案的两个班级发放了调查问卷。在回收的65份调查问卷中,有60位同学认为学习兴趣有所提高;有56位同学认为课堂参与积极性有所提高;有30位同学认为作业量有所增加,27位同学认为作业量没有变化;有62位同学认为学习效果/学到的知识量得到了提高;而对比传统授课方式,有62位同学非常认可改革后的教学方式。结果表明,教学改革方案初显成效,得到了学生受众的高度认可。

【参考文献】

[1]编者.《产业用纺织品“十二五”发展规划》解读[J].福建轻纺,2012(3):35-38.

[2]张传雄,季建兵,李桂梅.我国产业用纺织品整体经济运行情况及发展趋势[J].产业用纺织品,2011(8):1-5.

课堂教学改革汇报材料范文4

关键词: 新视野大学英语 教材 大学英语四级 词汇

一、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改革及变迁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作为为教学服务的标准化考试,其考试成绩已成为衡量学生英语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社会用人单位视其为选择优秀毕业生的一个重要的参考依据。必须承认的是,大学英语四六级教学多年来对我们国家英语人才的培养,对高等教育人才质量的全面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我国英语教学改革工程的一部分,随着新的情况、新的形势、新的变化不断涌现,四六级考试的方案每隔一段时间就做出一些调整和改革。2005年2月25日教育部举行新闻会,宣布对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进行自改考试,为17年以来的首次改革,这次改革按照《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修订考试大纲,开发新题型,改革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突出加强对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的测试。2013年8月,CET考委会再次对四六级进行题型改革。较之前的考试,为追求高信度,试题中客观性试题的覆盖面大,便于保证评分的客观性。这样,学生即使考了高分,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也十分低下。要追求高效度,试题就要尽可能地考查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可以增加复合式听写、造句和翻译等题型。

几次改革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的词汇部分虽然不再单独以完形填空、词汇语法等题型出现,但是其在改头换面之后,以更隐蔽的形式出现在其他题型中。传统考试时,我们尚能与之光明正大地对决,改革后则有点暗箭难防的意味,但也逐步体现注重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比如快速阅读要求快速而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总体逻辑走向(logic structure)、信息要点(key points);段落翻译要求更全面的词汇知识和句法应用能力。新题型能反映考生的英语真实能力,并逐步与国际标准化考试接轨,改革后的四六级考试更加具有权威性。

二、《新视野大学英语》教材使用现状

教材是开展教学和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教材作为信息输入的主渠道,对整个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及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关键作用(戴波,2008)。同时,教材是教学的依托和指导,教材在很大程度上支配着教与学的内容和方式。它不仅规定学生要掌握的内容,而且决定教师的教学目的和方法, 决定课堂的取向(卢春燕,2004)。

目前,笔者所在高校的本科生使用的是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视野大学英语》教材。新视野大学英语(NewHorizon College English)是一套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立体化大学英语教材,该套教材拥有课本、光盘与网络课程三种不同的载体,共分六级,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习者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郑树棠,2008)。该系列教材自面市以来,便在很多院校得到了广泛采用。主教材的每一级分别有《读写教程》、《听说教程》、《综合训练》,以及《教师用书》。经笔者调查,多数使用该教材的学校都采取了课堂教学以《读写教材》为主,学生自主学习以《听说教程》和《综合训练》为主的模式。除却本校艺术生外,其他文理工科全用《新视野大学英语》1-4的教材,艺术生则先进行等级考试,按照成绩优劣划分为A、B、C三个等级,其中A班使用《新视野大学英语》1-4册,B班使用《新视野预备2》和《新视野大学英语》1-3册,C班使用《新视野预备》1、2册和《新视野大学英语》1、2册。本套教材词汇丰富,词汇量大,复现率高。1-4级的教材中覆盖全部的四级核心词汇,5-6级教材中覆盖全部的六级词汇。与此同时,每个单元都配有相关的词汇练习,帮助学生加强对单词和词组的理解与记忆。

虽然《新视野》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传统教学理念的缺陷,教材编写体现了以应用为本,听、说、读、写多位一体的教材设计理念,把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放在了首位。但是有些编排方面的问题在学生的使用体会中逐渐被诟病。比如其虽然包括新世纪出版的新作,但文章主要来源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版的英美报刊书籍,题材和内容略显陈旧。此外,《新视野》词汇课文难度虽然都符合四级考试大纲,但是词汇的应用并没有讲解和发散用法的归纳。扩大词汇量是备考四六级的首要任务,学生觉得课堂学习教材为他们准备四六级提供的作用有限,经常有英语课上看别的四级辅导书,或者不上英语课却格外关心课外强化班的现象,轻教材、重课外司空见惯。

三、《新视野大学英语3》词汇在四级考试中的应用分析

为了让教材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满足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通过四六级考试的双重需要,笔者以《新视野大学英语3》为实验分析的主要材料,以词汇应用分析为切入点。虽然新视野词汇涵盖了所有四级大纲词汇,但是大部分学生在备考四级的时候都不以《新视野》为复习材料,影响课堂学习,加大重复学习带来的负担。希望学生利用体系完整、结构合理的教材,系统地学习英语语言基本知识,发展各项语言技能,了解外国文化的同时也能顾及四级考试的需要。

《新视野大学英语》词汇丰富,词汇量大,复现率高,如account在前四册书的出现频率为254次。教师可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帮助学生加深对新词的印象,理解含义,掌握用法,克服词汇贫乏这一学生发展语言能力的最大障碍(卢春燕,2004)。在英语教学中,老师和学生都知道四级词汇的重要性,《新视野大学英语》作为日常教材,将生词按照难度进行了划分,分别为一般要求词汇、较高要求词汇、更高要求词汇、超纲词汇。但是它在四级考试中出现的单词比例是多少,我们还不清楚。笔者对《新视野大学英语3》作为日常教材其词汇在四级考试中的应用及词频进行了分析。关注的问题是: (1)《新视野大学英语3》每课出现在近八年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的词汇占全书的比例?是否存在较大幅度的差异?(2)《新视野大学英语》中是否有较多的共核词汇?是否有些词汇出现频率相对较高?(3)《新视野大学英语3》在四级考试各题型中的分布比例及特点。

笔者选择了2006年6月到2013年6月共14套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试题(包括试题文本,听力文本,翻译答案文本),将其输入电脑,建立文档总库。文本库当中包含某些单词的多种形式(如动词的过去式、过去分词,名词的单复数,专有名词及缩略词,等等)。经过手工整理后,将同词类还原为单词本身的无变化形式。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三册Unit1-Unit10包括SectionA和SectionB的单词为内容,建立了词汇表。基于Visual FoxPro1710环境下,编写出一单词统计对比软件。将14次考试的文本和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三册中的单词表进行比较。以下是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册各单元的生词在四级考试中出现的单词数及频率。

表1

统计结果:从电脑统计的数据看,平均每单元出现在四级考试中的单词占该单元总词汇量40%以上。由此可见,作为教材的新视野大学词汇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实际考查的词汇一脉相承,并不冲突。

为了探究新视野大学英语中是否存在较多的四级共核词汇,即多次考试中都出现的词汇,进而把14次考试出现的单词表合并在一起,经过整理,生成带有频次显示的单词统计表。其统计结果显示:

表2

以柱型图示意:

以上结果表明,大学英语考试中有共核词汇,但是数量不是很多,出现1~3次的词汇较多。由此可见,四级考试在词汇上的覆盖面较广,没有过度侧重哪些词汇而忽视另一些词汇。学生要想取得好的四级成绩,不应该局限于教材中曾经出现在考试中的词汇,而应该全面掌握教材中的词汇,它们均有出现在四级考题中的可能。

四级考试中的单词分布特点表现为:单词出现频率最多的题型是Reading Comprehension,占56.9%,包括Skimming Scanning占25.3%, Reading in Depth占31.6%,其次是Listening Comprehension 38.2%,Translation和Writing中出现的单词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约4.9%。单词出现覆盖面最少的是主观题,主观题要求学生掌握语言运用和语言输出能力。阅读理解和听力理解的四级词汇覆盖面大主要跟该题型题量大、题型用词多有关,表明英语四六级考试越来越重视单词在篇章中的理解,光死记硬背单词是不够的,但是记忆单词是奠定各项综合能力的基础。

四、启示

语言学家Harmer指出:“如果我们希望学生学到的语言是在真实生活中能够使用的语言,那么在教材编写中接受技能和产出技能的培养也应该像在生活中那样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戴曼纯,2000)值得肯定的是,《新视野》教材提供了大量的真实语言输入,将接受技能和产出技能的训练有机结合,注意输入和输入的关系,注意语言知识与语言交际能力的关系(郑树棠,2008)。在单词选取、课后练习、阅读技巧介绍方面,都是按照四级考试要求进行设计的,但是也存在不足。鉴于以上分析结果,笔者对现行的新视野大学教材提出建议:1.课后的生词只提供了简单的中英文释义,教师在课堂上只能代表性地选取几个进行用法讲解。虽然单词讲解并不是课堂教学的主导,但是学生在准备四六级考试时,词汇学习却是第一步。学生只记忆教材中简单的中英文释义及其在课文篇章中的应用,无法满足四六级考试要求,在考试准备期间,原来在教材中学的单词还需要从头依靠一些词汇书学习一遍,可谓耗时耗力。因此,新视野教材每课应当提供单词深入、发散的讲解,这样教师可以免去课上单词的讲解,集中精力帮助学生提高英语综合能力,也可兼顾学生备战四六级考试的需要。2.《新视野》可将与单元内容、词汇相关的真题考试内容附加在课后练习中或者听说练习中,既不违背在课堂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生活知识和语言知识,将文化素质教育寓于外语教学之中的指导思想,又兼顾了教材对接考试的实际需求。作为大学英语教学中最基本的教学工具――教材应得到充分利用,既锻炼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又为四级考试做准备。

参考文献:

[1]戴波.《新视野大学英语》教材评估[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8(增刊):0129.

[2]卢春艳.《新视野大学英语》剖析[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4(02):63.

课堂教学改革汇报材料范文5

英语学习是一种非母语学习活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体意识的发挥程度将直接影响其学习效果,并影响到学生学习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通过教师言传身教的有效影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参与英语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双主体”的教育功能,使学生初步具备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中应努力做到以下三个转变:由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师活动的单向性转变为师生共同活动的多边性,努力提高学生的参与率;由只重教法的改进转变为教学改革与学法指导并举,努力实现教与学的最优化结合;由教学过程中英语基础知识教授式转变为注重思维练习的启发式,促进学生学力的提高,从而“教会学生学习”。

二、 将新闻融入听说读写各项训练之中

新闻这一体裁提供给我们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在上课前几分钟,笔者经常给学生听一些录音新闻以提高他们的听力。同时,也鼓励学生在周末节假日收看电视,收听英语新闻,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而且,不仅由教师提供素材,也要求学生自查资料,说出最近国内外发生的大事、校园的大事,或是他们感兴趣的有关消息,如体育、旅游、学校生活等,采用report的形式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让学生体会到英语就在身边,学习英语不是难事,也浓厚了学习英语的氛围。根据考试的需要,教师平时要增加英文报刊的阅读量。让学生了解新闻报道体裁的行文特点和考查方向。新闻报道往往分为四个部分:标题、消息来源、导语、具体事实细节。考查涉及重要事实、具体细节的确认、多个时间地点与具体事实的搭配、猜测词义、添加标题、归纳中心等能力。

三、 改进课堂词汇教学,提升词汇学习能力

课堂词汇教学无疑是学生学习词汇的主要阵地。课堂词汇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词汇学习的效果。但正如前所述,由于各种原因,教师在课堂词汇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如: ① 形同虚设,可有可无; ② 脱离语境,片面孤立; ③ 平均用力,缺乏重点; ④ 以讲代练,包办代替; ⑤ 方法单一,少有新意; ⑥ 虎头蛇尾,没有系统。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教师应当牢固树立科学、有序、高效的课堂词汇教学观,努力学习、灵活运用当代一些先进的词汇教学方法,切实提高课堂词汇教学的效率,在扩大学生词汇量的同时,帮助学生掌握一些科学有效的词汇学习方法,以提升他们的词汇学习能力,增强英语学习的效果。

四、 发挥多媒体技术的最大功能,使英语课堂更生动

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可以说是教育界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多媒体技术有着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能力以及强大的交互式特点,利用对媒体技术编制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英语教学提供了形象的表达工具,能真正改变传统教育单调模式,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激发学习兴趣,使乐学落到实处。英语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英语教学时更应该多多考虑多媒体技术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

1. 动画模拟

采用多媒体技术中图形的移动、定格、闪烁、同步解说、色彩变化等手段表达教学内容。如果教师能编出符合逻辑的小故事作为主线,则可使学生在不考虑母语的情况下了解和记住各类名词。动画模拟不但能彻底改变传统英语教学中的母语介人过多的问题,同时还能使知识传授的形式发生变化,大大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化被动为主动,产生特有的教学效果(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http://省略)。

2. 演示控制

利用多媒体技术中图文并茂及综合处理的功能,教师可编写出较强的带有控制性的模拟演示,充分体现教学中的讲练结合的效果。利用flash等小插件还可以对火山爆发等过程进行演示,再现两千多年前庞贝城的繁荣景象,这对于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十分有效。甚至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工作面试的真实场景,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进行最有效的口语训练。

3. 影视演播

中学教材(特别是高中教材)中有大量的外来素材,其中名人故事及名著或歌剧都有大量的声像材料。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把这些材料有机地揉合到课件中去,使学生多层面多角度地了解课文。

五、 课堂教学生活化

1. 凭借生活创设生动、真实的语言环境

语言学家克鲁姆说过:“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该是创造更多的情景,让学生有机会用自己已学到的语言材料”,笔者经常根据学生的特点联系教材,设置真实的语言环境,通过角色表演增强了学生运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堂教学改革汇报材料范文6

【关键词】化学专业英语 课程教学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96-01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如何促进化学相关学科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已成为教学研究的热点。随着我国在化学领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日益显著,除了必备的化学专业知识,专业英语技能也变得不可或缺。化学专业英语的教学不仅应涉及专业词汇的学习、专业文献的阅读和专业论文的写作,更应涵盖学术交流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本科阶段对英语专业词汇有了一定的积累,进入硕士研究生阶段后,更需要了解化学的研究前沿,提高专业水平以及培养自身能力,成为具有新理念和新思维方式的化学工作者。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

本科化学专业英语的教材和参考书比较多,涉及内容丰富;硕士研究生化学专业英语的经典教材不多,与时代脱节较为严重。直接使用近几年的文献作为教学的文字材料,化学专业术语过度集中,造成学生阅读和理解的困难。所以找到合适的材料进行教学非常关键。

笔者尝试了几类教学材料,并经过三届研究生的试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这几类教学材料主要包括:英国皇家化学会《Practical Chemistry for Schools and Colleges》、麻省理工大学《Principles of Chemical Science》公开课、麻省理工大学《Thermodynamics & Kinetics》公开课以及麻省理工大学《Introduction to Solid State Chemistry》公开课。选取以上材料的主要原因是既有生动活泼的视音频资料又有严格对照的文字材料,便于课堂讲解学习和学生课后的复习。另外,还选取了一些与化学研究前沿相关的视音频材料供学生学习,这些材料包括:the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蒺s Periodic Table of Videos、Omar Yaghi讲解MOF、石墨烯相关视频、BBC纪录片《Chemistry: A Volatile History》以及英国Diamond同步辐射光源宣传片《A Century of Crystallography - the Braggs Legacy》。这些视音频虽然没有对应的文字材料,但通俗易懂,乐于为学生接受并学习。

这些教学材料经过了精心的挑选,涵盖了化学的各个分支,并兼顾了化学的研究前沿,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二、教学方式的革新

硕士研究生化学专业英语的教学摒弃了传统的以词汇为基础的,按化学大类划分的教学方法,采用了全新的灵活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学生词汇的掌握和专业论文的写作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在学生听说能力方面做的很不够,使得学生在国内学完专业英语课程后仍然出现听不懂说不出的哑巴英语的情况。除非继续出国深造,否则这样的情况会严重影响学生的个人学术生涯,造成国际学术交流上的困难。

教学方式革新的基础是本科化学专业英语教学中打下的扎实的基础,有了基础,才能实现突破。在硕士研究生化学专业英语的教学中采用了专题式的教学方法,每个专题涉及特定的专业知识,力求涵盖常用的专业词汇、短语和句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教学内容涉及的材料都是由英语母语国家的化学相关专业的教师进行朗读和叙述,发音准确清晰,非常适合非母语国家的学生进行模仿和学习。教师通过视音频材料的播放并结合文字材料的讲解,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并熟悉相关的专业知识,深入体会母语国家人士的思维方法,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事物的热情。

新的教学方式还特别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参与意识,采用课堂提问与分组讨论汇报相结合的形式。不仅让学生听懂,还让学生开口,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鼓励学生参与情景式教学,提高教学的效果。

三、师资要求和考核方式

硕士研究生专业英语课程涉猎较广,要求教师具有较好的科研背景和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对课堂的掌控和驾驭能力强,使课程教学时刻充满新鲜和活力。硕士研究生专业英语课程采用灵活的考核方式。可针对学习内容,布置专题,让学生进行查阅,使用英语汇报,检验学习效果。采用闭卷考试形式,可增加口试和听力的内容进行综合的考察。

参考文献:

[1]冯晓颖.硕士研究生化学专业英语教学模式初探 [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2:3-5.

[2]汪辉亮.化学专业英语[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3]魏高原.化学专业基础英语[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发行部.2012.

课堂教学改革汇报材料范文7

论文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专业英语 教学模式

论文摘要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门新兴学科,专业英语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等方面无法适应专业发展的要求。本文针对存在的问题,根据地理信息系统的特点进行了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改革实践,提出了“精炼课堂教学,活化课外研学,强化实践教学,完善评估措施”的教学模式。  

0 引言 

gis是目前各个领域都在应用的一门新兴学科,该学科及技术主要来源于英语国家,不仅前沿理论、技术以英语体现,从应用角度来说,一些优秀软件仅有英文版。在引进时往往受到语言障碍的制约,严重影响到对新技术的及时理解和应用。因此,gis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足够的专业英语知识,才能熟练地掌握运用gis专业知识。 

1 gis专业英语教学的现状 

1.1 教材难觅 

目前gis公开出版的专业英语教材很少甚至根本没有,大多是任课教师自编教材。教师自编教材往往是将一些英文的学术论文汇编起来,或是选用原版专业文献或是专业书籍的片段。学生使用以后,普遍感到专业词汇太多、句子较长、内容枯燥,因而产生厌学情绪。 

1.2 教学模式陈旧 

调查显示,目前60% 以上的专业英语教师以课堂上逐字逐句讲解课文为主。①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整个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扮演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学生扮演知识接受者的角色,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了限制。听、说、写等综合运用英语能力也不能提高。 

1.3 课时有限 

gis是多学科的交叉学科,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较多,在总课时有限的情况下,专业英语不能占用过多的课时。大部分高校设置的是30-54课时,与教学大纲规定的100-120个学时相差甚远,使得教学难于展开。 

1.4 评价方式单一 

任何成功的专业英语教学都需要有效的评估措施,英语技能测试应该包括听、说、读、写四个部分。②而目前,一般的专业英语考试内容仅包括阅读和写作两部分。因为没有听说的考试内容,学生和教师往往对听说训练有所忽视。 

2 gis专业英语教学改革实践 

要有效培养学生专业英语运用能力,就必须从教学模式上下工夫。本文研究按照“精炼课堂教学,活化课外研学,强化实践教学,完善评价措施”的思路,进行gis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改革实践。 

2.1 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本研究的课堂教学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是科技英语阅读;二是专题学习。专题学习主要有专业词汇及其构词法,翻译基本理论、技巧,专业文献检索,应用写作,gis最新技术介绍等主题。课堂教学可分三个阶段进行: 

(1)初级阶段:英国著名的语言学家d.a.wilkins指出:“without grammar little can be conveyed, without vocabulary nothing can be conveyed”。因此,这一阶段的教学重点在专业英语词汇的构词法和专业词汇及术语的学习。由于具有一定的专业特点,一些单词的意思与公共英语中不一样,有些专业术语远远的偏离了单词本身的含义,因此,在专业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一些词汇在公共英语以及专业英语中的不同含义。 

(2)中级阶段:本阶段重点是培养学生阅读和翻译专业书刊文献的能力。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gis专业英语基础知识和一定的专业英语词汇量,具备一定阅读和理解专业英语文章的能力。因此,教师不必对课文的每句话都进行精讲。复杂的长句往往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课程讲解的重点应放在此类句子上。 

(3)高级阶段:专业英语教学不仅应该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英语词汇和阅读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掌握用专业英语查找资料,进行交流所必需的方法和技巧。高级阶段要结合专业的特点,侧重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教给学生专业文献检索、应用写作等技能。 

2.2 自主研学 

“外语不是教会的,而是学会的”。在课时量有限的情况下,单靠课堂教学无法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因此,专业英语教师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课外大量阅读和积极参加其他各种课外活动。帮助学生选择有效的学习方法,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自主研学的途径:传统的教学法只有一本教材,以本为本,这必然导致输入的单一性。gis专业英语缺乏教材,但同时也给了专业英语教师更多的灵活性。网络上大量的英语专业网站资源涵盖了各方面的专业知识,并常常更新,与新技术联系紧密,给师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的材料。教师应指导学生查找与专业相关的网站,让学生学会利用这些资源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在这种查找和学习过程中,突破了地理环境制约,学生在占有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接受信息、感知语言,有效运用专业英语。 

(2)自主研学的方法:信息时代提供了众多的知识获取途径,课堂和教师已不再是获得知识的唯一渠道,自主研学、拓展训练、思维创造,给学生创造更加宽松的环境,这是本教学模式改革的核心要义。本研究自主研学主要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具体的教学任务被置于循序渐进的情境中来完成,即先向学习者呈现问题,然后针对具体任务展开教学,最后展示学习所取得的成果。③任务型教学方法以小组的形式展开。通过以下四个步骤实现。 

布置任务:在此环节中, 教师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带着具体任务,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和较好的主动性。例如,在学习gis专业英语第一单元“a gentle introduction to gis”时,可以提供“why is gis important? ”“why is gis so hot?”“the market value of gis.”等专题的课外作业,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到课外查找本小组所选专题的材料,并整理自己所搜集的材料。

自主探究:学生在明确了探究的目的、问题后展开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学生利用相关工具收集信息,并分析、加工、评价所获得的信息。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必然会面对大量用专业英语表述的网页或篇章,学生必须首先读懂素材,了解素材的主要内容才能确定它是否符合相关的主题要求。 

小组讨论:在教师组织指导下,学生对所获得的素材进行课堂讨论或辩论。在讨论过程中学生拥有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学生由被动转为主动,学习气氛由沉闷变为活跃。此外,不同背景、不同思维方式、甚至不同性别的学生,可以起到互补的作用,尤其是那些胆小、语言表达能力差的学生,小组讨论为他们创设了和谐的氛围,减少了心理压力。这种英语教学法,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尤其对培养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大有益处。 

成果展示与交流:在小组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推荐一个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本小组的学习成果。然后教师和全班同学参与评价。为了展示成果,学生必须熟悉素材内容,积极地进行思维活动,重新组织语言,用完整而精练的语言陈述和回答问题。 

2.3 强化实践 

专业英语课是一门实践课,运用能力的提高需要靠学生的大量实践。实践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即兴演讲、专题讨论等。例如,对于gis专业来说,使用专业软件非常频繁。行业内使用的最优秀专业软件如arcgis、mapinfo等都是全英文软件。我校gis专业有包含这些软件的实验室。专业英语教学正好可以利用这一教学设施进行实践教学;另外专业英语实践教学还可与毕业设计相结合,由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进行调研、选题,查阅英文参考资料和文献,并在检索的基础上,着重就所选专题的综述类论文资料进行阅读,并写一份检索报告和英文摘要。这项工作使学生既阅读了专业英语资料,又对毕业设计的程序及文献综述和英文文摘的书写有所了解,也为毕业设计打下了基础。 

2.4 完善评价 

完善的评价体系是监控教学任务完成的中心环节。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采用形成性评估与终极性评估相结合的策略。形成性评估主要体现为:教师把学生课堂教学、自主研学、和强化实践阶段进行的过程纳入最后的评估,并给出成绩;终极性评估采用期末闭卷考试的形式。学生的最后成绩由两部分共同组成,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得到了全面的评估。 

3 结语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本课题组自2006年以来,正是以这样的教学理念,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让学生学会学习,做学习的主人。本研究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教学服务,把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结合起来,体现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语言实践,从形、声、文字等多方面刺激学生的感观,大大提高了知识的输入方式多元化和形象化,能够充分发挥新兴学科特有的优势,在教学内容、方法、时间和进度上能够给学生提供个性化的选择,从根本上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三中心”传统教学方法。实践证明,“精炼课堂教学,活化课外研学,强化实践教学,完善评价措施”的教学模式,正是顺应社会的需求,在教学实践中行之有效的英语教学模式。 

基金项目: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改课题“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研究” 

注释 

①芮燕萍,赵睿,王志波.专业英语教学现状及改革前景的调查研究.华北工学院学报,2004.20(3):80-82. 

课堂教学改革汇报材料范文8

关键词:翻转课堂;中药商品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3-0094-02

翻转课堂(Flipping Classroom),即颠倒的教室,是指教育者赋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把知识传授的过程放在教室外,让大家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接受新知识;而把知识内化的过程放在教室内,以便学生之间、学生和老师之间有更多的沟通和交流。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具有实现了学生个性化学习、增加了课堂互动、让教师更了解学生从而更好因材施教、改变了课堂管理等特点,真正让学生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大大提升学生学习的热情,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

中药商品学是一门以中药商品质量和经营管理为核心内容来研究其鉴别特征和使用价值的应用学科。教学内容丰富,研究范围广,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较多,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并不能适合各个层次的学生。为此,作为新的教学思路、新的教学方法探索,我们将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引入到中药商品学的教学中,以期为中药商品学教学改革做出有益的探索,为该课程教学的改革提供经验。

一、翻转课堂教学实施

(一)教学对象

针对我校市场营销2012级(36人)、中药资源利用与开发2012级(33人)、赛院中药2012级(17人)等专业的学生开展中药商品学的翻转课堂教学。为了保证学习效果,把每班学生分成5―8人一组。

(二)课前学习

教师上课前把教学内容:四大怀药(怀山药、怀地黄、怀牛膝、怀)课件、视频、文献资料通过QQ群共享给学生,并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设计成5个思考题:(1)怀地黄因加工不同在商品上有哪些分类?分别有何药效?如何区分熟地黄与熟黄精?(2)怀山药有哪些规格?如何评价它的质量?怀山药与广山药如何区别?(3)如何评价怀牛膝的质量?商品上如何划分等级?怀牛膝与川牛膝如何区分?(4)在商品上有哪些分类?如何鉴别它们的质量优劣?如何选择药用和茶饮?(5)如何看待四大怀药的历史传承和发展?让学生通过课件及文献资料学习后,尝试自己解决问题,以便于上课前每位学生要先完成课前的作业,并通过QQ群提交,以便教师掌握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每个学习小组制作一个ppt,用于课堂上小组汇报。

(三)翻转课堂教学

第一环节:小组讨论。每个小组组与组成员之间可自由走动讨论问题,问题包括教师课前布置以及大家在课前学习过程中碰到的,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查阅参考书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讨论,并做好相关笔记,整理和汇总好讨论的结果。小组讨论期间,教师到每个小组辅导,一是引导学习解决疑问,二是了解各组学习情况。比如,某小组在讨论熟地黄和熟黄精的区别时,感觉比较困惑,不知道如何从商品性状特征对二者进行区分,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二者的原植物特征、药材的表面、断面、气味一一作仔细鉴别,找出不同。此阶段时间一般安排一节课。

第二环节:小组汇报,组间讨论,教师点评。根据课堂的讨论结果,结合课前学习的内容,每个小组更加深刻的汇报这两个阶段的学习成果。组内成员可以作相应的补充,其他小组在汇报完后可以进行提问,发表观点等,同时教师在认真听各组学生汇报,及时对小组点评、总结、讲解,为学生提出改进建议等。如:某组课件制作文字多、图少,教师可以告诉学生一个制作优良的课件是怎样的;某组学生汇报时比较紧张,这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勇敢地表达本组的观点,把汇报当成一次锻炼;学生做得好的方面,及时给予表扬。此阶段时间一般安排两节课。

第三环节:学生修正理解、提问讨论,教师补充讲解、答疑解惑。通过前两个阶段的学习,学生通过教师的点评,修正自己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并对还存在疑问的知识点提出问题,并讨论;同时,教师根据学生课前学习、课间讨论以及汇报情况,结合教材和市场商品实际情况等,系统的讲解课前布置的问题,同时纠正或者补充前面学生的回答,让学生对知识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加深印象,充分掌握所学知识。比如讲到“怀山药与广山药的区别”时,教师给学生补充强调,商品上怀山药和广山药在性状特征上的明显区别是由于二者在品种来源上不同,种源不同决定二者商品特征的明显差异。此外,为拓展所学内容,留给学生思考空间,通过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可以继续深入的学习,并在QQ群等相互分享。此阶段时间一般安排一节课。

二、课后效果评价

(一)问卷调查

制作“翻转课堂教学法”教学效果调查问卷,采用不记名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调查。共发放86份调查问卷,收回86份,有效问卷75分,有效回收率 %。通过问卷调查结果及教学环节中学生的课堂反馈来评价教学法的教学效果。

(二)调查结果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引入中药商品学的教学中,有84%的学生表示能接受这一教学模式;通过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的学习,超过69.33%的学生认为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团队协作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见图1);对于学生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执行中遇到问题和困难的调查中,超过60%的学生认为如何查找资料是最大问题,其次,超过30%学生认为课件制作有困难,另外超过20%的学生认为小组汇报及小组内成员分配学习任务有困难。

(三)结果分析

1.学生对翻转课堂法的接受程度较高。本次翻转课堂的尝试,大部分学生能接受这一教学模式,并认为该教学法提高了自己的综合能力。作为高校而言,翻转课堂可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引入,教师可逐步尝试用翻转课堂法教学;对大学生而言,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他们希望学校能提供个性化和多元化的学习方式,渴望成为学习的主动者。

2.强化学生文献信息获取能力的训练。超半数学生认为在翻转课堂法教学中,查找文献资料是最大的困难。教师可在首次实施翻转课堂前,有针对性地培训学生如何使用检索工具查找文献,并能准确分析和评价所需要的文献,以缓解学生的畏难情绪,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确保翻转课堂法顺利地实施。

3.制定相关规则和措施。对学生制作课件的困难和组间成员缺乏团队精神等问题,可通过制定相应的规则来避免。如翻转课堂教学中,各组表现得到的综合评分在期评成绩中占一定的分值,每位学生根据贡献大小对自己小组内其他成员进行评分,这些措施可发挥组员间的特长优势,如课件制作技术的好的负责做课件,表达能力强的负责汇报,写作能力强的负责资料整理等等,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保证组员间的配合协作。

三、小结

翻转课堂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将其运用于中药商品学的教学是新的教学改革尝试。实践表明:翻转课堂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能发挥重要作用,学生亦比较认可并支持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当然,在运用翻转课堂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缺乏优质的视频资源、完善的网络平台,未能完全实现师生之间一对一的个性化辅导等等,有待于在不断实践中逐步的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张渝江.翻转课堂变革[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0).

课堂教学改革汇报材料范文9

关键词:大学英语;听力;有效性;教学模式

1.目标体系

我们按“实际、实用、实践”等原则改革细化了教学内容,建立了《英语听力》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提高语言应用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练习。让学生通过各种输入与输出的学习活动,多角度、多形式地进行巩固练习,不断加深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提高。在教学中,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听的练习活动加入了学生们颇感兴趣的一些内容,如:商务、文化、歌曲、动漫、VOA 、 BBC 节目摘选等。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程理念

传统的“英语听力”常以单项技能训练为主,强调听力技能的机械操练。随着国内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和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及外语教学设施的不断改善,英语听力课程其教学方法与手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许多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听力课堂上得以使用,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

教师改变了传统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材料的提供者、方法的指导者、过程的引导者等角色,更好地实现了教学互促、教学研共进。同时,帮助学生意识到听力是需要花许多时间在课外进行训练的,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平台,并训练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3.教学模式

课程组能够以各种教学形式和手段向学生提供生动有趣、针对性和适用性强的学习内容,提供了大量可理解的外语语言输入的信息以及大量的训练、实践的机会和条件,并能及时地提供科学合理的评估反馈信息,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在教学实践中,长期以来我们都把时代感强,内容丰富,语言地道,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现代的语言环境中作为我们课程内容设置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课程内容方面,除了要对学生进行微技能训练,主要针对语音、词汇、句型、数字、时间、地点,结合听故事、听会话、听短文、听新闻等进行专项训练外,还要进行语言文化和跨文化背景知识讲授,帮助学生了解英美国家文化、习惯、风俗等背景知识。在听力教学过程中,我们也要讲授英美文学、语言学、词汇学、语法学、修辞学等应用语言学方面的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4.教学实践

课堂教学重点是落实好课堂管理、教学活动等环节,明确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弄清教学活动的顺序及活动之间的逻辑关系、选择教学方法、时间安排和材料取舍、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作出评价。课外实践重点是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性,巩固课堂教学内容,拓展听力实践空间,学生应完成教学目标的要求以及为课外实践制定的听力课“实践大纲”所规定的任务。听力教学要以技能实践为重点。 一方面,继承精听多练的传统,做到精泛结合、听说结合和听写结合;注重微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在听力交际过程中运用猜测、预期、推断、想象等微技能。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电化教学手段和网络资源,探索以学生为主体,以语言交际为重心,双向互动的新型语言教学模式,认真把握好“输入——内化——输出”三个环节,启发学生在用中学,在学中用。在课外,鼓励学生开展“英语角”、“英语演讲”、“英语辩论”等第二课堂活动,营造用英语的良好环境。

5.课程资源

1)教学辅助资料

近年来,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应该购置一定数量的教学参考书籍、教学光盘等教学辅助资料,同时,注意补充时效性的新闻、杂志等新材料,有利于教师把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引入教学,促进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深受学生喜爱。 承担课程组的教师应该收集一些从卫星资源和网络资源选来的学习材料。在授课的过程中参考或使用“Family Album USA”(《走遍美国》)、“Hello America”(《洪恩环境英语》)、以及“VOA”或“BBC 新闻英语”等多种辅教学材料。这些材料汇集了诸多片断和情景短剧,其纪实性的情景片断,则展示出人物在不同的环境中用不同的交际语言谈论不同的主题。学生通过边看边议,对其中人物情况和故事情节有了清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就人物性格、事情前因后果、主题思想内容等进行深入讨论,有助于引导学生培养交际能力。

2)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情况

在课堂教学中,本课程组教师充分利用语言实验室的优势,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高度重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制作并使用形式多样的多媒体课件和视频、音频资料,丰富了教学内容,改进了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广大学生的好评。

3)辅导课情况

本课程组非常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了使学生能深刻理解并掌握听力技能,采用考前集中强化辅导、平时随堂辅导答疑、课间答疑等方式,并在教学过程中安排了合理比例的课堂讨论和习题讲解课。

4)作业、习题、实验报告、总结情况

英语听力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们对于听力技能的掌握主要是通过练习来完成的。因此,作业、习题、实践活动是听力课程的重点。除了每节课留有的课外作业外,每个学期听力课程都布置一定数量的实践活动内容。

6.考核评价

高职大学英语听力课程分别建立各学期成套的质量较高的试卷库,考试严格按照“考教分离”原则。学生良好的学习成绩证明英语听力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效果显著,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改革适应学生的学习需要。本课程组教师还积极探索考试形式和考试内容的改革,例如,将闭卷考试成绩与平时成绩、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学习积极性相结合(40%+30%+30%),希望通过考试的安排促进学生积极的学习,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参考文献:

[1]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EB/OL].中国外语网

[2]高职高专教育英教学内容体系和教材的特点[EB/OL].中国外语网

[3]冯芝媛.提高听力课教学效果的新途径[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


相关文章

专题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