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一讲情人节 七夕节其实不是情人节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讲一讲情人节 七夕节其实不是情人节,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如今农历七月初七,是牛郎和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也被“号称”是中国情人节,到了这一天,少男少女们就如在西方情人节一样,互送礼物,各大媒体和商家也会渲染情人节的氛围,但是估计没几个人知道,七夕节并非单一意义上的传颂爱情这一元素的节日,而是有着非常复杂内涵的节日,咱们接下来就讲一讲七夕节。
一、七夕节演变历程
两汉之前,古时人们在星辰崇拜的基础上将牵牛星、织女星人格化,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逐渐流传,七夕节开始萌芽。在《汉书·律历志》记载:“织女之纪,指牵牛之初,以纪日月,故曰星纪。”织女星被作为季节更替的标志,满足于人们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知晓时间的需要,劳动人民从而对其产生了星辰崇拜。又有《诗·大东》写道:“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说的是天上的银河波光荡漾,织女没有织出布来,牛郎也不拉车负重,可以看出此时人们已经开始将星辰人格化。秦朝初年,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流传,秦简《日书》记载:“戊申、己酉,牵牛以取织女,不果,三弃”。意思是如果在戊申日、己酉日这两个时间点娶老婆的话,三年后丈夫就会离开妻子,此时的七夕由于牛郎织女被阻隔的结果,还演变成被视为一个婚嫁的禁忌日。
两汉时期,七夕开始确定为七月七日,牛郎织女的故事获得进一步发展。在汉代以前,七夕的时间未定,《夏小正》中记载“七月‘汉案户’,初昏,织女正东乡”,说的是织女星在七月初一的时候出现在正东方。汉代,才将七夕定为七月七日,《既济卦》里写道“妇丧,其茀,勿逐,七日得”,即失去见不到之后,不要寻找,七日可以得见,可以得知传说中牛郎织女的相聚之日也是七月七日。汉《风俗通》记载“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牛郎织女通过鹊桥得以相聚。《太平御览》记载七月七日汉武帝与西王母聚会,每次西王母降临时都会派青鸟探看,七夕成为相会交友的吉日。牛郎织女的传说从被银河阻隔的爱情悲剧演变为鹊桥相会的圆满结局,七夕从婚嫁忌日演变为男女相会的良辰吉日。
两汉之后,七夕与牛郎织女的传说进一步融合,七夕更加盛行最终趋向成熟,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成为了重要的民间传统节日。在七夕的演变过程中,人们对牛郎织女爱情故事的纪念是促进其形成和固定的重要因素。《玉烛宝典·七月孟秋》记载:“七月俗重十日。其夜洒扫于庭,露施机筵,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筵上,荧重为稻,祈请于河鼓织女,言此二星神当会。”说明七夕节俗与牛郎织女存在联系。唐朝时,七夕节愈加盛行,崔颢诗云:“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反映了七夕乞巧的盛况。宋代,宋太宗下达了鼓励欢庆七夕的诏书,七夕节成为官方推崇的节日,七夕的民俗活动愈加盛行。《东京梦华录》卷八载:“七夕前三五日,车马盈市,罗绮满街,……至初六日、七日晚,贵家多结彩楼于庭,为之‘乞巧楼’。”代罗烨、金盈之《醉翁谈录》道:“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填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可以看出宋时民众参与七夕的程度之广泛。
二、七夕节不是爱情节
从七夕节的发展历程来看,七夕节由产生之初到后来的发展成熟,一直是一个以乞巧为主题的传统节日,虽然其中有着很多关于爱情的美好意象,寄托了民众对爱情的美好向往,但是七夕节仍然没有变成爱情节或者以爱情为主题的节日。许多因素决定了传统七夕节不会变成爱情节。
1.七夕节俗产生之初与爱情无关
首先,是乞巧风俗。所谓乞巧,即妇女通过仪式希望拥有一双织布的巧手,获得高超的女红技术。如《西京杂记》中记载:“汉彩女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即汉朝宫女七月七日在开襟楼穿针乞巧,后来逐渐流传。
其次,伴随着各地七夕节俗的实践和演变,除了祈求手巧外,逐渐发展出乞富、乞福、乞寿,乞功名、乞子等私愿。周处《风土记》云:“七月俗重是日。其夜洒扫于庭,露施机筵,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筵上,荧重为稻,祈请于河鼓织女,言此二星神当会。守夜者咸怀私愿,或云: 见天汉中有奕奕正白气,或光耀五色,以此为征应,见者便拜,而愿乞富乞寿,无子乞子。唯得乞一,不得兼求。”而汉代节俗中的登楼晒衣风俗到魏晋时演变为晒书的习俗。乞巧、乞富、乞寿、乞子、曝衣和晒书等活动是七夕节的主要民俗活动,无论是产生之初还是产生之后所表达的意图都是与爱情无关的,都有着它们自己本身的内涵,表现出了七夕节俗丰富的文化内涵。
2.牛郎织女传说产生之初与爱情无关
许多民俗学家认为先有七夕节的有关习俗,然后再有牛郎与织女于七夕团聚的故事,并认为人们持有的先有牛郎织女传说后有七夕的观点是一种误解。事实上,先有独立的七夕相关习俗,后来人们才逐渐把牛郎织女传说融入其中。
《史记·天官书》记载:“牵牛为牺牲”。又说:织女为“天女也,主果瓜丝帛珍宝”。甚至,帝王如果至孝,感动神明,织女三星就会又明又亮。否则,织女三星就会暗而微,“天下女工废”。此处可以看出,在当时牵牛织女星虽然已被人格化,分别居于银河的两岸,但两者之间还未发生爱情故事。
随着时代的发展,又由于牛郎织女传说中的美好愿望和七夕节有相通的地方,人们才把牛郎织女传说融入七夕节中。
三、七夕节变成了情人节
随着社会的发展,七夕节在现代社会中也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在人们过于看重七夕节中的爱情元素,直接视七夕节为中国的爱情节,并由此在七夕节习俗活动中产生了许多表达爱情的活动。而一些社会媒体等直接拿七夕爱情节的名目来举办各种有关爱情的节目。
1.七夕节俗活动中的表现
比如台湾人把七夕节看作情人节,依照传统,专门为男女结成姻缘的月老自然在人们的祭拜之中。在近些年,台湾七夕节庆中还出现了在传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某些创新活动。宜兰县有关部门在七夕的前一天晚上为情人们搭建现实中的“鹊桥”,此举吸引了成千上万对老少情侣携手相聚鹊桥,共度七夕之夜。
七夕节是壮族人民的重要节日,被称为“情人节”,其节俗活动主要在晚上。七月初七晚上,壮族女子大多举行一些宗教仪式。
2005年七月初七,北京举办了一场情侣接吻大赛。当天下午四点北京亚运村购物中心,七对情侣参加了情人节接吻大赛。
南京市在2004年于八卦洲沙漠风情园组织举办了1500对情侣的“花火世纪吻”,主办方称此次活动的目的是开创中国情人节的一项新记录。
这些节庆活动反映的是当今年轻人的思想,反映出了他们对传统节日的态度、观点和心境。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七夕节中的一些东西还是能给他们一定影响,使七夕成为部分年轻人寄托情愫的良好载体。但是,另一方面,他们更多的是把七夕节中关于爱情的表征意象放大,遗弃了七夕节中的其他文化内涵。
2.七夕节在社会媒体活动中的表现
七夕在媒体视野中直接被简化为“情人节”,爱情成了惟唯一主题。并且在现代七夕节一改传统七夕节中含蓄、深刻的爱情色彩,而表现为“速食”爱情。
1993年中宣部副部长徐惟诚首次提议将七夕节改为“中国情人节”,他提出了我们为什么要去过洋人的情人节,而不把这个美好的一天当成自己的情人节的疑问。
2005年开始,七夕节以“中国情人节”的姿态出现在传媒中。
2006年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在新闻媒体特意的宣传下重新兴起。这年恰逢闰七月,“双七夕”被各类报道和广告大肆宣传,例如新浪网《“双七夕” 38年难得一遇》,中国经济网《双七夕:制造“中国式浪漫”将赛过“2·14”》等,在这些报道中,虽然并没有直接把七夕称为“中国情人节”,但是从报道的内容和方向中很明显看出是将七夕作为中国情人节来与西方情人节对抗。
2007年的七夕,《新民晚报》刊登了以《当时尚邂逅七夕》、《七夕, 你准备好了吗?》等稿件,主题是在七夕节这天情侣们的装扮,互赠的礼物和约会方式。文章《七夕老火花寻喜鹊》则直接用了“中国情人节”一词,《浪漫故事:七夕未央》中也明确地提到七夕节是“中国情人节”。
从某种意义上说,七夕节已经成为西方情人节的复制品。
四、传统七夕节向情人节倾斜的原因
1.七夕节意象中的爱情文化因子
其一,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给人们留下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也留下了一个不可忽视的美好事物——鹊桥。桥这个意象本身与爱情有着神秘的联系。《白蛇传》中出现白娘子与许仙会于“断桥”的典故,《红楼梦》中也有“蜂腰桥设言传心事”,我国许多少数民族的一些习俗中也有过桥求子的仪式,牛郎织女故事中桥的意象可理解为是一种生儿育女愿望的反映。
其二,在各种版本的牛郎织女传说故事中,都出现了相同的很关键的关于水的情节,一是牛郎织女初次相会于织女沐浴的湖边,二是王母娘娘用发簪划出分隔牛郎与织女的银河。《诗经》中就有例如《关雎》、《蒹葭》等诗章歌咏男子与隔河相望女子的爱情,从中我们能体会到,在古人心中河畔常是一个表白爱恋的浪漫场所。史记·殷本纪》记载了简狄沐浴时吞卵孕契的神话,此则神话反映的就是女子水边沐浴及男女偶合的场景的情景。可以推断,牛郎织女在水边初遇以及后来的在银河鹊桥七夕相会是古代戏剧中男子与女子自由交往恋爱的写照。
第三,七夕节中的重要角色除了牛郎和织女之外,还有一种在中国常见的鸟类—喜鹊。这种鸟在七夕夜架起能跨越银河的鹊桥,让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聚,成就一对恋人的美好心愿,它在这里充当了“情使”的角色。喜鹊作为信使的原因首先是源于古代把鸟当做信使的习俗。《诗经》中就有许多这样的诗句,在诗句中,这些鸟类有的被用来表达女子的焦虑心绪,传递女子对男子的怨恨心理;有的被用来表达男子对自己钟爱女子离去的忧伤情绪;有的则成为了君子向好女传达爱意的信号。把传说中喜鹊成为了促成牛郎织女一年一聚的媒介,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2.社会结构的转型
社会学家认为:社会转型,指的是社会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或说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说具体,就是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的半封闭的传统型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型社会的转型。
从七夕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它受封建社会中特有的自给自足型农业社会和自然经济影响。七夕节的主旨和核心内容是“乞巧”,所乞的巧也是传统农业社会的女红。但是人们现在已经进入工业社会,农耕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原来在社会生活中占重要地位的女红基本失去意义,乞求得到女红能力的活动难以继续。七夕节属于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节日,七夕中采购巧果,培育巧芽,供奉巧桌,穿针斗巧,蜘蛛卜巧等都具浓厚的农业色彩。在社会转型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生活节奏也加快了,不可能再过这种以乞巧为主的传统节日。
3.现代青年的观念变化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女子地位低下,男子可以三妻四妾,女子必须从一而终,即便丈夫去世,女子也不得另嫁,无数所谓的贞节牌坊是最好的证明。在传统社会,由于女子从晓事开始就受到这样的告诫,她们只有依靠自己的心灵手巧、聪明灵慧来求得男子的青睐和重视,希望能够在家庭中有个比较稳定巩固的地位。七夕乞巧的民俗活动中有蛛丝卜巧和浮针试巧两种活动,如果得巧,女子就非常高兴,如果不得巧,则惴惴不安、悲叹哭泣。这也显示出女性在传统农业社会中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有时甚至要依靠占卜的方式期望自己心灵手巧,巩固自己在家中的地位,不被丈夫抛弃。
比如杜甫的《牵牛织女》诗,诗人告诫女子,在娘家不要懈怠,要加强女红,为出嫁后过好日子作准备。到婆家后要守礼法、勤劳作,尽心伺候家人,否则,丈夫定会打骂管教的。
辛亥革命前后,很多刊物提出了男女平等,五四运动把妇女解放运动推向高潮。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从宪法和法律上规定了男女平等的地位,女性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有了空前的提高。备受压抑的男女感情亟需情感的释放,这种释放需要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仪式。因此,中国人需要情人节,然而遗憾的是,传统节日大都体现于祭祀祖先、家族团聚等主题,于是人们便找到了最能承担这一任务的七夕,为只属于两人世界的情感宣泄提供合适的空间。于是,七夕节开始被认为是中国爱情节,并且很快风靡开来,受到年轻人的追捧和欢迎。
4.西方情人节的影响
很显然,在表达男女之间的情感,中国七夕节和西方情人节有着同样的表达功能。不得不说,人们视七夕节为中国爱情节是受到西方情人节的影响。
由于中国现在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中国社会因此更加趋于多元化,中国传统文化打破封闭的境况,走出国门,开始与世界对话,西方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他们的文化也在影响着中国,这种情况在节日上体现的相当明显,西方节日大量注入中国。每年在“情人节”或“圣诞节”等其他西方节日之前,各大商家就开始以此为名目来筹办各种活动吸引消费者购买,各种媒体也大肆报道相关新闻。时间久之人们形成惯性,自然而然地认为这些节日是不可或缺的。
5.商人媒体的炒作
在现代社会中七夕节作为乞巧节并没有受到追捧,“这是因为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缺少商业包装所造成的”。而相对的,由于商家媒体对七夕节中的爱情文化的炒作,七夕节更多的作为中国爱情节出现在大众的视线里。例如:餐厅有“情人套餐”;饭店有“情人套间”;各大商场卖“情人装”等。而七夕前后的巧克力、首饰甚至内衣等商品的需求量不断提升。可以看出七夕传统节俗几乎完全商业化了。在商业社会,商家为了赚取更大的利益,更高的利润,无所不用地利用七夕节中的爱情因子,创造各种商机。
而许多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对某些七夕活动(主要是涉及爱情活动)的大肆报道也促使人们更加关注七夕节中的爱情元素。虽然一些七夕活动是公共的活动和演出,几乎不包含商业利益在其中,但是由于新闻媒体的偏向引导,使得人们更为关注的是七夕中的爱情,对于一些不懂七夕节文化内涵的民众来说,七夕节已经与爱情节等同。
综上所述,传统七夕节已经基本蜕变为中国情人节,这本无可厚非,本文撰写的核心目的,旨在让国人重新认识我们传统节日的核心内涵,传统节日蕴含的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文化是经过长期的积淀才形成的,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有其独特的魅力。因此在现代社会中对传统节日进行保护是必须的,在适当摒弃旧的习俗的同时,有地的保留传统节日的内涵和融入现代性文化因子,才能够使得我们的文化依托传统节日获得有效的继承和发展。
以上
李俊 2021年8月14日于湛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