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大会上台演讲分享稿(如何做好分享型演讲)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公司大会上台演讲分享稿(如何做好分享型演讲),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构思这篇文章的灵感,来源于某次在公司听一位同事的技术分享讲座,所分享的技术内容不是很多,基本二十多页的PPT,但在一个小时的演讲中,他似乎踩遍了技术分享演讲中几乎所有的坑:语速过快,导致吐字不清;PPT文字堆积;全程大部分在念PPT,且声音没有起伏;所分享内容中心不够明确,没有提纲与重难点突出;对于技术专业性较强的部分,描述过于生搬与晦涩;
所以听到后来,我干脆不再关注他所讲的内容,(因为分享结束后就可以拿到他的PPT),而是转去分析他在这场演讲中所暴露出的各种问题,以及去想如何改进一下,就可以让听众更高效更舒服地去接受他所要传达的东西。一边想,一边拿起了手机开始做思考备忘。
写备忘的时候不由得想起了18年在浙大参加的一场秋季校招宣讲会,那次是IDG资本旗下的很多科技公司,创业公司,还包括很多跨国公司一起组织的宣讲会,整个宣讲会的流程基本上就是多家公司的代表轮流上台做报告,所有参会的公司代表做完报告之后,接着是集体笔试。因为那天参会的公司很多,所以分给每个上台的宣讲代表的时间只有10分钟。
可就是这每个人都一样的10分钟,却让我终身难忘:
上台进行宣讲的大部分公司代表,应该都是所在行业的佼佼者,有的还是公司创始人,应该都算是大佬级别的存在,说实话,在他们开讲之前,心中多少还是有一点期待的。但在他们每个人开讲的前两分钟,各路英雄的十八般武艺神通便高下立分:有的代表可能因为紧张或者准备不充分,所讲的内容并不是很流畅,听完也不是足够让人印象深刻;也有的代表依然会犯语速过快的问题,让人听完抓不到重点;有的代表则偏重于形式上的华丽,忽略了这是校园宣讲会的本质,当然这是很少数。而只有极少的代表,能够全部做到演讲中需要达到的那几大要素:语音语调平稳但不失厚重与感情;表达在形式上有一定趣味,但不喧宾夺主,重点突出;内容上逻辑清晰条理;以及最重要的一点,富有感染力。
那次宣讲会后对我最大的一个感触是,演讲能力不足的问题,在各个能力阶层的人当中都可能会存在,一个IT界的技术大佬或者创投大佬,也很有可能是一个在公众演说时还会脸红和紧张的青涩男孩;而一个此刻在周末晚上通宵写文章的程序员/业余作家/音乐爱好者/健身与搏击达人的斜杠青年,也很有可能是一个以前连上台讲话都会紧张到口吃,但经过不断地刻意练习与自我训练,还拿到了多个演讲比赛与辩论比赛奖项的励志青年。
而在现代商业社会当中,演讲与分享的能力,是一个人身上很重要的能力,甚至可以说是基础能力,标配能力,因为小到一次公司面试,述职汇报,技术分享,年终总结;大到给客户的产品展示,进度汇报总结,以及给投资人的“画饼造车”,和给员工们的激励演说,无论哪一个项目和环节,都需要你必须具备呈现一场完美演说的能力。
以下的内容,笔者采访了著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教育专家薄荷老师,咨询了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的著名咨询顾问,查阅了网络爆款综艺奇葩说的出品人,著名相声艺术家马季之子马东关于说话这门艺术的最新力作《好好说话》,
参考了国际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的关于临场发言的核心技巧“金字塔原理”,以及参阅了最新版的《得到品控手册》,
通过综合总结以上这些业内最顶尖前沿的说话之道,给你呈现一篇科学高效的纯干货文章,详细解答了一个现代商业社会当中的职场人,应该从哪些途径去提升和训练自我的分享演说能力,以及介绍一种个人认为非常有实用价值的五维立体说话术;以及从 如何做好一场分享型演讲这个课题入手,详细拆解一场完美的分享型演讲需要注意的各个方面与实操步骤,助你在职场当中一臂之力。
金字塔原理
什么是金字塔原理,
金字塔原理是使用了结构化思维而创建的一种思维工具,主要用于“沟通表达”和“文章写作”场景中,而在职场掌握这个模型后,我们可以做到从容应对临场发言。
金字塔原理的发明人是麦肯锡公司的巴拉·明托,一位和蔼的老太太,写了一本书叫《金字塔原理》,一战成名。到现在为止,它已经成为麦肯锡公司对社会贡献最大的一个工具之一。
请看下图,然后我逐一讲解!
01 写序言
写序言,相信大家都知道它的用意,就是以概括性的语言表达你要说的事情,让听众有一个大概认知。
写序言的时候,要遵循SCQA模型,即:背景、冲突(渴望+障碍)、问题、答案。
02 定主题
定主题,意思很明确,就是你所要表达的观点、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要用一句话高度抽象地概括你所要表达的观点内容,一句话说清晰。
不要没有思想的句子,一个中心思想,不可以有两个中心思想。
那么如何定好主题呢?通常有两种办法:
第一种办法:纵深
所谓纵深,就是你要迅速选好一个视角,深入去挖,充分表达自己观点,独特的见解。
第二种办法:横向
所谓横向,就是全面讲解,不遗漏。这种方法适合一些比较宏观的问题,可以体现你开阔的视野,但是缺点也明显,那就是无法深入分析。
03 搭框架
搭框架:指提炼出来的结构关键词。框架关键词一方面充当提示语,有了它你不至于一点都说不出来,另一方面又是帮你梳理信息的工具。
大致来说,框架不外乎以下几种类型:
(1)时间架
时间顺序,就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把脑子里的信息整理输出。
举例:比如上周你去了泰国旅游,回来后,公司同事叫你分享一下这次旅游感想,你怎么说?
如果你只是凭感觉,想到哪里就说哪里,思维逻辑一定是很混乱的,所以你可以通过时间组织输出。
比如:第一天去了哪里,看到了什么,吃了什么,玩了什么;第二天去了哪里,看了什么,吃了什么,玩了什么;第三天去哪里了,吃了什么,玩了什么。
时间类的框架,其实不局限于时间这个狭窄的概念,还包括一切有先后或因果顺序的结构。因此时间类的框架可以分成以下三类:
A. 代表时间的词
过去、现在、将来;上午、中午、下午;一点、两点、三点。
B. 代表阶段/周期的词
研发、试产、投产;少年、青年、壮年;前期、中期、后期。
C. 代表流程/步骤的词
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流程一、流程二、流程三;首先、然后、最后。
我们平时可以有意识地积累这些框架,脑子里积累得越多,整理思路的速度就越快。
时间框架几乎可以用来说任何话题,应用很广,几乎是万能法。如果以后紧急情况场景让你说话,一下子想不出来说什么,那就思考时间框架,这一定会让你说出一些东西来。
(2)空间架
空间顺序就是按照地点先后顺序整理思路。
空间类的框架,其实不局限于地点这个狭窄的概念,还包括一切有区块划分的结构。因此空间类的框架可以分成以下三类:
A. 按照地点
比如上面去旅行的,第一站到了哪个地方,然后展开描述;第二站到了哪个地方又展开描述……
B. 用在抽象的要素概念上
一些常见的思维模型其实也属于空间架构,比如比较典型的“麦肯锡7S模型” 是麦肯锡顾问公司研究中心设计的企业组织七要素,指出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全面地考虑各方面的情况。七要素是指:结构(structure)、风格(style)、技能(skill)、制度(system)、员工(staff)、战略(strategy)、共同的价值观(shared values)。
这种抽象要素概念,一般是界定一个系统后,把这个系统划分成几个部分、对象或要素,然后抽象出概念来描述整个系统。
C. 二维矩阵也属于空间架构的一种
首先二维矩阵也是一种抽象概念,把一个系统或要描述的问题分成两个方向(X轴,Y轴),再根据程度深浅或量的多少分成四个象限进行研究。
常见的有SWOT(竞争态势)分析、波士顿矩阵(市场增长率-相对市场份额)分析、安索夫矩阵(产品和市场组合)分析等等。
在使用空间架的时候,通常要严格符合MECE(互相独立,完全穷尽)原则,不然让人觉得不够严谨。
(3) 程度架
程度架有时候也叫三角架,就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重要性程度、紧急性程度和关联程度。在表达的时候,选取其中一点按顺序进行描述。
A. 重要性程度
重要性程度很明显就是把一件事情按重要轻重来划分,比如对于一家没有多少现金流的公司,最重要的事情是要先卖货赚钱,活下去才是最先要的;然后才是考虑打造品牌这种长期的事情;等发展到一定程度了,再往后才是考虑上市这些问题。
B. 紧急性程度
紧急性程度就是把最紧急的放在前面。比如这周有很多事情要做,上周工作汇报还没有做,很快又到双十一了,要报名、推广、备货等等,过几天还有一次云计算技术演讲分享等等。这个时候就要实际情况进行来安排工作,比如根据工作的截止时间和工作所占用时间来进行先后安排事情。
C. 关联程度
关联程度就是指事情前后的关联性强弱。比如我们在根据内容深浅和接受知识的一般性规律,通常要把读者分为:入门级、进阶级和高手级,然后根据这样来安排内容排序,那么每一阶段的内容关联性就强,过渡也自然,读者也更容易接受和掌握。
04 填内容
填内容,就是在定好框架(时间架、空间架或程度架)之后,用事实、数据、故事等内容来填充它。填充的时候,可采用承上启下的方式,即你在讲下一个架子及其内容的时候,提到上一个架子的中心思想,并把两者联系起来,这样逻辑性会更强,内容会更清晰。
内容填充的时候,有个问题要特别注意,那就是MECE(相互独立,又完全穷尽)原则。通俗一点来说,内容要相互独立,不交叉重叠,但又要做到不遗漏。
金字塔原理的几大核心要素,一是通过说话的背景确定主题,这也是你整场讲话的中心与基调。
搭建框架,按照时间或者空间顺序组织你整场讲话的架构,这也是看一个人讲话是否有逻辑的关键。最后用故事或者数据和细节填充你的逻辑架构。使之变得血肉丰满。
五维说话术
五维说话术这个概念,来源于马东的《好好说话》。
说话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话术分为沟通、说服、谈判、演讲、辩论五个维度,五个维度既有区分,又有相互转化的内在趋势。
现代社会的四个特点决定说话的重要性。
一.它是由契约精神维系的陌生人的集合;
二.它以标准化和规范化为基本原则,除了极少数走在前沿的科学家和艺术家之外,大多数人所从事的都是标准化的工作,这保证了效率最大化,却也使得脱颖而出显得越发困难;
三.它在信息泛滥的同时,伴随着注意力的稀缺;
四.网络在使说话收益大增的同时,其放大和固定效应也使说话的风险越来越大。
不会好好说话,归根到底是因为拎不清状况。那么,到底要怎样分析状况,才能确定正确的说话策略?一个最明确的指标是:权力关系。它决定了现实的语际关系,决定了各类场景下说话的基本原则。为了在开口之前心里先有谱,我们用图示来明晰话语中的权力形势。
说话的五种典型错误:
典型错误1:演讲时,上台伊始就急着煽情或者下结论。必须先理解演讲是“权力的形成”,重在对听众的吸引、聚焦和引导,才能在这个场景里掌握主动。
典型错误2:沟通时,喜欢强行推进自己的结论。沟通是“力的流动”,重在拉平二者的关系,让双方都能讲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所以我们需要的不但不是刨根问底,反而是要像激流中的划艇者那样,在容易触礁的地方不断协调转向,避免冲撞。任何一方凌驾于另一方之上,甚至只是暗示出地位的区别,都是沟通的大忌。
典型错误3:说服时,以为只要能辩倒对方就可以“以理服人”。说服的关键,就是要尊重并且利用对方的自主性,使其从自身角度出发,心悦诚服地接受我们所希望其接受的观点。我们要卸下对方的心理防御机制,诉诸对方自身的心理需求,让“我说服了你”变成“你说服了自己”,让“我的观念打败了你的观念”变成“你的观念升级了”。
典型错误4:谈判时,以为只要真诚沟通就一定能携手共赢。我们需要的是把各自的目的、诉求、损益摆到台面上来谈,通过讨价还价的利益交换,尽快确定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版本。
典型错误5:辩论时,以为只要压倒对手就是自己的胜利。辩论是一种“权力在他方”的话语体系。形象地说,是彼此都盯着对手,但是心里都在想着怎样得到旁观者的认同。对手其实并不重要,他们只是我们向第三方证明自己正确的一个工具。这是辩论的基本策略,也是辩论讲究风度的根本原因。
怎样掌握五维说话术
说话,是一项综合能力,而传统口才教育最大的缺陷是只讲单项训练,不解全息话术的奥妙。事实上,正如色有三原、光分七彩,话术能力也是由五个维度集合而成的。按照前面提到的权力关系的不同,分别是沟通、说服、谈判、演讲、辩论。理解它们相互之间的此消彼长和渗透转变,使其随缘应化地共同发生作用,我们就能在任何场景下好好说话。
视角不正确,一开始你就输了。单学沟通,会变得像兔子一样柔弱;单学说服,会变得像狐狸一样腹黑;单学谈判,会变得像鳄鱼一样冷酷;单学演讲,会变得像孔雀一样显摆;单学辩论,会变得像刺猬一样难缠。你需要做到:
(1)具备并且强化五项话术能力;(2)各项话术能力都能与其他项目配合使用;(3)知道具体场景中如何配合使用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沟通:权力的流动。沟通偏重“理解”,目的是要学会怎样体会别人的角色、照顾别人的诉求。沟通的要义是平等,双方处在同一个平面才能打开心结,这就需要让权力流动起来,消解既定的权力格局,协调转向避免冲撞,营造畅所欲言的语境,比如情爱、亲子、危机等。
说服:权力在对方。说服偏重“改变”,也就是将我们的观点和立场植入对方心中,让对方按照我们的预设来想问题,并且得出我们想要的结论。说服的要义,是时刻警醒“权力在对方”,作为无权的一方,我们需要用各种迂回的手段达成目的。
谈判:权力在双方。谈判偏重“协调”,也就是在双方合作才能解决问题的情况下,让合则两利、斗则两败的双方,在可冲突、能冲突的情况下去选择合作,并且尽量实现各自利益的最大化。
演讲:权力的形成。演讲偏重“表现”,目的是能够自在、得体、有逻辑地向一般听众进行陈述。这是一个人建立自我身份、传递个人特色的最基本素养。
辩论:权力在他方。辩论偏重“捍卫”,也就是有理有据地维护自己的立场、回应对方的质疑。
好好说话是全息性的,首先沟通是话术之本,评价一个人会不会好好说话的核心,但是沟通并不足以解决绝大多数的说话问题;接下来辩论是沟通的深化,解决冲突决定胜负的是讲演,让观众自行生长出讲演者所要的观点,需要的是说服。也就是说从沟通到辩论、从辩论到演讲、从演讲到说服,再从说服回到谈判,仍然是一个环环相扣、息息相关的全息整体。
对于演讲,乃至说话能力的养成,一定不能只偏重于某一项能力或某一个方面,说话,一定是一项综合能力,理解它们相互之间的此消彼长和渗透转变,使其随缘应化地共同发生作用,我们就能在任何场景下好好说话。
题外话,写作的本质也是一种说话,只不过写作要面向的群体是广大读者,权力关系有点像演讲,所以写作一定是站在读者的角度去思考的,经常练习写作,也是一种稳步提升我们演说能力的方法。
想要进一步深入学习五维说话术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的专属优惠链接
京东购书连接
如何做好一场完美的分享型演讲
最后,我们回到今天要谈的这个最终议题上来。
---如何做好一场完美的分享型演讲。
一场完美的分享型演讲,一般包含两个部分,PPT,以及演说者本人。
要达到整体的完美,两个部分的完美缺一不可。关于怎样做一个优美吸睛的PPT,本篇文章不在这里进行赘述,其核心的关键点就是简洁,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一定要注意简洁,PPT的作用说白了有点像演说者的提词器,但这个词是关键词,而非演说内容,也是对于演讲者所要表达的图像部分的内容进行的一个补充。切勿将全部的演说内容堆积在PPT上,让自己的整场演讲变成了PPT朗读,这是最low的做法。可以参考罗振宇在跨年演讲时PPT的设计风格。感兴趣的朋友,想要做出像苹果发布会那样炫酷ppt的朋友,可以参考下面的这本《》。
能量是基础
说完PPT,再来谈演说者本人。
一场完美的演说,一定是一种能量向外扩散并影响带动他人能量的过程,所以演说者自身的状态非常重要,这将直接决定这场演讲有没有感染力,能不能起到这场演说本身要起的作用。
所以在演讲开始时,演说者一定要调整自身状态,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身体的放松反馈等方法,让自身身体状态达到放松,乃至兴奋,达到一个能量充盈的状态。这是决定一场演说成败的基础也是关键。因为只有你的能量充盈,才能将你的能量扩散出去,传递给你的听众。
声音是传播介质
如果说在一场完美的演讲中,自身能量是核心,那么声音便是一场演讲中最直观的体现,也是演讲者本身能量传播的介质。因为观众对于你的演说所要传达的信息的接收,全部来源于你的声音,所以演讲者展示出一个好听的声音就至关重要了,这里的好听,不单单指声音音色上的好听,更多指你的语调,语气,还有语速,能否给你的听众一个舒服的感觉,很多时候,一场让人讨厌的演讲,开始都是因为演讲者的声音本身就有很大问题,关于如何通过训练,拥有一副好听的说话声音,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下面这本书。
良好的准备让你逻辑更清晰
说完能量以及声音,终于来到了内容的部分。
关于一场演说的内容质量,核心决定因素其实是一个人的说话水平,乃至知识储备。这个需要每个人在平时多注意积累语言素材,以及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这个没有快捷的办法,只能靠在平时多积累,正所谓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但很多人会问,我平时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进行语言素材上的积累,但现在有一个很重要的演讲要进行,该怎么办呢?答案只有一个,好好准备。凡事其实都讲究一个 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一场演讲,充分的准备可以让你的底气更足,帮助你有更高的能量,同时你只有对你所要表达的东西越了解,你才能在你把它分析和表达给你的听众时,越有逻辑性。逻辑性的来源,其实就来自于你对事物的深刻理解与把握,你只有在演讲前做到胸中有丘壑,眼里存山河,才能在真正上台时做到气定神闲,口若悬河。
演讲当中
其实只要做到以上三个方面,你的演讲一般已经不会差到哪里去了,但与卓越之间,可能还差一点演的部分。也就是所谓台风和气场的问题。
而一个台风好有气场的演说者,其实跟他的能量也是分不开的,所以这也是我为什么要在开头强调能量的原因。
但除了演说者自身的能量以外,传递气场的一个关键法门,是你的眼神。这也是区分优秀演说者与卓越演说者的关键,一个控场能力强的演说者,一定是可以照顾到整个现场的听众的,而他的眼神,就像是除了声音以外的另一个跟听众们交流的沟通工具,也像一个能量的探照灯,眼神看到哪里,就把他的能量传递给哪边的听众。所以,一个卓越的演说者,除了练习声音,一定也要好好练习眼神。
最后,希望以上这些内容,可以真正帮到你,从多个层面,全面培养自己的优秀的演说能力。
下一期, 我将跟大家聊聊,在后真相时代,我们普通人该如何管好我们的注意力,敬请期待!
我会在那里等你,跟你分享一些实用的,或者有趣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