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公司怎么赔偿 员工发生工伤,企业要怎么赔偿

2023-08-02 14:10:00 来源 : haohaofanwen.com 投稿人 : admin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工伤公司怎么赔偿 员工发生工伤,企业要怎么赔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工伤公司怎么赔偿

很多老板都会给员工买保险,比较常见的是员工团体意外险,保障员工工作期间发生的意外责任。

团体意外险只能看做是公司给员工的福利,不能完全转嫁老板应该承担的责任,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先来看一下江苏省的工伤赔偿标准。

如果一个员工发生了工伤,我们来看一下,哪些是由工伤基金承担的责任,哪些是由老板承担的责任?

工伤保险基金承担哪些责任?

1、医疗费

治疗工伤期间所花费的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赔付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超出工伤保险标准的医药费,由职工还是用人单位承担,目前各地处理方法不同,最常见的是用人单位不承担,或者职工与单位各承担一半。

2、住院伙食费、交通、食宿费,由工伤基金支付。

3、残疾辅助器具费

工伤职工因日常生活或者就业需要,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安装假肢、矫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轮椅等辅助器具,所需费用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需要注意的是,辅助器具一般采用国内市场的普及型产品,如果因个人原因选择其他型号产品,超出普及型产品的费用,需要有个人承担。

4、生活护理费

工伤职工评残后,确定需要生活护理的,由工伤基金按月支付生活护理费。

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每月发放社平工资的50%

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每月发放社平工资的40%

生活部分不能自理:每月发放社平工资的30%

5、工伤复发费用

职工工伤复发,确认需要治疗的,享受工伤医疗费、辅助器具费,停工留薪期工资。

6、工伤医疗补助金

工伤职工,如果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工伤基金支付的部分如下:

五级伤残:20万

六级伤残:16万

七级伤残:12万

八级伤残:8万

九级伤残:5万

十级伤残:3万

由工伤职工本人提出,且解除劳动关系时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 5年的:不足 5年的,按照全额的 80%支付;不足 4年的,按照全额的 60%支付;不足 3年的,按照全额的 40%支付;不足 2年的,按照全额的 20%支付;不足 1年的,按照全额的 10%支付,但是《劳动法》第38条规定的除外。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或者按照规定办理退休手续的,不知福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7、因工死亡赔偿标准

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供养亲属抚恤金:

配偶:死者本人工资* 40%(每月)

其他亲属每人:死者本人工资* 30%(每月)

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 10%。

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这个标准每年都会变化。

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3834元 ,所以2021年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876680元。去年2020年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是847180元。可以看到,标准每年都在变化,一般都是每年增加几万元。

这个标准是全国统一的,没有地域之分。

企业要承担哪些费用?

1、五-六级伤残津贴

五级伤残:本人工资的80%,六级伤残:本人工资的60%。按月支付。

2、一次性就业补助金

工伤职工,如果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单位支付的部分如下:

五级伤残:9.5万

六级伤残:8.5万

七级伤残:4.5万

八级伤残:3.5万

九级伤残:2.5万

十级伤残:1.5万

由工伤职工本人提出,且解除劳动关系时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 5年的:不足 5年的,按照全额的 80%支付;不足 4年的,按照全额的 60%支付;不足 3年的,按照全额的 40%支付;不足 2年的,按照全额的 20%支付;不足 1年的,按照全额的10%支付,但是《劳动法》第38条规定的除外。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或者按照规定办理退休手续的,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3、停工留薪期工资

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者,经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单位没有缴纳工伤保险,工伤怎么办?

参考各地工伤保险暂行办法,比如《南通市工伤保险暂行办法》第29条:职工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发生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

也就是说,原本由工伤保险基金承担的所有部分,需要由用人单位承担。

工伤保险基金可以为企业承担部分的风险保障,但不是所有风险,比如部分外籍雇员、退休返聘人员、临时工及实习生工伤保险无法赔付。

另外员工在获得工伤保险赔付后,一般会继续向企业提出索赔,误工费、一次性就业补助金以及因工伤产生的法律费用都需要企业承担。这些都可以通过雇主责任险来转嫁风险。下期我们再详细聊聊。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信息
专题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