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活动课设计方案(基于传统文化传承的德育主题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2023-11-27 20:34:00 来源 : haohaofanwen.com 投稿人 : admin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德育活动课设计方案(基于传统文化传承的德育主题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德育活动课设计方案

传统文化指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传承下来的、能够影响整个社会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精神成果的总和。传统文化体现文化的历史继承性,是从过去发展起来的文化,也是现代文化的反映;是存在于民族土壤中的稳定的东西,但又是动态的,是过去与现在的交融,渗入了不同时代的新思想、新血液。

“德育主题活动课程”是组织和引导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在教育者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格,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而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全部教育内容。它主张德育回归生活,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悟成长,强调学生的参与性、体验性、多元性。

德育主题活动课程的开发目标

1.开发实施基于传统文化传承的德育主题活动课程

学校德育以承扬传统文化为主线,将学科德育融入月月主题活动课程,整合学科教育资源,找准当代德育与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契合点,开发实施基于传统文化传承的德育主题活动课程,包括经典诵读课程、主题纪念日课程、武术校本课程等,增加学生文化理解,提升学生人文底蕴,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2.形成学校特色的德育课程体系,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围绕学校“致大观而尽精微”的办学理念,引导师生既博览广大,又穷尽精微,开发并完善了礼育教育课程,推行“博学于文 约之以礼”的教育,深度挖掘优良的传统文化内涵,将学生资源、家长资源、社区资源进行整合,凸显德育主题活动课程的地域文化特色,构建出具有学校特色的德育课程体系,力求建设一所根植传统、放眼未来、崇文尚礼、优美和谐的“书香校园”,培养厚德自强、知书达礼、大方乐观的现代小公民,让文化品位与教育效益和谐发展,让教师享受教育的幸福,让学生拥有快乐的教育。

德育主题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和文明的果实,不能只让其躺在书斋里、活在书本中,需要让其走入社会、进入人心,通过融入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发挥其滋养心灵、哺育成长、以文化人、以文育德的作用,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生中落地生根、接续相传。为培植文化传承发展的现实土壤,学校深入挖掘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开设专题校本课程, 构建“经典诵读课程”“传统节日课程”“武术校本课程”三位一体的德育主题活动课程,深度推进立德树人与实践教育着力提升学生素养和学校品牌建设。

1.完善课程建设,全学科渗透国学

基础课程:实施对象为1-2年级学生,课程目标为积累古诗文、积累词汇;培养兴趣、热爱经典文化、认识经典文化的博大精深;欣赏传统服饰、体会书法的美。课时安排为16课时,课程内容包括《三字经》《弟子规》《笠翁对韵》《小学生必背古诗词》等(诵:举行古诗朗诵比赛、诗配画活动,并评选出“诵读之星”)。实施方式为班级授课制。

基础课程:实施对象为3-4年级学生,课程目标为积累经典、大致理解大意、独立识字、学习诵读方法;热爱中国经典文化、了解民间礼俗、感受中国传统之美、热爱家乡、热爱生活。课时安排16课时,课程内容为《礼记》《声律启蒙》《幼学琼林》《增广贤文》《治家格言》《小学生必背古诗词》等(演:组织学生写读后感,开展“经典我来演”活动)。实施方式为选课走班制。

进阶课程:实施对象为5-6年级学生,课程目标为积累经典诗文、了解人物事迹、学习诵读方法、初步了解古诗词格律;了解中华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习俗,培养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培养学生做真人,做善人;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欣赏中国传统服饰、临摹、赏析、评价书法,体会书法的美感与意境。课时安排16课时,课程内容为《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左传》《道德经》等。(编:在学习古诗词、文言文后,进行古诗新编,古文续编活动,学校把优秀的创作篇目以“大观故事会”形式推送到公众号)。实施方式为选课走班制。

2.丰盈实践活动,回归传统育人

建构“4+2”累积式诵读模式。4指每日4诵:经典晨诵、课前短诵、经典午诵、经典晚诵。“2”指的是每周上一节国学经典课;每周一个班利用集会轮流上台,以吟诵、舞蹈、情景剧、唱歌等多种形式加深对国学经典的认识理解,体味其博大精深的历史意义,展示学习成果。

开展国学特色活动。如:庆“六·一”国学节目汇演、六年级成童礼、一年级开笔礼、国学经典主题班队会、国学经典手抄报等。

发挥家长学校的优势,多次开展“国学亲子课堂”“亲子诵读国学经典”展示等系列活动,大力提倡亲子共读,形成家庭读书“沙龙”,奏出一支美好的“书香交响曲”。引导孩子边读边写,并把阅读记录卡、日记、读书笔记、作文等资料分类整合,家长与孩子一同制作《经典阅读档案袋》,作为孩子成长的记录。

特别开展了“行走的课堂”活动,走进杜甫草堂,举办现场赛诗会,让学生身临其境,在浓浓的国学氛围中学到更丰富的知识,这种有趣的形式开阔了学生视野,陶冶了学生情操。

有意识地让师生接触本土文化,更加了解和热爱家乡。如结合成都市版国学教材背杜甫的诗、诸葛亮的《诫子书》等,听国学专家讲蜀中四大才女和成都的相关故事。

用经典培养学生良好品行。如制定《弟子规》力行表,一二年级学习《弟子规》,其他年级温习《弟子规》,用《弟子规》的精华内容来培养学生的品行习惯。

3.开展课题研究,提供内生动力

形成了经典诵读教学模式。构建“讲、读、吟、背”模式。通过专家引领、跟师研修、互动研讨、交流展示等多种形式的培训,我们在探索中建立了国学课“讲、读、吟、背”教学模式,多项课例在国学共同体学校进行展示交流,受到专家和教育同仁的好评。

开发校本教材。为保证经典诵读课题的实施,学校组织骨干教师编写经典诵读校本教材《“礼”遇经典》。结合我校礼仪教育特色,梳理校本教材的组织架构,按照礼乐篇、孝悌篇、忠信篇、辞让篇、友善篇、廉耻篇、爱国篇编撰校本教材。

4.创设育人环境,国学入眼入心

学校充分重视环境育人,有各种国学活动的展板,遍布名言的一条条走廊,各班开设的国学墙报,以《弟子规》经典名句为内容的国学式花台,本期学校围墙也变成了国学味浓厚的特色项目展示墙。校园处处皆国学,直观又多维。早晨,午间,校园广播里响起国学经典诵读之声和古典音乐。每期学校开展各种活动,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媒体宣传报道。国学已深入到学校每个人的生活中。

大观小学以“致大观而尽精微”为核心办学理念,引导师生不仅要博闻强识,还要穷尽精微;既要有高明的理想,又要有实践的能力;既要熟悉旧的知识,又要不断认识新的事物。学校也将在课程开发实施中深入践行,是对学校办学理念的具体践行,诠释了学校文化的精神内涵。

作者:①陈婷婷,成都市锦江区东华小学校长,②蒋映兰,成都市锦江区大观小学德育主任。


相关文章

专题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