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社区现状分析(浅谈智慧社区的建设背景、建设现状及发展前景)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智慧社区现状分析(浅谈智慧社区的建设背景、建设现状及发展前景),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提起“智慧社区”,很多人会感到耳熟,因为从国家到地方,鼓励引导和支持智慧社区建设的文件已经有一厚摞,但发展至今还只是停留在智能点铺设的阶段,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慧社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通过对智慧社区的建设背景、建设现状及发展前景等方面的探讨,以期为智慧社区建设工作提供参考。
一、建设背景
(一)智慧社区建设的相关政策体系已逐步形成
从2013年起,国家相继出台《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驱动战略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智慧社区建设指南》《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如表1所示。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驱动战略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是我国国家层面首次提及智慧社区的文件;《智慧社区建设指南》为全面推动智慧社区提供了明晰的建设框架。
浅谈智慧社区建设
(二)各地积极推动智慧社区落地,城市特色初步显现
以上海、杭州、深圳、苏州、北京等城市为代表的国内城市率先开启了智慧社区建设实践,一方面得益于领先城市经济发达、数字化基础较好,有条件开展智慧社区建设;另一方面则是由于随着领先城市人口增多、环境恶化、交通拥堵等“大城市病”日益突出,居民的美好生活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这也迫使国内领先城市在智慧社区建设方面动力足、投入大。随着智慧社区不断落地,城市特色初步显现。比如,上海在智慧城市建设中一直将智慧社区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发力点,目前已经完成了50个智慧社区建设试点。杭州智慧社区“党建引领”特色鲜明,治理场景提出社区“党建引领+社区自治”的治理机制。深圳在我国智慧社区建设中走在前列,创新地打造智慧社区“南园模式”。
(三) 疫情封控高压催生智慧社区井喷式需求
年初,新冠肺炎的爆发,对我国社会治理体系和能力是一次大考,领导层在调研指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时,也多次强调“社区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的防线。”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威胁与高规格疫情防控措施,如何满足居民正常生活物资需求、安全有序地就医保障以及联防联控的精准实施、畅达信息沟通渠道的建设等,都对智慧社区建设提出新的要求。
二、建设现状
(一)参与方(政府部门、科技公司、物业/地产商)多且复杂,协同性低。
不同主体对于推动智慧社区建设的动力、诉求及面临的困难大不相同,扮演角色与承担作用也各异。
政府是现阶段智慧社区建设的主导者,不仅是相关政策制定者,也是建设资金主要出资方。政府在智慧社区建设中最大的诉求在于通过推动社区“智慧”,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
科技公司是智慧社区的具体建设者以及后期运维者,一方面希望通过智慧社区的建设运营获取利润,另一方面希望将社区作为技术应用场景,不断的实现技术打磨和迭代升级。
物业/地产商在智慧社区建设中既是甲方角色,向科技公司购买信息化、智能化设备和系统。同时,物业/地产商又扮演着“政府的乙方”角色,负责通过数字化应用有效管理社区。
由此看来,智慧社区的参与者众多,层层分包的利益关系复杂,招标过程中错过好的技术供应商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更重要的是,多方的能力、标准和规范的协同性不高,这些导致了智慧社区建设常常“雷声大雨点小”
(二)碎片化建设难以避免,信息孤岛、数据孤岛问题普遍存在。
(1)管理层级间的孤岛
推行智慧社区是一项要求数据网格化、且网格化下沉的系统工程。从管理层级来看,纵向上覆盖省、市、区县、街镇、社区、物业、居民,横向上整合政法、城管、社保、公安等部门,但由于“先地方试点再全国推广”的中国政府创新模式,不同省市的部门设置和职责分工也不统一,还有各层级、各职能部门之间的系统也存在不统一,导致众多系统难以整合,“孤岛”之上再建“孤岛”。
(2)智慧社区中的不同参与方之间存在着数据孤岛。
居民是数据提供者,根据社科院的《社会心态蓝皮书: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9)》,民众对个人隐私和信息的安全观念逐渐增强,参与调查的民众中超九成对个人信息安全表示担忧。而对于企业,保护数据安全日渐成为企业构建护城河的一部分,更增添了联通数据孤岛的难度。
三、发展前景
(一)城市治理服务重心下移,基层治理“触角”更多元、更灵敏
社区作为城市治理的基本单位,以智慧社区建设为发力点,推进社区治理现代化,对实现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智慧社区是实现城市治理重心下移的重要载体,能有效推动形成政府主导和多元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格局。通过充分发挥数字技术优势,能有效加强社区基层单元的感知、分析、决策和预警能力,实现社区治理有传统的粗放型向精细型、智慧型转型。智慧社区部署的各类数字应用是治理体系下沉的工具箱、重要抓手,推动基层治理“触角”更多元、更灵敏,为社区治理现代化赋能加分。
(二)贴近生活“零距离”,智慧社区是全面提升居民获得感的关键途径
智慧社区作为城市居民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载体,服务“渗透力”最强,多层级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智慧社区是智慧城市的一个缩影,但更侧重于以居民需求出发,更强调“以人为本”的概念,围绕着社区居民生活链的各环节的公共安全、公共服务以及公共管理等需求,通过提供相匹配的综合配套和智慧服务支撑,加快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社区服务体系,进一步促进基础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实现居民生活更智慧、更幸福、更安全、更和谐、更文明,全方位提升居民的获得感。
(三)智慧社区经济“蓝海效应”显著,或将成为智慧城市盈利的突破口
随着社区团购越发火爆,地摊经济卷土重来,以“智慧”进一步盘活社区经济大有可为。目前,智慧社区的建设范围依旧以出资方建设的核心功能为主,侧重安防、出行等政府管理功能,满足物业日常管理需求,智慧社区运营仍然停留在“蓝图阶段”,反之也证明了智慧社区经济“蓝海效应”显著。便捷性、性价比、信任感是社区经济、地摊经济发展的原始动力,目前仍然处在“野蛮生长”阶段,面临着“多小散乱”困境。依托数字化手段,发挥公信力优势,智慧社区建设能有效整合、规范社区团购、地摊经济等,在万亿级社区服务市场中分羹一杯。智慧社区可盈利的良性循环模式对各方主体具有重要意义,一是能有效分担政府财政压力,二是增强科技企业长期运营的能动力,三是促成物业/地产逐步转型的契机,四是提升居民创业就业渠道。
(四)应用场景丰富多元,智慧社区是城市智慧化天然、动态的试验场
智慧社区是与居民生活最相关的“智慧城市”应用场景的主体,是城市智慧化相关的新概念、新技术、新应用的重要试验场。随着国家和地方城市的重要发展战略部署,5G、智能家居、智慧养老等纷纷在智慧社区中探索相匹配的应用场景,加快技术和应用落地。智慧社区作为天然、动态的试验场,不仅有效推动社区智能社区升级,提升社区治理服务效能,还能充分发挥智慧社区的示范、展示效应,赋能城市相关产业发展。比如,2019年北京海淀区太平庄街道至强北园社区以全国首个“5G+AloT”新型智慧社区”的身份正式亮相,该社区以5G网络为基础、搭载各种智能物联网技术,有效推动居民生活更安全、社区管理更便捷,多项公共服务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五)支点撬动效应不断释放,以引入社会资本缓解城市智慧化财政困境
智慧社区建设直接涉及主体众多,社会资本拓展渠道更为丰富。现阶段智慧社区建设出资方相对以政府为主,相对较为单一。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现阶段智慧社区可盈利性不强,主要侧重于政府以及物业管理服务,科技企业、地产商等主体缺乏投资积极性。但随着智慧社区商业服务模式逐步成熟,社区可持续运营、持续盈利性不断提升,将会有更多的社会资本涌入智慧社区建设,其支点撬动效应将不断释放,或将成为破解政府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财政困境。
总而言之,智慧社区的真正实现是上下联动、横向联通的庞大工程,疫情虽然暴露了眼下智慧社区的不完整,但也让我们看到问题真正的痛点在哪里。小编相信,疫情结束后,智慧社区建设和大数据应用会出现质的飞跃政府、地产商、物业公司和科技企业们都将投身其中。
云娱智慧致力于将先进的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融入到,以信息化、智慧化为核心,以文体场馆和旅游景区为基石的数字经济运营服务平台,满足大众在学、赏、玩、动、享多方面的需求,助力人们实现美好生活。
了解更多智慧场馆解决方案等信息,可以关注“云娱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