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核医学论文5000字检验核医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2024-07-16 20:58:00 来源 : haohaofanwen.com 投稿人 : admin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检验核医学论文5000字检验核医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检验核医学论文5000字检验核医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检验核医学论文5000字(一):见习课在检验核医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摘要】目的:为了提高检验核医学的教学质量,使理论教学与临床更紧密地结合起来,积极开展见习教学。方法:在检验核医学的理论学习结束后,组织安排学生去医院相关科室见习,将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使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形象直观、生动有趣。结果:通过见习,既使学生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又使教师教学水平有所提高,出现教学相长的双赢结果。结论:在检验核医学的教学中安排见习课是非常成功的,突出专业特色,优化教学效果,促进教师理论和实践教学水平提高,同时提高医院教学管理述评。

【关键词】检验核医学;见习;教学改革

《检验核医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是医学检验专业的重要组成学科。近年来,检验核医学迅猛发展,除了放射免疫分析(RIA)、免疫放射分析(IRMA),涌现出很多新方法、新技术,如放射受体分析(RRA)、放射酶学分析(REA)等,检验核医学的应用范围日趋扩大,重要性也日益显著[1]。检验核医学课的主要教学任务需要培训学生的实验技能,成为各医院检验科和各类实验室的医学高级人才。作为《检验核医学》课程的专职教师,多年一直从事该课程的教学工作,深感检验医学生必须具备过硬扎实的实践技能,才能胜任各项工作科研任务。近年高校不断扩招,学生人数不断增加,但教学资源和教师人数并未相应同步增加,这给教学工作带来挑战与困难[2]。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化解教学资源与学生人数之间的矛盾,加强见习课教学势在必行,本文就检验核医学的见习课教学,谈谈一些体会和见解。

1见习课的必要性

1.1消除恐惧心理学生虽然通过学习,对“核”有了一定了解,但缺乏直观认识,普遍存在恐惧心理。教师应循循善诱耐心帮助学生消除恐惧心理,提高对检验核医学的学习兴趣。向学生讲解,核射线是有利有害的,检验核医学就是利用其有利的一面,诊断分析疾病,获得最大利益。现在各实验室的安全标准,都是经过长期实践检验,符合国家安全安全标准,不会对人产生近期、远期损害。特别是通过见习课,学生亲身参观相关科室的布局,现场学习各项检测操作流程,认识到遵守规章制度,按照操作流程操作,“核”完全是安全无害,也不必谈“核”色变,极大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3]。

1.2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几年学习,已经系统学习了理论基础,并培训了相关实验技能,但学校的教学与医院的实践还是存在很大区别。如果学生离开学校后立即实习,缺乏见习这一环节,大多数人对实习工作还很陌生,出现无所适从的茫然现象,浪费宝贵的实习时光。由于医院的检验设备价格昂贵,日趋自动化、流水化检测,而学校医学检验教学设备普遍落后于医院,主要以手工法为主。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除了理论课学习理论知识,实验课动手完成每个实验,还要通过见习课搭起学校学习与医院工作的桥梁,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所以见习是实习前一个重要环节,这对学生的学习、成长有重要意义[4]。

1.3熟悉工作环境通过见习初步认识到将来的工作环境,明确自己将要扮演的社会角色,调整心态消除落差,做好从学校学习到医院实习的心理准备。在见习过程中,通过带教老师讲解、演示试剂的准备、仪器的操作、参数的设计、数据的处理,乃至结果的报告,这些过程能使学生更加熟悉核医学科内各个工作环节。见习结束后,学生可认识到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临床检测之间的差别,也了解医院里已经开展了哪些新项目,还可使学生认识到自己以前所学的有哪些不足、哪些缺漏,才能更有目的地去查资料,温故而知新[5]。

2见习目的与内容

2.1培养兴趣爱好学生在校学习以理论为主,缺乏具体实践,通过见习,可眼见为实,开拓视野,扩宽学习内容,将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高度。通过见习,可提高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提高动手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对学科的兴趣爱好[6]。

2.2见习内容见习的内容很多,各见习医院的情况又不尽相同,大多数医院将检验核医学部分设置在核医学科内。见习内容主要以检验核医学为主:核医学科的功能职责,在医院内的重要性;科室人员的组成、配置,各人员的分工、职责;核医学科内布局、流程。检验核医学的仪器设备的配置,使用情况,试剂的保存、管理、使用;标本的收集、处理、储存过程;各仪器的检测原理、基本的使用方法、保养维护常识;必要的安全防护知识、措施;学科的发展方向科室发展的规划等。

2.3实施安排笔者所负责的5年制医学检验本科生入学后,前2年学习基础课,检验核医学作为专业课设置在第3学年下学期。学生经过2年半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专业基础和相关知识,学习检验核医学已是水到渠成。检验核医学也是先学理论部分,学完基础知识方法学和临床应用部分,就可安排医院见习。由于学生人数多,一般分为三组去3家医院见习,时间为14:30~17:00,与医院繁忙工作时间错开。各医院指派科室内中级职称以上的人员担任带教老师,带教老师预先学习了见习大纲、见习教案和见习进度表,对见习内容做了充分准备,可很好地进行带教[7]。

2.4注意事项由于见习的时间不长,因此更要注意提高见习质量,避免走马观花,把见习课变成参观课。见习时,带教老师除了给学生讲解核医学科内的各项情况,还可精心设计一些问题,加深见习内容,提高见习质量。如:核医学实验室该怎么做卫生防护,请大家仔细观察本实验室是怎么做的?这样的问题,浅显易懂,又能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仔细观察实验室,同时回忆在课堂上所学知识,这样大大加深了见习印象。见习时所提的问题不宜太复杂、太抽象、太深奥了,应围绕着教学重点和教学目标来提问,在见习过程中就能寻求到问题解答。同时,带教老师应注意教学艺术,见习与课堂理论课又有所不同,既是教学的主持人,又是教学的引路人、参与人,随时注意与学生的互动,多引导、多解疑。因此从开始到结束,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一次成功的见习,都是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8]。

3效果

3.1学生方面

3.1.1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教学质量课堂理论教学,是按照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有目的地将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但这样的教学缺乏实体的感性认识,所以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等4年理论学习期满后,再去医院实习,当初所学的理论知识又往往遗忘殆尽。所以在理论学习期间,安排见习,可使学生走进科室,尽早地接触到检验核医学的实践,比单纯地读书、背书、考试、遗忘传统教学实际更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见习过程中,带教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随时提出一些有关问题,这些问题有些在教科书上有现成的答案,有些则是书本没有答案的,有些学生还记得相关知识,有些学生已遗忘相关知识。见习时,能及时回答问题的学生可觉得非常自豪,不能回答的学生则会询问教师。通过这种见习时的一问一答,知识记忆非常牢固。通过见习,学生还知道自己哪方面有所欠缺,哪方面还存在不足,可看到自己所学的知识哪里还未理解、未消化,见习结束后可把这些平时被忽略掉的部分进行选择性地复习,查漏补缺。

3.1.2爱岗敬业,献身专业不少检验医学生高考填报志愿为临床医学,但大学录取时被调配为医学检验专业,入学后存在很强失落感。觉得医学检验专业属于医技辅助科室,人微言轻,不受重视,所学知识仅为应付考试,意义不大。但在见习时,发现核医学科所涉及的知识非常广大,教师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患者诊断疾病、减轻痛苦,起着巨大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见习,可切身体会到自身的价值所在,消除那种专业不好的颓废思想,增强爱岗敬业、献身专业的正能量[9]。曾有学生在见习报告中写道:“我曾经一直抱怨,高考填写志愿错误,被录取到医学检验专业,而非临床医学。现在通过见习才认识到学科专业的重要性,治疗伤病员需要各科室共同努力才能完成,没有大家的齐心协力,单靠临床医生是无法胜任的”。

3.1.3提前适应工作,为实习就业铺路检验核医学是一门与临床结合紧密的应用性学科,专业技术很强。学生通过课堂理论学习,已经基本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但很多知识还囫囵吞枣,缺乏理性认识。实习前的见习,犹如运动员比赛前的“预备运动”,了解将来从事的职业,适应角色转换,提前进入状态。近年高校扩招以后,大学毕生生人数成倍扩大,大学生就业已从卖方市场走向买方市场。解决高分低能现象,是各高校急待解决的问题,见习就是在理论学习期间,将书本理论知识与临床技巧结合起来的一次尝试,边学边用、活学活用,促使学生走出课堂、走出书本、学以致使用,比单纯的4年理论,1年实习的传统模式更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教师方面

3.2.1提高教师的实践知识通过见习,加强了教师师资力量建设。长期以来,检验核医学的教学工作由学校的专职教师负责,但专职教师长期脱离临床工作,只单纯教学,就会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见习课时,任课教师也与学生一道去医院见习,通过这个过程使任课教师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更扎实地掌握学科相关知识,讲课再不仅是从书本来到书本去,而能做到举一反三、胸有成竹。

3.2.2提高教师的理论知识见习课,对医院带教教师也是一次提高。医院的带教教师,一般为专职医生,主要负责医疗,缺乏相应的教学系统训练。这需要带教教师不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还需要相仿设法提高自己的教学理论水平。通过见习课带教,就是一次提高教学水平极好的实践。提高带教教师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提高组织领导能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0]。通过见习课上,正确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学到很多课本上所学不到的知识。

3.3医院方面

3.3.1从制度上保证见习政策刚开始实施见习教学时,一些科室同志对此认识不够,对见习带教存在偏见,认为就是带着参观,缺乏必要的重视,为此部分同学意见反应强烈。为了提高见习课质量,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专门从制度、政策上保障见习课的质量。明确科室责任、奖金分配、教师选拔[11]。同时加大教学投入,加强硬件、软件建设,创造出良好的教学环境,从多方支持见习教学。见习课上,核医学科既要充当医疗单位,又要充当教学单位,根据医疗工作和教学内容抽调相应的医生充当见习教师。对带教医生给予奖金补贴,从人力、物力、财力上支持见习教学,给予带教奖金补贴,体现按劳分配、多劳多得[12]。

3.3.2重视教师岗前培训在科室里选拔带教教师进行岗前培训,包括教研室、院系、学校3个层次的培训,使带教技师更熟悉学科发展前沿、见习大纲、学生心理、见习带教教师职责、见习内容和见习方法等。教师岗前培训分为几方面:(1)见习前,科室专门组织带教教师复习科室概况,学习检测项目、检测手段。(2)见习前,组织带教教师模拟带教,进行预演,然后总结经验,积极改进。(3)岗位培训时,还可安排新老学生交流会,师生见面会等,加强交流、发现问题。(4)作为长远培养,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临床教师去国外医学院校考察、进修、学习,攻读学位、继续教育,勇敢地走出去,学习外国同行的先进经验,通过这些努力极大地提高临床教师的素质水平[13]。

3.3.3完善带教质量评议体系带教质量影响着医学生培养质量,是衡量医学院水平的重要指标[14]。因此,构建完善合理的带教质量评价体系是提高质量,保证教学的有力措施和有效方法,系统地对带教内容、带教环节进行监控,进行系统评议。医学院制订出完善的带教质量评价体系,进行定性、定量评议。见习结束后,对带教科室和带教教师进行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的满意度,对见习教学中的建议和意见,并以简报形式公布,作为评选优秀的考核指标。通过对见习实施监督管理,认真评教评议,全面对见习教学进行指导监控,使各项规章制度、管理措施落到实处[15]。

4总结

检验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习前的见习是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必不可少的阶段,是从理论进入实践的重要一步,可看做两个阶段的学习之间的一种缓冲、桥梁。通过见习,使学生为实习做好思想、心理和知识上准备,做到理论学习更有的放矢、事半功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又显著提高了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水平。而且,由于医学检验技术飞速发展,检验核医学早已是自动化、智能化、模块化和尖端化,各学校由于资金原因出现实验室设备落后于医院核医学科,学校学习与医院临床存在严重脱节现象,通过见习可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脱节。同时,通过见习,也提高了医院教学管理水平,使见习管理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的有机道路。总之,只要认真总结经验,想方设法加强和拓宽见习的广度和深度,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和综合分析能力,就可极大提高见习的教学质量,为学生将来更好地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检验核医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检验科在核医学应急救援中的作用

检验科作为一门多学科融合的独立专业,在医院医疗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结合实际将检验科在核医学应急救援中的作用讨论如下:

1核泄漏对人体损害的特点

核泄漏对人体的损伤有γ、β辐射的外照射、放射性核素的内照射、热烧伤和机械伤,事故发生放射性核素的释放与分布可分为三个过程,早期:事故发生后最初几个小时,以短寿命核裂变产物为主,散落在事故现场的核燃料碎片和核设备形成较强的γ、β辐射源;中期:事故发生后几天或更长,释放的放射性核素通过羽状烟云大部分进入大气并沉降到地面上;后期:事故后几周到几年,主要是长寿命核裂变产物,如锶-90、铯-137、钚-239对人体的危害。对人体外照射主要来自:①核动力设施。②放射性烟云。③沉降到地面的放射性落下灰。④附着于人体表面和衣服上的放射性核素。这些辐射源的γ辐射对人体辐射引起外照射放射性损伤,主要核素有碘-131、铯-137等。电离辐射对人体血液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等造成不同程度的放射性损伤。

2检验科在核医学应急救援中的作用

一旦有核泄漏事故发生,检验科必须迅速作出响应,在医院应急办公室的统一指挥下,检验科应立即按预案进入工作状态。

2.1血液常规检查

主要观察外周血细胞的改变,淋巴细胞减少、嗜中性粒细胞增多、以淋巴细胞绝对计数最为可靠。

2.2对体表和尿、血等生物样品进行核素及污染检测

2.3剂量估算

2.3.1照射3~4d内可得到物理剂量估算,淋巴细胞染色体非稳定性畸变(Cu)如环和双着丝点泊松分布检验可提示照射的均匀和不均匀。淋巴细胞微核(CB阻滞法)较为简便,但有干扰因素。早熟染色体凝集(prematurechromosomecondensation,PCC)技术,可在取血后6h出结果,范围1~10Gy。

2.3.2淋巴细胞染色体稳定性畸变除淋巴细胞非稳定性畸变(Cu)外,另一类缺失、易位、倒位等稳定性畸变(Cs)可推测原先照射剂量。荧光原位杂交(flurore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FISH)能快速识别人类1、2、4号染色体易位。T淋巴细胞次黄嘌呤磷酸核酸转移酶(hypoxanthinephosphoribosyltransferase,HPRT),其基因突变频率与剂量相关。血型糖蛋白(GPA)基因突变技术检测,突变频率与辐射剂量正相关[1]。

2.4其他检查

2.4.1高淀粉酶血症和高淀粉酶尿症与病情程度有一定的关系,高于正常值10~100倍。

2.4.2照射1d,大面积皮肤损伤病人的肌酸激酶水平升高,为正常值的10~20倍,天冬氨酸转氨酶升高。

2.4.3事故后7~9d,不少病人出现高酶血症(如天冬氨酸转氨酶、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及高胆红素血症。

2.4.4事故发生后血小板数量明显减少。

2.4.5进行肾功能、电介质、血糖、肝功能等检查。

2.4.6如继发细菌感染,进行细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

2.4.7如发生失血和休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输注血液。

2.4.8凝血系统检查:早期凝血系统激活,一过性升高[2],血小板凝集功能增强,出现高凝集状态,乃至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2.4.9免疫系统检查: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CD4/CD8比值下降。原有过敏体质者,IgE明显上升。此外免疫屏障破坏,粒-巨噬细胞系统质与量减弱。

3检验科人员个人防护及科室布局

检验科人员平时应当学习掌握控制应急辐射的相关知识,事先经过良好的训练,采取一切可能的防护措施,包括配备必需的个人防护衣具(防护面具、防护服、防护手套等)。工作人员带个人剂量仪,包括热释光片、数字式个人剂量仪,必要时带个人剂量报警仪[3]。进入工作场所前,首先在更衣室换上防护服,个人物品不得随意带入放射性工作场所,严禁将污染的物品和个人防护用品带出工作场所。检验科应注意整体布局,在整个布局中分别设工作人员出入口和标本出入口,防止交叉污染。工作场所划分为污染、半污染和清洁区。

4标本和废液处理

进入检验科的标本(血、尿、便等)及废液等均视为放射性废物,按照WS-1996标准处理,液体或固体废物如感染的针头、注射器和破碎的玻璃器皿等均应放入不泄漏、较牢固并有合适屏蔽的容器内。工作场所应设污水池,存放放射性污水直至符合排放标准要求时方可排放。废原液和高放射性废液应专门存放。操作带有挥发性和产生气溶胶的开放性场所,应设相应的排风系统,排放口应达到国家大气排放标准[4]。

5海上核医学应急救援中的检验工作

海上核泄漏事故具有突发性、机动性特点,因此要求医学检验工作要迅速、准确,能够满足现场急救的基本要求,为完成海上核医学应急救援任务,检验工作需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5.1携行设备要求能够满足现场基本医学检验需要,设备要求搬动容易、有良好的抗碰撞性和抗磁性,基本携行设备有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尿分析仪、血球分析仪、电介质分析仪、显微镜、试管、玻片、离心机、棉签等。

5.2携行试剂如血球试剂、尿试纸条、电介质试剂、血型试剂、血液等。


相关文章

专题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