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的历史 有水平的历史学术论文是怎样的

2023-09-07 12:10:00 来源 : haohaofanwen.com 投稿人 : admin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学术论文的历史 有水平的历史学术论文是怎样的,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学术论文的历史

读有水平的历史学术论文是一种享受。体现在哪里?请看:

01从一条孤证证实一段被淹没的历史,例如,马非百:杜仓相秦考。

杜仓相秦只见于《韩非子存韩》,马非百先生考证的方式是这样,先从《韩非子存韩》的记载,找到五诸侯伐秦前后有四次,然后根据其他史料排定四次伐秦的年代,断代《韩非子存韩》所载的五诸侯伐秦时间为秦昭襄王九年。然后在考察秦昭襄王在位期间相位空缺的年代,分析出杜仓相秦可能的3个时间段。然后再根据《韩非子存韩》所载杜仓的对外政策,论定其相秦时间为昭襄王二十六年至三十二年。但孤证不立,他又在《战国策秦策》中找到“士仓由辅之”的记载。先论定士字为土字之误写,但还是苦思不得其解,最后在梦中联想到《诗经》“自土徂漆”之句,土即使杜,遂证史杜仓相秦。这篇文章除了作者熟悉先秦史料外,主要运用了传统小学方法。

02多种语言对证解决一个争议问题。例如,张广达:唆里迷考。

唆里迷是汉籍和突厥、阿拉伯文献中我国新疆境内的古地名。但它到底在哪,没有定论。耿世民张广达两位先生根据多种语言对证和文献推定,最终定唆里迷为焉耆。这种多语言对证对于边疆民族研究甚为重要。研究突厥、蒙古、回鹘、藏族等民族历史,需要具备多语言能力。

03从出土资料证文献记载的不足。例如:辛德勇:汉宣帝地节改元事发微。

《汉书》记载宣帝的年号依次是:本始、地节、元康、五凤、甘露各四年。本来没什么疑问,但是居延汉简出土后,居然有本始六年。这怎么解释?王国维和陈梦家都用时间滞后性来解释。似乎解决了这个问题。然而,2003年地下又出土了钱范,上面有“本始五年”的字样。这用滞后性就解释不了了。这个看似简单的改元小问题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就是辛神这篇论文要解决的问题。辛神的结论是:宣帝即位之后,本始年号依旧延续使用了6个年头,这意味着霍光想要接着年号的延续,表示从昭帝到宣帝,运数连贯没有变化,同样都是霍家的天下。也正因为如此,宣帝亲政就把年号改为地节,然后追改本始五年为地节二年,警示霍光家族。

04从文献上论定一项制度并证实。例如:王毓铨:汉代亭与乡里不同性质不同行政系统说。

汉代的亭和乡里是什么关系?《汉书百官公卿表》说: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这话给人的感觉是亭归乡管,即乡-亭-里。王毓铨先生检索史料,发现这个解释是错的,《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的“十亭一乡”要么是错的,要么是“十里一乡”的讹误。那么,又如何来解释“十里一亭”和“十里一乡”的矛盾呢?王毓铨认为,第一个里是距离的意思,第二个里是聚落名称。然后在根据其他史料,得出亭和乡并行。但是,他的这个结论都是文献上的,需要出土材料证明。而东海尹湾汉简的出土,则证实了王先生的结论。参看杨际平:汉代内郡的吏员构成与乡亭里关系。

05从多种文献上论证一项制度的因革。例如:顾颉刚:三皇考。

中国人没有不知道三皇五帝的,但是到底啥是“三皇”,没人能说清楚。童书业在本文的序中说“二千年来,竟没有一个人肯悉心的去寻求这问题的根底曲折来”,直到出了个刨根问底的真读书人,也就是他老师-顾颉刚先生。顾先生花了极大的力气整理记载混乱的各种史料,然后分了26个部分考证,画了一幅三皇太一传说演变略图,把这件事大抵说清楚了。这既体现作者的绣花功夫,又可以看出顾先生求真的精神。

06用新的眼光解读史料并发现一个趋势。例如:傅斯年:夷夏东西说。

顾颉刚先生用四个打破,把经书中的古史体系打碎。流弊便是造成古书记载的三代事情被归类到“神话”而非历史领域,傅斯年则是把这些被视为“神话”的材料,用地域、民族的眼光重新审视,揭示出东汉以前东西纷争的事实,同时以“夷夏东西说”为题,夷在夏先,夷在东,来反对当时流行的中华文明西来说,他所要争的是东方学的正统;强调夏的存在,则是对古史辨思潮的回应,即在《与顾颉刚论古史书》这封未发出的长信中说的“救救文明”。此文可见傅斯年治史之旨趣。

07从史源上揭示出一个时代的根本制度。例如:顾诚:明帝国的疆土管理体制。

顾诚写这篇论文源于自己在研究明前期土地耕作数量的困惑。《明实录》记载洪武时期,天下官民田数大致在四百万顷上下,而《大明会典》则说是八百四十九万顷。差了400万顷,这个现象怎么解释?顾先生的解释是:明初,全国土地是由行政系统和军事系统分别管辖的。400多万顷是行政系统管理的数字,而800多万顷是包括军事系统在内的土地数字。这样的话,就涉及到卫所制度的定位问题。传统上把卫所视为军事制度,而顾诚在《明帝国的疆土管理体制》这篇论文把卫所上升到全国性的高度,不仅是军事制度,还包括户籍制度,还是地理单位。这大大改观了我们对明代管理体制的认识。可惜,顾诚没有继续扩展他的研究工作就死了。

08从不可靠的史料中揭示出一个事实。例如:陈寅恪:桃花源记旁证。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几乎受到初中教育的人都会背。一向被视为文学材料,没有史料价值。可以陈寅恪独辟蹊径,指出《桃花源记》既是寓意之文,又是纪实之文。然后从这篇不靠谱的文学材料,考证出魏晋南北朝当时林立的坞壁。真实神来之笔,神在他看出了“历史的真实”而不是“史料的准确”,我们固然可以不同意他的论证,但他把《桃花源记》和当时的坞壁联系起来,足以启发我们对史料的选择,即所谓“诗史互证”的研究取向。

09从谜案中揭示出其伪。例如:吴晗:胡惟庸党案考。

这篇论文是吴晗的成名作,好在哪呢?好在以假证假。胡惟庸谋反这件事,为官书所载,我们已不太知道真相了,怎么考证真相呢?用这些官书的说法,来证其不合理,从而证其真。

10掌握稀见史料以证其真。例如:杨志玖:关于马可波罗离华的一段汉文记载

马可波罗到底来没来过中国?到现在也没整明白,但是,杨志玖在《永乐大典》里翻出了1290年的一段公文,这段史料里记载的三位使者的名字和《马可波罗游记》里出现的三位使者的名字完全一致。这就证明了马可波罗说的话是真的。这条史料,是杨志玖第一个找出来的。论证方法上不算高明,高明之处在于翻阅查找史料的探寻精神。

以上诸家论文精彩之处甚多,本人笔拙,还请各位详览原文。


相关文章

专题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