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英语论文(英语自考毕业论文范文第6篇)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自考英语论文(英语自考毕业论文范文第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英语自考毕业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英语专业 毕业论文 创新
A Tentative Study of the Dissertation Innovation of English Undergraduate
PAN Qinfen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gzhou, Zhejiang 310023)
Key wordsEnglish major students; dissertation; innovation
畢业论文写作是英语专业培养计划中必不可少的实践环节,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的大学本科教育的必要环节,可以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评估其学业成绩,其主体实践者是学生。从论文的选题,可以考察学生在专业知识领域的创新能力,从论文的结构,可以考察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论文的写作,可以考察学生的基本语言能力。毕业论文也是考察教师教学成败的有效手段,是最为直观的检测教学成果的方式。
毕业论文是展示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窗口。早在2000年制定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就已经十分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创新能力作为重中之重来强调。在人才培养目标中,明确提出要注重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对于毕业论文,“评分时除了考虑语言表达能力外,还应把独立见解和创新意识作为重要依据。”《高校外语专业教育发展报告(1978-2008)》也指出“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有效改进教学方法,着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是今后数年摆在英语专业面前的主要任务。”
1 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现状
毕业论文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历时长,跨度大,包括选题、申报、开题、初稿、修改、定稿、评阅、答辩、归档等环节,在教师指导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诸如选题鲜有新意、材料拼拼凑凑、结构不甚合理、语言错误百出、格式不一而同等问题。究其原因,不难看出,除了语言因素,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欠缺,仍是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主要问题。除此之外,没有围绕所学知识进行相关的实践活动,或者说没有理论联系实际,也是造成毕业论文人云亦云,没有新意的一个原因。没有心得,当然不可能写出有新意的文章。最后的结果是,毕业论文成了他人观点的堆砌和拼凑。对学生来说,毕业论文成了没有办法、仓促应付的环节。而对于指导教师来说,毕业论文成了费时、费力,却收效甚微的教学环节。这不符合《大纲》中关于重视学生能力培养的精神。
2 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创新
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本科教学评估方案(征求意见第三稿)中,学生的毕业论文被划入到了检验教学效果下的反映学生创新能力的一栏里。可见,毕业论文不该只是资料的整理和重排,而应该反映学生对相关问题的一定的独立见解和创新。毕业论文在内容上可以有所创新。论文所讨论的“相关问题”能反映社会和时代特征,具有理论价值或实践意义,这是创新。从不同视角、不同观点来讨论毕业论文中的“相关问题”,这也是创新。毕业论文写作中使用实践中新发现的材料,这同样也是创新。
不仅如此,毕业论文在形式上也可以有所创新。根据不同类型高校的英语专业、不同专业方向、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尝试不同形式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的新模式是对课程改革的延伸。以翻译方向为例,翻译课改的直接好处是学生参与大量的翻译社会实践活动,获得第一手材料。而毕业论文形式上的创新正是以大量的翻译实践活动为基础,使学生有机会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杜绝了抄袭的现象。
对于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撰写形式,教育部学位办[2007]78 号文件对《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有以下规定,MTI 学位论文除了研究论文形式外,还可以采用项目、实验报告等形式。项目主要指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中外文本进行翻译,字数不少于10000 字,并根据译文就翻译问题写出不少于5000 字的研究报告。实验报告指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就口译或笔译的某个环节展开实验,并就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写出不少于10000 字的实验报告。
那么,本科学生的毕业论文是否也可以借鉴以上的两种形式呢?以浙江工业大学为例,英语专业的高年级段开设有翻译理论与实践(英汉、汉英互译)、口译、实用翻译等翻译方向课程,翻译课程已形成体系,而且翻译理论与实践(英汉、汉英互译)课和口译课都进行了教学改革。此外,我校英语专业学生还有短学期做翻译大型练习的传统,每年有“翻译大赛”, 暑期有全省英语纠错活动,高年级的同学还成立了翻译社团,积极参与翻译社会实践活动。所有这些,都为学生毕业论文新模式的尝试提供了扎实的基础。
3 实现创新的举措
有一个现象值得大家反思:有些同学学习成绩不错,但毕业论文却写得不怎么样。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创新能力不足。因此,要实现毕业论文的创新,首先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的培养,除了学生自身的努力,还需要教学管理者、论文指导教师、学工人员的联动配合。
3.1 从教学管理者层面
首先,教学管理者要根据《大纲》要求,合理制定培养计划中的课程及专业实践设置。课程设置可以针对培养目标进行拓展,增加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领域的知识,以拓宽学生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术研究热情,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专业实践设置要以课程为基础,可以针对各个方向课程设置短学期大型作业或者专项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并允许学生以社会实践活动为素材,开展毕业论文的撰写。其次,要加强对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选拔,推进导师制的实施,并且严格控制指导学生人数,保证指导时间和指导质量。建议在大三年级实行导师制,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选取相应学科的导师,在专业知识及相关课程上予以指导。第三,要开展各种学术交流活动,使学生有机会拓宽视角,开阔眼界,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
3.2 从教师层面
授课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考试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倡导自主学习、研究型学习,采用开放式、合作式、发现式、研究式等教學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除此之外,论文指导教师还要加强自身的学术修养,熟悉学术前沿,引导学生开展毕业论文的创新。
3.3 从学工层面
学生工作管理者要积极配合专业,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通过让学生成为老师的教学助手、科研助手等形式,锻炼学生的能力。要积极动员学生参加学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并把课外实践、研究、创新等活动纳入综合考评体系,鼓励学生进行创新。
除了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推进学生毕业论文创新,还要做好毕业论文的动员、组织和指导工作。各院校的英语专业要设立毕业论文领导小组,制定工作细则,完善规章制度,解决疑难问题。在毕业论文撰写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论文进程,尽量减少学生的考研、专八考试、实习、求职等对毕业论文的影响,保证学生有充裕的时间查找资料,与指导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并选取自己感兴趣而又切实可行的方向或选题。为避免毕业论文选题重复,缺乏新意,还要严把选题关。可以公布近几年的学生论文题目,要求学生不得重复选题,在此基础上,再请指导教师、学科方向负责人等把关,督促学生开展毕业论文创新。除此之外,对论文的评定也要做到科学、合理。要注重学生论文写作的过程,把论文开题报告和文献综述、论文写作和修改以及答辩情况等纳入学生毕业论文成绩评定体系,以保证论文的质量和创新。
4 结语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的创新,是撰写毕业论文的意义所在,为此,广大外语教师和英语专业学生付出了很多努力。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无论在视角上、观点上、材料上还是在形式上,都可以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教学管理者、教师、学生工作管理者和学生四者联动,缺一不可。在强调毕业论文创新的过程中,指导教师有时也会面临各种困惑。比如“如何衡量本科学生毕业论文的创新”,“创新能力与语言能力哪个更为重要”。要解决这些困惑,需要我们外语教育工作者不断地探索并为之做出不懈的努力。
本文为浙江工业大学教学改革项目JG0836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戴炜栋.高校外语专业教育发展报告(1978——2008)[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243.
[3]马会娟.MTI 学位毕业论文写作模式探讨——以北外奥组委翻译班毕业论文撰写为个案[J].上海翻译,2010(2):48-51.
英语自考毕业论文范文第2篇
翻译研究是一门专门的学科,本文只针对大学自考英语翻译题型简要介绍英译汉和汉译英中的几个方法问题,主要从语言结构的层次讲意义的传译,不涉及到修辞层次问题。英语和汉语是属于两种不同的语言体系的语言,英语属于印欧系,汉语属于汉藏系,各自有自己的特殊表达习惯、方式。
我们在阅读英语报刊时,常常会感觉到理解了的东西未必能用汉语恰当地表现出来。对翻译技巧知之甚少可能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如果能掌握一些翻译时采用的语言处理方法,就能提高翻译的准确率。学习一些翻译技巧有助于自学者掌握外语。翻译的基础是两种语言的比较。了解英语和汉语在形式上、意义和用法上的相同和不同,能使我们对英语的观察更加具体和仔细,可以是我们的学习更加自觉和更有意识。
2、汉译英——句子的翻译
以2010年下半年自考英语(一)为例,汉译英总共5道题,5个汉语句子,每个句子3分,共15分。从分值上看,占到了总分比重的15%。下面具体介绍汉译英的基本方法,汉译英的基本方法包括:正译法、反译法、合并法、倒置法、插入法。
2.1、正译法和反译法
这两种方法通常用于汉译英,偶尔也用于英译汉。所谓正译,是指把句子按照与汉语相同的语序或表达方式译成英语。所谓反译则是指把句子按照与汉语相反的语序或表达方式译成英语。正译与反译常常具有同义的效果,但反译往往更符合英语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因此比较地道。
例①:在美国,人人都能买到枪。
译:In the United States,everyone can buy a gun.(正译)
译:In the United States,guns are available to everyone.(反译)
例②:他仍然没有弄懂我的意思。
译:He still could not understand me.(正译)
译:Still he failed to understand me.(反译)
2.2、合并法
合并法是把若干个短句合并成一个长句,一般用于汉译英。汉语强调意合,结构较松散,因此简单句较多;英语强调形合,结构较严密,因此长句较多。所以汉译英时要根据需要注意利用连词、分词、介词、不定式、定语从句、独立结构等把汉语短句连成长句。
例①:中国是个大国,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从事农业,但耕地只占土地面积的十分之一,其余为山脉、森林、城镇和其他用地。
译:China is a large country with four-fifths of the population engaged in agriculture,but only one tenth of the land is farmland,the rest being mountains,forests and places for urban and other uses.
例②:农民缺乏培训,许多农场生产效率低,使得绝大多数农村人口在国内处于不利的地位。
译:Inadequate training for farmers and the low productivity of many farms place the vast majority of country dwellers in a disadvantageous position in their own country.
例③:没有农业,人类便不能生存,社会生产也就不能继续下去。
译:But for agriculture,man could not exist,nor could social production proceed.
2.3、倒置法
在汉语中,定语修饰语和状语修饰语往往位于被修饰语之前;在英语中,许多修饰语常常位于被修饰语之后,因此翻译时往往要把原文的语序颠倒过来。倒置法通常用于英译汉,即对英语长句按照汉语的习惯表达法进行前后调换,按意群或进行全部倒置,原则是使汉语译句安排符合现代汉语论理叙事的一般逻辑顺序。有时倒置法也用于汉译英。
例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译: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China since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 policy.
例②:我原来计划今年二月访问美国,后来不得不推迟,这使我感到很扫兴。
译:It was a keen disappointment when I had to postpone the visit which I had intended to pay to U.S.in February.
2.4、插入法
指把难以处理的句子成分用破折号、括号或前后逗号插入译句中。这种方法主要用于笔译中。偶尔也用于口译中,即用同位语、插入语或定语从句来处理一些解释性成分。
例:如果说宣布收回香港就会像夫人说的“带来灾难性的影响”,那我们要勇敢地面对这个灾难,做出决策。
译:If the announcement of the recovery of Hong Kong would bring about, as Madam put it,“disastrous effects,”we will face that disaster squarely and make a new policy decision.(用前后逗号插入信息)
3、英译汉——篇章的翻译
大学自考英语英译汉题目为篇章的翻译,该道题15分,也占总分值的15%。先了解下篇章翻译的几个问题,凡是一个篇章,就会遇到文体的问题,就是必须明确我们所要译的文章是文学作品还是科学、法律方面的文章,是一篇简介性的文字还是一篇讲演词。
因为不同文体的文章在表现形式上是很不一样的,如法律文体有一些法律常用词语,科技也会各自有一些专门术语,应用文有时有严格的格式要求,文学则更为复杂,因为其中对话,描述,心理描写,景物或人物描写又各有不同。议论文句式严谨,语言正式,长句较多,等等,这在遣词用句上都有差异。
其次是语域问题。所谓“语域”(register)是指具有某种具体用途的语言变体,我们可以从交际领域、交际方式和交际关系把语言分成不同的语域,如从交际双方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关系来说,英语可以分为冷漠体,正式体,商量体,随便体,亲密体等五种,如果从交际领域来分又可以分成正式体,半正式体,公共核心体,半非正式体,非正式体等。不同的语域语言变体彼此是有区别的,如果用几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一下就会看得很清楚。
如“汤姆病了,今天没去上学”,如果说Tom didn‘t go to school,because he was ill.这就是一句公共核心语,而如果说Tom was ill,so he didn’t go to school.这就是口语体,即非正式语体,如果说:Being ill,Tom didn’t go to school或Tom didn’t go to school because of illness.都是正式语体(当然这句话的内容用这种句式表达并不合适)。
从中可以看到用原因从句的表达方式是比较正常的,用so连接的句子显得不怎么正式,用抽象名词和分词短语的形式都显得十分正式。另外有些表示相同意思的不同表示形式也有语域方面的区别。
如according to和in accord ance with,前者为公共核心语,而后者为正式用语,It is important和It is of importance相比,也是前者为公共核心语,而后者为正式体。
甚至连冠词的用法都可以表示这种区别,The horse is a useful animal;A horse is a useful aninal;Horses are useful animals.第一种用定冠词加单数名词表示类属的是正式用法,而用不定冠词加单数名词表示类属的则为公共核心语,最后一种,复数泛指的类属表示法则为非正式语体。
所以,在接触一个篇章时,弄清它的语域情况是十分重要的。
因为这将决定我们在翻译时如何选词组句,例如,我们看到下面一个句子:After an hour of climbing,we finally found ourselue’s at zhurong Peak,the very apex of Mt,Hengshan,towering 1,296m above the sea level.我们可以从after……climbing这种动名词用法看出比较正式,它不是用短句表示(After we had climbed for an hour),如用短句则显得更为常见的公共核心语体,另外,apex,顶峰,巅峰,与之同义的词还有summit,top等词,但apex更为典雅,正式程度高于summit,更高于top.再有towering这一分词的使用,也说明其正式性,不是用短句(it towers 1,296m above sea level)。那么,我们在翻译这句时则用比较正式的语言,如可译为:“一小时后,我们终于登上高达海拔1296公尺的衡山之巅祝融峰。”而不译作:“我们爬了一个钟头,终于到了祝融峰的山顶,它是衡山的最高峰,有1296公尺”。
最后,谈一下语篇的衔接和连贯问题。信息的传递一般都遵循由已知信息引导出未知信息的,表示已知信息(旧信息)的部分叫主位,(theme)表示未知信息的部分叫述位,(rheme)而主述位的不断推进是有一定规律的,如果破坏了这种规律,语言就不那么顺,也就是破坏了衔接与连贯。例如:At noon,we picnicked in a dense forest,through which ran a murmuring creek.The water was so clear that we could see reflections of bamboos and trees and soft lazy clouds drifting across the sky.可以看出原文从时间(中午)引导出一系列新的信息,其中上文提到的那一天,在此说“中午”这一时间时可视为已知信息。
在新信息中提到了密林中的野炊,林中有小溪,而第二句话用“溪水”来引导,因第一句中提到小溪,故在第二句中“溪水”当然已成已知信息了,它又引出一系列新的信息。
所以,我们在翻译时也应如此。可译为:“正午时分,我们野宴于密林深处,林中小溪潺潺流过,溪水清冽,岸边竹树,天上闲云,尽映水底。”这种译文就意思上连贯,读起来顺畅。如果破坏了这种规律,情况就不同了。
例如:We are met on a great battle-field of that war.We have come to dedicate a portion of the fied,as a final resting place for those who here gave their lives that that nation might live.It is a Hogether fitting and proper that we should do this.原文中均以we(我们)作为已知信息,引导出不同的新的信息。
这样读起来就不顺,因为这段都是在讲“我们”应如何,如何,中间突然插进一个“烈士们”,有些突兀,故应改为:我们在这场战争的一个伟大战场上集会,是为了把战场的一角奉献给那些为捍卫国家生存而在这里英勇献身的烈士,作为他们的永久安息之地。我们这样做是完全应当的,是义不容辞的。这样才合乎信息传递的习惯。
4、结语
总而言之,大学自考英语翻译一种综合能力的检验,基本的翻译技巧需要熟练掌握,同时也检验了考生的基本文化知识,包括英语、汉语及其它的各门课程,多吸取知识,提高能力,提高各方面的文化素质,才能以不变应万变,立于不败之地。
摘要:大学自考英语翻译包括汉译英和英译汉这两种题型。翻译作为大学自考英语中比重最大的部分,翻译试题得分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考生是否能通过这门课程,然而自考学生英语基础比较薄弱,对于翻译技巧知之甚少,翻译得分率比较低。本文针对这一情况,通过分析自考英语的翻译题型,讲解基本的翻译技巧,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以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翻译能力和翻译试题得分率为目的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自考英语,翻译技巧,汉译英,英译汉
参考文献
[1]高远.大学英语自学教程.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
英语自考毕业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语言测试,反拨作用,山东自考本科英语 (2) ,教学设计
语言测试和语言教学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大型标准化测试目的在于检测学生的语言水平, 多用来选拔。小型测试如随堂测试主要是督促学生学习和检验教学效果, 多用来诊断教和学的效果。反之, 语言测试的结果会对语言教学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即应用语言学的反驳作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对社会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制度之一。山东省自考本科生的录取结合国家高考改革的需要, 采用“宽进严出”的录取标准, 是把国内传统自学考试和西方国家本科教育模式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型本科教育教学模式, 是国家高考改革的实验, 因此部分院校称之为“试点本科”或“实践考核本科”。
本文结合英语测试学中反拨作用理论和教学实践, 旨在探讨自考本科英语测试对英语教学课堂的反拨作用, 提出如何最大程度的发挥其积极作用,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结合实际情况, 合理设计课堂教学, 从而克服其消极作用, 提高教学质量。
1 语言测试的反拨作用
“反拨作用” (或称后效作用、反拨效应) (Backwash or Washback) 这一术语专指在教育领域中语言测试对语言教学 (包括教和学) 的影响或反作用。Alderson和Wall (1993) 发表了一篇名为《反拨作用是否存在?》的论文, 该论文肯定了反拨作用的存在, 也系统全面的对其进行了探讨。测试则对教学起着目标反拨、内容反拨、方法反拨, 乃至信度效度反拨等重要的反拨作用。这种反拨作用具有双重性:科学合理的测试能对教学产生积极影响, 起到正面反拨作用, 能够明确正确的教学方向, 保证并促成教学目标的实现;亦然, 不科学合理测试也对教学存在消极影响, 起着负面反拨作用, 可将教学导入歧途, 影响甚至阻碍教学目标的实现, 降低教学质量。
此外, 反拨作用也可分为显性和隐性的, 显性的反拨作用指的是直接的明显的应试教学或应试学习。而隐性的反拨作用是对教学深层次, 不易觉察的影响 (Prodromou, 1995) 。
2 自考本科英语 (2) 测试
自考本科《英语 (2) 》是根据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制定的《英语自学考试大纲》而编写的教材。它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非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的公共基础课, 供专科起点本科阶段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使用。另外, 因为山东地区《英语 (2) 》课程的试题由山东地区自主命题, 因而其教材不同于国家统一教材。目前, 山东通用的英语教材是刘振前, 张秀丽主编的, 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2003版) 的《英语 (2) 》。这一课程是山东地区非英语专业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此教材共15个单元, 每个单元分为Text A和Text B两部分, 总体难度不大, 内容题材较为广泛, 重点突出。
《英语 (2) 》考试的题型包括7个板块, 分别是:词汇及语法结构 (Vocabulary and Structure) , 完形填空 (Cloze Test) , 阅读理解 (Reading Comprehension) , 单词拼写 (Word Spelling) , 词性转换 (Word Form) , 汉译英 (Translation form Chinese into English) , 英译汉 (Translation from English into Chinese) .由于《英语 (2) 》是基础课程, 因而考试题目并不太难, 约有60%的考题都是出自于课本, 而且很多都是课本原句。这就很大程度上的降低了考题的难度。
3 自考本科《英语 (2) 》测试对英语教学的反拨作用
3.1 目标反拨
语言测试对语言教学的反拨作用首先表现在语言测试的目标会极大地影响教师对语言教学目标的选择。《英语自学考试大纲》规定,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熟练地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和语言基本技能, 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 培养听说写译的能力, 为获取专业信息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奠定基础。《英语 (2) 》测试目标也应运而生, 无论是词汇及句法结构还是阅读理解以及翻译等题型可以看出, 重在测试考生的阅读翻译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因测试中未涉及听说部分, 因而教师往往会忽略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 仅仅围绕“进一步提高于都能力”这一目标组织教学。
3.2 内容反拨
语言测试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对语言教学内容的选择。《英语 (2) 》测试不同于大学英语四六级, GRE, TOEFL等考试, 这种考试的命题都是不以某一教材为依据的, 属于水平考试。而《英语 (2) 》测试属于学业考试, 用来考查学习者完成某一教材的情况, 故而约有60%的考题都出自课本, 甚至是课本的原句。因而考生应把主要精力都用于学习教材, 教师课堂组织的重点也应放在课本文章的讲解上。
3.3 方法反拨
语言测试方法对语言教学方法也会产生重要的反拨作用。目前, 《英语 (2) 》的测试方法主要以“综合法”为主, 不涉及听说部分。因而在实际教学课堂中对听说技能的培养甚微, 几乎不涉及听说部分。这种测试方法对实际教学过程中产生了负面的反拨作用, 不利于学生综合英语水平的提高,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很多都是哑巴英语。”, 不利于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是语言交际的一大阻碍。同时, 把考试通过与否与学生的毕业证等同起来, 无形之中增加了学生的压力, 进而抑制了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4 效度信度反拨
一项测试科学不科学, 合理不合理, 首先要看它的效度。效度指测试是否测了设计者想要考的内容。效度的高低是衡量语言测试最重要的指标和基本出发点。首先, 表面效度 (face validity) , 即试卷看上去是否考了要考的内容。其次, 内容效度 (content validity) , 是指测试是否考了考试大纲规定的内容, 即考试的题目在多大程度上能代表它要测量的目标, 再次, 结构效度 (construct validity) , 指测试是否以有效的语言观 (语言学习观和语言运用观) 为依据。然后是共时效度 (concurrent validity) , 即一次测试的结果与另一次同时或时间相近的测试结果相比较或同教师对学生的评估相比较而得出的系数。最后, 预测效度 (predictive validity) , 指测试的预测能力。
信度则指考试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换句话说, 拿同一份试卷对同一组学生实施两次或多次测试, 结果是否一致。这种信度实际包含两层含义:不同的阅卷人阅卷, 所得分数大致相同;同意阅卷人在不同的时间阅卷, 分数也大致相同。
然而, 众多研究者 (Henning 2001;Heaton 2002;萧春麟2001) 研究发现:矛盾和对立是信度与效度关系的主要特征。效度注重语言的整体性, 艺术性, 测试题目的多样性, 测试的内容和形式尽量接近语言运用的实际。信度则强调语言的科学性, 将语言进行分割处理, 注重测试题目的同质性, 使语言测试的内容与形式脱离语言运用的实际。因此, 任何测试, 任何测试题型都难以兼有极高的信度和极高的效度。
《英语 (2) 》测试的内容60%的考题来自的《英语 (2) 》教材, 尤其是完型填空和翻译, 完全出自于课本原文。因而《英语 (2) 》测试具有很高的效度。而信度方面, 测试的内容与形式脱离语言应用的实际, 考试内容单一, 考试形式机械, 应试教育特点尤为突出, 无法真正测出学生的英语水平。所以《英语 (2) 》测试在信度与效度平行发展的问题上还需进一步的探索。
4 提高《英语 (2) 》测试对英语教学正面反拨作用的建议
Hughes (1989) 曾就如何提高正面反拨作用的七点建议:测试要培养能力;测试内容覆盖面要广并有不可预测性;使用直接测试;使用尺度参照;成就测试要基于教学目的;使教师和学生了解测试;必要时向教师提供帮助。
Bailey (1996) 归纳了提高测试的正面反拨作用的四个方面:语言学习目标、测试的真实性、学习者的自主性和自我测评、测试结果的反馈,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衡量一个测试是否具有正面反拨作用的八条标准:测试参与者是否了解测试的目的和测试的结果;测试结果的反馈是否清楚、详尽和及时;测试参与者是否认为测试结果公正、可信;测试是否测了课程计划的教学内容;测试是否基于明确的目标和目的;测试是否基于正确的理论原则;测试是否使用了真实的语篇和测试任务;测试参与者是否进行了自我评估。
4.1 完善考试题型的设置
《英语自学考试大纲》明确提出了“培养听、说、写、译的能力”, 所以在题型的设置上可以适当向“听、说”倾斜, 设置简单有效的听力题和口语测试, 从而使教师在课堂教学组织上向“听、说”能力的培养上倾斜。此外, 可以加大课外知识的考查, 即对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 降低课本原文原句出现概率, 注重实际英语水平能力的考查。对于《英语 (2) 》测试中单词拼写题型, 主要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所给单词首字母, 词性以及汉语意思将整个单词补充完整。这种题型完全是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 无法测出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 大大降低了《英语 (2) 》测试的信度。所以考查学生单词的掌握程度, 完全可以放在短文中进行考查, 如补全短文等题型。既可以考查学生的单词记忆, 又考查了其单词应用的能力, 此建议符合Hughs的“测试要培养能力”。
4.2 课堂组织形式多样化
目前, 对自考本科英语课程多采用精读课的形式, 组织形式过于单一。课堂上, 教师充分发挥了其主导作用, 而往往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不利于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众所周知, 自考本科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只是起到辅助的作用。如果本末倒置, 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课堂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可以有效的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促使其主动学习。因而, 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利用多媒体, 把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 使课堂内容更加的生动有趣, 讲解深入浅出。
4.3 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
英语教学的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英语作为一本语言, 是与人交流的工具。只有在实际运用中, 熟练自如才能称得上真正的掌握英语。英语测试的目的是要检测学生的英语水平, 最主要的还是英语的应用能力, 因而在课堂上,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 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置更多的场景, 把课本知识融入到实际生活当中, 使其产生一定的内心感受和情绪体验, 提高课堂教师与学生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 从而加深知识的掌握, 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5 结束语
毋庸置疑, 测试对教学有着很大的反作用, 既有正面积极影响也有反面消极的影响。该文通过对自考本科教育英语测试对英语教学的反拨作用的探讨, 期望能把测试对教学的反拨作用更好的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扬长避短, 扩大教学信息的输入量, 突破课本知识, 综合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 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 克服消极影响。同时, 使学生更多的注重学习过程, 重在自学能力和自我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Bailey K M.Working for Washback:A Review of the Wash back Concept in Language Testing[J].Language Testing, 1996, 13 (3) :257-279.
[2]Heaton J B.Writing English Language Tests (New Edition) [M].Beijing: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2.
[3]Hughes A.Testing for Language Teachers[M].Cambridge:Cam 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4]Hughes A.Testing for language teachers[M].Beijing:Beijing For 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5]黄大勇.语言测试反拨效应研究概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2.
英语自考毕业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自学考试 数控技术 培养目标定位 改善助学支持体系
1 引言
近年来,受众多教育方式对自考生源市场形成挤压,加之高校扩招、高职高专教育和其他高等教育形式快速发展的影响,使得自学考试生源减少,陷入了困境,尤其是工科自学考试专业成本高,难度大,考试通过率低,发展规模更是面临逐年萎缩的窘境。但是辽宁省自学考试数控技术专业(应用本科)却逆势而上,近年招生规模逐步增大,截至目前,约有12个助学单位的二千多名考生通过了毕业设计答辩。这充分反映了该新专业定位准确,顺应了人才市场需求,所采取的发展措施得当。
然而,对于一个新的自学考试专业,创办容易发展难。在普通高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众多教育方式对自考生源市场形成挤压的形势下,自学考试数控技术专业要想保证稳定、持续的发展,仅仅依靠以往的工作理念是不行的,必须着重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2 找准自学考试数控专业的自身定位
进入21 世纪以来,我国普通高等教育连年大规模扩张,2012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3167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6.9%。按照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阶段认定,毛入学率低于15%为精英教育阶段,15%~50%为大众化教育阶段,超过50%为普及阶段,中国的高等教育早已从精英教育阶段迈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自学考试生源不断减少,其生源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
而目前自学考试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课程设置和专业评价体系等的主要参考仍然为普通高等教育相关标准。而随着自学考试教育的逐步成长和不断完善,自学考试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如果仍然按照普通高校的标准去评价自学考试,那么无论在教育方式还是制度创新方面,它不但缺乏自己的发展空间,而且也极度缺乏竞争力,对于自学考试的发展不但行不通,而且会形成很大的障碍,自走绝路。
置身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自学考试数控技术专业,必须找准自己在高等教育体系和层次中的定位,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审时度势,主动适应,开拓创新,适度超越。
2.1 以实用、够用为度,向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方向发展
首先,应该承认自学考试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差别和区别,承认自学考试生源与高等教育生源之间的差距。自学考试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不可能完全相同,其评估体系也应该有所不同。普通高等教育着力培养是学术研究型或技术研究型人才,而自考教育的目标应该是根据考生的意愿并结合现实社会的要求,改善或提高在学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其次,目前的自学考试对普通高等教育的依附力过强,长期以来重视学历考试,忽视考生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环节教学相对较弱;为了能顺利通过考试,拿到合格证,考生往往只注重书本知识的掌握,死记硬背,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自考教材多为大学教材的浓缩或节选,不符合多数自学考生的实际情况,教学计划与教学内容缺少相对的独立性,长期以来重视课程考试,而忽视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其考核方式和管理方式过于循规蹈矩。
自考办学特点和优势在于它的开放性、灵活性和多功能性。只有找准自己在高等教育体系和层次中的定位,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才有可能摆脱自身困境,持续健康发展。建议将自学考试教育的功能定位于根据现实社会的要求改善和提高考生的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将自学考试教育目标定位在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考核科目和教学内容以实用、够用为度,充分发挥自考为社会服务的功能。
在保证教育质量和总体培养目标实现的条件下,应该给主考院校一定的自主权,建立学分制,使其能在一定范围内根据社会需要和考生要求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尤其是实践环节的安排方面进行调整,尤其注重在实践环节对应考者进行基本技能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也能给考生一定的自主选择空间,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结构进行某种选择和提高性学习。分析社会经济发展和机械行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调研考生的知识需求变化,增加行业急需,学以致用的教学内容或实验环节,调整选学较少或知识陈旧的科目。主考院校联合自学考试的管理机构和行业管理部门共同选择教材,制定教学内容,考试范围和自考考试评价体系。
2.2 服务地方经济,努力办出开办自考专业地区的区域特色
自学考试的生命之泉在于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地方所开办的自学考试专业,与其所属地方或区域的发展具有特殊而紧密的关系,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应该是新时期自学考试教育的基本功能和重要任务,只有主动地适应并服务于地方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才能求得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辽宁省数控技术专业自学考试正是为了适应辽宁地区人才市场需求,满足制造业紧缺人才培养目标而开办的。根据辽宁地方经济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构建自考数控技术专业发展的应对策略,充分考虑产业发展和教育资源情况,借助自学考试灵活、开放的特点,强调其重应用、职业性强的优势,合理设置专业和课程体系,科学地把握好考试的指挥棒,培养学得会、用得上的高素质职业型、应用型人才。加强与行业的密切合作,根据行业要求和人才市场的变化,制定符合企业发展所需的专业人才,以培养“适销对路”的技术、技能型短缺人才为主攻方向,适应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自考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
3 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力度,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3.1 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监控和考核,满足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
长期以来自学考试对普通高等教育的依附力过强,在专业科目体系的安排上重视学历考试,忽视学生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环节教学相对较弱;为了能顺利通过考试,拿到合格证,学生往往只注重书本知识的掌握,死记硬背,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自考教材多为大学教材的重编或节选,不能针对多数自考生的实际情况,缺少相对的独立性。因此在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和教学规律要求的前提下,自考数控技术专业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应该特别注意协调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比例,突出自学考试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在培养目标上的区别,承认自学考试生源与普通高等教育生源之间的差距,适当降低对理论教学内容的要求,重点要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纯理论的东西要少或者不要,只考核要求考生必须掌握的内容。加强对实践教学环节监控和考核。实践教学内容应该突出其实践性、技术性和可操作性要求,基本理论应简明扼要,业务技术方法要具体详细,并采用最新标准规范。从而为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使教育更紧密地结合社会需要、实际生产需要。
自学考试教学安排中的实践环节是对应考者进行基本技能及应用能力的考核,是引导学生重视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能力重要环节。须增加自学考试的实践环节课时,将考生的实习实验考核成绩纳入学业成绩的总体评价中,改革考核标准,完善评价体系,与行业或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满足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要求。
3.2 有针对性的设置教学内容,满足现实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以上的学科性教育大多提倡“通才”,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宽口径,厚基础”,注重学生的基础素质培养,更多考虑毕业生的职业广泛性和环境适应性要求,强调课程的通用性和基础性。对此,自考工科教育则不能照搬,其专业计划和教学考核内容的确定更应考虑其针对性,即应根据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构建其专业考核内容体系,基于行业发展和职业要求,制定符合企业发展所需的专业考核内容,以培养“适销对路”的技术、技能型短缺人才为主攻方向。有时甚至可以针对某些职业技能进行训练,这样教育职业技术化的意味越发浓重,其招生效果会更好一些,上手会更快一些,可能更会受到考生和企业的欢迎。过分强调厚基础,其应用性和特色性经常会受到削弱。
4 做好与高职高专教育的沟通,是自学考试自身发展的机遇与需要
近年十多年来,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生源结构发生很大变化,从自学考试考生的年龄统计数据就可以明显看出。以辽宁省自学考试数控技术专业为例:在20世纪80、90年代,26 岁以上的考生占据了绝大多数,而近十年来,自学考试数控技术专业96%的考生年龄都在25岁以下,而且大专应届学生占自学考生的绝大多数。即使是已经毕业的考生,也几乎全都是在专科在校学习阶段报名参加的自学考试。高职院校等在籍学生已经是工科自考生中的主力军,并已经对自学考试体系及其发展前景产生重要影响;自考生源成分的急剧变化与我国现有经济结构之间的关系应该有着直接关系:首先,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原来的毕业生分配制度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人才需求与分配的市场化占有主导地位。企业间对市场的竞争发展到对人才需求的竞争,高学历人才炙手可热,而低学历人才市场则日见萎缩,职业收入差距日渐扩大。这种现象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部分中专和专科院校的学生纷纷涌向自学考试,希望通过此种途径来提升自身的价值。其次,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的产业结构发生很大变化,从而导致了职业结构的变化,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被技术密集型产业所代替。很多考生或者感觉到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无法满足自身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或者感觉到所学专业的就业形式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在科学技术高度交叉和综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的今天,他们渴望掌握更多的技能,为了提高自己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需要以参加继续教育的途径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做好自学考试与高职高专教育相互沟通,是自学考试这种教育形式所面临的新机遇,对自学考试自身的发展也显得尤为重要。
4.1 做好与高职高专教育之间相互沟通,是自学考试数控技术专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从自身定位关系看,高职高专职业教育主要是按照岗位职业所需要的能力或能力要素为核心来展开的,以培养能力为中心开展的教育活动。可见,自学考试工科应用型专业和高职高专职业教育在教育目标方面是互通的。在不单纯地强调专业知识或理论的系列性、完整性的基础上,更能强调知识的针对性及实用性,加强对技能性和实用性的考虑,有利于综合考虑考生职业导向的动态发展过程,根据社会发展和需求状态及时调整更新考核内容和实践环节,有效地引导和激发考生的积极性,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弥补应试教育的不足,加强人才培养的职业性和适用性,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自学考试应该从初创时期的学历补偿,向面向企业、面向职业、以继续教育为重点的方向发展。
自学考试就是要给学有余力的高职高专学生一个追求自我提高的机会,通过此途径可以提高职业的基本素质、职业适应能力、就业竞争能力以及持续发展能力。一方面,使考生有良好的职业技能和素质,具备就业的本领;另一方面,使考生拥有初步的基础素质,具备发展的潜力。
做好自学考试与高职高专教育的相互沟通,可以为自学考试提供大量的优秀生源,使自学考试也为自身求得更好的发展。
4.2 相互认可先前学习经历,增强学分互认
学分互认是指自学考试与高职高专教育之间可通过相关课程顶替、免修、专业副修等方式互相承认学习结果,包括学分的单向或双向认可。如前所述,自学考试与高职高专教育在教育目标上有着密切联系,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也会有部分相同或相近的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对这部分学习内容,两种教育形式应该互相承认。这种先前学习认定对考生的影响有: 不必重复学习已经知道的或能做的,把学习重点放在确实需要进行培训的知识与技能上;承认先前学习取得的成绩,缩短获得正式合格证书所需的时间。对自学考试的意义有:能最有效地利用现有教育资源,节约考核成本;能更好地满足考生需要,使其更乐意参加并完成学习计划;给更多的人提供平等受教育的机会。自学考试还应重视考生的先前工作经验,有必要加强自学考试与考生前期职业训练方面的沟通。
4.3 充分利用高职院校教学实践资源,改善助学支持体系
自学考试具有社会资源整合性的功能。自学考试数控技术专业面向制造业的教育必须建立适合职业教育特点的社会助学支持体系,特别是能够支撑实践动手能力的社会助学体系。广泛地与高职高专院校进行沟通,争取在高职高专院校里建立自考助学机构,充分利用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师、教学和实践基地资源,实现自学考试的最大效益。实践证明,社会助学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自学考试生源的数量和教学的质量。凡是社会助学质量搞得好的助学机构,其招生量就多,教学质量就高,毕业生质量也好。社会助学在帮助考生学习和自学考试自身发展过程中,承担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5 结论
5.1 应将自考教育的功能定位于根据现实社会的要求改善和提高考生的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将自学考试教育目标定位在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课程结构和考核内容应以实用、够用为度,充分发挥自学考试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职能。
5.2 数控技术自学考试应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满足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
5.3 做好自学考试与高职高专教育的相互沟通,充分利用高职院校人力、教学、实践资源,改善助学支持体系,是自学考试自身发展的机遇与需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201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11.
[2]邵晓枫. 近三十年来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研究述评. 成人教育,2011(4):34-39.
[3]王秋丽,张祥兰. 当前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成人教育,2010(4):84-85.
英语自考毕业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自考 谈论法 会计制度设计 教学方法
《会计制度设计》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会计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考试课程。这门课程的特点是全面系统的讲述了企业会计制度设计的过程,从设计概述、总体设计、企业财务部门和财务工具设计,到企业运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设计,涵盖广阔。知识面宽而繁杂,为学生的学习和考试带来一定的困难。探索恰当的教学方法,对于教学和学习过程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谈论法概述
谈论法也被称为问答法。顾名思义,它的教学过程是个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过程。在此种方法下的教学中,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意在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掌握和巩固知识。
谈论法特别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述的能力。
在《会计制度设计》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明显表现出在应试教育中的被动接受状态。一味地竖起耳朵听老师说了什么,一字一句的去记录,分毫不敢变动的去记忆。可谓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但是效果是怎么樣的呢。经过调查,大部分学生在考试的时候,落笔很生硬,一旦紧张,就很难回忆出背诵过的内容;遇到综合分析题的时候,一旦没有老师讲过的相近的题目,就无从下手,不会思考,只能空白不写;遇到的题目即使自己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是不会准确的把答案表述出来。另外,很多学生反映因为是强硬记忆,所以考完试之后,知识就很快忘记了,不符合国家高等教育的初衷。因此谈论法教学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有一定的必要性。
二、谈论法在《会计制度设计》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谈论法可分启发谈话和复习谈话两种。启发谈话是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他们一步一步地去深入思考和探取新知识。复习谈话是根据学生已经学过的内容,向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通过师生问答的形式,帮助学生复习、深化、系统化已学的知识。结合《会计制度设计》课程的特点以及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应试要求,我们重点推出复习谈话法,重点运用在课后复习和最后备考的时期。以下我们根据考试题型,来分析复习谈话教学法的具体应用。
(一)选择题
选择题是《会计制度设计》自学考试中的主干题型,共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两种,共计四十分。针对这种题型,因为要求答案准确,所以主要可以通过分组谈论法的方式,以做游戏的过程进行教学和复习。
具体操作方法是:首先将学生分为五人一组,暂定组长一名;其次教师布置一定章节的题目,给定答案,将材料打印后,分配给组长;
最后组长进行第一轮谈论,即提问组员,组员以抢答的形式回答问题,以最快速度回答正确该问题的组员,成为下一道题的提问组长。
(二)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这两种题型,考核了学生同一种学习能力和知识把握程度,与选择题不同的是,没有答案提示,只可以从零开始组织,很多学生遇到这样的题型,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能放弃。
在这一类题型中,讨论法的具体操作方法是:第一轮,以填空的方式,提问学生回答名词解释和简答,以空缺旁边的信息作为提示;第二轮,以名词解释的方式,提问学生回答简答题,对答案的每一步设置一个简单的提示;最后全面完整的提问。
(三)综合分析题
这是《会计制度设计》试题中相对较难的一种题型模式,综合性高,答案较为灵活,是应试型学生最难以把握的题型。谈论法在此处的应用步骤为:第一,在讨论之前做好充分准备。抓好题目提问的问题是讨论的前提;第二,讨论中要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围绕中心议题发言,讨论中教师在旁边要适时地做一些简单的指导;第三,在讨论结束时要做好小结。
三、小结
总之,在《会计制度设计》课程教学中,谈论法的正确使用具有以下优点:有利于学生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加深理解;同时,容易引发学习兴趣,刺激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训练学生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加强同学之间感情。但是在应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第一,打破学生固守成规的习惯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的创造性、独创性和发散性思维,多设计一些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告诉学生没有标准答案,积极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思考问题,并勇于说出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见解,有时候我们还是需要一点“标新立异”的精神。第二,谈话法比较随和容易引起学生亲近,但是谈得兴起很容易跑题,因此教师要随时观察和把控,以免教学效果适得其反。
参考文献
[1]金怀能.试论分组讨论法在中职德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2).
[2]俞雷.体验式学习在学校心理健康课程中的实践与思考[J].考试周刊.2015(7).
[3]梁中贤.讨论法: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J].中国高教研究。2012(1).
作者简介:单蕊(1981-),山东枣庄人,副教授,任职于烟台南山学院财会金融系,系主任;肖贤飞(1984-),重庆人,副教授,任职于山东南山智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王媛(1997-),甘肃通渭人,烟台南山学院财会金融系在读学生。
英语自考毕业论文范文第6篇
2000年~2006年以来,我院共招收应届本科毕业护士68名。多年来,我院注重实践性教育,建立健全的护理管理制度,保证了本科毕业护士临床实践的护理质量。
1 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改进对本科毕业护士的教育管理
1.1 加强领导,确保教学质量。质量是医院管理的核心1。招收本科毕业目的是为临床输送高质量,高水平的护理人才。护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本科毕业护士掌握了扎实的理论知识。要求在原有的基础上,理论和技能都有所创新,能解决新理论,新观念,并要锻炼成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成为临床业务骨干。职能部门要严格招收本科毕业护士的条件。
各科护士长是本科毕业护士的直接管理者。对本科毕业护士的培养是在繁忙的护理与临床教学工作中,在没有脱产老师的情况下进行的。在目前护理人才普遍缺编,工作和培养人员即有一致性,又有矛盾性。如果计划不周,安排不当。往往出现顶班使用多,而培养指导少的情况,从而提高对本科护士的管理效果。
1.2 发挥优势,促进教学提高。选择具有主管护师以上职称的护士作为带教老师,提高教学意识,增强责任心。不仅注重传授专业技术,更重要的是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具有优良的工作作风和职业道德素质以及敬业精神。在科里能起到表率作用。
1.3 事实一带一专人带教。根据不同能力的本科毕业护士,落实适合的带教老师具体跟班指导切实纠正了以往那种让轮科护士顶班上岗使用多和任意放手的现象。处理好培养和使用的关系。一带一专人带教可以了解本科毕业的全面情况,因材施教。
1.4 制定培训目标,确保本科毕业护士的轮科质量。根据本科毕业护士轮科要求制定教学素质目标,知识目标和专业技能目标。实施目标管理,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与护理质量2,使教与学都有章可循。如轮到急诊科者应掌握10项急救护理操作技能和14种疾病的常规抢救程序。
2 以提高其整体素质为原则,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1 本科毕业护士是全方位的塑造和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的重要环节。是毕业后继续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毕业后通过临床实践,在工作中遇到问题,希望在有带教老师的情况下找到答案,为以后独立当班打好基础。但本科毕业护士个体差异很大,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因此,除对业务素质培训外,还要全面提高其整体素质。
2.2 增加教学护士编制,是保证教学任务完成的前提。在护理人员缺编的前提下,教学所担当的任务如讲座,查房,操作示范等不可避免地给护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难免会出现注重临床实践工作而轻视临床教学的现象。增加教学护士编制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
3 采取有效的措施,调动本科毕业护士的主观能动性
3.1 严格管理,严明纪律,严格教学,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所有的技能都要按标准的程序操作,不得有误。
3.2 尊重和爱护本科毕业护士。在工作上视其为老师;在生活上视其为姐妹,建立良好的感情沟通。发现问题正面教育,促膝谈心,找出问题的根源,帮助解决。严格考核的同时加强精神鼓励,增加本科护士和其他护士的凝聚力。
3.3 改善本科毕业护士轮科期间的待遇,大多数单位对轮科护士奖金打折扣。她们因为是新同志工资收入也低,这样影响了她们的工作积极性。改善本科毕业护士的待遇,稳定求学者的情绪,解决她们的后顾之忧,激发她们积极学习的热情,以提高高级护理人才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芬.量化考核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4):67~68.
2康英,左永金.三维量化考核在护理人员奖金分配中的应用体会J南方护理学报2004,11(3):58~59.
(收稿日期:200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