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 公务员 医生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师 公务员 医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1篇:医师教育范文
实习医师是从学生到医生的过渡,是医疗实践的起步阶段,也是形成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关键年龄阶段,因此实习医师的教育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环节。医患关系是医疗实践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医生和患者通过健康或疾病问题建立的关系,良好的医患沟通有利于临床工作的顺利开展。儿童病情变化快,大多不能表达自己的病情和感受,部分家长情绪紧张焦虑,儿科是发生医患矛盾的高风险科室,因此在儿科实习医师教学中我们要重点关注医患关系的教育。
1儿科实习医师医患关系教育的现状
与成人疾病相比,儿科疾病进展快,部分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治有一定的难度;公众对医疗常识普遍较缺乏,对医疗技术期望值较高,而现代医学仍有很大局限性,因此医患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二胎政策放开后儿科医师的工作量和压力进一步增加,患儿及家长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1],“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进一步强化,所以如何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以更好地开展临床工作,是儿科医学教育中迫切需要思考和关注的问题。现阶段儿科实习医师的培养内容除了传统的临床基本技能以外,还要包括医患沟通能力在内的人文素质,但是医学教育中并没有关于人文素质的具体培养目标[2~3]。目前医学考核多偏重于医疗技术,在医患沟通能力方面缺少完善的评价机制。医患沟通学的内容涉及多门学科,包括医学、社会学、伦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等,因此对于临床实习带教教师的综合素质也有较高的要求,但是我们教师的学历大多单一,缺乏人文专业背景[3]。既往传统医学偏重医学技能的传授,而对人文素质关注不够,因此医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人文精神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临床上分工越来越细化,医生的精力越来越专注于疾病的本身,而对患者情感和人文关怀付出得往往不够[4]。
2儿科实习医师医患关系教育的思考和认识
儿科实习医师的医患关系教育是必不可少的[5],如何结合临床工作做好医患关系的教育,我们思考和认识如下:
2.1提高自身角色的认知和职业精神教育
实习医师有双重身份,其一,实习医师还是学生,他们有主动地学习医学临床知识的义务和在带教教师指导下参与医疗活动的权利。医学生在儿科实习轮转期间应该结合教材,熟练掌握所在亚专科科室常见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掌握儿科临床基本操作和技能。只有熟悉儿科常见疾病,才能增强临床工作中沟通的信心。其二,实习医师也是一名准医生。医疗活动是在医生和患者的不断沟通和交流中完成的,所以实习医师要深入病房,熟悉患儿的病情,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协助带教教师管理好患儿。“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是中国医学生的誓言[6]。儿科医师职业精神的核心是把患儿利益放在首位,爱岗敬业、救死扶伤、全心全意地为患儿服务。在临床工作中加强职业精神的培养和宣传,有利于医学生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冷静思考,在繁忙琐碎的工作中保持持久的热情。
2.2增加医学人文教育和法律意识教育,完善实习医师的知识结构
在儿科实习医师教育中要始终贯穿人文素质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医患关系的处理能力,教育他们努力做有“温度”的医生[7]。古希腊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曾有一句名言,“医生有三件法宝,第一是语言,第二是药物,第三是手术刀。”这也充分说明了沟通和人文关怀在医疗工作中的重要性[7]。在儿科繁忙的临床工作中,如何完善实习医师的知识结构呢?首先,要教育他们学会人文关怀,在临床工作中换位思考,理解、尊重患儿及家长,安慰和缓解他们的焦虑情绪,让医患之间的交流更顺畅。其次,要教会实习医师如何与患者建立共同参与型的医患关系。实习医师要和上级医师一起让患儿得到及时有效治疗,赢得患儿和家长信任和配合,这样才能建立共同参与的新型医患关系。最后,要指导实习医师学习医疗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了解儿科常见医疗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培养行医过程中的法律意识。如果缺乏法律知识和主动预防医疗纠纷的意识,就可能会出现医患矛盾,甚至医疗事故[4]。
2.3提高儿科实习医师带教教师的素质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执行者和核心因素,带教教师的素质决定了教学的质量。首先,带教教师要在医患沟通交流中起到表率作用,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避免在学生面前发牢骚,积极乐观地面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面对医学生的负面情绪时,教师要耐心聆听,积极引导,教育他们坚持正确的社会价值取向,加强自律,多维度地分析医患关系,鼓励他们正面积极地进行医患沟通,从而提高他们的职业认同感和满意度。其次,带教教师要对即将进入儿科临床实习的医学生进行系统性的岗前培训。岗前培训的内容除了临床日常工作外,还要增加儿科特色的医患沟通的内容,包括如何安抚患儿的情绪,如何询问病史,如何与患儿家长沟通病情,如何沟通特殊检查和治疗的知情同意等。最后,带教教师还要教给他们医患沟通的技巧,让他们尽快实现从学生到医生角色的转换,以更好地适应临床工作[3]。在带教中,不仅要向他们讲授疾病的诊疗思路和临床技能操作,还要具体讲授疾病可能的并发症和预后、临床操作可能发生的风险及其防范措施,同时还要教会他们沟通时兼顾考虑患儿及家长的性格特点、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等。沟通谈话技巧的培养要渗透于医疗工作的各个环节,如采集病史、体格检查、告知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等[3]。
2.4加强实习医师的考核制度
考核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7]。儿科实习医师的考核可以是多种形式的。既可以是带教教师的传统考核,也可以是综合患儿和家长满意度的调查考核。既可以是模拟病例的笔试考核,也可以采用临床实际接诊患儿的形式。考核过程中,了解他们能否与患儿和家长进行良好的交流,能否很好地回答和解决患儿和家长提出的问题,能否体现出对患儿的人文关怀等。考核的目的是让实习医师充分认识到医患沟通技能是医生必备的基本素质[3],同时也是为确保他们掌握基本的医患沟通技能,以顺利地进入工作岗位。总之,儿科实习医师的教育不但要有专业素质的培养,还要有人文精神的培养,两者缺一不可。医患关系是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4],为培养高素质的儿科医学人才,更好地为患儿服务,我们必须重视和深化儿科实习医师的医患关系教育。
参考文献
[2]何弘水.临床教学中医患关系现状分析及改进建议[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1):32~34.
[3]梅春英,徐学华.医学院校加强医患沟通教育探索[J].医学与哲学,2017,38(23):72~74.
[4]路军,金木兰.医学生医患关系教育的实践[J].中国病案,2014,15(10):70~71.
[5]马钊,章艳珍.关于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探索[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6):121~122.
[6]孟晓媛.医科院校学生职业信仰的培养[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1(3):95~98.
第2篇:医师教育范文
[关键词]基层医院;全科医师;继续医学;教育模式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一方面是保证医疗资源的充足,另一方面则人才的培养,因此基层医院全科医师能力的提升极为重要。继续医学教育是基层全科医师专业素养提升的重要途径,通过继续教育可以有效更新并提高其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素养。在资源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基层医院如何有效进行继续医学教育是目前所广泛关注的重点。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国全科医师继续医学教育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国外开展模式的经验,以探索使用与基层医院全科医师继续医学教育的有效模式和方法。
一、我国全科医师继续医学教育现状与问题
(一)我国全科医师继续医学教育现状我国于1991年开始初步建立了继续医学教育制度,1998年引进了全科医学的概念,并开展服务试点,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医疗卫生系统也逐渐趋于完善,在“十一五”“十二五”期间我国各级卫生部门也在积极关注、建立并完善全科医师继续医学教育机制,在2016年提出医学人才培养培训体系,即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三个阶段。我国的全科医师继续医学教育体系起步较晚,发展也较为缓慢,虽然目前已被重点关注,并在医学人才的培养上取得优良程序,但是目前许多基层卫生医疗单位仍存在在职医师素质有待提高、医疗卫生环境较差等状况[1]。
(二)当前继续医学教育存在的问题虽然我国已重视全科医师的继续医学教育,并积极实施相关措施完善和创新教育模式,但是当前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从整体上看,不同地区的医疗卫生水平差异较明显,中西部的医疗条件及环境较差,医学教育较为落后,全科医师继续医学教育实施较为困难,教育效果也较为有限;城乡之间的医疗水平也相差较大,城市医疗基本上已经实现对全科医师的有效继续教育,也取得一定成效,明显提高了医师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但是一些基层医院仍未有效实施继续医学教育,存在较多问题,如培训模式无针对性、培训内容未及时更新等。其次,从基层医院条件上看,由于条件有限,全科医师较难选择适宜的继续教育项目,但由于学分制度,又必须选择科目,这样对医师综合素质的提高作用较为有限,同时也浪费资源[2]。最后,从全科医师本身来看,由于时间相对较少等因素,大多数基层医师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主要是被动学习,同时也由于没有适宜课程而存在一些“凑学分”的现象,这些问题对全科医师继续教育的成效有较大影响。
二、国外全科医生继续医学教育模式
相比我国,国外提出和实施全科医生继续医学教育更早,也被国外政府所重视,通过为医师及时补充新知识、方法、理论等,提高其在岗位的胜任力,以保证医疗领域的有效发展。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在继续医学教育领域,各个国家也实施了多种方法,建立了多种优质的教育模式,具体如下:
(一)美国美国主要采用法律全科医师继续医学教育的质量。其主要模式是通过法律保障认证的方式确保继续医学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将认证作为基础,要求全科医生在获取学分时,所选择科目必须与本专业相近,以保障全科医师专业素养和能力的有效提升;同时设置了严格的审核机制,考核是由相关承办单位进行的,对全科医师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评估,若有未达考核指标者则通过取消学分获取进行惩罚;同时在全科医师结束每期培训教学后,都会要求其对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进行满意度评价,从而可以及时了解全科医生想法,并及时解决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
(二)法国法国作为最早采取法律保障全科医师继续医学教育的国家,其早在1971年就通过法律确立两个组织对医师的继续医学教育负责,早期通过建立严格制度强制医师在继续医学教育中修满150学分,若为达到要求者则会予以职业资格的取消。虽然在模式确立初期大多数的医师都处于被动学习的阶段,继续教育所取得的实际成效较差,但是从目前所取得的效果来看,基本上已经不存在被动学习的现象,医师的自主学习积极性有明显提高,都能够自觉接受教育,以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和素养。从开始强制实行到现在的自主学习,法国做到了从被动到主动的变化。
(三)澳大利亚澳大利亚为鼓励医师进行继续教育和参与科研的积极性,采取了模块式课程设计的教学模式,应用效果也较为明显。设置三类模块,分别为一类活动、二类活动和自我记录活动模块,通过选择与自身专业相关的活动提高教学质量,而且参加每项活动都会获得一定学分,以此达到考核要求。将三年作为一个考核周期,而学员必须通过模块化学习获得130学分。
三、基层医院全科医师继续医学教育方法及模式
(一)传统面授教育目前我国全科医师继续医学教育主要还是采取传统面授教育,如开展培训班、讲座等,定期开展专业知识讲座可以通过专家对最新专业技巧、理论的分析讲解,帮助全科医师更新知识并提高技巧能力,定期开展培训,也是医师进行进修的主要方式之一,因此传统面授教育的开展仍是必要的。开展全科医师高峰论坛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通过此会议,可以使全国全科医师相互交流讨论,为其提供研讨平台,有利于最前沿的医疗理论和技巧的发展,以提高其专业知识素养。另外可让在医师进行培训和讲座后,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思考,可进一步提高其学习能力和知识掌握能力。三甲医院可以负责对当地基层医院的定期指导培训工作,并让经验丰富的专家定期到基层医院开展讲座。
(二)教学活动教育在继续教育中选择互动式活动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医师学习兴趣,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可以采取角色互换、病例讨论等具有良好互动特性的教学方式对基础医院医师进行教学,可以通过互相分享、讨论自己所遇到的病例,丰富知识理论层次;采取让学员讲课的方式,可让其通过备课、查找资料、文献、案例等进一步了解专业理论知识,并提高其自学和查找资料能力。同时在教育过程中可以采取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通过提出常出现问题让学员思考、讨论,可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激发学员学习兴趣及热情、独立思考及自学能力。
(三)网络课程教育随着网络和新媒体的迅速发展,网络也已经成为医生获取信息的重要平台之一,通过网络可以了解最新的专业问题、专业发展,而且具有便利性。可通过网络开展在线视频会议,这样不仅具有便利性,而且可以在线播放清晰的图片,以利于更仔细讲解分析病例。虽然基层医院受到资源限制,但是可以通过使用网络平台、手机应用等进行在线会议,三甲医院可派专业人员指导其下载使用。同时可以开展网课学习形式,增强基层医院全科医师在线学习能力,通过手机对自己专业相关课程进行学习,便于随时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同时可以让其关注相关公众号、网站等,及时了解医学领域最新信息。
参考文献
[1]杨慧敏,尹德卢,辛倩倩,王利红,殷涛,丁晓燕,陈博文.我国基层全科医生继续医学教育现状调查[J].中华全科医学,2018,16(08):1375-1378.
第3篇:医师教育范文
关键词:模拟医学教育;住院医师培训;产科模拟
医学教育(SimulationBasedMedicalEducation,SBME)是一种借助多种仿真模型、现代化智能模拟技术,参照临床模拟病人和相关场景,建立临床技能培训中心与医学模拟培训中心,进行各种临床技能培训、临床教学的教育方法[1]。20世纪60年代,出现真正意义上的模拟医学教育,到了90年代模拟医学教育已经渗透在医学教育的多个领域[2]。目前,在国内各教学医院,SBME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教学(特别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及临床医学专业型硕士培养)。众所周知,产科是一个急危重症高发的临床科室,诊疗对象为孕产妇,如何让住院医师快速投入到急危重症的救治当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无疑是教师面临的新的挑战,而传统教学方法[3](理论教学、操作练习、病例讨论、教学查房、临床实习等),显然已无法满足产科住院医师培养需求。产科急危重症的发生无法预测,临床病例无法使住院医师进行有效且系统的训练,SBME则可以解决这个难题。SBME可以让住院医师身临其境,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训练,模拟急危重症抢救,提升临床应急能力。本研究以南方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妇产科学教研室的住院医师为培训对象,观察SBME前后,住院医师产科基本技能掌握情况和适宜技术的学习效果,探讨模拟医学教育在产科住院医师培训中的应用价值。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南方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妇产科学教研室2017—2019级进行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含“5+3”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其中,2017级12人,2018级8人,2019级8人,共28人。
1.2方法
1.2.1SBME前由教师进行产科临床技能理论教学,每次两学时。之后,教师提供若干病例,如:(1)妊娠39周孕妇,28岁,G2P1,孕期产检正常,请为该孕妇测量宫高、腹围并进行产科四步触诊检查。(2)妊娠38周孕妇,30岁,G2P0,主诉不规律下腹痛3小时余,一周前B超检查估计胎儿体重3.8kg,请为该孕妇进行骨盆内测量,评估孕妇骨盆径线能否试产。(3)妊娠39周孕妇,32岁,G2P0,行无痛分娩,现宫口开大接近4小时,先露头,S+1,胎方位LOA,请为该孕妇产钳助产。要求住院医师在模拟器上单独操作,教师观察并记录其操作时间,根据操作时间、人文关怀、无菌操作、操作步骤等进行评分。两位教师评分的平均值为住院医师最终得分,满分100分。
1.2.2SBME后28名住院医师分批次进行产科临床技能模拟培训,每个培训内容均进行5次训练,由两名教师记录操作时间及该项目得分,评分标准与SBME前一致。
1.2.3SBME内容依托南方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临床技能中心开展产科技能操作培训,内容包括产科四步触诊检查、骨盆内测量检查、产钳助产。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表示。
2结果
2.1产科四步触诊检查
SBME前,2017级、2018级、2019级住院医师产科四步触诊检查平均用时分别为4.4分钟、5.7分钟、7.4分钟;SBME后,3个年级住院医师该项目平均用时分别为4.0分钟、4.6分钟、5.3分钟。SBME前,3个年级住院医师该项目平均得分分别为83.4分、71.9分、61.4分;SBME后,平均得分分别为87.4分、81.5分、76.9分,见图1。
2.2骨盆内测量检查
SBME前,2017级、2018级、2019级住院医师骨盆内测量检查平均用时分别为7.5分钟、8.9分钟、10.7分钟;SBME后,3个年级住院医师该项目平均用时分别为6.6分钟、7.5分钟、9.1分钟。SBME前,3个年级住院医师该项目平均得分分别为78.6分、72.1分、61.3分;SBME后,平均得分分别为89.3分、85.6分、76.1分,见图2。
2.3产钳助产
SBME前,2017级、2018级、2019级住院医师产钳助产平均用时分别为19.4分钟、20.5分钟、21.9分钟;SBME后,3个年级住院医师该项目平均用时分别为18.3分钟、19.3分钟、20.9分钟。SBME前,3个年级住院医师该项目平均得分分别为66.3分、58.6分、51.8分;SBME后,平均得分分别为75.8分、69.5分、61.7分,见图3。
3讨论
3.1SBME有助于提高住院医师临床操作能力
SBME后,3个年级住院医师四步触诊检查、骨盆内测量检查、产钳助产平均用时均缩短,得分均提高。经过5次模拟训练,3个年级住院医师产科四步触诊检查及骨盆内测量检查用时及得分均显著提高,由图1、2、3可以看出,2018级、2019级、住院医师第一次模拟训练后成绩提高不明显,但在5次模拟训练后用时及得分变化较大。2017级住院医师经过5次模拟训练后,检查时间及得分提高幅度不大,可能与2017级住院医师临床操作机会较多有关。由此可见,产科四步触诊检查及骨盆内测量检查临床可重复性高,难度系数较低,低年资医师易掌握。另外,对于产钳助产操作项目,3个年级住院医师用时均缩短,得分略有提升,但提升幅度不大,5轮训练后平均分有小幅度提高,可能与产钳助产操作难度较大,实践机会少有关。提示针对该基本技能可安排住院医师先多次模拟训练,之后再进行临床实践更为稳妥。由以上结论可知,将SBME应用于产科四步触诊检查及骨盆内测量检查培训,可取得较好教学效果。
3.2SBME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不可否认,SBME已经成为医学教育的必然趋势。美国梅奥医学中心认为医师的“第一次”不能在患者身上[4]。模拟医学教育让学生进入临床前,先在模型上进行技能操作训练,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有研究指出,在本科生及八年制学生的妇产科教学中,利用模拟医学教育进行临床技能训练,可明显提高学生妇科检查、双合诊、四步触诊、骨盆外测量等操作项目得分。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模拟医学教育可明显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对教师的评价[5-6]。枯燥的理论知识讲授已不能满足当前教学需要,SBME使学生有机会沟通、讨论、分享,教师手把手教学,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3.3SBME在妇产科教学中的优势
妇产科教学时,由于涉及患者隐私,学生动手机会较少。妇科检查、产钳助产等都属于阴道或盆腔操作,运用传统教学方法学生难以理解,教学难度大。模拟医学教育可以让学生通过模型对学习内容有一个直观、全面的认识。本研究结果显示,每次模拟训练后,住院医师的操作能力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男生在临床实践中对女性患者实施检查的机会少,且普遍不被患者接受,SBME可以为其提供平台,解决妇产科教学中男女生知识掌握不均衡的问题。
3.4SBME仍需完善
本研究发现,住院医师产钳助产操作得分略有提升,但效果不明显,可能与训练次数较少有关。但同时我们也应反思,是否存在模型单一、与临床差距较大的问题。每个孕妇的骨盆条件都不一样,产程进展、胎头径线等都可能影响产钳助产的实施。住院医师掌握的技术不一定适用于临床,因此,SBME仍需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完善。虽然SBME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但传统理论授课等教学方法仍有其优势,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这样才能真正推进医学教育发展,培养优秀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4]梁菊,李瑛.模拟医学教育:医学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15(3):266-269.
[5]陈茜,彭慧霞,党媛媛,等.临床模拟教学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5(2):345-347.
第4篇:医师教育范文
1天津中医师承教育历史发展概述
建国初期,国家正处于白废待兴之时,中医师承教育工作尚未纳入政府统一管理。1954-1958年,响应国家扶持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工作的号召,天津中医师承教育正式纳入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管理。1958年,天津第一所中医高等学府一天津中医学院(现天津中医药大勃成立,中医教育转入以院校教育为主阶段。改革开放后为了抢救名老中医宝贵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培养造就高层次中医临床人才和中药技术人才,白1991年至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实施高层次中医师承继续教育项目,先后开展了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三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和一批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培训项目等,是加大培养中医临床人才力度,创新中医师承教育工作的重要举措。1999年前后,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师承教育开始兴起。200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把“开展院校与师承相结合的教育模式试点工作”列为重点任务,随后各省市高等中医院校相继开办中医传承班或试点班。天津中医药大学于2009年开始招收五年制本科中医传承班学生,中医教育模式转向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
2天津中医师承教育发展现状概述
在至今五批的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中,天津市共有近白名老中医药专家被确定为指导老师,110余名高层次中青年中医药人才结业出师。在至今三批的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中,天津市共有36人被确定为培养对象。在至今五批的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中,天津市共有34个国家级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在首批国家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培训项目中,天津市有10人被确定为培养对象。在上述国家级师承继续教育项目的带动下,天津市陆续开展了与之相对应的市级师承项目,带动了天津中医师承教育的蓬勃发展。天津中医药大学是天津最早建校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在校长张伯礼院士的带领下,近年来中医师承教育工作独具特色,并将建设中医药传承和创新人才培养中心作为重点工作之一。张伯礼院士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第四批、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主要从事中医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和中药现代化研究[}t}。截止到目前,天津中医药大学共有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44人次,结业出师继承人45名;两位专家当选中国第二届国医大师;23名专家建立了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22位专家获得天津市“名中医”称号,19位专家获得天津市“中青年名中医”称号;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20人;国家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8人;国家中医药优势特色教育培训基地(中药)1个。学校实施了“131人才培养工程”,首批遴选了滨海学者、青年名师、青年名研究员、青年名医、青年学术带头人共计80余人,通过分类培养、分类考核,重点培养了一批名医学者,并成长为学校和医院的业务骨干,发挥了师承教育承前启后的纽带作用。
3天津中医药大学白2009年开设的五年制本科
中医临床传承班独具特色,至今已连续举办7届。张伯礼院士对中医传承班寄予厚望,邀请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名老中医担任指导老师。传承班每一届开班前都举办拜师会,会上学生向指导老师行拜师礼,张伯礼院士亲白为指导老师颁发聘书。为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勤学经典,张伯礼院士赠送给每位学生有他亲笔题写励志寄语和签名的中医经典著作。传承班注重中医经典的传授与白学,注重学生跟师临床,为每位学生安排指导老师[2]。通过不断摸索实践,传承班取得了良好效果,学生中医素养和临床思维能力提高显著,充分发挥了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的优势。以上举措在天津中医药行业内推动了“跟名师、读经典,做临床”的热潮,对天津地区中医师承教育工作起到了辐射带动作用,天津中医师承教育工作向深层次、高水平发展。3中医师承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从国家到地方的中医师承教育都在轰轰烈烈开展,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如下的共性问题。
3.1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有待扎实在各级、各类型中医师承教育中都暴露出了继承人中医基础理论欠扎实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继承人对中医经典著作诵读程度不够,理解不深入、不全面,甚至不熟悉,直接影响了中医师承教育的效率和效果f31
3.2中医临床思维能力有待提高诊断治疗本身是一种直觉综合与把握的能力,继承人虽然经过中医药院校教育的培养掌握了一定的中医基本理论和基本临床技能,但是中医临床思维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培养出来的,需要建立一个科学性、整体性、系统性的教学体系[f41
3.3中医师承方法的现代化有待推动当今,现代信息科学和思维科学的理论和技术在迅速发展,但在中医药学术经验的继承方法上未能与时俱进地充分运用这些现代化的科学理论技术和研究方法,影响了对老中医药专家宝贵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的深度分析和挖掘。
3.4中医师承教育的管理机制有待优化目前,各级、各类型中医师承教育的主管部门都制定了一套中医师承教育的管理制度,但在组织管理和考核程序上仍存在流于形式的现象,未能切切实实地去严格操作,导致缺乏对中医师承教育的有效引导、指导、管理和考核。
3.5院校中医师承教育的标准化有待完善由于缺乏统一的认识和政策规范,如缺乏统一的运作规范、指导教师很少专职带教,难以保证充分的临床带教时问和临床经验讲解、学生毕业后就业缺乏倾斜性政策等,导致院校开办的师承教育尚未形成一定的规模,社会影响力和社会效益不足[[5]
3.6院校教育与中医师承教育的结合模式有待探索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被公认为是当前最符合中医药教育白身发展规律的教育模式。不少中医药高等院校也在此方面进行了很多尝试与探索,例如有的结合模式为先期阶段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学生利用课余时问随导师临诊;毕业实习阶段给学生分配指导老师,实施跟师学习。这种结合模式相对于之前单纯的院校中医教育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也存在着不少弊端,主要是没有将中医师承教育纳入整体中医人才培养计划、跟师学习过程缺乏有效控制和监督、跟师学习内容缺乏规范和标准,与本科学习内容缺乏有机融合和衔接等,最终导致师承教学质量不高[6]。
4中医师承教育的发展对策
4.1夯实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中医师承教育应该是在基础中医学教育(学习医学基本理论知调阶段之后的临床医学教育。学生在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扎实的基础上进行师承学习会事半功倍,缩短师承成才周期,否则将会事倍功半[f}l。所以,在院校中医学课程教学环节中应强化学生对中医经典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掌握,重视经典理论的学习,在四部经典导读基础上循序开设经典精读,并让学生做精读笔记,导师不定期抽查,按学期开展经典精读交流会和举办经典理论知识竞赛和背诵竞赛等[[A]
4.2加强中医临床思维能力培养中医临床思维能力要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培养。院校师承教育中的中医临床实践可以分为本科阶段的实训教学环节和临床教学环节等。在实训教学环节中,以病案式教学为切入点,重点构建实训教学体系,主要强化中医临床诊疗技能训练,如“四诊”和“八纲辨证”等;在临床教学环节中,强化学生对中医临床思维的内化和运用,每周不少于2次跟师门诊,要求学生认真记录跟师笔记并反复研究,以促进对老师临床思维的理解[[9-10]。在院校教育阶段后的国家师承继续教育项目中,以跟师临证为主要培养途径,如张伯礼院士对于心脑血管、中风、痴呆等重大疾病有丰富经验,临床疗效显著,继承人在跟师过程中需反复强化实践。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要求,继承人在跟师学习的3年中,每周须跟师出门诊3个半天,每次跟师需认真做门诊记录,学习经典后撰写学习心得等。3年累计跟师门诊时问不少于180个工作日;独立门诊时问不少于250个工作日。继承人提交全面反映指导老师临床经验和技术专长的典型临床医案60份;指导老师批阅后的不少于1000字的每月学习心得36篇;不少于180篇跟师笔记;公开发表全面总结指导老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学术论文1篇以上。
4.3运用现代化技术和研究方法在继承方法上,应与时俱进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数据分析方法处理海量的名老中医药专家临床诊疗信息,如建立病例及诊疗方案数据库、建立中医传承临床思维实训平台、名老中医经验挖掘平台等,运用这些技术手段和方法进行更有效的数据分析,提高师承效率l“一l2]。在研究方法上,应注重向多领域开拓,例如张伯礼院士开拓“处方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将中医处方设计的临床思维过程和逻辑推理规律转变为处方行为程序和规范[m,提出了复杂问题中的一般规律,利用这一研究方法,有利于缩短师承周期,提高师承效率。
4.4优化中医师承教育的管理机制师承教育管理者应进一步深入理解中医师承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责任性和深远意义。带教单位、临床单位和主要职能部门应将师承学习情况信息共享,互通有无,以便师承工作的顺利开展和问题的及时沟通反馈;应加大院校中医师承教育的立法保障力度,确立专门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师承教育管理部门,并规范其运作模式;执行国家师承培养与专业学位授予政策,扩大继承人选拔范围,警惕师承教育管理工作的程式化和行政化等[[13-14]
4.5完善院校中医师承教育的标准化工作应进一步完善中医师承的教育规范和教学标准。在具体实施中将热爱中医药事业作为生源选择的首要条件;规范导师遴选条件,尤其是临床带教时问要有明确规定;在教学和课程设置上,加强中医经典理论教学深度和课程学时,同时加强西医基本诊疗技能培训;建立加强中医临床辨证思维能力培养和临床诊疗技能培养的实训教学体系;规范集体带徒和一对一带徒的运作模式;上级主管部门给予传承班就业倾斜政策等,使院校开办师承教育形成一定规模,增强社会影响力和社会效益[15-16]
4.6探索院校教育与中医师承教育的最佳结合模式基于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探索科学合理的结合模式使两者都能发挥其优势,以获得较高的师承教学质量是当前院校中医教育中的关键。天津中医药大学积极探索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的最佳结合模式,实施课程、实训、临床相结合模式。在课程设置上,加强中医经典课程教学,按照导读、精度、辅修的先后顺序,从领悟到入门再到拓展,起到了鼓励学生勤学经典,养成中医思维的效果[l7-lA]。在实训教学实施案例分析训练中,通过集中实训、白主实训和实训考核,重在提高中医辨证思维能力;临床教学实施五年一贯导师制,辅以家传学习和统一见习实习,重在培养和提高临床辨证论治能力和综合诊疗技能[[l9]。上述结合模式在传承班3个年级的实践表明,对中医思维的养成、临床能力的提升具有显著效果,对中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推动作用[}zo}值得广大中医药院校在中医师承教育方面借鉴。
5结语
第5篇:医师教育范文
1现存问题
目前,对儿科影像医生的继续教育存在一些问题。
1.1进行继续教育的时间缺乏系统安排
儿科影像医生对于接受继续教育以提升业务水平有大的极大的需求和意愿,但由于儿科医院和儿科影像医生的不足,难以满足日益增多的儿童患者的需求,日常工作非常繁忙,很难系统安排儿科影像医生进行继续教育和培训。
1.2没有充分利用网络接受教育
现代的教育和培训手段层出不穷,网络是接受教育和培训的重要渠道。目前,国内外有大量的影像医学专用网站,有很多专家活跃在这些网站上。此外,移动端已经成为获取专业资讯和知识的重要渠道。但是,目前对于这些网络资源和移动端进行继续教育还没有在儿科影像医师群体内形成习惯和规模,还是有很大提升空间。
1.3缺乏足够的学术交流
尽管每年儿科影像及影像学会组织国家级和省市级的学术会议,以及继续教育学习班,但能参加这些学术会议和继续教育学习班的儿科影像医师人数比例仍然偏低,尤其对于基层医院,缺乏学术交流的良好平台。
2对策
2.1定期组织研修,建设高水平的培训基地
为了适应医学科学的快速发展及儿童医疗和保健高质量的需求,应对数字化时代的要求,儿科影像医师需要具备熟练的技能以及准确的判断力,成为高度专业化的人才[1]。应组建高水平的培训基地,选择儿科影像学设备齐全、临床诊断和科研水平高的综合专科医院,如以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影像科为培训基地,培训专业化程度高的儿科影像医师。同时,应加强儿科影像医师培训的规范化探索。如培训教师应为该科室副主任医师以上级别,具有多年儿科影像学的临床经验;应该努力编写一套适应时展的儿科影像教材,每年对其进行更新和增补;培训期间,应该保证授课时间以及一定的学院实践培训;培训形式可以多样化,灵活多样。
2.2数字化时代,多利用网络社区、手机终端进行学习
近年来国内涌现出不少医学影像专业网站,包括爱爱医、丁香园、华夏影像诊断中心、医影在线、医学影像园、影像园等。这些网站提供了影像学术资源库、专家指导系统、学术讨论社区及学习工具的下载服务等,是大多数影像医师心目中理想的学习社区。建议网站可以不断聘请权威的医学影像专家,包括儿科影像专家加入网站,组建专家团队,定期对学员的提问进行回复交流,提供专业支持。其次,提升网站资源储备,建立更多、更好地儿科影像资源库,供影像医师在线学习,下载。病例分享讨论是影像医师们喜欢的线上探讨学习方式,可以在网站的互动社区在每周的固定时间举行就某一个片子的讨论,或者就某一项影像功能的定期学习。还可以建立影像专业学习QQ群和微信群,利用儿科医学影像QQ群和微信群的平台特点,可进行疑难病例会诊,和信息交流,可以开拓眼界提高诊断水平,还可以在群共享里精品专业资源和课程,并于每周在固定的时间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手机越来越成为人们阅读的终端,可以建立儿科医学影像专业微信公众号,应优先选择推送专业性强、内容精炼的内容,进行网上读片竞猜,还可推送一些业内新闻和相关专业知识。
2.3进行定期国内外学术交流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国内外各种学术交流愈加密切,学科之间不断交叉,儿外科、儿内科及新生儿科的相互交叉更加常见,这就要求儿童影像医师具备更加专业化的知识的同时,应该增强国际视野,更多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及时更新知识,始终站在医学发展的第一线。积极鼓励和促进人才参加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交流,与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进行探讨,了解学科最新发展动态,掌握研究热点,开拓学术视野,活跃学术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儿童影像医师应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这对于培养有技术特色的儿童影像医师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4定期多次举办儿科影像医师阅片讨论会
对儿科影像学医生来说,在学校学习的时候,主要是导师制的跟班临床带教学习,以单个的病例来不断增加经验[5]。而毕业后,则会在临床实践中遇到大量病例,而在学校的学习经验并不系统,很容易对儿科影像医师产生挑战。而在安排儿科影像医师继续教育的过程中,应鼓励医师多参与儿科影像阅片讨论会,多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让学生的知识更全面、更系统。在阅读病例片子的活动中,儿科影像医师之间可以就某一片子进行广泛深入的探讨交流,在互相交流中加深理解,提升工作的实际经验。
2.5建立儿科影像医师继续教育的考核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