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面试现象题及答案(公考面试中的社会现象题怎么答好)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公务员面试现象题及答案(公考面试中的社会现象题怎么答好),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三次面试,最高分90+,前来解答一下,建议先收藏后观看。你应该听说过一个社会现象,叫“扶不扶”。
来看看这个案例:
彭宇案,是指2006年11月20日早晨,引起极大争议的民事诉讼案。老人徐寿兰在南京市水西门广场一公交站台被撞倒摔成了骨折,徐寿兰指认撞人者是刚下车的小伙彭宇,彭宇则予以否认。
春晚小品《扶不扶》,结尾一句:“这人倒了咱不扶,这人心不就倒了吗?人心要是倒了,咱想扶都扶不起来了。”
简单的分析一下“扶不扶”这样的现象,到底反映什么问题呢?
“扶不扶”的问题不是简单的道德命题,其背后的实质是我们相关法律配套措施的不完善。“人跌倒不敢扶”,既是社会的尴尬,也是司法的尴尬。虽不能说“彭宇案”一定存有司法腐败,但从南京人“一朝遭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心境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法律调整对社会的导向作用之大。同时也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行政、司法的公正与否,主流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与其自身行为一致性,将直接影响到社会风气的好坏。
如何化解“扶不扶”的矛盾与冲突?
一是建立健全公共社会保障机制。我们不能仅仅试图用道德戒律来解决道德问题。
二是建立健全法律法规约束机制。道德的约束不具备强制性,违约的成本可能仅仅是“对不起”“我错了”“我道歉”,起不到惩治的效果。这就需要依靠法制的力量来提升“讹人”的成本,从而约束他们的不良行为。
三是引领普及社会主义道德观。我国就是文明礼仪之邦,在新时代,我们继承和发扬了道德教育的传统,家庭、学校、媒体和社会机构等应当积极参与进来,传播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全社会崇尚道德、践行道德的良好氛围。
通过“扶不扶”这个现象,以点带面,大体可以了解社会现象这个类型的题目应该怎么答。
一、什么是社会现象题
再来举几个例子:
(1)近日,一家权威调查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在 6 万多名小学生中,有 6%以上的同学把乌龟认为是十二生肖之一,14%小学生把洋节当成中国的传统节日来过。对此你怎么看?
(2)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政策鼓励高校教授、科研院等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3年内保留人事关系,基本工资照发。对此你怎么看?
(3)近些年政府进行旧城区改造,保留文化特色,同时为了让市民居住环境更好,也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此,你怎么看?
(1)第一题是在身边发生的事件,问“你怎么看”,也就是谈看法。
(2)第二题是政府采取的某些政策,做出的某些行为、举措,依然是问“你怎么看”。
(3)第三题是在实际生活中旧城区改造,属于热议的民生话题。
二、社会现象的解题思路
(一)提出观点
方法:用直接表达,情感式,名言式,联想同类型现象等开头,引出自己的倾向性观点。
目的是总览全题,入好题。对社会事件有一个总体、概括性的看法。
(二)分析问题
方法:像直接主体,间接主体,本质是什么,影响是什么,危害有哪些,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问题,这些角度都可以论述。
如果是好事,可以分析意义;
如果是消极、负面的事情,可以分析危害,或者背后的成因所在。
这些是“或”的关系,不是一定都要进行分析,要依据题目根据自身能够填充的内容进行选择。
(三)怎么解决
方法:可以根据直接主体、间接主体论述。也可以通过各种角度论述(政策、党建、干部、个人、宣传、监管等等)
正面现象:做好落实,加以弘扬;
负面现象:发现问题后解决问题
(四)结尾
大的方向包括提观点、重分析、抓落实、做结尾。简单对于题目进行回扣、回应,但是非必须,即不是一定要进行结尾。
这里面只说了大的概况,其中每一个点怎么展开,怎么答的好,有亮点,就要看个人功力了。要向答好社会现象类的题目,就需要我们日常一定要积累社会热点,看看权威专栏的专家,学者,律师,评论员是怎么分析,评论和建议的。没有一定的积累,只能说说浮在表面的东西,分析不出有亮点和深度的答案,所以社会现象题要想答好,平常就要注意积累。
总之,社会现象,分析个大概,泛泛而谈难度不大,但是要想透过现象看本质,就需要个人的阅历和视野的高低了。
公众号累计发布了几十篇面试干货,体制老司机三次面试实战经验,非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