遴选面试自我认知 遴选面试系列谈之一带你认识真实的遴选面试

2023-04-16 09:23:00 来源 : haohaofanwen.com 投稿人 : admin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遴选面试自我认知 遴选面试系列谈之一带你认识真实的遴选面试,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遴选面试自我认知

闲话不叙,直奔主题。

大家都参加过公考面试,公考,作为各级国家机关面向社会选拔工作人员的考试,目的在于将体制外的人员吸纳进公职队伍。遴选,作为体制内部竞争性转任和提拔的重要方式,属于公务员队伍内部“二次择优”的制度创新,其目的在于从体制内选拔优秀公务人员填充到所需要的岗位。因此,不同的选拔对象,迥异的考查重点,构成二者的根本性差异。说白了,一个是把具有一定基本能力,适合担任公职的“小白”选出来,吸纳到公务员队伍中来;另一个则是把具有较强工作能力、十分熟悉政府工作业务、了解并熟练掌握岗位工作技能、能够出色完成相关工作的“老司机”选出来。这种差别就决定了遴选考试相对于公考,具有极强的专业性。换言之,只有那些在考试中能够把这种政府工作的“专业性”体现出来的考生,才可能脱颖而出。而这种能力正是参加遴选的在职公务员们应该日常积累和平时训练的重点所在,不然就是偏离方向。那么,公考面试和遴选面试到底有哪些异同呢?

1.遴选面试与公考面试的相同点

既然都是面试,那么二者就具有面试应该具备的一般特征。总的来说,不论是遴选面试还是公考面试,都要求考生注重外部形象,同时具备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这是面试取得良好成绩的前提和基础。但是总的来说遴选的面试给考生提出的要求更高,难度也更大,但绝不仅仅像某些人或机构宣称的遴选之所以更难仅仅是因为你的对手都是有工作经验、实力更强的在职公务员!这种认识只是肤浅的表象,还是那句话,这是不懂行!

2.遴选面试与公考面试的区别

(1)面试形式不同

众所周知,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和成本的考虑,从中央到地方各个级别的公考面试大多采取成本更低,操作更简便的结构化形式。(无领导小组讨论在公考中也有,但只有在国考个别部门和个别省份的省考中才会出现)

与公考不同,遴选面试形式更为多样化。这里要说明的是,地市级别的遴选考试与公考面试相似,常采用结构化形式,但是从答题的角度到答题的内容,还是有着本质区别的,后面,我们为大家准备了两者间的“高分答案”对比,可自行鉴别体会。在中央和省直这类更为高端的遴选面试考查中,除了结构化面试外,还常常采用其他面试形式,最常见的就是无领导小组讨论,有些具备条件的部门甚至开始采取情景模拟这类更为高端的面试考查形式。

无领导小组讨论在企业面试中常常采用,尽管遴选面试依旧以结构化面试为主,但近年来无领导小组讨论在中央和省直遴选这一层级的面试中频繁出现,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尤其是中央遴选,许多部门均采用这种方式。

这里要特别解释一下遴选面试中情景模拟这种考查方式。遴选层面的情景模拟与公考结构化面试中的“情景模拟”类题目并非一回事,存在本质区别。公考中的情景模拟题通常只是人际沟通或应急应变题型的变种,只不过是要求考生把作答内容以第一人称的形式“演”出来,找到一种“代入感”,难度并不高。而遴选层面的情景模拟题型则对考生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通常会采用如下模式:用人单位会为考生精心准备一个场景,并给考生特定的任务和角色定位,在这一模拟的情境下给予考生充分的自主权,要求完成预先设定的任务,最终以任务的完成情况对考生做出评价并决定是否录用。

举例来说,面试中考官可能会给考生安排一项“调研”任务,在特定场景下所有的现场人员都是事先安排好的“演员”,考生可以向他们询问关于这项“调研”内容的各种问题,了解各种具体情况,甚至索取相关的信息材料,之后根据得到的“一手”资料完成一份规定的调研报告,考官对考生在“调研”过程中的表现和最后这篇“作业”的专业性进行评价打分,以决定考生是否具备完成工作的能力,符合相关岗位能力的要求。由此可以看出遴选面试的情景模拟题目专业性很强,难度很高,耗费的人力物力成本也相对较高,因此一般有条件的单位才会采用。但是这种考查方式可以最大限度的对考生的真实水平进行较为客观、全面、准确的评价,因此也受到很多部门的青睐,几年来中央也鼓励有条件的部门采用这种选拔形式。

遴选多样性的面试形式就是为了尽可能的将真正能够胜任工作的优秀人员选拔出来。因此相对于公考面试,遴选面试形式更为丰富,这无疑对考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考官构成不同

众所周知,为了最大限度的保证公考的公平性,参与公考面试的考官都是根据考试需要从考官库中随机抽取并进行异地监考的,而且每一场的考官在考试前几天就被“隔离”,具体考场也是由当场考试开考前随机抽签决定的,考官和考生几乎不存在任何认识的可能性,这就杜绝了提前打招呼、找关系的可能,从而保证了面试的公平性。

较之于公考,遴选面试考官构成情况更为复杂一些,地市级别面试和中央及省直级别面试间存在很大差异,要分情况讨论。一般而言,地市级别遴选面试考官构成情况与公考较为相似,常常由省级考官参与面试,面试考官来自多个不同部门,并实行异地监考,很少出现本地本部门考官监考本地考生的情况。但在中央和省直级别的遴选面试中,用人单位会直接派人参与涉及本部门岗位的面试,这种在公考层面绝对不会出现的情况恰恰是遴选面试的一大特色。之所以这样操作的根本原因就在于遴选考试的核心要求——人岗匹配。本单位本部门需要什么样的人,本单位的领导最清楚,因此直接上场观察考生的表现就成为一种必然,很多时候在规定的题目作答完毕后,有些领导还会进行追问,以便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考生的具体情况。以2016年某省省委组织部遴选考试来说,所有的考官,全部是该省组织部的处级以上领导,7位考官中,三位来自干部处,两位来自组织处,一位来自学生处,一位是副部长级领导,这样的考官构成,都是最为了解本部需求的人,他们知道选拔什么样的人才能最适合招考岗位,也就决定了这场面试的“专业性”。又比如,在有些追问环节中,考官会问诸如“参加遴选,本单位领导是否知情、是否支持”这样的问题。其实考官最想知道一旦决定录用,调取档案是否方便。因此,参与遴选面试的考官,尤其是用人单位的考官,更加关注实际问题。这是遴选面试与公考面试非常重要的区别。

(3)答题的方向和要求不同

这一点是公考面试和遴选面试最大的区别,它直接决定着我们的复习和备考方向。有些人将二者混为一谈,认为二者的区别仅仅是你的对手更强,在答题层面和公考面试并没有实质性的区别,或者认为只是形式上的区别,这种认识是存在很大偏差的。公考层面面试的思路和答案与遴选层面不在一个级别,还是那句话,对于在职的公务人员来说,必须能够在作答中展现出专业性,直击要害,不宜过于“发散”。这种专业性体现在对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理论政策的熟悉、政府思维方式的运用、机关办文办事办会流程的熟练掌握、以及作为公职人员与各类不同群体相处的原则方法等各个方面。而这些恰恰是参加公考面试的小白并不真正了解和具备的,也正是我们需要准备和在考场上体现出来的内容。正如前文所述,这些内容事实上参加考试的在职公务员们每天都在接触,只是没有时间作系统的梳理和专门的准备而已,因此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门复习就很有必要。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道面试题:你经历过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你是如何解决的?这是一道典型的自我认知类题目,如果这道题放在公考里,考生可以发挥的空间非常大,可以说学习、可以说生活,只要能够让考官看出考生如何经历困难、克服困难,展示出正确的价值观、能力和个人的成长即可。之所以设定这样的要求是因为对于大多数涉世未深,尚未完全社会化的大学生“小白”来说,多数人面对的困难其实很有限,个人经历都差不多,无非是求学、考试、实习、科研、社会实践那点儿事,考生间的经历差异非常小,当每个人回答的都差不多时,考官往往会更多的倾向于观察语言表达、流畅度这些外在因素。也正是因为通过此类题目很难看出考生间的差异,因此近年来自我认知类题目在公考面试中考察的比较少。

但回归到遴选层面,同样的题目则是另一番情景了。我们知道,遴选考察的核心在于人岗匹配,把合适的人选拔到合适的位置上,对职位匹配度的要求非常高,明白了这一点,就为我们提供作答的根本方向。加之在职公务员一方面所在的部门职位都不一样,另一方面他们都是具有至少两年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士和“老司机”,这使得他们经验更丰富、经历更特殊,这就大有文章可做了。上面这道例题,在遴选层面考生就不能信马由缰、过于发散的自由发挥,想到什么说什么,而是要充分展示人岗匹配性。同样是上面那道题,在遴选的考场上如果只说生活中的各种困难事实上并没有实际意义,正确的作答方向一定是回归到本职工作和所报考岗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上,梳理自己在岗位和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分析问题和困难出现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自身后续更好地从事工作的感悟、启示。向考官说明我们充分地了解自身的岗位职责、特点和要求,能够清楚认识到自身能力与岗位要求间的差距,为缩小差距付出努力、并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通过一道遴选面试的题目充分地展示出我们是适合新岗位的,是对岗位及工作有所思、有所悟的,是工作中有思想、有高度、有能力、有办法的有心人,能够自觉的反思过往、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努力提高。

那么问题来了,有些考生会说,我平时在工作中并没有遇到过什么特别的情况或困难,因此陷入无话可说、无例可举、无事可谈的窘境。其实这种情况至少说明了两个问题:1.在平时工作中没有养成记录、总结、反思的习惯;2.没有针对面试进行专门准备。事实上,遴选考试“干什么,考什么”的根本要求已经决定了遴选备考的“两个趋同”:一是日常工作与复习备考的趋同。我们在平时工作中就要有意识的提升自身实际的工作能力,以便当遴选机会来临时能够抓得住、考得上。二是遴选笔试准备和面试准备的趋同。众所周知,公考笔试阶段结束后,距离面试出分审核会有很长一段时间间隔,从审核到面试又有一段时间,考生完全可以等成绩出来,确定自己是否进面之后再进行集中的面试备考。但是遴选情况就大不一样,遴选没有面试审核的环节,笔试成绩公布之后很快就会进行面试,留给考生准备面试的时间很有限,这就要求考生一方面要加强平时的积累,另一方面要在较短的面试准备时间内迅速理清并掌握面试技巧,通过强化练习,短平快提高面试水平。

遴选的专业性不仅仅体现在自我认知类题目上,在各类题型中都有所体现,都能有所体现。至于在作答中如何体现,后面的章节附有详细遴选面试备考方向指导,公考面试和遴选面试层面答案对比的实例以及遴选面试真题的精细化解析。可以通过对比体会其中的差别,获得启示,了解什么样的答案才是遴选面试中能够真正使我们全面超越对手,体现专业水准,进而脱颖而出的好答案。

(4)资格审查不同

就资格审者来说,公考和遴选也存在着很大区别。公考资格审核通常有2个步骤:1.面试前审核,笔试成绩出来后,面试开始之前会有专门的审核,在这一阶段,考生需按要求准备相关材料自行前往审核现场;2.面试后审核,面试后“晋级”的考生会进行“政审”。 这个环节也可看作资格审查的延伸, 前面的环节是“审查个人”,后面这个环节是“审查家庭”,这个政审的环节除了要求学校(应届生)或工作单位(往届生)提供相关的材料,还要考生父母、配偶等,由工作单位和户口所在村(社区)提供相关的政审材料。

与公考不同,遴选的资格审查则通常是3个步骤:1.内部审核:报名时由考生现单位进行“资审”,遴选考试一般由组织部、人社厅(局)负责组织,在报名的时候,必须要经过原单位的同意,像中央遴选和省级遴选,多数要由原单位推荐报名,在推荐后,考生要把相关的推荐材料和自己的报名材料传真至报考单位,由招考单位(部门)直接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方可报名。2.面试前审核,笔试成绩出来后,考生在准备面试的同时,还要把相关的审核材料准备好,比如工作总结、单位的推荐材料、个人的荣誉证书等等,一般遴选的面试前审核时间都是面试开始前的三天之内(比如8月18日面试,审核时间一般就是8月16日)。3.面试后政审,如果说公务员的资格审核是走形式,遴选的前两个审核环节不够严格的话,那么,遴选的面试后政审绝对是“变态严”了,遴选面试相较于公考来说,这个面试后的政审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其并非等比政审,中央遴选和省级遴选基本都会选择1:2政审,也就是说这个环节是必然有淘汰的。在这个环节中,招人单位(部门)会派专人赴考生所在的单位进行座谈考察,参与对象主要是考生的单位主要领导、考生主管领导、同事等。通过座谈了解考生平时的工作情况(对家庭成员考察不多)。至于中央遴选,最后阶段的政审有时候则会更加“任性”。

综上所述,凡是用“公考套路”教你遴选面试的,请大家自行甄别~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信息
专题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