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会计监督的论文

2024-07-17 17:06:00 来源 : haohaofanwen.com 投稿人 : admin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有关会计监督的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有关会计监督的论文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会计监督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会计监督论文范文1

企业财务会计监督的目的在于为企业管理决策层以及信息需求者提供准确、可靠、相关的财务报告,企业的财务会计监督工作主要是围绕企业的财务会计核算开展,财务会计监督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对原始凭证的审核监督

确保原始凭证的真实、规范、合法是控制企业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的基础,也是财务会计监督工作的重要内容。对原始凭证审核监督的主要内容是确保原始凭证的真实合法以及合理,对内容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督促经办人员纠正完善,对虚假或者是违规的原始凭证,及时查明原因追究责任。

(二)对财务会计账簿的审核监督

对财务会计账簿的审核监督主要是要求企业的会计部门以及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要求整理归纳会计核算资料,纠正各种会计账簿作假、设置账外账等行为,并配合完成国家或者是外部社会机构对企业的监督。

(三)对企业财务报告的监督

财务报告是企业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企业外部主体了解评估企业财务状况的主要手段。对于财务报告的监督,重点是准确可靠,避免出现编造、攥改财务会计报告的行为,依靠财务会计报告准确的评估企业的经营管理以及财务状况。

(四)对财务收支进行监督

对于企业财务收支的监督主要是确保企业财务收支审批手续的健全,制止纠正各种财务收支违规的行为。同时执行财务清查制度,对财务收支纪律、账簿、实物以及款项是否对应进行监督,确保财务收支规范、财务资产安全可靠。

二、当前我国企业财务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财务会计监督体系不完善

当前我国企业在财务会计监督管理上,重视程度不足,甚至没有健全完善的内部财务会计监督体系,需要开展会计监督工作时,临时组织,造成了财务会计监督工作缺乏长效性。此外,对于政府监管部门的会计监督往往只是简单应付,也没有积极的借助外部专业会计事务所进行财务会计进行审计,造成了财务会计监督的实效较差。

(二)企业内部的财务约束管理制度不健全

在我国企业管理模式中,普遍存在着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不完善的问题,在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中没有设置健全完善的岗位管理责任制度,而且对于各项业务流程也没有标准的规范与约束,造成了在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出现了较多的问题,例如财务票据填制不合理、审批程序不健全,账实记录不符等等问题,不利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开展。

(三)财务会计监督工作人员能力水平有待提高

财务会计监督工作对于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与个人素质要求较高,但是现阶段,我国企业从事会计监督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能力素质落后,影响了财务会计监督工作。

三、完善企业财务会计监督的措施分析

(一)充分发挥企业内部财务会计约束机制的监督作用

企业内部的约束机制也是企业财务会计监督的重要形式,通过在企业内部落实内部会计责任等措施,发挥约束机制对于财务会计的监督约束作用。现阶段,完善企业的内部约束机制应该重点在以下几方面进行完善:明确企业内部的财务会计工作岗位责任制,对不同会计工作岗位的职责范围、业务内容、标准要求以及考核方式提出具体要求,以责任管理的方式促进企业会计工作人员严格执行财经法律以及企业内部的财务会计规章制度;完善企业内部财务会计牵制制度,通过采取岗位分设、定期轮岗等制度,确保财务会计相关的业务活动可以其他业务流程人员查证核对。强化考核评价约束机制,通过考核评价机制,定期对企业内部财务会计工作情况进行汇总整理,对各项财务会计活动的相关状况进行具体分析,以确保各项财务规章约束制度得到有效的执行。

(二)改革企业会计监督方式

对于企业会计监督工作的开展,首先应该明确企业会计监督工作的主要内容,即对企业所有的会计业务以及会计资料进行全面的审核,同时根据企业业务发展和会计内控管理需要应及时进行修改和调整会计监督的内容,实现会计审计的灵活、全面。在会计监督方法上,应该依靠会计监督机构集中管理,将系统审核与人工查账、全面审核与重点深度审核、现场查阅与非现场审核等几种监督方法相结合,对企业的凭证业务、授权业务、应收应付款项业务进行审核监督,同时及时将发现的问题上报企业管理层,并反馈财务会计部门进行整改。

(三)提高企业财务会计监督主体的作用发挥水平

提高企业财务会计监督水平,必须充分发挥企业会计监督主体的作用。首先,应该强化企业的内部会计监督,通过强化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来提高企业内部监督力度,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该重点对会计信息资料进行内部审计,同时对企业内部的各种内部稽核、岗位责任以及内部牵制等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管理,通过强有力的内部监督检查,确保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真正发挥作用。其次,应该充分重视外部会计监督的作用,积极配合财政、税务、审计、金融监管等部门对企业的监督,确保财务会计活动的合法合规。同时与会计事务所开展合作,委托专业的注册会计师对企业内部的所有经营活动进行监督管理,依靠注册会计师独立性强、专业水平高的优势强化对企业的财务监督管理力度。

(四)加强财务会计监督人员队伍能力素质建设

对于财务会计人员队伍能力素质的培养上,首先应该加强对财务会计监督工作人员在国家财经纪律、财务会计监督相关理论知识、企业内部财务会计规章制度、内部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相应的专业能力教育,确保能够适应财务会计工作的开展。其次,应该强化对于财务会计监督人员职业道德以及法制观念的培训,确保财务会计监督人员能够客观公正的开展财务会计监督管理。

四、结束语

会计监督论文范文2

对医院会计信息进行有效监督和控制,作为运行相对独立的系统,包括很多不同的财务数据,分布在医院财务系统中的每一个子系统中,通过多个监测服务器和监测平台,能够对医院各项服务工作中产生的财务信息进行及时有效的监控和传输,发出实际的预警报告。分散存储的各种财务信息数据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督和管理,很容易出现实质性的漏洞,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网络技术下的医院会计信息达到完整、安全性以及有效的要求,可以结合实际发展状况采取立体式、全方位的监督以及管理模式,也就设计利用网络服务器对各种会计信息实时统一的管理。针对每一个系统的运行状况设立安全的监控管理服务器,并有这些服务器对不同的会计信息进行科学处理,最后,将其集中到整个信息库中实施储存,从而保证医院会计信息产生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够得到控制和管理,提升会计工作的科学性和安全性。

(一)管理会计信息数据的录入环节

在对每一个阶段的会计信息进行输入之前,都要进行系统的检验,实施分工录入的方法。例如在对门诊收费系统进行管理时,输入会计信息数据之前,管理工作人员要对门诊收费相关信息进行仔细核对,安排不同的工作人员对每一个产生的会计信息进行准确科学的核对,一旦出现任何错误,要及时进行纠正,避免出现较大的损失。

(二)管理会计数据信息的形成环节

例如在对医院住院项目收费工作进行管理时,病人住院阶段产生的各种费用,通过工作站可以将住院费用进行完整记录,还要对病人住院过程中相关收费实施严格的监管,通过表格设定,将有关数据及时汇总到工作监督管理中心,由财务管理部门对其进行监管和检查,对于出现的各种错误要及时进行纠正。

二、做好财务信息的监督、管理以及预测工作

(一)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

根据现阶段《医院会计制度》相关标准和要求来分析,医院会计报表主要由收入支出总表、资产负债表、药品收支表、医疗收支表、基本数字表、基金变动状况表进行分析。保证每一个表格都能够对每一方面的财务信息进行反映。利用相关的信息网络技术把能够反映各项经营事项以及活动进行分析。从而保证经济和交易事项能够及时进行处理、记录和报告,财务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和监管,对于各种医院财务报表的相关软件进行开发和利用,利用计算机取得相关的目标软件,让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能够对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计算。

(二)设定医院会计信息监控

在医院会计信息监控系统进行设计过程中,要注入相应会计监控经济指标,设置相关的数值,从而保证数据达到一定的临界点时,在对各项信息监控指标进行设定时,要通过专家访谈法和统计学方法实施设定。

三、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提升会计监督工作水平

(一)做好医院信息管理资金支持工作

网络信息技术在整个医院会计工作中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要想提升网络信息技术利用水平,为医院会计工作创造相应的条件,投入一定数量的资金支持。医院网络信息技术的实际利用能够从根本上反映医院经济管理工作,反映财务管理以及会计工作系统,所以,做好网络信息技术的管理工作,能够提升会计信息化建设水平。医院管理和领导阶层要创建相应的监督以及引导工作,做好资金支持工作,保证网络信息技术能够在医院会计工作中发挥实际的作用。

(二)建立并完善信息管理工作制度

信息管理工作对于医院会计信息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因此,会计工作人员要从根本上对会计系统的相关制度进行制定和完善,保证会计工作系统能够顺利运行,按照医院在每一个阶段的实际现状,对网络信息技术的管理以及监督工作制度进行建立和完善。

(三)提升网络信息技术管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

网络信息技术管理工作人员是会计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在对会计工作人员进行招聘时,要对卫生信息专业工作人员进行引进,从而强化信息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素质,定期对会计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从而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提升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水平,保证医院各个阶段的会计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对于医院会计工作人员管理阶层要实施相应的考核制度,利用理论联合实践等工作方法,对年龄较大或者资质较老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从而保证他们的网络信息技术利用水平不断提升,产生更大的经济以及社会效益。

四、结束语

会计监督论文范文3

关键词:会计专业硕士案例学位论文;存在问题;改进路径

会计专业硕士(以下简称MPAcc)自2009年开始招收以来,由于培养理念、学生指导方式以及培养时间的灵活性等特点,受到了社会广泛青睐,学生招生规模也因此急剧扩大。但由此也带来学生指导上的困难,特别是学生毕业学位论文的创作方面。根据MPAcc最新培养方案,学位论文一般为研究报告、案例论文与案例分析报告。因此,分析案例学位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路径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案例研究对会计专业硕士的重要性

(一)培养方案中规定MPAcc专业学生在学习期间必须参与案例学习、研究与开发活动。案例研究与开发活动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参与的案例开发工作情况或科研成果评定成绩,学生取得相应学分,提高学生对此的重视程度,并且毕业论文类型一般要求应采用案例分析、调研(调查)报告、专题研究、组织(管理)诊断等。鼓励学位论文选题与实习实践、案例开发内容相关。以各种方式向学生传达案例研究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MPAcc毕业学位论文要求也有相关规定。会计硕士专业学位培养遵循“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产学结合为途径,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指导原则。通过案例教学、案例开发、实地调研等方式,了解会计实务,提高实践应用能力,使理论与实务紧密结合的培养模式,形成会计硕士人才培养学术型与应用型并重的格局。

(三)专业学位论文,需要体现专业学位特点,突出学以致用,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学位论文应当体现学生已系统掌握会计理论、专业知识和研究方法,具备综合运用会计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方法,分析和解决会计相关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具有一定创新性和实用价值。

二、会计专业硕士案例论文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会计案例剖析不深,理论与实务。“两张皮”理论与实务导致案例“两张皮”脱节现象仍然广泛存在于案例论文研究中,无法根据所学理论的指引去关注要研究的问题、搜集相关证据。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体系单一,导致案例偏离理论或者找不到理论的踪影,将会计理论基础当作案例中的摆设。存在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专业硕士的学制较短导致缺乏理论修养,案例数据搜集大多来源于网络二手市场,数据不可靠。MPAcc更侧重案例法教学模式,对于案例的运用没有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以知识输入为主,没有激发学生自己的主动思考能力,案例分析不深入,有时只是针对具体的案例,没有引导学生去发掘掌握分析方法。博士研究生学制4-5年的训练尚且不能具备完全独立的科研能力,目前我国的专业硕士一般学制2.5或者2年,时间上的限制,短期内难以快速提升理论修养。学习时间有限、课程的设计又存在重复现象,类似课程的开设加大了学习负担,没有提高学习效率。专业硕士学生存在全日制与非全日制授课模式不同,培养出的学生却没有明显的区分,导致总体对专业硕士的理论知识的掌握降低了要求,没有扎实、系统的理论体系,案例研究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最终使得培养出的学生偏向学术型,但又因为时间限制,没有学术型研究生学习的系统和深入。

(二)自我调查案例与数据保密的权衡。自我调查案例研究能够获取一手数据,但是由于学生的综合实践分析能力薄弱,大多数MPAcc专业学生是应届毕业生,社会工作实践经历匮乏,实践能力相对较差,主观能动性以及科研积极性有待提高,对于公司的运行方式与管理体制并不了解,分析的案例与实际脱轨。学校对于自我调查案奖励程度不足,仍然以国内外过去的经典案例为教学主要内容。在进行案例论文研究时,还存在另一种情形,大多数案例发生后的过程解决方案是商业秘密,存在行业间的竞争关系,并不希望公开披露供外界分析研究。自我调查案例代表性不足,数据商业机密又会阻碍案例的研究,二者如何在案例研究中进行取舍是问题所在。

(三)负面研究与自我保护。案例分析大类分为经营成功的经验分享以及经营失败的教训启示,供以后借鉴学习。在进行负面研究时往往会出现枪打出头鸟,少数服从多数等现象,但是真理往往掌握在那些少数人手中。在进行案例研究的过程中,可能从表象中看到了本质,由于处理的方法不恰当,反而遭受到外界的攻击,这样的事例时有发生。比如中国广州鸿茅药酒事件,中国神酒“鸿茅药酒”来自天堂的毒药,帖子传达了谭秦东对鸿茅药酒的作用的个人观点,这是对企业经营产品质量的负面信息传达,没有采取合理有效的手段,例如向相关部门举报自己检查发现的问题。最终以损害商品声誉罪,该事件导致跨省抓捕的广州医生谭秦东遭遇了97天的牢狱之灾,对其个人影响深远。2019年12月26日中国中药协会致歉公告,由于鸿茅药酒事件,撤销对鸿茅药酒的表彰。反映了当时质疑的言论并非造谣,由于处理方式不当,导致当事人以及案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在进行案例研究过程中,矛盾冲突无处不在。

(四)研究主题与研究对象不吻合,新颖、典型性不足。专业硕士案例论文重在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运用案例分析、调查报告等形式呈现结果。由于实习实践的时间较短,甚至有一些学生没有实习经验,选择的主题与后期进行论文撰写过程中搜集到的具体企业不符,或者是关联性不强,无法直接获取数据,只是截取一些二手数据,研究主题与研究案例脱离,论文就不够深入,论文质量不高,并不能够提供合理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案。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符合MPAcc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但是案例教学比重仍然较低,优质案例缺乏。对综合性多案例研究较多,单案例研究较少。在培养过程中可能因为成本问题,选择采用自行开发的质量不高的案例,没有加大案例开发的资金、时间投入。案例分类不明确,对问题分析没有针对性。盲目追随热点话题,案例论文的选题缺乏个性,重复度较高,案例选择单一导致羊群效应撞车现象,热点案例过分扎堆。近3年将目光过多投向混改并购方向。另外一种情况是话题陈旧,反复写经典案例,缺乏创新性,经典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过多关注前人研究过的概念,反映出对新知识新理念的认知匮乏。例如盈余管理话题,2019年硕士论文将近600篇包含该关键词。

三、MPAcc案例论文的改进措施

(一)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理论与实践的衔接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从两个方向寻求解决方案,二者不是孤立存在的,是相互依存的。在知识传授方面,加强院校师资力量,通过对老师的在职培训与离职深造,扩大青年教师与国外知名商学院交流机会,注入更多新的教育理念,提高专业的教学技能。严格要求学生的课程考核内容和毕业设计,重点考察知识的综合运用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相关协会激发学生参加相关证书考试和知识竞赛的兴趣,丰富学生的课程设置,扩展多元化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在实习方面,有力解决学生实习公司分散问题,对实践活动的应付心理,统一化管理学生的实习基地,真正将校企合作模式用到实处,与对口公司签订长期合作协议,高质量安排学生的实践活动,将毕业论文与实习经历相结合,充分发挥校外导师的作用,从而能够使学生得到真正的锻炼,更好的发现自己的就业方向、适应社会的需求。最终达到理论与实践综合运用到案例分析中,从案例论文中让学生更专业。课堂上与课外引进与时俱进的优秀案例让学生去思考,要灵活运用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学以致用,才达到设置相关毕业要求。

(二)加深自我调查。加强自我调查案例研究占比,需要改革培养模式,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无缝衔接,本科后期加入社会实践环节,在进入职场或者专硕的学习都有利处。MPAcc加强实践创新锻炼,实习的过程中深入企业的生产经营整个过程当中,不仅仅是做财务,整个财务管理所需要具备的知识和理论框架,能够通过实习得到解决。想要突破数据保密的弊端,转向自行开发案例需要具备相应的研发团队,自我开发的案例具备相应的时代背景,具有时代性,很多经典案例可能已经过时,不再适合当下的教学。解决人才短缺问题需要给予教师一定比例的兼职时间,培养懂案例教学又懂案例开发的人才,支持和鼓励师生自我调查案例的开发与研究分析,加大奖励力度。如果教师与学生有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在运用自我调查案例教学时,能够对案例分析得更清晰全面,有助于学生对案例的理解。为毕业案例论文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增强培养案例研究过程中的自我保护意识。进行案例研究之前,需要分析研究提出的问题,会对研究的企业造成的影响,不能盲目进行发表所谓的正当言论,要依靠法律保护自己,针对解决的问题,相关的解决方案,让自己的导师或者更专业的人员进行评价。正如提到的鸿茅药酒事件,医生在发现鸿茅药酒存在问题时,借助专业监督检验机构,出具有说服力的报告,最终的影响力和后果也会截然不同,处理问题需要冷静思考,做到保护自己的同时,又能把问题解决掉。

会计监督论文范文4

伴随着大学扩招的逐步深入,社会人才的供求关系出现了极大的变化,大学生就业市场逐步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大学生也越来越成为了就业的弱势群体,而作为招聘方的企业也在不断地抱怨新进大学生缺乏应有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因此,如何使更多的普通高校毕业生适应社会需求,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在就业市场上找到自己的合适位置,是当代大学生面临的严峻考验, 也是普通高等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进一步研究的重要课题。基于这一现实,学术界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相关问题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本文整理了与经管类会计学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相关的文献,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概念和内涵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同时调研了唐山市多家招聘单位的招聘要求,从招聘单位的视角分析大学生应具备的实践能力;并结合分析经济管理类会计专业毕业生所认为的大学生应具备的实践能力,考察了招聘方要求和学生观点之间的差别,以期对经济管理类会计学本科专业大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等制定产生积极影响。

(一)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构成 大学生实践能力主要由一般实践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构成。其中,一般实践能力指所有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及未来工作、人际关系处理等方面应具备的基本实践能力,主要包括学习能力、表达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心理健康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身体健康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吃苦耐劳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外在表现能力、内在品行能力、一般经验能力、诚实勤奋精神、敏捷思维能力、勇于开拓精神、创新能力、应变能力、逻辑能力等方面;专业实践能力则指专业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及未来工作、人际关系处理等方面应具备的专业性实践能力。

(二)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构成 经济管理类大学生除了具备所有大学生均具备的一些基本特点外,还体现在他们接受了经济管理类的专业学习和初步科研训练,同时还表现在他们未来所从事的工作将基本限于具有经济管理行业背景的企业或者其他企业的经济管理类岗位。经济管理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将必须首先满足大学生实践能力的一般实践能力的基本要求,即具备学习能力、表达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心理健康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身体健康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吃苦耐劳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外在表现能力、内在品行能力、一般经验能力、诚实勤奋精神、敏捷思维能力、勇于开拓精神、创新能力、应变能力、逻辑能力等方面的能力。同时,经济管理类大学生还必须具备包含专业经验能力、专业态度能力、专业工作能力、专业知识能力、专业道德能力和专业创新能力等在内的专业实践能力。所谓专业经验能力是指大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积累起来的与未来工作相关的专业经验;所谓专业态度能力是指大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培养形成的与未来工作相关的专业态度,主要包括工作责任心、勤恳敬业精神、细心认真精神、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工作态度及事业心等方面;所谓专业知识能力是指大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积累起来的与未来工作相关的专业知识,从专业知识的来源看,专业知识包括从学校的书本中学到的知识和从相关实践经验中获得的知识,则专业知识能力中也涵盖了专业经验能力的一些要求;所谓专业工作能力是指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养成的处理业务的相关能力,包括工作作风、工作抗压能力和专业业务能力等;所谓专业道德能力是指大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培养起来的与潜在良好职业道德形成相关的品德能力;而专业创新能力是指大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培养起来的以及在专业业务中不断创新进取的专业能力。

目前的文献指出了经济管理类大学生不仅应该具有一般大学生应该具备的一般实践能力,同时,还必须具备专业经验能力、专业态度能力、专业工作能力、专业知识能力、专业道德能力和专业创新能力等专业实践能力。然而,在具体分析过程中,仅仅指出了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基本构成,并未对相关的能力要求展开阐述;同时,也未结合会计学专业的特点对会计学专业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等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问题

近年来,与市场对会计人员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相适应,高校的会计学教育方向特别是会计本科教育逐步向能力导向型转变,在进行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在教学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在会计学专业建设中,如何完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整合会计系列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研究会计系列实验课程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与技能,提高创造性地应用会计信息进行经济决策的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会计学专业的发展潮流要求教育工作者以人为本,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形成来自于他们亲力亲为的实践感受,来自于模拟现实工作环境场景下手与脑的自如配合以及知识的灵活迁移。这些活动的实现,都要依托于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与安排, 而这恰恰是现有会计实践教学体系薄弱之所在。具体表现在:

(一)体系中各环节间的逻辑关系不清晰 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主要由实验、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等环节构成。 但这些环节之间并非等量并重的处在同一层面上。就社会实践与学年论文、毕业论文而言,三者之间是有逻辑上的先后顺序的: 没有实践就难以形成论文,特别是会计学本科论文多要求以当前实际存在的会计问题作依托、体现实际应用价值;而实验与实习、 社会实践之间可以并列,属不同的认知途径。由此可见, 将实验、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等环节简单罗列在一起,是缺少系统性思想作统驭的, 逻辑关系不够清晰。

(二)学生主体地位不明确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会计学专业也莫不如此。会计学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既要求学生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更注重他们对实际业务的操控能力,而这种实际操控能力来自于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感受和感悟,它不能脱离“干前学”,但它更依赖于“干中学”。它是学生在实践教学中亲力亲为的切身感受,是学生对专业认知的必然阶段和过程,是不能被代替和剥夺的。在实践教学中,应由他们自己来设计“该怎样做”,他们才是教学的真正主体,这与理论教学中习惯以教师为主导的理念是不同的。然而,目前学生的主体地位尚不明确,教学观念的改变是迫切的。 #p#分页标题#e#

(三)校外会计实习效果不佳 现在一般高校组织学生到校外企业实习很容易流于形式,原因主要是缺乏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由于企业的财务信息具有一定的保密性,一般企业不愿意接收学生在本单位进行会计实习,因此各高校在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时往往会遇到来自企业的阻力。其次,校外实习点多面广,教学管理难度大。由于企业财务工作比较忙,其办公场地空间有限,每个单位一次只能接纳2~3个学生。这样每位指导教师要负责几个企业的学生实习,困难较大,加上有些企业对实习学生管理不严,放任自流,常常达不到预期效果。第三,实习时间安排与理论教学脱节。从各学校的教学组织来看,校外会计实习主要集中在学生全部专业课学习结束后进行,一般需要实习的内容较多,但学校受实习经费的限制,往往安排的实习时间有限,再加上会计理论教学与实习时间上存在差异,学生很难及时有效地解决书本上没有搞清的问题,不利于学生及时消化书本所学的知识。最后,学生对校外会计实习的兴趣不大。在企业的会计实践中,会计人员必须遵循统一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业务处理,并承担相应的会计责任,而指导会计实习的人员由于担心出现账务处理的错误而不愿意放手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学生在实习单位很难接触到原始凭证等会计资料,因而实习中“只看不干”的现象普遍存在,导致学生对校外的会计实习失去兴趣,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得不到锻炼,实习收效不大。

(四)忽视会计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 2007年起实施的新会计准则,更加强调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和对金融及其衍生品的驾驭能力,对企业合并、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特殊业务事项的掌控能力,对公允价值的灵活运用能力。新准则的出台,是应经济全球化潮流而生,这势必在客观上导致会计学研究对象更加复杂和多变。不仅如此, 对一名会计从业人员来说,仅仅将这些复杂多变的经济业务作出专业处理远远不够,还要善于与环境沟通:与工商税务保持良好的沟通界面,与会计师事务所等审计监督部门交流顺畅, 与生产销售部门分工协作等。高质量的会计人才不是在书斋中长大的, 也不是通过完善的理论逻辑训练达成的,从学生成长为一名高质量的会计人才,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安排是重要保证。 学生只有身临其境才能真正形成自己的体会和认知, 才有可能激发出灵感,创新也就水到渠成了。这也正是社会所期望的。

三、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

实践环节间逻辑关系的理顺,学生主体地位的凸现,在更宽视角下进行教学资源的配置,用好、用足校外企业资源,以及重新审视和看待会计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与动态性是当前实践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鉴于此, 基于突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实训、实作为主线, 笔者提出构建创新型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一)基础性实训模块 会计学专业的基础性实训模块是针对会计学专业主干课程(如会计学基础、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单科结束后,在校内实验室进行的基础性实训。在实训资料的选择上,应首选企业真实业务和数据,尽量减少验证性实验的数量。同时,注意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积极推广运用虚拟、仿真等技术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广泛运用计算机等现代工具,提高实践教学含金量。为了更好地熟悉会计准则中有关金融业务与产品的规范,应增加适当比例的金融专业实训课。在实训中应引导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培养沟通能力,使其尽量适应会计研究对象的复杂性。

(二)综合实训模块这是在专业主干课程的理论教学基本完成之后进行的综合性实验。 此时, 学生已将升入大四, 一方面应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另一方面也应重视学生与企业的交流,并积极搭建两者沟通的平台。在实训阶段,应尽量以企业真实业务为依托,保证实验资料的鲜活。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地进行试验程序的设计。 针对具体业务,要求学生充分发挥其“会计职业判断”能力, 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形成开放式的答案和个人见解。

在实训阶段虽然还要依托学校的综合实验室,但在指导教师的配备上,应优先选择有科研项目以及具有双师背景的教师,同时还应邀请相当比例的企业会计实务专家来共同完成,这也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内在要求。通过实训教学模块的训练,学生已基本具备独立完成企业一般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能力,为下一步进入企业开展实作做好铺垫。

(三)实作模块 经过在校内的基础性和综合实训后,学生对一般会计操作流程已较为熟悉了,具备了一定的专业水准。为了增强学生的综合业务处理能力,以及体验真实的会计工作界面与场景,就必须将其放在更大的专业背景中。因此,在教学实践中需要安排最重要的环节——实作模块训练。实作,即在真实的专业场所进行实际工作的训练。学生对特殊业务的处理,与工商税务界面的沟通,与会计师事务所等审计监督部门的交流,以及与企业内其他部门的协调等工作能力的培养,均是通过实作教学环节来实现的。实作教学模块的目标决定了该环节只能在校外的专业场所进行,这也有利于学生的实战锻炼。

(四)专题写作与毕业设计环节 无论是专题写作(包括学年论文)还是毕业前的综合论文的设计与形成,均是以基础性实训、综合性实训及实作三大模块为基础形成的,是对前面实践教学环节的总结和认识上的提升,也是实践教学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该环节应注意对学生写作思路与方法的指导,领会前期三大模块环节形成的数据的经济含义,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悟性、创新思维和科研意识,使其尽快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

除了上述在实践环节教学内容的创新外,为了保证会计实训的系统性、仿真性、趣味性,还应改革现有的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组织形式。《基础会计课程实训》可以选择由每个学生独立完成全部模拟实验的形式,采用这种实验形式,学生可以练习全部岗位的模拟实验内容,有利于学生系统地、全面地熟悉和掌握整个企业的会计业务。而《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实训》可以选择分组、分岗共同完成实验的形式,将会计模拟实验室布置成一个模拟财会科,分设若干个会计岗位,如:出纳岗、资金岗、存货岗、成本岗、往来结算岗、总账岗、稽核岗等,此外还应设置开户银行结算处、纳税申报处等。在每个岗位上要标出岗位名称、岗位职责、规定每个岗位分管的会计科目及所属的账簿、确定经济业务发生后凭证的传递程序等。采用这种实验形式,学生可以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增强会计实验的仿真性、趣味性。 #p#分页标题#e#

四、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平台的建立

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能否达到预定目标,关键在于是否建立配套的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并处理好以下几个环节:

会计监督论文范文5

我们此次主要通过对基层预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并站在基层预算管理的角度,从管理会计、内控制度以及信息化等多个方面在工作实践中的现状,分析了基层单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预算管理水平的认识和改进意见。

关键词:

基层管理;会计预算;管理;分析;研究;对策

一、预算管理概况

我国的预算改革是从2000年开始实施的,作为国家财政支出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取得的效果也是非常冥想的,但是会计预算管理在基层单位中还是出现了很多未能够及时解决的问题,像在会计预算中经常会遇到的预算编制质量问题,预算执行力问题,约束力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会使基层单位很难通过预算管理来提升自己的实际管理水平和整体效率,形成上述问题的因素非常多,不仅有内部因素,也包含了外部因素,在单位发展的过程中,制度的确定与实际落实之间的差异也会导致上述问题的出现。

二、预算管理困难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财务部门管理职能问题

很多单位,尤其是基层单位对财务部门的重视力度并不是很大,在实际的财务工作中,财务部门基本上都处于审批流程的最末端,工作的时候也是常常处于被顶的地位,根本起不到监督和管理的作用。预算管理工作一般都是由财务部门来带头的,其最终任务就是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以促进工作效率的提升,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单位财务部门一般是很难保证预算最终质量的。而财务收支预算则主要是以单位的总体工作目标为前提,因此财务收支预算会涉及到单位的多个部门,时间周期相对较长。所以在编制财务预算的时候还是要由财务部门带头落实,并且单位的相关部门还要积极的组件预算编制小组,充分考虑外部因素,进一步分析预算管理实现的可行性。但是从当前的编制财务预算情况来看,这一工作基本上都会归结到财务部门的工作范畴当中。单位编制的时间相对较短一些,虽然说各个职能部门也都会参与其中,但是权利落实的并不是很清晰,这也就导致各个职能部门的参与程度受到了影响,这也就使得财务部门空不出多余的时间对预算项目进行全面调研,一般情况都是根据上一年的数据信息来编制财务预算,这种方法与实际的财务预算相差甚远。

(二)信息化水平低

在会计预算管理中,预算编制是预算管理的核心,只有编制出高质量的预算数据,才能够保证会计预算在实际执行的时候能够合乎情理,合乎规矩,现阶段会计预算编制的原则就是对单位进行一个综合的预算处理,然后进一步落实相关的保障制度,最终实现定额管理。由于编著预算需要的信息质量要求高质量的单位人员以及单位各个业务的实际支出情况,可以说单位的支出水平和未来的实际发展方向基本上决定了会计预算编制的质量。而从我国当前的基层管理情况来看,存在一个比较普遍的情况就是单位资产数据不是很清晰,对资产的管理也处于一种混乱的状态,资产管理信息的质量也达不到预定的要求,这些因素的出现都会使会计预算编制很难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再加上工作信息软件平台的不开放,各个部门之间的软件系统不同意,种种因素影响使得单位要像实现资源共享变得愈发困难,而且编制预算的最终审核还需要我们的工作人员去决定,所以预算编制的水平高低与工作人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和工作能力之间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一旦出现了会计预算问题,很容易出现推脱责任的情况。

(三)缺乏预算内控细化流程

在当前的会计预算管理中,大部分的单位都没有设置预算管理流程,这就很有可能导致预算管理责任落实不清晰,整个预算管理都流于形式,编制预算并不真正用于预算,这样就会导致预算管理缺乏了主观能动性,主观上不愿意去承担责任,再加上编制预算部门与领导层之间的沟通也存在一定的障碍,这也很难从单位发展的角度对预算数据进行把握。预算执行是预算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执行的过程中要按照审批预算的标准来严格执行,但是从当前的实际状况来看,编制预算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要钱,在要到钱之后就会想如何消费,这也就造成了理论与实际之间出现断层。也就是说预算管理的理念是向前发展的,但是财务管理模式和信息化管理水平却是相对滞后的。这也就导致预算管理在短时间内达不到管理的目标。而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单位在接到预算工作的通知之后才开始进行预算编制工作,并没有提前运作,这就导致单位的一些业务部门对预算编制的整体认知少,工作人员参与程度也比较低,组织预算部门对支出预算也缺乏必要的审核过程。这样编制出来的预算是缺乏真实性和可行性的,对解决实际问题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帮助。再加上很多额单位在编制预算的认知上也存在一定的偏差,很多工作人员都是本着不报白不报,多报比少报强的原则在落实这件事情。在编制预算的时候也没有结合单位年度工作安排去统筹支出预算,基本上都是采用预估的方法,这种方法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因此最终的结果也就没有什么权威性了。

(四)预算监督管理力度不到位

现阶段很多单位的预算管理财政监督工作都没有真正的落实到实处,相关的绩效评价工作也没有全面实施,还有一部分单位还没有实行预算执行激励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并没有将预算的实际执行情况与工作人员的绩效相挂钩,整体上来看,预算执行缺乏约束能力,而且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一些单位还能够随意改变资金的使用用途,自身的职权范围非常大,这也是导致单位资金使用效益大幅度缩水的主要原因。再加上单位自身的考核意识不强,单位的预算项目在结束之后,对预算的执行情况也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分析和评价,资金的投向是否正确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标准,而且资金的使用效益、有没有超出预算的现象等问题也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也就是说很多单位弱化了预算应用的相关职能。

(五)预算执行问题

财政预算工作在每年的年底都会出现追加预算的状况,所以最终的预算和资金到位情况会相对延迟,这也是在客观上说明了单位预算在执行力上出现了差异,在现阶段落实的预算管理体制中,年底没有用完的预算,是需要回收到财政部门的。因此我们要严格执行节约原则,反对浪费行为的发散,控制经费支出管理,走政府的采购流程。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应对随着有可能出现的突发业务,这样才能促进会计预算管理的顺利实施。

三、预算管理的相关改进意见

(一)确立会计职能在管理中的主导地位

从根本上改变对财务职能的认知,摆脱传统意义上的账房先生称号,配备相应的权利来支撑财务职能。

(二)加强内控制度细化

这一举措也是为了保证所制定的制度能够有效落实,促使基层管理部门形成一个人人都需要负责的责任网络。搭建网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三)加快单位的信息化建设

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的各个单位要建立规范化、科学化的财务信息数据库。除此之外,我们还要严格按照预算监督制度进行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够形成有效的预算监督管理。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要确立会计管理的重要性,用科学的信息技术来提升会计预算管理的效能,设立奖罚分明的制度手电,解决当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更好的促进会计预算管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振华,朱伟.基于新产品开发的目标成本法框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贡华章,于增彪,刘强,衣应俭;张双才.我国企业预算管理的引进与发展——记念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A].管理会计与改革开放30年研讨会暨余绪缨教授诞辰86周年纪念会论文集[C].2008年

[3]曹林凤,祁勇,张朝宓.预算管理中的冲突和解决——基于F公司案例的探索和思考[A].管理会计与改革开放30年研讨会暨余绪缨教授诞辰86周年纪念会论文集[C].2008年

[4]王斌,任晨煜.内部管理报告:定位与体系构建[A].大型国有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热点与难点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张瑞君,殷建红.基于价值链的动态预算管理研究[A].大型国有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热点与难点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孟焰,王志成.企业预算管理中需要理顺的十大关系[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7]罗晓文.财务管理理论新思考:预算中心整合论[A].中国会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会计监督论文范文6

财务报告是一种以对外汇报的形式进行达到工作目的的会计,其内部的因素。如财务会计体系,财务会计工作途径,财务会计最终目的均会受到其所处的外界环境的影响,随着其参数的改变而不断变化。在这个物质需求快速变化的时代,财务会计的执行过程当中容易出现种种问题,对这些问题的不断深入探讨,才能够归结出适合当前经济市场的合理发展趋向,使财务会计可以更好地进行发展。

关键词:

财务;会计;知识化经济;国家化特征

整体来讲,市场经济越发达,会计的作用就显得越为重要,从我国并没有专业会计行业人员的历史,到现在拥有人数可观,质量上乘的专业会计人员,从极为单一的会计体系,发展到现在较为完善的财务会计理念,这些发展和变革与整个社会的市场经济水平及需求密不可分,因而可以得出,财务会计行业的发展与变化和整个会计市场一样,其发展的趋势由所处的大环境决定。我们要从整个社会的背景下去寻找当前财务会计的不足与问题,找出这些不能够符合当前社会环境的地方作为切入点,以促进整体财务会计发展。

1.什么是财务会计

说到财务会计的问题,必然要先了解财务会计的具体内容。简单讲,财务会计是一种对外报告的会计,它使用自己所存在的特有的方法与较为专业化的技术,将一个企业在一段时间内的财务状态用较为通用的格式整理并总结出来,因而我们可以通过财务会计来整体了解一个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整体动向,包括资金的方向,以及相关经济活动对整个企业产生的相应影响,以使得我们可以根据财务会计更好的了解整个企业的发展,并为其制定更加适合企业内部的发展方向。

2.财务会计的问题及改革方向

作为外部会计信息的直接接触者,确实需要其拥有一些基本的会计概念知识,可对于实际情况来讲,财务会计所提供的内容为不同对象提供的有用信息是不一样的,而不同对象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也是不同的,造成财务会计不能满足各色要求的状态,同时又不能实现能够同时满足不同对象要求的状态,这使得财务会计的通用财务报表失去了其原本要提供信息的意义。

2.1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不足

目前我们处于一个全球经济模式不断变化的时代,我们经常很容易把一些企业的风险与损失都归结到财务会计的头上,认为是企业财务会计的财务报表没有真实的起到对整体企业内部情况如实反映的作用。从这些观点来看,我国财务会计领域依然存在着相关从业人员的职业判断力不足的问题。而这个原因所产生的问题并不是客观不可改变的,而是由于主观的影响,如相关经验不足,对其整体的定位偏差,使整个财务会计工作失去了真实有效的特点,加上我们所说的不确定性的经济业务,这些会在最终的结果判定与输出中产生一定的偏差。而该问题的解决方式是在可控的角度上存在的不可完全消除状态。因为造成这种财务会计问题的同时,并不是我们刻意为之,而是因为相关技术从业人员本身的知识水平以及素质水平导致的。当我们按照相关的专业要求对相关的技术从业人员进行培养,使财务会计从业者得以实现内部提升时,虽然可以保证在整体操作过程中更加规范,更加严格,却不能保证不同个体之间会产生不一致的结论与成果。财务会计相关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存在太多人为的衡量,审视,对比的步骤,这些过程并没有明确化的相关指标与要求,因而才会造成主观意识影响整体结果的现状。因此,为了使整体财务会计职业在进行业务操作的过程中尽可能地避免对真实状况的失真反应,企业必须整体加强会计相关从业技术人员的资格水平,提高整体素质素养,为相关财务会计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的必要培训,最大程度的保证判断内容的公正性以及客观可靠性,这一不可更改的步骤也将成为财务会计行业发展的必要趋势。

2.2企业管理结构不够完善

综合目前整体的财务会计行业来看,很大一部分问题在于企业的管理结构不够完善,其对内部整体的控制及监管工作不能得以有效实施,监事会对整个企业的经济活动业务不能有效行使监督权,这使得过多的披露信息并不存在客观的可信性,完善整个企业的结构,使得财务会计工作可以及时发现相应弊端,使得财务会计人员的业务真实性可以不轻易被领导层左右,拥有自主的客观判断权。企业管理结构的不完善会导致一监督为主的工作不能顺利开展,使得整体财务会计工作陷入较为尴尬的局面,在某种程度上无法保证对舞弊,违法等现象的避免。追其根本,根据企业内部结构与相应的发展状态,我们可以从优化股权结构作为一个基本切入点,在此之上对整个企业的管理结构进行相应完善。

2.3财务会计中的不确定因素及影响

通过对现有财务会计状态的整理与反思,我们可以看到不确定性在整个财务会计中起到很大影响,不确定性的经济活动给企业所带来的最终结果影响也是不确定的,我们无法同通不确定的性质来推测最终的情况,是盈利还是亏损。但可以确定的是,整个经济业务的实现与否是建立在单独一个或是多个不确定事件的是否实现上的。目前财会会计所采用的是传统的通用财务报表,在收入与成本关系间的处理来看,如果我们一味坚持传统原则,我们就不能够通过财务会计的财务报表来分析出企业内部经济活动所产生的相关影响,也就是说财务会计的财务报表在某种程度来讲已经失去了对风险或利润结果的披露。从更实际的角度讲,准确并如实的对不确定性的经济活动进行披露,是一种有助于对整个企业相关状况进行深入了解的极为根本的途径。正是由于对不确定性的披露有如此大的影响,便出现了许多企业使用小伎俩,在财务会计的财务报表中使用“障眼法”,使真实存在的问题被分成不同部分或者不同步骤进行披露,以此来缓解进行集中披露所产生的相关影响。因而,对不确定性的企业内部经济活动披露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整个不确定性经济业务所涵盖的内容过于广泛,而在披露财务会计不确定性的过程中整体理论的不完善会存在一定的约束,使得太多内容不能够在财务会计的财务报表中显示出其真实的状态。因而不论是规范程度,实施方法方面,还是具体内容范围方面均有待提升。

3.财务会计发展趋势分析

3.1知识型经济发展

就目前的发展状态来看,整个世界都在朝着数字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这使得目前的各色产业在向知识型方向转化,只有知识型人才,知识型企业,知识型变革发展才能追赶社会的需求。但我们迎来全新的知识型经济,整个市场社会背景将产生极大的变动,这使得以市场背景环境作为发展基础的财务会计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对于这样的一个将有可能颠覆传统的变化,其实前人早就做过一定量的分析与讨论。之所以说整个发展趋势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是因为我们从最初的对物质的要求已经被满足,当我们满足了外在要求的时候,一定会对更加高层次的经济有所追求,此时知识化经济就会因时代的变化而被融入各行各业,财务会计行业更是不会例外。企业的构架结构和财务会计制度及宗旨也必然会改变传统模式,融入更过内涵化财务会计发展,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拥有更高的操作技术水平及市场适应程度。

3.2国家化特征研究

在对整体财务会计问题的发展趋势分析中,我们必须融入对目前以及将来社会经济背景环境的整合以及预测。在前人对财务会计的发展分析中,我们得以总结出财务会计国家化特征中会计信息质量所制定的标准,这使得财务会计结果的质量与相应指标有标准可循。国家化特征研究是因为我们在财务会计工作中要切实要求一种“相关性”,相关性即为一种联系,其要求我们对整个财务会计工作进行一个复合性的界定,来保证财务报表的最终完成质量。之所以将国家化特征的研究放在财务问题的发展趋势分析上,正是因为在研究中,我们是将财务会计工作中的财务报表所呈现的相应事实信息与财务报表使用者的相关要求联系起来的。这对于整个财务会计的发展来讲是一个符合我国当前市场经济背景环境的全新切入点,使得国家化的发展研究想法得以实现对我国社会经济市场背景环境下财务会计工作完善的保障。在对国家化特征发展方向的研究分析上,还有一个部分不可忽略,即财务会计的财务报表的相应质量与其对财务报表要求所设定的方向是有相互制约的关系的。整个财务会计工作内容的完整度与保真程度,可以影响到最初我们发展财务会计的预定方位及具体实现程度,而最终的财务会计报表的目标设定又反馈出整体财务会计工作的质量特征。因而在,在国家化的财务会计发展过程中,财务会计基本假设与财务会计所反映出来的最终形式应该是一致的。只有在二者相互统一的过程中,才能实现对财务会计行业的整体发展。综上所述,依照知识型经济的转变与整体财务会计的国际化变革来分析发展趋势,是当今社会经济市场背景下财务会计发展的主流,可以在整个发展过程中解决相应的财务会计中存在的问题,也对整体财务会计行业水平与业务质量起到良好刺激作用。这需要在发展过程中做到对财务会计中工作报表保持我们所要求的各种标准,比如对真实性、可衡量性和整体性等各方面的衔接与衡量。同时要求,相关财务报告在合适性、可校对性等方面深下功夫。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财务会计的实质与体系的发展是在不断整体地跟随社会市场大背景的变动而进行改革与变化的,我们的发展方向也应该是为了不断实现背景的变化要求。

参考文献:

[1]黄娴雅.农村土地资本化与农民土地权益保障机制问题研究(硕士论文)[D].湖北省社会科学院,2016.

[2]韩英.行政会计行业财务会计系统分析与设计(硕士论文)[D].吉林大学,2015.

[3]周舟.中美部分会计准则扼要比较研究(硕士论文)[D].昆明理工大学,2015.

会计监督论文范文7

关键词:绩效审计;科研创新基金;互联网+

一、引言

2015年总理首次在政府的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的概念,使得这一新鲜名词迅速登上了各大期刊的头条。事实上阿里巴巴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很早就在“互联网+”领域开始发力,可以预期这将极大的改变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也对绩效审计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另一方面,随着政府和社会对科学教育的重视,高校办学资金逐步充裕。我国高校近些年不断增加对科技与科研创新的财政支持力度,设立了各具特色的创新专项基金,但高投入未必会带来高产出,高校学生的论文结题数量和质量参差不齐,课题的最终成果与立项预期存在较大的差距。

二、案例的引入与初步分析——××大学财会学院

(一)学校及其财会学院的简介

××大学是我国首批国家级的“管理型财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也是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和财经类人才培养的创新实验区。开设管理学、经济学、哲学等九大学科,拥有学士学位、硕士学位,硕士专业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权,现在校学生有35000余人,其中含研究生3200余人。

(二)××大学科研创新基金

为了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术研究能力,××大学设立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创新基金经费的资金来源为学校的专项拨款和校内外的捐赠,由校研究生部全面负责科研创新基金的受理申请、评审组织、验收和管理工作。1.申请注意事项科研创新基金的申请对象是全日制研究生。每届全日制研究生在校期间只有一次申请机会,并且申请者应满足以下条件:(1)课题申请人均为在校注册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和学风。(2)创新基金项目的研究内容应与申请者的学科研究方向保持一致。(3)科研创新基金只受理以团队形式的申请,且团队成员不少于两人,在同一年度的创新基金项目中同一人只能申请一次。2.实施、管理和验收(1)通过立项批准的创新基金项目,申请者不得无故中止或变更,要确保课题按时完成。若确实有特殊情况,需要中止或变更课题研究,必须提前提交书面报告详细说明理由,交由研究生部审核批准。(2)创新基金项目根据评审老师的意见分为普通项目和重点项目,研究周期原则上为一年。其中普通项目每项资助为两千元,重点项目每项资助为五千元。(3)为了方便资金管理,基金项目的经费统一实行立卡专款专用。课题立项后先拨付经费的50%,待课题验收合格后再拨付剩余经费。申请项目经费报销,需项目负责人、项目经费使用者共同签字并交由课题指导老师审批签字。(4)创新基金结题验收合格的标准是至少要满足以下条件中的一个。首先是普通课题要在学校认可的核心以上期刊发表至少一篇字数不少于3000字且与项目研究方向相关的论文。重点项目要在核心以上期刊发表至少二篇不少于3000字且与项目研究方向相关的论文;课题发表时应注明为“××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成果。其次是与项目研究内容相关、在省级以上“挑战杯”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比赛中获得三等奖及以上奖励。最后是与项目课题内容相关的研究成果获得省级及以上计划立项资助或创新项目。

(三)××大学财会学院科研创新基金完成质量分析

关于科研创新基金完成质量的衡量,张瑞,柏丽等(2002)认为学术论文是科学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之一,是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水平论文的发表数量是衡量高校学术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志。由于自身的专业特点,财经类学院的学术成果更加需要考量结题论文的质量,既包括论文的结题数量,也包括的期刊级别。通过查询××大学研究生网站,可以看出结题论文刊登的期刊级别差别不大,基本集中于“北大核心期刊”和财会类普刊两类,因此主要考量结题论文的数量。手工搜集财会学院最初申报立项的课题数量和最终结题的课题数量,其中课题完成情况采用的是本年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第一批结题清单,具体情况见下图。如图1所示,随着学生规模的扩张该大学财会学院课题立项数量逐年递增由2011年度的9个迅速增长到2014年度的34个,但与之相对的是结题的课题数量一直处在较低的水平,由图2可知第一批结题数量基本是1-2个,最终结题率也只有20%左右。××大学科研创新基金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不理想的局面,学生研究能力薄弱和学校相关辅导学术较少是重要原因,但是更加直接的原因是管理部门重资金分配、轻过程管理。科研创新基金的绩效考核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尽管学校在相关章程中制定了创新基金的考核方法和违约惩罚措施,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并没有得到有效执行,对于没有完成课题的学生没有任何有力的惩戒措施,使得学生对于课题的重视程度不够。产生这种状况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绩效审计工作没有做好,关于绩效审计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Morgan和Raaum(2001)指出绩效审计的作用和责任是通过公正公平的评价体系,提供相关项目的绩效信息,其中既包括质量、数量、成本效益、财务状况等传统财务信息,也包含效率性、经济性、客户满意度和及时性等非财务信息。事实上××大学科研创新基金绩效审计状况是我国现阶段高校基金绩效管理的缩影,关于高校科研经费绩效评价,李锋,葛世伦(2009)通过权重设置和专家调查,建立科研绩效评价体系和科研业绩分类体系,构建高校科研绩效的评价模型。这种评价方法较为合理,但是××大学由于缺乏科研基金的绩效审计是十分明显的,可以直接断定,故不用进行评分。为了切实改进××大学财会学院科研创新基金绩效审计的现状,本文引入“互联网+”思维。

三、基于“互联网+”的高校科研创新基金绩效审计建议

创新驱动、开放生态、互通互联是“互联网+”的核心观点,具体到高校科研创新基金上就是要在绩效审计工作中引入互联网新技术,跨界寻求新人才,不仅要加强对审计专业人员计算机计算技术的培训,培养复合型会计人才,也包含跨界招聘IT技术人才,具体建议如图3所示:1.强化数据的互联互通。首先建立高校内部的数据库,实现校内不同院系和课题小组数据实时对接,使得基金管理者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基金申请者过往的科研成果和完成情况,通过“资格筛选”,使得基金真正发放到有能力完成的同学手中,提高基金的绩效。并且本次科研创新基金的完成情况也会汇入数据库,这种类似“征信系统”的做法增强对基金申请者的约束。其次在校内数据库的基础上实现与其他财经类高校关于课题基金的数据对接,因为单个高校关于科研创新基金完成度和经费等数据存在数据特征单一、有限等问题,使得对本校基金使用状况的绩效评价缺乏对比,通过与其他财经类高校数据的共享,可以形成高校科研创新基金的数据库,方便比较不同高校科研基金的使用绩效,发现到自身的问题。2.基于大数据分析,可以制定合理的基金预算。“互联网+”不仅仅是要数据互联,更要发觉数据的价值,进行数据的预测,这也是与传统绩效审计的区别之处。××大学“一刀切”制定的2000元和5000元科研经费显然较为粗糙,对于认真做研究的学生由于经费太少缺乏激励,面对不完成课题的学生2000元是一笔额外的浪费,“互联网+”为经费的制定提供了工具,通过对数据库中本高校历史数据和其他高校数据的分析,可以分析出全国财经类高校科研基金的平均水平和使用状况等指标,可以预测并制定更具激励性的基金预算,提高基金的使用绩效。3.实现事前、事中、事后的实时跟踪管理.通过设置科研创新基金的互联网账号,关联微信等SNS平台,实现与基金申请者的轻松连接,从而强化对过程的了解和监督。以往××大学财会学院课题申请者拿到创新基金后,便脱离了基金管理者的监督,是否在进行课题写作、写作的完成程度都无法知道。这使得绩效审计工作只能在创新基金截止日之后才能开展,时间紧迫增大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并且由于课题过程不透明,缺乏一手资料,增加了管理人员获取信息的成本。通过互联网账号或者微信可以帮助基金使用者及时汇报课题进度、资金使用状况和遇到的问题,有利于基金管理者对课题完成数量和质量的整体把握,配套建立基金申请者过程的打分制度,课题的过程和最终完成度都要进行打分。这有助于绩效评价更全面,将一部分工作前置也会减轻截止日期的工作量。××大学财会学院以往基金分两次发放、经费定期报销的做法与实际需求不相符,基金申请者与管理者通过互联网对接后可以实时完成经费报销的,还可以取消经费的提前发放,随用随取,有效降低经费提前的占用产生的浪费。4.数据的及时上传和公开查询也有利于出资方和上级领导加强对基金管理者工作的监督和关注。通过增加对基金管理者不作为的处罚,对基金申请者故意不完成课题行为的甄别和惩罚力度,可以有效提高高校科研创新基金的使用绩效。

参考文献

[1]戴智华.高校闭环全生命周期科研创新管理模式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1(9):1420-1424

[2]李锋,葛世伦,尹洁.高校科研绩效评价模型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7):271-272

[3]乔春华.高校经费绩效评价运作中若干问题的探索[J].会计之友,2012(9):119-120

关键词: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会计转型

随着现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机器人已被广泛应用于会计领域中,替代了一些高度重复的工作,并大大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从而使许多财务人员从日常繁杂的会计工作中解放出来,可以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具有高附加值的管理会计工作中。再者,在互联网信息全球化的趋势下,企业间的竞争不断加剧,企业的每一个决策的科学性和战略性都关乎企业未来的道路和前途,因此决策者在决策时就需要更多的信息作为参考,这就迫切需要财务人员从会计视角为企业经营决策和管理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由此可见,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是会计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然而在现实环境中,大部分企业在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过程中会面临许多问题,本论文列举了转型过程中会遇到的几个关键问题,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

一、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概述

财务会计是指依据企业会计准则,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和操作流程对企业已经完成的资金运动进行系统的核算与控制,为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和成果等信息。财务会计通常以财务报表或报告的形式向信息使用者传递企业各种财务信息,便于信息使用者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做出各种投资、借贷等决策。管理会计是指以推动企业实现战略规划为目的,运用管理会计的工具和方法,参与企业规划、控制、评价活动,从财务角度为这些活动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管理会计所需的信息大多来源于财务会计,然后通过对财务会计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后而获得对企业规划、决策、控制与评价所需要的信息。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主要指标体系和内容是一致的,二者只有同步实施,更好地配合,相容发展,才能实现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企业才会获得更加长足的发展和无人能超越的潜能。

二、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所面临的问题

(一)人们对管理会计的认识还不到位。目前,大部分企业的高层领导人员对管理会计的认识还存在偏差,对会计转型的重视和支持度不够,这是制约会计转型的重要因素。大部分企业的高层领导人员还没有认识到财务人员对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更别说让财务人员参与到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决策中了。其次,有很多会计人员自身还没有转变固有的传统思想观念,对管理会计的认识也很有限。甚至有很大一部分财务人员只是简单认为会计只要做好账,编好会计报表就可以了,企业的经营管理与己无关,更不会积极参与其中,也就谈不上给领导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了,更意识不到作为一名合格的财务人员是必须要把会计核算的信息准确地运用到实践中的。

(二)管理会计信息化技术应用状况不佳。首先,企业内部环境的不适宜。企业要建立管理会计信息技术应用系统,就要有相应的配套设施,就要对企业多方面进行调整,这些调整可能会涉及到企业的各个方面,其中包括企业组织机构的调整、人员的调整等,但大多数企业并未作调整,再加上大多数企业的权责分配不规范、企业内部环境的不适宜,使得管理会计信息化技术实施起来举步维艰。其次,企业风险管理的不规范。大部分企业对管理会计信息化技术应用系统出现的风险预警无法迅速识别,往往采取的防控举措也不太科学,致使发现风险后,在短时间内却无法有效控制风险。第三,企业内部监督体系不完善。目前,大部分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技术应用的监督体制、操作流程、管理方法和相应的岗位制约机制还不完善,这使得企业内部的监督体系无法正常发挥其监管职能,最终导致管理会计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缺少长效的内部监督机制。第四,建立会计信息化平台必须配备高水平的软硬件设施。但目前有部分企业无法做到这点,信息化系统的建设需要先进的软硬件配套设施,还要不间断地维护,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第五,管理会计引入我国的时间短,多数企业会计人员还在了解学习阶段,根本胜任不了管理会计的工作要求。

(三)管理会计专业人才缺乏。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顺利转型离不开专业化的管理会计人才。在互联网背景下,会计的职能更加趋于信息分析。因此,专业的会计知识、计算机技术和跨学科知识已是会计人员必备的知识体系。但就目前大多数企业来说,大部分会计人员的跨学科知识背景和实际操作能力难以胜任管理会计工作岗位的需要,真正的专业化管理会计人才少之又少。

三、加强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对策

(一)提高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会计转型是会计发展的必然,更是需要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过程。会计转型工作是需要政府、社会、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会计人员和其他管理人员等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参与,才能顺利实施。首先,要提高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转变原有观念,树立管理会计理念。目前管理会计的理论体系日趋完善,逐步形成了预测、决策、预算、控制、考核和评价的管理体系,它不仅可以通过对市场的预测功能,给企业提供预警信息,减少企业不必要的损失,还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其次,更新管理者的意识,让其充分认识到会计转型的必要性。借助多种方法努力提升管理者对管理会计的认识水平,让他们深刻理解管理会计的优势潜能和会计转型将会给企业带来的利好。最后,会计人员要尽快融入到会计的改革中去,跟上会计转型的脚步。为了管理会计工作的顺利开展,企业可以建立以责任利润为中心的内部考核和激励机制,把员工的任职升迁和企业利润目标的实现有效挂钩,这样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各个责任部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还可以有效激励员工为完成企业的经营目标而努力。实现会计转型,并不是否定财务会计工作的重要性。企业要充分发挥管理会计的作用,就要非常重视财务会计的基础管理工作。管理会计所需要的信息资料大多来源于财务会计的日常基础管理工作,可以说财务数据的准确性、财务报表的客观性和及时性都会对管理会计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加快企业信息技术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目前,许多企业都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管理会计领域中,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信息技术在管理会计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各种问题,因此要确保信息高质量、及时、准确、高效的传达是管理会计信息化的重要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通过宣传、引导、培训的方式提升管理人员对管理会计工作的认识。其次,要对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进行合理的布局规划,健全相关制度,积极构建适合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内外部环境。第三,结合企业实际发展需要,建立一套能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能进行风险监督控制的管理会计监督体系。第四,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技能。第五,加大管理会计信息化技术的研发力度,推动管理会计的信息化建设。第六、要加大对软件、硬件设施的投入力度,还要考虑其维修保养费。

(三)加强对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管理会计灵活性大,没有固定程序的约束,因此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也相当高。财务会计工作的一系列程序比较固定,从业人员需要具备财务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并具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职业操守方可胜任,财务会计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要求是会计工作的最基本要求。而管理会计则是在最基本要求的基础上,需要会计人员熟知企业经济活动的整体运作情况,既要懂业务又要懂财务,还应具备多学科知识背景,并擅长信息技术和统计软件技术等,方能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企业应加强对会计人员管理会计知识理念和具体应用操作方面的培训,帮助会计人员尽快掌握管理会计基本技能;另外,会计人员也应从自身做起,不断加强对管理会计理论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通过学习不断开拓自己的视野,从而慢慢转换自身固有的思维方式,学会用发展和创新的眼光去看待财务工作;通过学习使自己对管理会计未来的发展趋势有一个清晰准确的认识,并对照自身现状,及时做出调整,做一个合格的会计人。管理会计是顺应时展应运而生的一种管理方式,它可以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决策提供有利的保障和参考依据,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是会计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伴随着会计转型工作的全面开展,会计工作的资源配置将会更加趋于合理,管理会计的应用环境也将会越来越适宜,会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也将会大大提高,企业应不断加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积极促进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面对会计转型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应及时进行分析研究,最终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来解决。会计转型工作是一项庞大而又复杂的工程,它的顺利实施是需要在政府、社会各界和企业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制定一系列具体严密的措施来逐步实现的。会计转型工作的顺利实施也就意味着会计工作已在企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玉红.浅析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趋势[J].中国商论,2017(22):123-124.

[2]张孟军.新形势下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问题浅析[J].中国商论,2018(24):117-118.

[3]黄淑贤.大数据背景下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分析[J].财会学习,2018(10):83-85.


上一篇:关于仙人掌的论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信息
专题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