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记忆的认识论文(记忆心理学论文)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对记忆的认识论文(记忆心理学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记忆心理学论文
记忆,这个曾经被披上神秘色彩的心理现象,吸引了多少古今中外的专家和学者,也引起了几乎全人类的关注。记忆是十分重要的,所有的学习,同时又都是一种记忆。
记忆心理学论文 篇1
现代认知心理学将知识分为两类: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指能直接陈述的知识(declarative knowledge),也叫描述性知识,通常以命题或图示来表征。例如“hotel意为酒店”和“酒店是顾客用餐和住宿的建筑物”,这两句话都是陈述性知识。另一类是程序性知识(procedural knowledge),也叫操作性知识,是指个体在特殊情况下使用的规则和步骤,只能用具体作业形式来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例如,在英语学习中,“将‘We hold the ceremory next year.’修改成合适的时态”就是一个典型的对程序性知识的学习。
最早提出这种分类的是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J.R.Anderson)、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梅耶(R.E.Mayer)和加涅(R.M.Gagne)。但列位对于另一类知识DD策略性知识的定义和归属却颇具争议。现代高等教育心理学整合了各派观点,将策略性知识解释为学习者用以支配自己心智加工过程的程序性知识,即如何学习、记忆或解决问题并进行自我监控的一般方法。在此,笔者暂且将其理解为有关学习方法的知识。
遗憾的是,在教学中教育者可能会特别重视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的教学,而忽视策略性知识的教学,导致学生学习能力差,学习效率低下。这是由于人们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狭隘理解造成的,而并非重视知识教学而产生的问题。因此,“只重视教授知识,不重视教授学习方法”的观点本身就是不科学的提法。方法策略也是一种知识,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知识,必须有意识地去构建它。
就英语学习而言,它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作为一门语言学科,从学字母的发音开始,到单词的拼读、拼写,短语的意义、用法,句型的运用以及语法的规则等,每一步都与记忆密切相关。可以说,离开了记忆,将无法学习英语,可见记忆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因此,提高学生在学英语中的记忆能力,是学好英语的首要前提条件。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运用学习策略的训练,以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掌握和运用学习策略,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以下本文就从认知策略的角度出发,探讨英语学习的几种记忆策略。
一、复述策略
所谓复述策略,是指运用内部言语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维持注意于学习材料并将其保持在短时记忆之中。由于大脑的短时记忆系统贮存保持在较短时间(一分钟左右)内的信息,短时记忆的容量非常有限。因此在英语学习中,复述是一种主要的记忆手段。许多新信息,例如人名、地名或单词等,只有经过多次复述后才能记住。通常采用的复述策略有以下几种:
1.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随意识记是指没有预定目标、不需要经过努力的识记。这种识记是有条件的。凡是对人有重大意义的、与人的需要和兴趣密切相关的、给人以强烈情绪反应或生动鲜明的材料,就容易随意识记。在学习中,要尽量运用这些条件,如选择和学生的实践应用密切相关的教学材料、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以及采用灵活适宜的教学方法等。有意识记则是指有意识地用心识记。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理解学习材料的基础上,用自己已掌握的语言来复述所学的课文,这样有助于学生将新学的语言知识和自己已有的知识相结合并加以综合运用。实践证明,复述能力强的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也愈强。
2.有计划地“复现”和试图回忆
学生对新掌握的语言材料遗忘的主要原因,往往是缺少必要的多次“复现”,即重复再现。要让学生有计划地经常复现语言材料即英语口语,才能引导学生克服遗忘现象。在课堂教学中,当新口语句型或单词等语言材料被学生接受并进行一定操练之后,教师要在后继的课堂教学中经常联系予以再现,让学生进行复习性操练,提高其复现率,使之得到巩固和深刻记忆。当然,“复现”的方法应该多种多样,既可结合教材内容有机地自然“复现”,也可有计划地强制重现,做到每日重现(复习)一次,每周重现(复习)一次,甚至每月重现一次,或每单元重现一次。俄国大文学家托尔斯泰说过“我每天做两种操,一是早操,一是记忆力操,每天早上背书和外语单词,以检查和培养自己的记忆力”。每天的“记忆力操”实际上就是反复“复现”。教师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反复“复现”,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英语记忆力。试图回忆策略即读背结合方法,这一方法通常用于记忆短语和课文。学生在复习时,仅仅将学习材料一遍又一遍地读,并不能达到有效地记忆,而如果将要复习的短语或课文先读一读,然后尽量试图背一背,再读一遍,再看背得对不对,这样重复几次之后,所要记忆的内容就会较清晰、准确地记住了。
3.排除相互干扰
干扰说认为,由于记忆材料相互之间的干扰,产生了相互抑制现象,使人们不能提取所需材料而导致遗忘。它最明显的证据是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前摄抑制指先学习的材料对记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安德华德发现,在学习字表以前有过大量练习的人,24小时以后,只记住所学会的字表的25%;以前没有这种练习的人,能记住同一字表的70%。倒摄抑制指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前学习材料的干扰。德国学者穆勒和皮尔札克(Muller & Pilzecker)于1900年首先发现倒摄抑制。他们发现,被试在识记无意义音节之后休息6分钟,可以回忆起56%的音节;如在间隔时间内从事其他活动,只能回忆起26%。这启示我们,在清晨起床后以及在睡觉前识记或回忆单词有利于单词的识记与保持。我国学生每天清晨安排的诵读英语、语文这一传统做法就符合这一原理。另外,研究还表明,倒摄抑制受前后两种学习材料的类似程度、难度、时间安排以及识记的巩固程度等条件所制约。在记忆英语知识后所安排的学习材料应与之尽量不同、难度不能过大、尽量有间隔时间、并尽可能提高先前词汇记忆的巩固程度。
4.整记与分记相结合
在记忆较长的课文段落时,常可采用这一方法,将要记的课文根据内容划分为几个部分或段落,先分段记,再整体合起来完整记,然后合起来整篇识记。对于篇幅短小或内在联系紧密的材料,适合采用整体识记,即整篇阅读,直到记牢为止。
5.多种感官参与变换学习形式
有心理学家证明,人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的10%,自己听到的20%,自己看到的30%,自己看到和听到的50%,交谈时自己所说的70%。这一结果表明,多种感官的参与和多样化复习形式的选择能有效地增强记忆。在英语学习中要引导学生充分调动眼、耳、口、脑、手等多种器官,做到边看(图、书等)、边听(录音)、边跟着读,同时用脑记、用手写,这样进行多功能的练习之后使学生对所学的材料产生了深刻的印象。此外,要注意采用多种不同的形式去练习相同的复习内容以避免语言学习中反复练习产生的厌倦感,如复习英语单词和短语时就可采用朗读法、读背法、抄写法、默写法、看中文写英语、看英文说中文、结合句子内容记单词、运用单词进行造句练习、同学间相互抽问等多种复习方式,对于阅读文章则可以采取回答指定问题、列提纲、标注主题句、缩写、与人讨论或向别人讲解等,以便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保持。
二、简单加工策略
简单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接触的材料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工,并赋予一定的意义。例如英语词汇中的缩简、编歌诀和语音联想等学习策略都属于此类。一般而言,简单加工多用于语言初学者。在此,本文不作更多探讨。以下谈谈更复杂的一种加工策略。
三、精细加工策略
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寻求字面意义背后的深层意义,并将所学的新知识与头脑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的策略,因此是一种理解记忆的策略,将精细加工策略和复述重复等策略配合运用,可使记忆能力得以显著提高。
1.做笔记
做笔记是阅读、听讲和复习时常用的一种精细加工策略。有些教师只顾讲授,而不去顾及学生记不记,该记哪些内容,如何记法。有的老师一边讲一边提示学生该把哪些内容记下来,但不关心学生来不来得及记。实际上指导学生做书面笔记是英语教师学习策略指导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增强记忆效果、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必须对此作详细的科学的指导。首先,笔者主张将英语课堂笔记尽可能记在课本上。一是方便(便于记、便于看、便于复习),二是快捷(原文的题目、词句不必抄写,只需要该记的记在旁边即可),三是清晰(和原文对照一目了然)。常见的英语做笔记种类有:
(1)注音标(Phonetics),标重音(Stress)。每单元的英语课文都有不少生词、一词多音和容易读错的英语单词,某些英语单词作名词和动词的发音不同,如?record(n.)和re?cord(vt.)。将英语音标和重音记在被注的单词上边,并要求学生在朗读课文时重视所注的音标和重读音节,这样,一旦课文读熟,那些单词的正确读音也就熟记在心了。
(2)释义(Paraphrase)。英语中有不少生词、多义词、短语、习惯语和难句需要用简单的英语或汉语来解释。如:quarrelDD争吵(to argue or disagree angrily with someone);fortureDD财富(great wealth)。在课文学习过程中,注释的重点是一些较难的名词、短语和重点句型,而不必每个句子都解释。注释文字书写位置的原则是“就近”,即尽可能记在被解释的单词旁边,以便在阅读课文时被注视,也可记录在词汇表中该单词的后面。
(3)划重点(Language Points)和提要(Guideline)。标注英语课文中的关键句,科普文、议论文中表明作者中心论点的句子。语法和练习中的一些重点、难点也该划出来,以便引起重视,同时方便有重点地记忆。
(4)分析难点(Comprehension)。学生阅读英语课文,不断会遇到一些难点,经过教师的讲解,或与同学一起讨论有些可能当场已经完全理解,有的还似懂非懂。不管怎样,边听边记下析难的文字,既有利于课后消化,又有利于复习回顾。
(5)补缺(Replenishment)。英语词汇表和一些参考书中对某些单词和词组的解释不够全面,有些只讲了名词的意思,而未说明作动词、形容词等时的意义。教师应该让学生自己查词典或告诉他们别的用法,并让他们记录下来。比如学习了名词success(成功),应该让他们记下形容词successful、副词successfully和动词succeed。这是扩充词汇量、使词汇记忆更全面的重要方法。
记笔记只完成了做笔记的第一步,课后要及时梳理笔记,增减内容,还应根据笔记组织复习,使知识系统化,以此巩固记忆。
2.提问
学生的注意是学习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采取提问的方式来促使学生对学习材料的注意,无疑是一种好方法,但何时提问及怎样提问则是至关重要的。至于怎样提问,则需遵循提问要服务于阅读目的的原则,如教学目标是记住特定的信息,那么机械记忆之类的问题可能更适合,如果教学目标是运用知识的能力,则意义性、理解性的问题更好,有时先提出具体问题,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提出一些综合性问题。总之,在教学中,作为教师要依据教学目的精心设计,挑选问题,而且要求学生理解提问对于学习的积极作用,并逐渐学会能自己提问和回答,学会更有效地学习。
3.针对情景记忆的情景表象记忆
情景记忆接收和储存关于个人的特定时间的情景或事件以及这些事件的时间D空间联系的信息,这类信息的记忆效果一般较好,是因为它跟特定的时间、地点、天气状况、心境等线索相联系。因而在英语学习中,例如记忆某一话题的有用表达方式时可以将它们放到特定的场景中进行记忆。教师要做的就是帮助提供这样的场景,而不是灌输这些表达方式。
总之,通过以上的探讨,我们把以上各种记忆策略科要归纳为以下十要点:背诵是记忆的根本;重复是记忆的窍门;理解是记忆的基础;提问是记忆的益友;联想是记忆的捷径;讨论是记忆的伙伴;趣味是记忆的媒介;应用是记忆的动力;简化是记忆的助手;笔记是记忆的仓库。只要合理地使用这些策略,必将提高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效果和效率。
记忆心理学论文 篇2
心理理论是指个体理解自我和他人的愿望、意图和信念等心理状态,并依此对他人行为作出解释和预测的能力。有研究者称它为“社会智力”(social intelligence),认为一个个体如果能够拥有良好的心理理论能力,那么他就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它是继元认知发展的研究之后,又一个有关人们心理认识的重要研究方面。
心理理论具有多成分、多维度。Shamay-Tsoory等把心理理论分为认知的心理理论(cognitive TOM)和情感的心理理论(affective TOM),认知的心理理论指个体对他人信念和知识进行推论的能力,而情感的心理理论指个体对他人的情绪状态进行推论的能力。之后,Shamay-Tsoory和其同事的一系列损伤研究表明,腹内侧前额叶(vmPFC)损伤的患者主要是情感的心理理论受损,而额叶损伤的患者主要是认知的心理理论受损。说明情感的心理理论和认知的心理理论的功能是相互独立的。此后,研究者普遍认为心理理论可分为认知的心理理论和情感的心理理论。
工作记忆是指个体在追求某种目标(进行学习、记忆、思维及问题解决等高级认知活动)的同时保持信息的能力,是用于信息的暂时存储和加工资源有限的系统。工作记忆被认为是支持大部分行为的执行能力,因此可能负责了技能和像心理理论一样的其他能力之间的`关系。而执行功能和心理理论的共同点在于,它们在活动时都要竞争工作记忆资源。因此,工作记忆可能与心理理论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有证据表明,工作记忆与心理理论存在相关。但这种研究目前局限于儿童领域进行,研究也只是采用“错误信念任务”,涉及的是整体的心理理论,而不是心理理论的各个具体成分。Davis和Pratt对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考察工作记忆与错误信念任务表现之间的关系时,发现数字记忆广度与错误信念表现显著相关;在控制年龄、接受性词汇和顺背数字广度等变量的状况下仍然保持显著相关。由此可知,儿童若要完成错误信念任务,必须具备一定的工作记忆。
作为多成分、多维度的心理理论,如果采用“Yoni”任务,进一步了解工作记忆对心理理论的各具体成分的影响,可以进一步揭示心理理论的内在机制。研究对象由儿童变为成人,也能拓展人们对心理理论研究内容的探索视野。依据加工资源有限性理论,心理理论本身就涉及一系列心理加工和操作,个体在很短的时间内,要完成这些加工,心理理论水平是否也会受个体加工资源有限性因素的制约呢?这也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也就是说,在成人群体中,工作记忆广度是否和心理理论也存在显著相关并有预测作用呢?目前还未有研究探及。
1研究方法
1.1被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共选取55名在校本科大学生。根据Shamay-Tsoory和Aharon-Peretz的建议,删除3名在Yoni任务中控制条件的正确率低于50%的被试。最后获得有效的被试数据为52份。其中男生25人,女生27人。所有被试的年龄在18~23岁,平均年龄为21. 77±1. 53岁。所有被试均无精神疾病,健康状况良好。2个被试为左利手。这些被试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键盘。
1. 2实验仪器
实验在学校认知神经实验室进行,主要是通过Dell台式电脑来控制刺激的呈现和数据的收集。实验中所用电脑的参数为:17寸的CRT显示器,屏幕分辨率为1024X 768,屏幕刷新率为100 Hz。实验是在一个光线柔和、隔音效果佳的小房间里进行。整个实验过程中,要求被试根据各个具体实验任务的要求,认真完成任务。使用E-Prime2. 0软件来实现实验材料的呈现和被试反应的数据收集。
1. 3实验材料及程序
1.3.1实验材料
(1)心理理论任务:Yoni任务
该任务范式由Shamay-Tsoory和Aharon-Peretz提出。该任务是通过语言线索、眼注视和面部表情来推论人物的心理状态。总共有64张图片,每张图片中有个叫“Yoni”的卡通人物脸显示在图片中央,在它的4个角落分别有一张彩色照片,这4张照片要么是人脸,要么是属于同一种类的物体(如动物、水果等)。一个关于“Yoni正在推论什么”的不完整的句子显示在图片左上方,让被试判断4个角落的刺激哪个最适合填于空白处,见图1。
这个任务中的64张图片,可分为三种条件:认知的心理理论(cog, 24张图片)、情感的心理理论(aff,24张图片)和控制条件(phy,16张图片)。控制条件是为了让被试明白任务要求以及避免被试仅根据Yoni的眼注视来选择答案。认知条件和情感条件需要被试对Yoni的心理状态进行推测。这三种条件又可分为一阶推论(first-order-inference)(32张图片)和二阶推论(second-order-inference) (32张图片)。在认知条件下,Yoni的而部表情和语言线索都是不含情绪的,而在情感条件下,Yoni的而部表情和语言线索都提供情感信息。例如cog1的语言线索是:Yoni正在想___。而aff1的语言线索是:Yoni喜欢___。在二阶推论条件下(cog2aff2和phy2),cog2需要被试对Yoni的信念和意图的信念进行推测,语言线索是:Yoni正在想的水果是___想要的;而aff2条件需要被试基于他人的情绪来推测Yoni的情绪状态,语言线索是:Yoni喜欢的水果是___喜欢的一般以被试在cog1、cog2、aff1、aff2、phy1和phy2条件下的正确率分别作为这六种条件的评价指标。本研究中,所有图片制成640 X 480像素,呈现在白色背景上。为了使被试能够更好地完成任务,我们根据电脑键盘字母的排列顺序,在每张图片4个角落的每张彩色照片前而都标上相应方便操作的字母(SXKM),见图1。
由于Yoni任务是第一次在国内使用,因此,我们对每张图片上的语言线索进行了翻译。首先把这64张图片上的语言线索翻译成中文,然后请2名英语专业的教师对己经翻译成中文的句子进行回译。结果发现,只有5个句子不一致。对于这5个不一致的句子,我们又请来了2名研究社会认知的心理学教授对其进行斟酌,最后确定合适的句子。
(2)工作记忆任务:运算词汇广度任务
工作记忆容量是工作记忆研究中的测量和评价指标。研究者们在采用双任务技术设计了多种测量实验,如阅读广度测验、运算广度测验、数数广度测验。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同时体现加工和存储两种心理操作。本研究采用Turner和Engle等开发的运算-词汇广度任务范式,自编工作记忆容量测验任务。
测验题目:测验的理论依据是工作记忆广度的加工与存储双功能模型,要求被试在判断算式正误的同时记住算式后而的词汇。其中对算式正确与否进行判断属于心算加工内容,对词汇的记忆属于存储内容。如“4/2+6=8太阳”。测验所用词语都是双字名词,选自《现代汉语频率词典》中的“使用度最高的前8000个词词表”。测验所用运算题是两个1 ~9的整数相乘或相除,然后加上或减去一个1~9的整数,最后的运算结果也为1~9的整数。运算题结果的正误各半,随机排列。本测验由练习和正式测验两部分组成,练习共3组,题目数分别为2,3,3,正式测验共10组,题目数为2~6个,同样题目数各有2组,共40个题目。被试能够正确回忆的词汇总数作为工作记忆广度的分数,范围为0~40。
1.3.2实验程序
(1)Yoni任务的实验程序
(2)工作记忆任务的实验程序
实验采用单独施测的方式进行。每个被试都需要完成这两种任务,为了平衡被试的疲劳效应和练习效应,这两种任务是随机呈现给被试的。
2讨论
2.1心理理论的总体情况和性别分析
被试在一阶推论的aff1、cog1和phy1三种条件的正确率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大学生群体在一阶心理理论推论上己发展成熟。他们在二阶推论的aff2、cog2和phy2三种条件下存在显著性差异,aff2和cog2均显著低于phy2 , aff2显著低于cog2。说明被试在高阶心理理论推论中,认知的心理理论水平好于情感的心理理论水平。
本实验中所采用的Yoni任务能够很好地把心理理论分为认知的心理理论和情感的心理理论,从而可以更细致地探讨大学生心理理论的特点,以及工作记忆对心理理论的影响。对男女大学生的aff1、cog1、aff2和cog2正确率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男女大学生在aff1和aff2上存在显著性差异,都是女生大于男生,而在cog1和cog2上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这个结果表明,男女大学生在心理理论上存在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情感的心理理论上。也就是说,女生相对于男生来说,对情感的心理理论任务更擅长。
情感的心理理论主要是与个体的情绪系统有着密切关系,是一种内隐性加工过程。Devine和Hughes采用“无声电影(silent films)”任务和“陌生故事(strange stories)”任务,对230名8~13岁的儿童的心理理论的研究发现,女生在隐性的心理理论任务上的成绩好于男生。男女大学生心理理论水平存在差异可能与他们加工任务的脑机制不同有关。Frank关于心理理论脑机制的性别差异发现,女性在左额上回(SFG)、内侧前额叶皮层(mPFC)和左腹侧前额叶皮层(vPFC)有更大的激活。此外,他们还发现,心理理论任务不同,脑区激活部位和程度也不同。
另外,我们也可以从现实生活中获得启发。在日常人际互动中,我们可以发现,女生对他人的情绪状态的察觉会优于男生。她们可以根据他人而部表情、身体姿势或声音迅速察觉到他人现在所持有的感觉,然后根据当时的特定情境作出恰当的反应。
2. 2工作记忆与心理理论的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
工作记忆与心理理论的Pearson积差相关分析表明,工作记忆与aff1、aff2、cog1和cog2均呈显著的正相关。说明工作记忆与心理理论存在密切的关系。这一结论与Uordon和Olson研究3,4,5岁儿童心理理论任务成绩和双重加工任务成绩发现它们之间的相关高达0.64的结果具有一致性,这表明心理保持能力的变化使心理理论的表达和形成成为可能。
进一步回归分析发现,工作记忆均能够正向预测aff1、aff2、cog1和cog2。说明如果个体具有较高的工作记忆容量,那么他就能够很好地处理他人的心理状态。这可能基于人们拥有不同信念的原因大概有两种情况:一是知觉信息或知觉经验(心理理论的情感成分)不同;二是表征、推理加工(心理理论的认知成分)的不同。那么在对相同的信念进行加工时,对主体信息量的不同,就会影响建构和解释。正如Keenan及其同事所认为的,信息存贮处理能力对更多心理理论知识的获得和表现是必须的。
记忆心理学论文 篇3
记忆在人的整个心理活动中处于突出的地位。不仅是知觉,任何其他一个心理活动和心理现象,从认知到情绪情感以至个性都离不开记忆的参与。记忆属于心理学范畴,在大量的研究基础上,人们提出了两种记忆说,即认为记忆不是一个单一的东西,存在着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两种不同的记忆,它们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形成一个统一的记忆系统。短时记忆容纳有限的几个项目并保持短暂;长时记忆则是一个信息库,可以长期储存大量信息,因而又称永久记忆,在视唱练耳的训练中,较为简单的节奏或旋律听记等联系便是属于短暂记忆的范畴,而比较复杂的大中型乐曲的演奏者则需要长时记忆来维持。
1、视觉记忆
视觉记忆中首先应该是读谱,读谱的正确与否,是乐曲舒畅练习演奏的前提。视觉记忆是视觉器官在大脑中留下的一种符号影像,其特点是具有相当突出的无序性、整体性和抽象性,它必须经过大脑的分析处理才能变成声音,继而产生生动的音乐形象。人们在演奏任何一首古典或者浪漫时期的钢琴作品时,首先需要看清楚乐谱为自己提供的拍号、谱号、音符、休止符、速度记号等,各种表情记号以及其他说明性符号等信息,才能进入有序的深入分析和实际视奏,在反复看谱阅读的过程中,人们虽然处于无意识的记忆中,但也会潜移默化地集注乐曲各个段落的分布,印刷排版的顺序,乐曲的基本结构,段落中的情绪甚至某些音乐细节。这也就是所有的视觉记忆的部分。大多数有极好音乐素质的演奏家都具有这种背谱方法演奏时头脑就像有一本乐谱,乐谱中的所有符号都能清楚地映现出来。以至在弹奏中出现了哪些错音,之后都能全部想起来。在读谱过程中合理、有效的利用视觉记忆的积极方面,无疑对乐曲的快速记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所以,在演奏的预备阶段就应该有意识地加强视觉记忆,使它真正地服务于乐曲的全方位准确记忆。
2、听觉记忆
听觉记忆是钢琴演奏中最可靠的裁判和督导。音乐是声音的艺术,而第一个欣赏和评价音乐的人就是我们演奏者自己。音乐又是遗憾的艺术,任何演奏者都会在演出后对乐曲中某些段落或细节感到某种程度上的遗憾。这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也是必然的结果。要想在演奏中及时修正正在弹奏失去控制的乐句,以及其他可能的错误表达,细心的倾听自己琴声发出的音乐史最基本的先决条件。听觉把感受到的声音重新反馈到大脑处理,得出的结果往往又是以新命令的形式及时的出发,指挥演奏中忙碌的双手更细致的控制演奏。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完成。有种说法:在你开始演奏之前,其实音乐已经开始了,也就是说,在演奏者的内心音乐史自始自终在歌唱的,不论你是否在琴上。所以当有人问奈贝尔通常每天练多少小时的琴时候,仍然从内心听见自己所演奏的音乐。他们弹琴的音响,那不断追求理想境界的音响,已经深深印入内心记忆。有琴的时候,让音乐领着走进音乐的本质。
3、触觉记忆
触觉记忆放在钢琴的弹奏中也可以说是弹奏动作的记忆,指主要依靠动作重复形成的记忆。动作记忆有着保持长久,不依赖大脑过多思考的下意识动作等优点。良好、合理的动作记忆有赖于正确的指法编排和演奏习惯。不良的练习方法导致从头至尾的机械练习,直到乐曲能够顺手背出为止。这种记忆多半依赖人类小脑对动作的记忆,无法再短时间内记住所在的乐句,而只是依靠小脑指挥手臂与手指的下意识进行记忆。演奏动作进行无数次的重复,会由生疏变熟练,由有意识变无意识,这种无意识的动作的连续,也非常有助于记忆。不过在此我想说的是,动作记忆建立在下意识动作上,不应该成为背谱的最重要出发点。有的人从不依靠理性分析来背谱,而仅仅在不断重复的练习过程中,使肌肉产生“记忆”。靠肌肉的“全自动”动作来背谱,这种方法很容易出毛病,我们在背谱的过程中应该正确、科学的把它和其他记忆法结合起来运用。
4、逻辑记忆
音乐逻辑记忆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乐句之间的音乐逻辑关系,二是指乐段、乐章之间的音乐逻辑关系。通过对作品曲式结构方面的理性分析研究,对每一段乐谱进行细致的对照,比较分析。找出乐段分句的共同与不同之处,找出每一段乐谱进行细致的对照,比较分析。找出乐段分句的共同与不同之处,找出乐曲中的规律进行巧记,这种背谱是理性化的,记忆相对比较牢靠,而且花费时间相应较短,在演奏过程中也不易忘谱,即使偶尔因为记忆模糊而出现差错也容易及时接上。例如,奏鸣曲式的呈示部与再现部,三部曲式的A段与A段都是完全相同的重复部分的开始,通过一个不同的连接乐句,或者是一个不同的和弦转向另一个不同于前调的调性,于是有两个“不同”处就特别容易出错。其一,如何过度,要掌握住转调的和弦或乐句;其二,在转调后,尽管音乐可能完全相同,但是调却不同,因此要正确把前调和后调区分清楚。俗话说:欲要记得,先要懂得。没有理解的记忆是枯燥机械的记忆,理解是高水平记忆的基本条件,理解越深,记忆就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