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案例分析报告范文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心理学案例分析报告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心理学研究涉及知觉、认知、情绪、思维、人格、行为习惯、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等许多领域,本篇文章就向大家介绍一些心理学案例分析论文,让大家通过以下论文中的案例,让大家了解一下此类心理学论文的写作方法。
心理学案例分析论文写作参考10篇之第一篇:基于心理学视角的校园欺负及应对案例分析
摘要:学校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单元, 不仅是学生增长知识、掌握本领的场所, 也是学生养成良好品德、形成健全人格的领域。但从目前的形势来看, 校园这片净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校园欺负正日益成为学生成长的一大阻碍, 同时也成为全球面临的世界性难题。校园欺负是指一个人或一群人对他人实施的肢体上、言语或精神上的伤害和攻击。本文是基于心理学的视角, 以案例分析的形式, 从被欺负者的角度去探讨校园欺负及应对, 希望能对被欺负者的身心健康以及人格成长提供实质性帮助, 也希望全社会能够共同关注校园欺负, 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校园欺负; 案例分析; 心理学;
案例:李XX, 男, 高职院校大一新生, 18岁, 个子不高, 体形较胖, 说话声音偏女性化, 学习成绩一般。因体型、说话等原因上大学以来一直面临校园欺负问题--班里同学给他起绰号"娘娘腔";并且还经常嘲笑他的体型, 模仿他走路和说话的样子;在活动中会有意孤立他, 并且经常把一些比赛或活动失利的原因归因于他, 说"是他拖了班级的后腿";性格内向、偏安静, 朋友很少;虽然很想和同学搞好关系, 但苦于缺乏社交技巧;较少和老师、父母探讨自己的处境, 总觉得他们不能理解自己, 不能给自己提供实质性的帮助。由于长期面临校园欺负, 又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法去解决, 而只能用沉默和逃避去暂时应付--案主的身心悄然发生了一些变化:时常不开心、自我评价低, 偶尔会有厌学情绪、消沉抑郁, 并且会有头痛、失眠等现象发生。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
从校园欺负的分类来看:黄成荣教授将校园欺负分为肢体欺负、关系欺负、言语欺负、强索欺负。案主一方面被人叫"娘娘腔", 被人模仿走路、说话, 并且经常为班级事情承担一些莫须有的罪名, 长期遭受言语侮辱、嘲笑、谩骂等言语欺负;另一方面, 案主虽热心班级各项活动但很难融入班集体, 经常被班里同学排挤、孤立, 很难在班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很难有班级归属感, 长期面临关系欺负。
从校园欺负参与者的角色来看:目前较普遍将校园欺负的角色分为欺负者、被欺负者以及旁观者。被欺负者通常性格偏内向、沉默安静、缺乏自信、害羞怕事, 朋友较少, 在力量和地位上处于弱势。
案主因性格、体型等原因长期遭受班里同学欺负, 尤其是以体型强壮高大、性情冲动、缺乏同理心的一男生为首的欺负。该男生在班里威望较高, 经常对案主的言行嗤之以鼻, 所以时常发动与其关系好的同学对案主进行人身攻击以逞口舌之快, 而班里其他同学或迫于他的威势, 或为了向其示好, 或害怕自己惹上麻烦, 选择无视、旁观或者加入校园欺负的阵营, 由旁观者变成欺负者, 所以致使案主长期面临嘲笑、侮辱, 并且遭遇群体孤立的局面。
校园欺负的成因, 可以从个体、家庭、学校、社会四个层面来分析。个体层面--情绪管理能力、自控能力较差, 法制观念淡薄, 社交技巧缺乏;家庭层面--父母教育方式不当, 家庭结构不良, 以及父母不良行为的"榜样"作用;学校层面--学校管理不善, 学校德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到位, 家校沟通不畅通, 部分教师师德差;社会层面--社会大环境的"不良风气", 重普通教育轻职业教育的观念, 法制不健全。
案主作为青春期的学生, 自我意识觉醒, 对自己的容貌和体征缺乏自信、自卑失望;且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探索时期, 是非观念还不太清晰, 并且易受他人影响, 很难对校园欺负有客观科学的认识;并且性格内向, 想与他人维持良好关系又缺乏社交技巧, 所以朋友较少;社会支持系统不良, 家长和老师不能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 自述家长"让自己遇事能躲就躲, 实在躲不过去就打, 尽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而老师认为"言语辱骂是很正常的, 无需大惊小怪, 让自己放宽心、别多想";案主自述学校针对类似案件都是尽量忽视, 否则就是打骂、给与处分等极端手段, 学校的德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很难发挥作用, 以上因素都会导致案主长期遭受校园欺负, 并且很难找到解决方案。
从校园欺负的结果来看:对于被欺负者而言, 被欺负者的沉默和逃避反而会激起欺负者更大程度的排挤和打压, 对被欺负者的身心造成持续性的伤害。
案主由于长期遭受言语羞辱和排挤打压, 经常面露愁容, 情绪低落, 自述好像很难有事情可以让其高兴起来, 消沉抑郁;并且经常自述胃痛、头痛、身体不舒服;一度对学校失望, 产生厌学情绪, 想退学或转学离开这个充满痛苦回忆的环境;时常担心不好的事情再次发生, 处于恐惧焦虑的状态中;有时会对生活失去希望, 觉得度日如年, 痛苦不堪。
通过查阅资料以及对上述案例的分析, 基本了解了校园欺负的分类、角色、成因和结果。目前校园欺负的形式不容乐观, 遭受校园欺负的人数愈来愈多, 但是能较成功处理校园欺负的少之又少。本文还是以案例分析的形式, 从介入对象--被欺负者的角度来阐述校园欺负的应对。由于本人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工作, 而案主又迫切希望能够得到专业的心理帮助, 所以主要是以心理咨询的形式对案主进行介入。整个介入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前后共6次咨询。
第一, 初始阶段 (第1~2次咨询)
初始阶段的基本任务是了解校园欺负的详情, 并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秉承热情、真诚、尊重、平等和无条件接纳的原则, 与来访者建立了互相信任的咨访关系--来访者自述感觉比较放松, 感觉到自己被接纳, 被尊重、被理解, 并且愿意敞开心扉讲述自己的遭遇。从交谈中可以了解到案主经常遭到他人有意欺负, 一周大概3~4次的频率, 要么被人说走路像鸭子, 要么被人说自己声音女里女气的, 时常感到自己很委屈, 想反抗但无奈力量弱小, 只能遭人欺负。
第二, 中间阶段 (第3~5次咨询)
中间阶段的任务是与案主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并督促案主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此阶段是心理咨询的关键阶段, 也是可以产生质变的阶段。针对案主的具体情况, 决定从实际出发改变现状---案主缺乏人际交往的技巧, 就通过观看视频的方式让其掌握相关社交技巧, 并现场情景模拟进行实战演练;案主情绪管理能力差, 就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其掌握情绪管理的技巧。案主自述感觉豁然开朗, 也很幸运清晰直观地了解了自己被欺负的机制, 并掌握了社交技巧, 学会了情绪管理、自我调节。每次咨询结束后, 都会督促案主在实际生活中尝试新的技巧解决问题。
第三, 结束阶段 (第6次咨询)
结束阶段的任务是对咨询过程进行回顾、总结, 并对案主的咨询转变情况进行评估, 做好结案准备。在此阶段, 通过访谈了解到案主能够将所学的社交技巧与情绪管理技巧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并且受欺负状况有了明显好转---由起初的一周3~4次, 减少到两周1~2次, 并且有一部分同学开始对其表现出友好姿态, 并且很少会有人有意喊他绰号;家长和老师都反映案主最近一段时间好像变得开朗了许多, 也爱和人交流了;自述感觉像换了一个人, 重获新生般欣喜。
由于本文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对被欺负者进行介入, 所以展示的校园欺负应对相对比较局限。应从教育学、心理学、犯罪学和社会学多个领域入手, 并且应将研究的范围扩大到欺负者、被欺负者和旁观者三种角色, 从个体、家庭、学校、社会多个层面着手, 综合考虑才能使校园欺负的应对有章可循。
参考文献
[1]许静静。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暴力及预防对策[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10.
[2]秦万山。烟台市高职院校校园暴力调查与研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 2006.
[3]章睿齐。校园暴力中受害学生的心理透视[J].河南教育, 2005 (6) :10-11.
[4]王声汤。校园安全与中小学生伤害现况[J].中国学校卫生, 2006 (27) :96-98.
[5]林秉智。校园暴力归因及对策[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3 (11) :42-43.
[6]杨彩霞。校园暴力产生原因初探[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 (5) :21-24.
[7]茹洋庶。校园欺凌的心理原因及其心理干预[J].教育现代化, 2017, 4 (38) :342-343.
心理学案例分析论文写作参考10篇之第二篇:一位美联社记者采访案例的记忆心理学分析
看过《美联社新闻报道手册》的读者,应该对下面这个采访案例有印象:美联社亚特兰大分社实习记者切尔西·卡特刚上班就接到一个任务,去佐治亚州南部的小镇采访一个营救落水儿童事件。副总编的要求是做一个"细节丰富""有故事"的特写。事情发生在寒冷的2月,小镇购物中心停车场。一辆汽车因车主忘记拉手刹,溜进了停车场旁边的池塘里,而车里还关着一个4岁的孩子。危急中,先后有七个人跳入水中参与营救,其中两人差点被淹死。当地报社记者当天就采访了这起营救事件并给美联社发了稿。但热衷于"讲故事"的副总编并不满意。于是,第二天早上卡特和摄影记者上路了。赶到小镇后,他们立即开始挨个采访车主、孩子和参与营救的市民。一切还算顺利,但结果不尽如人意。[1]此时,卡特做的是一般记者都会做的常规采访流程。她仅仅了解了事情的梗概,离"有故事""细节丰富"还很遥远。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使这次濒临失败的采访柳暗花明。我们的案例分析也将从这里开始。
一、关键的最后聚会
采访结束后,与卡特同行的摄影记者提议所有采访对象一起拍一张合照。拍照地点选在了小镇购物中心--营救事件的事发地点。几个小时后,所有人聚集到购物中心一层。拍完照片,卡特不失时机地又跟他们聊起了一天前的营救。
卡特说:"我把同样的问题问了一遍又一遍,他们甚至都觉得我有点烦人了。我让他们每个人把事情再说一遍。每一遍,我们都能发现一些新的细节","当每个人绘声绘色地说起自己的表现时,整个事情才真正显得惊心动魄。他们还彼此打断对方的叙述,补充了很多有价值的细节","直到整个事件被重复了三四遍之后,他们终于说出了我一直在期盼的细节:颜色、触觉、味道,等等。"[2]而所有这些细节,卡特在单独采访时都漏掉了。
总结成功经验时,卡特强调"我把同样的问题问了一遍又一遍".在卡特看来,采访成功是因为自己不厌其烦地提问。细致的提问固然重要,然而这并不是成功的关键。如果知道自己在期盼什么样的细节,卡特可以在单独采访时就"一遍又一遍"地提问,但当时卡特只知道自己需要细节,不知道采访对象的记忆中有哪些可用的细节。这不能归咎于见习记者卡特缺少经验,更不能归咎于采访对象不善解人意。相反,在采访中这种采受双方都有些懵懂的状态也许更为常见。
那么,卡特为什么最终又得到自己期盼的细节?关键是最后的聚会,而且这个聚会安排在事发地点。在解释这个判断之前,我们先看看卡特的报道中都写了什么。
·范登没有顾上脱掉外套和笨重的靴子,就一下子跳进水里。水太冷了,他觉得就好像有一把大钳子紧紧夹住了胸部,让他无法呼吸。
·喂!把车门打开!听见没有?快把车门打开!"范登朝莱恩大喊。这时,莱恩正在用力拉着幼儿保险锁,而水已经淹到了他的腹部。[3]
在卡特的文章中,充满了这种细节丰富的叙述,有感受,有动作,有对话,有场景。在单独采访时,记者很难获得这么绘声绘色的素材。毕竟记者不是亲历者,有些细节如果对方不说,记者甚至无从问起。幸运的是,摄影记者为了完成本职工作,提议把所有与营救事件相关的人都召集到事发地点聚会拍照。卡特的采访也随之峰回路转。在聚会中,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聊起来,互相激发互相补充,共同回忆当时的情形;记者再通过"一遍又一遍"的提问加以引导,期盼中的细节就汩汩而出了。如果不聚会拍照,不重回现场,单独采访完所有当事人之后就打道回府,卡特也就没有机会再提问了。虽然她还是可以写出报道,但那样的报道是不会让总编满意的。
分析至此,我们可以替卡特总结一下采访经验:遇到类似事件,可以先单独采访当事人,然后以拍合影为名召集大家再聊一聊,提问针对细节不厌其烦。但作为一篇案例分析,目前我们还停留在"知其然"的层面。新闻采访学作为一门经验学科,能够"知其然"就已经可以指导实践了。就像案例中的见习记者卡特,她并不真正了解这次采访为什么会成功,但下次遇到类似事件时,她可以凭经验做到八九不离十。不过,只积累经验没有摸清规律的话,如果换一种采访情境,又要从头摸索。
二、突发事件当事人的记忆提取线索
让我们回到最初的问题:为什么说是最后的聚会挽救了采访?答案还是要从卡特的采访过程中寻找。卡特和摄影记者达到小镇后,先是分别采访当事人,不满意;然后把所有人聚集在事发地点拍照,记者继续采访;当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互相激发,情绪被调动起来之后,记者终于得到了一直想要的素材。这个有点"先抑后扬"的过程,正好揭示了记忆心理学给我们的启示。
卷入突发事件的人都会形成情景记忆和情绪记忆。这两种记忆都有自己的记忆通路,"如果我们选择正确的通路寻找特定记忆内容,不用花很长时间就能找到,而且还可以找出一些相关信息。"[4]如何选择正确的通路?最好的办法就是从情景和情绪入手。
首先看情景记忆。心理学实验发现,记忆的形成和提取都受外部环境或场合因素的影响,尤其是情景记忆。"如果人们在某一特定位置接收信息,在相同的位置也更容易回忆信息。"[5]就如同我们回到自己早年生活过的地方,昔日熟悉的景物都会成为激活记忆的有效线索,很多沉睡在大脑深处的记忆会逐渐苏醒。如果不是故地重游,我们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大脑里还保存着这些记忆。心理学称这种现象为记忆的情境依存性或场合依存性。有心理学者认为,在情景记忆中,空间线索与记忆内容一起被编码了,因此,空间线索的"物理复现"有助于回忆目标情节。[6]反过来,记忆和回忆的场合不一致,常常会出现记忆减值现象。
让营救事件的所有当事人都回到事件发生地--小镇的购物中心,记者无意中打开了通往他们情景记忆的通路。购物中心的背景音乐和嘈杂人声,停车场和湖面的一景一物,都会激活当事人更多的相关记忆。而在家里或办公室采访,无论当事人记忆多么清晰,也达不到这种"物理复现"的效果。没有条件回到现场怎么办?心理学家的建议是让对方想象自己回到了现场,即进行"心理复现",这也有助于提高记忆的提取效果。
再看情绪记忆。情绪记忆的提取受心理状态的影响,回忆时的心理状态和记忆时的心理状态一致性越高,回忆的效果越好。所以平静时学习又在平静中测试,回忆的表现更好;同样,兴奋时的记忆在兴奋时被提取,回忆的表现会更好。[7]心理学称这种现象为记忆的状态依存性。在一些电视谈话节目中,悉心的编导会准备好嘉宾儿时的照片和玩具,或在访谈过程中播放具有某种时代气息的音乐,这些也能起到引导嘉宾进入特定情绪状态,提高访谈效果的作用。而且照片和音乐本身,也是很好的记忆提取线索。
情绪具有感染性,可以在群体间形成交互影响的情绪循环。[8]救人成功后大家又聚在一起,这本身就是让人兴奋的事情。一旦气氛热烈起来,在场的人都会在他人情绪的诱发下,进入与群体一致的情绪状态。卡特所说的在聚会上"每个人绘声绘色地说起自己的表现",就是所有当事人的情绪互相循环感染的结果。一个人在心情平静时回忆不起来的内容,在情绪激动时会再次冒出来;一个人站在自己的视角上回忆事件,他的回忆又会激活其他人的记忆。最终结果就是记忆的提取线索越来越多,相关细节也越来越丰富。
以上,我们分析了为什么最后的聚会能成就一次采访。那么卡特到达小镇后,直接召集一次"座谈会"怎么样?不见得更好。很可能是采访效率高了,但得到的素材仍然比现在的单薄。原因有二条,一是先单独采访,等于先完成了一次互相熟悉的过程,最后集体采访时,大家自然形成了以记者为中心的交谈氛围。互不相识的一群人骤然坐到一起,如何使气氛尽快热络起来是个很考验人的工作。一旦气氛不好,采访必然失败。先单访后群访,恰好避开了这个问题。二是以这样的顺序采访,既能保持每个采访对象记忆的独立和完整,又有机会互相激发和补充。一开始就聚会,每个人的描述都会激活别人的记忆,但也难免干扰别人的记忆。
分析到这里,我们可以对这个案例做一个总结了。最后的聚会是采访成败的转折点,但在聚会背后发挥决定性作用的是两个心理效应--记忆的情境依存性和状态依存性。采访突发事件当事人、目击者的时候,如果我们想把采访做得尽量完美,那么不妨充分利用记忆的这两个特点,一是及早赶到现场采访当事人,如果第一时间没赶到,也要争取叫上当事人重回现场;如果去不了现场,采访时要尽量提示对方在脑海中重建现场。二是尽量调动当事人的情绪,多问采访对象事发时的心情及心理活动,争取让对方回到当时或紧张或兴奋的心理状态。三是有必要且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召开一个"座谈会",让采访对象回到当时的社会关系中。因为"人"也是优质的记忆提取线索。
因为这篇报道,卡特接到了正式录用的电话,而且还获得了美联社年度最佳年轻记者的称号。回顾这次经历,卡特说:"机遇,是最重要的。"的确,她成功地抓住了这个机遇。但对于为什么能抓住这个机会,卡特的反思远不能说深入。基于以上分析,说卡特歪打正着也不为过。"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都很重要,只有真正搞清楚为什么抓住了这次机会,才能经常抓住机会。
注释
1[2][3][美]杰里·施瓦茨。美联社新闻报道手册[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226-240.
2[5][美]斯普伦格。脑的学习与记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55、88.
3杨治良。记忆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78.
4[英]布丽姬特·贾艾斯。认知心理学[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09.
5王潇,李文忠,杜建刚。情绪感染理论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8)。
心理学案例分析论文(推荐范文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