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对美的理解与感受(怎么从心理学角度来解释人们对美的事物的感受)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谈谈对美的理解与感受(怎么从心理学角度来解释人们对美的事物的感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首先,感谢邀请。
这个话题,从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学来解答会非常有意思。因为精神分析关注的问题是:“哪个是我?我做的究竟是不是我想要做的?为什么我在做一些事情的时候会痛苦?而另一些我想做的事情却不敢做,那究竟是不是我喜欢的?”
简而言之,精神分析的目的是:to know why we are doing what we are doing? 为什么我们在做我们正在做的事情?
对于上面的问题,有些人可能会说:那还用问?因为我“应该”去做我正在做的事情呀!
很遗憾的,我觉得,这些人,与真的美无缘。
我首先愿意说说我所了解的“美的定义”。
按照百度百科中的说法(
美_百度百科
)中,形容词性的解释包括:指味、色、声、态的好;指才德或品质的好;喜欢;称心;善事;好事。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人对于“美”的定义,有“个人”角度和“社会”角度两重含义。
个人角度:指味、色、声、态的好。这绝对是与个人主观感受极度相关,与客观标准极度无关的。比如,我爱吃老北京臭豆腐,而那个恶臭的味道,恐怕你无论如何也难以从中体会出“美”。
社会角度:美德--让社会中的其他人觉得你很好。也许在遵从美德的时候,你也觉得享受,但也有可能你并不觉得享受。比如,也许你今天坐地铁,站在你身边的老太太就是很面善,让你喜欢,你就把作为让给了她,你感觉很满意,可以说你享受了当时的“美”;但也有可能相反,你那天特别累,但内心的“美德感”变成了斥责,让你必须站起来让座——此时,尽管你也赞成了“美”,但你并不享受美。就如同我大学的时候明明不喜欢交响乐,却阴错阳差的参加了“发烧友俱乐部”(本来以为是研究专业设备的,没想到他们是个爱乐乐团性质的组织),结果每周必须捏着鼻子去出席音乐会,还得说好一样。
所以,根据我对美的定义,作为精神分析师,我认为美是高度个人化的——无论从个人视角去衡量,还是从社会视角去衡量。因为我的精神分析经验告诉我:如果一个个人不认可社会视角所提倡的“美”,但是迫于社会压力必须接受这个美的话,在这种情况下,一定会有反抗、痛苦、纠结出现。这些反抗、痛苦、纠结,也许不是直接指向“自己认为不美而社会认为美的”那个事务或观念(也许抗议不敢直接出现),但抗议一定会存在——抗议的存在就是对社会的否认(报复社会行为)。
简言之,如果外界强迫个人接受“美的定义”,那么一定会有否认出现(未必明述)、一定会有痛苦出现(一定会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
===========以下来逐个回答你的问题=====================
美的体验究竟是学习而来的,还是与生俱来的呢?
答:一个人对美的体验会是变化的么?还是一成不变的?
我个人认为:肯定是变化的。小婴儿认为美的,一定是满足他(初级)的愿望的。一个中年人认为美的,也一定是满足他(有所发展)的愿望的。
那么,中年人所认为的美,是学习得来的么?
我个人认为:这不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而是一个根据自己的经历选择的过程。因为一个人的“需要”,不是“学习”而来的;一个人的需要,更多的与这个人的经历、现状有关。
美的感受有助于人类的繁衍生存吗?
答:我认为“是的”。对美的追求,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过程。
无论是小婴儿认为的美,还是中年人认为的美,这个美,都在满足着他们的需求。当低层级的美被感受到、梦想着、满足着、满足过之后,人才会发展。俗话说 “温饱思淫欲”,不无道理。温饱代表着基本生存的安全,这个安全的需求被满足之后,更好的需求就产生了(尽管淫欲这个词具有贬义,但那里面也包含着爱与被爱、亲密关系的味道。从这个角度讲,淫欲是比生存更高级的)。
美是随着时代变化起伏极大,还是存在着一个普世基调的呢?
答:我认为时代会影响审美。但有可能在最宏观的角度,存在规律。
老庄是美,国风春秋大小雅也是美。但他们表现的美,我感觉是有区别的。而这种区别,很可能是社会变迁改变了社会需要。在孔子的年代,社会期望的已经不再是老子那种潇洒的美、顺应的美。
当代中国所推崇的美,也在体现着一些什么。比如主旋律体现着对和谐需求——它可能表达了对不和谐的排斥与恐惧。而民间的审美又表达着对变革的需求。
我个人认为,对普世基调的探索,是最宝贵的。具有这种探索精神,让人勇于尝试,而不会去粉饰太平。普世基调,到目前为止,虽然没有找到(很有可能永远找不到),但却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视角:美,是个性的,符合发展阶段的;美是变化的,必须尝试,才能找到;找到了,也不意味着永远保有。(好似佛家“成住坏空”的味道)
举个例子来说就简单了:
“高举XX旗帜,因为他是最先进的代表。” 这基本上就是拒绝发展的。不管他提出什么“与时俱进”这样的口号。
“改变,我们可以。” 这基本上代表着尊重发展和选择,是具有探索精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