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火柴的小女孩论文参考文献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卖火柴的小女孩论文参考文献,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115小学 马燕 830000
在一篇文章的学习中,对于学生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形象,因为小学生是具象化思维,课文的情节更容易吸引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浏览了一篇文章之后,知道了故事的大概情节,就会有想要阅读下去的欲望,这主要与阅读期待心里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这也进一步地决定了下一步阅读能否继续深入。
在小学语文课文教授中,部分课文篇幅较长,但是授课时间有限,部分教师在授课中会感觉力不从心,不知如何下手。本文针对于《卖火柴的小女孩》,从整体性上入手,明确了教学的重难点,对课文教授进行了科学的设计,重点部分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进行精读、细读,非重点部分则加快讲解速度,用读代替讲。这样长文短教,不仅可以保证阅读效率和质量,还能够提升学生应有的能力。
一、本文的教学重点
《卖火柴的小女孩》这是一篇童话类的故事,是世界童话之王安徒生的杰出作品.主要讲述的是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过年夜当晚被冻死街头的故事。这是一个童话故事,但是揭露的却是现实生活当中穷苦人民的不幸遭遇。本文的重点在于卖火柴的小女孩又饿又冷,为了使自己的身体暖和起来,他擦燃了一根根的火柴,在这些火柴的亮光当中产生了种幻象,这些幻象与又饥又冷的现实生活形成了十分鲜明的对比。
在这篇课文的授课中,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体会卖火柴小女孩当时的生活处境,感受小女孩当时的心酸和悲惨,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人道主义情怀,这些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具体的授课当中,教师要将引导学生阅读,激发学生思考,组织学生商议结合到一起,不可以人为地将它们割裂开,这样才能够不断地促进与引发学生思考。比如,在讲解到小女孩“卖火柴”这个情节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读,自己思考,之后与伙伴之间交流心得,相互说一说感受,将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说出现实生活的悲痛和苦惨,并能够从小女孩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真正地走到课文当中去,与作者、与小女孩之间产生共鸣。再如,在阅读到“擦火柴”这一故事情节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自己默读,之后将自己的阅读理解讲一讲,小女孩整个夜晚一共擦了几次火柴。之后以第一次擦火柴为主进行精读,使学生从中理解小女孩擦火柴背后的勇敢,火柴背后奇异的光芒等,从故事情节当中读出从火柴熄灭回到现实生活的冷酷无情。在课文学习的最后一个部分,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感悟上面。引导学生说一说,为什么会在火柴的亮光当中看见大火炉?是对于温暖的期望吗?这是由于小女孩太冷,十分期待出现大火炉。作者的这种想象是基于现实生活存在的,是十分合理的。之后,采取同样的方式引导学生对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擦亮火柴的内容进行阅读与感悟,加上自己的感情,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深刻的感受和理解。
二、抓住规律,举一反三
在小学语文课文的授课当中,对于不同的段落以及表达方式相似的课文时,教师可以采取以段带动篇的教学方式,对于重点段落要重点讲解,仔细讲解,对于非重点段落则简单地带过。在这个过程中总结相应的阅读理解规律,引导学生学会举一反三,抓住文章的主旨和核心内容。
以《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为例,这篇课文重点时卖火柴小女孩在大年夜晚被冻死的一系列故事情节,在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以卖火柴,擦火柴为切入点,围绕着小女孩的这个人物特点进行分析,并按照故事的情节和顺序进行分层次地分析,根据卖火柴小女孩的行为进行人物性格特点的总结。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故事情节进行仔细地分析,掌握人物性格的特点,举一反三,引导学生反复思考,这样的教学效率更好,质量更好。同时,也充分地发挥了长文短教的教学效果。
三、精读设疑,比较异同
在长篇课文的讲授上,平铺直叙是不利于发现问题的,也无法充分地激发与调度学生的兴趣读,对学生辩证思维的形成与养成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在授课中,教师可以采取比较法,引导学生精读设疑,真正地激发与提升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读,从字里行间当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在《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文章当中,一共写了四次幻想,第一次是幻想大火炉,第二次是幻想烤鹅,第三次是幻想圣诞树,第四次是幻想和奶奶一起飞走.在讲解了三次幻想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阅读重点放在第四次幻想上,运用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分析。
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的异同之处进行分析。重点引导学生对第四次幻想进行思考,并分析与前三次的不同之处。学生在精读过程中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出一定的问题。首先,小女孩在前三次的幻想当中想象到的都是东西,但第四次却是人物,是自己的奶奶,此时突出了人物的重要性。第四次幻想出现小女孩叫起来的语言,引发幻想火柴有什么变化,以此来刺激学生的思维。
其次,充分地设计疑问。学生在阅读与分析课文时,会有以下几种体会:①小女孩为什么会幻想到自己的奶奶呢?第四次幻想可以与前三次幻想调整顺序吗?②小女孩为什么先擦亮一根火柴,之后又擦燃了一整把的火柴呢?“一整把”能够用“一把”代替吗?③这次擦亮火柴小女孩为什么叫了起来?④作者为什么没有写小女孩的幻想破灭了呢?是真的没有写吗?
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对重点的故事情节进行了分析后,会得出结论小女孩幻想起奶奶,是因为自己缺乏别人的关爱,没有得到亲情,说明其内心是孤苦的,是悲伤的。小女孩是经过多次的幻想之后才想起自己奶奶的,这表明这个社会没有温暖,没有食物,没有欢乐,而唯一的一点精神寄托也是已经过世的奶奶,她的悲惨命运进一步地加深。而小女孩将一整把火柴全部擦亮,正表明了她的孤注一掷。而当时的语言是小女孩在十分恐惧,极度伤心之下从内心发出来的呼唤,乞求以及渴望。针对小女孩幻想到底有没有破灭这一问话题,有的学生认为没有写幻想破灭,因为幻想是伴随着小女孩的幻想消失了,在她的幻想当中死去了;但有的学生认为写出了幻想破灭,小女孩飞走了,也证明了她幻想的破灭和悲惨的命运。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课文阅读理解是一个解析文章的过程,学生不仅要根据自己的心智和情感对文章进行分析,与文章的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还要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质疑和批判。因此,在具体的授课中,针对于篇幅较长的课文,采取长文短教的方式,比较异同,精读设疑,抓住规律,举一反三的教学方式,对提升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黄芳.让童心在对比阅读中飞扬--《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反思[J].读与写(上,下旬),2016,13(5):81-82.
[2]陆团英.谈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探究性方式学习——以《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教学为例[J].小学教学参考,2015,(15):37.
[3]黄新生.《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例谈[J].华章,2012,(22):219.
[4]丁坷折.《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J].课堂内外?教研论坛,2012,(8):42-43.
[5]姜海鸿.教科版小学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浅析[J].华章,2010,(3):136-136,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