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位学概论(《语言学概论》第三章)

2023-03-06 04:35:00 来源 : haohaofanwen.com 投稿人 : admin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音位学概论(《语言学概论》第三章),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音位学概论

第一节 语音和音系的区别与联系

一 语音学和音系学

语音 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负载一定意义的声音。

语音学 狭义仅指以语音的物质方面作为研究对象的语音学,以区别于研究语音的功能和系统的音位学;广义的指凡是把语音作为研究对象的都称之为语音学,其中包括音位学、现代语音学的各个分支以及实验语音学。

1发音语音学 又称生理语音学,主要以发音器官在发音过程中的生理特征为主要研究内容。

2声学语音学 又称物理语音学,主要研究语音传递阶段的声学特征。

3感知语音学 又称心理语音学,主要研究语音感知阶段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即人的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大脑是怎样理解声音的。

音系学 也叫音位学,研究一种语言有多少个不同的音,这些音彼此之间有什么区别和关系的学科。

语音和音系的区别与联系:1音系学的出发点在于语音在语言系统中的组织方式,属于语言学的核心部分;语音学的出发点在于语音自身的自然属性或听觉反映,与语言学的核心部分是间接联系。2音系学研究的就是有自然属性的语音在语音系统中的作用,这自然就需要先搞清楚语音的自然属性;而不是自然界的声音或与语言无关的肢体动作,这就必然要在研究中关注语音自然属性在语言系统中的作用。

二 国际音标

音标 就是记录音素的标写符号。音标中最通行的是“国际音标”。

国际音标 是国际语音协会于1888年8月制定并开始使用的一套记音符号,它的英文名称是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简称IPA。

国际音标的特点(优点):

1以“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一个音标只表示一个音素”的原则制定,记音准确,音标和音素一一对应,不会出现混淆或两可的现象。

2大部分采用世界上很多国家民族通用的拉丁字母的小写印刷体,符号完备,并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不够用时,主要采用以下六种方法补充:1小写尺寸的大写字母;2合体字母;3倒写字母;4常用的希腊字母;5改变拉丁字母的形体 ;6添加附加符号。

3形体简单清晰,便于学习和掌握。

4这套符号已为世界各国语言学界所公认,通行范围广,便于交流,有助于语言教学和语言研究。

“宽式标音” 是一种比较概括的标音,又叫做“音位标音”,与区别意义无关的发音特征和差别可以不必记录。

“严式标音” 尽可能精确地记录到不同音位变体以及各种音质要素和非音质要素的细微变化,这是一种详尽记录发音特征和差别的标音。

为了与一般的字母相区别,通常把国际音标所用的标写符号放在 里;国际音标也可以用来标写一种语言的音位,要放在 / / 中。

第二节 语音

一 语音的性质

(一)语音的物理属性

1音高 指的是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发音体颤动的快慢。在一定时间内颤动的快慢即颤动次数的多少,叫做“频率”。

2音强 指的是声音的强弱,它与发音体颤动幅度的大小有关。发音体颤动的幅度叫做“振幅”。

3音长 指的是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颤动的时间的久暂。

4音色 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颤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形成不同音质的条件:a发音体不同;b发音方法不同;c发音时共鸣器形状不同。

(二)语音的生理属性

声音的产生需要三个条件:

1动力:肺和气管

2发音体:喉头和声带

3共鸣腔:口腔、鼻腔和咽腔

(三)语音的社会属性

1音义结合的约定俗成性显示语音的社会属性。

2语音的民族特征、地方特征显示语音的社会性。

3语音系统的差异性显示语音的社会性。

4语音演变的规律性显示其社会性。

二 两类音素:辅音和元音

音素 是最小的语音单位,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可分为辅音和元音两大类。

辅音 是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又叫子音。

元音 是气流颤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又叫母音。

辅音和元音的区别:

1从受阻与否看:发辅音时,气流通过咽头、口腔的时候受到某个部位的阻碍;发元音时,气流通过咽头、口腔不受阻碍。这是其最主要的区别。

2从紧张度看:发辅音时,发音器官成阻的部位特别紧张;发元音时,发音器官各部位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

3从气流强弱看:发辅音时,气流较强;发元音时,气流较弱。

4从响亮度看:发辅音时,声带不一定颤动,声音一般不响亮;发元音时,声带颤动,声音比辅音响亮。

第三节 音位与音系

一 音位概说

音位 在一种语言或者方言系统里,从语音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能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音位用双斜线括起来表示,如:/a/。

音位变体 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各个音素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变异形式,叫做音位变体。

音位和音位变体的关系:音位是用来概括反映一组音素的辨义作用的功能单位;音位变体则是音位在各种语言环境里的具体体现和实际发音。

音位与音素的区别:

1划分角度不同:音位是从社会属性(辨义)角度划分出来的;音素是从语音的自然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

2单位:音位是一类音;音素是一个音。

3功能:音位具有辨义功能;音素不一定,有些可以区分意义,有些不区分意义。

4系统性:音位的归纳要放在特定的语言系统中,音素的确定各语言系统基本相同。

5发音:音位不代表实际发音;音素是实际发音。如:元音舌位图上[e]发音与国际音标不符合,repeat[ri’pi:t]英语读为[p’]。

二 音位归纳的原则和过程

1系统原则 被归纳的音素必须同属于特定的语言或方言系统,不能跨系统谈音位归纳。

2对立原则 凡是处于最小对立的音素必须分成不同的音位,可运用同环境替换法进行检验。

对立(对立关系) 在同一语音环境中,不同音素的替换会引起语素或词的语音形式的改变,进而区别语素或词的意义,那么这几个音素就是对立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是对立关系。如:汉语中的“标”[piau] 和“飘”[p’iau] 。

3互补原则 凡是处于互补关系的音素可合并成一个音位。

互补(互补关系) 几个音素不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而是有条件地出现在不同的环境中,那么,这几个音素就是互补的,这样的关系就是互补关系。处于互补关系的音素是同一音位的条件变体。如:英语中的sport的 [p’] 和port的 [p] 。

条件变体 指出现的语音环境各不相同而又同属于一个音位的几个音素,它们的出现条件受环境制约,相互成互补关系,它们就是这个音位的条件变体。如:英语中的 /p/ 就包含 [p] [p’] 两个变体。

4互混原则 凡是处于互混关系的音素必须合并成一个音位。

互混 几个音素在同样的环境中可以自由替换而没有引起意义的改变,这样的关系叫做“互混”。 处于互混关系的音素是同一音位的自由变体。

自由变体 指可以在同一语音环境里出现而又不能区别意义的几个音素,它们之间的相互替换是自由的,没有条件的限制,它们就是这个音位的自由变体。如:“南”与“兰”在武汉等地不分,既可以念 [nan] ,也可以念 [lan] 。

5语音相似原则 有互补关系、发音特点又相似的音素肯定可以合并成一个音位。

语音相似:主要指发音部位、方法、唇形等比较接近,但也不是绝对的,应该尽量考虑当地人的语感。

6附加原则——经济原则 归纳出来的语音系统应该十分简明。

三 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

音质音位 又称音段音位,以音素为材料,从音质的角度分析,通过音质的差别起辨义作用的音位。音质音位是时间维向上线性切分最小的音系单位。

非音质音位 又称超音段音位,通过音高、音强、音长的差别起辨义作用的音位,包括调位、重位(势位)、时位。

1调位 是指由区别词的语音形式进而区别意义的音高变化构成的音位,具有区别意义和改变语气的作用。如“妈”“麻”“马”“骂”。

2重位 又称势位,是指由区别词的语音形式进而区别意义的重音和轻音、长音和短音构成的音位。如:contént是形容词,意为“满足”,còntent是名词,意为“内容”。beat/bi:t/(打)和bit/bit/(少许)。

3时位 是指由区别词的语音形式进而区别意义的音长构成的音位。(↑)

四 音位的聚合

音位的区别特征 具体语言中有区别音位作用的发音特征,叫做该语言的区别特征,通常表现为二元对立,即“是”或“非”。

音位聚合群 语言中的音位不是孤立的,每个音位都通过自己的区别特征和其他有共同特征的音位联系着,聚合成群。聚合群之间平行、对称的特点,体现出音位的系统性。根据音位二元对立的特征可设计出音位的区别特征矩阵图:

P

t

k

p’

t’

k’

m

n

音位体系 指一种语言或方言的全部音位及其结构规则构成的整体。其内容包括:1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2音位的主要变体及其出现的条件;3音位的对立关系;4音位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第四节 语音单位的组合

一 音节

音节 是音位和音位组合起来构成的、听觉上能够自然分辨出来的最小语音结构单位。

肌肉紧张度说 发音时,发音器官的肌肉总是松弛和紧张交替进行着,肌肉每紧张一次,就形成一个音节。肌肉每一次紧张包括三个阶段:渐强、强峰、渐弱。

复元音 同一个音节里,两个或两个以上元音的组合。

复辅音 是音节内部处在同一个紧张增强阶段或减弱阶段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辅音组合。

元辅音分析法 以元辅音为基本分析单位,通常把元音作为核心的音节分为V、CV、VC、CVC四种基本类型(V (vowel)代表元音,C (consonant )代表辅音)。

1开音节:以元音收尾的音节。

2闭音节:以辅音收尾的音节。

3成音节:只有辅音构成的音节。

处在渐强阶段的音叫作起音,一般是前弱后强,叫后强音。处在强峰阶段的音叫领音(必不可少),领音必须有相当的响度,所以充当领音的经常是元音。处在渐弱阶段的音叫作收音,一般是前强后弱,叫前强音。

肌肉紧张的最高点对应着音节的中心,叫做“音峰”;肌肉紧张逐渐减弱的最低点对应着音节的分界处,叫做“音谷”。音谷是音节与音节之间的分界的地方 。

声韵调分析法 我国传统的分析法以声母、韵母、声调为基本分析单位 。

二 语流音变

语流音变 在语流中,一个音受到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和邻近音的影响,而在发音上产生的临时性变化。常见的语流音变现象有:同化、异化、弱化、脱落、增音等。

1同化 是指语流中两个邻近的不同的音位,其中一个受到另一个的影响而在某个区别特征或音位整体上趋同的现象。同化主要是为了读起来顺口。如:“棉袍”中“棉”/mian/的/n/受“袍”声母/p/的影响而同化为/m/。

2异化 在语流中,两个邻近的本来相同或相近的音位,由于连着发音有困难,其中一个发生变化,变得跟邻近的音不同或不相近,这种变化叫异化。异化主要是为了避免拗口。如:“土改”的“土”的上声变成阳平,这是调位的异化。

3弱化 在语流中,一个较强的音由于所处的地位或受邻近音的影响而变成一个较弱的音,叫弱化。这种现象通常发生在轻声(汉语)或弱读(英语)音节中。苗语:[pu44](沸)+ [pu44](沸)→[pi44pu44](“沸”的重叠); in bed 常常读作[im bed]。

4脱落 语流中有些较弱或不重要的音在发音时丢失了,或者为了发音的方便而省去某些音。如:北京话的“你们”/ni21mən4/常说成[nim214],“我们”常说成[wom21]或[m214]。

5增音 在语流中连续发音时,有时加进原来没有的音素,叫增音。如:嚏[ti51]+喷[pən55]→嚏喷[ti51 fən] 。

三 韵律层级

超音质要素 包括语音四要素中的音高、音强、音长,有区分语素和词的语音形式的音位功能,还有一个语言独特的节奏,组建比音节更大的韵律单元的作用。

语言的节奏主要有两大类型:1“音节(或韵素)型节奏”,如法语、日语、韩语和汉语粤方言等;2“音步型”,如汉语北京话和英语。

音步 由若干个音节组成的语音单位,表现为语流中大致等距离(等时)出现的轻重、高低、长短或松紧的一次交替,是语言节奏的体现。音步一般是两个音节组成更紧密的小单元,也可以是单音节或四五个音节。

停延 是由若干个音步组成的韵律单元,有“停顿”和“延宕”两种情况。前者是在段后停止发音动作,后者是把段中最后一个音节的韵母延长。如:(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了)。

语调段 由一个或多个停延段组成,特点是其末尾部分有承担语气的语调曲线。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了) ‖


相关文章

专题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