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地质工作服务山西高质量发展(山西践行“两大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3-12-24 23:26:00 来源 : haohaofanwen.com 投稿人 : admin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加强地质工作服务山西高质量发展(山西践行“两大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加强地质工作服务山西高质量发展

新华网太原1月20日电 题:山西践行“两大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

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开展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是党中央赋予山西的重大任务。

担当起“两大任务”,山西省委省政府狠抓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发力产业转型升级,统筹能源安全和绿色低碳发展,激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奋力续写山西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锚定转型不动摇 着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壮大

2022年6月21日,在位于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的山西新能源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吉利晋中基地)总装车间内,工作人员在生产甲醇汽车。(资料照片)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摄

资源型经济转型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也是山西在新时代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

改革开放后,全国经济快速发展对能源供应提出迫切要求。由于独特的资源禀赋,山西成为能源重化工基地,“煤焦冶电”产业占比大幅提升,大量人才、资金被吸引至煤矿,逐渐形成了过度依赖煤炭的发展路径。为改变产业结构单一的弊端,山西在经济结构转型上进行了探索,明确了转型是山西发展的根本出路。

新时代,党中央赋予山西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大任务。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上升为国家战略。

山西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统筹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明确了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

一批传统优势产业率先转型升级。2022年,山西压减粗钢产能307万吨以上,关停4.3米焦炉1377万吨,同时推广干熄焦等先进装备技术,引导煤电材、煤焦化氢、钢焦化氢等一体化高效循环发展,截至2022年11月底,炼铁、炼钢和焦化非限制类装备产能占比提升至60.5%、55%和77%。与此同时,山西拿出真金白银支持专业镇产业升级,白酒、陈醋、玻璃、陶瓷等产品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成链。结合产业基础和行业发展趋势,山西确定了新能源汽车、氢能产业、风电装备等十大重点产业链,推行产业链“链长制”,实施产业链企业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倍增等七大行动。一年间,全球首套单堆250kW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发布、全球首款醇电混动轿车下线、国内首个矿用导航技术实验室建成……发展新动能持续涌现,10条产业链营收总额突破3800亿元。

数字经济发展势头日益强劲。走进山西云时代技术有限公司先进计算太原中心,一台台主机序列排放,透过主机的玻璃屏幕,负责散热的冷却液冒出一个个小水泡,这台名为“太行一号”的超级计算机每秒可进行百亿亿次数学运算。2022年中国算力大会上发布的《中国综合算力指数》显示,山西省综合算力总体处于领先水平,综合算力指数排名全国第十位。

数字筑基,也为传统产业升级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在太钢冷连轧生产线上,名叫“宝罗”的机器人从事着操作、巡检、表面检查等作业任务,替代过去的人工值守。“重”字起家的太重集团正在给成百上千吨重的大型装备安装“智慧大脑”和“火眼金睛”,贴上“聪明”新标签。2022年,山西数字经济规模突破5000亿元。

深入推进能源革命 能源安全、低碳转型统筹发展

这是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杜庄乡土井村的以熊猫为造型的光伏电站(无人机照片,2021年8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 曹阳 摄

2021年以来,全球能源供应持续偏紧。作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山西深化能源革命,全力保障能源供应,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开展煤炭绿色开采试点,煤炭先进产能占比提升至80%,产量达到13亿吨。特别是近两年,山西每年增产1亿吨以上,占全国总增量的三分之一。

刚刚过去的2022年,山西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和煤炭生产满负荷高位运行困难,千方百计挖潜增效,坚持日跟踪、月调度,以日保月、以月保年,在2021年保供16个省区市的基础上,2022年山西煤炭日均产量达到356万吨,以长协价保供24个省份电煤6.2亿吨。

特别是在能源供需紧张的形势下,山西人民发扬革命老区精神,每天约23万产业工人日夜奋战在井下生产一线,约200万吨煤炭源源不断输送到全国各地,为全国能源保供作出了重要贡献。

国务院第九次大督查对山西强化煤炭增产保供,保障全国能源安全的经验做法予以通报表扬。山西通过煤炭这种最初级的上游产品的稳定供给,保障了全国整个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起到了国民经济的“压舱石”作用。

在全力推进能源保供的同时,山西深入贯彻能源安全新战略,积极创建全国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先行区,加快煤炭和煤电、煤电和新能源、煤炭和煤化工、煤炭产业和数字技术、煤炭产业和降碳技术一体化发展。

黑黝黝的矿井被科技赋予新的活力。山西省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山西已建成37座智能化煤矿、993处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加快40个绿色开采煤矿试点建设,探索出充填开采、保水开采、煤与瓦斯共采等多条绿色开采技术路线,并推动云计算、5G和物联网技术与煤炭智能绿色开采加快融合,煤矿智能化产能占全省生产煤矿总产能的比例超过四成,不断提升增产保供的含新量、含绿量。

煤电与新能源进一步互补融合。“由于风电、光伏具有波动性、间歇性等特点,新能源装机规模越大,越需要先进高效的煤电机组进行配合。”山西瑞光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董鑫说,经过灵活性改造,在新能源发电出力大时,煤电机组负荷能够快速降下来,为新能源让出发电空间;一旦新能源发电不足,机组也能快速顶上,确保电力供应稳定安全。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山西省新能源发电装机达4013.52万千瓦,这是继2020年突破3000万千瓦后再次突破整数关口。2022年山西新能源发电量达685.53亿千瓦时,大约每6度电就有1度是绿色电力。

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

山西省河曲县榆岭窊村大力发展设施蔬菜,并上了北京人的餐桌。这里的村民变成了新型职业农民。图为榆岭窊村民于明英在采摘辣椒。(2022年6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孙亮全 摄

初冬时节,汾河两岸树木林立,清澈的河水沿着宽阔的河道源源不断注入黄河。行走在林木成荫、层峦叠嶂的汾河源头,俨然一幅江南水乡风光。汾水自管涔山流出,沿着蜿蜒河道至宁武县头马营出水口,与奔涌而来的黄河水汇合,共同沿汾河河道流向下游,滋养着山西中南部地区。

位于娄烦县境内的山西汾河上游省级自然保护区,天空湛蓝,林茂水清,多种水鸟翩跹起舞。在“80后”娄烦居民李成的记忆中,小时候家门口的河水是浑浊的,水流也不大。如今,汾河水哗啦啦地流淌,水也变清了,沿线植被越来越茂密。

山西围绕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实验区,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有序推进碳达峰山西行动,扎实开展“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修复治理,推动产业、能源、交通运输和用地等结构调整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水润万物,水质好起来,人民的生活有了清澈的底色。

在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东山底村,57岁的杨银忠在西红柿大棚里用上了西班牙无土栽培技术、比利时熊蜂、德国滴箭……这些提高了西红柿的品质,也增进了杨银忠对世界的了解。靠着新技术,老农民杨银忠产出了新品种,年收入增加了4万多元。

过去一年,山西不折不扣落实农业强国战略部署,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完善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对尚未消除返贫风险的4.6万人全部落实针对性帮扶措施,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12406元,增长15.1%。

在晋中市寿阳县城中社区,张进才一家领上了低保,不时送来的慰问金让这个因病而拮据的家庭度过了一次次危机;在汾西县对竹镇北掌村,59岁的王建平虽然患有残疾,但却在村里得到了一份公益性岗位的工作,每个月有500元的补助帮他托住了生活的底。

山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蓝佛安表示,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对就业、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事业继续加大投入、补齐短板,对重大民生政策实施提标扩面、动态调整,对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等重大民生关切继续抓常抓细、守牢底线,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生活越来越有品位。

癸卯兔年将至,三晋大地处处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氛围,山西广大干部群众将以昂扬姿态、务实作风和过硬本领,不断开创山西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策划:赵东辉、刘健、钱彤

监制:周红军、柴海亮

执行:朱永磊、叶健

文字记者:梁晓飞、王劲玉

摄影记者:孙亮全、曹阳、杨晨光

统筹:翟子赫、刘云伶

编辑:王亮、王梦佳、王浩庆

新华社山西分社 新华网 联合出品


相关文章

专题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