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觉知和自我意识的关系(如何提升自我觉知能力)

2023-06-14 17:23:00 来源 : haohaofanwen.com 投稿人 : admin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自我觉知和自我意识的关系(如何提升自我觉知能力),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自我觉知和自我意识的关系

荣格说:“你的潜意识会指示你的人生,而你称其为命运,除非你能意识到你的潜意识。”这个“意识到你的潜意识”其实就是自我觉知,而通过自我觉知,我们能更好地做到注意力的管理。

01

创造环境,做自己的情绪品鉴师

对于美食品鉴师、品酒师而言,日常餐饮都会有一定的“清规戒律”,通过降低对味觉的过度刺激以保持自己对味觉的敏感度,这样才能在工作中对需要品鉴的产品做出敏锐、精确的感知。如果我们长期习惯重油重辣,那么对清淡美味的感知能力就会相应降低。

饮食男女,嘴巴总会有很馋的时候,我们的精神世界也会有“馋”的时候。它像一张“咀嚼”信息的嘴巴,如果长期接受非常激烈的刺激,反而不容易感知微小细腻的变化,一旦停止刺激或需要独处,我们就会觉得内在十分寡淡、空虚。

随着信息传递效率的提升,我们精神世界的满足阈值被持续拉高。在古代,文人连鸡毛蒜皮的事情都能上升到吟诗作赋的境界,再单调的音乐也能踏歌起舞。但是对于现代人而言,那些很多古人视为十分有趣的事情,早已显得枯燥乏味。现在,每天打开手机之后,海量的信息扑面而来,我们能够看到全世界最美的人,最有品质的生活方式,最精彩的人生样本,最心旷神怡的风光美景。这些信息充分刺激着我们的感官,让我们感受着世界的丰富多彩,然而一旦脱离这些刺激,看到自己简单庸常的生活,与明星相去甚远的外貌,以及心目中对某种人生的可望而不可及,就会不可避免地感到现实生活的乏味。这种空虚感会加强我们对感官刺激的诉求,于是没事儿就想刷刷手机。手机越来越像我们的一个器官,通过各式算法推送最容易令我们沉迷的信息,让我们的心智长时间地粘在这个“新器官”里。

儿时的我们往往觉得时光很漫长,是因为所有的一切都是新鲜的,花是新鲜的,草是新鲜的,四季交替是新鲜的。我们能够顺滑地不断融入新世界并且感到满足。但是成年后,我们面对的是习以为常的一切,这种迟钝让我们觉得时光变得飞快,同时更难以得到简单的快乐。

想要提升自我觉知,就要尝试着成为自己的情绪品鉴师,减少日常生活当中强烈的感官刺激,以保证我们对于情绪的“味觉”。譬如,尝试关注一些细微而动态变化的事物:蜷缩渐张的新叶,风中颤抖的野花,缠绕着路灯飞舞的雨雪,倚着山头渐沉的夕阳,傍晚时分的粼粼河水……当我们注视着这些缓慢的变化,能够很清晰地感受到自己情绪的起伏,看着它们出现,激起波澜与涟漪,随着它们消逝,内心又回归深沉、平静。唯有脱离了裹挟着我们的快节奏,才能找回自己曾经非常敏感的对于世界的感知。对这个世界的噪声我们需要一点“爱谁谁”的钝感力,但是对自己的内心,需要一种随时可观、随时可触、随时可知的敏感力。

02

探索性格,了解自己容易被什么所影响

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一方面是因为性格是很难改变的,如果自身没有非常强的觉知能力和不破不立的人生经历,那么一生当中性格的波动不会太大。另一方面,我们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发现,自身性格中的优势兜住了自己的下限,而劣势掣住了自己的上限,人生始终在性格的套子里来回挣扎。

个人的性格特质也会让情绪呈现不同的波动特点。善妒的人很容易受嫉妒引发的情绪影响,进而对他人的评价失去客观性,无形中恶化自己的人际关系;消极的人焦虑感很强,总受焦虑感的支配,放大对生活中风险的感知,无法让自己的生活平静;自负的人主观性很强,在合作中总是相信自己的想法,无法腾出足够的精力体会他人的观点和感受。性格中存有的缺陷会让我们更容易受到某种情绪的影响,从而让自己无法在一种高品质的注意力状态下生活和工作。

因此,只有了解自己的性格,知道哪些特质总是源源不断地涌出大脑影响自己,才能更加敏感地觉知自我。比如,有些人的性格比较消极,容易用消极的方式看待与评价别人,但是自己却认为自己的想法是非常客观的。要调整消极的心态,首先需要知道自己存在这样的性格特质,明白这种特质带来的度量世界的标准与外部世界的标准存在冲突。就像我们校对手表一样,只有知道正确的时间是什么,才能把手表的指针调整到正确的位置,否则这只手表就只能在错误的时间系统里持续运行,无论它的内部系统多么规律与精确,在系统之外,它的信息是失准的、无效的。

如何才能清晰地觉知自己的性格特质?

(1)梳理自己的人生决策轴

你是否看到过这样的现象,一个人看起来非常自信,但是每次选择的伴侣都与自己的综合条件有着巨大的差距。那么有可能他并没有表面上那么自信,甚至可以说无法克服自卑,于是通过选择水平远低于自己的伴侣以获得控制感与安全感。一个人看起来对钱并不在乎,但是与他人合伙做生意却屡屡因为钱财解散。那么这种云淡风轻也可能是一种友好掩饰,分配钱的决策才能展示他对金钱的真正态度。

相对于表面上的状态,在关键时刻所做的抉择更能体现一个人的真实性格。我们不仅在判断别人时需要参考这个角度,判断自己时也需要参考这个角度。做决策时下意识的标准最为真实地反映了我们性格的优劣势与价值取向。著名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也曾通过分析自己的决策来进行自我判断,他将这种方式称为回馈分析法:

每当做出重要决定或采取重要行动时,都可以记录下自己对结果的预期。9~12个月后,再将结果与自己的预期比较。我本人采用这种方法已有15~20年了,而每次使用都有意外的收获。比如,回馈分析法使我看到,我对专业技术人员,不管是工程师、会计师还是市场研究人员,都容易从直觉上去理解他们。这令我大感意外。它还使我看到,我其实与那些涉猎广泛的通才没有什么共鸣。

据说这种方法早在14世纪就被一位德国神学家发明了,大约150年后被法国神学家约翰·加尔文和西班牙神学家圣依纳爵采用。他们都把这种方法用于其信徒的修行,帮助信徒形成一种注重实际表现与结果的习惯。

我在30岁这年,对自己人生当中的所有选择做了一次复盘。从3岁时选择自己的幼儿园起,后来几乎每三年都面临一个人生选择。我发现自己的很多决策都是兴趣+冲动导向。犹记得高考那年,自习课上趴在桌子上发呆,突然看到同学在翻看一本杂志,其中有篇文章介绍了某所大学。文章的作者说这个大学在北京市朝阳区,晚上不查寝、课程自己选、下课没人管、学习压力小、业余生活好、小资氛围浓。我一想,很适合我这种不爱上课的学渣,就这个了!于是在同年的9月份,我来这所学校报到了。再想起这个决定的时候,我惊起一阵冷汗,我竟然因为一篇大学生的文章选择了上哪所大学,既没有做任何调研,也没有做任何分析,因为幼稚的情绪一瞬间决定了人生的重要走向。更可怕的是,这样的决策过程在我的人生中并非孤例,有些决策甚至给自己挖了幽深无底的深坑。这让我意识到兴趣+冲动导向给自己的人生造成了多大的灾难,于是后来当“我想”“我喜欢”“我相信”这些想法在内心浮现的时候,我都会自问:“为什么会突然想做这件事呢?你真的打算坚持下去吗?你真的靠谱地论证过吗?”我通过启动自我觉知规避兴趣+冲动导向带来的风险。因为当时的我已经明白,自己的注意力资源是有限的,不能在过多的选择与转变中将自己有限的资源击得七零八落。

通过分析人生决策的方式进行自我认知、自我管理、自我发展是极为有效的,如果能将其定为自我提升的常规工作之一,将会迎来非常明显的成长“加速度”。在看完此章之后,也许你可以尝试着回想过往自己做过哪些重要的决策。比如,在选择学校的时候是如何考虑的,后来你因为自己的选择受益了吗?在选择行业的时候是如何考虑的,后来这份选择给你带来想要的人生了吗?在选择伴侣的时候是如何考虑的,后来你选择的人真的与你创造出想要的生活了吗?在选择生育的时候是如何考虑的,孩子的出现让你对生命更满意了吗?是否坚持了一些不该坚持的,放弃了一些不该放弃的,这中间的缘由和出发点是什么?对哪些决定是非常满意的,对哪些决定是非常不满意的,你是在什么样的情景下以什么样的出发点做出的这些决策的?

当我们把自己的人生抽象成一个关于抉择的时间轴,就会发现原来十年竟然弹指一挥间,我们在里面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个选择,还有一个个迷茫、一个个彷徨、一个个冲动、一个个武断、一个个志得意满……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决策带来的后果,还有自身性格与价值观的充分映射。

(2)从工作状态反推性格特质

我们对人对事的态度往往能够映射出自身的性格特质,同样的,别人对我们的态度,也能够反映出我们很难发现的一部分性格特质。

如果你经常被他人在背后中伤,那么是不是你的过度高调给予了别人太大的压力?如果很少有贵人提携你,那么是不是你低调内敛的行事方式遮掩了自己的闪光点?如果你总是喜欢与能力弱的人共事,那么是不是潜在的你自信心不够充分?如果你觉得目前的工作既没有意义也没有前途,但你依然不敢放弃,那么你是不是面对抉择的时候比较优柔寡断,缺乏勇气?

我们对外界的表达,深刻地携带者自身的性格烙印;外界对我们的反馈,亦是我们自我表达的结果。只有不断剖析自身在工作当中的细节和与细节相关的结果,我们才能从事情的“镜面”中看到一个真实的自己。假如通过剖析,意识到了哪些性格特质在持续地影响着自己,那么就可以更好地通过自我觉知合理地调动它们,扬长避短。

假设一个人处于比较自卑的状态,过往在面对上司提出挑战性工作的时候比较消极退缩,那么当他具备了自我觉知的意识之后,再次面对这样的机会,就会逐渐地减少自我否定与评判,而是更多地体会内心抗拒与消极意识升起的过程:“我感觉到自己不太敢接受这样的任务,为什么呢?因为我担心搞砸,我为什么担心搞砸呢?我很怕别人认为我不行,但别人的感觉真的对我的工作决策有价值吗?”当我们从情绪导致的自我抗拒进入对情绪的体察与分析时,就会更少地陷入性格唤起的情绪当中,而是着手理解自己,让自己进入一种更为客观的状态。随着这种训练的加深,总有一天,我们会不把“我”那么当回事儿,进入一种只有认知当下,没有情绪判断的状态。

(3)从社交状态反推性格特质

你是否思考过如下问题:他人愿意与我结交的原因是什么?我吸引来的朋友是我想要的吗?在互动的过程中,是我比较主动,还是对方比较主动?在所有的友谊当中,我与对方对这份关系的看重程度是相等的吗?我的朋友是否给我带来过帮助,还是我更多地在为朋友付出?我是否闹掰过朋友关系,这份关系缘起缘灭的原因是什么?

关于社交关系,我们有无数可以考察的细节,这些细节都能够充分体现我们在人群当中的特征。如果你吸引来的朋友在很多方面都是弱于你的,那么也许是你优秀的特质吸引了他们。但如果你没有与自己旗鼓相当的朋友,那么也许你在社交的过程中是比较吝惜付出的,因此唯有能力与你不对等的人才愿意接受这种吝啬的情感付出关系。如果你总是在社交关系当中主动、单方面地付出,却没有得到想要的回应,也许应当思考自身是否过于依恋社交关系,或对社交关系抱有过高的期待,这会让对方感到无形的压力。

当我们厘清自己在社交当中的性格特质之后,是可以通过自我觉知调整行为的——当那些我们熟悉的,并非满意的场景出现在面前时,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自己需要在这个场景当中做什么。譬如,有些人认为自己总是单方面热情地处理社交关系,那么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不妨感知自己在交流当中的情绪变化:“我又开始热情了,也许我应该慢一些,协同对方的节奏。对方还在慢热的过程中,也许我应当给对方一些空间,让他适应对我的感觉。我可以适当问他一些以他为主的话题,等待他的表达,我收敛热情做一个安静的倾听者。”通过对自己情绪的分析,可以更好地调整自己情感付出的节奏。

除了以上三点,我们还可以借助朋友评价,专业的性格测评等更加精确地了解自己。我们对自身性格了解得越透彻,就越能体会自己在不同环境中为什么做出不同的举动,从而察觉举动的合理性,适当调整自己的行为。长此以往,就能持续提升我们的注意力管理能力,也能大幅优化我们自身的性格。

03

角度转换,尝试认知事物的“上帝视角”

因为基因不同,我们的长相不尽相同,这是每个人都理解的道理,所以并不会强烈要求别人和自己长得一样,也不会认为与自己长相不同的人就是面目可憎。但是在看待三观、思维方式等精神世界的差异时,我们对别人与我们不同这件事情的兼容度就低多了,所以人与人之间很容易拉帮结派、互相敌对、互相派生鄙视链,甚至喜爱的偶像不同都能给彼此带来剧烈的冲突。原因在于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观,通过选择和排斥对应的事物来维持自己世界观的平衡与完整。但是每个人的世界观的空间大小是不同的,能兼容他人世界观的人与不能兼容他人世界观的人,本质上是两种人。前者的世界观兼容了足够多的样本量,所以在对具体事务进行分析时,更具有客观性,所以我们常说姜还是老的辣。当然活得久未必一定就会拥有智慧,但是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经历的事情多了,脑中的样本量大了,看待问题才能不偏不倚、一针见血。

想要拥有更为客观的头脑,首先要让自己变得足够有弹性,足以兼容更多的不同的世界观。这点听起来似乎很难,但其实除了花时间增加生活阅历,也是可以通过训练改善的。相信很多人都看过《楚门的世界》,楚门的一生都被规划好了,观众在电视机前窥视他的人生,并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予以评价,楚门始终活在观众的世界里。我们是自己人生的导演,自己人生的演员,自己作品当中的楚门。面对楚门的经历,我们可以尝试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和描述,角度越多元,越能帮助我们认知那个真实的楚门。多方描述的过程,也是一个兼容多个世界观的过程。

该如何开展这个描述过程呢?譬如,一个人描述自己到底是不是一个好爸爸:

我们公司的人都认为我是一个超级奶爸,很多人有了育儿方面的困惑都会来问我,我一般都能讲得头头是道,他们觉得我的建议帮助很大。不过我老婆觉得我不是一个好爸爸,因为下班之后的时间主要是她在陪孩子,而我基本上只有周末才带着孩子出去玩,平时回家时孩子都已经睡了。我儿子还是比较喜欢我的,之前我看到他写的作文说,他长大后想成为爸爸这样的人,因为他觉得爸爸是一个什么事情都懂,什么事情都能做好的英雄。不过在我的朋友里,有一位更让我钦佩的父亲,他把一儿一女都送进了斯坦福,真的太厉害了。他老说我在孩子学习上关心不够,导致孩子目前的成绩只是中等而已。

他的叙述并不是一个很单纯地认为自己好还是不好的过程。他分别引入了同事、妻子、孩子、朋友四个评价角度。

同事:知识丰富、可靠的育儿奶爸,大家眼里的育儿专家。

妻子:在孩子身上付出不足的“兼职”亲爹。

儿子:全能超人,自己的人生楷模。

朋友:不够上进的佛系父亲。

这种多角度的讲述似乎并没有描述出一个完美父亲的形象,而且多个角度之间甚至稍有冲突与矛盾。这也是我们每个人需要认识到的,自认为了解自己并不代表真的了解自己,自己对自己的评价也不是真相的全部。我们需要尊重自己的复杂性,尊重自己的内在矛盾,尊重自己的优缺点并存,真正把自己当人看。只有不过度批判自己,亦不过度美化自己,才能在最客观的状态中觉知真实的自己,并且基于真实做出最有效的改善。

如果我们生活中有一些钻牛角尖的时刻,不妨多找几位朋友聊聊,用多角度的方式描述自己,在这个过程中重新认识自己,而别人收到更丰富的信息时也能更加客观地给予我们反馈。我们会经历一个观点不断丰富、不断更新的过程,如同给画布填色一样,我们对自己的理解会越来越丰满。当这个过程“习惯成自然”之后,钻牛角尖的状态一定会有所改善,我们也会越来越不容易沉溺在自己单方面的情绪中。在下一次执念出现时,先让它在我们已经搭好的多角度框架中穿梭一遍,我们会突然发现,哦,其实自己本不必如此不放过自己。

04

归纳总结,建立属于自己的觉知模型

有句话叫作“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以前觉得这近似废话,我不从跌倒的地方爬起来,还能从哪里爬起来?后来我从“坑里”爬出来几次后才明白这句话的精髓,“从哪里”之所以用两遍,是在强调,明白自己跌倒在“哪里”是最重要的事。

我们在学习当中常常会归纳知识点以及容易犯错的地方,因为这是帮助我们提升知识水平与考试成绩的好方法。那些常常犯错的地方由于“矫枉过正”被根治了,但是很少有人把这种方式用在做人做事上。如果我们将这种方式应用于自身行为的优化,会极大优化我们的自我觉知能力,长期坚持将会有巨大的作用。

曾经有听众问我,过于冲动、过度主观的人该如何改善自我觉知,我给了她三点建议:

(1)记录、分析惯性行为,开启觉知模式

当我们归纳、分析了自己屡次冲动的错误决策之后,就会非常明确这种性格特质带来的问题,那么在下一次类似情景发生的时候,我们就能很快意识到那种情绪的产生:“我又开始激动了,我似乎对当前的这件事情有点着急,上一次也是这样的状态。”我们的内在会进入情绪分析模式,让自己不要在当前这种似曾相识的场景中再度做出错误的决策与行为。由于我们已经很清晰地知道自己是过度主观的人,就会在这个情景中给自己的主观想法先打个折扣,让自己不要急于表达观点或实施行为。

(2)对冲主观性,启动多方论证

当我们的行为慢下来的时候,就有了足够的空间让自己的冲动情绪释放,同时查询资料,寻找周围更聪明、更专业的人做咨询与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尽可能客观地描述问题,尽可能开放地收集观点,以帮助自己扩充对问题的认知角度与分析深度,尽可能对冲我们的性格特征可能导致的风险。

(3)多留余地,事缓则圆

假如我们收集了足够的信息,又不是十万火急,就不必马上推动,而应基于丰富的信息给自己的思维充沛的发酵时间。等冲动的情绪渐渐冷却,心中的想法逐渐笃定时,再做出更加负责任的决策。

比如,你觉得自己的公司已经非常厉害了,准备马上扩大三倍规模。如果你知道自己是一个主观性很强的人,那么第一点,安全锁,这个想法可能是非常激进、非常主观的;第二点,多方论证,对公司进行复盘,与公司内部的重要成员讨论,对新的想法进行正向论证和反向论证;第三点,事缓则圆,多考虑几天,多讨论几天,直到自己对事情有实质上的把握,以及万一失败自己也能兜得住,那么就可以考虑去做了。

自我觉知说到底是一种行为,就像心算、写作、唱歌、打篮球一样,虽然每个人的天赋不同,但是训练之后一定会在自己的天赋范围内得到相应的成果。我们随着健身频次和强度的加大,肌肉的力量与灵敏性都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在运动过程中的很多动作也会形成肌肉记忆。自我觉知也会进入这样的过程,随着练习频次的增加,我们会发现自己对自己的变化越来越敏感了,对自己内在的观察越来越细腻了,并且越来越乐于去体悟自己发生的变化。在这种状态下,我们能够更加积极有力地调动自己的注意力,让自己的注意力资源始终处在被管理、被加强的过程当中。经年累月,我们的觉知能力也会完整地经历不知不觉、有知有觉、不知不觉的阶段,最终实现“随心所欲不逾矩”。


相关文章

专题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