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意识和人格发展(如何发展自己的人格)

2023-03-17 20:37:00 来源 : haohaofanwen.com 投稿人 : admin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自我意识和人格发展(如何发展自己的人格),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自我意识和人格发展

要先扑灭自己身上的“火”。

很多年前,上过一学期的演讲课。当时的老师要求,班里每个人都要准备一篇稿子上台演讲。

我的演讲稿具体写了什么记不太清了,但老师对我的评价我却记了很久,大意是:写的内容,整体太小家子气。

老师的点评其实很中肯,作为演讲稿,书写过多个人化的心绪确实格局太小。在说这点之前,她其实认可了我整体演讲的优点,她也并非专挑我的毛病,每个上台演讲的同学,她都会给予适当的夸赞和提点。

但是,当时的我非常玻璃心。一旦某一点被否定,就觉得是对我整个人的否定,就会陷入到里面,反思很久。

这次也是。听完点评,我从台上到坐回自己座位的过程中,一直在沉浸在她所说“小家子气”的评价里。这虽然仅是对我讲稿文字的评价,但我仔细观察自己的所言所想后,发现自己确有这个毛病:喜欢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所写的也大部分如此。内心警铃大作,感到沮丧同时,开始了剧烈的自我怀疑

我一度因为这种否定,很长一段时间没能提笔写东西。我只写自己想写的,可我只要写,就是这种对自我的剖析,被称为“小家子气”的内容。我没法改变我的写作偏好,它是天生的倾向,是一种只要面对自我内在时,就会自动触发的机制。这导致,每当提笔写了几句,我都会因对笔下内容的厌恶而停止,无法继续。

我非常介意,一心想改头换面,“小家子气”?这不是我想成为的人啊!我也思考了很久,为什么自己会这样“小家子气”,无法有“大格局”,为什么总是关注这些细小的心理活动、细微的情绪起伏,对外界的人事变化却不关心。我知道一定是过去的经历所造就的,但我不甘心,我总觉得,通过营造环境和练习的机会,可以去掉那种“小家子气”的小格局人格。

那要怎么给自己创造迈向大格局人格的环境呢?这很抽象,但起码有些方向,比如做些向外拓展、向外关怀的工作:

我试过支教教书。但我发现,我连自己的成长都没弄明白,要处理的内在问题太多了,根本拨不出多余的心力教育别人成长成才,怎么去教好心智未开化的孩子?

我尝试过做公关地推。应酬陌生人的活动,对我的精力损耗太大,那段时间,只要是休息日,我能一个人在那呆坐一整天,整个人都处于麻木反应迟钝的状态,内心还囤积一大堆的垃圾情绪。

我还试过做记者,这足够关心社会足够向外吧。可即使身在那种职业环境下,我的本能倾向还是想向内探索,对行业对这个行业里的人的各种变化,并不感兴趣也并不关心。内在的能量都不足以关怀自己,更无法拿出多余的精力来关怀外界。

种种实践告诉我,这些看似能帮我成长为大格局人格的职业,却只让我发自内心地更加疲惫焦虑、心力透支。

于是就这样僵持着。我知道了自己的“小格局”,对于变成“大格局”的人格依然心向往之,却无能为力。我在这种别扭的困惑里行走多年。

偶然的机会,听到了克莉丝汀老师的心理公开课,从心理治疗师的成长规律里,捕获了答案的一角。克莉丝汀老师讲到,心理治疗师其实是扮演了一个提供无条件接纳和敏锐觉察来访者情绪的角色。

因此,心理治疗师疗愈他人的前提,自己的内在一定要先平衡调谐,先把自己的创伤治愈,才有可能更多地向外关照他人的内心,在治疗过程中更好地共情。

“要先扑灭自己身上的‘火’。”

这句话仿佛是一剂膏药,恰好贴在了我的疑惑创口上。

虽然是给心理治疗师的成长建议,但这条规律迁移到人的成长中也依然成立:一个人,若要走向健全的人格发展,摆脱过于向内看的封闭状态,拥有更多向外关怀的力量,必须先把内在着火的地方修补好。

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我想往“大格局”的人方向发展却不得的缘由。

在一个个体的人格发展道路上,了解和接纳自我,这一步非常重要,可却被我忽视了。

一个人,通过长期所谓“小格局”的自我内观觉察,了解和接纳自己,才能进一步建立起稳定的人格内核,这样之后,才能迈向更高阶段的大格局的人格。

如果自己内在充满困惑和不稳定的激烈冲突,那么在与纷乱的外界接触过程中,很容易迷失自己。更不用说分拨精力来“外观”,向更大格局的人格发展了。

其实演员陈坤的成长路径非常具有参考性。因为早年单亲家庭的成长经历,他个性敏感自卑,出道时就是一种非常沉浸在内在冲突中的状态,人称“忧郁小生”。

但他很善于自我觉察,他信佛、有打坐冥想的习惯,通过多年的内在探索,在自我修复中获得了力量,渐渐开始思考怎样去帮助更多的人,比如通过发起公益行动“行走的力量”帮助人们找寻内在的平静,通过创办“山下学堂”,培养新兴演员,为行业的发展做一些事。

再看作家太宰治。我看过他的大部分作品,从他的文字里能感觉到,他是内在冲突非常激烈的人,而这些冲突终其一生都未被解决。所以你会发现,他的作品,总是在写自己,即使他身处在战争时代下,身处在日本全民皆兵的时代下,他大部分的作品还是在描写自己。

你很难从他那看到列夫托尔斯泰那种对于人世的普世关怀。这也并非他不愿意如此做,而是他确实内在的冲突太多了,且越到后期自我攻击越严重,根本没有那么多力量来关怀他人的苦难。

1、发现自己着“火”了

对我来说,我很难准确地描述那种内在着“火”又经常性忙于灭“火”的状态。但我能感觉到的是,这些年,我的内耗十分严重,我花了大把的时间去抚平内在那些此起彼伏的心绪。

从外边看来,我处于尽量避免对外的过多交流,更多地沉浸于内在世界的状态,更准确地来说,沉浸于修补内在的破损宫殿。

每个人的自我好比一座宫殿,有的人的自我宫殿地基打的好,宫殿的骨架也十分坚固。因此,他没有内顾之忧,可以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到向外界的探索上,不需要花太多精力回味和抚平内心的各种起伏。

而有的人内在的宫殿地基没打好,宫殿的材质也属于较易破损的那种,在遭遇外界的风吹雨淋日晒时,各处漏水需要修补,有的地方电线老旧,内在产生很多不稳定的心绪,一不小心就起火了。

我就属于后者。我经常需要独自一个人呆着放空自己(虽然平时也不太和人联系,但若处在这种状态期间会更极端些,我会非常排斥接电话和回消息,即使是家人打来的)。

因为内心杂乱的心绪累积到一定程度,会非常焦虑疲惫且烦躁,因此我不得不花费大把的时间阅读、思考、放空,整理自己的心绪,忙活在修补内在的破损宫殿和灭火中,无法顾及其他。

2、如何扑灭自己身上的“火”

对自我内耗有认知,是个好的开始。但是要扑灭“火”,需先找到哪里着“火”了,还要找到灭“火”的工具。

每个人都有自己获得内心平静的路径,对我而言:是心理学+写作,它们是各司其职的配方药,彼此缺一不可。

(1)心理学是我的救赎

因为心理学,这些年我在内在的调谐上,找到了更好的应对方式。我比以前更了解自己,更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更明白自己想要什么。

心理学所给予我的这种觉察能力,让我能认清自己的内心,保持清醒。同时它也让我对自己的负面思维习惯保持警惕,用一种更加接纳的方式看待那些此起彼伏的思绪;它教会我把自己和脑海中的思绪分开来看,思绪不等于我,它只是一种念头。也因此,我开始不那么轻易陷入:认同负面思绪-自我批判-焦虑沮丧-自卑的自我批判泥潭。

所以说心理学是我的救赎,不为过。

心理学也让我更理解自己身而为人的局限。它指引着我,若要出世必要入世经历一遭;若要洞悉人一生发展的规律,不仅要了解心理学,还要从哲学、社会学、历史、经济等多个领域去观察。当我试着去纵横观察人这一生各个阶段的发展规律时,我对自己当下的阶段所要完成的使命,也更明晰。

我开始不再强求自己变成任何其他人,而是更加聚焦于我想拥有的品质、想成为什么样的具体的人,然后修炼。它让我在建立起对自己的了解同时,也警惕自我封闭,保持觉知和开放。

多亏它,让我获得相对的平静。

当然,我至今也没有完全摆脱内耗,也还有生存与发展的压力在催逼着我,也会有因此焦虑的时候,但是它们变得可控,而且更轻微,更低频率。我不容易再陷入像之前那样失控、焦躁的状态。

(2)写作是自我表达的窗口

我相信内心思绪很丰富的人,都会有很强烈的表达欲。

有时我很难分辨,到底是自己抓住了情绪,还是情绪咬着你不放。如果积压太久,一旦找到出口,这些情绪就会倾泻而出。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口。

起初,我会抓住我觉得有亲近感的人,带着强烈的、期待被理解的心情倾诉。

但这种期待,常因着我的不善言辞、或因对方可能并不十分了解我等原因,而让我常常感到不被理解。

因为期待太高,失望往往比期待积攒得更多。

但这并不能怪任何人,只能说倾诉真是一件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事。

倾诉的前提,是一定要有能听懂话的对象,也需要对方有时间、愿意听。同时,它也强调一个回应,不只有人听,还要对方能理解、或愿意尽可能地理解以及有精力去回应。

而这中间,会让倾听效果打折扣的因素太多:比如,对方听得不认真、你说得不清楚(描述能力弱,无法很好地还原那个情境)、对方不擅长回应、你也不是很了解自己的情绪从哪来(对方更摸不着头脑)、对方可能也有自己的事需要内心能量去处理、你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三观不同)等等。

而表达,比倾诉有用。

表达只是一个人的事。有共感的人愿意看就看,没有兴趣的人不想看就划过去。它不强求一个听的对象,也不要求一个即时回应、不一定要有反馈,甚至不一定需要被理解,它只注重自我的一个输出,被说出来。这也就是为什么,童话里,那个看到国王长着驴耳朵的理发师,一定要找个树洞诉说秘密了。

所以我发现,我其实不必找人倾诉也不需被理解,我只需要一个表达的出口。

表达比理解更重要,解决比表达更重要。这些年最大的进化之一,就是我不再那么执着于被理解。

可以理解的就理解,不能理解的也没什么,大家不过行走的道路不同,不需要一定彼此理解。理解了又能如何,太过相似的人,很容易抱在一起相互慨叹,除了更焦虑,并不改变任何现状。

可我很清楚,自己需要的并不是抱在一起取暖和慨叹,我最需要的,是解决问题。这个只有我自己身体力行、主动想办法然后去做事才能做到。任何人都无法帮我。

我在各种各样的心理学书、心理学公众号里寻觅方法,尝试自我了解。到头来,似乎所有的建议,都指向了写作。我也能感到自己对写作有隐隐的不肯罢休的欲望。

我虽然曾一度因为拒绝自我分析的那种撕扯感,而停笔很久。可是,逃离并不改变任何现状。我依然被这些心绪咬着不放,不写就无法平静,不写,就会被时刻侵扰着。太久没有写,更会感觉思绪太多太杂,没有被梳理清楚,内在十分混乱,难以前进。

那一刻,我突然理解了斯特里·克兰德的那句话:“我必须画画,就像溺水的人必须挣扎”。

而我,必须写作。这是我能自然表达的唯一途径。

一个拥有很多思绪的人,一定是需要有一些载体来承载自己的表达,否则内在杂乱的思绪制造的痛苦,会逼迫着他表达。

所以,写作对我来说不是一种喜好,更像是一种解决内在纷繁思绪的方式,且是唯一的解决方式。一种不得不做、逃不开的必然。同时用心理学的方法来不断调和自己,是配方。二者不可缺一。

我也曾试着做过一年多的文案工作。但事实证明,就我而言,我无法带着强烈的功利心和框定的命题去写。因为只要开始写,我就会把那些个人化的情绪投射在文字里(哪怕是只言片语),这样出来的文字风格有太强的个人感,而缺乏品牌感,文案的灵活度和适配度就很差;而一旦被框定命题,那种为了刻意往命题上靠近时书写的某种情绪,也会变得不那么真诚。

所以在我这里,写作,它只能是我个人修行的表达载体,无法成为谋生的工具。

从这个意识开始,我才开始接受自己的写作方式。

我的方式是,保持觉察,记录复杂变化的自己,记录自己对过去事件的解读;不带批判地,随时记录脑海中一闪而过的各种思绪,用文字描述自己在各种对外的交流碰撞中的反应。一段时间后回看这些观察记录并总结,这样能帮助我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问题所在。

归根结底,这些都是非常个人化的探索,只能证明适配于我。每个人都有自己获得平静和自我表达的方式,但是需要一点点寻找和尝试。

比如:

有的人通过宗教,获得了平静

有的人通过音乐,找到了一种自我表达的方式

有的人通过建立家庭,享受生活里的琐碎庸常的幸福

有的人通过摄影、绘画或舞蹈创作,探讨与外界的相处哲学

重要的是找到它。而这个前提,一定是通过各种实践去观察自己的反应,了解并接纳自己的独特性。了解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了解自己的精神偏好,找到自我灵性的共处方式。

当内在获得富足的坚定与平静,人格向高阶发展是必然。


相关文章

专题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