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意识的小品 自我意识的三种构成要素和内涵是什么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自我意识的小品 自我意识的三种构成要素和内涵是什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自我意识的三种构成要素和内涵是什么?
文/心似海蓝蓝
2022.10.6
自我意识的模式:认知——情感——意志(欲望)
理性认知,情感体验,意志欲望,是构成自我意识的三个要素,也是自我意识的三种功能。
从柏拉图到黑格尔,西方理性主义,普遍认为三者的排序,认知>意志>情感;以叔本华和尼采为代表的意志哲学则认为,意志>认知>情感。
西方心理学是西方哲学的亚种,心理主义基本上也遵循上面两个排序。譬如,现代心理学的奠基人,弗洛伊德的深度心理学,给出的答案就是人的一切行为源自性冲动和虚荣心,人类文明压抑了人的性冲动与进攻性,就偏向于意志哲学。当下心理学界普遍接受的一个疗法,所谓“认知行为疗法(CBT)”,也是从认知与意志两个方面入手,仍然在西方哲学设定的框架里展开。
中国哲学对自我意识的研究,则反其道而行之认为,情感>认知>意志,情感体验是人之为人的第一要素,从孟子的“心之四端”开始,一直延续到王阳明心学的三大命题,都以人的生命情感体验为基础和出发点。
这大概跟中国人的形而上学有关,从《易经》思想开始,一直到先秦的诸子百家,确立了形而上的“天”或“天道”,是万物的来源与归宿,人与天或天道建立关系的关键点是生命情感体验,而不是认知或意志。所以,中国哲学思想是以“天人感应”作为前提,并以“天人合一”作为终极目标的。因为,人与天,透过情感体验,有感有应,使得“天人合一”成为可能,也就是成圣或悟道。
因此,在中国人看来,真诚的生命情感体验是第一性的。人的本性,就是他的真诚情感体验。以情感体验为基础,展开认知与意志。这一点,孟子的“尽心说”讲得很清楚:“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所谓心,就是生命情感体验的住所。尽量发挥自己的心灵,也就是发挥生命情感体验,就了解了自己的本性。知道自己的本性,也就知道了这样的本性来自于天。保存自己的心灵,修养自己的本性,才能从事天交给自己的事业或使命。生死是一体,而不是两条路,修养身心等待时机,就掌握了这一生的命运。
尽心,排在知性,知天的前面。中国哲学,就是一门存养心性的学问,也叫“心性之学”。孟子还说过这样的话:“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也就是说,做学问,无非是求得把放逐在万物之中的心灵,收回来而已。
西方哲学到了近现代,马克思与海德格尔发动了“存在论”上的哲学革命,才终于抵达了中国哲学的高度,不再以理性或意志来规训人的生命情感了。马克思的“感性活动”其实就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都是以人的生命情感体验为基础的。海德格尔也公开说:“理性,是思想的最大敌人。”人的思想之存在,第一性是回忆与感恩,而并非理性认知或意志欲望。
如是,西方心理学或心理主义,对自我意识的解读,其实是落后的腐朽的旧西方哲学的亚种,没有抵达过马克思与海德格尔的“存在论”高度,更无法与中国哲学的成就相提并论了。
1 什么是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有时候也简单的称之为为自我认知,它是一种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心理现象。自我意识是个人内省的能力,如果“意识”是关于注意世界的东西,那么“自我意识”就是关注你自己的意识。自我意识是指个人如何有意识地了解和理解自己的性格、感受、动机和欲望。
自我意识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三种心理成分构成。这三种心理成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统一于个体的自我意识之中。
自我认知是自己对自己身心特征的认识。从认识形式看,它表现为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批评等,统称为“自我认识”;
自我体验是自己对自己怀有的一种情绪体验。从情绪形式看,它表现为自我感受、自爱、自尊、自信、自卑、责任感、义务感和优越感等,统称为“自我体验”;
自我调节是个体对自己行为、思想和言语等的控制(自我控制)。从意志形式看,它表现为自立、自主、自制、自强、自卫、自律等,统称为“自我控制”。
2 自我意识的内涵是什么?
上文第一部分我们已经知晓了,从个人认知、情绪、意志三个方面将自我意识分别分解为了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调节三个维度,由此组成了自我意识的结构形式。
自我意识的结构是从自我意识的第三层次,即从知、情、意三方面分析的,包括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
自我认知是自我意识的首要成分,它是自我调节控制的心理基础。自我认知包括自我感觉、自我概念、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自我分析是在自我观察的基础上对自身状况的反思。自我评价是对自己能力、品德、行为等方面社会价值的评估,它最能代表一个人自我认识的水平。